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关于进一步强化与改进贷后管理的思考
编辑:七色彩虹 识别码:14-731459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04 19:49:4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强化与改进贷后管理的思考

关于进一步强化与改进贷后管理的思考

信贷经营和信贷管理,是全部信贷工作的两个驱动轮,坚持同步推进,方可实现信贷业务全面可持续发展。坚持同时发力,才能确保信贷业务不偏不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强化贷后管理更是加强信贷风险控制、切实提高信货资产质量、推动信贷业务稳健发展、确保经营效益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2008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得以快速发展,而且追求数量扩张的冲动依旧不减,继续沿着“规模速度型”发展方向高速前行。与此同时,信贷业务“高速度”诱发的贷后管理相对弱化又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信贷风险隐患,也对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如何正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贷后管理方式、完善贷后管理措施、提高贷后管理效率、强化贷后管理效果,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当前信贷管理的重要课题。思考一:贷后管理弱化,“重贷轻管”凸显

(一)贷后管理认识不到位

一是由于我国经济处于持续高速增长阶段,前期投放的大量贷款尚在产能形成阶段,加之贷款风险暴露相对滞后,潜在的不良贷款一时还难以显现,贷后管理的强弱效果近期将无法充分体现。良好的经济形势、活跃的金融市场、优秀的经营业绩,继续助推国内投资需求高速增长,这就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贷后管理“可有可无”“可松可紧”的错觉,进而淡化了贷后管理在信贷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二是由于贷后管理时间跨度较长,管理过程中情况复杂多变,风险掌控难度较大,贷后管理工作成效一时较难凸显,依客户经理角度看,从事贷后管理不如从事市场营销更能展示和实现自我价值,客观上形成了人力资源向市场营销岗位流动的倾向,长此以往,弱化了贷后管理的有生力量。三是由于现有存量客户信用等级相对较高,资信良好,前期都能按时还本付息,而且担保有效、抵押充足。这就使得信贷管理人员思想麻痹、管理松懈、放松警惕,认为这些存量客户的经营状况短期内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可能性较小,也不会出现资不抵债和无力偿债的情况,忽略了风险的不可预见性。

四是由于现行业绩驱动机制过分强调“量”的增长,各级经营机构在资源配臵上加大向“总量增长、规模扩张”方向倾斜,加之同业之间“争市场、抢份额、提占比”的竞争压力,信贷经营和信贷管理的“天平”倒向“量”的增加上,漠视了贷后管理对“质”的保障作用。

(二)贷后管理能力不到位

一是现有信贷经营与管理力量主要集中在信贷经营环节,客户经理的主要精力放在客户拓展、项目评估、授信申报等前期工作上,信贷工作的重心偏向市场营销,从事贷后管理的客户经理在“数量”上难以保证。

二是充实到贷后管理岗位的客户经理有的年龄偏大,有的技能单一,有的从业时间较短,履岗能力不太适应贷后管理的要求,难以承担日益繁重的贷后管理工作任务,客户经理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现有贷后管理制度、流程和方法缺乏创新,仍然停留在粗放管理模式下,既不支撑前后台分离要求,又不能提供精细化管理的平台,运行机制影响和制约贷后管理工作的广度、深度与精度。

(三)贷后管理检查不到位

一是客户经理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前期营销和市场拓展上,贷后检查“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贷后检查只能“见缝插针”,无力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度完成贷后检查“规定动作”。

二是实施贷后检查,形式重于内容,过场重于结果,检查工作“走马观花”,相关部门及人员未能按照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认真履行检查义务,无法实现“精准”管理要求。三是贷后检查信息来源“拿来主义”思想严重,对客户提供的经营情况缺乏深度分析和认真研究,各类报表、报告大多采取“粘贴”“复制”方式形成,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甄别。

四是贷后检查报告内容空洞、数据陈旧、缺少新意,多以授信申报材料内容充斥,参考价值不高,指导性不强,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四)风险预警与处臵不到位

一是现行风险预警信息自上而下逐级传递,不能及时将贷款企业和项目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客户经理和相关管理人员,风险预警信息反馈相对滞后,早期预警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二是风险预警处臵过程中,客户经理及相关人员只做简要核实说明,并逐级回复了之,对于风险预警信息背后的内涵、将对贷款产生哪些负面影响、采取何种针对性措施加以化解等,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具体要求。

三是相关部门和人员只把预警处臵作为一般性工作来看待,对风险预警信息回复是否及时,处臵是否得当,措施是否有效,缺少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淡化了预警信息对防控风险的重要作用。

(五)贷后基础管理不到位。

一是信贷业务档案管理不规范。大部分信贷业务资料基本由客户经理保管,既没有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也没有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进行分类归档,信贷业务资料保管零散,后续管理相对弱化,给事后查阅造成较大难度。

二是对信贷监控提示及各类检查提出的问题不够重视,整改安排敷衍了事,整改措施不深不细,整改效果不够彻底,整改工作仍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三是部分客户经理及管理人员对贷后管理的制度规定、检查内容、方法技巧等缺少深入研究,工作基础不够扎实,凭经验、靠感觉,与细化贷后管理要求差距较大。

(六)贷后管理激励约束不到位。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尊重这一要求,各级机构在推动业务发展上出台了一系列刺激信贷增长的激励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各级管理人员和客户经理拓展营销的积极性。但对于难以量化的贷后管理工作,未能实现统筹兼顾,也没有真正纳入各级行KPI指标和客户经理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之中,而且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措施,尚未建立起强化贷后管理的体制和机制,贷后管理工作从根本上缺乏内在动力。思考二:改进管理方式,完善“六项措施”

现行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实施“审贷分离”和“平行作业”,一方面将贷款营销与授信审批分离,另一方面从项目准入、前期评估、贷款支用到贷后管理实行平行作业机制,即由平行作业风险经理同步参与和跟踪信贷管理全过程。但贷前、贷中、贷后管理职能分离问题至今尚未完全解决,客户经理仍然是整个信贷流程的主导者,客观上存在“一手清”问题。贷后管理仍是信贷业务发展过程中的“短板”。要把“短板”做长,首先应该从机制入手,改进管理方式,完善“六项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在二级分行以上设立专职贷后管理机构,牵头组织公司类信贷业务的贷后管理工作(条件成熟后扩大到个人类贷款),着手解决客户经理“一手清”和贷后管理力量不足、管理弱化问题,推动贷款管理前后台职能分离,把信贷业务后续工作纳入规范化、专业化管理的轨道。

(二)配足专职人员。从现有客户经理及信贷管理岗位上抽调业务精、能力强、技能熟、懂管理、善管理的人员,充实贷后管理专业团队,专心、专注投身于贷后管理各项工作,潜心完成贷后管理的规定动作,为信贷业务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调整岗位设臵。根据前后台分离和贷前、贷中、贷后相互制约的要求,将原来由客户经理担任的部分岗位和角色分配给贷后管理专业团队中的信贷经理,把客户经理不能和不宜做的工作分解出来,交由信贷经理完成,实施岗位分离,形成岗位制衡。

