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农机志2
编辑:紫陌红尘 识别码:14-815428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28 17:39:3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农机志2

农业机械志

第一节 农业机械化发展

一、农机机械化发展概况

金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可分为六个阶段:

(一)起始阶段(1960-1970年):农业机械从无到有,机具配套差,利用率低。

(二)发展阶段(1971-1981年):建成了县农机厂,农机管理、科研、培训、供应等机构相继成立,积极引进推广适合金阳的农业机械,加之国家加大无偿投入,扶持了6个公社建立了农机站和农机维修网点,社队和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积极性高,作业项目增多,打米、磨面、机耕、机脱等作业量上升。

(三)稳定阶段(1982-1990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社队集体的农业机械相应转移,6个公社农机站、维修网点也相应停办。同时,适宜山区的小型田间作业机械的研制也未跟上,因而农业机械发展缓慢。

(四)加快发展阶段(1991-2003年):农村经济发展快,部份农民购置使用农业机械积极性高。国家在“粮专资金”、以工 1 代赈资金、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方面予以引导支持,县农机局积极引进、示范、推广化肥深施等,以及实施提灌站建设与更新改造、微型水电站修复与建设、机耕道建设等项目工程。尤其是1997年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农业机械化的决定》下发后,县政府也制定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到2003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3.1万千瓦;农机装备总值2856万元,农机经营收入235万元。

(五)快速发展阶段(2004年-2006年):2004年11月施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06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3.57万千瓦;农机装备总值3040万元;农机经营总收入370万元。

(六)又好又快发展阶段(2007年-2010年):2007年至2010年“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机部门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主题,以科学发展观和务求实效的态度,又好又快发展了农业机械化,截止2010年底,全县拥有各类农业机械达9600多台/套,农机拥有量持续增长,农机装备结构不断改善,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机化作业服务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渠道和一个新亮点,农机大户、农机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逐步发展。

二、农机管理与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一)农机管理站。1995年,在芦稿、对坪等6个乡镇成立农机管理服务站,1997年,其余28个乡镇也成立了农机管理服务站。至此,34个乡镇都成立了农机管理服务站,未落实财政 2 经费,由乡镇干部兼职开展农机管理服务工作。县农机局内设立农机管理站。县局农机管理站负责农业机械生产、经营、维修行业监督管理,以及机耕机播机收的组织管理与服务和提灌机械管理维护工作。2010年底,县农机管理站根据政府机构改革需要,变更为金阳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农机装备股,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构。

(二)农机科技推广站。为加强农机科技推广工作,县农机局内设立农机科技推广站,1998年,在34个乡镇成立农机科技推广站,与乡镇农机管理站合署办公,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由乡镇干部兼职)。县局农机科技推广站,负责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总结工作,以及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预算、实施与管理、验收资料准备等工作。2010年底,县农机推广站根据政府机构改革需要,变更为金阳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农机发展股,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构。

(三)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学校。为加强农机技术和驾驶(操作)人员培训工作,1990年,在县农机局内成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学校。2004年,按照农业部41号令《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学校对软件和硬件进行完善。2005年,经省农机局委派专家现场评审合格,省农机局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学校成立以来,年培训拖拉机驾驶员和农机维修、操作人员100人以上。2010年底,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学校根据政府机构改革需要,其职能并 3 入农业技术推广学校(农业科教站)。

(四)农机监理站与农机安全联组。为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1988年成立了金阳县农机监理站,定编3人。2003年经人事、编制部门批准增加6人编制在全县采取公开招考的方式录用6名农机监理员,分别在对坪区、芦稿镇、丙底乡三处设立农机监理分站至2006年农机监理站编制为9人。其主要负责全县农业机械的入籍、年检,驾驶(操作)人员的办证,以及农机安全检查、事故处理(《道交法》实施后,事故处理由公安交警负责)。监理站成立后,组建了3个农机安全互助组织(即农机安全联组),每月由监理站深入到各安全联组,组织机手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各级政府安全生产文件与会议精神,以及事故案例、安全知识等。2010年底,县农机监理站根据政府机构改革需要,变更为金阳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农机监理站,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机构,其农业机械注册登记和驾驶证申领的职能转变为行政审批股职能。

