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浅析铁路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关键
编辑:独坐青楼 识别码:14-895488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1 23:41: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析铁路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关键

浅析铁路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关键

摘 要:通过分析铁路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通过科学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优化劳动组织、发挥科技推动作用、完善人力资源政策等策略,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发挥人力资源最大潜能,实现人力资源结构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铁路企业 人力资源 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指出,企业人力资源应当关注“人力资源缺乏或过剩、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以及“人力资源激励制度约束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不完善”、“人力资源退出机制不当”三项风险,由于铁路企业职工队伍较为稳定,人员外流占比极小,因而后两项风险较低,铁路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的关键应该是第一项风险。围绕保障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经营目标顺利实现这一首要任务,切实控制“职工总量超员、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风险,努力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

一、人力资源“总量超员、结构性缺员”现象及原因分析 结构性缺员主要是指因为人员配置结构,如数量、年龄、专业、素质等不合理、人员供求关系失去平衡,由此造成的现有人员无法承担并完成相应工作任务而出现的人员的“相对”短缺。铁路企业普遍存在“总量超员、结构性缺员”现象。

1.职工年龄结构失衡 铁路企业人力资源入口较窄,经历过八、九十年代的社会招工、职工子女招录,以及铁路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定向分配,当前基本局限在接收复转军人和招聘大学(大专)毕业生两个渠道。人力资源出口也主要集中在退休等自然减员渠道。人员进、出量近几年基本保持平衡。从统计数据来看,大秦公司职工年龄结构目前明显呈“橄榄形”,30岁以下、51岁以上职工各占总人数的15%左右,而31岁至50岁职工占到总人数的近70%。目前职工队伍的年龄结构看似合理,但10年之后,40%的职工将进入50岁以上的“高龄”劳动力区间。从铁路行业对职工体力、精力、适应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来看,中、低年龄劳动力不足与安全生产之间的矛盾将会突显。

年龄结构失衡产生的原因在于以往企业对员工队伍建设缺乏清晰的认识,没有形成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机制。另外由于企业管理者任期不确定,从而导致短期行为,难以从企业人力资源长远规划着眼。结构性缺员的发生、发展是缓慢的、累积的,隐蔽性强,短时间不易发现,一旦察觉,问题就很棘手。

2.不同工作地点人员配置失衡

主要表现为偏远山区以及作业量大的车间班组缺员,而市区及作业量小的车间班组超员。由于铁路具有点多、线长等特点,一些车间、班组地处偏远山区,远离繁华城市,地理环境、气候、饮食、交通等方面条件艰苦,因而职工不愿意去那里工作。大秦铁路横跨晋冀京津两省两市、穿越群山峻岭,像地处河北的王家湾这样的小站,饮水、交通十分不便,工务管理区段主要为隧道,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全靠 人工巡视、检修,工人们戴着厚厚的口罩,徒步在隧道中穿行,生活生产条件极为艰苦。而一些生产生活条件优越的班组,职工们扎堆往进调,例如202_年在对大同电务段的检查中,就发现大新探测工区超定员配备人员、变相增加班制。

另一方面,存在着同工种不同地点作业量相差悬殊,加之收入分配政策引导缺失,导致职工向作业量较小的车间班组流动。以太原车务段为例,从接发列车作业量上看,石太线车站日均接发车100列,而太焦线各站日均接发车16列;从中间站调车作业量上看,寿阳站日均调车作业钩数为63钩,而东赵站仅为11钩。按照以前的收入分配办法,尽管作业量相差6倍,但是职工收入却相差不大。由于铁路运输组织方式的改变,实行长交路,也存在个别地区车间所承担的作业量下降,生产任务不饱满,车间职工逐渐富余、闲置。

3.不同专业工种人员配置失衡

由于各系统的工作性质、作业方式、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差别较大,职工更倾向于日勤制、安全系数高、环境舒适、劳动强度低的工种。例如客运系统女职工由于常年倒班跑车,工作强度大且生活不规律,许多人申请调动到其他系统工作,不能如愿的有的会选择以各种理由请休长假或办理退养手续,太原客运段长假、内退人员一度占到总人数的6%。202_年太原车务段调车岗位已经缺员23%,仍有近25%的职工申请改职到货运员、站务员岗位。

在人力资源管理调配上,有些基层管理者缺乏计划性和严肃性,例如把一些专业技术能手提拔到管理岗位,却忽视了技术岗位人才的 储备与技能的传承。在大学(大专)生招聘上,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生源少,接收回的许多理论型大学生对于一线工作不安心,不务实,眼高手低,实际作用不明显。

二、人力资源“总量超员、结构性缺员”的应对策略

人力资源伴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受国家政策、人力资源市场、技术更新、人员老化等等因素影响,任何组织在一定时期或某个发展阶段都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结构性缺员问题,因而人力资源结构失衡是动态变化的。通过科学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发挥人力资源最大潜能,实现人力资源结构的动态平衡,促进企业整体团队充满生机和活力。

1.科学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不断完善配套机制

人力资源规划是通过科学地预测、分析在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企业在需要的时候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人才(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并使组织和个体得到长期的利益。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进行战略性决策的前提和基础,铁路企业必须对人力资源现状进行系统性分析,对现有专业的人员布局进行合理有效的界定,制定并有效执行中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坚持遵循“按照定员组织生产”这一原则,给每个岗位配置人员都要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着手,既要满足人数要求,又要满足年龄、专业、技能的要求。

以大秦公司为例,为适应铁路快速发展,深化主要行车工种队伍建设,构建一支技能结构与铁路生产力布局相适应,技能素质与铁路 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主要行车工种队伍,202_年公司制定了《主要行车工种队伍建设三年工程规划》。为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建设一支适应铁路飞速发展、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升、客货运量大幅攀升的人才队伍,公司以培养造就技术领军人物、大师级技术专家、技术拔尖人才和现场技术骨干人才为重点,依托重载运输人才培养带动整体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通过两项规划的实施,有效缓解了人力资源结构性失衡现象。

2.不断优化劳动组织,严格按照定员组织生产

(1)优化劳动组织。铁路企业应当结合站段管理结构优化、生产资源整合、生产组织调整,不断优化劳动组织。202_年大秦公司在机务系统试行“单班单司机”乘务制度改革;在供电系统全面推行“网电合一”的作业模式;在车辆系统进一步减少异地检修车间,在大同、侯马等枢纽列检实现“机检”和“人机分工”;并积极探索工务、电务、供电设备“三位一体”的综合维修模式。随着生产布局、维修体制、乘务制度和作业方式的改革,及时调整劳动组织,精干运输业队伍,提高人力资源使用率。

(2)按照定员组织生产。铁路企业要严格落实定员定编纪律,积极按照运输业生产定员组织生产,培养和鼓励职工“兼职兼岗、一职多岗”,实现用人数量最少、人员配置最优。推行竞争上岗,完善职工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一体化管理机制,实行岗上动态等级管理,实现用工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切实发挥各级劳动力调剂站和人 才交流培训站作用,引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促进劳动力资源有序流动。

(3)规范就业分配机制。在新入路的大学毕业生分配、退转军人安置上,确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思路,坚持属地就业、按需分配与综合调配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站段、车间用人计划及个人意向,公司、站段分层研究确定人员分配方案。站段对安全、任务压力大的车间、偏远车间实行分配倾斜,优先满足这些车间的用工需求。

3.依靠科技推动、机制保障,促进人力资源结构平衡

(1)加大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应用力度。随着铁路企业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推广应用,人员结构也出现了自发性的变化和调整,结构性缺员现象在动态变化。一些“苦脏累险”岗位消失或者状况明显改善。比如在车辆系统,由货车故障轨边图像检测系统(TFDS)、车辆轴温智能探测系统(THDS)等5个车辆安全防范、预警系统组成的“5T系统”相继投入使用,极大地减轻了列检作业劳动强度,检车员可以在室内对列车进行动态检查。例如202_年7月,大同枢纽TFDS投入运用后,取消了大同列检作业场人工技检作业,改为动态检查作业。但员工转到新设备操作岗位,手中的小锤变成了鼠标,又存在不适应的问题。因而必须加强转岗培训。培训是员工提高技能水平,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对于技术复杂度较高的铁路行业来说尤为重要,铁路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培训工作。(2)建立富余人员转岗、调剂机制。为了应对随时出现的富余人员转岗,大秦公司建立了人力资源调剂和储备制度,确保职工科学、合理、规范流动,进一步整合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从而使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最优化。对于因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以及生产力布局调整产生的富余人员,进入公司、站段劳动力调剂站进行双向选择调剂,补充缺员;或按照新线开通计划及进度,为了确保新线开通时人员能够及时到位,进行主要行车工种人员储备,并抓好储备人员的资格性培训、岗位适应性培训和学历教育,不断提高储备人员业务素质。

