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申论部分应试技巧(合集五篇)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14-682824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08 20:29:16 来源:网络

第一篇:申论部分应试技巧

一.考试——申论部分应试技巧

公务员申论考试,一般说来,围绕三方面,第一,概括中心思想或主要问题。第二,要求对主要问题提出对策。第三,要求就材料中的问题写出一篇申论文章。

一 关于概括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这个概括,这里有一些技巧,不能直接概括,最好分三步进行。

1 第一步,首先概括段意,或者各个小材料的中心。段意或小材料的中心,一般在段或小材料首句或末句,一般的规律是这样的。

2 第二步,概括层意,一般说来,临近三五个自然段为一层,它的中心需要把这几段加以提炼,就能得出。

3 第三步,概括中心思想,把层意加以合并,变成中心思想。这个合并需要进一步升华才能够得到。这是概括中心。

二 提出对策,对策的提出,技巧一:技巧就是一般说来是先找原因再找对策。原因分为表面原因,深层原因和根本原因。找到了这几方面的原因,相应便提出对策。原因是多元的,对策也是多元的,一般说来,一个原因后面跟着一个对策。另外的技巧,对策有时候集中在这个材料的某一个自然段中,其他的零星的也有需要搜集加以条例化。这是一个技巧。

技巧二:

第一,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和群众的认识或增强对某某问题的意识。第二,加大惩处力度。

第三,建立检查制度。比如在全国建立一次关于某问题的大检查。第四,建立监督体制。

第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一般说来,事故性的问题一般有这样一些对策。第一,加大财政投入。第二,解决场地设施。第三,加强队伍建设。第四,引进先进经验。第五,制定出台某种条例。第六,深化体制改革。第七,加强管理。第八,提供服务。第九,政府调控。第十,引进市场机制。

第十一,某种技术手段。这些不一定在任何问题上全部都有,但是其中必然有某几项是三 申论的写作

题目要简短、鲜明,紧扣主题,题目以下,整个建筑,最好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论点。论点,一段也好,两段也可,是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从某个具体问题第二部分是论据。论据是论点的根据,这几方面最好分两方面说明。第一方面是讲道理。

1、分为事故类的问题的对策:

2、还有一般性的问题有哪些对策呢?一般性问题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适合某一个问题的。

切入。从材料里的具体事例切入,然后引出中心论点。论点部分最好是简单明快,开门见山。第二方面是摆事实。讲道理,最好分三层左右。找出三个理由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性。第

一个理由,最好从对材料的分析当中找出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另外找出来了。第三个理由,也是另外找出来的。三个理由,都是讲道理。三段以后,第四段是摆事实。何为摆事实,就是找出一个社会上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来证明总的论点。这样写可以,一共四段,也可以不这样写,也可以分三段。每一段都讲一个道理,然后每一段都加一个实例。各位如果能够想到,找到社会上的典型事例更好,如果找不到,我告诉各位一个实用的方法。从材料中直接找出实例,每一个观点,找一个跟它临近的实例,挂上即可,先说道理,再说实例

第三部分是结论。观点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收拢全篇,比如说综上所述,或者是强调或者是引申主题,基本上是对论点的进一步引申。第二层是感叹、号召。

有的是给领导写一篇现场讲话,有的是写一篇工作建议,有的是要求写一篇报告。

第一部分,要描述一些主要问题的基本状况,文字应该是比较简略。但是一定要有基本的数字。先是抽象描述事情的全貌,全貌无外乎两层,主流是好的,但是还有某些问题。列举数字说明一些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了。

第二部分是主要一部分,挖掘产生问题的原因。原因不是单一的,原因是多元的。至少第三部分是要对上述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措施。这个部分篇幅大约也是五分之二。如有三五个,五六个这样。这是第二部分。大约占整个文章的五分之二。

果原因是三四个,这些措施就得五六个,或者七八个。文字量大约有一部分,大体差不多。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措施一定要具有针对性或可行性。请各位注意这一点。

第四部分是一个结尾。收拢一下,把上面总结一下。用综上所述即可。基本特点两大块,调查报告:

第一块,概括主要问题,把提供的材料当中,稍加以提炼。指出它的总体状况,一定要第二部分,是比较主要的一部分。指出产生问题的原因若干。

第三部分提出对策,若干。然后做一个结尾。这些报告,请各位注意一下,它的格式还第一是原因,第二是对策。

数字。

有一些细节可以看一下参考书就可以了。但是这十个问题当中,只有几个是最可能考的。

第一个问题,就业问题。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这里请各位关注大学生的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第二,资源、能源问题

第三,农民工问题,农民工问题,这个问题比较突出。

第四,市场监管,市场监管问题,监管目前涉及到主要是食品安全,第五,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问题

第六,人口流动,这个问题相当普遍。

第七,耕地危机,主要是官商勾结,不法征地造成的。

第八,公共安全。

第九,生态环境。这个问题,2000年考过,离现在已有六年,环境问题还相当突出。请各位关注。

第十,收入差距过大,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二.技巧@申论万能模版,申论85分总结

写 作 套 路[题目]

1、简明扼要,抓住材料的主旨

2、从小切入,切忌假、大、空

3、长短合适,最好不要加副标题比较好的题目[例]“处处留意皆民生”、“圆城市低收入家庭安

居梦”、治理网吧既要治“吧”也要治“网”、“献礼工程”当休矣、网上扫黄要建立长效机制。比较差的题目[例]“加快县域经济创新步伐”、“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正文]文章第一部分★开头方法:开篇点题,陈述现象、阐明危害和解决好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问题日渐凸现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

现在„„„„„„..;„„„„„„„„„.;„„„„„„„..;„„„„„„.。(说问题时最好用分号间隔)目前产生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强烈反响,如果该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和妥善地解决,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进而影响到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套话要因情况而定)文章第二部分★第二段主要叙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一般从材料给出的现象从中分析就能得出结论,下面就近期热点问题为例加以说明,不外乎根据材料从以下角度进行展开分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政策体制不完善。(结合材料)其次,国家财政投入力度不够。(结合材料)再次,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结合材料)最后,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结合材料)医疗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服务特殊性和群众必需性,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以药养医,药厂和医院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医疗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医疗服务市场化,利益驱动;医风医德有待提高;群众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欠发达,投入不够,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缺少专业人才,缺少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城乡二元化的历史原因;农民与城镇居民待遇不同;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覆盖到农民;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三难为题在农村体现尤为突出;农民工流动频繁,职业不稳定,收入相对较低,文化素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普遍不高;农村公共服务缺乏,农业受气候影响极大,收益难以实现保障,入不敷出;贫富差距:区域性差异、行业性差异、城乡间差异、个体间差异;宏观政策、市场机制、法律体制不健全、制度不规范导致;不公平现象安全生产: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安全监督工作不彻底、执法检查工作走形式;重效益轻安全;生产技术含量不高;生产设备落后;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钱权交易;权利寻租

房价调控:土地审批、调控政策失衡;政府操盘;地方政府以扩大建设为政绩,为开发商充当保护伞,开发商无规划搞开发;信贷体系松懈;住房供应结构不尽合理;房价上涨使一部分人以购房为投资导致房价上涨的恶性循环;炒房团生态保护:水、大气污染;草皮、林区沙化;环境恶化,物种减少;淡水资源锐减;自然灾害造成巨大损失;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均资源不足;节约型社会: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能源需求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耗能、低效率、污染重;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浪费资源现象严重;资源对外依存度上升;和谐社会:城乡不和谐;地域不和谐;阶层不和谐;城乡二元化;分配制度不健全;不公平现象;社会保障制度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是资源与经济增速矛盾所决定的;生产力发展造成对生态破坏,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灾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弱势群体:自身条件所致;社会条件限制;经济发展不平衡;分配制度欠合理;保障制度不健全;法律保障不到位;监督监管不落实循环经济: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必然要求;节能降耗(可参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依据材料进行分析)文章第三部分★第三段可参考以下方面提出解决方案,注意要以对应第二段提出的分析为主,以外再提出自己的观点1.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

