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2
编辑:紫云飞舞 识别码:14-1058475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02 16:53:46 来源:网络

第一篇: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2

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202_年5月19日,星期日上午,天气晴朗。我们早早地起来准备,然后搭公交去市区。一路上的拥挤和颠簸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心情。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在吴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这次参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被里面的陈列的人和事震撼了,但更多的是敬仰和感动,同时也学习到很多知识,熏陶了一下红色革命文化,很开心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参观纪念堂。

刚来南昌读书的时候,我特别想去参观一些博物馆、纪念馆之类的,体验原汁原味的赣城红色文化。所以在去参观之前,我特意先去查阅了相关资料,在百度上我读到了以下信息: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建于1952年。纪念堂前的广场中心有一座红军战士塑像。堂内设有前厅、序厅和6个展厅,展线约700米。整个陈列按照革命历史时期顺序,分为6个部分、10个专题。前厅中的大型浮雕采用火焰燃烧造型,寓意着革命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写意手法表现江西人民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正中央以“250000”数字造型突出江西省牺牲烈士人数。展厅新增了多媒体、投影、幻影成像、场景复原、沙盘模型、电视、触摸屏等高科技声光电展示手段。这样一来,更加激起了我的参观兴趣。

走到纪念堂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战士持枪雕塑,崇拜之感油然而升。不同的展厅展示了江西人民革命烈士的照片和事迹,充满了血泪史。走进前厅,我看到大型浮雕,约有几十米长,六七米高。据说描绘的是一群革命先烈当初斗争的场面。浮雕采用写意的手法,整组浮雕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浮雕正中间刻有“250000”几个铜色数字,代表着江西为了革命斗争牺牲的二十五万名烈士,占中国牺牲烈士的1/6。接着我们走进序厅,那墙上的浮雕依旧栩栩如生,仔细一瞧,我看到了一排苍劲有力的字体“以前做牛马,现在要做人。”前台的大理石碑上刻着江西的革命历史,使我们铭记那些为革命事业牺牲的战士们。左边红色的入党誓词,看着就特别有气势。展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幅油画“革命烈士无上光荣”,立即吸引了我的眼球,一位身披党旗的战士躺在草地上,而其他战士们都面色沉重地为他哀悼,看着真令人揪心,那千千万万的战士们因为战争而失去生命。序厅里存放有三十七本英烈名册的长廊,二十五万烈士的名单就在里面,上面详细记录了烈士的名字、籍贯和家庭住址。这三十七本英烈名单中国只有两套,另外一套保存在军事博物院。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是中国第一家拥有全部英烈名单的纪念堂。

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展厅主要围绕四个主题: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展现红土地英烈事迹,我们一个接一个的参观。在一楼的土地革命展厅,看到一个叫邱金辉(1904-1928)的战士,江西横峰人。1928年六月底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英勇不屈,7月11日敌人将其绑在木十字架上,左右肩胛各点上蜡烛,头上插着点着的香,用火烧其窝心,临难前高呼:“杀死我一个,杀不绝共产党人,革命一定要胜利!”最后被敌人剖腹挖心,壮烈牺牲。读完这段事迹后,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了。在感叹邱金辉同志的坚强意志之余,也为中国共产党感到自豪和欣慰,有这样一位英勇的战士。虽然他没有被写入我的历史书册,但他的精神却感染了我们。走过漫漫长廊,我们来到方志敏同志的正厅,一整个厅都是关于他的事迹,足以证明他在江西革命的历史中的重要性。小时候,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就有介绍他的课文,我现在还清楚的记着,他特别简朴,每次去见重要人物时,才舍得穿那双袜子。方志敏同志被捕后,在狱中艰苦斗争,坚贞不屈。利用狱中简陋的条件,写下了近14万字的文稿,几乎没有停笔,并且通过各种关系,将这些文稿送出监狱,转交给党组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精神。充分表现了他对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红军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无限敬意和真诚,充分表达了他对必胜的坚定信心和对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对派的无比憎恨,大义凛然,荡气回肠。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何等高尚的革命情操。参观完一楼所有展厅后,踏着缓慢的步伐,我们来到二楼。二楼的主题鲜明,主要讲述中国的长征事迹。中国的红军长征是当时革命形势的正确选择,为以后的革命斗争保留了实力。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我看了一位令人敬佩的战士。郑士志(1915-1935),江西泰和人,1935年1月,红军渡金沙江时,在狙击逃敌是腹部中弹,肠子涌出,他把肠子塞进肚子里,用绑腿扎紧,继续追击敌人,直到将敌击毙。后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1935年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他和邱金辉同志一样,有着坚定的信仰,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年轻生命。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在庄重肃穆中参观完所有的展厅。此时大部分同学已经走了,怀着一颗不舍的心情。再次看向门口的那座雕塑,他凝视着远方,送走一批批游客。我想他一定满怀信心,坚定着革命的胜利信念。坐在回学校公交上,早上激动的心情,已经是满满的感动和沉重。脑海里回放着展厅里的一幕幕,耳边回响起那些战士高喊的声音,正气浩然。那些数不清的英雄事迹,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方志敏,刘和珍。。和那些不知名的英雄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热情,激励着我们一代一代年轻人要有担当,有勇气,有毅力,珍惜现在的美好幸福生活,建设我们的美好社会主义社会。

