第一篇:实事求是与教育发展
实事求是与教育发展
摘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就是要敢于面对就教育的现实,实事求是的研究教育,探索教育规律的本源。
关键字:实事求是,教育发展
当时间从眼前疾驰而过的时候,我猛然看到了大二的日子即将远去,在触目惊心的流逝中,我彷徨了良久。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有我的思想,也有自己的理想。然而,我们更需要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工作。关注社会发展和进步,了解社会,认知社会!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然而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在我们的生活和成长中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可是实事求是到底该怎样理解才准确呢? 1941年9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1]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1]
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领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还说过:“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1]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成绩举世公认。可是,这发展的背后是以牺牲环境、资源的浪费为代价的,甚至可以说是以牺牲后人的利益为代价的。因此,这样的发展不是全面的发展,不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不是协调的发展,更不是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人们用科学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发展,而绝不能只看GDP的增长,把GDP的增长作为一个地区经济是否发展的唯一指标。因此,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于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因为科学发展观与实事求是是一脉相承的。
就拿教育来说,什么是教育的发展?什么是教育的科学发展?是值得全体党员同志认真思考的问题。升学率是衡量教育发展的指标之一,但绝不是唯一指标。将升学率作为教育发展的全部,作为衡量学校、教师优劣的标准是十分有害的,这其中必然是以牺牲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也不利于教师的健康发展,因此不能成为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在应试教育盛行的大环境下,我们的教育只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不在少数。教育的功利性太强,以考试为指挥棒,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教着,学生学着,但是痛苦着。人们看到的是少数学生优秀的高考成绩,看到的是表彰、奖金,常常沉浸在升学率的喜悦之中,而忽略了大多数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更看不到培养中华民族合格公民的紧迫任务。如何走出这个怪圈,当下正在开展的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讨论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教育要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回归本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的教育理论是他整个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不同时期,小平同志针对教育实际情况作出许多重要指示和精辟论述,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深刻内涵,对我们当前进行的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解放思想。
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必然的结果,是我们对教育本质的一次新的深入的认识,这是人类用聪明才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又一个成果。我们需要认识它、把握它,但要适应这一新的教育观念,则又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以充分认识这一新的教育思想。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对教育的目的任务进行新的认识。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了我国教育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国家的大方针,是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必须认真执行的方针。这就需要我们的思想从传统的读书为升级,毕业为升学,考取高校便成才的教育观、人才观中解放出来,来一个彻底的转变。要认识到学校教育不仅要为上一级学校和社会各部门输送合格的毕业生,学校教育还应该以人的发展为本,为每一位学生今后的生长和发展打下基础。
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不论是输送的人才还是自身的发展都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闭门造车式的教育必然被时代所淘汰。如果我们今天还教学生用标枪狩猎,用火炉打铁制造工具岂不落后。所以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教育要适应科技革命,我们必须牢牢记住小平同志所说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我们应改变以往教师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方法、技能的教学模式,使教育从灌输知识转
变为培养学生会自学和独立思考。要实施以培养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需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摆正教与学的关系。
二、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实事求是。
实是求是是科学的工作作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应根据国情搞建设,办教育也是如此,应当根据实情来办。
实情之一是开展素质教育需要有一个逐步认识、发展提高的过程,希望一步登天是不科学、不现实的。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已经走出了素质教育的种种“误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必须落实在课程和教材中,落实到课堂和学生身上。
实情之二是教育工作的全部任务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能全面、活泼、和谐地发展。提高学生素质是每门学科,每位教师的共同任务。我们今天的教学,不仅是为学生掌握知识和某些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实情之三是人的体质、智力是有差异的,人的生长和发展进程也是有差异的。学校教育受师资水平、设备条件、地区经济、教育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教育质量也存在客观的差异。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开展因材施教;领导面对不同的教师和班级也应因材施管。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差异,承认差异,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因地制宜积极开动脑筋提高教育水平。
实情之四是在教学活动中主要应当处理好教与学、主导和主体的关系,不管利用多么先进的教学设备,如果把学生当作观众,教师表演得再精彩,教学效果也是有限的。要改变一本书、一本作业本、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言堂的教学现状,目前在开展的教学模式研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我们应积极投入。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能以较小的投资获取较大的效率。
实情之五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一个有教学功底,事业心强,爱学生,能辛勤耕耘的好教师,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取得比一般人好的教学效果。要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
解决教育遇到的难题,必须以科学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发展,必须回归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工作态度。
学生的成长是有规律的。
学校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学的设置是有规律的。
活动的安排是有规律的。
按教育规律办事,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四有”新人,是我们的办学宗旨,是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是实事求是的必然结果。
