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呼和浩特市家庭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
编辑:花开彼岸 识别码:13-759002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0 08:14:2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呼和浩特市家庭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

呼和浩特市家庭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

2009年以来,呼市妇联全力实施“巾帼家政服务工程”,将促进下岗失业女工、进城务工妇女的就业创业、促进全市家政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相结合,在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建立了“呼和浩特市妇联巾帼培训基地”,各级妇联组织培训各类家政服务员1400人,90%以上实现就业,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八方保姆家政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家政公司成为自治区家政协会会员单位,20名家政服务员被自治区妇联授予“优秀家政服务员”受到表彰奖励,呼市新城区心顺心月嫂护理部等5家机构被自治区妇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全区“促进就业示范企业”,呼市妇联和玉泉区妇联被授予自治区家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受到表彰。

今年,市政府明确了由市妇联牵头,培育1-2个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信誉度的家政服务品牌公司,确立1-2个具有较高水平的家政服务业培训基地,举办几期较高水准的家政服务业培训班的工作任务。为此,市妇联在对全市家政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2010年呼市妇联实施“巾帼家政服务工程”方案》,并做了大量工作。

为开阔思路,进一步推动我市家政服务业向市场化、产业化、职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今年3-4月,市妇联带领旗县妇联、家政公司及培训基地的负责人赴湖北省武汉市、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等地学习考察巾帼家政服务工作,并结合我市实际,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思考,现报告如下:

一、我市家政服务业发展现状

呼和浩特市家政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早,但是发展极不平衡,在近200家各级工商局注册的家政服务机构中,除22%单一经营家政服务以外,其余均兼营中介、物业、咨询等项目。家政服务项目:主要有保洁、陪护病人老人及婴幼儿护理、月嫂等;用工形式以中介为主,收取介绍费,极少数的公司采取员工制,员工也只有十几人,按每月1000-1200元发放固定工资;所有公司与员工签订的是简单的用工合同,有个别公司为员工购买意外伤害险,为员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公司几乎没有。家政服务市场缺乏规范管理和统一的行业标准,首府地区供需状况不平衡,总体呈现供不应求和中高端需求上升趋势,家政服务员技能培训专业性不强,家政服务员队伍不稳定以及雇佣双方合法权益缺乏法律保障等问题屡屡出现,严重制约着我市家政服务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

二、先进地区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模式

各地家政服务业的起步,与我市时间大致相同,都在上世纪90年代,起步也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一个过程。其中,妇联组织为促进再就业工作,开展家政服务工作创办家政公司的占大部分。随着家政服务市场的发展壮大,经营管理模式逐步多样化。

第一是由妇联组织参与宏观管理,入股经营、提供场地、协调资源。如山东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公司就是济南市妇联的二级单位,由市妇联聘用公司经理人经营,市妇联妇女发展部对其业务指导。湖北省木兰花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就是湖北省妇联整合知音集团、湖北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宜昌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孝感市巾帼家政服务中心,共同出资组建的家政服务专业机构,由知音集团控股,注册资金100万元。同时,由公司出资,经省妇联同意,省劳动厅批准,省民政厅注册登记,创建了一所培训初、中、高级家政服务员、育婴员、保洁员、插花员为主的湖北木兰花职业培训学校。第二是妇联组织成立家政协会或家政联盟。无偿向妇女领办的家政公司提供服务,从中扶持、培养典型,推动妇女在家政行业的发展。如湖北

武汉巾帼家政联盟是武汉市妇联妇女创业中心指导下成立的互助型产业联盟,由全市家

政行业中有一定规模、成长性较好的家政企业联合组成,形成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经营格局。目前有会员单位21家,家政服务人员1万余人。

第三种是妇联组建发展指导中心。下设分部开展培训指导、信息发布、权益维护等。青岛市妇女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原青岛市妇女再就业信息指导中心)成立于1996年4月,是青岛市妇联为帮扶下岗失业妇女就业和创业而成立的专门机构。中心成立以来,根据市妇联的部署和下岗失业妇女的需求,开展妇女就业和创业信息收集;及时掌握妇女就业和创业动态,开展调查,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和数据;为下岗失业妇女就业培训和安置、为妇女创业提供咨询和指导、培训。中心成为青岛市妇女就业和创业的基地。下设爱心大姐服务社、妇联家务服务公司、爱心大姐家政服务培训学校和女子就业服务市场。

第四种是政府出资直接建立。如哈尔滨市妇联家庭服务中心,1985年成立,隶属于市妇联。是市政府批准并陆续投资150多万元建造办公大楼购置设备。中心的服务项目,从最初的3 项增加到目前的22项,共安置农村进城打工妹和下岗女工3万余名。