至此,本学期我们的历史教材学习也就结束了,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教材编排我们也学习的差不多,唯一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怎么认真学习历史,稍稍熏陶了那么点东西,也许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会用到。

第二篇: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

——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革命先烈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为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又一批革命先烈的涌现才换来了你我今天这样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我怀着崇仰的心情和党课小组成员们跨进了纪念堂的大门,堂前是一个小广场,广场的中心有一座右手持枪矗立的红军战士雕像。威武的雄姿展现着革命烈士的英勇与无畏。走进纪念堂,进入了前厅,只见迎面是一块毛泽东题写的红底金字的匾额,上嵌“死难烈士万岁!”顿时令人感到有一种悲壮肃穆的气氛。朝里边走,见大厅正央的祭坛上立着块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朱德题写的碑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厅内的墙上,挂着一些当年参加革命的党和军队领导人的题词,其中,有邵式平(赣东北红军创建人之一,建国初期曾任江西省省长)的“在人民革命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刘伯承的“在民族民主革命战线牺牲的烈士是人民解放大道上的明灯”,彭德怀的“英勇牺牲,前仆后继换得了革命胜利,烈士同志们的精神万古长存!”,以及董必武、谢觉哉等人的题词。接着一幕幕的场景,一个个铁骨铮铮的烈士都让我深感老一辈的革命者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纪念馆中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在展厅里陈列着革命烈士使用过的步枪、机枪、将领使用过的手枪等,在一些地方还制作了场景和人物蜡像,生动的展示了当时革命的艰苦岁月。感受到:近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美好的今天。橱窗里陈列着当年使用过的生活用品、衣服和武器。尽管岁月的变迁使得这些先烈的遗留物变得锈迹斑斑,有的已经破烂不堪,它们却是红色岁月最真实的见证。当初就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先辈们凭着坚定的毅力保卫了自己的国家,我们为我们的祖先感到自豪,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子女感到骄傲!

每个展厅里都挂有江西革命烈士的照片和事迹,勾起我们对历史的回忆。这其中,最小的只有十几岁,最大的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义无返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展馆内革命烈士的血衣和就义前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家人的牵挂和内疚,深情的表露中又真切地体现了他们“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襟与深明大义的豪迈气概。回首历史,从“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到“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林觉民,从“为了明天的青年能够愉快的工作,幸福的相爱,我们死而无憾”的周文雍、陈铁军,到视死如归的江姐,他们的豪言壮语,他们的真情流露使我更加坚信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怀壮志豪情的人民。

