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编辑:梦中情人 识别码:13-1051534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7 10:42:0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老师,请尊重学生的实验成果

——由一节失败的科学课

如果说人世间有一种心灵的天平,那就是尊重。在传统的认识中,尊重往往是对上的。如尊老爱幼,尊师爱生。孩子是受保护受教育之列,而往往不是在受尊重的范围内,以往孩子要求得到承认和尊重的呼声很弱。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道德的关系体现了平等,没有尊重就没有平等,孩子尽管依附于师长,但也有被人尊重的需要,一旦需要得到满足,就会有力量,就会前进,就能发展。从教育学讲,尊重也是教育的重要原则。尊重教育从一提出,就以独立的魅力紧紧地抓住了人心,尊重学生在道理上老师们都会认同,可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做到却很难。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思维形式,都像一条条看不见的绳索束缚着他们。大多数的教师是爱学生的,可是爱并不等于尊重。

去年的那堂公开课给了我一个深切的体会,去年我们学校要求我上了一堂公开课,因为我还在上五年级的常识,所以我选择了《滑轮》这一课,定滑轮的学习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先用弹簧称直接拉钩码,读出此时弹簧称的数据,再经过往不同方向拉钩码的实验,读出弹簧称的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课堂上当学生说完实验方案后,我就请学生动手做实验,好几个组很快得出了“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我心里暗暗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而高兴,很快地实验结束了,在接下来的汇报中,出现了意外,有个组提出了“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的结论,别的小组的同学都开始议论起来,我叫他们上讲台把实验展示了一下,结果弹簧称的数字真的比原来的要小。这种实验记录根本不是我预先设想的,因为我需要的实验数据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于是我赶紧下了一个结论:从数据上看你们这组的实验是失败的。在否定了学生的实验成果后,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我立即肯定了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还投影出事先准备好的我演示实验的数据,并暗自庆幸自己课前早有准备。这节课上完以后,我自我感觉良好,因为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学生学习热情都很高,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都有新的发现,都能提出一定质量问题,学生发言积极,都能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思考,表现出发现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满足感。可是学校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达成教学内容,否定了学生的实验成果,绕过学生的实验成果抛出自己理想化的数据,这种做法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同时他们还指出: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但要激励学生动手,更应该激励和引导他们去动脑。即使学生实验失败,也要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后明白,他们失败的是有意义的,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地去探索。晚上回到家,在对教案进行修改的时候,我细细回想自己对这节课的定位,又想到自己在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伎俩,越来越觉得不是滋味。为了能真切地了解学生当答案被老师一下子否定时内心的想法,我在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当实验结束以后,老师指出你的实验结果是错误的,你的心里会有哪些想法?当我拿到学生交上来的问卷以后,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这组真糟糕,老是出错”,“我们真笨”,“真没劲,又错了”,“我觉得自己没有错啊,实验步骤又没出问题,结论就是这样啊?不明白!”这些语句使我的心里充满了内疚,我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也许我否定的不仅仅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课堂应该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场所,教师不应该像球场上的主攻手一样急于评判、急于给一个标准答案,教师要做的是给学生一个成功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维的时间。学生的错误是重要的资源,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藏着创新的火花教师直接告诉答案最多只能是传授知识,更不能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就算明知道是错误的我们也应该把纠错的权利还给学生,留给学生时间和余地去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虽然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教学行为。但朝着这一行为努力,很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教学结果。让在纠错的过程中不但获得知识、技能的生成,也能满足学生想成为探索者的强烈需要。在后来的课上,我也再次叫那天被我当场否定的小组回答问题,可是小组的同学都互相推让,都不愿意当汇报员,我问谁是管理员,一个小女孩站起来,我问她为什么不汇报,她怯生生地回答:我怕说错,他们又要赖我。回想自己以往的课堂教学,一直在乎的是“对不对”,标准答案,一旦学生发生错误时常

会用否定式的语气镇压,比如“是吗?可能吗?没等弄清楚原因就把错误镇压下去了,很少珍视孩子的情感需要,孩子的情绪受到了伤害,而我们却很少察觉。我想:让每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学生都能体面的坐下,这也应该作为一个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受到老师们的重视。教师给学生最珍贵的,人生无以代替的就是自信心和自尊心。教学过程应当是帮助学生不断赢得自尊、积累自信的过程。相比较,虽然有时我们的科学课堂少了冷落,少了呵斥,但我们的老师是否在不经意间拒绝、否定了属于学生自己的一些东西呢?