三、对我市家政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家政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适应社会日益高要求、多层面的需求,我市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考察学习,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先进地区家政服务工作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首先是党政的高度重视。湖北省将由省妇联创办巾帼家政服务品牌,写进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意见》、《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家政、家教服务,重点扶持木兰花巾帼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等一批规模较大的家政服务企业做大做强”。《湖北省“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也明确提出“积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劳务品牌,全省重点抓好湖北海员、湖北数控、湖北建工、湖北厨师、湖北缝纫、木兰花巾帼家政服务等劳务品牌的创建工作”。这些为木兰花公司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第二,优惠政策支持。2009年,湖北省妇联联合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州、县必须认定家政服务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将全省妇联系统家政服务培训纳入当地政府培训补贴范畴,并协调落实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和家政服务企业应享受的相应优惠政策(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员工素质、提供小额贷款、减免税收等),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微利的家政服务企业,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第三,经费、场地的保障。木兰花家政公司的办公场所,由省妇联无偿提供,位于湖北省妇联的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四楼,一栋四层的培训学校办公楼由省妇联主管的知音集团提供。木兰花家政服务员的社保、医保全部由政府埋单。武汉妇女创业中心孵化中小企业的经费由武汉市政府每年出资100万进行扶持。

第四,经营模式至关重要。妇联组织占公司51%的股份,参与家政服务公司的宏观方向管控,在宣传发动、政策争取、项目倾斜上服务于家政公司的发展,企业经营由家政公司总经理负责。

四、对我市发展家政服务业的思考与建议。第一,提高认识,大力宣传,从战略高度认识家政服务业在促进我市创业就业、家庭和谐稳定中的地位和作用家政服务员90%以上都是妇女,失业妇女拥有一份自己的工作和稳定的经济收入,直接影响着一个家庭的状况和妇女自身价值的体现,也关系着家庭成员的幸福指数以及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近年来,首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家政服务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我市家政服务业现状与首府发展极不相称,发展提升家政服务业势在必行。发展家政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广大妇女掌握技能促进就业、提升自身价值;有利于提升首府地区家

政服务乃至首府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家庭和谐。所以,要下大力气宣传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引导广大失业人员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这一朝阳产业之中,逐步形成全社会关注关心家政服务业、尊重家政服务员的良好氛围。市妇联、商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要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促进市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加快我市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推动我市家政服务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第二,抓好培训,持证上岗,提升家政服务员的素质。从去年对家政服务员培训之后的情况看,培训后的学员95%被争先恐后地录用,待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拿到月嫂证书和育婴师证的工资增加300-500元,市场对持证上岗的认可和需求日益彰显,所以以后的培训应该长期坚持,既满足家政服务员技能知识需求的渴望,也满足社会对家务劳动社会化层次不断提升的要求,同时逐步规范市场,形成家政服务业持证上岗的良好局面。

第三,制定行业标准,提高家政服务业的整体水平。目前我市家政市场的不规范,急需首府家政行业标准的出台,因为一直以来家政服务主管部门没有明确,家政服务行业游离于一种个体工商户和社会民间家政服务中介机构,或隶属于办事处、社区的非营利性服务组织,所以,建立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的多部门协调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协助政府制定行业标准和家政服务业管理办法,规范家政服务市场,提高服务管理层次,推进我市家政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势在必行。

第四,成立促进妇女创业就业指导中心。根据自治区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专题会议精神,以及首府发展家政服务业的需要,建议成立市促进妇女创业就业指导中心。为广大妇女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开展技能培训、市场信息发布、维护妇女权益等。针对我市家政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的需求,积极为下岗失业妇女搭建家政服务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创业培训指导的平台,成为市妇联推进妇女成长成才、对外宣传的窗口,逐步建成全自治区妇女创业就业示范点,为市委、政府全面完成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作出贡献。

第五,因地制宜打造品牌公司。针对我市家政服务机构的现状,有重点、分步骤、分批次地进行品牌公司的打造。今年市妇联重点对呼市仁和物业管理公司、内蒙古八方保姆有限责任公司、呼市心顺心月嫂护理服务部、呼市馨美家政公司(原呼市百洁家政公司)进行扶持,在3-5年、5-10年建立中长期目标,力争扶持10家左右家政服务公司,形成首府地区家政服务行业的品牌公司,引领我市家政服务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第六,培育高质量的家政服务培训体系。在巩固“呼市妇联巾帼培训基地”的基础上,利用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的优势,整合现有相关家政专业的师资队伍,吸纳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高级家政服务员,组成我市家庭服务业培训的教师队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定期赴先进地区学习、外请老师实训等等,逐步壮大并形成一支优秀的专业型家政教师队伍。同时,利用目前打造的高水平的理论和实操培训基地,开展初级和较高水平的月嫂、保洁、养老、烹饪、物业管理等专业的培训班,逐步壮大具有专业技能的家政服务员队伍,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发展成为我市家政服务业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第二篇:家庭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以更务实的举措推动家庭服务业发展 ——对(长政办发〔2012〕26号)文件实施三周年的情况调查

市政府研究室

市妇联

为进一步提升家庭服务业发展水平,2012年8月9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长政办发„2012‟26号)。为全面了解26号文件颁布近三年以来长沙家庭服务业发展现状,根据市政府领导指示,市政府研究室、市妇联组成联合课题组,深入有关区县、部门和家庭服务行业协会、部分企业,就26号文件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特形成此调研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行业发展整体情况