纪念堂的展厅中,除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和革命文物外,还有很多的雕塑、实景模型和油画,这些艺术品创作精湛,集教育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再现了革命先烈经历的艰苦年代和英勇光辉的斗争历程,形象栩栩如生,非常震撼人心。其中,有一幅大型油画最令我难忘,名字叫“革命烈士无上光荣”,描绘的是红军游击队员们和老百姓向战斗牺牲的烈士告别的感人场面。画中,一片青松翠柏之下,一位红军烈士躺在担架上,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共产党党旗,一个老妈妈含着热泪端详着烈士的遗容,周围站立着红军指战员、赤卫队员和手握红缨枪的少共儿童团员,大家神情凝重,无比沉痛。整幅画作场面十分悲壮,描绘得鲜活动人,让人观之有置身其境之感,体会到一股革命先烈的松涛浩气和坚强不屈的精神。我不禁在画作面前久久驻足,内心深受感染。上饶集中营的老虎凳和钉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面沾满了烈士的鲜血,看到这一幕使人从心底顿生寒意。看到了战争的无比残酷,和革命烈士的英勇!

一曲悲壮的革命的历史告诉了我,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告诉了我,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们的英雄本色告诉我:在我们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总有一批仁人志士,他们心怀一种超越人世间任何艰险的信念,在黑暗中不断的探索,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头可断、肢可折,为了全中国的大家,不惜牺牲自己的小家。而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坚信:若祖国面对危机,当民族面临危难时,一定会有更多这样的人为了信念与理想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鲜血,因为我们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我们都是中国人。

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灌南大地上多名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国家的和平统一,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舍身取义,矢志不渝,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所以我们人人要心怀感恩,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感谢他们用宝贵的青春和热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更应该懂得珍惜,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只有懂得珍惜,懂得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才会更加努力地去创造未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七组13英教2班曾昭立

第三篇:观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革命军的红色记忆

——观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江西,是一个富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根据地。半个多世纪以来,江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为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安源工人运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烽火,洪都瑞金……在中国的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革命牺牲的江西烈士数以万计,为中国的近代史付出了他们的热血和头颅。他们的精神在华夏大地经久不息。身为一个江西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我为这满是红色的土地而自豪,我为那敢为人先的烈士而自豪。

这天,我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来到了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在这里我更加领略到了身为一个江西人的自豪与骄傲。当我踏进革命烈士纪念堂的那一刻开始,就感觉自己踏入了一座无比神圣的殿堂。布列在墙上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有力,就感觉他们在永久不息地照看祖国大地。玻璃框下的那整整三十七本英名册赫入眼帘。每一本每一列每一行每一字都是那么的触目惊心。这上面承载的不仅仅江西的近代历史,更是中华民族那威严伫立的灵魂。

在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的一个角落里有着一幅触目惊心的照片,照片上一骨瘦如柴光着上半身的男人四肢被紧紧地绑在一个十字木架上。身旁是四个对他持枪站立的小伙子,然而看上去好像有四五十岁的他,却有着铁一般坚定的眼睛,金一般坚定的神情。我在这张只有在电视里才见过的场面的照片前久久杵立,我无法言语出一个真实的革命先烈牺牲的场面就这么呈现在我的眼帘。照片中的主人公叫邱金辉,江西横峰人,1904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底参加弋横暴动,1928被捕。也就是说他在这张照片中的年纪才二十四岁,与那四个持枪的国民党的年纪不相上下……其实他并不是不可以继续他无限光辉的人生。邱金辉在1928年6月底被捕,国名党对他软硬兼施,但坚贞不屈的他从未低头。他在狱中受尽了一个多月的酷刑。临难前高呼:“杀死我一个人,杀不绝共产党人,革命一定要胜利!”后被敌人剖腹挖心,壮烈牺牲。