岱山县敬业小学张培芬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老师,请尊重学生的实验成果

如果说人世间有一种心灵的天平,那就是尊重。在传统的认识中,尊重往往是对上的。如尊老爱幼,尊师爱生。孩子是受保护受教育之列,而往往不是在受尊重的范围内,以往孩子要求得到承认和尊重的呼声很弱。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道德的关系体现了平等,没有尊重就没有平等,孩子尽管依附于师长,但也有被人尊重的需要,一旦需要得到满足,就会有力量,就会前进,就能发展。

去年的那堂公开课给了我一个深切的体会,去年我们学校要求我上了一堂公开课,我选择了《滑轮》这一课,定滑轮的学习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先用弹簧称直接拉钩码,读出此时弹簧称的数据,再经过往不同方向拉钩码的实验,读出弹簧称的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课堂上当学生说完实验方案后,我就请学生动手做实验,好几个组很快得出了“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我心里暗暗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而高兴,很快地实验结束了,在接下来的汇报中,出现了意外,有个组提出了“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的结论,别的小组的同学都开始议论起来,我叫他们上讲台把实验展示了一下,结果弹簧称的数字真的比原来的要小。这种实验记录根本不是我预先设想的,因为我需要的实验数据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于是我赶紧下了一个结论:从数据上看你们这组的实验是失败的。在否定了学生的实验成果后,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我立即肯定了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还投影出事先准备好的我演示实验的数据,并暗自庆幸自己课前早有准备。

这节课上完以后,我自我感觉良好,因为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学生学习热情都很高,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都有新的发现,都能提出一定质量问题,学生发言积极,都能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思考,表现出发现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满足感。可是学校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达成教学内容,否定了学生的实验成果,绕过学生的实验成果抛出自己理想化的数据,这种做法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同时他们还指出: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但要激励学生动手,更应该激励和引导他们去动脑。即使学生实验失败,也要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后明白,他们失败的是有意义的,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地去探索。不应该像球场上的主攻手一样急于评判、急于给一个标准答案,教师要做的是给学生一个成功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维的时间。学生的错误是重要的资源,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藏着创新的火花教师直接告诉答案最多只能是传授知识,更不能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就算明知道是错误的我们也应该把纠错的权利还给学生,留给学生时间和余地去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朝着这一行为努力,很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教学结果。让在纠错的过程中不但获得知识、技能的生成,也能满足学生想成为探索者的强烈需要。

教师给学生最珍贵的,人生无以代替的就是自信心和自尊心。教学过程应当是帮助学生不断赢得自尊、积累自信的过程。相比较,虽然有时我们的科学课堂少了冷落,少了呵斥,但我们的老师是否在不经意间拒绝、否定了属于学生自己的一些东西呢?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叶明辉

珠海斗门区乾务五山中心小学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学三年级下册《空气》单元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深入研究空气的性质,感知空气污染的含义,原因、危害、以及防止空气污染和保护的方法,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内容: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学三年级下册《空气》单元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深入研究空气的性质,感知空气污染的含义,原因、危害、以及防止空气污染和保护的方法,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在初步了解空气知识的基础上,对空气的性质进行深入探究。大部分学生对空气的基本知识有了解,知道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但有重量,是气体,知道身边处处被空气所包围;空气的作用在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感受,但还没有清晰的认识,极少数学生对空气的认识还不太清楚。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应该是可行的。设计理念:

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活动,一定要按部就班地严肃地进行吗?我们现在面对的只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如果本课能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那将更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师生如果能很好地进行沟通,我们的教学效果就不只是能让学生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会学习并不难,只要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身边的事物原来蕴藏着很多知识,从而学会在生活中轻松地学习。这样通过知识的内化与行动的外显,体现学生的个性价值,使儿童的独立性、自主性得以全面发展。

因此,在这堂课中,针对每个教学环节的不同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些游戏和活动,尽量使用生活中的我们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让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首先以猜谜引领学生进入空气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请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空气与我们生活,健康成长有密切的关系。设计一系轻松的游戏和探究活动,让学生愿意去感受到空气的新鲜以及空气的性质,对人、动、植物的生存有了浅显的了解。从而对空气和我们生活有具体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导入,进入活动主题。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怎样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又不让他们明显感受到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教师设计的导入是一个猜谜游戏?“看不到,摸不着,闻不到,有感觉,人人都需要”。

[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兴趣,激活课堂的气氛。] 然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空气的了解以及知识的来源。

[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状况。也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来源可以是多渠道的,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 教师还设计鉴别气体的方法,让学生怎样鉴别。

师:这里有二杯气体,分别是空气、二氧化碳。没有贴标签,你怎么鉴别,你所选用的鉴别方法的根据是什么?

