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编辑:夜色微凉 识别码:14-1002516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20 17:31:5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电子商务产业是我旗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进一步繁荣市场经济、推动产品外销、促进全旗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202_年8月份,我旗被列为自治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旗县。我旗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倍加珍惜上级给予的大力支持,用活用好优惠政策和项目资金,使我旗电商进农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一、我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在旗政府的统筹协调下,整合经信、科技、人社、团委、妇联等部门的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建成建筑面积1800平米,集电子商务运营、大学生创业、科技创新、项目孵化、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现已投入运行,已入驻企业36家,202_年1-11月,实现网购金额1869.6万元,网销金额1203万元。其中,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中设立的020线下体验店,对我旗范围内的农村特色产品及周边地区的特色农副产品进行资源整合,在体验店内分区摆放,通过线下展示、体验的方式,对农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建成苏木镇电商中心站7个,委托内蒙古牧农优选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对38个村级服务网点、13个街道社区服务网点进行升级改造,基本形成了覆盖全旗重点地区的电商服务网络。

(二)整合资源打通物流渠道。一是引进专业农村电商公司运行。支持内蒙古绿杭农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的“农牧民+”乡村物流项目,通过“农牧民+”移动端平台统筹全旗物流信息,形成旗府物流向全旗苏木镇扩散,各地物流点收集货物向旗府汇聚的一体化物流配送体系。二是整合物流渠道向基层延伸。旗经信部门帮助终点物流有限公司建立了现代物流仓配送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并整合10余家快递公司市到旗、旗到苏木镇的配送渠道,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在我旗范围内形成了长途集中运输,到点分散送件的区域性合作新模式,为全旗消费者和商家提供全新的优质服务。

(三)全力推动本土“名”“特”“优”产品上网销售。在旗人民政府统筹协调下,建立全旗电子商务联盟,促进各大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的本土产品上网销售进程。202_年,我旗“库布其”、“塔拉沟”、“西草地”、“喜妮”等“名”“特”“优”产品已全部上网销售,京东鄂尔多斯杭锦旗特色馆、农牧民+、今合网等电商企业运营良好,绿美现代农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羚丰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企业网络销售额增长迅速。由内蒙古牧农优选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整合苍尔荣宗味砂锅酱、金碧园火锅料、大井滩羊肉罐头、蒙道尔奶食品、巴拉亥胡油葵花油、百家囍胡油葵花油、东辰食品等本地产品资源,进行网货化包装,开辟网络销售渠道。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发展载体缺失,大型企业引领示范不强。我旗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刚刚起步,电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少大企业的引领和大项目的集聚,配套政策和服务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及应用型企业的本地发展需求。

(二)电子商务意识不强,普及应用有待加强。202_年以来,我旗出台了电商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电子商务应用推广活动,帮助许多传统企业“上网触电”。但是,多数中小企业管理者未充分意识到抢占网销市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电子商务的理解还停留在上网或网站建设阶段;网络零售起步较迟,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三)人才尚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需要。目前我旗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短缺、难获取且难留下,特别是电子商务高端的技术、管理、营销、运营人才缺乏,导致企业不善于利用电子商务进行产品营销与品牌提升,降低“触网”成功概率。

(四)配套支撑体系尚不健全。我旗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比重较小,信用担保、支付、认证、代运营、物流配送、数据分析、网店装修等服务体系不健全,尤其是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旗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发展。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时效性较低,物流成本偏高,不利于消费者网购体验和企业网络销售的发展需要。

三、下一步发展计划

(一)继续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PPP等方式,引进第三方电子商务运营企业发展运行电子商务,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推进我旗农村电子商务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效应。依托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打造便捷高效的创业发展服务环境,帮助和扶持创业者迅速成长,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切实发挥对电子商务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完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依托内蒙古牧农优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围绕杭锦旗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大力筹建集产品供应、质量检测、货物仓储、物流配送为一体的杭锦旗综合仓储物流产业园,提供一体化仓储物流服务,打造标准化、平台化、透明化的牛羊输出冷链基地。整合邮政、快递、供销、客货运各类物流资源和运力,建设旗、镇、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点,推动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增强城市生鲜配送能力。

(三)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和市场经营主体培育。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整合资源、分类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多渠道培养电子商务发展的各类实用人才,普及电子商务基础知识,为推动全旗电子商务发展奠定基础。

(四)促进农产品网上销售,打造农特产品品牌。认真梳理汇总我旗农特产品,引导和推动农特产品生产市场化、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农特产品品牌培育、宣传、推广和质保体系,形成适合网上销售的系列产品。加强与其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对接与联系,通过当地政府搭建的电子商务线下实体店,实现本地农村特色产品在其他示范县的线下体验,线上销售。同时,可以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实现本地农产品与其他地区的农产品互通有无,加大农产品的推广力度。将“塔拉沟”羊肉、“沙海清”食用菌、“西草地”甘草猪肉等本土品牌打造成为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优质优价。

第二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情况(一)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已初步形成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重视下,各有关部门加强指导,紧紧围绕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着力培育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大力推动**市电子商务服务产业“个十百千万工程”建设,打造电子商务服务示范基地,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网络,畅通消费品、社会生活必需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渠道,初步解决农村群众购买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销售最初一公里的问题。随着云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兴边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我市 11 县(区)乡镇网络、乡镇服务站点的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 3 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46 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 136 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市级电子商务创业园和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拥有各类电商企业 6500 多户,自营平台企业 76 个,自建门户网站企业 850 个,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 25 亿元(网购金额 23 亿元,网销金额 2 亿元),服务全市决战脱贫攻坚的农村电子商务稳步健康发展。

(二)**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四化”特点 1.发展模式多样化。一是有盐津县的互联网+农产品,昭阳区、镇雄县的互联网+农产品+手工艺。二是有绥江县金龙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第一个生鲜农产品线上对线下(O2O)模式电子商城

——“中国西部农场”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三是有水富县、鲁甸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建成开园。四是有众多知名平台如淘宝、天猫、邮乐购、优帮帮及中国镇雄•商城、天街、农多多、易和互联、猫猫抓树、新螺蛳湾商城、**雅购、美团、滇润电子商务、易田电商、绿康源、朱提苦荞等电商企业将服务网络延伸至乡村,为我市电子商务,尤其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2.使用平台多元化。由于自建平台成本高,全市推动农产品上行,主要借助第三方平台。如盐津县利用阿里巴巴线上推介产品和线下订单销售,在易田电商城、盐津特色馆、阿里家乡味、中国追溯诚信商城等四大平台促推盐津优势特色农产品。昭阳区云南祺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有淘宝企业店、阿里巴巴店、天猫祺祥食品专营店、天猫**苹果水果旗舰店和货通天下等第三方合作平台,销售业绩处于上升期。公司成功开设了天猫**苹果水果旗舰店,积极参加淘宝的各种活动,**年全年实现总交易额 193万余元,比上年增长了 3.5 倍,为提高**地方特色产品的知名度、信誉度及提升产品形象做出了一定贡献。

3.经营产品本土化。我市农村电子商务主要经营本地特色农产品、日用品以及传统制造加工产品。目前,已有滇润电子商务、易田电商、绿康源、朱提苦荞等一大批电商企业涌现出来。在淘宝、天猫、京东、货通天下和彩云优品等知名电商平台都有**的电商旗舰店、专卖店和专营店。**苹果、天麻、花椒、竹笋、苦荞、绿豆糕、**酱、丝绵被、小碗红糖等地方高原农特产品网上销售收入逐年增加。张蝴绵公司于**年通过第三方平台天猫网站注册了“张蝴绵旗舰店”,于**年淘宝网站注册了“张蝴绵蚕丝家纺”。通过几年努力,公司电商由承包形式转化为代运营形式,组建了自己的团队来完成网销工作,**年电商销售总额由**年的 286 万,上升到 798 万,同比增长 179%,占年销售总额比53.65%(**年销售总额 1487.3 万元)。

4.区域经营特色化。如盐津县着力加强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以点代面选取茶叶、乌金猪、乌骨鸡、中药材、竹笋、天麻等特色农产品订制追溯超级码(已订制 350 万枚)采用线上对线下(O2O)、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个人(B2C)、个人对个人(C2C)等销售模式推进农产品上行。镇雄县的“互联网+智慧食堂”——精准扶贫与营养餐改善计划即“校餐安”智慧监管云平台项目,该项目针对目前校园食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及管理难点,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手段,建立起一套“信息能共享、产品易追溯、风险可研判、资金有去向”的校园食堂安全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这项计划的实施,把教育服务与精准扶贫很好的结合起来,既解决农民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又确保学生吃得安全营养。水富县电子商务孵化园由温泉社区集体经济和红色股份投资入股 100 万元成立水富众信移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组建了由 3 名大学生村官和 3 名温泉社区两委人员组成的初期运营管理团队,并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园区开