“父亲,今天下午枪毙我,自作事,自担当,死何足惜;为穷人事业奋斗而死,无尚光荣,后嗣的延续,全兄弟之意;妻子去留,亦概由其自择,高堂毋须纪念,兄弟也无须慈怀。为革命为人民流血牺牲,九泉之下亦眠自矣。”这是年仅二十岁且终年二十岁的革命烈士周德写给家人的遗书。为了革命,他抛弃了他可以抛弃的一切;为了革命,他结束了一个尚待花开的人生;为了革命,他全都义无反顾。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的革命,江西人民如飞蛾扑火,死无足惜。这里还有许许多多的铁娘子前仆后继,死而后已。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的吴月娥是江西遂川人,1927年10月,在井冈山投身革命,1929年1月,在祠堂里给宣传队员布置任务时,被敌军发现包围,为掩护同志突围及伤员转移而被捕。敌人强逼带路寻找红军下落,她故意将敌人带到一处悬崖边,趁敌不备抱住一国民党军官纵身跳崖,壮烈牺牲。这一个个短暂的生命在革命的海洋里绽放着它的色彩。大革命失败了,但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并没有被反革命屠杀政策所吓倒。南昌枪声,秋收霹雳,井冈烽火,标志着中国革命掀开了新的一页。随后,江西三分之一以上的县爆发了工农武装暴动。为保卫苏维埃,红军和苏军群众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举行了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从江西出发,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洗劫苏区,不屈的江西人民又以无比的英雄气概,坚持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土地革命,铁血十年,江西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其中方志敏,曾天宇,胡海,古柏……这些著名英烈如天上璀璨的群星,永远闪耀在祖国大地的万里苍穹,永远闪耀在祖国人民的心中。

这就是江西革命军的红色记忆,永不消逝的记忆!15级 生物科学二班 柳又文201525705008

第四篇: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

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

江西——是富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根据地,半个多世纪以来,江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为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发生在江西境内的著名安源工人运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烽火、红都瑞金,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均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据统计,全省为革命牺牲的烈士达二十五万三千余人,约占全国烈士总数的六分之一。

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八一大道北段,建于1952年。纪念堂前的广场中心有一座红军战士塑像。

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和参与性为一体。堂内设有前厅、序厅和6个展厅,展线约700米。整个陈列按照革命历史时期顺序,分为6个部分、10个专题。前厅中的大型浮雕采用火焰燃烧造型,寓意着革命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写意手法表现江西人民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正中央以“250000”数字造型突出江西省牺牲烈士人数。展厅陈列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展示手法,新增了多媒体、投影、幻影成像、场景复原、沙盘模型、电视、触摸屏等高科技声光电展示手段。

一.几十米长的烈士浮雕(前厅)

前厅,一组大型浮雕为铜质结构,约有几十米长,六七米高,描绘的是一群革命先烈当初斗争的场面。浮雕采用写意的手法,整组浮雕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浮雕正中间刻有“250000”几个铜色数字,代表着江西为了革命斗争牺牲的二十五万名烈士,占中国牺牲烈士的1/6。

二.两侧浮雕重现南昌起义(序厅)

序厅,是七八米高的大型主雕(包括台座),上面刻有工、农、兵、学、商等形象,后面是一个圆形设施,运用声光电技术,象征一轮“红日”,寓意中国革命由星星之火最后像红日一样蓬勃。

三.主雕装屏幕介绍纪念堂

由几台背投组成的大型屏幕,播放整个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情况的介绍。

四.存放三十七本英烈名册

在大型主雕的正对面,是存放有三十七本英烈名册的长廊,二十五万烈士的名单就在里面,上面详细记录了烈士的名字、籍贯和家庭住址。这三十七本英烈名单中国只有两套,另外一套保存在军事博物院。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是中国第一家拥有全部英烈名单的纪念堂。

五.还原方志敏在狱中的场景(正厅)

方志敏在狱中完成了10万字的文章,按照方志敏在《我的自白》里所描述的房间大小和布置,等比例复制出监狱的大致样子。

修缮记录 202_年江西省烈士纪念堂进行了大规模维修改造,这次大规模维修改造是继1997年后的又一次大翻修,资金来源中共中央宣传部拨出维修专款400万元、江西省财政配套600万元、江西省民政厅自筹300万元,此次翻修共分为四期工程,一期工程完成了纪念堂内部装修,包括前厅、序厅、外宾室等;二期工程完成了纪念堂外墙装修;三期工程完成了展厅的布展工作;四期工程完成了院内的美化亮化工作。

此次维修后的革命烈士纪念堂的展览内容共分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继往开来褒扬先烈六个部分。展览形式更为丰富多样,新增了实物、油画、喷绘、多媒体、幻影成像、沙盘和场景复原陈列等。