(五)流动提灌服务队。1997年,在县农机局内成立农机流动提灌服务队。有汽油抽水机和柴油抽水机组20台套及3000余米输水软管及配套接头。在每年春旱、伏旱时,深入到旱区开展流动提灌抗旱服务工作,年提水10万立方米,抗旱保苗面积近千亩。2010年底,全县提灌机械490多台,有效灌溉面积5000多亩。

三、农机科技推广

4(一)微型水轮发电机的推广。自1988年推广安装微型发电机以来,到1997年底全县共推广微水电机31台/21千瓦,有效的解决了边远山区123户的照明困难。1991年-2006年,在全县34个乡镇建设和修复微电站52座/151千瓦,解决了456户的照明、加工、家用电器用电。从2006年开始,因大型电站的覆盖和农网建设的普及,国家停止了该项目的实施。

(二)柴油机节能技术改造与检测调修的推广。1987年县农机局购进1台机车测功仪,对98台12马力柴油机进行功耗检测。经检测:最低功率为6.5马力(额定功率的54%),最高油耗395克/马力.小时(额定油耗的1倍多)。根据检测结果,在S195柴油机上换装J型活塞、活塞环、油泵柱塞付和燃烧室镶块,使柴油机燃烧室结构更合理,适当提高压缩比,提高发动机功率、降低油耗,达到提高机车经济性和安全节能目的。先后共检测调修机车55台,每台机车提高功率4.46马力以上,降低油耗81.73克/马力.小时。

(三)化肥深施器的推广。始于1994年,在桃坪乡洛解村进行试验示范。经试验结果表明,增产玉米106公斤/亩,节省尿素5-10公斤/亩,提高工效3倍。当年推广面积600亩,增产玉米6.36万公斤,节支增收10万元。以后逐年加大推广力度,到2005年,累计推广化肥深施器6536套,推广面积由1994年的600亩增加到2006年的2.1万亩,增收节支由1994年的11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79万元。

四、机耕道建设

在乡村机耕道建设中,严格执行省质监局发布的《乡村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县农机局在2002年,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农机局组织的机耕道建设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班学习结业,取得资质。2001年开始至2010年,每年都在项目乡镇实施机耕道建设项目工程,共投入项目资金 23 万元,建成机耕道 26 公里,促进了机耕机播机收和农用物资及农产品运输。

五、行政执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四川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四川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理与事故处理条例》、《四川省农村机电提灌管理条例》、农业部和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县农机监理站、农机管理站、科技推广站承担行政执法职能。

(一)县农机监理站。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省级财政与物价部门文件,一是负责农业机械(目前主要是拖拉机)的检验入籍、年检、变更登记,驾驶员的办证、换证。按规定的项目、标准收取监理规费;二是负责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监督检查、事故上报与统计、配合事故处理;三是负责制定和落实联组、驾驶员与车主的农机安全责任,制定《处置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做好事故应急求援准备工作,保障安全。

6(二)县农机管理站。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一是负责农业机械生产、经营、维修的资质审查、上报、办理证件,与县工商、质监部门配合开展农机市场检查工作,处理使用者与经营者因农机产品质量发生的问题、使用者与维修者因农机维修质量发生的问题;二是协调处理农机手与农户之间因作业质量发生的纠纷;三是协调管理农机油料市场,并协助相关部门处理农机油料经营中发生的问题;四是加强农村机电提灌站的管理与维护;五是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三)县农机科技推广站。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在进行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前,要切实开展试验、示范、对比工作,确认成功再予推广。

六、农机购机补贴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是国家为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农民节本增收而设立的专项资金。2007年是我县实施购机补贴的第一年,我县争取得购机补贴资金20万元,全部来自省级财政补贴资金。共收到66份农户提交的购机补贴申请,经过调查核实,张贴公示,签订合同等程序。当年我局共发放川龙、重庆合盛、华峰等公司的机械共66台,补贴资金的购机户覆盖到我县22个乡(镇)落实补购资金19.94万元,带动农民自筹购机资金47.499万元。2008年落实补购资金23.52万元,农民自筹资金54.26万元。2009年落实补购资金24.8万 7 元,农民自筹资金72.35万元。2010年落实购机补贴资金30万元,全县共补贴各类农机具 115台套,受惠农户115户,拉动社会资金100多万元投入农机化事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实现我县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 农机装备与作业量