(四)优化操作流程。本着既精简、高效、适用、便于操作,又有利于业务发展的原则,对现行信贷管理流程做进一步优化。实现项目评估、授信申报、授信审批、抵质押登记、贷款支用、贷后检查、预警跟踪“流程一条线、管理一体化”。形成客户经理、风险经理、信贷经理“先后衔接、相互制约、多岗支撑”的信贷业务处理新格局。

(五)落实管理责任。前中后台职责分离后,客户经理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市场拓展和授信方案设计申报上,贷款专职审批人员重点把好授信方案和支用审批关口,信贷经理以支用审批完成作为切入点,持续完成授信条件落实、借款合同审核、贷款支付审查、贷后跟踪检查等一系列后续管理工作。风险经理继续按照“平行作业”规则,与客户经理、信贷经理“同步平行”,全程参与贷前、贷中、贷后的各项工作。通过职能定位来细化分工、明确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

(六)加大激励约束。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正激励主要放在市场拓展和产品销售上,负激励主要体现在前期项目决策失误和后期违规监管处罚上,对信贷业务后续精细化管理激励无力、约束有限,这是导致贷后管理弱化的重要原因。在当前经济金融环境下,建立“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贷后管理考核机制应是当务之急。一是要将信贷资产质量指标和贷后管理过程指标纳入各级行KPI考核指标体系,加大考核权重,增强贷后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实现从定性评价向量化考核转变。二是将贷后管理工作优劣与各级行信贷投放计划挂起钩来,提升对贷后管理及其过程的关注度,促进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三是要将贷后管理过程、管理效果、职责履行纳入相关部门及其管理人员业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与个人利益挂起钩来,推动贷后管理上台阶、上水平。四是推行贷后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贷中审核把关不严、贷后检查跟进迟缓、后续管理乏力,隐瞒问题或发现风险事项报告不及时、上报资料弄虚作假等行为,无论是否形成损失,都要强化责任追究。对严格执行贷后管理各项规定,积极完成贷后管理“规定动作”,管理成效显著的,要给予表彰奖励,树立先进典型,加以推广宣传。通过构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扭转目前“重放轻管”的现状。思考三:把住重点关口,严控“四个环节”

由于贷后管理时间跨度较大,管理链条较长,管理环节较多,管理过程情况复杂多变,且诱发风险的因素长期潜伏于管理过程始末,如何把握重点,确保管理成效,贷款中期管理要抓住“四个环节”。

(一)授信条件落实环节

授信条件是信贷业务借贷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落实授信条件是信贷投放的重要前提。授信方案批准后,贷后管理人员既要逐条核实抵押、担保等授信审批前提条件,又要认真核查持续性条件,还须关注授信审批辅助性要求,只有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将授信方案中各项条件落到实处,方可为后续贷款支用做好铺垫。

(二)合同要素审核环节

借款合同、抵押合同、保证合同是全部信贷业务纲领性文件,合同内容是否完整、准确、合法、有效,不仅直接关系到借贷双方根本权益,影响和约束借贷双方经济行为,而且是规范信贷资金使用、确保信贷资金后续安全、实施信贷资产保全的法律依据。对此,贷后管理人员在合同审查上应严格把关。一是审查合同填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确保要素齐全、数字正确、字迹清晰、标准规范。二是审查合同内容是否与银监会《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相悖,确保合同各项内容和要素符合监管要求。三是加强对借款合同、抵押合同、保证合同中各类保护性条款和增补条款的审核,尤其对“借款的发放与支付”、“账户使用与监管”等条款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该类条款合法、有效,防止合同瑕疵导致的法律风险或损失。

(三)资金支付审查环节

资金支付审查是确保资金用途、防止挤占挪用的重要关口,也是信贷资金流出银行的最后一道闸阀。对此,贷后管理人员应当兢兢业业把好支付审查关。一是坚守“贷款用途真实性”原则。严格核查客户贷款申请及用款计划是否符合授信方案批复要求,严格核查佐证贷款资金用途的购销合同、发票等是否真实有效,严格核查贷款资金是否流向合同约定帐户和借款人交易对象。确保贷款资金用途和流向的真实性。二是严格执行银监会贷款支付管理相关规定,改革目前“一次转存、分次支用”的做法,积极推进“实贷实付”管理方式,扭转“严授信、宽支用”的弊端,堵塞贷款支用环节上漏洞,减少贷款被挪用的风险。三是认真落实“三法一指引”精髓,在不断提高信贷管理人员执行“三法一指引”自觉性的基础上,主动引导和鼓励客户由“借款人自主支付”向“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过渡,逐步规范借贷双方的管理行为。

(四)押品监控管理环节

抵质押品是信贷资金的第二还款来源,也是信贷风险缓释的重要措施,管理上不可麻痹大意。一是加强押品准入审核,严格押品准入条件,严守抵质押率底线和边界,提高押品的风险缓释能力。二是加强押品评估管理,及时对押品价值进行初次评估,尤其要加强对外部评估机构评估结果的审核。同时要加大对市场价格波动较为敏感押品的价值重估频率,严格审定押品价值,准确反映押品的真实价值,防止高估冒算,力求缩小评估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差距,确保押品的保证能力。三是严格押品权证登记、交接、保管、释放管理,从制度和流程上加以控制,严密手续、细化职责、加强监控,防止发生毁损、遗失、盗取等风险事件。四是加强押品常态管理,深入开展押品估值变化的追踪分析,关注押品价值下行趋势,及时维护押品基础信息,定期深入企业,现场查验与核对押品实物,防止借款单位私自转移和处臵,确保帐实一致。

思考四:深化后续管理,厚实“四项基础”

贷后管理人员在完成授信条件核查、合同要素审核、押品权证登记、资金支付审查后,贷款中期管理工作基本结束。信贷资金已经实现了使用权的暂时让渡,信贷管理的重心逐步后移,即由资金供给阶段转入资金回收阶段,借贷双方的主被动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管理工作稍有不慎,便会产生极端严重的后果。因此,贷款后期管理要厚实“四项基础”。

(一)贷后检查跟踪管理

贷后检查是指从客户实际使用银行信用到该信贷业务完全终止前,信贷经理对客户及影响信贷资产安全的有关因素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的信贷管理过程。贷后检查也是检验授信方案、监督资金流向、考察投资效果,督促本息回收的有效手段。一是要持续推进和规范首次检查、月度走访、定期现场检查和重点检查常规化管理,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二是通过定期走访、资料收集、预警跟踪、贷后例会、重大风险事项报告、信贷资产分类等渠道,加强对贷款企业的跟踪监测,分析判断风险程度,及时做出监管安排。三是通过持续跟踪检查,进一步核实贷款资金使用情况,弄清贷款资金实际流向是否与合同约定用途相符,有无超范围发放贷款,有无信贷资金被挪用、有无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房市和债市的情况,有无违规以贷收贷、以贷收息情况。四是坚持开展贷后回访及各类调研活动,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情况、经营管理情况、财务情况、贷款项目运行情况、信用状况等进行持续跟踪,对第一还款来源及第二还款来源进行预测和分析,定期提供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的贷后检查报告。