高度,把„„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快推进。。建设,并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严格责任落实。

2、要做好。文章,增加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机制的平稳运行

3、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行为予以严厉的制裁和处罚,严重者追究其刑事责任。

4、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于。。行为予以一票否决。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发现问题即使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5、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的作用和意义,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6.加强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新闻媒体要对。。行为大胆揭露,公开曝光,使。。无藏身之地,要把。。工作置于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医疗体制改革:医、药行业分开,降低药价;院务公开,采取监督、举报措施,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医疗卫生服务队伍专业素质提高与思想道德建设并重;加大政府投入,以农村为重点;建立一个覆盖全民,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大卫生常识宣传力度,动员全民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三农问题:摆脱户籍制度束缚;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农民收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心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加强包括劳动就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在外谋生和生活的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更便利的条件,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以适时纳入城镇保障体系之中,贫富差距: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限高保低;税收杠杆调节;公平分配;公平竞争;消除贪污腐败现象;消除不公平现象;完善监管制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安全生产: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普及安全常识和技术知识;规范生产单位生产行为;规范相关行业(安全评价、咨询、检验检测等)行为;执法监督;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专项治理整顿;舆论监督;安全保障制度;安全纳入企业绩效评价标准;

房价调控:严格审批土地征用,控制土地一次性出让规模;提高信贷利率;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抑制高价位住房开发;对房产开发、保有和交易环节提高税率;杜绝形象工程;提高房产市场准入门槛;加强房产市场整顿监管,清理建设相关乱收费项目;控制建筑成本;规范销售行为;信息引导;价格检测调控

生态保护:人口管理;资源管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严格控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上项目,提高行业准入标准;监督管理;退耕还林;畜牧业采取游牧方式;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节约型社会: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节约意识;抓住薄弱环节,依靠技术进步,推进系统优化,节能降耗和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严格控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上项目,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对不合格、超标行业加强清理整顿;加强监督管理;法律保障;建立完善的企业、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将能耗标准纳入其中;和谐社会:制度创新;调整社会结构;利用社会组织实现社会和谐;实现阶层间和谐;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口和资源管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经济兼顾环保;环保与个人利益冲突;倡导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弱势群体:劳动力市场;劳动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机构;监督监管;法律保障;社区扶持作用;经济杠杆调整分配比例;缩小分配差距;建立稳定、发展、和谐的发展机制;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宣传力度;相关知识普及;科技投入;全民动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文章第四部分

该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彻底解决。(结合材料,表表决心)三

钟君:申论应试技巧篇 2007-11-15 13:31 作者:钟君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申论教研室主任,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独创申论写作提出对策的“万能八条”,教学经验丰富。

一、吃透材料,阅读之前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乱七八糟的东西看成是一个整体。不论考试题目有什么要求,总是离不开三个问题,原因,现状,对策。分析材料的时候要问自己五个问题: 1.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 3.问题的表现是什么,4.问题的根源是什么,5.对策是什么。

二、阅读的基本套路:一勾二概三分类。三遍四步法,用30-40分钟。第一步: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者关键句,1.首尾句原则 2.关联词原则

l3。常见词原则: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测,分析,强调,指出,认为。

第二步:概括段落大意。

一般标注关键词即可,但最终要的是把握材料的整体性,材料之间的关联性,材料在整个申论材料重的地位,以及从哪个角度分析对自己最有利。特别要注意的是典型现象,事例和图表。

第三步:分门别类,梳理材料之间的关系。

横向原则:并列关系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原因,甲乙丙丁四种现象等等。对立关系如积极消极方面,成绩和问题等等。

纵向原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

多层次原则突破单纯的横向,纵向关系来分类,从材料的复杂性出发多角度分析,这也是以后命题的趋势。第四步:概括主要内容 首先要注意给自己设定的身份。

主旨突出,应用万能模式。八股模式。P21 三遍四步法实施的好,你的考试就成功了一半。

三、提出对策的基本套路

第一步:利用矛盾的特殊性。找出问题根源--先找到特定社会现象表现出来的消极负面影响,根据分析,找到其产生的原因。

因果分析,最常用的方法,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辨证思维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多项求异分析)。1.内外因分析,要注意内外因互相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作用和转化。

2.利益分析,即主体分析,前提是主体分析,只有找到利益主体,才能明确各方的利益需求,从而找到满足不同主体的合理利益需求的途径,最终解决社会矛盾。

3.多角度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现实,内在,外在,尽可能全面到位。

SWOT分析:优势,劣势(企业能够做到的),机遇,威胁(企业可能做到的)。第二步:利用矛盾的普遍性,借鉴万能八条。(内外因分析和多角度分析的写照)l.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5.组织协调,形成机制。6.增加投入,依靠科技。7.加强监督,全面落实。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具体措施和万能句式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 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 把。。。纳入议事日程

加强对问题的调查研究,从源头上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增强。。的意识 倡导。。的理念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的认识。舆论关注 实行典型示范 社会示范

在全社会营造关于。。良好的文化氛围 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工作人员,人民群众的。。素质 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对。。进行严厉的制裁和出发,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激励制度 利益相关制度 分工制度 规则制度 惩罚制度

决策制度:包括社情民意反应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5.组织协调,形成机制。

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应民意,广泛几种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 预防应急机智(编制应急预案,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和保障机制 组织机制,协调机制:包括派工作组,成立专门机构,增加人员等 建立完善各种监督机制

形成信息反馈机制

组织专家制定。。领域的实施细则。6.增加投入,依*科技。在。方面,大力增加财政投入 增加对。。的财政和贷款支持 依*。技术,解决。问题 7.加强监督,全面落实。

加强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媒体监督,或舆论监督 领导或上级监督

建立完善系统严格的评价,考核的指标体系 加大整顿力度

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

发现问题即使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强调制权)

对于一切忽视。。违反。。的行为,要大胆揭露,公开曝光,把。。工作置于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

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到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利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利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总结。。的经验教训 借鉴国内外的各种先进经验。

必须注意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万能八条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万能八条示万万不能的。能用则用,如果不合适,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第三步评估对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 当试题反应的问题很多的时候,只有根据题目给定的角色,抓住一条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涉及各个问题,才能提出标本兼治的方案。

2. 对策的可行性,方案要能解决现实社会重存在的问题,由谁执行,执行步骤(怎样去执行),何时实施,在什么条件下执行,总之,要通盘考虑,尽量克服与之相悖的因素,切忌脱离世纪,坐而论道。

3. 对策要符合政府部门的职能。要合法。

四、论证写作的基本套路 三大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

整体把握试题,从所获得的不同观点中选取最深刻的,最有现实意义的,最有利于自己发挥的一个作为论点。论点要有政治高度,看到事物本质,有预见性,概括,立场正确,态度鲜明,有创见

突出论点的方法有:将文章的论点摄制为题目,第一段概述材料,第二段单独成段,点名论点,每段分论点紧扣总论点展开,开头结尾照应总论点,最后一段总结总论点。要注意应该采用并列句,条件句等句型,灵活的语言,反复强调重申总论点的重要性,必然性和意义。论据:真实,典型,全面,新鲜。包括具体或概括的事例,统计数字或图表,亲身经历,引

经据典,公理规律等等。论证

可采用例证,引证,理论论证(通过分析,判断等推理手段剖析事理,分析问题以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分为因果演绎和多角度演绎,常用没有。。就。。),假设论证,比较论证(横向,纵向,对照),比喻论证,归谬论证。三种结构,三段式是总的思路,P40页 1.提出问题:引用资料,开门见山。

2.分析问题:紧密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重点论和两点论。由此及彼,由表象到本质,由微观到宏观,由特殊到一般。

3.解决问题:由条理,最好和前面的各个问题照应,涉及到相关部门职责的方案要体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互相合作的精神。五个得分突破点

提纲:标题 开头 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 结尾

标题:必须是中心论点,或者反映中心论点,P42万能标题

开头:交代事件的缘起,揭示主题,谈主题的影响。有叙述式,引言式和设问式P44,模板。结尾:概括总结,强调深化主题(或正或反翻新),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上升到理论高度,一般可以纳入“科学发展-社会公正-和谐社会”的话语体系。万能句式P45。过渡:

