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作用
编辑:夜色微凉 识别码:13-781598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03 17:06:1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作用

可乐小学王忠慧

内容摘要: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塑造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探索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作用,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作用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小细胞,每个细胞的和谐,整个社会的集体才会和谐。俗语有约:“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长是价值观念的传递者,家长的素质决定家庭成员之间能否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尊老爱幼,对孩子身心发展、心理、品德、血液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家庭的和谐与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家庭教育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庭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孩子,关键是家长,家长的素质决定家庭成员之间能否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尊老爱幼,对孩子身心发展心理、品德、学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是青少年教育链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学生德育的第一堂课,家庭对孩子影响非常重要孩子最初的思想道德形成是从家庭开始的,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很大的区别。通过家庭教育,不仅提高

家长的素质,优化青少年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而且是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基石。

1、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有着早期导向作用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现代三大教育,它们共同组成现代教育体系,而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们最早受教育的场所,俗语有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孩子接受的第一课堂,而父母则是孩子无可选择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春天,栽什么树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人在13岁以前所打下的根基决定人一生的发展个人人品质的形成,是一他小时候接受教育和所养成的行为习惯为基础的,对以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要从小开始培养。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最早的教育,孩子在父母的抚养及家庭成员的影响中,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受到思想道德的启蒙教育,无形中引导孩子的思想道德发展方向。所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有着早期导向作用。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对人的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家庭教育就像建造一座工程,每一根支柱都是由父母来建造,当然,家庭教育的好坏从来不是一家一户的私事,与社会发展、国家命运、民族素质紧紧相连。任何没有家庭教育的学

校教育或社会教育,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这一细致而复杂的任务。而学校教育则在这座大厦上添砖添瓦,让这座建筑从里到外丰富起来。然而,在学校里一个老师至少要教育几十个学生,不可能对每个孩子的生活、学习、语言,思想、行为都了如指掌。而在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已经占据大部分,在独生子女的现代家庭中,往往是爷爷婆婆、父母等几个人关注一个孩子。所以,家长比教师更能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更易觉察孩子在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从而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再者,从中国的传统习俗来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带有强制性,家长对孩子的管教具有特殊的权威性。因此,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3、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具有长期性的作用

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由于年龄小的特点,一般来说,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处于萌芽状态,其思想道德的可塑性很大。要使青少年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过连续而不间断的,不断重复的教育过程。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较,家庭教育更具有长期性。人们从一出生到长大成人,再到离开父母,走上独立的生活道路,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一般都是连续生活在家庭这个比较稳定的环境中,父母是比较固定的教育者,学校教育则不同,学生而从幼儿园、学前班、小学、初中到高中期间会更换多个老师。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接触最多的也是父母。父母的思想、语言对孩子的影响巨大。在生活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父母可

以经过连续不断的反复教育,反复熏陶,多次讲解,多次灌输,使子女逐步形成稳定的思想和行为,其时间之长久,具有长期性。

4、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中具有直接性的作用

家庭中的教育者父母与受教育者子女,具有血缘亲情关系,不同于学校、社会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庭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具有十分亲密的感情联系。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相互之间的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也越大,相互的信任程度就越高。很多小孩在看电视时,总会指着某个人物问父母,那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遇到很多不懂的事也是向父母提问要答案。父母的回答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是深信不疑的。在纷繁的社会环境中,对人的心理及思想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直接的是家庭环境,这是因为:首先,家庭是人们出生的地方,是人们有生以来所接触和生活的第一个环境,是一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对一个人的身心成长,到的品质的发展,个性特诊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二,家庭使人们连续生活实践最长久的生活环境。孩子最初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就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心理品质、性格特点、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三,家庭中教育的观点、方式和方法,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惯、品德修养等都是深深的影响孩子的心灵。家庭对人的个性形成及道德形成有巨大影响。所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中具有直接性的作用。

当前,在我国青少年家庭教育领域尚存一些问题:家庭教育片面注重智力教育,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父母存在错误的教育观念、教