一、农具改良、耕作机械与作业量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县内农业机械仅有犁、耙、锄、镰等,脱粒、加工工具主要有手推磨等,运输工具主要有背篼、木桶等,这些农机传统落后,且十分缺乏。六十年代按照社办为主,国家扶持,民主管理,集体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开始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1964年引进2台农用水泵在芦稿乡建立了第一个水轮泵站,配置了打米、碎粉机械。1969年购进了第一台小型拖拉机。1972年芦稿乡购进第一台榨糖机,1980年,国家投入大量无偿资金发展农机事业,对农机产品实行优惠政策,社队购置使用农业机械积极性高涨,农机厂生产的稻麦脱粒机等产品按计划分配,从而使收割、植保、脱粒等田间作业机械发展迅速。到1991年全县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125台/1667千瓦,各种机械化、半机械化农机具5576台(件),其后各类排灌机械、加工机械、运输机械逐步发展起来。农机固定资产总值193万元。农业机械 8 逐渐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生产力之一。1997年,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决定》下发后,金阳县制定了相应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县农机局,积极引进化肥深施器、机动脱粒机、机动喷雾器等。进行机耕、机播、机脱、机收、化肥深施、植保等田间作业机械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田间作业机械拥有量和机械作业面积逐年增加。200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施行,2007年实施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农民购置使用微耕机、拖拉机的积极性高涨,促进了全县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4.67万千瓦。农机原值达 2.28 亿元。其中中小型拖拉机达709台、提灌机械490多台、微水电站500多座、植保机械800多台、耕作机械190多台。

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与加工量

金阳县的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始于1964年在芦稿乡建立的第一个碾米机械加工房。随着农村小型水电站的建成,碾米机、粉碎机、钢磨、面粉机、榨糖机、榨油机、青饲料切碎机等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在农村普遍使用。到1991年,碾米磨面机596台、粉碎机321台、榨糖机12台。随后,农村电网的改造与建设,两相电动机的发展,小型碾米磨面打浆组合加工机械深受农户欢迎,进入农家。到2006年底,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963台/7356千瓦,电动机652台/6563马力,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640台,畜牧业机械(饲料粉碎机)812台/603千瓦,机械加工农副产品 9 2.18万吨。除少数未通电的彝族村寨外,基本上实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2010年,全县共完成机耕面积1.5万亩,完成机械化抛插秧0.02万亩,机灌0.5万亩,化肥深施6.3万亩,机械抛秧0.05 万亩,农业加工机械5650台套。

三、提灌机械与提水量及灌面

金阳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十年九旱。建设与改造固定提灌站和建立流动提灌服务队是解决旱区农业生产用水和抗旱救灾的有效途径。

(一)固定提灌站建设与改造。1974年,春江乡幺米沱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提灌站建成,1978年改为电力提灌,1980年完成。采用三级提水,扬程97.7米,提水量0.22立方米/秒,第一级采用浮船式,第二、三级为固定式。1980后总抽水扬程增至144.5米,吸水扬程为131米有效灌溉面积200亩。保证灌溉面积100亩。总投资为29.5万元,1985年因电力供给困难而停止使用。

到2010年全县拥有提灌机械490台套(农用水泵220台,微电泵 270台),年提水能力达80万方,有效实施灌面5000亩。

(二)、流动提灌服务工作。1993年起县农机局多方争取资金支持,先后投资10余万元,购置移动式汽油和柴油抽水机10台和3000余米输水消防管及配套铝合金接头。在每年春旱、伏旱和移栽烤烟时,组织管理技术人员和机手、设备、油料深入到旱情严重的乡镇开展流动提水抗旱保苗和抗旱栽烟服务工作。最远处用3台机组接力式,从1公里外的金沙江提水到受灾田块。10 年流动提水10万立方米以上,灌面2000余亩。自2001年以来,每年为农民减少提水费用10万余元。县农机局还充分利用流动提灌机组设备开展灭火救灾、排水抢险,以及沟渠维修、公路建设、等工程施工中的排水工作,烟水配套工程提水灌水浇池工作。