实践证明,大到国家建设,小到个人的事业,要想取得成功,实事求是都是
我们须臾不可缺少的法宝。可以说,它是一种素质,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质。“实事求是”是普遍的真理,对国家,组织和个人都有广泛的指导价值。就个人而言,我们做一件事首先分析自己的情况,面临的环境,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具有的优势和不足,然后才可以结合要达到的目标,制定最佳的方案,其实就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
大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我们正站在校园与社会的边缘,我们肩负着重任,因为我们将是先进知识的载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少一些虚荣,多一些务实;少一些妄想,多一些理性,我们更应该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后,愿我们都能做一只闹钟,通过敲打自己来唤醒别人。
参考文献:[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促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
3.实事求是与科学发展观
第二篇:实事求是的形成与发展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在这一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党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的伟大转移;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标志着党在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这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毛泽东同志去世和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批判了“两个凡是”和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使人们的思想从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成功地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经受住了严峻考验,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即著名的南方谈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第二个宣言书。
邓小平同志去世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邓小平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然要求尊重实践。在实践中发现真理、运用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实践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尊重实践就是尊重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我们党工作路线上的体现。
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与时俱进对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要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
A.体现时代性B.把握规律性C.富于创造性D.注重协调性 【ABC】(202_年多选题第24题)。
7.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一科学的表述揭示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有四个基本方面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基本内容为:
(1)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反对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两种错误的思想。
(2)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既要吃透理论,注重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搞清实际,把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认识,并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3)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实事求是在党的思想路线总的地位与其他三个方面并不是等同、并列的,它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三个方面都可以用实事求是加以解释和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还蕴涵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由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故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邓小平坚决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他对真理标准问题作了新的发挥,把实践标准具体化为生产力标准和群众利益标准。8.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内在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使主观与客观、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但主观是否符合客观,思想是否符合实际,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加以检验。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从根本上破除一切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克服与消除思想僵化,从而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转贴于:考研_考试大【责编:dxy 纠错】
邓小平论实事求是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邓小平于1977年4月10日,针对“两个凡是”,提出准确完整地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他说:“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9页)。他还根据当时党的现状指出“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5页)。谈到学风问题时,他指出“培养好的风气,最主要的是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57页)。后来,他展开论述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如“„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67页),“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14页),“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6页)。这样,就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在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同时,坚决顶住了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
2、全面阐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文化大革命”结束,刚刚开始拨乱反正时,针对“两个凡是”的严重障碍,邓小平把解放思想作为重大问题提出来,指出“首先是解放思想”(《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1页)。他在高度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时,尖锐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页)。他还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4页)。这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不仅指导了拨乱反正,而且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3、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起点也是逻辑起点,贯串在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他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关于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体系。
