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社区网格化治理运行机制研究
编辑:落花时节 识别码:14-1075628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3 12:01: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社区网格化治理运行机制研究

社区网格化治理运行机制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

摘要:呼和浩特市自202_年开始实施社区网格化治理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实现了关口前移,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各类问题,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恶性结果的发生。但其运行机制尚待完善,阻碍了社区网格化治理效能的发挥。本文从组织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及考核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呼和浩特市社区网格化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并从这几方面提出完善社区网格化运行机制的建议。关键词:社区网格化;治理;运行机制

自202_年北京东城区创新社会管理,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以来,十多年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遴选51个城市进行试点,取得了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从202_年开始,呼和浩特市以试点经验为蓝本,开始尝试本地区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目前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基本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社会治理模式。其主要优势是能够实现关口前移,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各类问题,加强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事态的扩大,避免恶性结果的发生。社区网格化治理,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但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难点和问题,究其根源是运行机制不够完善。本文拟从呼和浩特市社区网格化治理的情况为例,重点研究社区网格化治理的运行机制。

一、呼和浩特市社区网格化治理运行机制概况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全市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30平方公里,市内辖玉泉区、回民区、新城区、赛罕区四区,常住人口192.33万,是以

②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回、满、达斡尔、鄂温克等41个民族聚居的城市。市四区辖28个街道,共202个社区。202_年3月,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开展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自3月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到202_年底基本实现了在全市范围内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

(一)社区网格化治理的组织结构

呼和浩特市从实际出发,在街道、社区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将社区内的居民住宅楼、驻区单位、商业网点、公共场所等划分成若干个单元网格,通过五级服务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四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并对应每个网格组建相应的服务管理队伍和党小组,形成“网格服务管理队+网格党小组”的组织构架。这是对呼和浩特市传统的“两极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模式在社区治理结构上的重大调整,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网格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掌握民情、安全防范、解决矛盾、维护稳定等作用,把问题

③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上办”。

(二)社区网格化治理的运行模式

总体运行模式是采取分级负责的办法,对网格内发现或接收到的群众困难和问题,实行逐级处理、逐级上报、逐级反馈、逐级督查,保证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具体运行流程为:网格服务管理人员入户了解、日常巡查或电话接收到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首先在网格内及时解决处理,处理不了的建立案卷逐级上报,由街道、区或市网格管理机构派遣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及时向网格服务管理团队反馈,再由网格服务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反馈给群众。对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协调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由市或旗县区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机构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对重大、紧急问题,由网格服务管理队直接向旗县区或市级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机构报送。

(三)组建社区网格服务团队

街道和社区现有的干部兼职,实行AB岗,A岗为网格内工作,B岗为自己原来从事的工作; 每个网格服务管理队由若干人组成,党员不少于3人,并建立网格党小组。其中:1人为网格党小组组长兼网格服务管理队队长,1人为网格管理员,其余人员为网格协管员。吸纳居住在网格中的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关心热爱社会事务和社区事务的居民党员加入网格服务团队。同时,为全市每个社区配备1名协警,加强社区警务力量。

(四)建立社区网格化治理的经费规划制度 1.社区协警和网格协管员的工资。由市、旗县区两级财政按1:1的比例匹配,市级财政每年约需投入1500万元。

2.市、旗县区、街道、社区、网格五级工作机构的办公经费,由市、旗县区财政分别承担。

3.信息平台建设经费,同样由市、旗县区财政分别承担。市级财政每年共需投入信息平台建设经费约2500万元。

4.奖励经费。为了充分调动各地区开展社区网格化工作的积极性,市级财政每年将拿出一定经费,对各旗县区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进行奖励。

(五)制定社区网格化治理的考核制度

1.将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全市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制定和出台相应规则制度,积推行定期走访、挂牌上岗、限时办结、首问责任、快速处置等工作方法;

2.建立社区网格服务管理公示制度,在每个网格区域内醒目位置设置网格区域管理图和服务指示牌,公布网格服务管理人员照片、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内容和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3.开展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并向社会公布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4.街道和社区每季度按一定比例随机抽查各网格内住户,了解网格服务管理人员上门入户、日常巡查等情况,对不能适应工作要求的人员,予以转岗或解聘。