设了“金江奇石”、“峡谷温泉”、“名优特品”等线下产品展销馆,在淘宝网开设了水富名优特品官方店,已签约入驻商家 38 家,入驻产品300余个,入驻物流公司和快递公司2家,截至5月底,线上订单 436 单,入驻企业通过平台宣传、展示,自主销售额达56 万余元。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两年的发展,我市农村电子商务主要解决了“工业品下乡(下行)”问题,“农产品网销(上行)”依然困难重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发展氛围不浓。一些部门和乡镇领导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对电子商务知识的了解,不会也不善于运用电子商务发展村级经济,少数乡村干部认为发展电子商务是企业的事,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象,多数农户缺乏农村电子商务知识。众多涉农企业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持有“怀疑”态度,缺乏信心。实体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水平不高。我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存在上热下冷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缺乏统筹规划。目前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没有市级规划指导和配套的激励政策措施,多数是自主创业,与农村经济联接不够紧密。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占比很小,经营份额不大,呈“散、小、弱”发展态势,带动村级经济发展的能力弱。电子商务企业主体少,大型电子商务企业比例低,而且各自为政,缺乏合作共享意识。商务、扶贫、农业、林业、供销联社等部门“单打独斗”,资金、项目未能得到有效整合,推进工作统筹调度不够,极大影响了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制约瓶颈凸显。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是对电子商务核心价值链的概括,而我市农村这方面的基础都很薄弱。一是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虽然拥有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有好的农产品,但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标准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尚未建立,不利于在网络上打造**自己的农特产品品牌,也掣肘了农产品的网上销售。二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缺乏统一、专业的服务网点,服务体系不健全,通讯信息技术、设备等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普及。三是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保鲜储存、冷链配送能力严重不足。除了中国邮政外,其它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最多只建设到县城,偏远乡镇尚未涉足,物流行业上门收货、准时送货、货款代收等这些电子商务最基本的服务更是无从谈起。四是受规划、土地、资金等制约,全市各县区电商产业园建设滞后,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难以协同跟进。

(四)缺乏专业人才。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我市熟悉网络、了解电子商务的群体基本上集中在 80 后、90 后,而 70 后、60 后对电子商务知之甚少,了解不多,专业人士更少。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信息采集和发布、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都需要专业人员。真正懂得

电子商务的人才又不愿意深入农村,服务农村,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成为我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关键。

三、加快**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针对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就如何加快发展我市农村电子商务,调研组进行了认真研讨,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形成推动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合力 我市正处在脱贫攻坚关键期,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性,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把农产品上行作为着力点和关键环节,努力打造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农村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业体系,其发展需要互联互通,共同发力,需要商务、财政、扶贫、农业、交通、工商、食药、供销等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电子商务企业、传统商贸企业、物流企业的多方协同,需要为电商创造公平竞争、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议尽快组建专门的电子商务发展协调机构,加强高位运作和指导,推进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制定科学规划,确立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蓝图 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对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创业增收、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议充分借

鉴电子商务发展较为成熟地区的经验,紧密结合**发展实际,从培育规模化特色产业、平台建设、信息网络、物流快递、道路建设、金融支持、人才培训等方面,科学制定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的路径。运用“互联网+”,积极打造新的商业业态和模式,推动农特产品走品牌化、规模化电商销售之路,促进线下产业发展与线上电商交易平台相结合,走抱团发展、融合发展之路。让电子商务成为**农村发展的新引擎,助力脱贫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三)建立物流系统,奠定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石 构建科学高效的电商物流网络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础。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总量小,发展缓慢,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较低,配送需求多点次,因此建议加快对物流体系的建设:

一是整合现有物流资源。重点整合工业、农业、商业、仓储、运输等领域现有的物流信息资源,引导乡镇商贸中心、配送中心、供销社等流通网络资源和电子商务企业、邮政快递物流企业信息对接,搭建面向农村的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引导发展与电子交易、网上购物、在线支付协同发展的物流配送服务,推动第三方配送、共同配送在农村的发展,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高效联动。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符合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中心和站点,特别是偏远乡村设置站点,加快乡(村)

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站、邮政快递网点等物流节点建设,提高电商物流配送覆盖面。要完善配套体系建设,电信、移动等网络运营单位要继续加大网络建设投入,推进农村地区和偏远乡村的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速和服务水平,扩大网络对终端用户的覆盖面,实现农村电商由“单一代购”向“代购代办代销”转变。

三是强化合作。加快与淘宝、京东商城、中国网库、苏宁易购等的合作,搭建对外电商平台,实现低成本快速发展,铺好农村电商入户的“最后一公里”,借助中通、申通、顺丰和邮政等大型物流快递公司的力量,提升农村物流效率,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构建线上线下融合、覆盖全程、综合配套、安全高效、便捷实惠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

(四)补齐短板,强化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支撑 针对我市电子商务人才紧缺的状况,建议既要加强短期的人才培训,满足市场急需,又要深化人才培养,为农村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打下基础。借力国家实施《农村电子商务百万英才计划》,在重视人才引进的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通过电子商务创业,壮大农村电子商务骨干力量。整合商务、供销社、人社、教育、扶贫、农业、科技等部门培训力量和经费,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培训。组织开展政府部门、镇村干部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培训,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从业人员电子商务专业培训,进行大学生、返乡青年、农民电子商务创业培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电子商务技能培训。

(五)加快农产品“三品一标”的培育,提升我市农产品的竞争力和上行力 “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生产“好产品”是基础,打造“好品牌”是关键。要实现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需要农业转型升级来支撑,需要农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来保障。

一要做优产品。主动适应市场多元、消费升级趋势,围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加快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打造“苹果、天麻、花椒”等产业集群,形成集群效应,提高我市特色农产品产品核心竞争力,推动农特产品走品牌化、规模化电商销售之路。

二要打造品牌。顺应“品牌电商化,电商品牌化”趋势,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制定区域品牌发展战略。支持有影响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辟**产品专区,或嵌入其网站作为一个子频道,全方位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品牌。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打造电商品牌,在品牌的挖掘、引进、推广等方面下功夫。支持市内特色农产品申请“绿色”、“有机”、“无公害”、“地理标志保护”等认证,鼓励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在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上开设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专区。并注重营销推广品牌,利用政府网站、农业信息网、农经网和官方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及时发布农产品营销信息尤

其是特色优势产品、季节性大宗产品的产销信息,并邀请目标市场电商企业和各类主流旗舰店、网店经营者来我市观光考察和参加农产品、旅游产品发布会,通过“精准对接”,提高电商产品营销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加强质量监管,促进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 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保证。我市农村电商产品普遍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农产品标准不一、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诚信度不高等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对电子商务企业、相关机构、从业人员和网络经营活动的监管。由商务、农业、工商、食药、质监等部门联合成立全市农村电子商务监管服务中心,建设电子商务监管服务信息平台,制定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二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评价制度。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涵盖农业产地环境、生产、加工、储存、包装、运输和流通等各环节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

三是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对产品源头管理,强化资质审核,做好服务指导,重点引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按标准种植、生产、加工、包装,从源头保证网货供应质量,杜绝安全隐患。

四是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传播快、覆盖广的特点,将消费品、农资流通企业、农家店以及农产品产地

市场等纳入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网上信息服务、购销对接、交易撮合、在线支付、统计分析、预警预测等功能,提升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效果和政府调控市场效能。

第三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南漳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的调研报告

一、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农产品销售也搭上了电子商务车。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正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形势喜人。如阿里研究中心发布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2_)》中显示,以淘宝网为例,截至202_年,经营农产品类目的网店数达26.06万个,阿里平台上共完成农产品交易额约 200亿元。相对于202_年,202_年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在淘宝网(含天猫)平台上,生鲜相关类目(水产肉类、新鲜蔬果、熟食)增速高达194.58%,在202_年里,同类型的农产品也只是比202_年增长99%。由此可知,农产品电子商务将带来一场农产品流通领域里的革命,为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迎来一片新天地,极大地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一)有利于实现农业强县,发展现代农业

南漳县素有“金南漳”之称。“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貌结构,荆山山脉与江汉平原过渡地带的地理位置和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蕴育的生态资源,为南漳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南漳县农业资源丰富,是农业生产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商品粮基地重点县、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县、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长江防护林和世行贷款建立多功能护林基地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基地。其中林特资源有1500多个品种,银杏、红豆杉、白皮松等珍贵物种蕴藏其间,麂、獐、獾、鲵等稀有动物得以保护繁衍。土特产品十分丰富,蚕茧、银杏、板栗、核桃、香菌、木耳、柑桔以及天麻灵芝、杜仲、枣皮等名贵中药材十分丰富,尤其是蚕丝、木耳、银杏在明清时期就享誉海内外。因此南漳县在依托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情况下,培育了很多特色农产品。为实现“小生产,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破解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推进南漳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强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途径。

(二)有利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利用现在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的速度,跟上经济快车的步伐,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滞销风险;通过网络发布,查询农产品供求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生产,降低生产风险;网络交易缩短交易链,减少了中间环节的利益流失,增加农民收入。

(三)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能促进农村信息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信息环境,有助于建设高效的物流体系,逐步实现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二、南漳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农产品生产领域涉及电子商务活动,产生了较好的效益。南漳县农业、果蔬、林业等涉农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网站,12个镇区内的农企业特别是重点龙头企业、只有少部分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大部分专业化合作社没有自己的专业网站。全县各个行政村虽然都建立了村级信息服务站,但是信息更新不及时,存在一定的信息滞后。