过渡段:在三个部分之间,可使文章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前半部分概括上一段,后半部分引出下一段。

过渡句:可以用于某个段落句首,总结上一段,或用于句末,引出下一段,或概述材料,或表示转折,或提出问题。过渡词:转折词,连词。华图教育 钟君原创作品,转载注明来源)

公务员笔试技巧公务员笔试的十个关键

时间:2010-11-22 23:1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81次

哈哈,或许大家看到这里会感觉很莫名奇妙,怎么穿衣服成了考试的关键?我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因为公务员考试一般都是在冬天,而且考场都是不设空调的,所以,有一个良好保暖的考试环境非常重要。考试已经非常安静了,如果你穿得不够多,那么肯定会感觉到冷

哈哈,或许大家看到这里会感觉很莫名奇妙,怎么穿衣服成了考试的关键?我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因为公务员考试一般都是在冬天,而且考场都是不设空调的,所以,有一个良好保暖的考试环境非常重要。考试已经非常安静了,如果你穿得不够多,那么肯定会感觉到冷,会影响你自己的考试的。我自己就深受其害,在大冬天穿了一双单皮鞋,结果,脚冷得不停地跺脚,既影响别人考试,自己的心情也不好,一直安静不下来,所以,以我的实际经验告诉大家,一定要多穿衣服,让自己能够把影响考试的一切不利因素抛开。

《真题演练》有用吗?很多人问我。我的答案是,有用。由于《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目量大,内容涉及广,所以,要想在实际考虑中在短时间完成一百多道题,必须适当作一些真题演练,去适应这种高强度的考试。而《申论》的真题演练,则可以让你适应如何更好地完成分析推理以及写作的过程。这可是很多人都非常难做到的。有很多人由于写得太快,结

果思路还是明确,最后想涂改,却没有时间,也没有空余的地方了。所以,做真题可以帮你适应考试,解决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当然,不要枉想真题能有什么打包票的成份,什么考试都得看你临场的实力和运气。面经网,求职就业好帮手

这或许是所有考试都必需的一个要求吧,但我认为,公务员考试尢为重要。因为公务员考试的范围广、内容多,特别是《申论》,是要你自己发挥的东西太多,而没有太多条条框框的内容,所以,只有心态放轻松,你才可能顺利完成考试,把你自己平时的积累发挥出来。如果心态紧张,我想很多人都没有办法去完成考试,就像以前我们考作文一样,如果心态紧张,最后得分肯定是低的,有时候甚至写不完。

公务员笔试技巧这是针对《申论》来说的。《申论》主要考核的是你的分析、判断、推理以及写作能力,所以,在写的时候,一定要让改卷老师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写的是什么,这个很关键。有时候,或许你写的不是标准答案,但因为你很有条理,你也会得到相对比较高的分数。所以,要学会去提炼论点,再用充分的论据去说明,要注重条理,一是一,二是二。而且语言一定要简洁,明明了了,这最关键。

公务员考试不是专业性考试,不论是申论还是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其实考核的都是综合素质。所以,很多东西都是在日常积累中形成的,所以,多看多听是关键。对于《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因为考的点太多,所以,应该注重多看一些相关内容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对于《申论》,则应该在看往年题型以及今年新闻热点等方面,去熟悉可能出题的内容,以及如何去完成一篇好的申论文章。

公务员考试的题型变化不大,所以,多看往年试卷会对你的考试有很大的帮助。从《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来说,因为考的知识都差不多,所以,多看《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往年试卷可以既可以丰富你的知识,说不定也可以抓到几个题目。因为,很多题目出题方式是相同的,只是数字和内容变了而已,特别是数学题。而《申论》虽然题目出的内容肯定会不一样,但是它的解答方法还是相同的,自古有云“天下文章一大抄”。作为现在经常从事文字工作的我来说,很多时候也是在“借鉴”别人的工作成果,当然,你得有自己的加工。所以,多看申论,熟悉答题技巧,这很关键。51mianjing.cn

公务员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作肯定都是围绕国家事务来的,所以,关注国家和社会热点是公务员考试的最大宗旨。特别是对于《申论》来说,每一年的《申论》题目几乎都会涉及在近一两年中发生的社会国家大事。所以,如果你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应该去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解,最好理出一些相关思路,这样在考试的时候,你就会更加自如了。今年的特点可以着重从地震(抗击自然灾害)、金融风暴(股市楼市)、以及三农问题(十七届三中全会)等方面去着手,当然,其他热点也应该去看,毕竟出题者的思路可能会不一样,总之,多看肯定没错。本文来自面经网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谁都想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啊。现在社会的生活压力太大了,没有稳定的工作,什么事都办不了。结婚、生子、旅游?一切都会成为泡影。而随着考试的临近,也会有许许多多的老朋友和新朋友(一般是托关系来问的)来问我自己考试成功的秘决,所以每年这个时候自己就得不停的重复重复再重复了。

任何考试都强调理性高于感性,但是,在公务员考试中,有时候,我觉得感性高于理性。这种感性并不是指要去与理性相悖,而是说在考试的过程中,受于考试内容与时间限制,你根本没有办法去做深入推理的时候,请相信你的第一感觉。特别是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由于内容太多,题目量太大,而给你考试的时间确非常少,所以,有时候,在把握不准的题目中,请相信你的第一感觉。这是我的经验。面经网,求职就业好帮手

关键一:心态放轻松。

随着新一轮公务员考试的全面开始,又有太多太多的年轻人已经做好冲锋陷阵的准备,冲向这新时代的“独木桥”了。受社会影响以及就业压力,现在,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了全国参考人数最多的考试了,有的比例甚至达到了几千比一,这可真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为什么大家都公务员笔试技巧公务员笔试的十个关键想进入公务员队伍呢?我想公务员的稳定与发展是大家都盼望的。

公务员考试虽然不比写字,但是,特别是对于《申论》来说,一手好字可以让你的成绩提升不少。因为现在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太多,而且由于没有接触这方面,大家水平都差不多。所以,这时候,你的卷面就非常重要了。一手好字,可以让改卷老师在烦重的改卷过程中感觉舒适,如沐春风,当然,他的分数就会适当给高些。但如果是乌鸦一片,我想分数肯定不会高的。我是吃过这方面的亏的,哎,字太难看。

随着新一轮公务员考试的全面开始,又有太多太多的年轻人已经做好冲锋陷阵的准备,冲向这新时代的“独木桥”了。受社会影响以及就业压力,现在,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了全国参考人数最多的考试了,有的比例甚至达到了几千比一,这可真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为什么大家都想进入公务员队伍呢?我想公务员的稳定与发展是大家都盼望的。面经网,求职就业好帮手

关键五:适当作真题演练。

公务员笔试技巧公务员笔试的十个关键,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谁都想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啊。现在社会的生活压力太大了,没有稳定的工作,什么事都办不了。结婚、生子、旅游?一切都会成为泡影。而随着考试的临近,也会有许许多多的老朋友和新朋友(一般是托关系来问的)来问我自己考试成功的秘决,所以每年这个时候自己就得不停的重复重复再重复了。

前面很多东西都是前面的铺垫,真正到了考场,就得学会如何做题了。整体来说,要做取得好成绩,应该做到先易后难。无论是《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还是《申论》,都应该去先把容易做的题完成,确保一个相对的分数,再去做复杂的题目。如果在前面因为碰到某些难题而耽误太多时间的话,你就不能确保完成整个考试的。这是最不好的情况,所以,大家在前面一定不要太较真,“柿子先找软的捏”,这是个明智的做法。

哎,其实说秘决有点过了,自己倒是对考试有一点心得体会。所以,今天把自己的心得写到博上,希望对要参加考试的朋友有所帮助。

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笔试答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更新:2009-8-12 编辑:风火

本周末即将举行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以下的一些答题技巧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最重要的还是心态。对于考生而言,从准备报考到考试结束,整个过程中考生们的心态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考生们应保持强劲的竞争优势和良好的心态积极备考和迎考。