随着国家对家庭服务行业的重视,省市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尤其是(长政办发„2012‟26号)文件颁布以后,长沙市家庭服务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到2015年,累计新增家庭服务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形成10—20个家庭服务业知名品牌企业,培育和发展家庭服务连锁网点400家,年培训家庭服务人员3万人,基本形成以知名度高、信誉好的各类家庭服务业企业为骨干,服务门类和品种齐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好的多层次家庭服务体系” 的主要目标基本可以实现。家庭服务行业已经成为第三产

(二)行业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产业化程度还不高。目前,长沙市家庭服务公司经营模式呈现明显的单一性特征,基本都是以中介式管理模式为主,基本没有实行员工制的企业,仅有少数企业兼有部分员工制、准员工制。“正规军”只有两类,一类是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一类是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具有公益性的非企业。目前两类家政服务占有的市场份额不到50%。此外,受当前税制和社保政策影响,家政企业业绩无法做大,很难培育出产业化发展的家政上市企业。以一个月嫂服务收费为3000元为例,通常管理费收入为10%-20%之间,如按10%计算,其中有2700元是代收代付的家政服务员工资,企业实际收入金额应为3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按照企业收取客户的服务费全额征税6%,营业税金达180元,占企业实际收入佣金额的60%,家政公司无法承受。现在通用的办法是直接少报收入,或者采用要客户直接只支付给家政公司管理费,由家政公司代收代付的家政服务员工工资由客户直接支付给家服员工。如家政公司给家政服务员购买五险,需向人社局支付713元/月的社保费用,全部管理费帮家政服务员工缴社保费都不够。家政企业因为不能为家政服务员工购买社保,就只能与家政服务员工签订中介劳务合同,家政服务的标准化、职业化、规范化、产业规模化很难推行,整个行业很难实现产业化大发展。

二是缺乏企业准入标准。家庭服务市场门槛低,行业呈现“小、杂、散、乱、弱”的特征比较明显。据调查,目前长沙市大大小小家庭服务企业主要依托于街道、居委、社区,多数没有进行工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务消费在全部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城市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的现代化以及家庭在子女教育、个人健康、居室环境、休闲方式、社交往来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居民对包括家务、照顾老人等方面的家庭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家政服务业是就业容量非常大的行业,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孕育着无限的商机。发展家政服务业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促进行业转型发展、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加快发展家政服务业,培育更多的家庭服务人才,提供更多品种更高质量的家庭服务,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26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有待加强

由于种种原因,26号文件一些举措缺乏有效推动,优惠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导致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难以突破,全市家政服务业仍处在举步维艰的境地。

(一)政府引导难推动。联席会议制度形同虚设,3年内没有召开过一次发展家庭服务业联席会议。没有成立专门工作部门或工作协调机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基本没有履行职责,没有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各区县(市)普遍没有把发展家庭服务业列入议事日程,尽管妇联积极作为,2003年成立长沙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做了大量工作,由于妇联作为团体组织缺乏行政权利,导致工作推动困难,家政服务企业缺

关调查分析情况看,有47.5%的人没有参加任何基本社会保障,参加工伤保险占28.8%,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仅占15%,失业保险只占6.2%,生育保险基本没有。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政策制约;二是企业规避责任,认为一旦为员工办理了相关社保,劳动、工商、税务、民政、残联等机构就会要求企业承担相关的社会责任,增加企业负担和经营成本;三是从业人员不了解相关政策或无所谓,特别是外来从业人员要求并不很强烈。绝大多数企业都无法为家政服务员工购买社保五险,导致家庭服务行业的现状是因为不能为家政服务员工购买社保五险,家政企业就只能与居民用户签订三方中介合同,无法对家政服务员工进行员工制职业化发展管理,居民用户的权益很难得到充分保障。

(四)就业培训难普及。26号文件提出“家庭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但目前长沙市约90%的家政服务员未接受过任何专业培训。

1、企业自身培训对企业而言成本较高,培训后人员依然流动大,真正留下来为培训企业服务的人比例较少,而且多数企业并不具备培训的相关条件和资质;

2、国家政策性培训主要以委托各地指定培训机构(企业)为家政人员提供免费培训为主,但由于从事家政服务人员本身素质偏低,培训时间又较短,而且每个家政人员又只能接受一次免费培训,不能全面地对家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3、政府人力资源部门培训主要针对本市户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免费培训后上岗,但对户籍之外人员的免费培训办法至今是空缺的;