(1)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在这一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党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的伟大转移;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标志着党在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这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毛泽东同志去世和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批判了“两个凡是”和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使人们的思想从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成功地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经受住了严峻考验,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即著名的南方谈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第二个宣言书。
邓小平同志去世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邓小平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然要求尊重实践。在实践中发现真理、运用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实践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尊重实践就是尊重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我们党工作路线上的体现。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时俱进对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要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
A.体现时代性B.把握规律性C.富于创造性D.注重协调性 【ABC】(202_年多选题第24题)。
7.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一科学的表述揭示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有四个基本方面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基本内容为:
(1)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反对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两种错误的思想。
(2)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既要吃透理论,注重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搞清实际,把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认识,并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3)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实事求是在党的思想路线总的地位与其他三个方面并不是等同、并列的,它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三个方面都可以用实事求是加以解释和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还蕴涵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由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故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邓小平坚决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他对真理标准问题作了新的发挥,把实践标准具体化为生产力标准和群众利益标准。8.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内在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使主观与客观、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但主观是否符合客观,思想是否符合实际,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加以检验。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从根本上破除一切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克服与消除思想僵化,从而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与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与发展
作者: 来源: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将其明确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题报告,是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推动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的第一个宣言书。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讲话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也被称为是“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其创新性的主要贡献有: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全面改革进程中思想解放的科学总结,是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提示可能考点: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两个宣言书”。,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邓小平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过程中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作出了两大历史性贡献:一是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维护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二是邓小平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仅是马列主义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首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是邓小平理论创立和形成的历史起点,也是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点和活的灵魂,是其生命力和创造力源泉之所在。
第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始终,体现在邓小平理论的每一个方面。
第四,邓小平科学地概括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地位,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并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前提,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途径,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重要条件。把这三者联系起来,便形成了对实事求是命题的整体认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党的先进性,从来都是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从来都是党能否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与拥护的根本条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内涵,也是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
第四篇:实事求是与大学生