(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

贷款风险分类是科学评估和准确反映信贷资产质量,揭示贷款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的有效工具。其实质是判断债务人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做好贷款质量分类工作,一是认真执行贷款风险分类标准,客观、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及时发现信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准确判断贷款质量提供可靠依据。二是充分利用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有的放矢细化风险管理措施,指导贷后管理工作。三是债项发生后,督促信贷管理相关人员及时开展风险分类及认定工作,定期进行分类重检,确保风险分类准确、真实、及时,发挥风险分类对贷款质量“晴雨表”功能。四是通过风险分类,密切关注贷款质量的迁徙状况,前瞻性地做好贷款质量监控,力求事前发现风险因素,主动预防不良贷款形成。

(三)预警跟踪监测管理

预警跟踪管理指信贷经理发现客户出现预警信号后,按照规定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利用对公预警跟踪管理系统对信贷客户进行的持续跟踪管理。一是要强化预警跟踪管理系统的信息录入与维护工作,并对进入预警跟踪系统的客户进行持续跟踪管理,加强情况通报交流,不断提高预警客户跟踪覆盖率和预警跟踪的有效性。二是要通过系统查询、上门核查等方法,加强对各类贷款的风险监测分析,定期撰写全面信贷风险监测报告。重点要加强对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大型集团客户、敏感性行业以及潜在风险的贷款进行重点监测分析,及时报告和反馈监测信息,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三是对早期发现的预警信号,要及早识别风险的类别、程度、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及时防范、控制和化解贷款风险。四是要通过风险监测系统及企业财务报表异常分析,及时发现客户潜在的风险,对风险预警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向领导汇报,该退出的客户要果断退出,以便有效化解风险,维护信贷资产安全。

(四)信贷基础档案管理

信贷档案是银行在管理、经办各类信贷业务工作中形成的具有史料价值、参考利用价值的法律性文件和信贷管理专业技术资料。主要区分为两类,经营类信贷档案包括客户基本资料、合同、文件、凭证、账表、函电、记录、图表、声像、磁盘等。管理类信贷档案包括在信贷审批、信贷监管和资产保全过程中形成的批复文件和上报资料。档案管理非同一般,平时感觉次要,关键时候才显重要,针对管理中问题,一是要实行信贷档案分段管理。对经营类信贷档案,在信贷业务执行过程中分别由信贷经营、贷后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和保管,信贷业务终结后,按照归档管理相关要求分头移交档案部门管理。对管理类信贷档案,分别由对应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和保管,并按归档管理要求定期移交档案部门管理。二是完善信贷档案交接制度。前后台职能分离后,经营部门要在贷款发放后规定的工作日内,将应当移交的信贷档案及时移交信贷经理,须经信贷经理审核后,双方办理交接手续。信贷经理负责后续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及清理归档工作。三是严格权证档案专人管理。对于土地、房产、股权、票单等抵质押权证要确定专管机构和人员,控制“一手清”引发的操作风险。四是进一步完善信贷档案查阅、借用、归还制度,规范流程、履行手续、严格审批、防止遗失,堵塞信贷档案管理漏洞。

思考五:推进整体联动,强化“五个回看”

信贷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一节点的疏忽,都会对信贷资产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任一个环节的“滞后”又制约着信贷业务发展进程。因此,信贷经营和管理的部门,既要坚持基本分工,更应强化整体联动,从战略高度共同把控风险、管好贷后,这是实现信贷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强化整体联动既要建立信贷管理沟通交流平台,定期通报信息、沟通情况、分析问题。更要强调大局意识,加强部门、岗位、人员之间的横向联合,共同把控信贷资产质量关,促进信贷业务健康发展。

把握信贷政策、瞄准发展方向、加快信贷投放,只能说是把事情“做对”。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回头查看、寻找不足”,才能把事情“做好”。“既要做对,更要做好”这才是信贷经营的基本准则。因此,要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客户经理、信贷经理、风险经理、审批人员、法规人员,联手联动,齐抓共管,持续对全行信贷管理重要环节和内容进行“回头看”。

(一)对所有信贷客户“访一遍”。按季了解贷款客户生产是否正常,产品库存是否积压,资金周转是否顺畅,财务管理是否规范,经营业绩有无恶化,企业高管有无变动,分析企业还本付息有无困难等等,对贷款项目风险状况做出准确判断,为实施差别化管理提供依据。

(二)对所有抵、质押品“查一遍”。半年组织一次抵质押品大检查,进一步核查各类押品管理是否规范,相关制度是否落实到位,权证登记有无瑕疵,押品估价是否真实,押品释放是否合规,如有必要,可对押品进行实物核对,切实防范权利质押风险。

(三)对所有评级、授信“筛一遍”。按月对信用评级、客户授信进行监控,将已经到期和将要到期的客户,及时通知相关信贷管理人员,提前安排、及早申报,注意评级和授信过期,防止经济资本占用增加,减少对贷款企业后续管理的影响。

(四)对所有表外业务“滤一遍”。近几年,票据承兑、股权融资、信托理财等创新型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市场份额逐年扩大,表外业务占比逐年提升,而监管缺失客观存在,潜在风险不可回避。年初,应对所有表外业务进行一次认真过滤,分类排队、提前谋划,前瞻性地做好兑付、臵换和转换准备,防止因疏于管理使表外业务风险表内化。

(五)对增长方式 “审一遍”。岁末年初,要认真分析总结存量客户的管理经验和教训,结合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导向,从客户、产品、行业、区域等不同角度开展重检,积极进行结构调整,主动矫正发展方向。把信贷业务发展与经济资本占用、经济增加值考量结合起来,强化资本对信贷业务发展约束作用。变追求规模速度为强化质量和效益,在做大作强的基础上,把信贷业务做精做细,在精细化管理上狠下功夫,走高质量、高效益发展之路。思考六:调整工作思路,理清“五个关系”

当前,在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宏观调控继续紧缩、金融生态持续恶化的大环境下,强化与改进贷后管理不可一蹴而就,既要在管理方式上有所创新,又要在管理措施上寻求突破,还需各级管理者在战略思维上有所调整,以冷静的头脑对待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更好地理清“五个关系”,才能把贷后管理做精、做细、做出成果。