4、地方工会与妇联等社团组织的开展的免费培训由于规定接受培训人员的条件所限,所以能参加普及培训的数

务机构资质规范,建立家政服务机构或其他从事家政服务经营的行政准入制度。大力开展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诚信经营和家庭守信教育,形成供需各方相互信赖、安全可靠的市场环境。引导家政企业向专业化、规范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将职业道德作为从业人员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家政服务企业资质评级及日常监管、表彰奖励中,重点考核诚信经营情况,将家政服务诚信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与其他部门诚信记录联网。同时,要大力拓展家政服务消费市场。一是要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积极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扩大家庭服务消费领域和消费群体,努力营造有利于家政服务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二是要推动单位后勤社会化,加快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三是要推动社区服务市场化、网络化、社会化,逐步实现社区保安、保洁、绿化、公共设施养护等服务的社会化。

(三)强化政策执行。市级有关部门必须消除部门“壁垒”,结合各自职能,尽快出台26号文件专项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全面抓好26号文件提出的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要认真梳理现有支持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扶持家庭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领域发展。综合运用贷款贴息、经费补助和表彰等多种形式,在项目扶持、房租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技能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宣传推介以及品牌家庭服务企业创建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在社保方面,据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灵活就业的特点,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加以落实。家政人员随同单位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

市人社局或长沙市妇联家政培训中心每月举办一期家政服务员免费培训。具备培训资质的家庭服务企业自主按照市人社局培训标准组织家政服务员培训,可享受长沙市人社局培训补贴。建立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实训基地,加强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病患陪护和高端家庭服务人才的定向培训。根据长沙本地市场需求、用户需要和从业者的特点,提高职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核心,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等级的家庭服务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和比赛,然后按等级发证及制定行业内等级工资标准,让她们在就业择业时持证上岗,建议政府协调劳动部门加大培训的扶持力度、扩大培训面,做到培训补贴资金及时到位。鼓励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对鉴定合格获得证书的给予鉴定补贴。通过高效、优质、有序的培训,逐步将家庭服务业导入职业化的道路,着力培育和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服务意识的品牌。

(五)强化法律保障。家政服务业和其他灵活就业一样,因为没有法律上的保护,所以一旦发生纠纷,很难找到法律上的依据。市民一旦加入灵活就业行列,原则上就纳入了就业统计范畴,制定灵活就业的法规为家政服务提供法律保障,以鼓励市民从事灵活就业的积极性。因此,建议立法部门应尽早制定保护灵活就业的相关法律文件,为家政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上的保障。一是规范从业人员用工管理。招聘派遣的从业人员,家政服务机构均应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与家庭签订家政服务协议。以中介名义介绍家政服务员但定期收取管理费用的机构,执行员工制家政服务机构劳动管理规定。引导家庭与中介组织或自行雇用的

附 件

家庭服务行业龙头企业(15家)

长沙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 万众和社区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长沙市湘女家庭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华嫂家庭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长沙特丽洁清洁技术有限公司 湖南金领伟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长沙市宝宝家庭服务有限公司 湖南恩庆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湖南省中泰家政服务产业有限公司 省妇幼馨月母婴服务中心 鼎好家政服务(长沙)有限公司 湖南省三替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长沙银星清洁服务有限公司 长沙红黄蓝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长沙市力源和一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第三篇:家庭服务业调研报告

肇东市关于开展家庭服务业 省级地方标准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积极推进家庭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市认真贯彻实施《省级家庭服务业地方标准》,积极做好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努力缓解全市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取得了积极成效。劳动就业局积极发挥牵头部门的职能作用,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地区,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促进了我市家庭服务业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迅速增加,家庭服务业已经成为带动就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市家政服务业在经营范围、行业规模、从业人数以及规范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上都有了较大发展。目前,全市有家庭服务企业195家,从业人1900多人,提供综合性家政、育婴、保育、家庭护理、保洁等12类几十种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主要以下岗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其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占60%,下岗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占40./.。近年来,为了推进家庭服务业的发展,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全市家庭服务业发展现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按照绥化市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议要求,我们组织人员深入基层社区和乡镇,并通过有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开展家庭服务业发展状况调查,切实掌握家庭服务业的发展情况。通过调查,将有关情况综合整理,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促进相关政策出台。

(二)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肇东市2014年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实施方案》,引导扶持全市家庭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以建立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议制度为契机,成立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协调机构,推动家庭服务业快速发展,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市成立了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领导小组,召开了家庭服务业发展座谈会,听取了出席会议的有关市直委局、社区代表和家庭服务企业代表对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对建立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发展家庭服务业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薄弱。虽然我市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基层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但随着城乡经济一体 2

化进程日益加快,城乡统筹就业逐步深入,现有的街道和社区服务站场所、设施、功能,已不能适应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文化水平总体上较低,对政策掌握不全面,与企业职工及老百姓的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

(二)家政服务业有待进一步加强和重视。一是市场不够规范,家政服务企业各自为政;二是产业发展处于整合阶段,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品牌少,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三是缺乏行业立法,对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缺乏管理依据,管理不到位;四是诚信缺失,有的家政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不讲诚信,造成社会对家政服务业不满意;五是劳动者的择业观念还比较陈旧,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所提供的传统家政服务已不能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协调,不能有效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家政服务需求。