(二)产业化龙头企业电子商务意识落后

如湖北荆思源食品有限公司仅仅开通了网站推荐自己的产品,也只是在襄阳市内比较出名,使绿色、安全、健康的正大食品为消费者所认可。湖北荆思源食品有限公司也只有本地特色芝麻香油、调味油、芝麻酱等香油产品,产品畅销湖北省。如葫芦谭贡米也只是由个人零散的在淘宝网在出售,没有由形成有力规模。

(三)思想认识有差距

分散经营的农户对电子商务缺乏认识和信任,部分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不懂电子商务,没有对相关从业单位和人员给予应有的支持。另外,已参与到农产品电商中的许多企业思维存在局限,没有考虑到特殊性,目标人群与服务范围定位不清,发展模式选择错误,不注意优化和整合各类资源。目前南漳县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85家,但是只有少量涉足电子商务的应用,大部分的专业合作社还没有电子商务方面的意思。

三、南漳县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根据商务部部长助理王炳南在全国电子商务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发展方向,南漳县电子商务发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对发展电子商务认识不足

南漳县农产品电子商务进程迟缓,电子商务的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宣传引导力度不够,农产品专业化合作社对电子商务认知不够,并且发展思想还不够解放,发展理念亟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

随着网络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接受,但互联网用户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农村覆盖率较低,能真正利用互联网的人较少。对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了解也较少,阻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缺乏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信息采集和发布、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都需要专业人员。但现在农村缺乏具有电子商务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够。

农产品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还有差距,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完整掌握交易信息,信息不对称使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可靠性降低,欺诈行为、抵赖行为时有发生。同时,农产品电商尤其是大宗农产品交易的在线支付系统不完善,资金、信息、货物安全无法充分保障。

(五)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物流触角延伸不够,偏远地区无法直达。冷链物流发展尤其欠缺,保鲜技术、储存能力、配送力量等存在差距,而且成本过高。有关行业资料显示,目前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成本与损耗每单均价高达 40元。

(六)标准化水平较低。

南漳县农产品的生产标准、质量标准、包装标准、配送标准、验收标准等制定不够,交易规则、安全追溯、索赔机制建设不够,交易各环节缺乏可量化的管理标准。

四、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电子商务设施与网站建设

南漳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整体规划和系统支持,加强网站建设,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多层次、开放的网络体系,为实现农产品电子交易奠定基础。由政府部门牵头搭建公益平台模式。如中国农业信息网—一站通商机服务、新农村商网、茶多网等,为电子商务类企业或农产品供应商提供公益服务平台,整合认证、监督、价格咨询、供求信息等资源,以实体店、生产基地或批发市场为支撑,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实现生产 者、消费者和运营商的互利多赢。

(二)加强宏观规划和指导

政府应加强统一领导,整合各部门、各乡镇的电子商务网站等信息资源,构建覆盖乡村的多级农业信息网络,建立大型的综合性农村信息化网站,让农民多层次、多渠道参与电子商务,解决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滞后的问题。

(三)加强培养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

一是通过政策倾斜鼓励专业人才到农村就业;二是依托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通过农校对接,培育一批带头人,通过能人带动,培育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三是通过阳光工程,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和使用网上交易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和技术水平;四是依托“一乡一业”示范镇和“一村一品”示范村,引导率先发展电子商务,辐射带动周边的发展。

(四)提高农业企业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上的促进作用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主体包括农民、中介机构、农产品经营者和农业企业,其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对计算机网络缺乏基本认识,认为产品卖出去就行;许多涉农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巨大商机,认为风险大、投资周期长,维护难,持观望和怀疑态度。

针对农业企业信息化观念滞后,具体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应由农业主管部门牵头,加强对中小农业企业信息化应用培训。培训中,应首先让企业领导者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经验和实践表明,领导的主持和参与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是企业信息化起步与成功的关键。

(五)健全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是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真正实现现代化物流配送的很少。物流配送需要高质量的保鲜设备,一定规模的运输设备和人力,需要大量投资。产品电子商务很多是以批发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亟待建设现代的物流配送体系。在企业的日常运作中,从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回收一系列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物流,物流成本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在价格、交货期、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竞争力。电子商务企业要实现按单生产的柔性化方式,就必须合理运用现代物流系统,提高物流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物流成本,及时满足客户需求。没有高效的物流服务的支持,柔性化生产将难以顺利进行,无论电子商务是多么便捷的贸易方式,都将是无米之炊。

(六)完善网络安全和多部门协作

网络安全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关键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网络交易各方的利益。病毒、欺诈、黑客等因素威胁着网络交易的安全,我国目前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还相对落后,这些都成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安全隐患。抓紧制订行业、地方法规、规范,规范网上流通秩序,实现网上交易行为可追溯、可确认。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信用平台建设,建立网络经营和消费主体信用体系、电子商务纠纷投诉与调解处置机制。开展行业自律,引导企业诚信经营、规范服务,保护网上消费者合法权益。鼓励与银行、税务等领域进行交易主体信用信息共享。完善在线支付系统,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开展服务,加快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电子银行业务拓展,普及电子支付相关知识。

电子商务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电子商务的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产业、多个地区,在信息资源、电子支付、安全认证、贸易流通、税收等各个层面都需要多方面的协作。

第四篇:农村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现在虽然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业、农村、农民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而党的十六大提出抓住新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全党理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我们内蒙古地处北部边疆,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较差。改革开放20多年来,虽然按照当时三步走的规划提前走完了前两步: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基本小康”,但同全国“总体实现小康”还有一定差距,农村牧区差距更大。国情、区情都说明,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所以,清醒地分析和认识农村牧区的地位、现状和比较优势,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的家乡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区新巴尔虎左旗地区。这里的人民的生活是以牧业为主,但农业也不可或缺。这次我主要以我的家乡地区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访问。

我了解到新世纪以来,国家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明显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内蒙古全区上下紧紧抓住这个历史发展机遇,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建立了良好开局。一是全区自然生态环境、公路交通、信息网络、能源电力等基础建设步伐加快;二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三是农村牧区和整个国民经济出现持续快速发展新形势;四是城乡人民生活和各项社会公共福利事业有新的提高、新的发展。

(一)GDP增速加快,人均GDP已跨上1000美元的重要台阶。

202_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401.01亿元,比1999年增长10.47%,人均GDP5872元,比上年增长

9.76%,约合709美元。202_年,全区生产总值提升到2150.4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0%,创历史新高。

(二)农村牧区经济在结构调整中不断发展和增长。

202_年,全区农牧业生产总值达到543.16亿元,比1999年增长2.04%。其中,农业308.36亿元,比上年下降3.25%;牧业205.46亿元,比上年增长9.79%。202_年,依据市场需求变化,全区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业由降转升,畜牧业继续保持增长。

(三)农牧民家庭收入与物质生活稳步增加和提高。

202_年,全区农牧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2_元,比上年增加35元,仅增长1.74%,约合246.43美元。其中,农民为1869元,比上年减少34元,降低1.79%,约合226美元;牧民为3354元,比上年增加656元,增长24.31%,相当于405.6美元。另外,农牧民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如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分别比上年增长14.0%、11.1%、3.5%和15.2%。这反映出农牧民家庭物质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农村牧区社会基础设施、生活环境和社会保障。得到改善和发展。

202_年,全区13648个行政村嘎查,通汽车率为81.2%,通电话率为58.79%,自来水受益村为27.76%。202_年,通汽车率达到88.0%,通电话率达到82.71%,自来水普及率达到37.25%,比202_年分别提高了6.88、23.92和9.4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从202_年以来,全面实施“千村扶贫工程”,到目前已惠及2910个村嘎查,绝对贫困人口已减至128.4万人。同时,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养老等社会福利事业并取得新发展。当然这些是从全区发展来看,我通过走访,也了解到,现在农民的生活基本稳定下来,每家收入比较固定。牧业发展呈良好势头,大家对生活的期望更高。许多老人都感叹现在生活越过越好。同时农业发展也从低缓变为上升,让许多只靠种地为生的人开心不已。从家庭设施来看,也和过去有许多改善,许多更为先进的家电出现在每家每户。而随着社区的增多,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得到解决。

虽然,许多事情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但也是大多数家庭,仍有少部分家庭的生活发展不是如意。在所谓的“平均”下,仍有些不“平均”。因此我向当地的政府部门了解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缺乏统筹城乡实力。这是农村牧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二,城乡分隔的“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制约着农村牧区的快速发展。三,农牧民缺乏平等的国民待遇,合理的经济利益和发展权利得不到切实保障。四,农牧民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家庭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五,农村牧区发展建设投

资少又极不平衡。

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及时的做出调整,制定出一系列政策方案。一,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二,加快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推进新型工业和特色加工业的发展。三,加快中心小城镇建设,进一步繁荣小城镇经济,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城镇化。四,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五,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牧业经济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

总之,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性、持久性的过程。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解决农牧民最关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增加农牧民收入、发展产业支撑和改善生产环境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积极性。我相信,只要政府干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理清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用3至5年,完全可以使本地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牧民生活更加宽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农牧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

第五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一)

农村电子商务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方面和领域。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供销合作社系统也因长期扎根农村的先天优势,不仅在挖掘优质农产品,帮助农民解决“卖东西难”的问题上大有可为。在电商落地、网购进村、物流入户这些帮助农民解决“买东西难”的方面更是占尽先机。