建筑历史

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南昌市八一大道北段,建于1953年。202_年重新装修后的革命烈士纪念堂,大量运用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场景再现了当年革命先 烈的生活、战斗的情况,堂内陈列着近25万名烈士的英勇事迹,是反映江西革命斗争史的重要窗口。是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和参与性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是青少年接受良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4年被中国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2_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主要特点

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始建于1952年,202_年改造维修,堂内陈列着近25万名烈士的英勇事迹,是反映江西革命斗争史的重要窗口。是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和参与性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

一.重点展示了1500多名著名的英雄事迹

改造后的烈士纪念堂,堂内设有前厅、序厅和6个展厅,展线约700米。整个陈列按照革命历史时期顺序,分为6个部分,10个专题,收藏了2412名著名知名烈士档案资料,4100余件照片资料,1400多件革命文物,重点展示了1500多名著名的英雄事迹。其中包括方志敏、黄公略、毛泽潭、刘和珍、卢德铭、邹韬奋等。

二.展示形式多样 运用声光电技术

在内容编排、设计制作上突出主题、表现手段具有独创性、经典性和时代感,以大场面、大气势、大基调充分反映主题,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抓住重点,突出主题,展示江西烈士大省、苏区大省的特点。

改造后的纪念堂改变过去单一的展示手法,积极探索形式活泼、观众易接受的陈列方法和形式,采取全封闭展厅,采用高水平的艺术精品,新增了多媒体、投影、幻影成像、场景复原、沙盘模型、电视、触摸屏等声光电展示手段,增强了感染力、互动性,提升了宣传教育效果。

三.可查询烈士资料 对外免费开放

改造之后的纪念堂,馆内收藏了37本《江西革命烈士英名录》。该书中国共两套,其中一套送给了军事博物馆。馆内设有20个查询系统,观众可按姓氏查询烈士的相关资料。

纪念堂基本陈列实行免费不免票参观,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六。为保证陈列安全和参观环境,纪念堂日接待人数总量控制在3000人以内。

网络祭奠

由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主办的“红土魂——江西英烈网”202_年开通。

该网站按照“全面展现红土地英烈事迹,争办在国烈士人数最多的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平台”的思路,以“红土魂”为主题进行设计制作。网站设有英烈名录、英烈事迹、县市纪念馆、声像资料、本馆介绍、新闻动态、馆长信箱等多个栏目。网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重点介绍了江西省400多名著名烈士的事迹,同时,提供了江西省25万名烈士名录查询。在这个网站上,网民可以开展网上交流、进行网上祭奠英烈等活动。

第五篇:参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参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前几天,老师组织我们去参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南昌市八一大道北段,建于1953年。202_年重新装修后的革命烈士纪念堂,大量运用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场景再现了当年革命先 烈的生活、战斗的情况,堂内陈列着近25万名烈士的英勇事迹,是反映江西革命斗争史的重要窗口。是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和参与性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是青少年接受良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4年被中国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2_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怀着崇敬之情走进纪念堂,就可以看到在广场中心有一座红军战士雕塑,他拿着一杆长枪笔直的挺立着,象征着革命烈士们的不屈不挠与顽强斗志。走进前厅,几十米长的烈士浮雕也着实震撼着我的眼球。浮雕描绘的是一群革命先烈当初斗争的场面。它采用写意的手法,整组浮雕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浮雕正中间刻有“250000”几个铜色数字,代表着江西为了革命斗争牺牲的二十五万士,占中国牺牲烈士的1/6。看着墙壁上先烈们一个个年轻时期意气风发的面孔,无声的透露着一种壮烈,对比一下玩乐颓废的我们,这是一个响亮的耳光。只见迎面是一块毛泽东题写的红底金字的匾额,上嵌“死难烈士万岁!”顿时令人感到有一种悲壮肃穆的气氛。朝里边走,但见大厅正央的祭坛上立着块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朱德题写的碑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厅内的墙上,挂一着些当年参加革命的党和军队领导人的题词,其中,有邵式平(赣东北红军创建人之一,建国初期曾任江西省省长)的“在人民革命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刘伯承的“在民族民主革命战线牺牲的烈士是人民解放大道上的明灯”,彭德怀的“英勇牺牲,前赴后继换得革命胜利,烈士同志的精神万古长存!”以及董必武、谢觉哉等人的题词。