育方式和教养方式;家庭结构不完整容易导致青少年“家缺失”和“爱缺失”;过度强调站在父母的角度和立场上去思考如何教育孩子,缺乏对青少年本身的关注等。这种教育理念扼杀了青少年的独立人格与创新精神,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探索应对之策,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在未来发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青少年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关注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明确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育人的角色;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各方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通过立法明确相关主体的权责,并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规定,以促进青少年家庭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在和睦健康型的家庭里,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是和谐快乐充满爱的感觉。在溺爱娇宠型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往往都比较任性。在暴力型家庭里的孩子心理压抑,内心孤独,而且容易形成一些粗暴,不友爱的性格,并且有特别严重的逆反心理。在单亲型家庭里,孩子缺少母爱或者父爱,存在感情缺陷。所有的这些情况都会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虽然家庭只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但我们决不可小看这个细胞,因为人类社会就是由这众多的细胞构成的。而家庭德育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自然生活过程实现的。作为学校,我们有责任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使他们协助学校搞好思想教育,配合老师促使学生尽快进

步。我们应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多渠道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生.现代领导新知识全书.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2]廖永新.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影响研究.2012

[3 ]郭时永.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广角.2010(03)

[4]徐凤杰.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教师论坛,2008(2)

第二篇:浅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浅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迎河中学

朱士好

实现民族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千千万万、各行各业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所以人们更重视教育问题,家长更希望孩子成才。

一、心理健康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首要要求

1.心理健康是对人才的首要要求

近几年来,心理学界提出了一个比较新的观点: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智商影响只占20%,而情商因素则占80%,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它将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人素质的首要因素。智商是人的智力水平的指标,用来比较人的聪明程度。情商指人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主要包括认识自身情绪、管理自身情绪、自我激励能力、认知他人情绪及人际关系管理五个方面。情商教育注重坚强的意志、良好的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乐观进取的性格等对人的影响。情商教育让青少年学会情绪管理,学会为人处世,让他们更加快乐、自信、受欢迎、有爱心和意志力,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情商是人心理健康标准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是对人才的首要要求。

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1)现实地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这是指要有正确的自我观念,现实地接受自己。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自己的实际情况越相符,就越有利于适应环境,表明其心理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

(2)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应,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观念与行为,情绪反应适度。所谓合乎常理地认识客观现实,是指对一些人人皆知的常识性东西的认识不要悖于常理。心理健康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合乎常理的,适度的,该大喜则大喜,该小愠则小愠。

(3)对挫折有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健康的人遇到挫折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一些自我防御的方法,将由于需要得 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紧张情绪消除掉,从而表现出对挫折有较好的耐受力。

(4)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规。社会对各种角色有相应的要求或规范。个体的行为与其充当的角色的规范基本一致,是其心理处在健康正常状态的表现。

(5)正常健康的交往。能够以正常的方式与周围的人交往,没有诸如社交恐惧症和极端的自我中心之类不正常的交往行为。

(6)统一的人格,心理保持延续性。健康的人格是统一的,因此它表现出一贯性与统一性。

二、当前家庭教育中的误区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意义深远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要素。

然而当前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误区,主要表现:

1.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对孩子进行智的教育

家长很舍得教育投资。家长想方设法让孩子上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除了正常在校学习之外,家长还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特长班,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以后就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自己为人父母的任务就完成了。在他们看来,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智力教育。而这样做完全忽视了孩子爱玩的天性,使孩子觉得学习不快乐,生活没意思,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和对父母的逆反心理,甚至逃离家庭,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2.家长言传多于身教

有些家长对孩子说教不断,整天对孩子唠叨做人的大道理,讲得头 2 头是道,不厌其烦。而他们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却按不同的原则处理问题。如此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经常使孩子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人做事和立足社会。

3.对孩子物质要求的满足超过对孩子精神需求的关注

家长普遍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对孩子的物质要求,家长大都有求必应。如果孩子学习进步,成绩提高了,家长更乐于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当孩子情绪低落时,家长很少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和负面情绪,多表现平淡,只一味督促孩子不要胡思乱想,好好学习,否则会影响成绩。虽然丰衣足食,但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理解、关心和爱护,觉得孤独无助。在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的有效交流很少,这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情商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长期以来,家长只重视青少年身体的健康、知识的进步,严重忽视了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忽视了要教给孩子如何与人交流、沟通、合作,如何为人处世……而这些才是让青少年受益终生的。

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家长在与子女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利用家庭的环境氛围,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子女施以影响的活动。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他们的个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良好的榜样作用

家长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关键作用。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心理学家班杜拉曾做过攻击反应试验,结果发现孩子倾向于模仿成人动作。这一实验向人们证明了榜样行为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品德修养,一言一行,甚至神态表情,动作细 3 节,无不对青少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的示范行为会起到重要的榜样作用。