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供销合作社深化综合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供销合作社践行为农服务宗旨、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功能的重要阵地,还是顺应商业模式及消费模式深刻变革、实现传统经营网络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以电子商务为主要方式的现代流通发展迅猛,对供销社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为顺应“互联网+供销社”的发展趋势,钦州市供销社系统审时度势,积极发展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供销社电子商务工作起步晚,人才缺乏,任务重,压力大,各级供销社从实际出发,始终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予以推进,通过项目支撑,争取资金扶持,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整合各种资源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1、建设镇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目前,全系统已建成超过30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其中,浦北县寨圩站、白石水和龙门站已于**年建成运营,寨圩服务站占地1500平方米,展示厅250平方米,龙门服务站占地2600平方米,展示厅200平方米,白石水服务站展示厅100平方米,物流仓库1000平方米,已组织了本地60多种农副土特产品上架展示;

2、搭建县级供销电商服务平台。灵山县供销社为有效管理和协调电子商务运作,成立了灵山县振合电子商务公司,负责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去年就已经开通了网上销售荔枝的渠道,增加了荔枝销量,提高了农民的销售收入;

浦北县则以建设经营平台为抓手,大力实施经营体系改革创新,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投入资金近200万,改造建成寨圩、龙门等镇16个镇级电商综合服务站。并注册成立了“浦北县中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统一进行管理。并且搭建电商平台。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与总社供销e家平台链接,开通了供销e家浦北平台,上线优质本地特色农产品30余种,实现了电商销售100多万元。

二、积极发展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

钦南区供销社基础差,底子薄,为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寻找合作者,拟与广西联同众创公司合作建设钦南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该公司与中通物流公司合作,在钦南区各镇设置中通物流网点,开展了电商物流投递;

而供销社则协助组织各镇的特色农副土特产品,由电商收集及时通过中通物流发往全国各地。钦北区的大寺供销社建成的“综合服务站”内开设了与圆通快递物流和电子商务体验区,初步组建了“电子商务”服务站。

三、争取落实电子商务扶持有关政策。

钦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对投资新建大宗商品电子化交易、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网络交易、移动购物等信息化建设和改造,年交易额首次突破500万元以上的电子商务企业,按其实际投资额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钦州市供销社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年,灵山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获得中央“新网工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面积1200平方米运营中心的建设。

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扶持力度不大。对电商企业扶持力度不大,企业建设初期赢利能力差形成推进缓慢,项目后期跟进资金缺口大。2、是专业人才短缺。可以说人才决定电商成败,懂电商的人有,懂农村的人也有,既懂农村又懂电商的人稀缺,能熟练掌握电商的人员也很难在短时间里培养到位。3、是物流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全市物流仍处于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简单的发展阶段,物流企业规模过小,服务能力不足,物流技术水平不高,投入不足,解决农产品“最初一公里”和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力度需要加大。

五、对策及建议。

1、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电子商务企业的支持、扶持力度,降低企业风险,培育壮大电子商务企业;

2、强化农民合作社电商人才培训。加大农村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力度,将电子商务培训纳入农村实用人才建设体系和就业创业培训体系。每年供销社牵头组织我市农民合作社相关人员参加电子商务及实战培训;

3、完善农村商贸物流体系。提升农村物流水平,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的支撑,公路运输是广大农村地区最基本的运输方式。要加快农村客货场站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努力提高农村客运网络的通达深度和覆盖密度。完善物流配套设施,完善农村配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商贸冷链物流。4、实施农特产品品牌战略。大力支持农副产品注册商标,并整合现有农产品品牌,用商标来启动名牌创立,引导农民规范使用农产品商标,加大对农产品商标的保护力度,推行农产品标准化,加强品牌宣传力度,提高了农特产品的知名度、附加值和竞争力。收集汇编各县(市、区)名特优农产品目录,开展名特优农产品文化创意设计,通过“互联网+农业”打造特色农产品网销平台,鼓励开展网上促销推广。5、加强与知名电商的合作。供销合作社与知名电子商务企业之间有竞争,但也有合作的空间,阿里的淘宝和京东的“一号店”特色馆,有一些是依托供销社来给它开办的,甚至是运营的。供销合作社在抓好自身电子商务平台组建的同时,要鼓励支持区县乡镇村供销社与知名电商企业合作,只要是为农服务,对农民有利,能够为农民提供实惠,就要大力合作。

(篇二)

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发展农村电商有利于降低交易和流通成本、增加商业机会,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民收入、促进创业就业。为推动普安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根据县政协常委会的安排,6月18日至23日,县政协副主席王强带领县政协调研组(我局产业办赵永春同志作为政协调研组成员),对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县立足特色优势资源禀赋,积极搭建网络营销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特别是**年7月被列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之后,县委、县政府更是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不断健全服务体系,培育服务平台,开发网适产品,发展电商交易,构建党政推动、市场主导、协会引领、产业支撑、品牌带动、全民参与的发展格局,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良好、进展顺利。

(一)组织领导得到不断加强。一是切实加强行政推动。坚持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成立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在县工科局设立电商办,负责协调、统筹、服务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制定出台了《普安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普安县电子商务创业大赛方案》、《普安县农村淘宝合伙人资金补贴办法(试行)》、《普安县电商物流补贴方案》、《普安县委党校电子商务培训实施方案》和《普安县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培训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并多次召开全县性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推进会议,全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要求、目的意义、业务流程、操作办法进行宣传,以此提高企业和农民群众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三是积极创建示范典型。依托电商示范县和农商联动示范县项目,全面提升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推动物流、网货、人才、服务等电商资源集聚,将全县各类电商网点建设成为特色农产品上行的重要流通窗口。

(二)服务体系建设获得长足发展。一是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按照202_年基本实现“三有一能”(县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镇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农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的要求,截止今年6月,争取国家电商扶贫建设资金202_万元,县级匹配1000万元,建成县电商服务中心1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2个、村级电商服务点36个,初步构架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的雏形。同时,引入社会资金3亿元,全力推进我县电商产业园项目建设。目前,产业园b区主体已全部完工。二是培育电商服务平台。引进、发展了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电商云等电商交易平台,培育普安宏鑫茶业有限公司等电商企业30家(其中**年新增21家,**年新增2家),促进76家传统企业(合作社)转型开展网络销售(其中**年新增34家,**年新增11家),发展网络店铺302个。三是培训电商服务人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紧扣增强内力抓人才培训,整合培训资源,邀请淘宝大学、知名电商企业讲师及高校教授,对部分涉农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和电商创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年7月以来,举办各类培训班112期,培训各类人员11000余人(次),为农村电商业务正常开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三)支撑体系建设取得较快进展。一是扩大乡村网络覆盖。移动、电信、联通等通信运营商切实加快通信网络建设,扩大乡村网络覆盖面,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供网络支撑。全县有12个乡镇(街道办)实现网络覆盖,占100%;

90个村(社区)个村(居)委会所在地实现网络(4g及宽带)覆盖,占总数的100%。二是发展物流配送服务。大力发展物流快递公司,鼓励、引导物流企业在乡镇布设服务站点,扩大配送网络,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物流服务。全县共发展邮政、中通、申通、圆通、顺丰等物流快递企业19家共50个网点,12个乡镇(街道办)均有快递服务站点,实现物流乡镇(街道办)服务全覆盖。

(四)电商交易变得日趋活跃。一是加快特色网适产品开发。坚持把网适产品开发作为我县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鼓励、引导企业不断开发特色网适产品,强化产品的策划设计、商标注册、加工包装和宣传推介,对特色产品申请“地标保护”、“绿色”、“有机”、“无公害”和“**名优产品”等认证,努力打造地方特色产品品牌。截至目前,“普安红茶”、“普安四球古茶”、“普安白芨”、“普安薄壳核桃”申报国家地理商标已获批准,“普安天麻”、“普安蜜柚”正在申报国家地理商标;

**省怡丰原生态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普安县细寨布依人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等38家企业获得“三品一标”企业称号;

普安县周易农产品精加工厂等3家企业获“**名优产品”称号。同时,开发茶叶、薄壳核桃、天麻、牛干巴、芭蕉芋、百香果、民俗工艺品、土鸡蛋、土蜂蜜等网适产品10多种。二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交易。工科、农业等部门积极组织电商企业参加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定期收集、发布特色产品信息,开展各种购销对接、网上促销活动,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交易。同时,积极鼓励产业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未就业大学生发展电子商务,开办网店、微店,实现创业就业。**年1-6月,全县农村电子商务累计实现网上交易额1852万元,其中:买入1100万元(仅以农村淘宝家乡版计算),卖出752万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3%和40.01%。农村电子商务在促进农民增收、助推精准扶贫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三是探索多种电商经营模式。引导企业改变传统营销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运营”的经营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益。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多方负责的品控机制,对网销产品开展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方位监督,为打造地域特色网销品牌奠定了基础。如:普安宏鑫茶业有限公司电商部成立以来,在普安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已建成线下体验馆1个,在淘宝、**电商云、天猫等平台开设网络店铺5个,手机商城1个,电商生态圈已初具规模。目前,该公司正在布局海外电商市场,通过该公司自己建立的5个外语网站(英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销售普安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同时在相应的国家设立线下体验馆,提高了普安茶的美誉度。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调研发现,虽然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良好,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一)宣传发动仍不够有力,企业、农民认知程度较低。各级组织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不大、范围不广、形式单一,企业和农民普遍对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作用和途径了解不深。一些企业看不到发展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商机,片面认为电子商务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维护难,对发展电子商务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甚至多数企业至今还不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建立企业网站或网页。农村由于青壮劳力普遍外出务工,家中留守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对电子商务这一新生业态的认知能力有限,参与热情不高,电子商务的利用率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二)电商发展规模较小,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电商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层次较低、分布零散,缺少规模较大的领军型电商企业。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初具雏形,但50个行政村无服务点,距离实现全县乡村全覆盖还有很大差距。同时,已建成的县、乡(镇、街道办)、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中,能够正常运营、完全发挥作用的只占少数,一些村级电商服务点仍是“空壳”。一些能够运营的村级电商服务点,也仅仅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代购商品、代缴电话费等方便,而在促进“农副产品进城”上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