第二,行测答题技巧

1、淘汰法。

适合单选题。当确定一个选择项不符合题意时,便将自己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下一个选择项,依次加以否定。假如第一个选择项就是正确答案,那么后面的几个选项就可以忽略不看,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2、比较法。

此方法应用范围较广。在解答单项选择题时,应试者可以将各选择项与题意要求进行纵

向比较,根据各自与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3、大胆猜测。

如果运用其他方法都无法确定正确答案,可以通过猜测来确定,这可以避免考生在这种试题上过分深究,影响自己的注意力和情绪,同时也有一定的命中率。更多行测答题技巧请点击>>行政能力测验考前辅导

第三,申论答题技巧

1.分析材料的时候,一定对每段的大意进行总结。

2.分析材料的时候,将材料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并逐一思考对策。

3.将同类型的段落大意进行总结。

4.下笔前一定要在草纸上进行撰写,反复修改。

第四,考试中的细节问题

考试前所需要的工具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并且一定要带好各种与考试相关的证件。考试中,涂卡的习惯最好是做一部分涂一部分,因为这种考试属于开弓没有回头箭,不可能在把试卷返回来了,所以在翻开下一页之前,把卡涂了,翻过去的就是过去的,不会的也得蒙。

最后,网校祝各位考生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二篇:申论应试技巧

/选调生申论应试技巧

第一章:破解申论复习备考的要点

申论部分的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所给资料的归纳、的理解能力,然后根据材料主题写一篇有自己见解的文章,是公务员考试的得分“重头”。专家提醒,考试所给资料的字里行间都体现出考官的考查意图,很多考生就是没有细细体会,因理解不到位而失了分。

一、注重平时的练兵

申论,是一种考察能力的测试,即全面考察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获得的,必须靠平时的日积月累。在现今扫盲式的语文教学体制下,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都不会很高,每年高考语文成绩普遍偏低即为明证。除了相关专业外,各个大学很少开有专门的阅读课和写作课,因此,这些人在升入大学后,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都不会有很大的提高,有时甚至会降低。

熟练掌握运用母语,是各个领域优秀人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考生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去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水平,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考生应抽出时间去多读一些书刊杂志,多读一些中外名著及相关的专业著作,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还应多动手去写,如写日记、写论文等,只有勤写勤练,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当然,要考好申论,平时还应注重对实际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这项工作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关心国家大事,特别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看书读报,或与同学朋友进行讨论,不断增长自己的学识,并逐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关心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日常之事,及时地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渐渐地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二、临战演习不可少

应付申论考试,虽然主要靠的是基本功,但是,如果不在考前熟悉了解一下申论命题的特点及其答题的基本方法,不做适量的模拟训练,即使基本功再扎实,也是无法考好申论的。例如,考生如不了解申论答题的四个基本环节,舍不得多花时间去阅读和分析给定材料,而像平时写作文那样去应付申论考试,就必然会顾此失彼,考不出理想的成绩。因此,在参加考试之前,考生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详细了解申论命题的特点,各环节的解题技巧,这样才能保证在实战中应付自如。

另外,由于申论虽然是已经出现了5年的应试文体,但大多数考生仍对此没有头绪,因此,在考前必须认真地做适量的模拟训练。一方面是为了使自己对申论答题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评估自己应付考试的能力,如答题时间的长短、自己的特长与不足等等,以便在实战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申论考试的注意事项

在申论考试的全过程中,阅读资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是四个主要的环节。阅读理解给定资料,是最基础的环节。这个环节虽然不能用文字直接在答卷上反映出来,却是完成其他三个环节的基础。

只有认真地读懂全部给定资料,才能把握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也才能准确地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完成第二个环节的要求;也才能针对主要问题,就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完成第三个环节的要求;最后,要充分利用给定资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应试者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完成第四个环节的要求。为了更好地答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一定要认真阅读资料,抓住中心,不要盲目下笔,急于写作。

(2)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可行性方案时,注意限制字数,超过或不足的字数一般不高于或低于要求字数的10%,否则,就会被扣分。另外,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简洁,答题要切中要点。临考前做适量的模拟题,其目的有两点:一是为了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角度与答题技巧;二是为了找一点实战的感觉,如考试试题的总体设计、考试时间的安排、做题速度的掌握等,以免上考场后手忙脚乱,这一点对于首次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第二章:专家申论命题的主要原则:

摘要:申论命题要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要坚持导向性、突出检测性、体现公正性、注意时效性,并且要便于阅卷教师评阅。从六个方面可以评价申论命题质量的高低。

关键词:申论;命题;公正性

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笔试的重要科目,其命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必须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照顾方方面面的关系。这些考生基本上都要参加申论笔试。申论试题将直接深刻地影响这些考生的个人命运,而且还将对学生家长、后来的考生、考生的亲朋好友等产生影响。因而,申论试题命题必须从宏观着眼,从微观着手,于细微处见精神,于平淡中见思想。理解申论命题,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具有从思想根源上明白申论内在约定性的重要意义,也就便于在考场上准确审题,严格按要求答题,从而考出理想的成绩。

申论试题的来源,一般有两种方式:自主命题和购买试题。自主命题是主考单位聘请专家出题。通常是在考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聘请两位专家,到指定地点命两套题,主考单位对专家实行入闱管理,采取严格监控措施保证试题信息不泄露。主考专家根据大纲要求,设置题型与类别、试题难度及结构、考试时限、答题要求与评分标准及其他应明确的事项。通过查阅报纸、杂志、网络、广播等媒介上发布的新闻信息,对相似主题、相似形式、相似内容的的新闻材料进行剪辑、组合,使其能以点带面的反映当前公共管理中的典型问题。然后设计申论要求,请考生根据要求作答。购买试题的方式在当前也比较常见。相当数量的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笔试试题题库。个别中介机构通过联系命题专家,请他们随时关注社会重大时势,然后根据申论试题命题规范出题。命题专家通常出很多套题,出售给中介机构,中介机构付给命题专家报酬后,要求命题专家从电脑上彻底删除试题。中介机构再销售给有关省、市人事考试中心。考试中心根据需要,抽取一套题加以审定或修改后,用来作为某次公务员考试的试题。当然,无论何种命题方式,整个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高度保密,不得泄密。特别是有关申论试题内容及要求,更是要求绝对保密。不管是谁,作为命题专家,都要求深刻理解公务员考试大纲精神,紧密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招考对象实际,制定出多套高质量的试题,以供考试中心进行最终选择。申论命题对于申论命题专家来说,也相当于一场考试,也须首先审题,领会考试大纲精神,理解领导意图,结合本次考试实际。然后按图索骥,寻找合适的申论材料。最后是将卷头、注意事项、申论材料、申论要求等进行规范组合,从而制成一套高质量的试题。下面我们根据命题过程中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对申论命题原则依次予以说明。

一、申论命题要坚持导向性。任何考试都具有导向功能,导向功能是申论考试的首要功能。这种导向功能表现为两个层次:一方面是能力导向,也就是要求考生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按《中央、国家机关200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要求“

(二)申论

主要通过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考试作为国家大型考试科目,担负着统一思想,引导舆论,把握导向,坚定信心的功能。因而群众关心的、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常常作为申论材料,供考生进行引申论述。主管单位以申论试题,向整个社会、向全国人民传达一种声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一个核心宗旨:“为人民服务。”以中央、国家机关考试从2000年到2006年的申论试题关注的重点来看,分别是噪声治理、医药安全、网络管理、生产安全、环境治理、农村扶贫、突发性事件应急防御等,各省、区、市的申论试题涵盖范围则涉及更为宽泛,更为具体。通过申论考试,抽象的国家向具体的人民传递着一种关怀,一种爱护。因而,申论考试从大处说,具有凝聚人心,团结群众的重大意义,不可低估其当前意义和长远价值。