(一)正确把握“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近一时期,国内金融业快速发展,同业竞争压力逐步增大,客观上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加快信贷业务前进步伐,提高发展速度,在发展中解决固有矛盾和问题。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速度,一味追求信贷规模扩张,忽视发展质量,否则,很容易埋下风险隐患,进而导致贷款质量下降,不良资产反弹。但也不能一讲质量,就畏缩不前,阻碍发展速度。正确把握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求快,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准则。片面强调经营指标,忽视管理内涵,全面可持续发展就会打折。惟有高质量的发展速度,才能使一个银行立于不败之地。当质量与速度发生矛盾时,绝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盲目追求高速度,力求达到质量与速度的完美结合。

总之,业务增长要与效益提高相统一,更应以高质量为前提。既要稳健经营,也要确保实效,既要全面发展,更要风险防范,将短期盈利水平与长期盈利能力、质量与规模、收益与风险综合起来,统筹兼顾,走出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的经营误区,步入长期、稳键和可持续发展轨道,强化与改进贷后管理就是夯实信贷业务的“质量”基础。

(二)妥善处理“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各级信贷管理人员必须站在信贷业务长期、稳健发展的高度,不断强化和努力践行“经营与管理并重”的发展理念,时刻牢记“强化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巩固经营成果”这一自然法则,坚决纠正以放松和弱化管理换取信贷业务发展的错误思想。主动从内外部检查结果和新近发生的突发信贷事件中汲取深刻教训,充分认识强化贷后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不断提高“合规经营、规范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不因指标压力而放松管理要求,不因强化管理而阻止经营发展,抓经营带管理,抓管理促经营。

(三)切实解决“一次转存”与“实贷实付”的关系 当前,信贷经营和管理上有一对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是信贷经营部门坚持贷款资金“一次转存、分次支用”,主要理由是规模管理、资源稀缺,根本目的是派生存款。另一方面是监管要求“实贷实付、逐笔支用”。而现行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仍然未做调整,从账户管理、会计核算、信贷流程上不支持逐笔支付操作,实际工作难以与监管部门的要求对接。对此,建议调整内部贷款管理考核政策,修改贷款支付管理实施细则,坚持局部服从全局,自身利益服从监管要求,把信贷资金管理统一到监管政策要求上来。

(四)合理规划“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实施信贷业务前后台分离,需要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责任,但分工不是分家,更需要团结协作、齐抓共管。贷后管理部门只是“牵头”部门,不能也不可能对贷后管理工作“一包到底”,还需经营部门、审批部门、风险部门、法规部门树立“大风险、大贷后”理念,全方位、多角度联手促进信贷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五)有效协调“制衡”与“服务”的关系 实施信贷业务前后台分离后,贷后管理人员既要对客户经理违纪、违规、违反操作流程、一手清等行为进行有效制衡,又要实事求是,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好前台经营,重大事项坚持原则,枝节问题适度灵活。站在“规范发展,服务发展”的高度,高效、快捷、审慎地做好贷后管理的每一项工作,有效协调好“制衡”与“服务”的关系,通过制衡促进规范,抓好规范服务经营。

2013年1月13日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的思考

关于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的思考

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的基础,是坚持依法治税原则的必然要求,是整个征管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与效率的有效途径。没有有效的税源管理,税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经济税收的良性循环也得不到保障。因此,在税收征管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过程中,研究和探讨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强税源管理,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税源管理既是税收征管的重点,也是税收征管的难点。随着征管改革的深入进行,税收征管的模式由过去的管户制向管事制全面转换。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税收管理核心内容的税源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税源的数量和成份发生了重大变化,税源分布的领域越来越广,税源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税源的流动性和隐蔽性越来越强,税源监控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某些方面暴露出税源管理的诸多弱点和漏洞,弱化了征管改革的深入开展。

(一)税源管理理念无法适应现行征管要求

新的征管模式最大的特征是由管户变管事,一些税务人员对征管改革片面理解为“集中征收”和“优化服务”,相当程度上忽略了对纳税人的日常监控,使税务机关和企业日常联系明显减少或断档,缺乏对纳税人户籍资料和经济税源动态变化的深入调查,征纳关系逐渐疏远,税源监控信息滞后。税源变动也趋向更快更多,税务机关实施税源监控所需要采集和处理的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但目前税务机关采集的经济指标和涉税数据基本来源于纳税申报表,与纳税人实际发生的经济涉税信息不对称,从而无法全面、及时、有效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情况,无法准确判断企业税负高低及纳税申报是否正常、真实。1

(二)税源管理手段无法适应现行征管要求

尽管近年来税务机关不断加大对计算机硬件的投入,实现了从税务登记、税款征收到税款划解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但目前税源管理系统只能完成一些基本的统计工作,对税源的发展状况不能运用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调研、分析和预测。此外,税务部门尚未形成广域意义上的税源监控网络和管理监控机制,国、地税、工商、银行等之间还没有全部联网,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搜集传递方式原始、单

一、滞后,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税银一体化,科学有效的税源管理核查监督机制和引导机制没有真正确立。

(三)税源征管现状无法适应政府财政需求

当前,基层税收征管工作仍然在实行计划管理,无论从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还是从税务部门的职责来说,税收计划作为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将是长期存在的。在这种任务型收入观念的作用下,很难将“应收尽收,决不虚收”的原则真正落到实处。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税源贫瘠,财政困难,这些地区的税务部门除了上级税务机关下达的税收计划外,往往还要更多地承担当地政府追加的硬性收入任务。有时上级机关鉴于基层的实际困难予以调减任务,但由于做不了地方政府的工作,只能作罢。这种“以支定收”的税收计划,不仅使财政支出的规模扩大,也使税收规模扩大,导致税收规模和税源规模的背离,税收规模超出了税源承受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影响了正常的税收工作秩序。

二、强化税源管理的主要途径

各种税源都有其自身特点和变动规律,这决定了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注意适应税源的流动化、多元化、复杂化、隐蔽化等特点和变动规律,积极探索和创新税源监控管理的形式和方法。因此,在税源监控上要根据税源的不同形态、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高科技

手段,以分类管理为切入点,实施税源监控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有效地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

(一)提高重点税源管理的科技含量

重点税源企业一般具有财务核算健全、财务电子化管理程度较深、纳税意识较强等特点,这就决定了税务部门对这些重点税源的监控,不需投入过多的人员,而是要加大科技含量,实施全方位的网络监控,把那些具有较高知识,特别是既懂税收征管又精于计算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选拔到重点税源大户的管理岗位,进而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实施监管。对运用财务软件系统的企业,一律要求在运用软件之前,主动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财务软件,并提供相应的介绍说明。税务部门要根据重点税源户状况、软件难易程度分类别培训税收管理员。在管理过程中要认真研究企业软件资料,根据企业相关数据实施科学评估,不断提高税源管理水平。

(二)加强中小企业的监控管理力度

目前,中小型企业数量较多、分布面广,经营灵活,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充满活力和增长最快的生力军。目前,从我市国税系统来看,非重点税源户数约占全市纳税户总量的80 %,缴纳的税收收入,约占全市税收收入的20 %左右。由于中小型企业数量所占比重很大,因此,要注意逐步使监控对象涵盖实际税源的各个层次。对中小型税源企业进行监控的方式可以按行业或地区或企业注册类型划片落实到人,建立税源监控责任区。