三、主要对策建议

(一)认真贯彻实施《省级家庭服务业地方标准》,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下一步,我市拟开展示范性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每个区市各建成1处示范性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2处示范性社区(村)劳动保障服务站,对达到标准的,从就业专项资金中给予一次性奖励。为推动全省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发展,建议加大对基层劳动保障 3

服务平台和居民社区服务站点的建设投入,实行全省统一的建设标准,规范人员编制、工作职能、资金来源等,为各地开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提供支持和依据,这对于推进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与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对家政服务业的政策支持与引导,推动家庭服务业健康顺利发展。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出台或联合出台扶持和鼓励家政服务业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规范措施,制定家政服务业的服务标准,加强对家政服务业的培训支持。提高培训质量和办学水平,扩大培训规模,培训更多更高层次的家政服务人员,引导家政服务企业向多元化、高层次方向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对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分类,对特殊工种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切实做好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维护就业稳定。

第四篇:统计局发展家庭服务业

发展家庭服务业工作总结

一、我市家庭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据调查,目前我市共有家庭服务机构272户,从业人员747人。其中:农民工68人,下岗职工451人,灵活就业人员113人,专业院校毕业生75人,其他人员40人。按照服务机构类型分:共有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22户,从业人员85人;公益性中介机构6户,从业人员24人;居民社区服务站点8户,从业人员40人;社会中介组织77户,从业人员175人;个体工商户152户,从业人员390人;其他7户,从业人员33人。

二、存在的问题

1、市场供需存在着矛盾。据统计,截至2010年末,我市的市辖区人口已达95.1万余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需要家庭保洁、照料老人、管教孩子等家政服务,但还有一些家庭需要一些特殊的家政服务,比如中高级育婴师、养老护理员、病老陪护等,目前我市的的家政从业人员远不能满足需求。同时,由于家政市场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居民面对家政服务供需现状往往无从选择,不是找不到满意的服务,就是不敢接受服务,而家政公司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2、行业观念陈旧。家政服务业作为从传统“保姆”发展而来的新行业,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目前家政服务人员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其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员。不少人受“侍侯人、低人一等”等旧观念的影响,怕丢面子,怕受歧视,宁愿无事干或到工地打小工,也不愿意干家政。

3、人员培训不足,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市家政服务人员主要是下岗、失业、和农村外来务工等弱势群体,计有632人,占从业总数747人的84.6%,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许多家政公司为了单纯追求利润,缺乏对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4、市场管理不够规范。家政服务业由于市场广阔,供不应求,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就可以经营,从而造成市场结构混乱。另外,我市的家政服务业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对服务质量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市场价格不统一,从业人员的自身安全和利益无法保障。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家政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5、家政服务人员的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家政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一种“零距离服务”,当家政服务人员走进了客户的家庭“私人空间”时,就要求家政服务供求双方的责权利必须明确。而目前家政服务协议有的不规范,有的甚至根本不签订服务协议,这样双方权益保障没有依据,家政服务人员与客户发生纠纷和争议时,很难得到妥善处理。另外,家政服务人员的社会保障和工作

期间的伤害、致残、死亡等问题目前也没有妥善的解决办法。这些因素的存在,致使供求双方均存在后顾之忧,造成家政服务行业发展步履维艰。

三、对策及建议

1、要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社会地位。家政服务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内涵在实践中已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它不只是为下岗人员和农村进城打工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各种各样的人才施展能力打造了一个平台。为此,社会各界应该广泛宣传,改变以往人们对家政服务的传统观念,认识家政服务在深化机构改革和城市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社会地位,为家政服务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通过丰富服务项目、提升服务层次积极拉动家政服务消费。家政服务业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基础性家庭劳务服务,第二层次的家庭衣食住行指导性服务和第三层次的家庭投资理财及生产经营、教育顾问等服务。家政服务的需求具有较大的潜在性与伸缩性,要靠有效的供给去拉动。当前要不断丰富第一层次的服务,大力开发第二、三层次的服务,不断开发家政服务市场,拉动居民消费,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

3、尽快成立家庭服务业协会,规范家政服务市场秩序。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一个地方行业协会组织的健全程度反映了一个地方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据了解,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于1994年成立,至今已发展会员单位900多家。我市应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XX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履行好其作为全市家政服务行业管理服务主体的职能,规范市场,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对行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协调服务价格,监督服务质量,组织家政服务管理经验交流,开展法律和经营准入等咨询服务,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树立行业品牌,使家政服务这一小行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实现大作为。

4、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行业扶持力度。目前我市家政服务业还属于弱势产业,家政服务人员是弱势群体,政府要加强对家政服务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把这项事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家政服务公司的运作,规范市场秩序,形成有序、有效、充分的市场竞争;建立健全家政服务就业及从业人员的配套服务体系,开展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行业准入制度,实行持证上岗。使家政市场参与者能够有法可依。同时发挥好在家政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和宣传中的主导和主力作用,引导雇佣双方更新观念,改变彼此互不信任的尴尬局面。雇主应在人格上尊重“保姆”,善待“保姆”,只有“保姆”的归属感和职业感增强了,家政服务业的价值才能被社会普遍认同,这个行业的职业化进程才会加快。才能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有利于家政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将其建设成为城乡公认的高尚职业、阳光工程。