(三)南水北调工程。2002年农机局经多方争取资金在云南省巧家县茂租乡黄角坪村采取龙门拱斜拉式吊桥的方式横跨金沙江272米引水到四川省金阳县山江乡石子坝村丝茅坪组。受益群众45户,保证灌溉面积400亩。

四、运输机械与作业量

金阳县农村运输机械,始于1969年,第一台手扶拖拉机运送农用物资。随后逐步发展,到1991年底,全县拥有拖拉机125台/1667千瓦、农用汽车56辆/5600千瓦。随着公路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拖拉机、农用汽车拥有量迅速增加。到2006年底,全县拥有拖拉机450台/6539千瓦,较1991年的125台/1667 千瓦增加325台/4872千瓦,增长260%;农机运输780万吨公里;截止2010年,全县拥有拖拉机710台(含运输型拖拉机),农机运输能力达到880万吨公里,农村运输基本上实现机械化。改变了过去肩挑人背马驮的落后状况,极大地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第三节 农机企业

一、金阳县农机厂

农机厂为县内唯一的机具制造企业,1961年3月建厂,只能生产简单机具。1970年进行扩建,1980年后实行厂长负责制产品种类上升到30余种,质量也相应提高。1986年,因产品较次而经营困难,转产建材。1991年全厂有职工31人。到2004年,县农机厂进行企业改制,解散农机厂。

二、金阳县农机供应公司

1979年,金阳县农机供应公司成立。经营加工机械、拖拉机及其零、部件外,增加经营机电产品、农用车及其零、部件,加强经营管理,效益不断提高。随着农机市场放开,打破了县农机公司独家经营的格局后,经营管理不善,无流动资金等原因,公司经营逐年亏损,于2004年成立改制领导小组,对公司资产进行了清理、复核评估,进行企业改制,改制后的农机经营模式为家庭式经营。

(金阳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李朝东2011年8月供稿)联系电话:*** 8733424 12

第二篇:刘志栋农机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农机致富带头人刘志栋

在六十七团人们一说起“凳嘎”刘志栋,熟悉他的人都竖起大拇指,觉得他是个正宗的“儿子娃娃”。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一个普通的团场待业青年凭着他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通过他不懈的努力,立足于当地实际,成就了一条农机致富路。目前他拥有东方红系列18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三台、80马力拖拉机四台、配套农具包括联合整地机、进口法国旋耕犁、甜菜打叶机等20多台套,固定资产已达300余万元。

一、踌躇满志、厚积薄发

刘志栋出生在六十七团三连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家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父亲是一名拖拉机手,受父亲的影响他自幼就对农业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8年父亲购买了家中第一台拖拉机铁牛55,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父亲对这辆车也格外的爱护,平时农闲了就在家中保养车辆.经常身上弄得油乎乎的,家里人没有少抱怨,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时老刘的机车故障最少、服务最好、挣钱也就最多。连队的职工们都喜欢叫他家的车子干活。十几岁的刘志栋对父亲这样的拖拉机手产生了崇高的敬畏之情。在他的心里也产生了将来成为一位优秀拖拉机手的念头。正在上初中的刘志栋放学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院子门口老爹在不在,车子在不在,因为在父亲检修的时候他可以在座位上摸两把方向,也就是“过过车瘾”,父亲要帮忙了他就搭把手,同龄的孩子们业余时间都是想的怎么玩,而他却迷上了这油乎乎的“铁家伙”所以在连队父子二人经常在马路上一身油污的忙碌

着。16岁就已经明白了发动机维修、保养、使用的一些基本原理,为以后的农机致富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敢于投入,靠农机增收