2.良好的教养方式的作用

(1)教养方式一般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溺爱型。家长以孩子为中心,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造就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溺爱使孩子自私,任性,骄横,自我中心,缺乏责任心,不懂得尊重、关心和感谢。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家庭,走向社会,会处处碰壁,无所适从。家长的爱恰恰害了孩子。

第二种,专断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格苛刻,粗暴生硬,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办事。家长的简单粗暴使孩子自卑、懦弱、冷漠、逆反,没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或唯唯诺诺,或冷漠麻木,或无所畏惧,很难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孩子身心都受到严重伤害。

第三种,放任型。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家长对孩子不关心,使孩子冷漠、自私,不懂爱和关心,行为放纵,没有责任感和同情心。这样的孩子一旦受外界刺激,容易产生偏激行为,导致违法犯罪。

第四种,民主型。家长对孩子关心、尊重、理解、信任,爱而不惯,严而不苛。对孩子多鼓励和引导。家长的关心和尊重使孩子真诚、自信、自尊,积极进取,有责任感,人际关系融洽,社会适应良好。显然四种教养方式中只有民主型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最有益的。

有研究表明,家长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特征形成及其对生活事件应对方式都有重要影响。家长良好的教养方式使孩子情绪稳定,轻松兴奋,自信开朗,能促进青少年人格特征健康发展和形成,使青少年形成解决问题、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不良的家长教养方式让孩子或自我中心、骄横任性,或自卑懦弱、敏感多疑,或自私自利、冷漠无情,人际关系差,适应能力差,主观幸福感缺失,导致青少年形成不健康人格特征,使青少年形成自责、幻想、退避、僵化等消极应对方式。

(2)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身体的健康,智力 4 的培养,更要关注孩子情商的教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父母要关心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学习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关心帮助他人,如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会很好地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为孩子的日后成功和一生幸福奠定基础。

3.良好家庭氛围的重要作用

家庭氛围主要指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所形成的气氛。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这里只讨论夫妻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夫妻感情是否和睦时刻感染着孩子,夫妻关系是否融洽对孩子成长有重大意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乐园。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为了他们的快乐成长和一生幸福,父母应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这是家庭氛围良好的基础。夫妻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给孩子创造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健康快乐成长。夫妻间有矛盾分歧,应避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即使夫妻离异,也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要让孩子感到父母仍然爱着自己。在爱的氛围中长大,孩子也懂得了爱,学会了爱,变得活泼开朗,积极向上,豁达大度,善解人意。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担负着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青少年健康成长有赖于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与爱护,更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与滋养。

第三篇:浅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摘 要】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在基础,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青少年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的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家庭美满幸福。【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本文仅从家庭因素方面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谈几点粗浅的看法。1.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如果儿童从小在家庭里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的学校教育就能顺利地进行;如果儿童在家庭里受到不良的教育,就会使他们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发生困难,学校久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去矫正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因此,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行为习惯养成至关重要,它也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成败。

在纷繁的社会环境因素中,对人的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环境。这是因为:首先,家庭是人们出生的地方,是人们有生以来所接触和生活的第一个环境,是一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对一个人的身心成长,道德品质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二,家庭是人们连续生活时间最长久的生活环境。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家里度过的,他们最初的道德观念、价值观正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心理品质、心理特点、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三,家庭中教育的观点、方式和方法,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惯、品德修养,家长的心理品质、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性格特征都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家庭环境对人的个性形成有巨大影响作用,同时对人的心理发展方向和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家庭结构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人员的构成及其排列顺序。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家庭结构面临着由大家庭向小家庭、小家庭向多元家庭发展的趋势。当前比较常见的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隔代家庭、缺损家庭、重组家庭、流动家庭等等。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之间长期相处、关系密切,都是一个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正常的家庭结构被打破,则会给青少年心理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如:父亲或母亲早亡,会给青少年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灵创伤,使其失去了精神的依托,出现行为不正常、情绪不稳定等现象。随着离婚现象的增多,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些离异家庭的子女大多具有自卑、少言寡语、性情孤僻、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较强等心理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家庭、学校的极大关注。目前,学校里有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就是由于残缺的家庭结构造成的。所以,要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地发展,首先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完整和睦的家庭。

3.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面个方面。子女不但要从家庭里得到生存和生活所必须的物质条件,也需要从家庭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的气氛和生活秩序,对于未成年子女的影响尤为重大。未成年的子女,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可能脱离家庭、父母而独立生存和生活,他们一步也离不开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好不