(三)分类巡查管理市场零散税源

在加强与工商、地税户籍核对的基础上,税收管理员每月要利用不少于五天的时间在市场税源责任区内进行巡查,掌握辖区内管户的详细情况,及时发现漏征漏管户和潜在失踪户,并按季作出巡查情况报告。大力开展税源调查和行业调查,对市场税源进行划片分类,抓住大户,推行建账建制;管住中户,科学核准定额;稳定小户,实行简易征收。

(四)跟踪监督管理特殊税源

特殊税源包括关、停、并、转企业,失踪户、挂靠户、非正常户以及潜在税源户,对这部分税源按地域划片到人,实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并定期开展清理。如出现关、停、并、转等情况,要提前介入,依法对应征税款进行清算,防止税源流失。同时加强对潜在未定税源的分析预测,不断地扩大税源监控总量,既要了解掌握已经实现的税收规模、税收结构,又要注意调查分析尚未实现的潜在未定税源规模和税源结构的发展趋势,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

三、健全税源管理的保障机制

要强化税源管理,必须要建立完善相关的保障机制。在全面细化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因人、因事制宜,构建架构完整、科学规范、严密高效的税源监控体系,不断挖掘税源管理的深度。

(一)建立税负监控预警机制

在税源监控过程中,要以信息化为依托,对各种税源实施静态和动态的监控。建立健全税源监控统计分析制度,建立税源监控数据指标体系和税源分析的数据模型,定期对税源的静态和动态资料实施结构性综合分析。同时要将税源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税收管理员和相关纳税户。建立健全分税种、分行业、分规模级次的纳税评估体系和行业平均增值率、平均利润率、平均税负率、平均物耗能耗等评估指标体系。认真对比分析行业总体指标与个体指标之间、企业申报纳税与实际统计的增加值以及实现利润等相关信息之间的差异。对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出定量和定性的判断,从而对纳税申报和税负异常情况发布预警,将税源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征管、稽查部门。

(二)健全征管与稽查互动机制

税源监控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和急需认真解决的问题,在税源监控的过程

中,要增强执法的刚性,提高惩处违法纳税人的威慑力,建立征管与稽查的互动机制,形成税源监控的合力。稽查部门要认真查处评估、管理等征管部门移交的偷、逃、抗、骗税案件。特别要加强对潜在税源的查管,对利用做假帐、变造账或账外经营等非法手段偷逃税款的行为,稽查部门要加大查处力度。同时要加强对案件的分析,尤其对检查发现的税源管理漏洞,要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反馈给征管部门,征管部门要切实加以整改,堵塞税源管理漏洞,形成联查联管的征、管、查协同动作的新局面。

(三)建立数字化考核的责任追究机制

数字化考核是评价税源精细化管理活动效果的认定手段,即通过细化、量化的工作绩效考核指标,考核评价税源监管人员的工作实绩并做出奖惩,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具体工作中,要按照有利于提高税源管理质量和效率、有利于调动税收管理员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精细化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原则,在总结现有征管考核指标利弊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考核指标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控,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的考核机制,做到税源管理有目标、有考核、有奖惩、确保责任到人。按照税收执法责任制实施严格追究,促进税源管理质量的提升。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选调生工作自1983年开始,已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已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选调生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必须与时俱进地系统思考这项工作的加强和改进问题。为此,四川省委组织部按照中组部的要求,在组织全省21个市(州)开展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抽调专门力量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4个市(州)及4个县,召开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市(州)委组织部、用人单位和选调生四个层面座谈会,对全省选调生队伍进行了摸底统计和个案分析。结合调研的情况,我们既着眼于回答中组部提出的问题,又注重理清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在对我省选调生工作进行简要回顾,对遇到的新情况进入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我省选调生工作的简要回顾

1983年中组部下发《关于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通知》(中组发

[1983]10号)后,四川选调生工作开始起步,除1987至1991年中期因故有短暂间断外,一直持续至今,并且走过了一个由探索到实践、由不规范到逐步规范的发展历程。到目前,我省选拔了一支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的选调生队伍,全省共从高校中选调毕业生20批次,共5049人,其中大专426人,本科4039人,硕士564人,博士20人;35岁以下2958人;24年来,我省选调生队伍中先后产生省级干部1名,厅级干部19名,其中正职1名;县处干部458名,其中正职104名;乡科级干部800多名,其中正职382名;有3000多名选调生充实到了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随着选调生工作的不断深化,选调生队伍的不断扩大,不仅提升了基层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改善了干部队伍年龄和文化结构,而且为我们探索领导人才成才规律、更好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积累了有益经验。主要做法是:

1·1 领导重视,常抓不懈。省委领导非常关心选调生工作,曾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省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将这项工作作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重要举措来抓。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魏宏同志每年都亲自审定选调计划、考录、分配、培训方案,并作了一系列重要批示。比如,在选拔时批示,“选调生涉及这么多学生,而且生源多,大家对选调生工作很关注,原则、程序、工作都要抓细点”;在分配时批示,“选调生选拔工作前期工作不错,做了很细、很努力的工作。后期的安排、分配工作十分重要。首先要注意根据需求情况提出分配方案,分配上不能讲„关系‟,要讲条件、讲需求、讲原则”;在培养方面批示,“任何工作都有一个政策范围内的幅度,把这种幅度范围内的照顾是给那些„关系‟,还是给一些需理解和照顾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平民‟方向的情况,这既检验出我们的政策水平,也检验出我们„家‟的感情”。连续三年选调生岗前培训会魏宏同志都亲自到会讲话。全省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省委的要求,将选调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岗位目标进行考核。尽管24年来我省组织部门经历多次机构和人事变动,但是选调生工作始终做到有人抓、不断档,并且层层推进,不断深入、不断创新。如:乐山、眉山、雅安等市在选调生工作中始终坚持做到了“三个落实”,即领导落实、机构落实、责任落实;绵阳、甘孜、阿坝等市(州)每年接收选调生时,都要召开隆重的见面会,由市(州)委组织部领导亲自介绍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2 严把入口,精心选调。为确保选调生质量,我们在选调过程中严格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努力把那些政治思想素质好、品学兼优的高校毕业生选调到基层工作。一是坚持公开选调。为体现“阳光”的招考政策,我们专门设定了咨询、监督电话、传真、电