第五篇:2016海口家庭服务业调研报告

2016年海口市家庭服务业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家庭对家政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家政服务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家政服务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与发展期。目前我市家政服务业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虽然不可避免的存在市场供需矛盾、管理与运作不完善、家政服务员素质与服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质量相差大等问题诸多问题,但同时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家政服务行业走向标准化、职业化、信息化趋势明显,更高效、更安全、更高质量的家政服务模式逐渐显现。

一、海口家政服务行业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据海口工商局提供数据,截止2016年6月我市共有290家家政企业在正常营业(含兼营企业),其中个人独资企业有10家,公司制企业有167家,个体工商户有113家。从业人员达到32628人,其中月嫂608人,住家保姆24447人,不住家保姆6638人,护理工329人,育婴师338人,保洁员268人;其中购买保险共4194人,占总比的7.8%,已参加培训3902人,占总比的8.4%。从业人员年龄18-50岁,以农村人口为主,约占从业人员80%,其中女性占从业人员比例约78%。初中文化程度居多,约占从业人员的2/3。海口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市有54万多户家庭,60%以上的家庭都使用过家 政服务,主要需求的服务有:居家家庭服务、钟点保洁、婴幼儿护理、月嫂服务、病老人护理等。

(二)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类型及特点

我市家政从业人员以农民工居多,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年龄结构上,90%以上的外出务工妇女都在35—55岁之间;二是在来源分布上,约75%为农村富余人员,25%为下岗工人和城镇待业人员;其中女性约占80%左右,主要来源于临高、澄迈等贫困农村;三是在受教育程度上,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为小学、初中文化,以初中文化程度居多;四是在职业特长上,她们基本都没有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大部分没有技术特长;五是在服务项目上,主要以提供保姆、家居保洁等简单劳动为主,占比约90%,提供护理、育儿、家教等知识技能型的中级劳动服务为辅,占比约10%,高端的专家管理型服务,如家务管理、社交娱乐安排、家庭理财等基本没有。六是在服务内容上,家庭服务业和重点保洁业所占比例较大,大约占90%,月嫂、婴儿护理和病老人护理所占比例很小,大约占10%,主要原因是月嫂、婴儿护理和病老人护理需要专业的技能水平,而目前较多的家政服务员来自农村,没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

二、政府的扶持

近几年来,海口市政府非常重视对家庭服务行业的扶持和管理,通过各种方式从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

(一)建立有效的行政目标和组织机制。

2013年,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各区和市相关26个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海口市家庭服务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我市任清华副市长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我市家庭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统一认识,明确分工。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海府办„2013‟214号),明确了职责任务,为海口市今后一段时间家庭服务业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多项政策措施并举,大力扶持家庭服务业。

1、开展家政服务培训工程。2009年起,海南省商务厅会同省财政厅、省总工会,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全省全面展开家政服务培训工程,截至2012年,全省共培训家政服务人员10093人(其中海口市培训人数4742人,占培训总人数47%),合格9839人,其中5647人获得家政服务员专业技能证书。

2、扶持家政服务龙头企业发展。2012年10月,海口市政府启动了家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通过招标确定了4家家政服务体系建设大型龙头企业,平均每家企业安排扶持资金150万。项目建成后,海口市的家政服务企业连锁门店增加了40多家,门店网点覆盖海口市4个区各社区。企业办公场所均配备了现代化办公设施设备,有互联互通的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各门店的整体形象、服务管理水平等得到了 全面的迅速的提升。营业额比建设前增长了30%以上。

3、开展家政服务机构参与养老服务建设试点。2010年,龙华区民政局在我市率先推行养老机构“公建民营”之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将龙华区遵谭敬老院、新坡敬老院委托海南家美乐家庭服务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极大的提高了敬老院的管理服务水平,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全面推行。

充分发挥政府在社区养老服务的托底作用。我市于2009年9月开始启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通过试点探索、逐步扩面,于2012年4月实现了全市城区全覆盖。近几年来,我市利用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依托社区,依靠社会组织,每年为870多名特困、高龄、独居、孤寡、空巢家庭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无偿上门服务。同时,为有经济来源并有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372名老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有偿服务,为260名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提供康复护理、健康保健和托养等多种有偿服务。

4、抓好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为更好的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2013年3月,我市利用中央资金和地方政府财力,相继在龙华区玉沙社区、美兰区龙峰社区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14年重点抓好美兰区演丰镇、龙华区滨濂、海口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建设。各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后,将进一步拓展我市居家养老服务项 目,更好地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有效提升我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整体水平。

5、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建设。招聘优质服务机构。通过公开竞聘方式,严格挑选有实力的优秀企业来承担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已从最初的2家扩大到6家。