好,对他们的身心影响极大。如: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必然使自己的子女失去归属感,心理上失去支持和平衡,造成心理障碍,在学校可能表现出沉默寡言、不合群、自卑等异常现象。实践证明,生活在具有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中的青少年,往往表现为情绪稳定、性格开朗、人缘好、对生活和前途充满信心等人格特征;生活在缺乏良好家庭生活氛围中的青少年,则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对现实强烈不满等人格特征。可见,家庭生活氛围是比较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社会环境。所以,作为一个家庭,除了为子女提供物质生活条件外,更重要的要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给他们一个民主、和睦和安定的家庭。4.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家庭教育和抚养子女的方式,是受教育者教养观念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教养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养方式,不良的教养方式会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从现实情况来看,以下三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

4.1 专制粗暴型:父母专制、蛮横、任性、不讲道理,以圣人和教训者自居,忽视孩子人格的存在。这种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厉,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丝毫不顾忌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容易形成自卑或者退缩心理,还会导致孩子产生撒谎、破坏,甚至偷盗犯罪等行为。

4.2 冷淡型:一些父母因为热衷于自己的事业,或者父母关系不良,导致对孩子管教不严、或者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孩子容易形成冷漠、自私;胆怯、孤独等性格。

4.3 溺爱型:主要体现在父母不管孩子的要求合理不合理,从不违背孩子的意志,要什么给什么,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对孩子的要求一味的满足,直接受害的是孩子本身,孩子向父母提出的种种要求,父母从来都不加分析,一一照办。久而久之,就会对孩子的个性、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孩子则容易形成任性、自私自利、专横跋扈等性格。5.家长自身素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长的素养,指的是家长平时的修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即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二是理论、知识方面的水平,即文化素养。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家长素养直接制约着家庭教育的成败、家庭教育的水平和家庭教育的方向。家长的一言一行也会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发展。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说明,父母的为人处事、言谈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假如父母整天沉迷于上网、打麻将,对子女的学习、生活漠不关心,其子女在学校往往表现为经常不遵守纪律、厌学情绪严重等不良现象;假如父母开口闭口都说脏话粗话,其子女在学校往往不可能是一位文明而又有礼貌的学生。可见,家长自身的素养也无形中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要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家长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总之,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使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从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史仲芳.心理与健康.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2]俞国良.心理健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彭飞.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4]冯忠良.学习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第四篇: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学科教学(生物)姓名:杨仕敏 学号:1626120005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中,更多地注重对青少年进行知识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也是目前社会所忽视的也是日益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培养。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下面重点谈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所谓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 启蒙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作用:

1、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家庭是一个人生活的主要环境,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所以,家庭对于孩子最初心理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行为习惯养成至关重要,它也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成败。

父母可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可能是孩子最坏的老师。如果父母让其孩子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其孩子在接受以后的学校教育就能顺利地进行,也可以说比较规矩,遵纪守法;反之,如果父母让其儿童在家庭里受到不良的教育,就会使他们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发生困难,学校就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去矫正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因此,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败。

3、在纷繁的社会环境因素中,对人的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环境。

首先,家庭是人们出生的地方,是人们有生以来所接触和生活的第一个环境,是一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对一个人的身心成长,道德品质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二,家庭是人们连续生活时间最长久的生活环境。一个人从出生到走上社会,其间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孩子们最初的道德观念、价值观正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心理品质、心理特点、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三,家庭中教育的观点、方式和方法,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惯、品德修养,家长的心理品质、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性格特征都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家庭环境对人的个性形成有巨大影响作用,同时对人的心理发展方向和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我国国内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现状

1、教育理念有失偏颇: 第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型。第二,“顺其自然”型。这种现状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前几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因为大多说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而谁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风,所以就导致教育理念偏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型就是什么都要管,孩子的学习生活都是父母严格规划好的,孩子没有发言权,也没有任何主动权,长期处在高压状态下。“顺其自然”型就是放纵

其孩子自由发展,不管他。这种教育理念,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不受父母重视的感觉,孩子就会比较叛逆,个性比较张扬,很多就会成“小混混”。

2、溺爱泛滥成灾。

这种类型很容易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在家里,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父母成了孩子忠实的执行者。这种教育方式,就让孩子“为所欲为”,反正父母也不管,长期这样就容易产生出各种不健康行为,比如说偷窃、打架、沉迷于网络等等。