请两位同学在黑板桌子上鉴别这两瓶气体,具体的做法是:

1、用两根火柴划燃后,同时放入这两个瓶里,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2、让学生自己说:一个瓶里火柴继续燃烧,另一个瓶里的火柴熄灭了。师:燃烧这瓶是什么气体? 生:空气。

师:熄灭的这瓶是什么气体? 生:二氧化碳。

(二)通过活动,感知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在平静的时候,我们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到操场上跑一圈,回到教室后马上数一数,每分钟呼吸多少次? 教师出示活动计划:

1、每两个人一组进行比赛,在平静的时候,另一位同学数一数脉搏每分钟的次数。

2、到操场上跑一圈,回到教室后,再为那位同学数一数脉搏每分钟的次数。

3、对比一下这两个数字,我们能知道平静、跑步的脉搏每分钟不同。[在这一环节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作修改,增加了教材上没有的内容。(教材的安排分为两部分。一是通过平静与跑步的游戏让学生感知空气的新鲜,每分钟呼吸次数不同。二是通过每两人一组进行比赛,看谁憋气的时间长。潜水员在水中为什么要带上氧气瓶?)除了让学生感受到没有空气的困难,还让学生正式认识氧气这概念。结果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接受这一概念并没有困难,使得学生的认识更加清晰了。]

(三)开展跑步比赛,引领学生作出假设。

在认识空气以后,通过跑步比赛,失败的学生找原因。这个游戏让学生提出假设;跑得慢的同学,一个是力气不足,呼吸有困难引起的。

这个游戏使这一节课的气氛异常活跃,避免了较为深入活动开始后的沉闷氛围。学生继续深入探究问题的兴趣被激发。

(四)探究活动“看谁能说服我”。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中对空气性质进行深入探究的体现。师:用手憋气的时间长了,就会晕倒,这是缺氧气而晕倒的。

[号召学生想办法来说服老师,其实是引导他们验证没有空气(氧气)的人、动、植物就不能生存。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挑战,想要说服老师的心情,使学生对探究内容更为关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学生利用跑步进行更深入后探究活动,寻找到说服老师的方法,并进行了表述和观察记录(活动中学生还发现了有关空气的其他问题和现象,对以后继续对空气进行探究有了兴趣。)从而证明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科学离不开生活。让学生们从生活中了解科学,并应用所学去真实的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是对学生们的最好锻炼。] 评析:

1、教师实现了课堂角色的转变,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能与学生很好地交流和沟通,让他们研究与发现。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可以从已有的经验入手,通过“跑一跑“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科学素养。

2、能够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关系民主化。对小学生来说,科学探究是不断参与,主动探究的过程。要实现这一切,必须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做保证,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在大部分时间里较好地以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共同探究与交流。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3、教师角色的把握有待于提高。新课改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以人为本”应该是把学生学习、发展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堂中,仅以同桌两位同学为一小组,有几个组的学生基础很差,根本无法开展自主探究。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空气和我们的生活的探究课。本节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理解空气的知识,知道了空气与我们生活有密切关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导向,从做中学,在玩中求知;让小组长带领他们去自主互动的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有自主能力的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潜能的开发。这里我把实验目的的要求以跑步的方式出现,使学生兴趣大增,积极地促进学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真正体现“以探究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这些将使学生终身受用。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800字)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老师,请尊重学生的实验成果

——由一节失败的科学课

如果说人世间有一种心灵的天平,那就是尊重。在传统的认识中,尊重往往是对上的。如尊老爱幼,尊师爱生。孩子是受保护受教育之列,而往往不是在受尊重的范围内,以往孩子要求得到承认和尊重的呼声很弱。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道德的关系体现了平等,没有尊重就没有平等,孩子尽管依附于师长,但也有被人尊重的需要,一旦需要得到满足,就会有力量,就会前进,就能发展。从教育学讲,尊重也是教育的重要原则。尊重教育从一提出,就以独立的魅力紧紧地抓住了人心,尊重学生在道理上老师们都会认同,可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做到却很难。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思维形式,都像一条条看不见的绳索束缚着他们。大多数的教师是爱学生的,可是爱并不等于尊重。