二、申论命题要突出检测性。检测功能是考试的基本功能。申论命题要能够正确检测考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申论是公务员考试科目,它不是专业考试科目,因而,它侧重测查考生是否具有公共管理能力,而不是测查考生是否具有专业操作能力。按照《公务员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申论从2000年起开始作为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的一门考试科目,迄今已有7年。申论命题正在走向成熟,但还没有完全定型。考试大纲也是一年一制,虽然年年大同小异,但于稳定中也表现出不稳定性。所以,申论考试是否只是权宜之计,也还说不定。因为任何大型考试,都会陷入模式化的弊端。《南方周末》曾就美国考试制度为何越来越像中国的科举考试这一现象进行讨论,结论是无可避免。那公务员考试以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作为考试科目,久而久之也难免落入模式化的窠臼。《公务员法》对此没有进行明确规定,为以后可能改变考试科目留下了后路。

但就当前情况来看,由于国内培训教师对申论的历史渊源研究不深,国家也没出台权威解释(或者说也不出台权威解释),因而申论考试尚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这样,申论的内在约定性、现实规范性等本质特征便不被广泛知晓。社会对申论的新鲜性和陌生性导致了公务员考前培训市场的火爆,在一定意义上也渐渐地推近了申论的发展。申论命题在检测考生的写作能力、管理能力、行政能力等三种核心能力方面是能够起到较好效果的,符合《公务员法》的原则要求,应当继续研究,以使其成熟。申论只有具备良好的检测性,才能确实体现其评价功能,选拔功能。

三、申论命题要体现公正性。公正性是申论命题的道德要求,这是对申论命题者的道德底线的规定。申论考试担负着为国选才的重任,不能徇私舞弊,不能偏袒佑护。我在《申论学》中谈到申论的政治精神就是一个字“正”。“政者,正也。”亦即止于所当止之处。这种公正性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一脉相承,与现代社会提倡的公正完全一致。申论的公正性要求申论命题者所出申论试题对所有考生都是公平的,具体表现在申论试题要本着测查考生从事公共管理的共同能力,而不能对特殊专业才具有的知识、素质、技能等进行局部测查。其最基本的表现是申论的试题卷对所有报考同一职位的考生来说都是完全相同的,考试时间及考试规则也完全相同。除此以下,还有三个细节需要在命题时加以注意:

(一)选择面向大众的、已经公开的客观信息作为申论材料。申论材料一般不选尚未公开的信息,或者是仅限少数人知道的信息,也不选内参、秘闻等,更不选文学作品、怪力乱神等。近年来各级各地申论试题主要都是来自于报纸、电视、网络或广播等大众媒介的消息、通讯等,或以完整之态出现,或以拼接之貌显现。公开是保证公正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材料中的专业术语要照顾考生的普遍利益,以不影响多数人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发挥为限。没有任何材料不涉及专业术语,只是专业术语不能过多,而且对专业术语的不理解不能导致对申论无从作答。社会问题是变幻多样的,每个领域、每个行业都有其术语,要想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当然,是否有术语或有多少术语不是申论命题考虑的重要内容,只是需要兼顾而已,在全面衡量试题质量时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方面的标准予以较小的权重。申论试题从普遍意义上讲,对考生是公平的。公平是实现公正的又一个重要条件。

(三)申论要求的设置以测查大纲规定的能力为主,非关公务员能力要求方面的能力的测试不能放在申论重点测查内容中。申论要求中的关键词语要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要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让考生能够比较明确地辨别。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比如近年来各级各地考试申论要求中普遍出现的“主要内容”与“主要问题”,“方案”与“对策(建议)”等词语,其区别就不太明显,区分度不够,它对考生的语言功力的要求远高于对其行政能力的要求。这一点可以从很多所谓的“资深专家”在网上的指导中看出来,把这些词语区分得很清楚的人还不多,这样,申论考试的难度大为增加,必然影响申论阅卷的公正性。既然这些所谓的“资深专家”都没搞清楚,那“以己之昏昏”,何以使人“昭昭”呢?我在《申论学》中对这些关键词进行了专章论述,读者反映很好。

四、申论命题要注意时效性。时效性是申论命题的效能要求。按《公务员法》第十一条“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二)年满十八周岁;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的要求,报考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考生,正是朝气蓬勃、富于创新的年龄,他们都是有知识的青年,很多人对社会问题有一定见识,部分人还具有敢想敢干的胆识,对国家管理能够提出很多具有理论上可行、实践上可以操作的方案或对策,这些方案或对策,集中体现了一代年青人的思想和智慧,是国家的一笔宝贵财富,不能把这些试题答案束之高阁,而应当把它应用于实践,达到录用考试和国家管理相结合的良好功效。广东省将申论优秀答案汇编成册,供各部门领导参考,就是发挥申论答案作用的一个良好形式,推动了工作的进展。所以,申论给定材料最好不选择过时的材料,当然也不能选择想象或虚构的材料,而必须选择那些当前普遍存在的、群众反响强烈的的问题作为给定材料,以使考生的优秀申论答案能对工作能有现实推动作用。通过历年的中央、国家机关考试试题我们可以得到验证。如2005年考三农问题,随后中央开会就着重研究农民、农村、农业问题。2006年考关于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问题(考试时间为2005年11月26日),考试稍后的2005年12月,2006年1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多次报道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对关于加强突发性

把握这一点,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申论考试的准备,很多考生是摸头不知脑,不知从何下手。事实上,只要他们在考试前半年的备考时间里,多关注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多阅读温家宝总理的工作报道,就能知道管理国家过程中的职能分工、措施手段、方式方法、定性原则、定量策略等,多查阅各部门领导的讲话,就能明白具体情况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巧。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考生要改变备考的盲目状态,必须明白试题源头何在,从源头抓起。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只有这样的人,才有更大机会进入公务员队伍,成为国家管理人员中的一员。

五、申论命题要便于评阅。便于评阅是申论命题的最后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只有便于评阅,才能尽可能地保持其公正性,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检测功能,也才能更好地为国选才。为了便于评阅,申论要求中通常既有形式方面的要求,也有内容方面的要求。我们分别说明。

申论形式方面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对申论答案的篇幅限制上。通常模拟机关工作中对话状态予以设定。我在《从虚拟行政行为论申论考试》一文中说:“虚拟行政行为,是指《申论》考试是模拟行政机关工作思路、观点、立场、态度、风格等的一种行为。”我在《2006年申论试题三部曲:发问——追问——论证》中“将它明晰化为申论三部曲:发问——追问——论证。发问是指申论要求第一题是模拟行政机关中,下级去调查、了解、参会后,回到机关,领导要询问他了解的基本情况。追问是申论要求第二题是模拟行政机关中,下级向上级汇报后,上级对情况的追问。这种追问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横向的。既可以说明性的,也可以建设性的。论证是指申论要求第三题是模拟行政机关中,下级在回答了领导的追问后,领导通常会交待下级去写一篇文章,对出现的情况进行论证,供向上汇报、向下讲话、向左右交流使用。”按机关工作中说话的速度在120字/分钟至150字分钟计算,大概回答发问的时间以1至3分钟为限,回答追问的时间以3至6分钟为限,论证文章的框架以10至15分钟为限。按根据近年中央和地方考试试题来看,申论这种形式方面的要求是遵从这种基本模式但有所增删有所变更的,在模式与创新中交替行进。字格的设计要便于阅卷教师统计。以20字/行设计为好,每5行标明一次到格字数。行距和字距设计要合理,便于区分段落。申论内容方面的要求。在各题中表现各有不同。申论内容方面的要求属于“暗设机关”,在题上一般都没有明确指明要答什么,不答什么,这是申论考试对很多考生来说最难的地方。但实际上申论在内容上有严格的内在约定性,这样,设计申论要求就很关键,首先是要求考生紧密结合材料,不能逸出材料旁征博引或想象虚构。其次是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机关工作情景,回答领导发问、追问并进行论证。各题的设置是对具体工作场景的具体化和个性化。从题里依然看不出有内容方面的具体要求。但实质上,申论要求中的“概括”、“提出”、“分析”、“自命题”等词语就把申论内容进行了限定。如回答发问则需要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先总述轮廓,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阐述大概。概括要求全面,准确,简炼。回答追问则要先结合问由逐层回答,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地“申而论之”,不论是提出对策或方案,都要求做到归口管理,措施得力,手段适宜,分工明确。进行论证则需要标题、开头、主体、结尾等各部分完整齐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语言简明、平实、得体;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行文通畅。