(三)支撑体系不够完善,电商发展存在短板。在宽带网络支持方面:宽带网络覆盖率仍较低。全县村级网络仅覆盖到村民委员会所在地,多数村民组未接通宽带网络,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正常运营。在物流体系建设方面:一是物流网络覆盖不全。全县物流快递企业中,快递企业的物流网络多数只延伸到乡镇一级,电子商务物流到村“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非常突出,致使农村外购商品进村与农副产品进城处于“短路”困境。二是物流成本过高。目前全县电子商务物流费用一般为:包仓区首重3000克以内6元,续重1000克3元;

非包仓区首重3000克以内6-7元,续重1000克3—18元。以此标准计算,农民通过电子商务销售10公斤农产品到包仓区,需支付物流费用27元,核算属于亏损。总体来看,由于电子商务物流成本过高,发展电子商务的利润预期低于常规销售,挫伤了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三是配送服务不够规范。一些快递物流企业在商品分拣、配送环节对商品造成毁坏,给销售企业带来损失

(四)网适产品种类单一,特色品牌开发落后。一是网适产品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我县各乡镇的网销产品种类基本雷同,普安薄壳核桃”“普安天麻”、“青山牛干巴”等具有地域特色产品种批量小、没有形成规模,商品供应能力明显不足,有单无货的现象极为突出。二是网适产品品牌开发相对落后。乡镇和企业普遍对网适产品的品牌开发仍不够重视,不注重网适产品的开发、加工、包装和宣传,不及时跟进网适产品的商标注册和质量认证。一些土特产品包装简陋,跟不上县场需求;

一些网适产品因为无商标、无认证,不能上网销售;

一些有销路、有市场的网适产品只能借用兴义等州内企业的注册商标实现上网销售,不得不将巨大的利润空间转让给县外企业。三是网络交易购进多、外销少。全县农村电子商务今年1-6月虽然累计实现网上交易额1852万元,但购进占总量的59.3%,外销仅占40.7%,电子商务促进农村经济提质增效、促进农民稳步增收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完全显现。四是网销产品质量监管不够到位。全县尚未建立电子商务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网销产品的质量监管缺乏手段,难以杜绝网络销售中的欺诈行为。

(五)电子商务专业人员稀少,电商发展缺乏人才支持。全县电子商务发展缺乏专业人才,尤其缺乏数据统计分析、活动策划、产品研发、包装设计、售后客服、宣传推介、美术美工等高端人才。农村普遍面临“招不来人、留不住人”的问题,虽然初步培训培养了一些人员,但多数专业技能偏低,只能完成电子商务的基本电脑操作,缺乏既懂农业农村工作,又懂电子商务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和农村电商带头人。

三、对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研组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一是强化工作调度。定期召开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电子商务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工作调度,分阶段制定出系统、科学、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思路措施,合理设定乡村电子商务站(点)布局,不断强化市场化运作,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强化宣传推介。加大力度,改进方式,不断加强电子商务的宣传推介,提高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扩大农民参与电子商务的认知度,营造全社会关注、参与、发展电子商务的强大合力。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建议我县切实用好用足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系列奖励扶持办法,设立电子商务发展基金,对农村建办的所有电商企业、网店给予政策扶持和一定的资金补贴。四是强化机构、人员保障。建议为县电商办增加人员编制和相应的工作经费,引进专业人才,有效发挥主管部门的引领、指导作用。

2.健全服务体系,培育电商企业。一是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充分抓住我县列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大好机遇,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加快电商服务体系建设进度,争取实现村级电商服务站应建全建。二是加强乡村服务站点运营管理。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乡镇(街道)服务站、村服务点的日常运营管理,积极引进第三方服务平台,定期发布农副产品供需信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交易,为农副产品“进城”提供服务,使乡村两级服务站(点)真正在助推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上发挥作用。三是培育壮大电商队伍。积极招商引进大型电商企业入驻普安,引领全县电子商务业快速发展。在全县筛选确定一批业绩好、潜力大、基础牢的电商龙头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进行重点培育,鼓励做大做强,逐步扩大电商产业规模,提升电商企业层次。把扶持发展电子商务与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返乡青年、种养大户开办网店、微店,不断壮大电商骨干队伍。四是探索多种电商经营模式。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业,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农户+电子商务”、“专业合作社+农户+电子商务”等多种电商经营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发展。

3.完善支撑体系,弥补电商短板。一是加快通信网络建设。积极协调移动、电信、联通等运营商,加快农村通信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通信支撑。二是扩大物流网络覆盖。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商务、供销部门与物流企业、电商在农村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上的共享衔接,积极整合行业资源,加快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鼓励物流企业加强协作、抱团发展,在乡(镇)、村集中、统一、分级设立配送站(点),优化物流配送线路,扩大物流配送网络覆盖面,构建以县城为中转、以乡村服务站(点)为基点、以到户配送为终端的城乡一体化综合配送体系,有效解决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到村“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降低电商物流成本。借鉴发展电子商务好的地区的经验,采取物流补贴、税费减免、项目倾斜等方式,加大对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促其降低收费标准,减少物流成本,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四是规范物流企业服务。指导、监督物流企业建立商品分发、配送、运输等方面的作业规范,提高服务质量,减少中间损耗,维护客户权益。

4.开发网适产品,打造特色品牌。一是大力开发特色网适产品。依托全县主导产业和文化、旅游资源,在巩固提高现有优势农副产品和民俗工艺品品质的基础上,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建立健全“三品一标”、“一村一品”等基础数据库,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实验和推广,培育、开发更多高附加值、高效益、富有地域特色的网适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档次,凸显产品的地域特色。二是合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切实加强对网适产品品牌创建工作的领导,努力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社会资源,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地方品牌。积极引进、培育分别从事网适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包装设计、网络销售的专业化公司,组建网适产品开发集团,合理分配网适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要素,对产品进行统一研发、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实现组织化生产、专业化运营、集团化发展。同时,高度重视网适产品的商标注册和质量认证工作,及时对新研发的产品进行商标注册,申请“地标保护”、“绿色”、“有机”、“无公害”和“名优特新”等认证,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提高网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全力做好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农副产品产地追溯体系建设,建立部门间、区域间监管信息共享和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机制,实行电子商务诚信“黑名单”制度,不断加强网络市场和网销产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等网上欺诈行为,提高失信成本,促进守法经营,营造诚信、安全、规范的电子商务市场环境。

5.培养专业人才,强化人才保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一步加大电商人才培育力度。依托淘宝大学、阿里巴巴等培训平台,重点培育从事电子商务培训工作的师资力量和懂电商业务、会经营网点、能带头致富的农村电商领军型人才。在普安县中等职业学校设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对大学生村官、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广泛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壮大电商人才队伍,为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篇三)

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分享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李克强总理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扩大电商在农业农村的应用,鼓励社会资本、供销社等各类主体建设涉农电商平台。蒲城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农业产业如何升级,农特产品如何销售,农民如何增收”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互联网+”的产生,农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

近期,在政协领导带领下,县政协经济委组织部分委员,通过走访调查、听取汇报、座谈讨论、专家指导和赴浙江遂昌、桐庐等地考察学习等形式,就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发展现状

(一)党政重视。一是政策引导。**年底以来,我县成立了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蒲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蒲城县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扶持奖励办法》,编制了《蒲城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二是宣传培训。先后组织电商企业、爱好者近500人赴浙江桐庐、桐乡、遂昌及陕西武功等地考察,召开了2次千人推进会,并通过电视、网站、微信等媒介,广泛宣传电子商务,提升了群众的知晓率。创办了我市唯一的电子商务学校,建成全市最早的电商孵化基地,**年免费培训学员800多名,孵化网店1500家。三是积极服务。以“服务企业、服务网店”为宗旨,建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电子商务创业园,入住企业15户。四是激励引导。**年,县政府表彰了电子商务企业、创业明星、网点销售明星、优秀运营中心等优秀集体和个人,并通过示范带动、组织观摩、交流学习,激发了大众创业热情,全县电子商务创业人员(含兼职)达1.3万余人。

(二)势头良好。一是架构日益完善。本土电商建成23个镇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和359个村级服务站。县镇村三级架构初步形成,为培训电商人才、对接大型电商平台、实现“购物不出村,农资到地头”奠定了基础。二是发展速度较快。**年底,全县电子商务网站、网店6000多家,电商企业30家,其中年销售额上百万元的有毛女、玉女、民富园果蔬等15家,上千万元的有天子果蔬、创客女子联盟和寻秦记互联智库3家。