2004年年仅岁的,,在父亲的帮助下,投入了,万元购买了第一台654拖拉机,车买回来了父亲对刘志栋说:“你一定要好好干,要诚信做人,踏实做事,就这样,他开始了经营农机服务的艰难历程”。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农机致富路,一开始他的活也不是很多,许多人对他的农机作业技术也不是很放心,甚至觉得他太年轻肯定技术不怎么样。许多人甚至觉得他是靠着“老爷子”的光在揽活,但是经过一个春播下来职工们的看法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为了早日挣回买车欠的钱,他几乎是拼了命的去干活,只要有人找,立即就出车,不管白天还是夜晚。他始终以优质服务为准则,拉东西时,帮着大伙又背又扛又装车,田间作业时,都要认真调试好机车,他即是驾驶员又是搬运工,帮着农户装种子、加肥料,力求达到作业要求和承包户的满意,在当年的春播农机作业中,刘志栋的拖拉机无论是作业质量、面积、都排在前列,并且获得了优秀机车手的荣誉称号。紧接着找他干活的人也越来越多,随着团场发展设施农业大面积开发土地,随后的两年里他又看准团场农机补贴的有利实机,购臵了约翰迪尔654、724、754三台拖拉机并配齐了农机具。就这样向他的农机致富梦想又迈进了一步。

三、农业服务、种植业双向发展

2008年斥资22万元购臵了第一台130马力的洛阳拖拉机,面对这么一个“大家伙”一向性格沉稳的他,开始思考如何让这台机器合理高效运转起来,服务连队让自己能够多挣钱尽快将投资收回,由于刚接手这种车型,机车许多性能还不能完全掌握,由于当时交通不是很便利,一些小配件坏了就耽误好几天机车作业,有些甚至会耽误十几天,懂技术勤钻研的他就只有在保养使用上下功夫,经常翻看使用说明书,不懂的就请教父亲,每次厂家来了维修师傅他就在一旁细心的记录下检修的每个细节。慢慢的他就掌握了这种大型拖拉机的使用、维修、保养等一系列配套技术,在而此时正是六十七团大面积开发土地的大好时机。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随着团场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型农机已成为田间作业的主要力量,中小型农机作业服务的市场越来越窄,他看到国家对农机补贴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团场对职工购买新农机的力度越来越大,又自筹资金29万余元,购买了一辆东方红1804型拖拉机,凭着优质的服务很快赢得了职工的信任,大家都愿意叫他去干活,他的业务也由本连队扩展到了邻近的几个连队。在经营好机车的同时,刘志栋并没有得意忘形,又在想着多种经营致富的路子,2008年,他开始承包连队800亩地,当时这些地盐碱重,没有人承包。他凭借着科学管理和滴灌等设施农业的帮助,产量逐年提高。2010年,承包面积已达1600亩,纯收入100万元以上。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几年,刘志栋已走上了农业服务和种植业双向发展的道路。作为兵团军垦第三代,他相信自己一定会依托团场这个大舞台,把致富之路走得更远。

四、“要不是刘志栋叔叔我家里什么时候能住上新房子还不知道呢”畜牧场职工阿依邓含泪说道。阿依邓家里非常贫困,刘志栋见他房子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心里非常心疼,正值危房改造阿依邓又拿不出那么多钱,刘志栋当即就拿出一万元给他建房子。房子盖好了又借了几千元给他买了些家具。现在阿依邓依然在给刘志栋开车,干活总是最多最好的,他说我没有办法回报他的恩情,我只有多干活、干好活才行。他对我们几个畜牧场的“巴郎子”想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不能辜负他。刘志栋富了,但他总毫不保留地把自己致富的经验介绍给别人,鼓励和引导其他职工从事农机作业,他数年如一日,始终没有丝毫倦怠。他不但乐于帮助人,更主动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大家,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并为他们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帮助,带领周围群众致富。

五、立足当前,展望未来

2012年他投资53万元购买了东方红2204拖拉机一台,随着团场经济的发展,目前他计划逐步淘汰中型农机车辆,向大型农机具、高科技农机具转型。

在发展连队、繁荣团场、壮大团场经济建设的大潮中,涌现出一个个依靠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实现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农机大户。刘志栋就是这些农机大户之一,在党的富民政策支持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凭借着对农业机械化的坚定信心及辛勤的努力,以其精湛的技术和优质服务,不断扩大规模、实现了增收致富,成为六十七团有名的农机大户。

第三篇:农机材料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水平越过50%,进入中级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十二五”时期全国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将提升到60%,农业机械化率的逐年提升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应用靠农机。”受益于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的宏观政策,以及我国土地流转加快、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组织发展,未来我国农机制造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看,近几年刚越过50%,进入中级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高度机械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据《全国农机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全国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将由52.3%提升到60%以上,农业机械化率逐年提升蕴涵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其次,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阶段特点看,当前我国农业机械服务领域正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养殖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