去年的那堂公开课给了我一个深切的体会,去年我们学校要求我上了一堂公开课,因为我还在上五年级的常识,所以我选择了《滑轮》这一课,定滑轮的学习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先用弹簧称直接拉钩码,读出此时弹簧称的数据,再经过往不同方向拉钩码的实验,读出弹簧称的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课堂上当学生说完实验方案后,我就请学生动手做实验,好几个组很快得出了“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我心里暗暗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而高兴,很快地实验结束了,在接下来的汇报中,出现了意外,有个组提出了“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的结论,别的小组的同学都开始议论起来,我叫他们上讲台把实验展示了一下,结果弹簧称的数字真的比原来的要小。这种实验记录根本不是我预先设想的,因为我需要的实验数据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于是我赶紧下了一个结论:从数据上看你们这组的实验是失败的。在否定了学生的实验成果后,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我立即肯定了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还投影出事先准备好的我演示实验的数据,并暗自庆幸自己课前早有准备。这节课上完以后,我自我感觉良好,因为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学生学习热情都很高,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都有新的发现,都能提出一定质量问题,学生发言积极,都能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思考,表现出发现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满足感。可是学校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达成教学内容,否定了学生的实验成果,绕过学生的实验成果抛出自己理想化的数据,这种做法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同时他们还指出: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但要激励学生动手,更应该激励和引导他们去动脑。即使学生实验失败,也要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后明白,他们失败的是有意义的,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地去探索。晚上回到家,在对教案进行修改的时候,我细细回想自己对这节课的定位,又想到自己在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

伎俩,越来越觉得不是滋味。为了能真切地了解学生当答案被老师一下子否定时内心的想法,我在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当实验结束以后,老师指出你的实验结果是错误的,你的心里会有哪些想法?当我拿到学生交上来的问卷以后,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这组真糟糕,老是出错”,“我们真笨”,“真没劲,又错了”,“我觉得自己没有错啊,实验步骤又没出问题,结论就是这样啊?不明白!”这些语句使我的心里充满了内疚,我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也许我否定的不仅仅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课堂应该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场所,教师不应该像球场上的主攻手一样急于评判、急于给一个标准答案,教师要做的是给学生一个成功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维的时间。学生的错误是重要的资源,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藏着创新的火花教师直接告诉答案最多只能是传授知识,更不能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就算明知道是错误的我们也应该把纠错的权利还给学生,留给学生时间和余地去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虽然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教学行为。但朝着这一行为努力,很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教学结果。让在纠错的过程中不但获得知识、技能的生成,也能满足学生想成为探索者的强烈需要。在后来的课上,我也再次叫那天被我当场否定的小组回答问题,可是小组的同学都互相推让,都不愿意当汇报员,我问谁是管理员,一个小女孩站起来,我问她为什么不汇报,她怯生生地回答:我怕说错,他们又要赖我。回想自己以往的课堂教学,一直在乎的是“对不对”,标准答案,一旦学生发生错误时常

会用否定式的语气镇压,比如“是吗?可能吗?没等弄清楚原因就把错误镇压下去了,很少珍视孩子的情感需要,孩子的情绪受到了伤害,而我们却很少察觉。我想:让每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学生都能体面的坐下,这也应该作为一个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受到老师们的重视。教师给学生最珍贵的,人生无以代替的就是自信心和自尊心。教学过程应当是帮助学生不断赢得自尊、积累自信的过程。相比较,虽然有时我们的科学课堂少了冷落,少了呵斥,但我们的老师是否在不经意间拒绝、否定了属于学生自己的一些东西呢?