4.通过政策倾斜、环境改善,提高一线岗位吸引力

(1)完善薪酬制度,收入分配政策向一线重点岗位倾斜。通过制定完善与业绩考核挂钩的薪酬制度,切实做到薪酬安排与员工贡献相协调。发挥经济杠杆作用。鼓励站段把车间经济效益与车间职工人数、生产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完善单价清算办法,促使生产任务不饱满的车间通过减员提高效益;对于生产任务重的车间,通过增员缓解职工劳动强度。坚持奖金分配向责任重、危险系数高的车间、岗位倾斜,拉大换算系数。

以机车乘务员为例,由于运输任务重、劳动强度大、安全责任大,职工不热衷此岗位,出现缺员而加重现员超劳。为此,大秦公司加强了对机车乘务员岗位人员工资倾斜力度,拉大机车乘务员与其他岗位人员工资收入差距。一是对机车乘务员工资总额实行单列管理,严禁非乘务人员挤占乘务人员工资;二是明确规定了机车乘务员与其他岗 位人员收入差距比例。通过工资倾斜,提高了机车乘务员岗位吸引力,有效缓解了机车乘务员缺员现象。

(2)实施“八小工程”,加强民生建设。为了用良好的环境留住人,让职工安心在一线工作,以大秦公司为例,从202_年起,先后投资1亿元,完成了“小伙食团、小单身宿舍、小浴室、小庭院(小菜园)、小互助会、小文化室(小书屋)、小活动场、小药箱”建设任务,共新建或整治伙食团500多个、单身宿舍4000多间、浴室500多个、活动场400多个、文化室700多个、菜园300多个、互助会30多个,为近5000个一线班组配齐了“职工劳动保健药箱”,给9000多名机车乘务员配备了“爱心小药袋”。“八小工程”人实施,极大改善了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了职工关心企业、自觉安全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3)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打通一线成才通道。为了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缓解铁路运输专业人才紧缺矛盾,公司紧紧抓住大学生职业生涯前五年,着力加强大学生的早期培养,促进大学生早成才、快成才、多成才。把新接收的大学生安排到生产一线,鼓励他们立足生产一线建功立业,通过技能培训及实践锻炼,努力将他们锻造成高素质的技能骨干,既大大充实了生产一线技术力量,又能使大学生得到充分的成长锻炼。同时在选人、用人政策上向一线倾斜,把生产一线作为大学生健康快速成长的主阵地和选拔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打通了立足一线发展成才的通道。在一线技术工人中技能人才的培养激励中,大秦公司通过制定实施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分层搭建“梯形”的高技能人才框架,培养出几千人的技能领军人才、公司级生产骨干人才和基层生产骨干人才队伍。通过工资政策激励,以及每年举办各专业的技能竞赛、技能拔尖人才评选等活动进行荣誉激励,形成学知识、学技术、争当生产骨干的良好氛围,让技术精英能在一线呆得下、稳得住,并且有发展、能成才。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浅析铁路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关键》

浅析铁路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关键

摘要:通过分析铁路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通过科学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优化劳动组织、发挥科技推动作用、完善人力资源政策等策略,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发挥人力资源最大潜能,实现人力资源结构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铁路企业

人力资源

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指出,企业人力资源应当关注“人力资源缺乏或过剩、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以及“人力资源激励制度约束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不完善”、“人力资源退出机制不当”三项风险,由于铁路企业职工队伍较为稳定,人员外流占比极小,因而后两项风险较低,铁路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的关键应该是第一项风险。围绕保障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经营目标顺利实现这一首要任务,切实控制“职工总量超员、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风险,努力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

一、人力资源“总量超员、结构性缺员”现象及原因分析

结构性缺员主要是指因为人员配置结构,如数量、年龄、专业、素质等不合理、人员供求关系失去平衡,由此造成的现有人员无法承担并完成相应工作任务而出现的人员的“相对”短缺。铁路企业普遍存在“总量超员、结构性缺员”现象。

1.职工年龄结构失衡

铁路企业人力资源入口较窄,经历过八、九十年代的社会招工、职工子女招录,以及铁路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定向分配,当前基本局限在接收复转军人和招聘大学(大专)毕业生两个渠道。人力资源出口也主要集中在退休等自然减员渠道。人员进、出量近几年基本保持平衡。从统计数据来看,大秦公司职工年龄结构目前明显呈“橄榄形”,30岁以下、51岁以上职工各占总人数的15%左右,而31岁至50岁职工占到总人数的近70%。目前职工队伍的年龄结构看似合理,但10年之后,40%的职工将进入50岁以上的“高龄”劳动力区间。从铁路行业对职工体力、精力、适应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来看,中、低年龄劳动力不足与安全生产之间的矛盾将会突显。

年龄结构失衡产生的原因在于以往企业对员工队伍建设缺乏清晰的认识,没有形成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机制。另外由于企业管理者任期不确定,从而导致短期行为,难以从企业人力资源长远规划着眼。结构性缺员的发生、发展是缓慢的、累积的,隐蔽性强,短时间不易发现,一旦察觉,问题就很棘手。

2.不同工作地点人员配置失衡

主要表现为偏远山区以及作业量大的车间班组缺员,而市区及作业量小的车间班组超员。由于铁路具有点多、线长等特点,一些车间、班组地处偏远山区,远离繁华城市,地理环境、气候、饮食、交通等方面条件艰苦,因而职工不愿意去那里工作。大秦铁路横跨晋冀京津两省两市、穿越群山峻岭,像地处河北的王家湾这样的小站,饮水、交通十分不便,工务管理区段主要为隧道,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全靠人工巡视、检修,工人们戴着厚厚的口罩,徒步在隧道中穿行,生活生产条件极为艰苦。而一些生产生活条件优越的班组,职工们扎堆往进调,例如202_年在对大同电务段的检查中,就发现大新探测工区超定员配备人员、变相增加班制。

另一方面,存在着同工种不同地点作业量相差悬殊,加之收入分配政策引导缺失,导致职工向作业量较小的车间班组流动。以太原车务段为例,从接发列车作业量上看,石太线车站日均接发车100列,而太焦线各站日均接发车16列;从中间站调车作业量上看,寿阳站日均调车作业钩数为63钩,而东赵站仅为11钩。按照以前的收入分配办法,尽管作业量相差6倍,但是职工收入却相差不大。由于铁路运输组织方式的改变,实行长交路,也存在个别地区车间所承担的作业量下降,生产任务不饱满,车间职工逐渐富余、闲置。

3.不同专业工种人员配置失衡

由于各系统的工作性质、作业方式、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差别较大,职工更倾向于日勤制、安全系数高、环境舒适、劳动强度低的工种。例如客运系统女职工由于常年倒班跑车,工作强度大且生活不规律,许多人申请调动到其他系统工作,不能如愿的有的会选择以各种理由请休长假或办理退养手续,太原客运段长假、内退人员一度占到总人数的6%。202_年太原车务段调车岗位已经缺员23%,仍有近25%的职工申请改职到货运员、站务员岗位。

在人力资源管理调配上,有些基层管理者缺乏计划性和严肃性,例如把一些专业技术能手提拔到管理岗位,却忽视了技术岗位人才的储备与技能的传承。在大学(大专)生招聘上,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生源少,接收回的许多理论型大学生对于一线工作不安心,不务实,眼高手低,实际作用不明显。

二、人力资源“总量超员、结构性缺员”的应对策略

人力资源伴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受国家政策、人力资源市场、技术更新、人员老化等等因素影响,任何组织在一定时期或某个发展阶段都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结构性缺员问题,因而人力资源结构失衡是动态变化的。通过科学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发挥人力资源最大潜能,实现人力资源结构的动态平衡,促进企业整体团队充满生机和活力。

1.科学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不断完善配套机制

人力资源规划是通过科学地预测、分析在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企业在需要的时候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人才(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并使组织和个体得到长期的利益。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进行战略性决策的前提和基础,铁路企业必须对人力资源现状进行系统性分析,对现有专业的人员布局进行合理有效的界定,制定并有效执行中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坚持遵循“按照定员组织生产”这一原则,给每个岗位配置人员都要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着手,既要满足人数要求,又要满足年龄、专业、技能的要求。