二、呼和浩特市社区网格化治理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保障不给力

1.领导组织体系缺乏统筹协调能力

由于我市社区网格化建设是从市四区分别开展的,各区独立建设自己的网格化管理运行平台,而市级平台建设相对滞后,这就导致需要市里统一协调的问题无法解决,给网格化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也给部分民生问题的解决造成了壁垒性的障碍。同时,社区网格化运行平台与城管网格化以及公安网格化管理运行系统也没有很好地整合,导致各自为政、信息不能共享。

2.执行机构不专业

社区网格化工作必须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无论是网格化运行的信息平台还是手持终端都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使用。这就对网格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来看,我市社区网格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与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网格员大多是社区聘请的“4050”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相关的培训又跟不上,导致网格化工作的专业人才尚显不足。同时,作为一项社会工作,社区网格化工作人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如调解邻里纠纷、社区矫正、心理调适等工作都需要专业化的人才。而目前我市基层服务队伍没有建立起来,特别是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工作队伍尚显缺乏。

(二)政策保障不配套

社区网格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同时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保障网格化工作的顺利进行。而目前我市关于社区网格化工作的相关立法缺失,运行细则不明确或执行不到位,导致很多问题成为网格化工作效率提升的瓶颈。如,相关部门单位的综合协调难、网格化工作只在体制内循环,没有深入到居民群众当中,无论是在宣传、管理、服务还是在考核评价环节,都缺少居民必要的参与和互动等等问题都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去解决。

(三)资金保障不到位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经费规划比较单一,仅仅依靠市、区两级财政投入,缺少其他的投融资渠道。由于市级财政的投入力度是固定的,各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发展水平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区财政的实力。而各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投入到网格化建设的资金差异较大,导致全市社区网格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自202_年开展社区网格化工作以来,新城区累计投资6000万元,而其他部分区尚未建立网格化运行平台。由于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各区网格员的工作待遇偏低,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和队伍的有效建设。

(四)考核机制不科学

1.单一针对网格制定考核办法。我市现行的考核办法主要针对网格制定的,很少指向其他的参与单位。事实上,社区网格化工作,虽然网格划分在社区,但服务管理、问题处2 置要依靠政府各委办局、街道社区网格及服务提供单位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所以考核机制不能单一针对网格,要面向所有参与单位。

2.现有的考核办法执行不力,且缺少与之配套的奖惩机制。如,我市社区网格化工作考核办法中规定“要开展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并向社会公布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我们向社区居民调研访谈,居民表示从没有接受过关于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群众满意度调查,更没有看到过相关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三、健全呼和浩特市社区网格化治理运行机制的思考

(一)组织保障

1.尽快组建具备综合协调政府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能力的领导组织体系,如成立市级或自治区级网格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调度相关职能部门。各部门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最高的效率为民众排忧解难,提供服务。

2.大数据时代,信息共享是必然的趋势。为整合数据资源,应加快社区网格化运行信息平台中市级平台的建设进度,以便统筹全市各辖区的网格化运行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同时将城管网格化、公安网格化、110、119、120等平台都整合起来,形成全市信息化管理一盘棋、一体化。

3.加快社区网格化工作队伍建设。培育一支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信息使用技术的网格化工作队伍,并且逐渐培育这支队伍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任何事业的建设,人才是关键。有了较好的硬件设备,就必须打造熟练操控设备的工作队伍,这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为民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政策保障

1.尽快出台社区网格化工作的相关立法,使社区网格化工作有法可依。法制社会,社会治理也要纳入法制的轨道。

2.明确运行细则。如制定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具体办法;规划居民参与途径,包括社区网格化工作在宣传、管理、服务以及考核评价等环节中居民如何参与。真正让居民体会到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成效,打破社区网格化工作只在体制内循环的怪圈。

(三)资金保障

1.在财政投入之外,努力增加社区网格化工作的投融资渠道,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2.制定具有较强可行性的资金保障措施,保障全市社区网格化工作协同发展。3.适当提高网格员的工作待遇,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考核机制

1.制定面向政府各委办局、街道、社区、网格及服务提供单位的考核办法,且评价标准切实可行。

2.严格执行现有的考核办法,且制定与之配套的奖惩机制,使考核办法能有效提高社区网格化工作的效率。

第二篇:社区网格化服务治理工作汇报

社区网格化服务治理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区以推进网格化服务治理为切入点,夯实基层基础,创新治理措施,全力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实现服务“最后一公里”到“零距离面对面”的转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群众满意度取得显著提升。