3、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入明显增多,而与孩子共处时间却明显偏少,亲子关系淡漠。随着现如今经济的发展,家庭经济收入逐渐提高,家长对孩子教育投入增多,但是天天忙着挣钱,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一周都见不着面,这样一来,亲子关系就慢慢变得冷漠。因为相处的时间少,沟通的时候就不多,而孩子在成长期又大多敏感,所以关系冷漠是必然的。

4、重视知识学习,忽略品德教育。

现在很多家长都很注重孩子的知识学习,看重孩子取得的文化成绩,但是往往忽略品德教育。在我们村就有一个,他的父母都只关心他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对于他经常偷别人家的东西这事,父母觉得不是什么大事,以后长大点就不会了,所以放任发展也不管。到现在,那个孩子都15岁了,偷窃现象越来越严重,现在才看到事情的严重性,但是现在纠正已比较困难。孩子的品德大多数是在小时候形成和养成的,父母应充分认识到这点,注重孩子从小的品德修养,不要等到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想着去管,那时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往往是得不偿失。

5、缺乏适宜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

这点我想到的情况主要有三种:第一,父母行为习惯差,比如个人卫生方面比较邋遢,东西乱七八糟的放着,还爱抽烟,爱喝酒,这样营造的家庭环境就是乌烟瘴气的,不宜与孩子健康成长;第二种是父母关系不和,经常吵架,整个家庭环境比较沉闷,也不宜与孩子成长;第三种就是父母忙于工作,经常不回家,把孩子一个人扔家里,这种容易让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在我实习的时候,就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个学生的父母基本上一周都不回家,她周末放学回家都是和奶奶一起住。因为处于现在这个时代,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很多东西都不懂,孩子就不喜欢和他们交流。所以那位学生性格就变得孤僻,平时在学校的时候也只和那几个朋友说话,整天一副忧郁的表情。所以,家长应该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三、家庭教育中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处于现代化、信息化与网络化社会中的青少年,大多聪明伶俐,兴趣广泛,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说,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不爱说话以及爱发脾气等。而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更有必要分析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寻找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以促进其健康成长。下面是三点个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1、一些家庭不能与子女很好的沟通。

近年来时有发生的中小学生辍学、轻生、暴力指向家庭等悲剧事件,使得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社会密切关注的大问题。在我国约有17%到20%的学生存在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有的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所面临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时不能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导致子女产生心理障障碍。

在心理咨询中有这样一位女同学:“我是一名初二女生,自从上了初中,我和我的父母总是说不到一块儿去。我的母亲一直对我要求很严格,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对我一讲再讲,有时甚至婆婆妈妈、唠唠叨叨,让人简直受不了;我的父亲工作地点离家较远,只有在周末才能回一次家,偶尔问问我的学习,从不与我谈心,也从不带我出去玩。我有时想,我的父母怎么不象其他同学的父母呢?但父母还总是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我好......”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同学的父母在以他们认为好的方式对她,并且在实施这种方式之前并没有征求这位同学的意见。而这位同学也只是在心里面有疑惑,去了心理咨询室咨询心理医生,并没有与父母谈心,没有说出自己的疑惑。所以说,造成这位同学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父母与子女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

2、一些家庭忽视了子女的心理需要。

有这样一个例子:小明的父母一起经营着一家销售公司,由于他们一直都忙于工作,小明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从小到大,父母总是给小明买各种各样的玩具,对小明物质上的要求有求必应,想要什么都尽量满足,但是基本没有时间陪小明,也从来不问他喜欢什么,需要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逐渐变得孤僻、沉默寡言。。

我们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到,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多数条件越来越好,很多父母对子女的物质上的要求有求必应,想要什么尽量满足要求,零化钱之类的尽量多给,但是自己只忙于做生意呀,赚钱呀,连和子女坐下来聊一会的功夫都没有,一心还想着都是为了孩子才在外面打拼。但是物质的需求是一方面,心理需求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点。有研究表明:长期对孩子的心理世界忽视和冷漠,容易让孩子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

3、—些家庭教育方法不当造成了子女的心理负担。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教心态是可以理解的,谁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成为人中龙凤。但事实上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与学习要求超过了子女的生理和心理承受限度。人一出生,首先接触的环境是家庭,人们认识事物、认识社会,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学习知识也是经父母和家庭奠定初步基础的。父母对子女的感受、评价、态度、教育方法等产生的偏差,会对儿童的发展造成各种障碍。尤其是父母的不健康心态,包括不正确的教育心态和不健康的心理,都会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最简单的例子,现在这个社会,孩子的周末作业已经够多的了,但是很多家长还是在周末的时候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做决定之前也不考虑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够承受得住,这些往往就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四、家庭教育应该如何改善