以大秦公司为例,为适应铁路快速发展,深化主要行车工种队伍建设,构建一支技能结构与铁路生产力布局相适应,技能素质与铁路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主要行车工种队伍,202_年公司制定了《主要行车工种队伍建设三年工程规划》。为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建设一支适应铁路飞速发展、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升、客货运量大幅攀升的人才队伍,公司以培养造就技术领军人物、大师级技术专家、技术拔尖人才和现场技术骨干人才为重点,依托重载运输人才培养带动整体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通过两项规划的实施,有效缓解了人力资源结构性失衡现象。

2.不断优化劳动组织,严格按照定员组织生产

(1)优化劳动组织。铁路企业应当结合站段管理结构优化、生产资源整合、生产组织调整,不断优化劳动组织。202_年大秦公司在机务系统试行“单班单司机”乘务制度改革;在供电系统全面推行“网电合一”的作业模式;在车辆系统进一步减少异地检修车间,在大同、侯马等枢纽列检实现“机检”和“人机分工”;并积极探索工务、电务、供电设备“三位一体”的综合维修模式。随着生产布局、维修体制、乘务制度和作业方式的改革,及时调整劳动组织,精干运输业队伍,提高人力资源使用率。

(2)按照定员组织生产。铁路企业要严格落实定员定编纪律,积极按照运输业生产定员组织生产,培养和鼓励职工“兼职兼岗、一职多岗”,实现用人数量最少、人员配置最优。推行竞争上岗,完善职工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一体化管理机制,实行岗上动态等级管理,实现用工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切实发挥各级劳动力调剂站和人才交流培训站作用,引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促进劳动力资源有序流动。

(3)规范就业分配机制。在新入路的大学毕业生分配、退转军人安置上,确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思路,坚持属地就业、按需分配与综合调配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站段、车间用人计划及个人意向,公司、站段分层研究确定人员分配方案。站段对安全、任务压力大的车间、偏远车间实行分配倾斜,优先满足这些车间的用工需求。

3.依靠科技推动、机制保障,促进人力资源结构平衡

(1)加大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应用力度。随着铁路企业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推广应用,人员结构也出现了自发性的变化和调整,结构性缺员现象在动态变化。一些“苦脏累险”岗位消失或者状况明显改善。比如在车辆系统,由货车故障轨边图像检测系统(TFDS)、车辆轴温智能探测系统(THDS)等5个车辆安全防范、预警系统组成的“5T系统”相继投入使用,极大地减轻了列检作业劳动强度,检车员可以在室内对列车进行动态检查。例如202_年7月,大同枢纽TFDS投入运用后,取消了大同列检作业场人工技检作业,改为动态检查作业。但员工转到新设备操作岗位,手中的小锤变成了鼠标,又存在不适应的问题。因而必须加强转岗培训。培训是员工提高技能水平,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对于技术复杂度较高的铁路行业来说尤为重要,铁路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培训工作。

(2)建立富余人员转岗、调剂机制。为了应对随时出现的富余人员转岗,大秦公司建立了人力资源调剂和储备制度,确保职工科学、合理、规范流动,进一步整合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从而使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最优化。对于因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以及生产力布局调整产生的富余人员,进入公司、站段劳动力调剂站进行双向选择调剂,补充缺员;或按照新线开通计划及进度,为了确保新线开通时人员能够及时到位,进行主要行车工种人员储备,并抓好储备人员的资格性培训、岗位适应性培训和学历教育,不断提高储备人员业务素质。

4.通过政策倾斜、环境改善,提高一线岗位吸引力

(1)完善薪酬制度,收入分配政策向一线重点岗位倾斜。通过制定完善与业绩考核挂钩的薪酬制度,切实做到薪酬安排与员工贡献相协调。发挥经济杠杆作用。鼓励站段把车间经济效益与车间职工人数、生产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完善单价清算办法,促使生产任务不饱满的车间通过减员提高效益;对于生产任务重的车间,通过增员缓解职工劳动强度。坚持奖金分配向责任重、危险系数高的车间、岗位倾斜,拉大换算系数。

以机车乘务员为例,由于运输任务重、劳动强度大、安全责任大,职工不热衷此岗位,出现缺员而加重现员超劳。为此,大秦公司加强了对机车乘务员岗位人员工资倾斜力度,拉大机车乘务员与其他岗位人员工资收入差距。一是对机车乘务员工资总额实行单列管理,严禁非乘务人员挤占乘务人员工资;二是明确规定了机车乘务员与其他岗位人员收入差距比例。通过工资倾斜,提高了机车乘务员岗位吸引力,有效缓解了机车乘务员缺员现象。

(2)实施“八小工程”,加强民生建设。为了用良好的环境留住人,让职工安心在一线工作,以大秦公司为例,从202_年起,先后投资1亿元,完成了“小伙食团、小单身宿舍、小浴室、小庭院(小菜园)、小互助会、小文化室(小书屋)、小活动场、小药箱”建设任务,共新建或整治伙食团500多个、单身宿舍4000多间、浴室500多个、活动场400多个、文化室700多个、菜园300多个、互助会30多个,为近5000个一线班组配齐了“职工劳动保健药箱”,给9000多名机车乘务员配备了“爱心小药袋”。

“八小工程”人实施,极大改善了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了职工关心企业、自觉安全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3)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打通一线成才通道。为了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缓解铁路运输专业人才紧缺矛盾,公司紧紧抓住大学生职业生涯前五年,着力加强大学生的早期培养,促进大学生早成才、快成才、多成才。把新接收的大学生安排到生产一线,鼓励他们立足生产一线建功立业,通过技能培训及实践锻炼,努力将他们锻造成高素质的技能骨干,既大大充实了生产一线技术力量,又能使大学生得到充分的成长锻炼。同时在选人、用人政策上向一线倾斜,把生产一线作为大学生健康快速成长的主阵地和选拔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打通了立足一线发展成才的通道。

在一线技术工人中技能人才的培养激励中,大秦公司通过制定实施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分层搭建“梯形”的高技能人才框架,培养出几千人的技能领军人才、公司级生产骨干人才和基层生产骨干人才队伍。通过工资政策激励,以及每年举办各专业的技能竞赛、技能拔尖人才评选等活动进行荣誉激励,形成学知识、学技术、争当生产骨干的良好氛围,让技术精英能在一线呆得下、稳得住,并且有发展、能成才。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END

第三篇:企业如何开展内部控制

企业如何开展内部控制

班级:会计112

姓名:吴玥

学号:2011010700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的获利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应该怎么做,如何去开展? 一项好的内控制度,应该达到以下标准。其一,控制触角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没有留下控制死角。也即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均纳入了内部控制范围。其二,事权划分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也即内控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要能真正成为企业管理者的行为规范,操作方便。其三,控制程序规范,过程控制受到特别的重视。也即内部控制要形成科学的机制,尤其是要把对经营管理过程的控制放在突出的地位,通过控制,防患于未然。其四,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内部控制的功能可得到有效发挥。

企业对有关财产物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的收付,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产的增减和费用的支付等经济业务,规定必须有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处理,以起到相互制约作用,这就是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在企业内部的职责分工、责任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有关制度中,都应具体体现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会计改革过程中,企业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应从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和强化自身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控制制度。1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企业健全和强化内部组织机构,是企业对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组织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合理的职责分工。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由两个部门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如汇出一笔采购货款,规定要由采购经办人填写请款单,供应计划员(或供应部门负责人)审查清款数额、内容及收款单是否符合合同和计划,会计员审核清款单的内容并核对采购预算后,编制付款凭证,最后由出纳员凭手续完整的付款凭证办理汇款结算(出纳员开出汇款结算凭证,还要通过会计员审核),前后须四人分工负责处理。而采购汇款的报账业务,则规定要经过采购经办人填写报账单,货运人员提货,仓库保管员验收数量,检查员验收质量,以及会计人员审核发票、账单及验收凭证,编制转账凭证报销。

2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规定管钱、管物、管账人员的相互制约关系,旨在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如出纳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银行票据的签发印鉴,必须有两人分别掌管;向银行提取较大数额现金时,必须由两个以上人员,对领款、点验安全入库的全过程共同负责;仓库材料明细要设专人稽核或另设记账员记账;管钱、管物、管账人员因故离开工作岗位或调动工作时,规定要由主管领导指定专人代替或接替,并监督办理必要的交接手续或正式移交清单。另外,现金收付的复核制,物资收发的复称制、复点制等,也都是防错防弊的内部控制制度。