由于公务员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和西方文官制度结合改造而成的产物,申论是古代的八股文、现代高考作文、机关公务文书等文体优势结合的产物,因而,申论命题既要有规范性、又要有创新性。规范性是创新性的基础,创新性是规范性的提升。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一套高质量的申论试题,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评估:

1、能起到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作用;

2、规范考试竞争,引导考生备考;

3、具有严格的程式性,能有效预防考生作弊;

4、便于阅卷老师快速、客观、公正地评阅;

5、能起到训练考生思维,测验考生智力的作用;

6、检测考生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作用。以此为鉴,对照我们所能见到的各级各类试题,我们会发觉各级各地的申论试题水平参差不齐。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试题为例,2005年的申论试题则只算中等水平,而2006年的申论试题应当是一套高质量的试题。根据对近年来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的综合、比较、分析、研究,我们拟概括出申论试卷进行论证这一道题的主要特点:

一、最后一题一般都是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字数在1000——1500字。文体主要是议论文。以上试题中要求写作的讲话稿或报告在此情景中也应当是议论文。议论是其主要表达方式,但叙述,特别是概括叙述也必不可少,有时也需要说明。较少需要描写和抒情。其基本要求表现在三个方面: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论据充实。不过,表述年年有变化,强调重点有所区别。

二、字数一般要求在1000字左右。按考试时限150分钟计,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那么,2000年要求考生总共写作约1700字,文章1200字;2001年约1500字,文章1000字左右;2002年约1400字,文章800字左右;2003年约1600字,文章不少于1000字;2004年约2500字,文章不多于1500字。按照大学毕业生手写速度平均每分钟35个字计算,则需要的总书记写时间,2002年最少,约需40分钟,2004年最多,约需要73分钟。加上阅读时间和中途停顿,对多

70%的时间做完来衡量,考试要求的总字数应以77分钟能写完为宜,也即约2700字(2685字)为宜。考虑到阅读材料的字数变化和题型的变化,可以以此为上限,总字数不超过2700字,但书写时间不能低于44分钟,即不少于1540字。

据观察,人们的语速有加快的迹向。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夏青指出,在“文革”前17年里,新闻播音平均185字/分左右,80年代未、90年代初约在200——220字/分左右,最近几年来,提高到240——260字/分左右。有人做过一个统计,中央电视台某晚间新闻节目最快竟达到340字/分。他认为,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报告新闻的语速适当加快,这种变化是合理的。但以为越快越好,每分钟播出的字数越多越好就未免失之偏颇了。

夏青的播音思想对我们是有借鉴作用的,随着“小政府、大社会”的局面的逐步形成,每一个公务员所承担的责任更多更大,需要在工作中简明扼要、抓住重要信息进行迅速表达,以提高办事效率,建立高效政府。按照一般讲话6分钟计,则要求申论文章的长度在1500字左右为宜。

三、写作由开放式向封闭式转变,由自由写作向定向写作转变,写作的针对性逐渐加强。或者说,对于写作的针对性要求由潜在转为显在,由暗含转为明示。试题的指向性更加鲜明,审题难度降低,答题要求更严。从对上述基本特点的进一步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申论》试卷命题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正在摸索过程中。整个试卷从三道试题减为两道试题,但两道试题基本涵盖了三道试题的内容,即问题、对策(方案)、论证。如果说今后《申论》试题还要改革的话,很有可能将来只有一道,那就是“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中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并进行论证。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观点正确,论证严密,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卷面整洁。”

我个人认为,现在之所以还是两道试题,很多省、市公招时《申论》依然是三道题,在于《申论》本身是一个新科目,评卷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都比较强,误差较大。说评卷主观性强,在于《申论》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评分原则或参考答案。说其客观性强,在于《申论》必须严格按照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员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文风格、表达方式等来进行写作,规定性很强。问题在于,由于整个国家上下对于申论的研究都不够深刻,阅卷教师对于申论文章的把握常有分歧,难以形成统一的阅卷标准。题量多只是减少误差的一个办法,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想法而已,实则上写一篇文章决胜负必将是个大趋势。因为公务员考试借鉴文官制度,文官制度源于科举考试。申论与八股文本是有血缘关系的。今后,这种来自于八股文身上的某些与现实相符合适合当今考试的某些特征将得到强化。

对于申论文章,很多考生在考场上下笔也不是无话可说,但作为申论文章,为什么这样写,却有相当部分人说不出个所以然。所以,很多申论文章往往带有比较强的个性色彩,给评卷教师以书生气浓的感觉。原因在于什么地方呢?原因在于,在电视、网络极其发达的当今社会,很多考生已经渐渐远离书报,对于那些浅显易懂的信息的长期吸收,养成了他们的思维惰性,说话越来越具有幼稚化倾向。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我是研究电视传媒的,经过大量的理论和实例研究发现,电视一方面给受众传播海量信息,但另方面,对很多受众来说却是使他们头脑变得简单的传播工具。网络就更是如此,网上免费阅读的信息中知识极少,加上网络的互动性极强,网民有什么话可以脱口而出,高科技产品出现严重的傻瓜化倾向,很容易变得受众缺乏长期思考和思想深度。

所以,阅卷教师在考场上,仅仅通过千把字的文章,就发现优秀的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根据现实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可靠办法,确是有相当变数存在的。而考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要吸引住阅卷教师的眼光,从理性上打动阅卷教师,通常来讲难度极大。

不过,认真剖析一个,这个问题其实也有很方便的解决办法。正如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的关键在于熟悉每一个关节。所以,要写好申论文章,在于平时对于申论文章的大量阅读和理解。如果我们想要从各种申论参考书中寻找优秀的申论文章来读,那我们的眼界就太狭小的。在长期的研究中,我发现一个被大家忽略的事实,那就是,我们的各级领导,在行政工作发表的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写的文章,除去其外在形式外,就是一篇篇很好的申论文章。

这个发现对于考生们来说具有极其明显的现实意义。其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将考生平时头脑中积存的一些知识化为资源,供考试时信手拈来,而不至于无话可说。下面这则讲话材料,是我根据《人民日报》2002年7月24日上的新闻《温家宝同志在全国“菜篮子”工作会议上强调

努力实现新阶段“菜篮子”工作的“两个转变”,让城乡居民长期吃上“放心菜”、“放心肉”》整理出来的。在整理过程中,主要是删去了发表这篇讲话的相关背景,对叙述过程中的一些连接性语句也进行了去除,只留下了原新闻中关于讲话的内容,并进行适当的改编,形成这样一篇申论范文。

让城乡居民长期吃上“放心菜”、“放心肉”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方、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菜篮子”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实现了“菜篮子”产品由长期短缺、品种单调,到供求基本平衡、品种丰富多样的历史性转折。“菜篮子”产品总量大幅度增长,大多数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较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生活需要。“菜篮子”生产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民增收,增加了农业出口创汇。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菜篮子”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

一是供求关系发生新的变化。需求层次多样,人们更加注重“菜篮子”产品的多样性、优质化和卫生、安全;供给范围拓展,要求“菜篮子”工作既要重视城市,又要关注农村;生产空间扩大,对保持产品总量和品种的供求平衡,防止区域结构趋同、低水平重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对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菜篮子”生产主体和流通渠道的多元化,增加了质量卫生安全管理的难度;使用农药、兽药、化肥等投入品,需要加强管理,科学指导,趋利避害。

三是面临新的国际竞争环境。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好进出口贸易,是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面对新的形势,目前“菜篮子”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要求,生产、流通等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地方产品质量卫生安全问题突出,市场秩序混乱,品种结构不合理,价格波动较大,流通基础设施落后。

解决“菜篮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把“菜篮子”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是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具体行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重视“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建立稳定供给的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持“菜篮子”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完成新阶段“菜篮子”工作任务,要有新的思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菜篮子”工作要以实现“两个转变”为目标,完善质量标准,强化源头管理,健全市场机制,加快科技进步,发展产业化经营。