一、聚焦“三个突出”,夯实基层基础,激活网格服务“红细胞”。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进社会治理资源下沉网格,推动党建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两网融合”。一是科学划分网格,突出精细化。按照常住居民150—200户、商户100—150户为单元,重新划分城区基础网格1504个、专属网格312个,乡镇基础网格723个、专属网格146个。二是强化党建筑基,突出引领力。把党支部建立在网格上,把网格内党员编入楼栋党小组,把党员中心户设在单元中,形成“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目前,全区共建立423个网格党支部、235个楼栋党小组。三是探索网格服务站建设,突出实效性。依托居民小区红旗驿站、物业服务用房等资源,在新区街道探索建立社区网格服务站,打造集网格党建、服务、管理于一体的社区公共服务延伸平台。

二、聚焦“三网融合”,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网格服务“硬内核”。

进一步整合社会治理资源,突出协调联动,强化优势互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一是推动网格化与智慧**建设相融合。整合智慧东昌城市运营管理中心资源,建立区综治中心,搭建区—镇街—村居三级贯通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提升网格管理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二是推动网格化与法治**建设相融合。对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建立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将网格化服务管理与矛盾调解中心相融合,推动矛盾在线化解,群众难题在线解决。

三是推动网格化与网格员服务终端相融合。

网格员依托网格服务终端对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等基础信息进行动态管理,通过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互通互联、信息共享,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今年以来,网格员通过服务终端上报事件38万余件。

三、聚焦“三化一体”,优化队伍结构,增强网格服务“原动力”。

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事熟”优势,促使网格治理更高效、更便捷。一是推进网格队伍职业化。从退役军人公益岗、劳务派遣、警务助理等具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人员中选优配强专兼职网格员2227名,其中本科学历138人、研究生学历3人、具有社工专业资格65人。二是推进下沉力量专业化。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推动150名区直机关干部、98名镇街干部下沉网格担任网格员,形成“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网格吹哨、党员报到”服务机制。三是推进网格团队规范化。按照“1+1+N+X”模式(即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多名兼职网格员和若干执法队伍),组建网格服务团队423个,吸纳91名人民调解员、104名法律工作者、107名“两代表一委员”、1203名物业人员等参与网格工作。

四、聚焦“三制联动”,注重高效运转,贯通网格服务“内循环”。

坚持以“格”为工作基础,以“网”为依托,建立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问题的网格工作机制。一是在运行机制上“出实招”。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平台和APP服务终端,建立“前端发现报告—网上分级分流—部门限时办理—全程跟踪督办—办结回访问效”闭环运行机制。二是在议事机制上“下功夫”。以社区网格服务站为载体,搭建社区协商议事平台,健全由网格服务站、红旗驿站、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方参与的议事协调协商机制,实现“社区一张网,小事不出格”。

三是在保障机制上“提动力”。

将网格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投入2500余万元用于网格员基础绩效工资,投入180余万元用于奖励优秀网格员。关心关爱网格员成长,对表现优异网格员优先纳入党员发展计划,优先推荐为社区工作者。同时,每年分批次对网格员进行业务轮训,提升网格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第三篇:社区网格化

齐家庄社区

“三步走”推进社区管理网格化

为实现社区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实现社区服务的全覆盖、零距离,潍城区北关街道齐家庄社区通过健全服务网络,激活社区资源,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能,以“三步走”管理法,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开展组团式服务,打造数字化社区”。

一是建立“三级”网格服务。为了提升社区老百姓的幸福感,北关街道建立了“三级”网格服务管理模式,将街道管辖的8个社区划为一级网格,每个社区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划分为5至9个网格责任片区(即二级网格)。在二级网格内又根据楼幢、人口等实际情况,划分若干个网点(即三级网格),搭建起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三级网络体系,将看似复杂的大社区隔断成一个个富有特色的小网格,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留管理服务盲区。