(三)成效初显。一是组织化程度提高。**年成立的县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会员达150余家,居全市前列。经协会协调,中通、韵达两家快递公司快递费(农产品)每单由8元降至5元。二是培育了一些品牌。“蒲城酥梨、蒲城椽头馍、毛女石子馍”等网销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年春节,蒲城椽头馍呈现价格上升、销量猛增的可喜局面。三是取得了初步成绩。天子果蔬、同富兔业、民富源果蔬开创了电商扶贫新模式。“农掌门”进行了智慧农业的新尝试。永信酱菜、东王西瓜酱、丞盛茄子干等受到网购迷青睐。电商青创会为尧山镇上王村、永丰镇曲里村、龙阳镇东王村网上义卖酥梨、苹果108万元。**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15亿元,销售额7.2亿元。“双11”当天,网络交易额1.54亿元,销售额近7000万元,其中农产品销售占70%。我县先后荣获“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和“电子商务培训基地”称号。

总之,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在创业培训、网店孵化、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走在省市前列,逐步形成初具特色的“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网店先导”模式,为今后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存在问题

目前,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主要解决的是“工业品下乡(下行)”问题,“农产品网销(上行)”依然困难重重,与“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要求有很大差距。

(一)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认识不足。对照武功“买西北、卖全国”思路及组建专门机构、整合资源、全力以赴抓农村电子商务的经验,我县多数部门、镇的领导未形成抓农村电子商务是“一把手工程”的共识,更未认识到其在落实供给侧改革、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助力精准脱贫等方面的重大意义。众多涉农企业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认识不足。大多农民的农村电商知识匮乏,缺乏生产绿色、有机优质农产品的积极性。

(二)与大平台对接不到位。浙江遂昌**年5月与阿里巴巴签定战略协议,率先建成全国首家淘宝县级特色馆,借此平台,当地农产品顺利走出大山,竹炭、土猪肉等热卖全国。**年底,其本土电商平台“赶街网”在12省、32县建成近2800个村网点,有效解决了“网货进村,土货进城”问题。受政策、资金等影响,我县虽与京东商城、苏宁易购达成合作意向,但未就农产品在其平台销售达成共识,与中国网库合作的“蒲城酥梨网”建设进展缓慢。

(三)无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浙江桐庐、桐乡、遂昌及陕西武功等农村电子商务先进地区的共同经验:建有集办公、仓储、孵化、分拣、食宿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商产业园,免费提供工商注册、项目申报、产品检测、数据保障、商品贸易、平台建设、物流配送、融资支持、物业管理等服务。受规划、土地、资金等制约,我县电商产业园建设滞后,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难以协同跟进,农村电商缺乏核心竞争力。

(四)配套政策未落实到位。《蒲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到**年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电子商务物流园区,已不能适应电商快速发展的需要。《蒲城县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扶持奖励办法》提出“从**年至**年建立电子商务促进专项资金,总额度为1500万元”,至目前仅落实了100万元。反观浙江遂昌,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扶持资金持续增加,**年是57万元,**年达900万元,**年到1293万元。

三、对策建议

我县农村电子商务虽处在起步阶段,但势头迅猛,潜力巨大。就电商而言,是“大鱼吃小鱼”,更是“快鱼吃慢鱼”。当前,我县若能抢抓机遇,通过快速精准发力,把农村电子商务做大做强,必将有利于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市场化销售、品牌化经营步伐,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必将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转型发展;

必将有利于加快推进精准扶贫,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此,我们建议:

(一)形成一个“眼光长远”的共识。电子商务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浙江遂昌是欠发达县域利用电子商务加快赶超的典型。**年以农林产品为主的电商交易额达5.3亿元,还带动“农家乐”收入2.66亿元,涌现出“茶叶村”、“青糕村”等大批网上产品特色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8年高于全省、全国水平。遂昌经验告诉我们,应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来培育,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原则,以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为目标,以“酥梨、椽头馍、金银花”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大力实施“精准电商脱贫”计划,推动农产品供给侧改革。

(二)出台一套“精准到位”的措施。建议县委、政府统筹协调,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政策和办法。一是强化领导。“点面结合、多级联动”,形成强大的工作推进体系。确立农村电子商务“一把手工程”地位,成立高规格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确立镇村两级“一把手”领导责任制,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列入责任目标考核。二是强化扶持。出台含市场准入、国土规划、财政支持、人才培养等一揽子扶持政策。设立不低于1000万元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连续三年重点扶持物流配送体系、网点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宣传培训、品牌培育等。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资源参与农村电商。抓好酥梨、金银花、椽头馍、石子馍等优势农特产品标准化制定,建立健全标准推行、监管机制,通过补贴、奖励等引导标准化生产。采取贴息贷款、债券融资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优先保障电商园区和重大电商项目建设用地。整合人社、教育、扶贫、农业、科技等部门培训经费,建立“网店运营人才实训基地”。引进县外优秀电商人才,建立专家学者、企业家数据库,力争三年内培训一万人次,鼓励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通过电子商务创业,壮大农村电商骨干力量。

(三)建设一个“渭北知名”的农村电商产业园。为最大限度利用社会化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借鉴武功等地经验,改造利用南塬果品市场,发挥其交通便捷、基础较好(占地158亩,拥有洽源、西禹、宝华等多家物流公司及1座5000吨冷库,周边有红旗、大富豪、紫荆塬等3大停车场、数百家货运信息部)等优势,精心论证规划,将其打造为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分设农产品特色馆、农产品线上线下体验馆、农产品检测中心、物流仓储等,为电商提供低成本的办公用房、网络通信、人员培训、仓储物流等公共服务。招引专业农产品电商,促进园区电商企业集聚发展,力争5年时间将其打造为一流的农村电商产业园。

(四)搭建一个“服务一流”的电商服务平台。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线下产业发展与线上电商交易平台相结合,走抱团发展、融合发展之路。依托“乐村淘”、“新窗口”等平台,加快镇村服务站(店)改造升级,实现“单一代购”向“代购代销”转变,推动农特产品走品牌化、规模化电商销售之路。强化“借船出海”意识,加快与京东商城、中国网库、苏宁易购的合作,搭建县域对外电商平台,实现低成本快速发展。

(五)创建一批“全国知名”的网销品牌。“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生产“好产品”是基础,打造“好品牌”是关键。要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以销促产,倒逼农产品提质增效。一是做优产品。主动适应市场多元、消费升级趋势,围绕“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加快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通过统一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统一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有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打造“蒲城酥梨、椽头馍、金银花”等产业集群,提高我县特色产品核心竞争力。二是打造品牌。顺应“品牌电商化,电商品牌化”趋势,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总结完善**年椽头馍品牌推广经验,实施好区域品牌发展战略,迅速改变品牌建设“小、散、乱”局面。支持有影响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辟蒲城产品专区,或嵌入其网站作为一个子频道,全方位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品牌,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和实现农民就业增收。

(六)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优化公共服务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构筑农村电商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一是减少干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干预。整合农业、财政、经发、商务、供销等部门资源,形成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有效合力。二是优化服务。推动农村电子商务资源整合优化,形成发展规模效应。培育、引进第三方服务企业,为电商提供软件开发、业务咨询、数据分析、网店建设、产品包装、市场推广、委托运营等专业化服务,组建具有社会公信力的电子商务认证、信用、安全等中介机构,拉长农村电商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完善纠纷处理、争议调解、法律咨询等综合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电商有序发展。三是强化监管。通过完善网络经营主体数据库、制定“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推动电商领域诚信体系建设等,探索建立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的监督机制。发挥好公安、市场监管、商务等职能,依法打击网络虚假宣传、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四是加强自律。发挥好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作用。加快成立镇域电子商务协会,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自律、统计监测、技术推广、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农村电商健康发展。

总之,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力促农村电子商务成为我县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大众创业、精准扶贫的新引擎。

(篇四)

根据市政协常委会的安排,5月24日至26日,市政协副主席席君忠带领市政协调研组,赴灵台、崇信、静宁三县,对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近年来,特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政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精神,坚持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促进农村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引擎和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载体,不断健全服务体系,培育服务平台,开发网适产品,发展电商交易,构建党政推动、市场主导、协会引领、产业支撑、品牌带动、全民参与的发展格局,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良好、进展顺利。

1.组织领导得到不断加强。一是切实加强行政推动。坚持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成立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规划》、《关于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电商扶贫工作(静宁)推进会议,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要求、目的意义、业务流程、操作办法进行宣传,提高了农民群众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三是积极创建示范典型。大力争取国家、省上项目、资金支持,积极开展电商典型创建活动,发挥典型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作用。**年庄浪县争取实施了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年静宁县、灵台县被确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新阳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线下体验馆“平凉馆”列入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9个贫困乡镇、34个贫困村列入全省电商扶贫试点乡村和先行先试乡村,3户企业被评为省级电商示范企业,3家网店被评为“全省优秀网店”,静宁县、庄浪县分别在全省电商扶贫经验交流会和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推进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2.服务体系建设获得长足发展。一是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到202_年实现“三有一能”的要求,各县(区)认真落实《关于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的实施意见》,截止今年8月份,争取国、省电商扶贫建设资金6652万元,建成县(区)电商服务中心6个、乡(镇)电商服务站81个、村电商服务点321个,初步构架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的雏形。二是培育电商服务平台。先后引进、发展了淘宝网“特色中国·平凉馆”、苏宁云商“中华特色·庄浪馆”、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平凉通”、“地特网”、“淘崇信”、“泾川在线”、金果博览城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电商、微商交易平台784个,培育新阳光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宏达国盛集团、红六福果品公司等电商企业81户,成立电子商务协会6家。三是培训电商服务人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大力实施“万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工程”,举办各类培训班49期,培训电商人员7334人(次),为农村电商业务正常开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3.支撑体系建设取得较快进展。一是扩大乡村网络覆盖。协调移动、电信、联通等通信运营商,加快通信网络建设,扩大乡村网络覆盖面,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供网络支撑。全市有102个乡镇实现网络覆盖,占100%;