第三,从我国农机制造业与国际水平比较看,目前国外农机产品种类已达7000多种,我国仅有3500余种,而且国外农机制造水平和智能化程度很高,我国农机品种扩大以及产业升级、高端产品发展,使得我国农机制造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第四,从国际市场看,农机产品需求大,我国农机产品具有性价比高等优势。比如,在全球经济不很景气的情况下,2011年我国农机出口额达85.2亿美元,增幅高达29.7%,比当年我国外贸出口平均增幅高出近10个百分点。

中国农机城项目选址在我市工业园区(新兖镇),占地约800亩,商业规划建设面积约55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8.3亿元。建设农机产品交易中心、农机信息服务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售后服务中心等五大中心团组模块,配套产品展示与交易区,仓储物流综合服务区、项目住宅区等三大功能区,着力打造辐射全国的农机交易基地,涵盖整机4S店、农机零配件、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创业服务、信息咨询等业态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中东部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功能最全、服务最优农机市场

第四篇:院志 - 副本

一、概述

至2014年底,四电设备所信号专业设计人员在岗2人。参与并完成项目87个,其中投标设计6个,可研设计5个,方案设计19个,施工图设计31个,咨询项目26个。

二、重点项目设计情况

1、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铁路专用线

专业主要负责内容为结合新设的中黄金车站进行信号设备的配置。项目为本专业负责的第一个施工图设计任务,前期为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专业接手后经过项目组会议研究,现场勘察以及资料的收集后展开施工图设计。后期通过郑州铁路局及专家组评审以及会后意见整理、修改,现施工图已顺利出版。

2、洛阳市释源广场释源大道下穿陇海铁路K676+391.2框架立交桥

项目为河南省洛阳市释源广场释源大道下穿陇海铁路新建立交工程。释源广场为白马寺寺前广场,位于洛阳市白马寺旅游景区。白马寺是洛阳著名的风景旅游名胜地,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不仅要考虑设备的改迁满足要求,还要保障景区的景观不受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在设计阶段,我们通过与洛阳电务段的沟通后,我院提出将框架桥上的两架高柱信号机平移后改设为矮柱信号机,从而既不影响框架桥的顶进施工,又满足了景观的要求。通过郑州铁路局及专家组评审后受到一致的认可,现施工图已完成并出版。

3、商丘至登封高速公路郑州境航空港区至登封段上跨京广铁路立交桥工程

项目为商丘至登封高速公路郑州境航空港区至登封段上跨京广铁路立交桥工程。商丘至登封高速公路是《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调整规划》中的新增高速公路规划项目,本桥为商丘至登封高速公路(连霍复线)郑州市境段一个重要节点工程。

该项目前期通过方案评审会后,郑州电务段提出桥墩是否影响区间信号机灯光显示的问题,后通过计算及会同郑州铁路局机务段、电务段、电务处以及局总工室至现场共同确认后,由我专业向桥梁专业提出桥墩向南侧平移5m,经桥梁专业同意后,问题圆满解决。在后期的施工图阶段铁路局及专家组评审顺利通过,现施工图已出版,工程已经开始施工。

第五篇:农机深耕

提高整地质量 打牢丰产基础

一、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工作开展的主动性。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对农业增收、降低成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具有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壤蓄水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水蚀、增加肥料溶解能力、减少虫害发生等优势,必须高度重视、形成合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切实落实好这项强农惠农政策。

二、强化组织领导,保障作业开展的实效性。为保证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顺利开展,我镇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有关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建立指挥部,各村成立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工作小组,专人负责,逐步突破。

三、广泛宣传动员,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发放5000份明白纸、出动2辆宣传车、包村干部讲解、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等方式开展宣传动员活动,切实使这项政策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使作业活动稳步推进。

四、加大考核督查,严把作业开展的质量关。为保证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开展的质量,镇考核督查委员会将成立专门考核督查领导小组,对作业开展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核督查,对排出的30多辆车辆每天的工作量进行考核核实,保证这项工作做实、做好,让老百姓得实惠。

农机志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