二是制作网格图。各社区绘制《辖区网格管理分布图》及《网格人员配置图》,并在绘制的网格图上以不同颜色区分不同区域。同时配备网格督导员、网格管理员等五大员,哪块儿网格出问题,哪块儿的五大员就赶到现场,及时处理,使关注群众利益的途径更具体、更细化,真正将群众脚下的路、居住的房、门口的环境等民生问题及时、准确地解决。

三是建立“民情日记”工作制度。为更好地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动态信息,所有的网格管理员每天不少于1小时巡查网格责

任片区,并记录《民情日记》,使网格化管理在服务群众、凝聚民心、维护稳定、促进社区和谐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四篇:关于202_年社区网格化服务治理工作汇报

关于202_年社区网格化服务治理工作汇报范文两篇

篇一

一、聚焦“三个突出”,夯实基层基础,激活网格服务“红细胞”。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进社会治理资源下沉网格,推动党建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两网融合”。一是科学划分网格,突出精细化。按照常住居民150—200户、商户100—150户为单元,重新划分城区基础网格1504个、专属网格312个,乡镇基础网格723个、专属网格146个。二是强化党建筑基,突出引领力。把党支部建立在网格上,把网格内党员编入楼栋党小组,把党员中心户设在单元中,形成“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目前,全区共建立423个网格党支部、235个楼栋党小组。三是探索网格服务站建设,突出实效性。依托居民小区红旗驿站、物业服务用房等资源,在新区街道探索建立社区网格服务站,打造集网格党建、服务、管理于一体的社区公共服务延伸平台。

二、聚焦“三网融合”,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网格服务“硬内核”。

进一步整合社会治理资源,突出协调联动,强化优势互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一是推动网格化与智慧**建设相融合。整合智慧东昌城市运营管理中心资源,建立区综治中心,搭建区—镇街—村居三级贯通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提升网格管理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二是推动网格化与法治**建设相融合。对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建立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将网格化服务管理与矛盾调解中心相融合,推动矛盾在线化解,群众难题在线解决。三是推动网格化与网格员服务终端相融合。网格员依托网格服务终端对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等基础信息进行动态管理,通过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互通互联、信息共享,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今年以来,网格员通过服务终端上报事件38万余件。

三、聚焦“三化一体”,优化队伍结构,增强网格服务“原动力”。

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事熟”优势,促使网格治理更高效、更便捷。一是推进网格队伍职业化。从退役军人公益岗、劳务派遣、警务助理等具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人员中选优配强专兼职网格员2227名,其中本科学历138人、研究生学历3人、具有社工专业资格65人。二是推进下沉力量专业化。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推动150名区直机关干部、98名镇街干部下沉网格担任网格员,形成“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网格吹哨、党员报到”服务机制。三是推进网格团队规范化。按照“1+1+N+X”模式(即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多名兼职网格员和若干执法队伍),组建网格服务团队423个,吸纳91名人民调解员、104名法律工作者、107名“两代表一委员”、1203名物业人员等参与网格工作。

四、聚焦“三制联动”,注重高效运转,贯通网格服务“内循环”。

坚持以“格”为工作基础,以“网”为依托,建立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问题的网格工作机制。一是在运行机制上“出实招”。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平台和APP服务终端,建立“前端发现报告—网上分级分流—部门限时办理—全程跟踪督办—办结回访问效”闭环运行机制。二是在议事机制上“下功夫”。以社区网格服务站为载体,搭建社区协商议事平台,健全由网格服务站、红旗驿站、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方参与的议事协调协商机制,实现“社区一张网,小事不出格”。三是在保障机制上“提动力”。将网格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投入2500余万元用于网格员基础绩效工资,投入180余万元用于奖励优秀网格员。关心关爱网格员成长,对表现优异网格员优先纳入党员发展计划,优先推荐为社区工作者。同时,每年分批次对网格员进行业务轮训,提升网格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篇二

X县城X社区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创新网格服务模式、搭建网格共治平台、建立志愿服务机制,坚持网格覆盖、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协同发展,以“小网格”激活了城X社区治理“大合力”。

一、构建新格局,实现精细化管理。

为了提升网格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构建起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X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建立了1+10+X的特色服务体系,1是一个社区,10是十个专属网格,X是若干个到社区报到的党员(兼职网格员)和专业服务团队。创建了“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网格长+楼栋长+志愿者”的党建引领格局,实现网格化管理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按照县网格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因地制宜将城区21个社区共划分为246个居民网格,共选出了890个楼栋长,切实做到了纵横覆盖、不交叉重叠,确保网格保持合理的管理服务密度。同时实施制度上墙、工作流程上墙,探索网格化管理新模式。

