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
类文阅读-13
人物描写一组
老师的腰围
在一所小学听数学课。老师是个女的,40来岁,胖胖的。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她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和手臂的长度。两分钟后,被点名的同学报出答案,都得到了表扬。
老师说,我们再找找别的东西测量一下。老师的话刚完,一个男孩“噌”地站起来:“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
教室里一下静了。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然后笑道:“好哇,你来量吧。”
小男孩拿着尺子,飞快地跑到老师前面,随后他说出了一个答案:“87厘米。”“不错,答案比较接近。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更准确一些?”她的话音刚落,一个胖乎乎的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我一掌是11厘米,我看是几掌就知道了。”老师笑了。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了一圈之后,报出了答案:“89厘米。”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笑容在老师的脸上绽放。片刻之后,前排的一个小孩站起来:“老师,你把腰带解下来,我们一量就知道了。”
我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孩子会想到这种聪明的办法。老师肯定也没想到,老师一边笑,一边真的解下了腰带。
小同学量出的是90厘米,这当然是最准确的一个答案。老实说,那位老师并不算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
1.短文中介绍了、、这三种测量腰围的方法。
2.短文多次描写到了老师的一个神态,那就是,这个神态表现了老师的特点。
3.读一读短文中的画线句子,想一想:为什么这是最漂亮的一节课?
4.你觉得这位数学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答案:
1.用尺测量
用手量
测量腰带的长度
2.笑
平易近人
3.因为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地解决了问题,而且教学方法富有创造性。
4.我觉得这是一位和蔼可亲、关爱学生的老师。
普通人(节选)
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地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白。谁见了都对我说:“梁晓声,你老父亲的一把大胡子真帅。”
父亲第一次当群众演员,在《泥人常传奇》剧组。导演是李文化。副导演先找了父亲。父亲说得征求我的意见。父亲大概将当群众演员这回事看得太重,以为便等于投身了艺术。所以希望我替他做主,判断他到底能不能胜任。我替父亲拒绝了。那时群众演员的酬金才2元。我之所以拒绝不是因为酬金低,而是因为我不愿我的老父亲在摄影机前被人呼来挥去的。
李文化亲自来找我——说他这部影片的群众演员中,少了一位长胡子老头儿。“放心,我吩咐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他这么保证。无奈,我只好违心同意。
从此,父亲便开始了他的“演员生涯”,在他74岁的时候……
父亲演的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角色”。说那也算“角色”,是太夸大其词了。不同的服装,使我的老父亲在镜头前成为老绅士、老乞丐、摆烟摊的或挑菜行卖的……
不久,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但那也算“演戏”吗?我每每地一笑置之。然而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父亲,内心里总是高兴的。
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就是那条旧北京假景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有群众场面要拍的样子。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儿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
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
我问:“为什么?”
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可以打发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我还用得着他?”父亲的语调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
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在脑后了,一个劲儿地向我道歉……
——梁晓声《普通人》节选
1.标题的“普通人”指的是()
A.“我”
B.李文化
C.父亲
D.导演
2.作者说父亲的端坐“很特别”,父亲是怎样坐的?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3.父亲的端坐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4.文章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你找出一处加以分析。
答案:
1.C
2.画: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
3.做事情认真、一丝不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他人着想。
4.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
分析:通过写旁人对父亲的评价,使父亲的性格更加真实可信。
类文阅读-14
刷子李
送报的少年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就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钟就起床,每天要为二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少年每天大汗淋淋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报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啜饮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得不知说什么,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太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本文的主人公是()。
A.送报少年
B.“我”的儿子
C.“我”
2.对画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送报少年工作很认真负责,对人很有礼貌
B.“我”并不十分了解送报少年的情况
C.送报少年的工作强度大,任务重
3.“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太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这句话表明送报少年()。
A.他上学去,不送报的原因
B.他了解爸爸的情况,体贴爱护爸爸
C.他对爸爸身体差的情况十分了解,所以不送报
4.短文通过
描写、描写、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5.文章的题目是“送报少年”,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去写“我”的儿子?
1.A
2.B
3.B
4.语言
动作
神态
5.反衬,突出送报少年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
剃头周的平庸人生
剃头周的门面虽小且破,但很整洁,碎发是随手清扫的。笨重的黑皮转椅,角落里绽开细缝,露出细密的衬布甚至微黄的海绵来,但踩着脚踏板调整高度时,照样灵活得很。三五把闪亮的小剪子,尖尾巴的细齿梳子,几瓶印着明星头像的发胶,一盒儿童痱子粉,方块的海绵,摆在镜子前窄窄的台面上,像一排待画的静物,在明亮的光线里,闪烁着细碎的金光,暖调子,慢慢地流淌。
剃头周没有一般手艺人的愁苦气。首先他不瘦,圆鼓鼓的脸蛋洋溢着很有营养的光泽,壮实的身材,微腆的肚子,头发也梳得整齐。他还善谈,对客人的每句话都报以认真的倾听和体贴的应和。
谈笑归谈笑,他剃起头来一丝不苟,哪怕椅子上已坐了一排人,必须不时点着各人名号,安抚大家。到这里来剃头的,以男人和小孩居多,墙角并没有一般美发店必备的宇航员头盔式的烫发设备——讲究的女人不来这里,小孩愿意来,是因为剃头周会制造出动画片里人物的声调,有效抵消了电推子在其后颈上行驶的惊恐。虽说男人们的发型大同小异,但不能因此质疑剃头周的手艺,像我弟,一个时髦青年,凡事注重品质,也时常光顾他的小店。
人活一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的人喜欢哼哼唧唧地抱怨,有的人天生精气神十足,剃头周便是后一类人。他从早站到晚,嘴也不闲着,累是肯定的,但从来没听他叹过一声苦。
——《繁星优秀作品精选》
1.第一自然段中的“暖调子”是指剃头周的店面让人感觉()
A.有暖气
B.温馨
D.光线亮
2.第一自然段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A.描写简陋的工作条件,呈现画一样的美感。
B.交代人物生活环境,让读者眼前呈现画面。
C.简陋但整洁的环境,衬托出主人公的性格。
D.告知读者,剃头周的小店破旧但理发便宜。
3.剃头周的手艺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下列选项中,()一词最能概括剃头周的人生态度。
A.知足常乐
B.无可奈何
C.乐观向上
D.甘于平淡
答案:
1.B
2.D
3.剃头周的手艺很好,从第三自然段剃头的顾客很多,连时髦青年都经常光顾他的店可以看出来。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