3明确规定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要求。如对各种自制原始凭证,在格式、人数、编号、传递程序、各联的用途、有关领导和经办人签章、明细数同合计数及大小写数字一致等方面作出规定;对各种账簿记录,要求账证一致或保持一定统驭关系的规定;还有会计核算中规定的双线核对、余额明细核对、各种报表数字核对,以及由此而规定的内部稽核制度等。

4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如为了保证物资的安全和完整,除规定物资保管员对每项物资进行收付后,都要实行永续盘存办法核对库存账实外,还要规定财产物资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证账卡物相符或及时处理发生的差错。又如现金出纳员除规定每日下班前要结账清点库现金,遇到的差错要及时报告外,会计主管人员还有经常检查出纳员工作,定期不定期检查库存现金及金库管理情况的责任。

5明确规定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操作权限和控制方法。

(1)计算机代替手工填制记账凭证是相当容易的,并且比手工制作的凭证更规范、效率更高。但是难以给查账和审计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以先由计算机填输出记账凭证,然后由有关经办人确认后签名或盖章,无签名或盖章视为无效凭证,不得进行账务处理。设置主辅操作员进行两次输入,仅仅是为了防止数据输入的错误,对于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中的差错却无法校正,连事后控制的作用也发挥不了。因此,可直接由主办会计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操作计算机制作记账凭证,并将数据存入一个临时数据库中,以便调出修改。同时应对输出的记账凭证确认后签名或盖章,然后,交稽核员稽核。对于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稽核员交出纳员进行收、付款,并操作计算机将主办会计存入临时库存中的凭证数据转入正式数据库存中,以便进行账务处理。

(2)电算化可以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的水平。但是,不能以此代替原手工会计处理中已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同时,还应加强对电算化系统的管理,这是会计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的前提。要明确系统管理人员、维护人员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任何人不利用工具软件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程序设计人员还应对数据库采用加密技术进行处理,严格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要求配置人员,健全数据输入、修改、审核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系统设计的处理流程不走样变形。

(3)对会计工作电算化进行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存取权限进行控制。设多级安全保密措施,系统密匙的源代码和目标代码,应置于严格保密之下,从计算机系统处理方面对信息提供保护,通过用户密码口令的检查,来识别操作者的权限;利用数值合法查询推出该用户不应了解的数据。操作权限(密级)的分配,应由财务负责人统一专管,以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明确各自的责任。

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企业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得再完善,若没有称职的人员来执行,也不能发挥作用。企业的用人政策直接影响着企业能否吸收有较高能力的人员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要杜绝账户设置不合理、记录不真实的情况,充实会计控制制度的职能作用,则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和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定期进行考评,奖优罚劣。

2企业必须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不仅包括审计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

3应发挥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监督作用。定期不定期地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以杜绝企业管理部门负责人滥用职权所造成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

第四篇: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作者:刘飞

[摘要] 伴随中国的企业制度转型变革不断推进,新的大型企业集团日益增多,生产社会化现象越发明显,强化对于企业自身之管理变得尤为关键,有着巨大意思。企业自身控制属于企业核心,其对企业的成长以及日常经营管理有着巨大的控制与指导意义。货币资金一直都是企业进行内控的核心所在,其属于整个资产的主要构成之一,横贯了企业经济行为的全过程,属于企业日常经营当中的血液,是维系一个企业存活与成长的根本。当前,因为有些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匮乏,在资金内控方面有着众多的弊端。所以,一定要构建完善的资金内控机制,强化企业自己内控,确保经营管理高效开展以及整个资金的安全。文章就企业资金内控所具有之不足,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同时给出了部分针对性的应对建议。

[关键字] 企业货币资金 内部控制

问题

对策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of monetary fund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ly deepening of China's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enterprise groups, the degree of production into daily life more and more high, to strengthen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management becomes more important,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is the core of the enterprise it for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and management activitie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constraints, and know.Money is always the focus of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ssets, it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s the “blood” of business activ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At present, due to the part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level is not high, the monetary funds internal control there are some loopholes and problem that nots allow to ignore.Therefore, must establish a sound internal control of monetary fund system,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monetary fund companies, to ensure the effect of the economic activity and assets safe and complete.Based on existing in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of monetary fund, analysis the reas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 word]

Enterprise monetary funds The internal control The problem Decision making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目 录

引 言···································· 1

一、概述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2

(一)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目的和意义........................................2

二、国内外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现状······················ 2

(一)国外关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现状..........................................2

(二)我国关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现状..........................................3

三、概述货币资金及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3

(一)货币资金的概念..........................................................3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概念..................................................4

(三)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目的.................................................4

四、中小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5

(一)会计出纳岗位职责不清....................................................5

(二)报销审批制度不严........................................................5

(三)会计人员素质不高........................................................5

(四)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不健全..................................................5

五、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对策························ 6

(一)建立完善的货币资金不能控制体系..........................................6

(二)重视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关键点............................................8

(三)加强应收款内部控制......................................................9

(四)减少公共代理,最大限度规避风险.........................................10

六、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案例······················· 10

(一)费用报销的舞弊防范于内部控制...........................................10 结 论···································· 14 致谢语···································· 15 参考文献··································· 16

引 言

企业内控属于当代企业管理里面极为重要的难以舍弃的构成之一,企业内控状况关系到了一个企业是否可以持续发展和成长。目前国内企业内控方面尽管获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可是还是具有许多不足与弊端,其中的财务舞弊状况带有三大显著特征:第一,现金舞弊现象比比皆是;第二,舞弊总量迅速攀升;第三,串通舞弊不断严重。所以,新形式之下怎么进一步加强对于企业资金的内控依旧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企业货币资金的定义为企业所拥有的库存资金、金融机构存款与别的货币。货币属于一般等价物,因此变成了经济犯罪分子在犯案时所关注的最重要对象;货币资金属于企业流动性最大且收支最为频繁之资金,同时也是最易导致错漏以及舞弊之资金 ;货币资金收支关涉到企业绝大部分经济活动,关涉其绝大部分财务关系处置,属于企业最为核心且敏感的经济活动。所以,强化对于货币资金的内控,能够很好地保障货币资金安全完整,谨防贪污舞弊的出现,确保各种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有效地处置各类财务关系。货币资金内控属于企业最核心的也是最基础同时是难度最大的内控工作之一。

一、概述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伴随经济社会的日益进步,企业货币资金内控已然变成了当前企业管理当中核心工作之一,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企业货币资金属于其内部流动性最好的资产,同时是其经济命脉,是企业生存的血液,这里面涵盖了隐含现金存款与别的货币资金。企业发展实际上就是资金运行的流程,作为企业其发展目标就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所以加快资金的运转速度,提升其利用率,防止在资金管理上产生问题成了企业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一定要建立在内控基础之上,因此要保障企业可以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下去,一定要加强对这一资金之内控管理。应当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特征与状况,完善货币资金内控,进而有益于企业资金高效科学运用,从而降低企业业务成本,防止出现非必要浪费,确保其资金的运用安全。

可是,国内很多企业在这一方面的内控工作上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具有客观局限性、投资者风险意识缺乏、对于内控重要性缺少、企业自身缺少必要制衡制度等众多缺陷。单位经营活动当中,应当结合货币资金业务特征以及自己的实际状况,构建完整的科学的具有实际操作的资金控制机制与核算方法,进而有益于单位货币资金的管控。因此必须高度关注企业货币资金内控于管理工作中所具有之巨大意义和价值。

二、国内外关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现状

国内与国外就货币资金内控的研究与实践皆是建立在企业实际状况与环境基础上的,并且通过逐步的健全完善进而构建起资金内控机制。以下是国内外的现状。

(一)国外关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现状

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公布的审计标准公告300号(SAS)规定里面规定,企业内控包括了控制环境(the Control environment)和控制程序(the control producers)两

大构成部分,涵盖了企业董事以及高级管理层所执行的目的是要尽可能确保企业目标得以达成之全部政策与程序。其中:控制环境的定义为企业董事以及高级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和它的重要性之认识、态度以及具体行为;控制程序的定义为当处于以上环境之下,高级管理层所实行的有关具体政策程序。