子邮箱,并在网上开辟了“政策问答”专栏,对有关选调生政策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答复,对有关选调生工作的举报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变被动接受监督为主动接受监督。同时,为适应选调生考录改革的需求,我们从2006年开始建立了选调生考录网站,公开从报名到录用的全过程,有效的提高了选调生考录的社会公信力。二是改进考录方式。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的变化和公务员公招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选调生考录。比如去年我们计划招考630名选调生,报考的人数达到了近万人。为解决以前“发达地区挤破头、边远地区无人问”,以及“想去基层的进不来、来了的不想去基层”或者“去了基层又想走”的现象,我们对选调生考录方式进行了改进,把以前的“组织分配”改为“双向选择”,把“统一划线”改为“分市州竞争”。这一改进带来了如下变化:报考成都的考生由前年总数的95%降到去年的17%,而报考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考生由不到5%到超过50%,仅报考甘孜、阿坝、凉山三个民族自治州的考生就达1000多人,平均竞争比达10∶1。虽然2007年总的录用计划比2006年减少了40%,但录用的选调生中到三州艰苦地区的是2006年的4倍。同时笔试的竞争比由前年的1·3∶1上升到3∶1。从笔试考录的结果看,艰苦边远地区和中等发达的城市基本一致,保证了各类地区选调生考录的质量。

1·3 加强管理,注重培养。选调生到基层以后,除组织的培养外,关键还是要靠自身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才能成长起来。因此,我们将提高选调生能力素质作为选调生工作的重点,全面加强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一是分类培训,重点培养。对新进选调生队伍的,抓好岗前培训,努力提高选调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其尽快转变角色;对成长为科处级领导干部的,适时举办专题培训;对部分有发展潜力的选调生进行重点培训,并组织县处级选调生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境)外考察学习。不少市(州)确定选调生直接领导或往届选调生为培养责任人,以传帮带的方式培养选调生,缩短了新到基层选调生的适应期。自贡、内江等市(州)还定期不定期组织选调生到沿海发达城市学习培训。二是注重实践,加强锻炼。我们明确要求:选调生在同一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一般为二年左右)便进行轮岗交流或跨单位交流;要适当的将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交给他们,把他们放到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磨练;对一些有发展潜力,但又缺乏宏观工作经验的选调生,选送到上级机关、外地工作或挂职锻炼;同时,注意加强选调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他们尽快走出以往的学生角色,主动融入现在的社会角色。按照这一要求,我省绵阳等市(州)纷纷建立选调生轮岗交流制度,上挂下派制度和外派锻炼制度,千方百计为选调生寻求社会实践和多岗锻炼的机会;一些市还把基层的范围由乡镇拓展到企业和部门下属单位。

1·4 科学用人,尽展其才。我们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把选调生的选拔使用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与党政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与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努力把选调生队伍打造成高素质党政人才的重要基地。一是解放思想,大胆用人。在选调生的使用上,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和因循守旧的用人观,牢固树立“成熟一个,使用一个”的原则,对选调生的使用讲德才表现和实绩,坚持“不求完人看主流,不唯资力看能力”的原则,既重实绩,又看潜力,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对优秀选调生大胆提拔,大胆使用,及时把比较优秀成熟的选调生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为干部队伍年轻化注入生机与活力。乐山等市(州)纷纷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积极为德才突出的选调生搭台阶、竖梯子,让他们尽快的成长起来。二是抓住时机,适时提拔。抓住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和班子调整补充的契机,及时把条件成熟的优秀选调生推荐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如我省凉山等州(市)及时把经过实践锻炼,思想、业务均比较成熟的选调生提拔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并针对选调生的特点,抓住县市、乡镇党政班子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换届,机关领导班子调整补充的契机,积极推荐优秀的选调生进入各级各类领导班子。三是跟踪管理,择优选调。经常利用下基层考察干部、开座谈会、培训等机会,对选调生进行分层次的跟

踪培养考察,对表现出色的及时推荐,大胆提拔使用,以此来鼓舞和激发选调生的积极性。近年来,省经委、省财政厅、省计生委等多家省级机关从选调生中遴选优秀人员补充到机关工作,省民委2006年一次性在选调生中招考了9人;彭州市2005年从川东、川南、川北商调了16名优秀选调生到该市工作;资阳、内江、宜宾等市在市级机关拿出岗位定向招考选调生。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2·1 准确把握选调生工作的定位。自1983年中央提出选调生制度后,中央先后多次对选调生定位作出政策性规定,由最初培养领导人才调整为“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重点是培养基层党政领导后备人选,同时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培养高素质的工作人员”。这样一个变化,是基于时代任务和干部队伍状况的变化,基于国家实行公务员制度和现在选拔领导干部的方式方法、制度创新的变化,也是基于现在青年学生总体状况变化产生的。一是高校毕业生总体数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8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不到3万,现在已达500多万;83年四川高校毕业生2千人左右,现在已达20多万。二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截止2006年底,乡镇党政班子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2·2%,有研究生438人,平均年龄在37·1岁;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45岁下的干部的比例从88年的28%,提高到2006年的73%, 35岁以下干部已占总数的1/3。形势的转变需要我们深入理解选调生工作的定位。对选调生工作的定位,我们认为,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到基层工作”。即选调生应分配到基层工作,而不是去“基层锻炼”。同时,还应明确“基层”的概念,“基层”一般指乡镇,偏远或落后地区可延伸到县级部门。二是“重点培养基层党政领导后备人选”。这是选调生工作的主要目的,也是选调生工作的主要抓手。应当强调,这里的“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仍定位在基层,同

样,“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与“党政领导后备干部”不是同一概念。三是“同时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培养高素质的工作人员”。这里的“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培养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应当是在基层培养起来的,与直接分配到县级以上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有区别。这一定位既尊重干部成长的规律,又符合干部流动实际。准确把握选调生工作的定位,有利于消除对选调生及选调生工作的误解,明确选调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法和工作目标,确保选调生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基于这一定位,我们认为选调生要有别于招一般的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宜少不宜多”,选择“宜精不宜粗”,管理“宜严不宜松”。

2·2 尽快与《公务员法》和现行干部管理制度对接配套。选调生政策是针对部分以特殊渠道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高校毕业生采取的特殊政策,这种特别政策的产生源于选调生在选拔进入公务员队伍时相对于目前基层公务员的比较优势,但这种优势是相对的,也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仅仅因为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方式不同就采取特殊、优惠的政策,就会导致身份绝对化、待遇特殊化,就难免会让社会各界对此产生不公平的争议。因此,选调生从录用到管理,都不应与《公务员法》和现行干部管理制度相抵触,而应与其对接。

2·2·1 制度上要努力规范。按照《公务员法》要求,录用公务员必须有编制和职位空缺,选调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党政机关工作,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同时应明确,有编制和职位空缺的必须是具体的用人单位而不是一个地区,这样才能保证到基层党政机关工作的选调生的公务员身份,而不至成为编外人员。此外,选调生同其他公务员一样,必须严格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选调生晋升职务也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不允许缩短或取消试用期,更不能以培养选调生为由在试用期内超常规使用选调生。