6、安排资金给予社保补贴。政府对各类家庭服务机构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自主创业从事家庭服务业的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按规定提供开业指导、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人事劳动档案保管和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对就业困难人员在家庭服务业从事个体经营或者灵活就业者,按规定给予一定数额社会保险补贴。

(三)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家庭服务水平。把家庭服务从业人员作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开展家庭服务、养老护理和病患陪护服务等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每年为3000 名以上有培训愿望的,从事以家庭服务、养老护理和病患陪护服务等的从业人员,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为有创业意愿、有志于从事家庭服务业的人员免费提供创业培训机会,多渠道培育从事家庭服务业的经营人才和专业人才,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储备。

开展面向中高端家庭服务员、家庭服务骨干师资和家庭服务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截止2015年12月,已培训育婴师、家政培训师、家政职业经理人、高级月嫂、职业催乳师等共计305人。

利用我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等现有家庭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资源,大力开展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使我市的家政服务逐步走向职业化、规范化。

(四)多部门联动,推进家庭服务业发展。

商务部门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培育知名品牌家政服务企业。将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同中小企业做专做精结合起来,引导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家庭服务企业之间完善分工协作关系,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完善质量监控管理体系,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服务水平。

在全市四个区各设立4 个社区家庭服务网点作为试点,配备家庭服务必要场地、设施和设备,配臵专门的人、财、物,鼓励和支持我市大型家庭服务企业运用连锁经营等方式进入社区,进行我市“爱无处不在-家政服务进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重点开展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服务。家庭服务业体系建设得到了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关心。我市家庭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中妇女占多数的情况,得到了我省妇女联合会的关注。2014年2月底,海南省妇女联合会发展部杨娟部长到我市家美乐家庭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海南高新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等家政企业和培训单位进行调研,了解妇女从业的情况。2013年3月初,海南省妇女联合会发展部杨娟部长、海口市妇女联合会董孟清主席又一起组织海口市的家政企业、培训单位、培训学员和从业人员召开了座谈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海南省总工会的领导关心我市家庭服务业行业的情况,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并要求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把行业的情况向总工会书面汇报。

(五)强化行业协会作用,规范家庭服务市场。给予海口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在办公设施设备、人员配备、行业规范制定、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支持,指导监督市家协制定出台了《海口市家庭服务业公约》、《海口市家政服务收费标准》、《海口市家政服务工资指导意见》、《海口市家政服务合同》。帮助协会组织的运转尽快走上正轨,为我市家庭服务业体系建设和行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好的基础,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六)组织开展家政服务技能竞赛。

2012年以来,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妇联、共青团市委等六部门每年联合组织开展“海口市家 政服务技能大赛”,各家政公司踊跃参加,参赛人员情绪高涨,特别是2015年在海口电视台举办的“家政服务知识与技能电视大奖赛”,社会关注度高,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达到了“竞赛促技能,以技能促就业”的目的。

三、海口家政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海口是个移民新兴城市,官方人口统计全市现有人口222.3万人,约有家庭数54.9万户,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美兰区四个辖区内主城区人口139万人,家庭户38.3万户。起码有8万户家庭需要人帮忙、料理,6万家政服务员缺口。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不仅标志着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布终结,更标志着新的一个生育高峰就要来临。不管是人口老龄化,还是生育高峰,它们所指的方向都是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会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年轻人都在外拼搏,需要一个稳定家庭,需要一个比较好的人到家里干些家务,另外还有现在流行的的月子护理。我市的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致使家政服务潜在需求量大。我市城镇居民收入提高又使得对家政服务的潜在需求转化成了有效需求。

海口家政行业是一种新兴行业,其涉及的范围广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家政服务行业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所认同。目前家政行业的基本现状将会逐步改善,关于家政行业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文件也将逐步 完善。与此同时,即使市场需求持续膨胀,也难以掩盖传统家政行业的窘迫之象,很多传统型家政公司的发展空间逐年受限,越来越多的家政服务企业开始涉足移动互联网领域,通过自营O2O模式放大品牌效应,注重线上与线上一体化,提高服务质量与自身把控。

“一号师傅”家居维修网络平台,是由海南半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立的一个为城市居民提供高品质家居维修的O2O平台,这是一个“互联网+便民服务”项目,为市民与维修师傅搭建一个价格公开、评价透明的平台,提供管道疏通、开锁换锁、电器清洗维修、防水补漏、请民工师傅等服务,服务范围目前已覆盖海口、三亚和深圳等15个城市。

家政O2O时代的来临,将改变传统家政服务模式所带来的局限性,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高质量家政服务,在选择中更易被接受,从而促使家政企业品牌效益得以提升。目前海口市政府已出台了《海口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扶持若干措施(试行)》,拟通过资金扶持的方式,鼓励电商企业发展,加快推进我市电子商务发展。加之海口市目前正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申报工作,一系列的政策及措施都将改变传统家政企业店铺租金和人员成本高、规模化弱、交易成本高、资源散乱等问题,逐步推进海口市家政服务行业透明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四、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质量难以标准化、服务质量不稳定