一要加快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菜篮子”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的强制性标准,完善产地环境、加工包装、运输储藏保鲜和动植物检疫标准以及相关技术规范,使“菜篮子”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做到有标准可依。

二要加大生产环节治理力度,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管理,加强食品加工业的监管,强化动植物病虫害防治。

三要加强市场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城市骨干批发市场服务功能,引入现代营销方式和流通组织形式。要严把市场入口关,逐步建立“菜篮子”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强制检验检疫制度。当前要突出抓好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工作。

四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加速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加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的研发,加强加工、储藏、保鲜、包装、运输技术研究与开发。

五要转变生产方式,建立有利于保证产品卫生安全的产销体制。发展产业化经营,通过“订单农业”、建立原料基地等方式,带动农户按照标准化、专业化、区域化的要求,进行“菜篮子”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以确保质量卫生安全。

保证“菜篮子”产品的质量卫生安全,把“菜篮子”产品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任务非常艰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精心组织,确保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放心肉。(1448字)

类似的新闻在《人民日报》的要闻版上有很多,只要我们平时多加注意,就会发现,认真阅读,就会发现机关,也就是发现窍门。机关这个词很有意思,机关机关机关机关机关机关机关机关机关机关,你连念十遍,有什么感觉?

在这里,我们来分析、归纳、总结、提炼申论文章的程序性。程序性是指按照固定思维模式思考问题。在行政机关中,严格遵守程序的文章通常被人们称作官样文章,它是一个与文学作品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不管行政机关之外的人群对官样文章的批评是多么的激烈,但行政机关文章必须以其庄重性、权威性示人,并不能因为它不合所有人的胃口而对其想当然的加以改变或改革。对党八股》。乱世求变,治世求稳,这才符合与时俱进的思想观点。第一、八股文题目要求一律采用《四书》、《五经》中的原文。这一点启示我们,在做申论试题进行论证时要引用经典著作,我们今天要引用的经典著作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关论述,是中共重要文献、著作等。我们要根据给定材料,寻找切合材料所反映的问题的语言作为申论文章的标题。作为国家公务员,其工作方式是“戴着锁链跳舞”,是在严格规定下具有有限的自由度。

第二、八股文内容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程颐、朱熹是当时的著名的理论家,他们的理论,是经常被引用的。用与时俱进的观点来看,现在写申论文章就要以当今著名的理论家的的阐释为准,当今著名的理论家人数众多,他们的理论观点主要都发表在国家的重要的党报党刊上,所以今天的考生,在学习政治理论时,要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红旗杂志、求是杂志等重要媒体上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宣传、讲解作为申论的理论依据。但当前很多考生平时对抽象的理论不感兴趣,对程式化的新闻不感兴趣,在考试时是很容易吃亏的。建议各位考生平时多关心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多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有机会多读红旗杂志、求是杂志。最方便实用的还是多读人民日报头版。

3、八股文体裁结构有一套固定的格式。文章结构稳定,字数有严格限定。申论文章结构也相当严格,但灵活性有所增强,字数限定也略有放宽。申论文章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是常见的三段式议论文。讲求起、承、转、合之间的圆滑流畅。申论文章的程序性主要表现在:

一、标题的程序性。通过对上百篇领导讲话、工作总结、调研报告、对策建议等的阅读,我对行政机关具有申论性质的常用议论文归纳出其主要模式,这个模式是基本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变化形式。申论文章标题通常有两种模式。

(一)姓名(+职务)+场合(或会议名称)+讲话。如: 陈邦柱局长在测绘发展战略研究启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宜宾市市长焦伟侠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政府副市长金虎彬在全市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刘虹同志在全市引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种结构模式的标题有时也略有变化。有时也可将职务和姓名放在标题下方作者位置。

(二)缘由(依据、手段、方式)+目的。如 转变政府职能 切实依法行政

认真学习领会精神 依法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坚持平稳发展方针 狠抓政策措施落实 努力实现烟叶工作的良好开局 认真贯彻实施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不断开创我省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二、文章结构的程序化

申论文章的结构顺序,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来进行,也就是按照纵式结构来进行的,这就是“申”,引申,延伸,拓展,展开。但这种纵向深入的过程同时多伴有横向延展。正如一滴石头丢进水里一样,水波是从中心向四周扩散的,但对其评价,当以纵深为主,以显示其力度和深度。

(一)开头。即起题,发起话题,主要谈过去,谈已有事实,为申论提供事实基础。如《开拓创新,努力推进我市引智工作再上新台阶——刘虹同志在全市引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开头。

2002年5月以来,我市引智工作在上级外专部门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实施“人才立市、科教兴市”战略,结合宜宾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健全引智工作体制,创新工作方法,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引智工作为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扶贫开发服务的职能,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扶贫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智力支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取得了突破和发展,提请大家注意,申论在领导讲话中运用最普遍。善于申论者,必定具有良好的领导素质。在领导讲话中。通常都有介绍性的开场白:在称谓和问候语之后,紧接说明某项工作、某个会议的时间、地点、名称、缘由、目的、任务、要求、进程等。随之就开始进入申论部分。在开场白之后,申论之前,通常都有转承语,紧承前边的内容,连接后边的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转承语一般要简单介绍下面要讲述的内容,以提示听众,概括要点,加深记忆。

(二)申论的主体部分

申论的主体部分,要在已有事实基础上,紧密联系现实分析问题,并结合未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纵式结构式。就是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或思维的逻辑顺序来表述事实或理论。按时间顺序,就是按过去——现在——未来的方式考虑问题,组织材料,表明观点。按逻辑顺序,就是按照现象——本质——后果——解决办法这样的方式来考虑问题,组织材料,表明观点。

2、横式结构式。就是将事实或理论进行分类表述,各部分之间是平行关系。如工作总结或情况介绍,就可以在首段介绍概况后,对成绩或经验、问题或教训、改进措施与办法等分门别类地论述。

事实上,在实际生活中,行政机关里面的很多文章,在写作时都采用纵横结合式结构,充分发挥两种结构的优势而尽可能避免其不足。(郭五林)对此,我们根据对实际工作中多篇领导讲话的申论部分进行归纳,建构其申论模式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做了几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还有什么不足”;“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结果。分两方面来说。”“现在,我们的任务是什么,我们将采取什么措施、手段、方式,以免什么缺点或错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注意三点。一是转变观念,加深对什么的认识,树立开拓创新的思想。二是完善制度,健全措施。三是加强领导,健全队伍,确保落实。”

特别提示:文章条理化的奥秘就在于按照“章——节——条——款——项——目”的方式进行思考和写作,其外在形式不一定很明显,但其内在遵从这个顺序。可以省略个别环节,但不能颠倒。实际写作中,常常表现为大标题、小标题,大点、小点的方式。我们来看一下山东省副省长王仁元的这篇文章的框架和条理。加快山东信息产业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围绕建设制造业强省开展信息产业工作

二、坚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试点省的建设

第一,认真做好规划论证工作。第二,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第三,抓好政策配套。一是在资金投入方面。二是在税收政策方面。三是抓好中介机构建设方面。第四,重视信息技术自身发展。第五,加强协调配合。

(三)结尾。文章的收束部分,要对前边的提出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或提出希望、号召、要求等。在逻辑意义上,它应当属于解决问题部分,它是对解决问题部分的内容进行完善。在形式上,它属于结尾。结尾要么按由上级——本级——下级的思路,要么按观念——制度——操作的思路来组织文字。示例如下。国家人事部部长张柏林《在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结尾:“明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一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推动人事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

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在2005全省职成教工作暨办学模式改革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结尾:“同志们,我省职业教育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我省职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最后,我们还要说明一点的是,申论文章的层次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都有严格的要求。相对来说,高层领导写文章更容易由宏观到微观,由虚到实,而普通公务员写文章更倾向于由微观到宏观,由实到虚。这是符合客观工作实际的,也是贴近个人主观经验的。请大家就上述例文、例段、例句进行认真推敲,仔细揣摩,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在考试过程中熟练地掌握运用,相信,申论文章的难关是一定能冲得过去的。