2·2·2 政策上要尽快完善。建议中央组织部尽快制定与《公务员法》等政策相配套的选调生工作办法,统一明确选调生政策、方式,防止地方各自为政,以选拔选调生为由回避《公务员法》,把选调生当作进入公务员队伍的特殊通道。此外,在后期管理上建议中组部明确选调生管理相关政策,如与干部政策的配套,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衔接,等等,以规范这一工作。

2·2·3 使用上要体现公平。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期间,应有计划地培养其成为后备干部,为其成长为后备干部创造条件,如提供上挂下派机会、组织培训、参与急难险重工作、多岗锻炼等,但其是否能够成为后备干部还得依照一定程序,靠实绩说话,过群众关,不能因其选调生身份而优先甚至直接列入后备干部管理。在选调生到基层时,组织关注其健康成长,帮助解决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是合理的,但在其提拔使用时应与其他公务员一视同仁,不宜搞特殊照顾。

2·3 进一步改进选调生选拔方式。做好选调生工作,选才是基础,选才质量好可以缩短培养周期、提高成材率。基于选调生定位和基层工作实

际,选调生选拔既选“最优秀的大学生”,更要选“最满意的大学生、最适合的大学生”。因此,选调生选拔必须采取有别于面向社会公招的方式,标准要更高、程序要更严,只有这样,才能把那些真正有社会责任感,有公共服务意识,愿意并且能够从基层成长的高校毕业生选拔进来。

2·3·1 扩大选拔范围。要按《公务员法》规定,合理设定选拔条件,不过分强调学校名气和学历的高低,让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公平参与竞争.一方面,可将选调范围扩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高校,并不再对单个学校限定名额,让所有符合条件的高校应届毕业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以同样的标准竞争;另一方面,可将参加“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志愿者”、“一村(居)一名大学生计划”、“5000人计划”等活动并服务期满,表现优秀,符合选调生条件的大学毕业生纳入选拔范围,并根据其规模、分布和素质结构单独设定选拔名额。

2·3·2 实行分类选拔。对应届毕业生和已在基层服务的高校毕业生应采取不同的选拔方法,要科学划定这两类考生的选拔名额,针对不同对象

考察侧重点应有不同。对高校应届毕业生应着重改进考试测评方法,考察其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对已在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应着重完善推荐、公示等程序,考察其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改进笔试方法,在笔试内容中可增加基层工作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增加党的基本知识,政策法律常

识,考试和心理测试等方面的新内容,从多角度考核,确保选优质量。此外,在面试和考察环节要有用人单位参与。基层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只有基层用人单位最清楚。学校好、学历高不一定就更适合基层工作,而那些有充分思想准备,对基层环境适应能力强,愿意到基层接受磨练,能真心为基层服务的才是最理想的人选。换言之,合适的就是最好的。面试环节可由省上统一规范面试内容和程序,市州委组织部集中面试;考察环节由市州组织用人单位深入学校集中进行考察,以确保人选质量。

2·3·3 增强选拔的针对性。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提早介入,把工作入点前置,加强与高校就业部门、学生组织的互动。如:在大

二、大三学生中有计划地组织基层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基层、了解农村,缩短适应期;派人到高校宣传动员,让他们理解选调之路,找到理想和现实的结合点。这样,既有利于发现和培养真正有志到基层去的高校毕业生,同时也避

免无意去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误入”选调生队伍。其次,在制定选调计划、发布选调公告时在志愿中就应明确选调后的去向(具体到某单位,尽可能具体到某岗位),并详细介绍当地的情况,而不应在统一录用后不分专业、不管需求,也不顾选调生个人实际搞硬性分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双向选择,让选调生到工作岗位后能够服气、安心。

2·4 进一步规范选调生的日常管理。在选调生的日常管理中应贯穿这样一种理念:对选调生应给予“关注”而不是给予“关照”,对选调生的管理应是“放手”而不是“放任”。工作中,应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2·4·1 淡化“选调”身份,让其融入基层。为消除基层用人单位对选调生的“镀金”思想,需淡化选调生的“选调”身份。一方面,要明确选调生是分配到基层工作,不是到基层“锻炼”,自参加工作起就成为基层的普通一员。另一方面,要明确选调生在基层工作的服务年限(至少2—3年)。在服务期内原则上不准调动,试用期间不能借用。这样,选调生才能真正在基层受到重视、得到重用,也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发挥作用。

2·4·2 下放管理权限,实行分级管理。选调生一旦进入公务员队伍,就应当融入公务员管理体系,而不应自成体系。因此,选调生日常管理应按照干部正常管理权限按级别管理,即撇开其选调生身份,是哪一级干部,该哪一级管就由哪一级管,并且按照选调生政策,明确管理责任,坚持“谁用人、谁管理、谁培养”。从这一意义上讲,选调生日常管理的主体重点就应是县、乡两级,而省、市两级主要是管政策、管规范。

2·4·3 整合管理资源,改进培养方式。可以多给选调生一些培养锻炼机会,但不宜将其作为特殊群体单独培养。在培训上不宜突显选调生群体的特殊性,应将选调生培训纳入现有统一公务员培训和干部培训体系。比如,普通选调生的培训工作最好是在现有的分级干部培训计划中,将其有

机整合进去,而不要越过干部管理权限由省上来组织专题培训。省上可定期举行优秀选调生表彰活动,以树立好的导向。此外,根据选调生工作定位和干部队伍实际,从基层调到市级以上机关工作的,在乡镇和县级机关工作成长为乡镇和县级机关正职领导干部的,因其自身条件与相当级别和身边同级相比不再具有绝对的比较优势,因而可不再进行政策倾斜,应按干部管理政策纳入同级干部培养体系。

(本文为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课题组调研成果,课题组组长为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佳;副组长为原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干部一处处长,现任四川省人事厅副厅长李泽远;成员为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副处长、考评中心主任杨程富,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调研员肖捷,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副调研员周敏,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副调研员孙龙,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人才办干部乔兴勇,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副主任科员王川。)

第四篇:对贷后管理的思考

对贷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大幅上升,陆续建立了系统性的风控体系和内控制度;尤其在资产业务风险管理方面,通过制度设计和岗位分离,有效减少了信贷业务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批环节的信用风险以及道德风险。但在贷后管理环节,执行效果明显不如贷前和贷中环节,各类检查和审计报告中评价贷后管理薄弱、流于形式的描述屡见不鲜。就如何改进我行贷后管理工作,本人结合实际工作体验,从经营理念、制度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

一、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存在不足分析

1、过度依赖规模扩张的经营理念导致“重贷轻管”的思维模式长期存在

近十年是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保持较高的增速,各项业务考核指标逐年攀升、刚性增加。在强大的业绩指标压力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主要围绕扩大存贷规模来做文章。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信贷业务的工作重心仍是新业务推广、新客户拓展和新增贷款的投放上;相比之下,贷后管理以及风控管理相对弱化,形成了“重贷轻管”的思维模式。