二、织密一张网,打通最后一公里。

把各级组织联起来,把各方力量统起来。开展“四化覆盖,先锋到格”党建引领网格化工作,挖掘和整合社区资源,构筑社区与共建单位“利益共存、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双向服务、双赢共进”的新的工作格局,“平战结合”工作模式,将共驻共建单位下沉党员充实到辖区网格当中,建立“驻格先锋队”,实行“N+1”多名党员驻一格、“1+N”一名党员包多户模式,切实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建立网格党支部,确保战斗堡垒在网格覆盖、党员力量在网格集结、先锋作用在网格体现,形成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网格服务队伍,实现基层党建网和社会治理网“一网融合”。

(一)创新网格服务模式,变单项服务为专业力量,拧成“一股绳”。

针对网格内管理服务的需求和每名党员的特长,设立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监督员等岗位,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职责。健全专业力量与网格员队伍联动协作机制,指导社会力量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让更多的专业化帮办力量直接下沉到网格,从家政服务、医疗服务、环境美化等多个角度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建立“逢五进格”工作制度,成立“社区周五志愿服务队”,每周五为辖区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开展爱心服务,对小区内的垃圾、小广告进行清理,受到居民一致好评;组建文明劝导队,主要对外出不戴口罩、扎堆聚集、不文明养犬、乱丢垃圾、乱摆摊点、出点经营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各社区联合辖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爱心医疗服务队”,定期为辖区居民开展知识讲座,义诊等常态化服务,提高居民健康意识,普及养生知识。辖区各社区书记担任指挥长,每个社区选派一名工作人员担任协管员,广泛发动共建单位内部具有专业技能和奉献精神的党员群众共同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充实志愿者队伍,沟通协调各方力量,形成为民帮办合力。

(二)搭建网格共治平台,变社区独唱为社会合唱,同下一盘棋。

强化区域化理念,网聚资源、互联互动,调动各方积极性,由网格党小组牵头,统筹共驻共建单位力量,积极参与网格治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和群众诉求。由社区党组织和网格党支部牵头,把网格责任单位、在职党员、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楼栋长、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组织发动起来,共同抓好网格区域内的基层党建、创文明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工作,切实推进城X基层治理精细化,真正实现共治共享。建强网格党支部这个核心,引领网格居民自治,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积极带动群众参与到社区网格治理工作中,使社区服务更接地气。以网格为单位,建立微信群,由网格员担任群主,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将惠民政策、办理业务所需资料、公示信息等发布于群内,居民有问题也可以随时在群里反映咨询。通过网格模式,单一扁平的政府管理变成了多元参与、多维立体的社区治理,形成共治合力。

(三)建立志愿服务机制,变临时支部为常驻队伍,结成“一家亲”。

探索建立了网格连心工作机制(日汇总、周会商、月分析、季考核)、网格暖心服务机制(日上门、周反馈、月问记、季评议)等网格常态化志愿服务机制,以明确责任促进精准履责。组织党员以社区志愿者身份到网格内认领岗位,以贴心服务赢得群众支持,按照队伍不散、人员不走、服务不断的要求,打造一支群众身边守望相助、暖心永驻的志愿服务队伍。将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等整合起来,变原先的“各自为战”为“兵团作战”,实现“一条龙”“一站式”志愿服务,把党员服务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起来,发动党员志愿者开展集中式、个性化服务,构建了立体化志愿服务模式。开展上门入户结对服务,建立残障人士、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体信息库,由党员志愿者带头就近结对帮扶,开展帮扶结对工作,与帮扶对象结成“一家亲”,关爱保障常态化。