岱山县敬业小学 张培芬

荐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荐一上 科学

教案

荐科学

三上教案

荐中班

科学

教荐科学教案 [1000字]

[1500(5000案

字] 字)

]

[1000字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老师,请尊重学生的实验成果

——由一节失败的科学课

如果说人世间有一种心灵的天平,那就是尊重。在传统的认识中,尊重往往是对上的。如尊老爱幼,尊师爱生。孩子是受保护受教育之列,而往往不是在受尊重的范围内,以往孩子要求得到承认和尊重的呼声很弱。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道德的关系体现了平等,没有尊重就没有平等,孩子尽管依附于师长,但也有被人尊重的需要,一旦需要得到满足,就会有力量,就会前进,就能发展。从教育学讲,尊重也是教育的重要原则。尊重教育从一提出,就以独立的魅力紧紧地抓住了人心,尊重学生在道理上老师们都会认同,可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做到却很难。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思维形式,都像一条条看不见的绳索束缚着他们。大多数的教师是爱学生的,可是爱并不等于尊重。

那堂公开课给了我一个深切的体会,我们学校要求我们新教师上一堂公开课,因为我在上四年级的科学常识,所以我选择了《谁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课,溶解的学习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先把烧杯中到入水,然后分别放入食盐、面粉、沙子这三种物质观察物质所发生的变化,再经过滤沙子实验,得出溶解的物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通过对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子溶液实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溶解了的物质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之分离。课堂上当学生说完实验方案后,我就请学生动手做实验,好几个组很快得出了“食盐溶解了,沙子没有溶解”,我心里暗暗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而高兴,很快地实验结束了,在接下来的汇报中,出现了意外,有个组提出了“面粉溶解了结论,别的小组的同学都开始议论起来,我叫他们上讲台把实验展示了一下,结果观察到的面粉溶液。这种实验记录看似像溶解了,根本不是我预先设想的,因为我需要大家再次观察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然后又让同学多加了些面粉,于是我赶紧下了一个结论:在否定了学生的实验成果后,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我立即肯定了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还投影出事先准备好的我演示实验现象,并暗自庆幸自己课前早有准备。这节课上完以后,我自我感觉良好,因为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学生学习热情都很高,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都有新的发现,都能提出一定质量问题,学生发言积极,都能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思考,表现出发现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满足感。可是学校其他教师地指出了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达成教学内容,否定了学生的实验成果,绕过学生的实验成果抛出自己理想化的数据,这种做法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同时他们还指出: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但要激励学生动手,更应该激励和引导他们去动脑。即使学生实验失败,也要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后明白,他们失败的是有意义的,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地去探索。晚上回到家,在对教案进行修改的时候,我细细回想自己对这节课的定位,又想到自己在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伎俩,越来越觉得不是滋味。为了能真切地了解学生当答案被老师一下子否定时内心的想法,我在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当实验结束以后,老师指出你的实验结果是错误的,你的心里会有哪些想法?当我拿到学生交上来的问卷以后,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这组真糟糕,老是出错”,“我们真笨”,“真没劲,又错了”,“我觉得自己没有错啊,实验步骤又没出问题,结论就是这样啊?不明白!”这些语句使我的心里充满了内疚,我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也许我否定的不仅仅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课堂应该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场所,教师不应该像球场上的主攻手一样急于评判、急于给一个标准答案,教师要做的是给学生一个成功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维的时间。学生的错误是重要的资源,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藏着创新的火花教师直接告诉答案最多只能是传授知识,更不能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就算明知道是错误的我们也应该把纠错的权利还给学生,留给学生时间和余地去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虽然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教学行为。但朝着这一行为努力,很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教学结果。让在纠错的过程中不但获得知识、技能的生成,也能满足学生想成为探索者的强烈需要。在后来的课上,我也再次叫那天被我当场否定的小组回答问题,可是小组的同学都互相推让,都不愿意当汇报员,我问谁是管理员,一个小女孩站起来,我问她为什么不汇报,她怯生生地回答:我怕说错,他们又要赖我。回想自己以往的课堂教学,一直在乎的是“对不对”,标准答案,一旦学生发生错误时常会用否定式的语气镇压,比如“是吗?可能吗?没等弄清楚原因就把错误镇压下去了,很少珍视孩子的情感需要,孩子的情绪受到了伤害,而我们却很少察觉。

我想:让每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学生都能体面的坐下,这也应该作为一个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受到老师们的重视。教师给学生最珍贵的,人生无以代替的就是自信心和自尊心。教学过程应当是帮助学生不断赢得自尊、积累自信的过程。相比较,虽然有时我们的科学课堂少了冷落,少了呵斥,但我们的老师是否在不经意间拒绝、否定了属于学生自己的一些东西呢?

大昌汗九年制学校

张小艳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