202_年签署的《新巴塞尔协议》提出,对于银行风险进行控制包括了三个主体内容:其一,最低资本要求;其二,监督管理机构对于资本充足率之监控;其三,市场约束。同之前的协议对比,新的协议里面涵盖了不仅涵盖信用与市场两类风险,同时把操作风险也纳入其中。新的协议进一步提高了银行业从业者对于风险管理之认识,同时给出了部分比较领先的风险辨识、量化与控制工具。就监管层面,新的协议提供了进行监管的基础原则、风险管理指引、监控透明度与问责制度等建议。就信息披露层面,新的协议同样进行了更多的极为具体的规定。

(二)国内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我国现在有很多专家正在对公司的流动资金的内部管控进行研究。重点的研究实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公司内部的流动资金管控还有漏洞。第二,如何强化公司内部流动资金管控制度的执行。有一个专家,202_年在国内比较著名的杂志上,发表过关于企业内部流动资金的管控方面的论文,重点在问题和对策方面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目前公司内部关于现金收支、银行收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拿出了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又有其他的专家在另一个杂志上发表了《浅析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对公司内部的流动资金管控办法和措施进行了详细讲解。只有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流动资金的管控制度,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三、货币资金以及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概述

注:丁东方《会计》

可以看出,流动资金是公司运行当中活跃最强的部分;也是公司管控的重点部分;下面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公司流动资金的内部管控机制。

(一)货币资金的概念

流动资金可以说是公司运营过程中最有活力的资产,内容包括:公司现金、银行储蓄 3

资金以及公司用于流动的资金。这是公司参加经济活动时基础的物质支撑条件。目前,国内企业参加全球的竞争不断频繁,公司也开始需要外汇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公司运行流动资金的作用巨大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在公司的日常经济活动中,公司的流动资金也会和非流动资金之间转换,来实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货币资金在日常生活中的业务如图

图一:货币资金在日常生活中的业务流程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概念

货币资金在企业内部的管控,主要指的是公司为了维护好企业自身经营活动中流动资金的安全、稳定、完整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一定的管理制度,确保流动资金运行科学、合理、高效,使得公司内部的资金财务数据真实可靠,促进企业内部的管控体系不断完善的总称。这种管控体系是公司各项业务的基础,严格执行难度也很大。

国内的流动资金管控体系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首先,确定流动资金的使用范围和职责,资金应用切合实际情况,其次,进一步规法流动资金的财务核算、统计、程序等各个方面制度。使得流动资金运转高效。最后,强化公司内部资金应用管控制度的完善,促进资金运行和业务开展相互制约和协调。总的来说,企业流动资金管控体系是现代公司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公司正常业务开展的必要前提。

(三)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目标

这个运行管控目标是就为了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公司内部资金运行的管控办法或制度,公司流动资金管控的任务突出在四个方面,一是流动资金的安全方面。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资金管理办法和体系,确保资金运行规范。杜绝资金被盗、贪污及挪用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二是流动资金的完整性。确保流动资金及时和完整的公司帐户上。杜绝资金的体外循环和一些违法占有情况发生。导致公司有不必要损失。三是确保该资金的合法性。就是公司占有该项资金必须是有法律法规的依据的行为,全部材料和程序必须规范。四是该资金要有实际利效果。就是公司在运用资金开展业务的时候,要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中小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国内规模不大的企业,一般产权和日常的经营是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公司一般不大、进出的业务多,财务也不是很规范,从业人员业务知识不强,公司管理制度不完善,针对资金的管控有时不全面,主要突出在下面几个问题。

(一)会计出纳岗位职责不清

由于企业的规模不大,公司的财务人员有的时候同时承担现金进出、公司的存款取款,还对一些印章进行保管,好可以直接开展现金交接;同一个人处理现金所有流程上的业务。有的公司主办会计、出纳等财务工作就一个人。造成一人多岗位,缺乏之间的监督权,漏洞问题明显,资金安全无法控制。

(二)报销审批制度不严

一般规模不大的企业架构小,有的时候就一个负责人就确定一项事;对资金的审核主观性强,就会出现漏洞,可能出现不科学或者违规的行为发生。这种权利聚焦的一个人身上,导致其他审核意见缺乏有效性,管控制度不能得到真实执行。

(三)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企业规模不大的公司,财务人员一般业务水平不高,有的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甚至没 5

有从业资格证,所以账务混乱也是正常的事,其他人看不明白,财务材料乱、缺问题较严重。有的机会法制观念不强,违反财经纪律时有发生。

(四)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不健全

一是原始资料不规范。财务人员开出的票据填写不规范,有时涉及到对方当事人、时间、有关事宜都没按规定填写或没有填写。还有就是票据使用不规范,将做账、存根的单价撕给对方当事人;也有将不同一册的票据本进行互通和混用,进行修改,有些企业开的票据不全,只有两张,将对方主体填写的单据直接当作本企业的支出证明入账。更有甚者,有的原始凭证时人为捏造的虚假发票。

二是登记入账不符合财务要求,规模小的公司财务人员太少,一些资金流动没有按照财务制度和程序执行到位。出纳人员就依据理人凭证进行现金业务操作,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公司出纳将所有凭证和资料给会计,公司会计根据这些材料开始做账和造册。这样就会出现财务上的两个人在认定时间节点上有所不同,导致公司的资金出入和银行账单不一致,产生出错。

三是现金支出不规范。一般规模不大的公司,财务上有时候将一千元以上或万元以上交易不通过银行转账,应用现金结算也比较多。有的私借公款及千元甚至上万元长期不还。四是“借款抽单”情况时常出现。就是出纳在收取借条给付现金后,不将此借条登记入账,而是等借款人将所借的现金全额归还,将借条还给借款人员,借条不从财务上经过。上面四个突出问题,就是导致国内很多规模不大的企业流动资金运行瑕疵的原因,财务人员的贪污、挪用等违法行为经常发生,损害了公司利益。所以,公司要进一步加强流动资金内部管控,完善公司的各项管理体系建设,确保所有的款项及时收缴到位,同时,做好财务账目准确记载,公司的资金进出要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程序办理,及时做好会计账目;剩余的公司所有流动资金要准确上报,同时做好资金的安全措施;对企业的流动资金的运营要有一个初步预判,确保公司的流动资金的数额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运行。

五、加强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对策

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司内部的管控体系发展领域也在不断拓宽,相反也刺激了国内市场经济的繁荣,所以,针对当前部分企业出现的内部管控的一些问题,必须加

强企业制度建设,这也是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又是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以下几个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

1、健全货币资金完整性控制

货币资金完善性方面多样,主要是资金进出业务方面,主要就是在一个规定的时间节点,资金的流出流如是否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计入在册,涉及到产品的出售、采购和应该收的货款、需要对外支出的债务的相关方面,和检查那些资金该入还没有按规定入账的。

有关票据的管控。通过公司票据编号的连续性,就可以审核出企业出入的资金与票是否一样,确保企业的流动资金全部及时登记入账。必须对票据加强管理,重点突出收、发、存的监管力度。企业必须要有专人针对票据的存单、做账单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账单监督,保证企业银行存款存在性与完整性。及时准备好银行存款余额对账册,及时发现问题,有时可通过银行直接核对。其他货币资金管控。这种资金管控 突出在存放地点和用途的差异。第一,通过发函求证银行,确定该项资金存在的真实性,第二,检查合法性,是否公司业务必要。往来账核对管控。按时核对公司的账面资金,查找有没有贪污、非法占有企业资金的问题,来检验资金是不是及时入账,要关注公司的坏账的收缴率,对回收款的入账情况要及时检测。业务量控制。依据公司的业务量,检查该业务的货币资金的情况。

2、完善货币资金安全性管控

该项资金管控包括公司现金、银行存款及相关货币资金,主要是票据涉及到进出账款,可以直接变现,所以列入资金内部管控体系中。

账实盘点控制。按期对公司的资金进行核对,保证公司资金安全。这种盘点核查分为定期和不定期抽查,但不定期盘点的效果将更好些,这种不定时间的抽查,给这些资金管理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责任感。库存限额控制。一个公司每天只有固定的库存资金量,多出的部分必须按规定存入银行,降低现金被被盗的风险率,还可以统筹的使用率。专人负责控制。就专物有专人管理,杜绝其他人的参与,降低可能存在的违法侵占。必须要有专业的保管场所和器具,强化保管措施,确保需要保管的财物安全。坚持分离控制。完善公司内部制约体系建设,从公司部门设置结构上保障流动资金安全。内部业务人员要坚持职务分离管理,科学安排会计、出纳及相关岗位,职务之间是合作和制约的关系,有力保障资金安全。