三、创新工作法,提升居民满意度。

采用386精细化服务法,通过“干部了解、群众反映、信息化手段采集”三条途径,全面掌握社情民意。采取“事项受理、分类转变、跟踪问效、督促落实、结果反馈、打分评价、信息公示和归档销号”八个步骤,切实将居民的大事小情办好办实。创新“组团、数字、预约、代办、错实、延时”六种服务方式,为居民提供精细贴心服务。城X社区多次与营商局、行政审批局进行对接,梳理出服务清单和准入事项,推行“1+N”服务模式打造X服务品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使便民服务最优、最快、最便捷。X县行政审批局把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受理权下沉到社区,通过社区窗口工作人员把资料直接上传到审批平台,后台审批人员直接在网上进行审核。待审核通过后,工作人员将打印出来的执照可通过跑腿公司送照上门或者以邮寄的方式将营业执照送到办证人手中。切实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将此项便民政策落实到全县各个社区当中,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写在脸上、挂在嘴上、落实在行动上,不断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技能、优化服务环境、打造服务品牌。

第五篇:社区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实施细则

社区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实施细则

为贯彻落实区、镇两级关于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加强和创新社区社会治理,进一步加强村级服务工作,提升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实效,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社区结合自身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海陵区创新社会治理“七个一”工作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省市区委全会精神,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追求领先的理念,健全服务管理机制,整合管理资源,创新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实行精细化、人性化、信息化、多元化和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村级管理和服务,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推进我社区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努力实现民情联系无遗漏、社会管理无盲点、村级服务无缝隙,为打造平安和谐社区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1、方便居民办事,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做到让居民“不出村庄、办妥家事、了解村事、知晓国事”。

2、进一步扩大社区的知晓率和影响力,增强干群凝聚力,努力创建美好和谐社区。

三、具体操作模式 将社区分为3个“四级网格”,由社区“两委”成员中的3个片长分别担任网格长。下设20个“五级网格”,由居民代表、组长分别担任网格员。(具体划分见附件。)

四、主要职责

1、网格长:传达本级及上级各项任务,对村级各项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安排、协调,对网格化管理工作及网格员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2、网格员:网格员工作职能为“在网格长的安排下,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采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治安防范巡逻员、便民服务先导员”,具体做好“访、报、调”三项工作,即“走访群众、矛盾调处、信息上报”。

(1)走访群众。定期走访所辖区域的居(村)民家庭及公共场所。对辖区居民做好政策宣讲、便民服务工作,加强对本网格范围内的治安巡防,重点关注暂住人口、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和网吧、饭店等公共营业场所。每月至少走访居民15家,并记好《民情日记》。对特殊家庭每月走访1次以上,认真做好“五必访”,即新入住居民必访、独居老人必访、残疾家庭必访、留守儿童必访、流动人口必访。

(2)矛盾调处。所辖区域内的邻里、家庭间发生矛盾时,主动依法调处,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如遇到重大矛盾无法及时化解,要认真做好安抚工作,并及时上报网格长或社区居民委员会,协同处置。(3)信息上报。根据综治中心要求,及时将发现安全隐患、特殊人群动向或不稳定因素,以信息形式处理上报区综治中心。各类信息需按要求分别及时上报综治中心、网格长、协管员。

五、网格员入户走访管理制度

1、全体网格员必须对所管辖的网格入户了解民情,每月走访居民不少于15次。

2、每个网格员入户都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了解他们想什么、盼什么、要求干部做什么,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详细记载在《民情日记》上。

3、入户不仅要“身入”,还要“心入”。要走家串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基本情况,多为居民排忧解难,多办好事实事。

4、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工作经验。

5、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把带有普遍性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进行认真整理、归纳、分类,在工作例会中向村“两委”进行反映,分析—研判—总结。

六、网格化管理督查考核制度

1、督查考核对象:各网格员。

2、督查考核内容:执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情况;排查各类信息是否全面、准确、及时;处置各类问题的时效与实效情况等。

3、督查考核周期:实行一季一排名,总评比。

4、督查考核形式:查阅网格员《民情日记》,看记载内容是否真实;网格长入户调查,测评网格员工作满意度。

5、督查考核纪律:督查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客观如实地反映网格员工作情况,确保考核结果的公信力。

被督查的网格员要主动配合督查工作,按规定要求如实汇报相关工作情况;要高度重视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针对反馈意见并积极整改。依据年终考核结果,实行“金、银、铜”三级评比,按一定比例评选、表彰、奖励优秀网格员。对考核末位的网格员,进行批评教育;对群众普遍反映较差的,及时报上级管理部门,予以调整更换。

社区网格化治理运行机制研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