堂内整个陈列按照革命历史时期顺序,分为6个部分,10个专题,收藏了2412名著名知名烈士档案资料,4100余件照片资料,1400多件革命文物,重点展示了1500多名著名的英雄事迹。其中包括方志敏、黄公略、毛泽潭、刘和珍、卢德铭、邹韬奋等。在内容编排、设计制作上突出主题、表现手段具有独创性、经典性和时代感,以大场面、大气势、大基调充分反映主题,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抓住重点,突出主题,展示江西烈士大省、苏区大省的特点。

参观完之后对先烈们以肃穆敬仰的钦佩之情,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一个个革命先烈用满腔热血和不屈的意换取而来的,我们取得了成功,同时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些拥有共产主义信念的爱国先烈们的牺牲我们再也无法挽回,我们只能缅怀,将他们永远记在中。方志敏、李美群、古柏、钟仁桂、彭澎、王仲才、黄公略、赵博生、胡海、赖经邦等一个个响亮而令人钦佩的名字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他们的事迹值得人们称颂,他们的坚定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将永垂不朽。

方志敏曾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当我们吟诵方志敏的不朽诗篇,无不为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对党和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而肃然起敬。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诚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

“一个人光熘熘地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后光熘熘地离开这个世界而去,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邹韬奋

1935年8月回国后,邹韬奋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上海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同年12月,由于旗帜鲜明地支持一二·九学生的爱国运动,发行量达20万份,打破当时中国杂志发行记录。期间,担任上海各界救国会与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工作。1936年11月,因积极宣传抗日,他同救国会的其他领袖沈钧儒等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成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

以前在读毛泽东的著名诗词《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的时候,那句“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就可以看出我们的主席对杰出的红军将领、军事家黄公略的信赖和倚重。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率部参加方石岭追击战,歼灭国民党军第52师等部。在指挥部队转移途中,于吉安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袭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3岁。临终他留给战友们的遗言是:“要巩固和扩大红军,以争取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他始终把中国革命放在心中的第一位,在这位年轻有为的青年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希望,也让我们时刻铭记,在最困苦的时候也不要放弃,只要我们为了我们心中的梦想不懈奋斗,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希望和曙光,他们的豪言壮语,他们的真情流露,使我更加坚信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怀壮志豪情的人民。

一曲悲壮的革命的历史告诉了我,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告诉了我,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们的英雄本色告诉我:在我们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总有一批仁人志士,他们心怀一种超越人世间任何艰险的信念,在黑暗中不断的探索,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头可断、肢可折,为了全中国的大家,不惜牺牲自己的小家。而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坚信:若祖国面对危机,当民族面临危难时,一定会有更多这样的人为了信念与理想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鲜血,因为我们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我们都是中国人。在我国

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黄花岗起义,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祖国生死存亡之际最黑暗的日子,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虽然我们的生活相对是宁静的,但是青春与激情将永远伴随我们,报效中华的赤子之心将永不变更。我们深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参观完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再看看眼前繁华的南昌,环顾四周,昔日的小农村已经耸起一排排机声轰鸣的厂房;山脊上高速公路输送着文明和富强;溢绿滴翠的田野衬托出农家欣慰的笑脸;座座大桥像条条彩虹模架在峰岭之间,眼前的一切告诉我昨天已经遥远,时代在飞速前进、民族在展翅高飞、巨龙在扶摇直上。先驱和烈士们若有知,一定会为民族的强大而热泪盈眶。

希望在于奋斗,未来在于行动。民族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这代人手中,祖国的昌盛系于我们一身。我为历史博物馆所记载的深重历史而震撼和感动,而我更爱它美好的未来,因为那将是我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让我们在未来不同的岗位上都书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在未来的史册中汇成辉煌的篇章。

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