3、建立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

一是内部核算机制。在单位的业务工作量比较少并且每一笔业务所涉及的额度也较小的时候,可以由单个人来进行复查核算,若单位的业务工作量较多并且一笔业务额度较大,那么应该至少是两个人来对记账凭证进行复查核算。利用内部核算制度能够强化对货币资金的监管力度,发觉并改正在这一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二是审计监督控制。利用对内部审计进行有效监管可以掌握一些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货币资金收付信息,在公众当中活动一些违法收付现象的信息。并且合法性控制风险一般情况下是由决策者来决定的,所以应该由政府部门和社会来对企业开展审计监管。三是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指的是单位在开展货币资金和保存管理业务过程中,要进行授权批准控制,确保货币资金的收付和保存管理的安全性,授权批准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一般授权和特定授权。对于单位来说,必须要对有关与会计工作的内授权批准内容、权限、流程、责任等方面予以确定,单位内部的管理层都要在这一规定范围内来行使自身的职务权力以及承担相应的责任,办理工作人员也要在这一范围内来进行业务操作。审批人员应该依照授权批准的权限在这一范围内开展审批操作业务,不能超出这一权限之外,办理人员应该在根据其自身的职务责任依照审批人员的批准来进行业务办理操作,当审批人员超过自身的权限来审批业务时,办理人员可以拒不办理并且要及时向审批人的上一级管理部门进行汇报。

4、健全货币资金效益型控制

货币资金效益型控制就是要利用多种筹措资金和投资的方式来有效的掌握和利用货币资金,让货币资金所获得的效益最大化。

调整资金的结构,改善资金效益,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资金的存在形式包括储备、运营、成品、投资和结算等。保证各个存在形式的资金能够具有合理的分配和最佳结构,能够避免在各个流程中的资金浪费现象,加快资金的流转、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使用多种筹措资金和投资的方式,出台货币资金收支工作的长远规划和推行一些推迟资金支付,加快资金的回笼速度和收回投资策略,处理好货币支出存在的缺口;还可以加速资金支付,采取一些赊销方式,开展多种投资活动,改善效益,减少资金储备。出台科学合理的信用措施,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依据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产品的质量、品种、规格以及价格等多方面的综合竞争实力,来制定合理的信用指标。要把握好促销和提高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坏账成本以及现金折扣成本等之间的均衡,确定折扣的期限、信用的期限以及现金折扣成本等方面的信用状况,并且考虑提高收账成本与降低应收账款以和坏账损失,提出合理有效的收账措施,降低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通过对各方面的全面综合研究判断,找到最佳方案。在开展筹措资金和投资活动时,要对各种方案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全面的研究 8

分析,考虑这些方案的决策和未来长远的货币资金情况,对这些方案的实际可操作性详细分析研究,选出最佳方案,努力促进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重视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关键点

货币资金的流动性非常大并且控制风险也很高,所以要确定在何种流程使用何种方式来进行控制,以确保企业的货币资金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1、重视货币资金收支环节

一是货币资金的收入。货币资金的收入包含了各项收入以及所欠款项的收回。对于已经获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应该要尽快的纳入账务,不能私自设立小金库,不能设立账外账,更不能将收入不纳入账务,特别是对于现金收入更应如此;运用发票和收据上的连续编号,对所收货币资金和发票收据之间的额度进行核对查看两者之间的一致性,保证所收货币资金都完成入账。在发票和收据的管理方面,要强化在购买、领取使用、保管等环节上的工作,设定固定的岗位,专门负责对存根联和记账联进行核查校对,一旦发现错误便要立即更正纠错。二是货币资金的支出。掌握好在合法合理范围内的资金支出,就是等于让单位能够使用等额的资金收入,如何在一天的诸多的资金支付过程中来确定资金支出是否合理合法,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货币资金的支出流程合法性和合理性。应该要按照货币资金支出业务的具体规定要求;先支付申请,再进行审核批准,然后再进行复查核对,最后完成办理并支付。要对审查核实支付程序,查看审批的流程、权限以及手续等方面的相关材料的完整性。对审核支付办理,要注意审批的意见、规定的流程、办理的途径,尽快将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日记账进行登记。三是货币资金保存管理。务必在相关规定所要求的范围之内来进行现金的支付,超过这一规定要求的,就只有通过银行划转的途径来完成往来结算。务必要遵照银行所确定的一般库存的现金限制额度,不可以坐等收入与支出,超过限定额度的部分要尽快送到银行进行存储,必须每天进行清理,每月进行结算。单位应该要经常对现金盘点,保证现金账目额度和实际的库存额度保持一致。若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要迅速查找问题来源,并尽快予以解决。

2、重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控制环节

一是开设银行账户。在银行进行账户的开设和管理应该制定相应的详细规定,对银行账户进行清理检查。不可以在一个银行网点开设多个账户,或者是在多家银行开设账户、多头开设账户、随便开设账户,不可以把单位的资金存入自己个人的名下,私自设立小金库。二

是单位和银行的对账。依照相关的规定要求,单位和银行要每个月最少核对一次账务。制定银行存款的余额调节表,掌握单位的存款额度和银行的对账单之间是不是保持一致。要确定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进行银行对账单的审核查看与管理,每个月结束时,都要把银行的对账单和存款的日记账加以核实校对,若出现问题,则要尽快查出出现问题的原因,了解有没有错误和弊端,并且要有效解决。还应该注重和其他单位间的往来账目的核查校对,保证货币资金支付行为属于合理合法的,并且按时回收充足的额度。三是银行支票管理。应该遵照银行的结算相关制度规定,不可签发缺少资金保证的票据或是远期支票,以此非法得到银行以及别人的资金;不可没有原由就不进行付款,随意占有使用别人的资金;单位与个人都不能违背银行所制定的相关结算规定,不能签发空头支票或是有意签发和其所留下的签名或是印章不一致的支票。对于签发和印章的保存管理工作要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提高预留签名或是印章的管理水平,绝不容许只由一个人来保存管理银行的所有印鉴。

3、票据和印章管理环节

一是票据的管理。企业应该提出全面完善、详细具体的票据购买、保存管理、领取使用、背书转让、注册核销等方面的管理措施,确定在票据管理过程中所有流程的相应权利与责任。专门编制备查账簿来进行等级造册,避免导致空白票据的丢失和被窃,同时备查簿应该归为会计档案来进行管理。二是印章管理。注重做好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章必须使用专门人员来进行保存管理,对于个人的签章则要由其本人或是其所委托授权的人来进行保存管理,绝不容许只由一个人来对所有的付款印章承担保存管理工作。严格银行签字和盖章手续。

4、监督检查环节

企业应该在货币资金方面的业务形成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确定有关负责部门和专门的工作人员的职能责任,要经常性的加强检查力度。对有关职位以及人员的设定状况进行检查,看其有没有出现一些不相符合的岗位混合情况;对货币资金的授权审批制度的落实进行检查,看其有没有出现越权操作的情况发生;对印章的保存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看其有没有出现票据管理上的缺陷。加强实时跟踪检查力度。利用对应收账款进行研究分析,充分掌握相关情况,掌握应收账款可能出现坏账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收款措施,以此改善收账效率,减少坏账带来的损失。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5、财会人员任期环节

财务会计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较好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 10

德。并且制定定期轮岗换岗的相关规章制度,免得出现某一个人长时间都处于固定的岗位中,这不但能够让财务会计人员学习更多新的业务知识,有效提升他们的能力,还能够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法行为操作通过岗位的变化而显现出来,得到很好的实际效果。

(三)加强应收款内部控制

第一,健全完善批准制度,要严格依照有关的规定来对和应收账款相关的业务进行管理,要先经过审批之后才可以进行执行,就日常的业务来说,相关部门根据自身的职能责任管理权限,依照相关规定的要求来进行办理,就特别的业务来说,应该报送管理部门并经过审批之后才可以执行。第二,制定完善的职责分工制度,注重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控制,避免产生一些错弊,各个部门应该要互为监督制约,确保业务工作能够更加高效运行。第三,制定完善的账务记录制度,合理的会计科目和账簿体系可以更加全面合理的体现出与销售以及应收账款相关的业务开展情况。最后,建立严格的对账和账款回收制度。