那前面我们看到了现状,也分析了原因,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家庭教育到底应该如何改善呢。

1、加强父母的责任感,孩子是无辜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就是孩子这所学校的老师,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作为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是非问题而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你们生育教养子女,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们家庭里,在你们影响下,成长着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因此,父母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教育好子女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它还关系到社会及国家各方面。具体的加强父母责任感,我们可以这样做: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至少在孩子面前应该要保持理智,要吵架可以换个孩子不在的地方,不要影响孩子;忙于应酬的父母应该尽可能早点回家,和孩子多些相处的时间,一起吃吃饭也好;经济不宽裕的家庭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现在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这就是父母缺乏责任感的一个表现。

2、加强沟通意识,留些时间与孩子交往。

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就是物质方面的需要,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为此,家长应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脉搏,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生产日的逐渐缩短,节假日日益增多,父母也应提高闲暇的水平和质量,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具体的可以采取陪孩子练习琴棋书画,可以带孩子一起种花、吟诗、听音乐、集邮、旅游、登山等等。通过这些家庭活动,加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切莫把大量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消磨在“筑长城”或舞池中。英国首相布莱尔尚且腾出时间与孩子共度周末,我们普天之下的父母们更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毕竟我们再忙,有首相忙吗?

3、改进教育方法,发扬民主作风,转换角色。

父母要了解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采取适宜的方式。随着平均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网络的日益发达,我觉得作为父母,了解一些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和心理知识应该是比较容易的。另外,我们要反对“棍棒型”和“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就是说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等,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使民主成为家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在政治上大家是平等的,一个家里不要总是父母说了算,长此以往,孩子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家长不仅是孩子慈爱的父母、循循善诱的导师,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且是真诚的朋友。转换角色就是说,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决定时,想一想“这样做真的是为他好吗?这样做他能够承受得住吗?”等等这些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换位思考。

4、创造空间,营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环境。

老一辈教育家刘绍禹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谈到了教育儿童的原则:“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相依赖式的自卑心理,颇难打破,将来离家人社会是莫大之困难。”因此,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具体的家长可以这样做:放学路上少接送,一周有五天,可抽两天让子女与其他小朋友结伴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就可以沟通交往;周末和节假日让子女邀请小伙伴来家玩,鼓励子女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小伙伴进行电话交流,或主动到四邻八舍走动串门。这些方式都可以扩大孩子交往的范围,让她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

总之,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使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从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参考文献

[1]张华伟.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J].辽宁经济,2010(11)[2]吴双玲.吴道鹏.浅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J].科学导报,2014(18)[3]陶德春.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家庭心理医生,2015,4(4)

第五篇: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作用,希望有所帮助!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个孩子应先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有健康人格,继而才能发展成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我把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放在首位。

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更体现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和谐关系。

孩子还需要家长亲自教育,自己带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我坚持一有空就自己带,因为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而童年对于人的.一生都很重要,所以无论工作多么忙碌,我也一定要陪孩子一起成长。除了多给孩子关心和爱护,我和孩子也建立在平等、信任、互敬、互爱的基础之上的;父母和孩子既是尊长和晚辈的关系,又是平等的朋友关系,这样,孩子就有了比较宽松、欢乐的成长环境,身心就能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理念要一致。

共同养育孩子的成人之间,尤其是孩子的父母与祖辈之间,教育理念要达成共识(当然也要与老师的教育理念相一致),如果大人们之间有分歧,不仅会让孩子无所适从,而且还会降低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度,也容易引起家庭矛盾,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一家人有的主张多表扬,少批评;有的主张严厉教育,要有“规矩”。这样一来,在孩子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在不同的家人面前所“享受”的待遇就不一样,有时被表扬,有时却遭批评,这样就让孩子觉得“做人”真难!我们共同的教育理念是多鼓励但不盲目鼓励,爱但不溺爱,随孩子天性但不放任等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了教育重要性,更有责任和义务研究教育方法,精心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让孩子成为合格人才。总之,我觉得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要想把这门艺术做好,我们家长要做的还很多。家庭教育小而言之,为孩子有一个好的前程,大而言之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我们做家长的一样任重道远。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