由于市场鱼龙混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信息不对称、服务水平无标准、售后服务不及时等差异化的问题存在,容易导致客户对平台及家政企业产生不信任感。同时由于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家政服务标准化的建立也成为困扰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的普遍问题。“家政O2O”模式是线上到线下,家政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线下才是基础,家政服务企业对线下的管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家政服务业“员工制”难开展,企业难以实现品牌化、规模化、规范化经营。

我市家政服务企业基本属于“中介制”机构,仍因无法享受优惠政策以及企业负担重等问题而难以实行员工制,企业生存仍比较困难。实行员工制管理,首先,企业要为员工缴纳社保费,这项费用占家政服务收入的20%左右,对企业来讲成本太高。其次,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法定节假日员工上岗企业要付3倍的工资,这本身并不符合家政工作的实际情况。

(三)家政服务员“职业化”推行缓慢。

2000 年8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已将保姆正式定名为家政服务员,家政服务被国家作为正式的职业对待,并纳入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管理。然而国家对家庭服务业“职业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党和政府以及各主管部门有关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宣传教育不广泛,不深入,不到位。我市有3 万多家政服务员,参加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才4000多人,有95%的从业人员没有持证上岗。广大民众对从事家庭服务业的认识还有很大偏差,对现代家庭服务业了解不多,认识肤浅。很多人还认为:家庭服务员就是个体力劳动者,不需要多少文化知识,没有文化知识的人才会去做。对现代家庭服务业的专业性、技术性和文化素质的要求认识不足。

(四)人员培训不足,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海口地区家政服务人员主要是下岗、失业、和农村外来务工妇女等弱势群体,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有些家政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服务质量低,甚至出现事故,有的还在职业道德上出现问题等。现从业的家政服务人员很多都是根本没有接受任何方式的岗前培训。造成家政服务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也不高,素质难以提高。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做好家庭服务业顶层设计,推动家庭服务规范化、市场化工作。

依托我市已有海口市家庭服务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我市家庭服务业建设工作,统一认识,明确分工、明确了职责任务,理顺工作机制,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和目标为指引,明确下一步工作举措。

(二)大力扶持家政企业“员工制”。鼓励家庭服务业企业实行员工制,稳定队伍,留住人才,保证就业率不断提 高;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等措施,使家庭服务企业逐步走向规范化经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顺利实现转型。

(三)鼓励家政服务企业涉足互联网领域,并做好已经立项的互联网+家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进一步推进工作。

依托我市已出台的《海口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扶持若干措施(试行)》,通过资金扶持的方式,鼓励家政服务企业电商化发展,加快推进我市家政服务行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和体系化发展。同时建立一个类似“淘宝网”式的家政服务电商平台,独立于家政公司之外的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所有的家政公司都可以按照自愿的原则,成为加盟商户,各自宣传自己的服务特色,实行公平竞争。客户所看到的不是一家家政公司,而是众多的家政公司与海口市几乎所有的家政服务员,通过比较最终选择合意的家政服务员与家政公司进行洽谈,改变现行的客户只能一对一地寻找家政公司的服务模式。同时引进“支付宝”的网上支付功能,客户在网上预约后,通过“支付宝”把服务费打入第三方,服务结束后,由客户确认,再把服务费打入家政公司的账户。

(四)尽快出台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体检标准。由于目前我市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上岗前健康检查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哪些患病人群不能从事家政服务工作无法明确,可以由医疗机构从专业的角度评估,形成一个具体的体检标准。由卫生部门 出台一个家政服务人员体检套餐,并给予适当的优惠,减少雇主及家政企业用人风险。

(五)加强家政服务高级人才及精细化人才的培训工作。

加大我市家政服务培训师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家庭服务业职业经理人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母婴护理及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帮助、支持和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多渠道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大力促进我市家庭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六)支持家政服务企业开展品牌建设。

引导企业规范使用商标、商号,加强企业品牌规划工作,积极引导和帮助有条件的企业争创市“知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全国百强”。培育4家知名品牌家政服务企业。将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同中小企业做专做精结合起来,引导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家庭服务企业之间完善分工协作关系,积极组织企业支持引导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完善质量监控管理体系,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服务水平。

(七)实行资格证书制度。

探索符合家庭服务业职业特点的鉴定模式,切实做好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衔接工作,构建家庭服务从业人员从初、中、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发展通道。引导家庭服务机构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完善技能水平与薪酬挂钩机制,引导居民家庭选择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从业人员 提供服务,促使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和鉴定、考核,不断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八)继续加强舆论宣传工作。

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方针、政策和家庭服务社会化新观念,以专栏、专访等多种形式,在媒体上大力宣传家庭服务业中的典型事例、先进人物,提高社会各界对家庭服务业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心、支持家庭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对作出突出成绩的家庭服务员进行表彰,并在每年的劳动模范评选中安排一定的名额支持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增强家庭服务员的荣誉感。

呼和浩特市家庭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