实事求是与大学生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具备特别力量的群体,是知识和科技的载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和接班人。从大学生的数量和未来的重要作用看,在大学生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队伍不断扩大,其本身的道德素质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出现了不同深度的问题,另外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甚至比较突出的负面影响。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全球化和多元化,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包括经济竞争、政治竞争、军事竞争、文化竞争、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国家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多样性和艰巨性,身处其中的国家公民时刻都面对着国家荣誉、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对自身道德水准的考验。在这样的考验面前,没有明确、坚定荣辱观的人,就很难在大是大非面前作出清醒的抉择。因此,每一个人,特别是我们大学生必须倡导“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现代的社会,各种思想相互碰撞,各种道德标准相互交错,再加上各种犯罪活动和腐败现象,社会繁荣的同时社会亦日趋复杂化。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时期,政治经济不断繁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立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战斗。纵观当前局势,我们不难看出,历史赋予了我们这一代青年艰巨的任务,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接班人,必须胸怀祖国,勇于承担建设社会的重任。新的时代,新的形势,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担当建设国家的重任。然而,由于受到社会上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一些大学生在基本的道德价值判断上出现了混乱,理想信念淡漠了,思想道德滑坡了,不知荣辱,不分是非,严重影响了自身的成长与成材。要知道,一个大学生便是社会的一面旗帜,因为我们被人民给予了厚望,如果倒下了一面旗帜,其损失又是多大。形势所迫,大学生重拾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精神,树立荣社会主义荣辱观,使自己成为践行“八耻八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行者和楷模,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学生工作难做,特别是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更不好做,这是辅导员和其他做学生工作的老师共同的心声。一方面,是由于人的思想的多元化和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多层次,另一方面大学生环境的复杂化,各种诱惑刺激着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为完全成熟的大学生,使之出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比如理想信念淡薄、责任感和荣誉感不强烈、心理问题、荒废学业沉迷网络恋爱酒吧等等,无不背离“八耻八荣”。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针对大学生本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大学生要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紧迫的、必要的。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人。
第五篇:实事求是与形式主义
实事求是与形式主义
实事求是,虽然只是寥寥四字,但意义却是深远的,“实”即客观实际、“事”即不断变化的事物、“求”即能动地探索、“是”即客观规律。
“实事求是”是一个唯一能够把认识和实践引向正确道路的向导。有些“实事”是具有强大的稳定性的,但更多的“实际”却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并且纵横交错、互相制约着的。不同的人们面对不同的实际,同一个人面对已经变化了的实际,如何才能做到不“左”、不右,不偏不倚;既不犯经验主义错误,又不犯本本主义错误;既不做尾巴主义者,又不做盲动主义者呢?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不实事求是,而只是追求表面光鲜的形式主义,必然会导致全盘皆输的悲惨局面。这让我想起了建国初期的共产风,浮夸风等不良风气。在国民经济极度不发达的情况下,就想使中国从一个半封建半资本的国家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在科技水平严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就要求钢产量在短时间内超越英国„„只想搞共产主义的形式,却没有实事求是地考虑到经济发展的规律,没有认识到到达共产主义社会是需要一个艰辛的过程,其严重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而与之相反是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的改革开放。在中国经济接近全面崩盘的时候,他没有拘泥于教条地执行马克思主义。而是冒着极大的风险,顶着国内计划经济忠实者的种种阻力,富有创造性的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我国的主要矛盾调整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大搞经济建设。他常说: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就是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让我国的经济逐渐复苏,成为今天国际社会的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无数的事实都说明了:实事求是是现代最具科学性和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是的方法是有用,具有时代感,因为它们都是从实事中作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概括或抽象,并有助于预测和解决现实的甚至是将来的问题。然而在社会生活当中,人们总能感觉到有这样一个影子吸附在一些工作中,它推不开,挥不去,今天赶跑了它,明天又冒出来,这个影子就是形式主义。下面是一些现实生活中很容易见到的例子:
(青海西宁市)在我们这里,一些上级部门的“送温暖”活动形式主义色彩很浓:“送温暖”前好几天就给我们打招呼,大家早早就行动起来,打扫卫生,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欢迎横幅,忙得不亦乐乎。有时还动用小学生,让他们冒着寒风拍手欢迎“送温暖”的人。基层单位一般要事先摆好桌椅板凳,布置好现场,摆上香烟水果,唯恐招待不周。这还不算,“送温暖”者来时一大帮人马,大车小车,前呼后拥,随行的摄像师、摄影师照个不停,捕捉每一个“细节”。
(某公安人员)记得我在蔡家庙派出所任所长时,大清查当晚没有抓到人,就根据领导指示到看守所将已批准劳教的五名劳教人员带到所上,为其宣布劳教决定并进行录像上报。刚宣布完时,一劳教人员对我讲:“所长,劳教决定需要宣布多少次,都已经给我宣布五次了。”(某人大代表)有个地方要对党的生活搞生活痕迹管理,一切组织活动必须纸上有记录,有的单位根本没活动,结果每月领导检查,就让搞文字的人编造一个,熬了几个通宵之后,叫上令上级眉开眼笑的记录,什么某某书记说,某某支委表示,某某党员认为,编造得像真事一样,有声有色。厚厚的学习材料交上去了,真正的学习效果无人过问。
说起形式主义,几乎人人反对,因为它只有虚,它没有实,耗费财力、物力、精力,贻误办事时机、妨碍办事效率。更为严重的是,作为一种风气,它侵蚀党的机体,破坏经济建设。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搞形式主义不仅是 自欺欺人,而且劳民伤财,对党的事业是十分有害的”。他谆谆告诫全党,要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克服形式主义,最根本的是要刻苦学习革命理论,特别是用唯物辩证法改造世界观,摒弃个人主义的私心杂念,以党的事业为重,以部队建设为重,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 谁都知道,形式主义并非今天才有,我们也不是今天才反。说也奇怪,不管是学校、企业还是政府机关,对形式主义总是情有独钟。形式主义好像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管怎样反对打压,似乎都无济于事。
不可否认这跟我国的文化有一定的渊源,但这必然不可能是主要的原因。然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原因有三:
1、一些干部只搞所谓对上负责,不想为老百姓办实事,也是产生形式主义的温床。一些干部整天想的是“广播有声、报上有名、领导心上挂上号”。
2、形式主义是和官僚主义结伴而行。机构臃肿、冗员充塞,有庙就有神,有神就显灵,形式主义就在这里得以滋生繁衍。而它们的本质都是个人主义。
3、过去光从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上来纠正形式主义,忽略了思想观念和工作机制导向上的原因。搞自我感觉良好的行为准则和规则,必然派生出表面上轰轰烈烈的形式主义。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国家,反对形式主义注定很难,肯定会受到各方面的阻力。但不过有多难,会遇到多大的阻力,我们都要坚决地反对形式主义。因为形式主义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有严重影响的。我国经济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完成中华之崛起的使命刚刚能看到一线曙光,这来之不易的成果绝对不能被形式主义败坏。我们要意识到形式主义的核心就是个人主义,搞形式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个人或小集 团的利益,就是糊弄上级以获得领导的青睐。领导和机关如果被这些假象所迷惑,不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去调查了解真实情况,形式主义者就很容易达到他们的目的。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好好学习马克思主义,在日常学习生活实事求是。而作为机关单位的领导则更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保持清醒 的头脑,听其言观其行,深入了解工作落实情况的话,使形式主义失去其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