有321个贫困村实现网络覆盖,占贫困村总数的54%。二是发展物流配送服务。大力发展物流快递公司,鼓励、引导物流企业在农村布设服务站点,扩大配送网络,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物流服务。全市共发展邮政、中通、申通、圆通、顺丰、联合等物流快递企业30多家,在81个乡(镇)设立快递服务站点,物流服务覆盖81乡(镇)、321村。三是完善在线支付体系。结合推进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农行“四融”平台,实现了乡村在线支付服务全覆盖。积极引导农商银行、甘肃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增设金融服务网点,为农村网店开展现金结算、支付业务提供了便利条件。

4.电商交易变得日趋活跃。一是加快特色网适产品开发。坚持把网适产品开发作为考核电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鼓励、引导企业不断开发特色网适产品,强化产品的策划设计、商标注册、加工包装和宣传推介,对特色产品申请“地标保护”、“绿色”、“有机”、“无公害”和“甘肃名优产品”等认证,努力打造地方特色产品品牌。全市共开发出“平凉金果”、“平凉红牛”系列产品和小杂粮、蔬菜、食用油、土鸡蛋、土蜂蜜、保健药枕、刺绣等网适产品300多种。二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交易。各级商务部门积极组织电商企业参加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定期收集、发布特色产品信息,开展各种购销对接、网上促销活动,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交易。同时,积极鼓励产业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未就业大学生发展电子商务,开办网店、微店,实现创业就业。全市农村电子商务累计实现网上交易额1.18亿元,其中:买入7756万元,卖出4042万元。农村电子商务在促进农民增收、助推精准扶贫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三是探索多种电商经营模式。引导企业改变传统营销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运营”的经营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益。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协会”多方负责的品控机制,对网销产品开展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方位监督,为打造地域特色网销品牌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调研发现,虽然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良好,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1.重视程度不够,政策资金支持较少。部分县(区)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谋划规划不够超前,政策支持不够有力,资金扶持不够到位。全市电商网店建设除争取国、省补助资金外,再无资金来源。市、县两级均未设立电商发展基金,发展电子商务的工作经费、培训经费尚未纳入财政预算。县(区)商务部门没有专门电子商务工作机构,没有配备专业工作人员,引领、指导、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职能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普遍存在重平台建设、轻运营管理的问题。

2.宣传发动不够有力,企业、农民认知程度较低。各级组织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不大、范围不广、形式单一,企业和农民普遍对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作用和途径了解不深。一些企业看不到发展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商机,片面认为电子商务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维护难,对发展电子商务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甚至多数企业至今还不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建立企业网站或网页。农村由于青壮劳力普遍外出务工,家中留守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对电子商务这一新生业态的认知能力有限,参与热情不高,电子商务的利用率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3.电商发展规模较小,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电商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层次较低、分布零散,缺少规模较大的领军型电商企业。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初具雏形,但仍有22个贫困乡镇无服务站、273个贫困村无服务点,特别是乡村服务站(点)建设目前仅仅是计划覆盖到贫困乡、村这一范围,距离实现全市乡、村全覆盖还有很大差距。同时,已建成的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中,能够正常运营、完全发挥作用的只占少数,一些乡镇电商服务站、村电商服务点仍是“空壳”。一些能够运营的村电商服务点,也仅仅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代购商品、代缴电话费等方便,而在促进“农副产品进城”上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

4.支撑体系不够完善,电商发展存在短板。在宽带网络支持方面:一是宽带网络覆盖率较低。全市贫困村网络覆盖率仅为54%,目前仍有273个贫困村未接通宽带网络。二是农村宽带接入速率较低。已实现宽带网络覆盖的乡(镇)、村,宽带网络普遍带宽狭窄、接入速率较低,网络运行存在质量差、速度慢、稳定性低、断线率高的问题,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正常运营。在物流体系建设方面:一是物流网络覆盖不全。全市物流快递企业中,只有邮政快递的物流网络基本覆盖到村一级,其余快递企业的物流网络多数只能延伸到乡镇一级,电子商务物流到村“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非常突出,致使农村外购商品进村与农副产品进城处于“短路”困境。二是物流成本过高。目前全市电子商务物流费用一般为:省内首重1000克以内6—12元,续重1000克2—4元;

省外首重1000克以内10—23元,续重1000克2—12元。以此标准计算,农民通过电子商务销售20斤小米,需支付物流费用24元以上,核算属于亏损。以静宁县常津果品公司为例,**年11月至**年5月期间,虽然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苹果18万单、实现销售额720万元,但经营成本仅快递费一项就支出180万元,平均每斤苹果支付快递费1元,企业实现利润仅36万元。总体来看,由于电子商务物流成本过高,发展电子商务的利润预期远远低于常规销售,挫伤了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三是配送服务不够规范。一些物流企业在商品分拣、配送环节对商品造成毁坏,给销售企业带来损失。如静宁县物流企业偶尔对苹果造成外伤,影响了平凉金果的品牌声誉。

5.网适产品种类单一,特色品牌开发落后。一是网适产品种类单一、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七县(区)的网销产品种类基本雷同,品种主要以“平凉金果”、“平凉红牛”系列产品为主,小杂粮、土特产等地域特色产品种类少、批量小、没有形成规模,商品供应能力明显不足。二是网适产品品牌开发相对落后。各县区普遍对网适产品的品牌开发不够重视,不注重网适产品的开发、加工、包装和宣传,不及时跟进网适产品的商标注册和质量认证。一些小杂粮、土特产品包装简陋,跟不上市场需求;

一些网适产品因为无商标、无认证,不能上网销售;

一些有销路、有市场的网适产品只能借用外地企业的注册商标实现上网销售,不得不将巨大的利润空间转让给外地企业。三是网络交易购进多、外销少。全市农村电子商务虽然累计实现网上交易额1.18亿元,但购进占总量的60%,外销仅占40%,电子商务促进农村经济提质增效、促进农民稳步增收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完全显现。四是网销产品质量监管不够到位。全市尚未建立电子商务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网销产品的质量监管缺乏手段,难以杜绝网络销售中的欺诈行为。一些不法电商缺乏诚信经营意识,借助“平凉金果”品牌效应,在网上以次充好,用外地苹果冒充静宁苹果销售,给“平凉金果”品牌保护带来压力。

6.电子商务专业人员稀少,电商发展缺乏人才支持。全市电子商务发展缺乏专业人才,尤其缺乏数据统计分析、活动策划、产品研发、包装设计、售后客服、宣传推介、美术美工等高端人才。农村普遍面临“招不来人、留不住人”的问题,虽然初步培训培养了一些人员,但多数专业技能偏低,只能完成电子商务的基本电脑操作,缺乏既懂农业农村工作,又懂电子商务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和农村电商带头人。

三、意见建议

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研组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一是强化工作调度。定期召开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电子商务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工作调度,分阶段制定出系统、科学、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思路措施,合理设定乡村电子商务站(点)布局,不断强化市场化运作,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强化宣传推介。加大力度,改进方式,不断加强电子商务的宣传推介,提高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扩大农民参与电子商务的认知度,营造全社会关注、参与、发展电子商务的强大合力。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建议市上尽快出台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奖励扶持办法,设立电子商务发展基金,对农村建办电商企业、网店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同时,将非贫困村与贫困村同等对待,在发展电子商务上给予项目、政策、资金支持。四是强化机构、人员保障。建议为县(区)商务部门增加电子商务专业机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引进专业人才,有效发挥主管部门的引领、指导作用。

2.健全服务体系,培育电商企业。一是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大力实施国、省电子商务示范创建活动,加快电商服务体系建设进度,争取**年实现贫困乡(镇)、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并逐步向非贫困乡(镇)、村延伸,努力做到应建全建。二是加强乡村服务站点运营管理。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县(区)电商服务中心、乡服务站、村服务点的日常运营管理,积极引进第三方服务平台,定期发布农副产品供需信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交易,为农副产品“进城”提供服务,使乡、村服务站(点)真正在助推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上发挥作用。三是培育壮大电商队伍。积极招商引进国内大型电商企业入驻平凉,引领全市电子商务业快速发展。在全市筛选确定一批业绩好、潜力大、基础牢的电商龙头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进行重点培育,鼓励做大做强,逐步扩大电商产业规模,提升电商企业层次。把扶持发展电子商务与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返乡青年、种养大户开办网店、微店,不断壮大电商骨干队伍。四是探索多种电商经营模式。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电子商务业,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农户+电子商务”、“专业合作社+农户+电子商务”等多种电商经营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发展。