(四)减少公共代理,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

因在公共代理方面是为多个国际班轮公司进行业务代理,这些公司并未拥有股权,不能参与到公共代理的内部管理过程当中,能以对公共代理的资金和运营情况加以监督控制,当产生运营风险时,代理企业往往是采取多种方式将应收账款的风险转嫁到这些公司,导致这些公司的运营风险加大,产生更多的坏账损失。所以可以提议那些具备一定实力的公司,若业务具有相当规模,可以到国外合资或是独资,建立属于自身的专门的代理企业,拓宽自身业务涉及范围。同时在流程设计方面,风险管理应该明确国际班轮公司和船东代理之间的职责分工与协作。

六、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案例

就目前所出现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以一个案例来说明对强调企业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费用报销的舞弊防范于内部控制

财务部送来上月的部门费用报告,王伟(销售总监,黛西的上级)特别留心地研究了黛西的

费用,这一研究,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让他看出问题了,他发现了一笔他并没有签过字的费用在财务部得到了报销。

王伟的记忆力很好,可以保证其并未在此单子上签字,依照公司的规定,财务部门必须要以王伟的签字为准,才可以给黛西的单子付钱,这里面一定出了问题!王伟马上给财务部的付经理打电话询问,对方说单子上面肯定有他的签名,并答应把原始单据找出来给他看。王伟将杨怡喊到其办公室,准备交杨怡去帮她拿回那张单子,但是王伟突然又随便说了件事情让杨怡去做。等杨怡一出房间,王伟连忙打电话给付经理,说自己会亲自过去拿单子,让对方暂时不要告诉任何人这件事。大约十来笔合计二十万元左右的报销是有问题的,要么干脆是仿造他的签名;要么是在他签名后,再改动金额请注意保密。”

财务部付经理知道出大事了,一个劲的说:“我马上自己到系统理调记录,保证保密。“王伟查了两天,发现大概有十多笔账务总计二十万元的报销单子存在问题,要不然就是有人伪造其签字,要不然就是有人在其签字之后再在单子上将金额数字进行更改———DB是美国公司,报销单上的最终金额只填写阿拉伯数字即可,并不填写中文大写数字的,这就非常方便涂改,比如总监签名的时候报销的金额是2万1千多元,等他签字后,在改成2万9千多元。从涂改动作本身来看,不算困难。

依据DB的工作流程规定,其费用的支出要以额度的大小情况,要在直接管理者和具备签字权力的负责人签字之后,部门负责人的助理负责把所有的单据汇总好费用登记,然后每月一至两次统一单据送财务部审核支付,也就是说,理论上,黛西的费用应该是经杨怡交给财务部的。王伟会同财务部门查实之后,确定每月的单据全部是杨怡交到财务部门的。这次所出现的问题很多,因此黛西基本很难不经由杨怡而独自进行单据篡改和冒名签字的行为。并且财务部门每月做完账务之后,都要将费用清单发到各个相关部门,此时杨怡要帮助王伟再次对清单进行核查校对,若其中的数额和报送的数额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这么多次杨怡绝不可能都未曾发现。所以应该是两人串通了。

公司的各部门负责人通常每月都只看大致的数额,并不会仔细的进行核查校对,特别是王伟这种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其每月经手的费用金额都很高,若不是仔细查看,其很难发觉黛西所弄出的几万块的小问题。王伟估计黛西和杨怡大约是赌他不会有那么好的记性和那么充沛的精力。王伟和杨怡一一分析,杨怡惊得目瞪口呆。杨怡刚开始进入DB时,她的工作就是销售行政助理,其职责就是将登记的费用和原始报销单子送到财务部门,每月都与财务部门一起核查校对部门的费用,以此来为大区经理对预算进行监督控制提供数据,所以杨怡很明白王伟的分析是正确的,杨怡与黛西两人是合谋做出这一违规事情。

案例评析: 从本案例当中的BD公司报销流程来看,相对还是比较完善的,费用报销要经过申请、复核、审批、支付、事后核对等流程,相关职责也进行了分离,但是由于串通舞弊,加上公司在销售时数字填写采用阿拉伯数字,使得数字涂改容易,以及财务在审核签字时不够仔细等因素,最终导致内控失效。

一、在费用报销中造假的情况不在少数,其一般造假的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虚假报销或是高额度的报销:和费用有关的活动事件并没有真正发生,凭空造出项目的费用支出,或是项目的确发生了,但是所报销的额度比实际所支出的额度要多,以此来进行虚假报销或是高额度的报销。

2、伪造或是篡改原始单据的数额,比如假的单据、阴阳发票、篡改数额等方式,以此来报销更多的费用额度。

3、重复进行报销:在同一个项目或是单据中进行多次的报销,例如就一个项目开具两张发票,或是将已经报销的单据拿出来再报销。

4、模仿签名:模仿领导签字,蒙混过关。

5、没有通过审批或是越权审批:有的企业在授权审批方面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只是在费用报销时出现了不合理的报销,没有依照相关规定来进行审批。

6、合谋造假:企业内部的有关人员间,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人员间,他们通过自身的“有利”条件,违反企业的相关制度规定,进行合谋造假。

7、监守自盗,抓住企业在职责分离上的管理缺陷,利用自己保管企业钱财、经过一些事项的职务便利,却没有有效监督,来进行作弊的行为。

8、浑水摸鱼:利用公司账务核算混乱或管理漏洞,进行报销舞弊。

固然,对报销进行作弊通常情况下使用了以上的一个手段或者多个手段同时进行,报销作弊成功的发生同时也映射出企业在内部管控上的部分缺陷,也是强化内部管控要多多留意之处。

二、完善费用报销的内部控制

1、针对企业费用报销中常见的问题,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完善控制:

(1)健全审核审批程序:依照通常情况下的授权和特殊授权的规定,对企业每个岗位业务和事项办理的权限界限、审批流程和承担责任予以明确。

(2)编印通常情况下授权的权限引导,对需进行特别授权的权限、范围以及流程和责任进行统一规范,严格管控特殊授权。

(3)企业各个级别的管理者有无在自己的权责范围内承担责任和行使职权。(4)对重大 13

事项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

(5)按照级别最高固定报销人员,并规定无论是何级别都不允许自己给自己签批,包括企业高层,若多名人员同时发生业务活动,要级别最高的人来报销,避免级别高的人把费用交给其下级来报,规避保险管控制度。

2、建立文字形式的书面审批权限表:许多企业的审批权存在在各种内部管理制度之中,并常常发生变更,因此企业应当建立规范明确的审批权限表,同时,对权限表进行定期维护,财务部门在审核支付的时候,便能够清晰明了的看出费用有无进行正确、适宜的审批。

3、保存管理人员签名样本,提防伪造签字,同时要求财务部门在审核报销之时仔细比对签名,就像案例中该公司建立签名档案,可是财务部门却在实际过程中忽视了比对检查。

4、针对不相容的职务分离:对参与报销过程的相关人员,包括经办、审核、批准、付款执行以及审计检查人员的岗位职责予以分开,进而有效避免或者及时发现包庇行为,譬如案列中报销者把审批的单据交至部门助理进行登记,再由助力交至财务部门,这样一来便能够避免报销者在此过程当中的违规行为发生。

5、对表单和凭证进行规范化管控:制定规范统一的表单,避免报销者没有经过批准连续编号、伪造、乱用表单;对表单上数字的统一规范填写,必须填写大写数字,避免有关人员对表单上 的书籍进行变造或涂改;要求填写附件票据的张数,避免私增;对已经支付款项的表单加盖印章,避免支付重复。

6、预算管控:按照事前进行预算,超出进行特殊审批授权。强化对预算的监管作用,需将报销审批同步融入预算管理范围,在预算之内的付款和费用会有限进行审批和支付;超出的会予以更加严格化的审批。另外,所有的预算对应到相关责任人员,并将预算进行监控,从而一定程度上防止虚报或高报费用。

7、事后的分析与管控:按月汇总分析报销费用,向主管领导进行汇报,构建费用报销及时沟通制度,进而及时发现并查处虚报、高报以及伪造签名和未获允许使用的费用,对于报销者而言,了解企业有着这样的控制措施后,也会有震慑作用;另外,建立对费用的监控分析制度,通过费用分析,可及时发现费用的异常或不合理之处,也能起到发现报销舞弊加强费用控制的效果。总结:

强化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与监控,是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推动发展的根本手段。所以,针对企业内部管控机制的不健全,首当其冲要获得领导重视,同时要优化管控环境,构建完善的与企业业务规模相匹配的组织机构和权责分派机制。从具体事例中能够得出,强化构建健全的货币资金安全、合法和整体性的掌控是企业不可缺少的内部掌控手段。掌握企业货币资金内部管控的重点,以收支环节为突破口,严格掌控好不合理、不合法的支 14