2、岗位职责设置约束力不足

目前商业银行贷后管理职能大多由业务经营部门负责,在岗位职责上主要由客户经理承担,由于约束监督不到位,客户经理很容易出现不尽职甚至渎职情况。部分银行在大中型客户的贷后管理上实施了“管贷分离”的信贷经理制,但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加之信贷经理与客户经理同样归属业务条线,迫于业务考核,存在即使发现问题也无法充分披露或延缓暴露问题。

3、贷后管理制度体系化建设不足

传统的贷后管理制度基本上是围绕大中型客户建立的一套“大一通”的管理操作流程,缺乏差异化贷后管理指导。部分银行虽然在贷后管理制度中提出差异化贷后管理的思路和想法,但缺少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配套的操作系统,执行效果不佳。此外,优化创新的信贷产品散落在各项产品的管理操作规程中,没有与贷后管理制度体系有效衔接,导致部分产品维度的贷后管理形同虚设。

4、激励约束机制缺失

一是对经营机构的绩效考核激励以业务发展为主,激励约束的导向性导致贷后管理在基层单位成为一项被动工作。二是对客户经理以及贷后岗位人员缺乏约束激励机制。贷后过程管理绩效激励和负激励都很少,只有在贷款出现不良后,才启动问责处罚机制。同样,贷后岗位人员与所管理客户经营业绩不挂钩,存在贷后“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5、贷后与贷前、贷中环节衔接不足

贷后检查“查而不纠、屡查屡犯”现象无法根除的原因,除了上述分析因素之外,没有实现贷后管理与贷前申报、贷中审批环节的有效衔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与信贷投放环节衔接,对贷后检查和审计发现的问题,无法通过限制业务申报、控制贷款支用甚至压缩回收贷款等有效措施来督促整改,使贷后管理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二、改进贷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转变思维模式,正确认识贷后管理的作用

在利率市场化、融资脱媒化大趋势下,各级经营者在经营理念上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存量客户的重视和精细化管理。贷后管理是存量客户管理最重要的部分。尽职的贷后管理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风险预警。通过有效的贷后管理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快速化解,可以起到降低风险化解成本、减少经营损失的作用。二是存量客户深度挖潜。应该认识到贷后管理的过程是巩固客户关系和业务需求挖掘的契机。三是以管理创造价值。通过抓好贷后管理中的基础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杜绝客户信用评级中断、贷款临时性逾期等增加经济资本占用的事项发生,直接创造价值。

2、完善贷后管理制度体系化建设

一是有机整合客户维度和产品维度的贷后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二是贷后管理制度应明确制定差异化贷后检查流程和内容,并根据不同产品风险特征和审批要求,制定标准化的检查要点和模板。三是创新小微企业管理制度和模式。针对小微企业客户可以创新开展贷后管理外包模式:即将上门走访、资料收集等环节的工作外包给第三方服务公司,由外包人员将相关检查资料整理后提交给银行贷后岗人员,由贷后岗批量开展贷后检查和风险排查。“贷后外包”既解决了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又能通过批量处理方式降低管理成本,还能发挥外包人员的独立监督作用。

3、整合岗位设置、明晰管理责任

一是设立单独的信贷管理部门,独立开展贷后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二是在岗位职责上遵循“谁经营谁管理”的原则,明确客户经理为贷后管理第一责任人;同时,在信贷管理部门设置贷后管理岗,整合信贷经理、风险经理的贷后管理职能,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客户经理是否按照要求完成贷后管理各项规定动作,核查客户经理所做的贷后检查记录和结论是否恰当,以及对客户经理检查发现或内外部信息披露存在风险信号进行跟踪管理;并不定期深入贷款企业,对客户经理检查结论和客户风险进行实地核查,落实贷后管理“四眼”原则。

4、强化贷后激励约束考核

一是在经营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加贷后过程管理的量化评价考核指标,促进经营机构重视贷后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增加客户经理风险薪酬考核比重,建议加大授信业务风险薪酬比重,并将大部分风险薪酬与客户经理在贷后管理的劳动付出和履职程度进行挂钩,并按照“尽职免责”的考核原则清算客户经理应得风险绩效,提高客户经理贷后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对贷后管理岗人员设置明确的量化考核指标,将贷后管理岗绩效适当与经营业绩挂钩,与客户经理共享绩效、共担风险,二位一体,提高贷后管理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5、加强贷后管理与贷款申报、授信审批环节的衔接

一是建立贷后管理与授信审批的联动机制。将贷后管理资料、检查报告纳入存量客户授信申报资料中,利用授信审批审查机制对贷后工作质量进行审核校验,以此有效提高贷后管理工作执行力和检查报告质量。二是建立贷后管理与信贷业务经营部门的联动机制。将贷后检查和内外部审计发现问题的客户提交信贷经营部门,通过控制贷款支用、限制业务准入等方式,督促客户完成风险事项整改,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第五篇:为进一步强化部队管理

为进一步强化部队管理,提高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加强部队安全防事故工作,防止各类事故案件的发生。7月2日下午,略阳大队组织全体官兵召开当前部队管理安全工作形势分析会,共同对当前部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就下阶段队伍管理,安全防事故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通报了大队近段时间部队管理情况,认真分析了在部队管理和执勤备战中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队伍管理,就如何抓好部队管理教育、执勤备战、安全防事故等经常性管理工作进行研究。会上,大队长刘智胜对近期队伍的管理与安全防事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指出了当前部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随后,全体干部就目前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共同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导员蒋大城就下一步队伍管理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把部队管理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二是要强化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管人管事;三是抓好“两个经常性”工作,提高官兵安全思想教育和部队管理教育。

教导员蒋大城针对当前队伍管理和部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要结合即将来临的“十八大”安保工作,全力抓好部队安全管理,确保部队高度安全稳定和集中统一,保障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二是认真分析研究当前队伍管理和安全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三是加强官兵之间的沟通,深入了解官兵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增进战友情谊,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严格落实一日生活制度,严格执行请销假、值班站岗、查铺查哨制度,确保人员在岗在位;五是要进一步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切实增强官兵执行部队的规章制度和条令条例的意识,坚决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按照“有什么问题就整改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进行整顿整改,切实剖析问题根源,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提高部队管理。最后,何倩教导员就提高部队队伍管理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充分认清形势,增强忧患意识,查找当前部队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苗头,解决违反“五条禁令”行为、驾驶员不按操作规程、战士使用手机现象、合同制消防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二是抓住重点,强化措施进行整改。要重点解决班子不团结问题,坚决整改官兵生活作风问题,解决执行力差、消防监督执法不规范等问题,要严格落实集体理财等制度;三是讲政治、讲团结、讲正气,增强凝聚力,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民意,集体决策,要讲政治、讲原则、讲大局、讲退讲,团结一心,发扬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不甘人后的精神,确保党的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任务、“安全建设年”创建等中心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关于进一步强化与改进贷后管理的思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