3.完善支撑体系,弥补电商短板。一是加快通信网络建设。积极协调移动、电信、联通等运营商,加快农村通信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增加宽带带宽,提高光纤流量和接入速率,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通信支撑。二是扩大物流网络覆盖。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商务、供销部门与物流企业、电商在农村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上的共享衔接,积极整合行业资源,加快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鼓励物流企业加强协作、抱团发展,在乡(镇)、村集中、统一、分级设立配送站(点),优化物流配送线路,扩大物流配送网络覆盖面,构建以县城为中转、以乡村服务站(点)为基点、以到户配送为终端的城乡一体化综合配送体系,有效解决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到村“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结合全市果、菜产业发展需要和农副产品季节性、易腐性特点,加快果、菜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冷链物流供给能力,解决果、菜长途运输保鲜问题。三是降低电商物流成本。借鉴陇南市发展电子商务的经验,采取物流补贴、税费减免、项目倾斜等方式,加大对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促其降低收费标准,减少物流成本,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四是规范物流企业服务。指导、监督物流企业建立商品分发、配送、运输等方面的作业规范,提高服务质量,减少中间损耗,维护客户权益。

4.开发网适产品,打造特色品牌。一是大力开发特色网适产品。依托全市主导产业和文化、旅游资源,在巩固提高现有牛肉食品、苹果、蔬菜、小杂粮等农副产品和旅游纪念品、民俗工艺品品质的基础上,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实验和推广,培育、开发更多高附加值、高效益、富有地域特色的网适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档次,凸显产品的地域特色。二是合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切实加强对网适产品品牌创建工作的领导,努力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社会资源,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地方品牌。建议借鉴温州生产打火机经验,积极引进、培育分别从事网适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包装设计、网络销售的专业化公司,组建网适产品开发集团,合理分配网适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要素,对产品进行统一研发、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实现组织化生产、专业化运营、集团化发展。同时,高度重视网适产品的商标注册和质量认证工作,及时对新研发的产品进行商标注册,申请“地标保护”、“绿色”、“有机”、“无公害”和“甘肃名优产品”等认证,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提高网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全力做好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农副产品产地追溯体系建设,建立部门间、区域间监管信息共享和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机制,实行电子商务诚信“黑名单”制度,不断加强网络市场和网销产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等网上欺诈行为,提高失信成本,促进守法经营,营造诚信、安全、规范的电子商务市场环境。

5.培养专业人才,强化人才保障。坚持本土培养为主、人才引进为辅的原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一步加大电商人才培育力度。依托淘宝大学、阿里巴巴等培训平台,重点培育从事电子商务培训工作的师资力量和懂电商业务、会经营网点、能带头致富的农村电商领军型人才。在平凉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对大学生村官、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广泛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壮大电商人才队伍,为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篇五)

**年以来,长三角一带逐渐出现了依托“淘宝网”以网络销售带动的产业生态系统,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这种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形态——“淘宝村”已经成为极富中国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形式。以“淘宝村”为代表的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形式成为了互联网时代农济发展的新模式,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社会创新(socialinnovation)”,是继科技创新以外,驱动新经济范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力。在全球互联网经济发展大大背景及我国提出的“互联网”的战略框架下,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赋能农民改善城乡差距是具有重大意究课题。立足于长三角城乡协调发展,本项目选取了浙江省西南部已经发展起来的较为成熟的四个农村电子商务村/县域作为研究的典型探讨了“淘宝村”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的形成与构成机制,分析了这种自发式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并性地提出了推动的建议。“淘宝村”的出现为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甚至是颠覆式的改变。“淘宝村”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升级。从各地“村”的发展历程看,分三个阶段:开始是一些掌握了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农村青年和返乡农民工,零散地在网上销售当地土特产,这个阶要是解决了农产品“走出去”和“买卖难”问题;

之后,看到网上也能卖产品、挣大钱,“淘宝村”内参与的人越来越多,逐步形成了气具备了规模效益;

现在,“淘宝村”发展已进入第三个阶段,各村围绕主打产品,逐步形成了以村、镇、县为单位的产供销产业群。展望来,“淘宝村”还将向“品牌化”、“集约化”、“订单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调查显示,“淘宝村”农业升级换代的速度远远超其他村镇。“淘宝村”促进了农村繁荣。“淘宝村”产业形成之后,产生了很多影响。一是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包括原材料、配件、包装、物流快递、代运营、培训等成由电子商务驱动的地方特色产业新经济圈。二是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近年来,农民工大量进城带来了严重的农村空巢问题,“38、6”(妇女儿童和老人)成为农村人口的主体。而现在的“淘宝村”不仅吸引了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回乡,一些农村复转军人、初中文化以下和残疾人也找到了用武之地,同时,“淘宝村”大量的人才缺口还吸引了外地人来农村就业。三是“淘宝村”明显改善了乡风民情。过去老百姓靠天吃饭,大量时间喝酒打牌无所事事,现在的“淘宝村”人人有事做、人人有奔头,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淘宝村”大幅增农民收入。淘宝村形成了显著的财富效应。通过从事电子商务创业,淘宝村的大量网商走上了致富道路,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村”加快了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商聚则人聚、财兴则人兴。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推广,促进了农民返乡创业和就近就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和的发展,使一些传统乡村显现出小城镇的雏形。很多地方围绕“淘宝村”,创立了电子商务的培训学校、创业园、物流中心等公共服务设形成了城镇的功能。对“淘宝村”的调研发现,我国庞大的农业、广袤的农村和众多的农民,与现代信息结合后,能够产生飞速的聚变反应,为解决我国农”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其一,近年来国家一系列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业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农村基础设施的持续普及改善和农村“熟人社会”使得当前我国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适逢其时。其二,农村电子商务在业务形态上,已向在线交易拓展;

组织化方面,由零散网上售卖土特产发展到以村镇为单位的产供销产业群,农村电子商务快速缩短了农业现代化的周期。其三,调研数据发现,从事农村电商体和我国新增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群体是高度重合,因此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解决我国巨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其四,农村电子商得广大农民转变思想、知识创富、积极地参与到了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平等分享到了现代化的成果,是推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淘宝村”的发展非常适合现阶段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但低成本快速扩张的模式,也暴露出很多矛盾和问题。比如,农村网商缺业知识,经营管理普遍粗放;

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滞后,缺少专业分析和研究,不能为农民提供全面周到、符合实际需要的服务;

我国物流发展速度明显滞后网络经济的发展,尤其缺乏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农产品标准和质量安全认证是农村电子商务需要跨越的门槛,传统品监管体系是很难实施全部认证的,需要寻找妥善的解决措施;

农村网商发展缺少针对性的政策支持而且现行一些法律法规不适用农村电务。目前,农村电子商务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必须综合利用各种政策手段,解决矛盾和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引导农村电子商务从现的依靠用户数量增长向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消费深度方向转变。为此,提出政策建议如下。1、首先需要制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我国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重要内容,制定专门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统筹城乡、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着眼长远、鼓励创新等原则,使农村电子商务真正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筹发展的金钥匙。建议各地由工信、商务、农业条线牵头,会同工商、税务、质检、海关等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调研划编制工作。2、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加强物流整体布局规划,加大对仓储、物流、批发市场等基础设施的度;

支持发展全国性第三方物流服务平台,有效利用和整合邮政、铁路、航空等公共物流资源。二是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增强信息网务能力。特别加大偏远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和应用普及工作。放开市场准入、允许民间投资进入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域。三是建立与完善面向农村的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市场营销、价格信息、有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据库,实现数字化存储和信息资源共享。四是支持电子商务技术研发,促进在云平台、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五是并支持在条件具备的中西部地区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对数据中心建设所需要的电力、土地供应给予支持。3、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一是将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纳入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目前国家各部门已出台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多项政策,要综合运用好这些措施,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适应性和有效性。二是鼓励青年和农民工返乡开展网络创业,在土地利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使他们成为农村电子商务的骨干力量和带头人。三是通过广播电视、网多媒体、报刊等各种途径,综合多种手段开展农村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提高农村居民计算机应用能力,逐步改变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方式4、扶持农村电子商务企业。比照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和财税扶持政策,切实缓解农村电子商务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术进步、开拓市场、品牌建设和人员培训。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小微企业采取扶持政策,给予3—5年的免税期和长期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展。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发挥农村网商协会的作用,帮助农村青年网商抱团发展,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好,人口集聚的地镇化。5、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一是支持有条件的电商平台企业搭建适应其发展的物流网络和共享平台,着力改善农村物流和服务物流仓储选址建设要针对区域性和全国性统筹规划,鼓励与现有国有设施进行对接和合作,提高国家投资的物流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二是电商平台企业推进经营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丰富农村电子商务的内容。三是在控制风险和加强监管的基础上,鼓励第三方支付平台创新康发展。四是支持电商平台企业开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领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技术产业化资金应支持。6、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改革试验区,建议在农村电子商务开展比较好的地区,综合运用以上各项政策,开展试点示范,在基础设施、批、人才培养、资金扶持、税收优惠、信用担保、产品质量、标准建立、组织管理、民间资本进入和法规建设等领域先行先试。主要完成人: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