出,相当于给单位带走等量的资金收入,怎样在每一天众多的支付当中,对支出业务的合法与合理性进行判断,最重要的就是分析支出程序有无不合法、不合理之处。应当对支出业务的规定流程进行严格执行,即从申请到审批再到复核和最后办理支付。对支付流程进行审定,判断支付审批的流程、权限以及手续是不是完全;对支付办理进行审核,要判断其是不是按照审批意见及规定流程和渠道来办理的,按时进行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企业应当针对货币资金业务构建完善的检查监督机制,规范有关机构及人员的岗位责任,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活动。财务应拥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精湛的业务水平、过硬的职业道德等优秀品质,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定期换岗轮岗制度,防止同一个人在某一岗位工作时间过久,这样一来,不单可以让财务学习到新的业务知识,提升个人综合水平,还可以通过换岗轮岗揭示出相关违法犯罪行为,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构建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掌控机制并对其关键之处给与充分重视,站在企业实际情况的角度,进一步建设并健全符合企业实际的货币资金管控机制。

结 论

归纳上述,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作为企业资产之中最具流通性的货币资金,融进了企业生产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像企业的“血液”一样至关重要。其收入与支出业务业务内部掌控审计构成全部内部掌控的重点部分。构建完善的货币资金内部掌控已然成为了企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可是还应当意识到,内部掌控的构建不是一日之功,还需进一步的修订完善,来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同样也不仅仅依靠企业自身努力轻易达到,还需政府、社会和企业三方共同配合,全力前进、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货币资金内部掌控机制,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丰建兰.浅谈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财经界》,202_年第8期(周刊类)[2] 胡贤华.浅议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管理 《当代经济》202_,(14).(周刊类)[4] 姜宏宇.货币资金的会计控制管理探析 《中国经贸》202_(12).(周刊类)[5] 陈威廉.台资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研究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_.(学位论文)[6] 罗建玉.《会计控制理论》 新华出版社,202_.(著作类)

第五篇:企业如何开展内部控制

企业如何开展内部控制

摘要: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和运作机制、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出发,我们可以更好地思考企业如何开展好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和培训机制,规范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的受控程度,加强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从而使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关键字】企业开展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防范管理漏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利用企业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具有控制功能的方式、程序及措施。它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控制机制。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其基础是企业内部分工,其核心是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式、措施及程序。

二、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一)内控制度建设参差不齐

目前,国内大型国有企业单位都在内部建立了内部控制机制。许多企业较注重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忽视会计核算和监督方面的制度,会计核算行为的随意性强,同时缺乏必要的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监督。对同一性质的经济业务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甚至在同一会计期间,账务处理不同;随意选择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等。也有部分企业缺乏岗位分工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项目决策控制、票据控制、印章控制、成本费用控制等相关控制制度,业务的批准与经办、资产的保管与记录、销售与收款、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业务由一人或一个部门包办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企业内控制度执行不力

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上有片面性。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各个业务部门或者人员,在业务运作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动态机制,是具有控制功能的各种方式、措施及程序的总称,它绝不等同于规章制度,也不等同于内部管理,更不是组织计划。由于一些企业的经理和员工对内控制度认识上存在偏差,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执行不力,造成管理混乱。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内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监督体系,但是对企业的监督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部分,却有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即使具有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其职能也弱化,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成绩效果。另外,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高层领导的主观意愿。

三、企业应如何开展内部控制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1、内部控制的健全性。

内部控制体系是各部门各岗位形成的相互制约、纵横交错的统一整体,以保证均能按照特定的目标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实现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和功能。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将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会计制度、企业其他管理制度以及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涵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企业只要存在经济业务事项,就需要有相应的控制制度予以制约。

2、建立统一、高效、开放的信息沟通系统。

先进的信息系统,可以极大地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信息沟通系统是否通畅,决定着企业能否及时收集外部和内部信息,及时掌握营运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各种情况,能否实现信息在企业各层次、各部门之间迅速地传递和交流,把握先机,对可能发生的异常状况做出反映,从而及时报告,防止重大损失的发生。

3、内部控制的岗位分工控制。

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的岗位分工不同,确

保每类经济业务在运行中必须经过不同的人员、部门,并保证在有关人员、部门间进行相互检查,使每个单独的人员、部门对业务没有完全的处理权,这样方可达到纠错防漏的目的。

4、梳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以制度的形式存在的,我们要围绕财务报告真实性、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达成企业发展战略和遵循法律法规四个目标,从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方面建立一套渗透所有业务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控机制。在建设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成本效益原则

任何控制活动都是需要成本的,不仅有审批时间、人力的成本,更有因此丧失的机会成本。因此我们在设计内控制度时,需要衡量投入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如果效益大于成本,则设计的控制是有意义和可行的。比如公司法务部门已审核并公布了采购合同范本,那么采购部门可以直接使用范本签订采购合同,不需要再递交法务部门进行合同评审。

(2)风险导向原则

面对日趋多变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企业面临的风险大为增加,对企业实现目标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只有将风险和内部控制制度相结合,将风险分解到各个业务流程,找出风险点并设计相应的控制措施,才能有效化解企业面临的风险,构建出贯穿各个业务环节的内部控制体系。

(3)合理设计审批授权

审批程序是内控制度的主要内容,制度要具有实用性和效率,合理设计审批授权是关键。当前,有些企业制度规定的审批程序和授权设计不够合理,流程过于繁复,比如购买一台设备,采购申请要逐级审批,签订合同要逐级审批,付款仍要逐级审批,一件事情同样的程序审批了三次,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有些企业的审批程序往往都要从经办人员开始,经过部门经理、财务部门、分管领导,最终提交总经理批准,审批程序看似很严谨,其实并不合理,效率低不说,由于总经理并不能全面了解审批业务的真实情况,结果只能造成形式上的审批,出了问题往往“谁都有责任,谁都没责任”,无法真正找到责任人。

(4)完善文档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各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管理好这些数据信息很重要,它不仅是外部监管法规的要求以及内部控制事后检查的重要证据,更是企业内部核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依据。比如有些企业在采购材料过程中没有设置供应商评审、询价和比价等资料的记录文档,致使在发生原材料质量问题以后都找不到企业内部的责任者,分析不出失误的原因,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持续更新制度

随着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和国家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内部组织架构和经营管理的调整,原有的内控制度可能会不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出现制度内容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不强、制度滞后等问题。因此,我们要持续更新制度,一方面要修改制度中不符合实际工作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新的内容,固化好的经验和控制方法,最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内控制度更规范,更具现实意义。

(二)建立培训机制,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以人为本,反映到企业内部控制中就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来展示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各项内容,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的内控体系与员 的素质密切相关,这就要求企业领导人在不断进行 自我充电、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注重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员工培训机制。通过培训,使员工更有责任感,明确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逐步提高 自己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要使全体员工及时了解重要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层的经营思想。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单位员工具备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道德标准和专业胜 任能力。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度

从企业的角度或者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说,更应该关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凶为它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和企业财产的安全

有重要 的直接影响。一套严密 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企业负责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离开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再好的控制体系也会显得软弱无力而流于形式。许多企业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其根本原因在于严密的内部控 制制度不仅控制一般的员工,而且控制领导。企业领导必须改变观念,自觉接受内部控制制度的制约,同时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求使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内部全方位发挥作用。

(四)规范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的受控程度,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企业应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对企业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按工作流程化、人员职业化的要求进行整合规范。内部控制要以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为主要控制内容,通过对具体经济业务进行分析,把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等各部门及其工作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企业整体的作用,以顺利达成企业的经营目标。对于集团企业,还要对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建立有效的授权管理制度和风险的监督控制,根据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和主要负责人业绩实行区别授权,并加强对授权执行情况的日常业务的监督,根据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业绩,风险状况和授权制度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授权,以保证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与考核,真实反映企业员工的业绩,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促进整个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作为企业一种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可以起到防范和化解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经营活动合法合规,促进企业经营战略有效实施等重要作用。是否有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企业只有根据不同情况、不同问题,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建立一套适当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得以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阀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2_.

【2】陈汉文等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2_.

【3】昊水澎,陈汉文,邵贤第.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启示[j]会计研究,202_.

【4】曾长虎.浅析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经济师,2OO5.

【5】常大根.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中国审计,202_.

浅析铁路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关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