申论》对策(方案)的拟写,是《申论》考试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测查应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对古代策论的继承与创新。但关于二者的异同之处,由因其比较微妙,因而鲜有深入论述。然而,这是考题中最关键的词语,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以是本文将不厌其烦地对其进行探析。阅读本文大约需要三十分钟时间,我意以为,即使全无所获,损失也还可以通过牺牲一点休息时间补起来。如果本文对考生确有长益,那繁琐一点也值得。本来,我写作本文,最初目标是为了给将要从高校毕业的应届大学生们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如果不在过筋过脉的地方搞清楚,似是而非地就去考试,那我作为一名教师,也问心有愧。我对国内多家出版社出版的申论方面的参考书籍进行了阅读,认为这些书从总体上的特点是“以变应变”,企求包罗万象但却无法一“本”万能。我咨询过数十个学生,请他们谈对这些书的读后感,他们的回答中,有一句话很有代表性:“开书了然,关书茫然,考起试来不知所以然。”宜宾市人事局一位长期从事公务考试录用工作的同志认为:“这些书,多数只有试题和和简单的答案提示,偶有分析,也是根据答案进行的逆向分析,考生看了不明白,不知道其中的思维过程,因而很难据此进行独立操作,如果谁能写本书揭示出申论试题和答案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好了,肯定大受欢迎。”

事实上,随着人们对申论这种考试方式的逐步认可和理解程度的逐步加深,申论的变化也越来越贴近现实,更具有现实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在“测查应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似乎走得更远。我们正在看到,这种测查,在中央、国家机关从高等院校2000年应届毕业生中考试录用公务员《申论》试题(2000年2月26日)试题中,表现为“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那时,要求考生“提出解决方案”。当时并没有要求考生“提出对策”。“提出对策”是后来才出现的,从策论(对策)到方案到对策,那为什么会有这种历史演变呢?方案和对策是不是一回事,如果不是,区别又在哪儿,又该怎样应对?

对于方案一词,在众多的公考论文中鲜有论述,所以考生也难以准确地把握,在考试时跟着感觉走,大致把方案理解为办法、措施等。这种缺乏理论指导的方案,必然有其盲目性和侥幸性,所以常常有考生考完申论后自我感觉良好,而实际分数却并不理想。学得不明白,考起来也难以避免不糊涂。

方案属于计划的一种。计划是机关、单位、团体对一定时间内的工作目标、完成任务的措施、办法和工作步骤等做出先导性部署的书面材料。计划是一个大的概念,规划、纲要、打算、安排、设想、方案、要点等都属于计划的范畴。

规划、纲要是指适用时间比较长、内容比较广泛和概括的一种长远计划,如《宜宾市城市建设规划》、《中国卫生发展与改革纲要》等。安排、计划、打算、方案,则是指适用于时间比较短,内容比较具体的计划,如《某某工厂二OO五年一季度工作安排》、《某某培训班教学计划》、《某某大学团委关于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打算》、《某某市深化卫生改革方案》。而要点则是适用时间比较短、内容比较概括的一种粗线条式的计划,常用于领导机关,如《中共某某省委二OO五年工作要点》。至于设想,则是一种初步性的、意向性的、非正式的计划,如《某某大学某某学院二OO五年教师道德建设工作设想》。

方案,作为对近期具体工作的预测性安排,它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即时性、具体性。但同时,它也具有可选择性。这是方案与其它计划类文书的最大不同之处。申论中理出的多个方案,本是殊途而同归的,虽然目的都是为解决同一个问题,但却可以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处世角度、采用不同的行政手段。这样,不同方案就在客观上存在着内在的主次优劣之分。事务型公务员将方案呈送给领导型公务员,由担任领导的公务员选择。

这样说,我们就容易明了,本来是下级明知该怎么办的事,却偏要去请示上级。可以说,在有经验的下级拟的方案中,运用哪一个都不会错。这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机关办事程序化的要求,它是我国的国家机关行政的初期表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起到了规范行政行为的作用,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提方案请领导选择的行政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僵化、呆板的弊病。随着我们国家小政府、大社会状况的出现,机关人员数量减少,而事务繁多,方案选择这种事倍功半的行政方式必须加以改变。因而,对于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就成为现代行政机关必须采取的行政方式。所以,申论考试随着行政要求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对策同样具有针对性、即时性、具体性,但却没有可选择性,这是与当前国家精简公务员数量、提高公务员素质的趋势相适应的。每一个公务员都应当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运用自己的权力为人民办事,并承担相应的行政结果,以确保一支高效公务员队伍的形成,而将内部监督转换为外部监督,将领导审批权有限地下放,而将公务行为的合法性交给司法机关进行监督,从而使公务员的公务行为更加透明化、公开化,从而有效地防止腐败。对于很多长期在行政机关工作的人来说,他们在面对申论的时候,很容易认为申论的对策是多样性的,“殊途同归”。但在市场经济下,这种看待申论的观点是有凭经验办事之嫌的。因为我们在提出对策时,必须考虑行政成本,即行政决策的最低风险性获得最大效益性。一个优秀的公务员必须要学会节约政府开支,增加国家收益。归纳起来,方案与对策的区别主要有三点。

一、方案务虚,对策务实。方案从理论层面进行预测性的安排,而对策则进行针对性安排。

二、方案具有可选择性,对策则具有确定性。方案是多个平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执行;而对策则是唯一的,对策是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

三、方案是明知故问的,可能拟写方案的人心知肚明哪种最好,却偏让领导选择,能量容易内耗。对策是最优组合,从各个方面解决同一个问题,全心全意办实事。我们试举一例,这是一则关于解决噪音扰民事件的方案。

第一、根据国际环境要求,从关爱人们身心健康的宗旨出发,调整、完善我国现行的工商管理法。第二、由工商部门出面,将让工厂限期搬迁,其损失由工商部门、工厂、住户“按三三制”比例共担。第三、如果工厂因各种原因暂时迁不走,可建议其改为经营日常生活用品商店。

第四、如果工厂既搬不走,又不愿改为其它经营,执意坚持饮料生产,那么,必须由工商出面,严格限定其生产时间。以居民基本满意为标准。

这道参考答案提出的是方案,假使你是主管上级,你会选择那一项或多项方案呢?我当时看了,觉得那一项都没法选。如果选了这种方案,那行政机关肯定是既当惹火者又当消防员,必定是焦头烂额,累死都解决不了问题。

那此方案的不足在于什么地方呢?关键就是没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这是拟写申论方案的关键。第一项从完善法律方面来解决问题,比较幼稚,出点问题就制定法律或修改法律,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实则上是管了不该管的事情,把要做的事当成了要想的事,有搬东海之水救涸辙之鱼之嫌。第二项方案,不具备可操作性。让工厂搬迁,工商凭什么出钱?住户凭什么出钱?于法无据。退一步讲,即使住户愿意出钱让工厂搬迁,那又是哪些住户呢?谁能操作这种含糊不清的问题。第三项方案,如果其建议不能执行那问题岂不是被束之高阁,继续存在?第四项方案还有些实现的可能。但这只是降低了矛盾冲突的强度,也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来看,拟案者没有接受过专门训练,想当然办事。申喜连在其《管理概念的新审视》(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04年7期4-7页)一文中,重新审视了管理的概念,他提出了新颖而深刻的观点:“管和理的含义是不同的。管着眼于控制,即按照预定计划和标准把人财物管控在一定范围内,着眼于静态;理则是梳理,使之条理化,延伸其意义是指创造一种机制或‘势’,使人在这种机制或势中顺势而为,从而达到目标。好比大禹治水,堵是管,疏则是理。在管理实践中,我们更多是在讲管,而理得很不够。当然管比较简单,靠行政命令就可以见效。而理则要按照事物本来的规律去建立一套体系和机制,以推动事物的发展。或者说能寻找一种办法,这种办法能激励人自觉自发地行为,达成组织目标。从人的管理来说,所谓理就是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或环境(也叫‘势’),以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从以上精辟论述中我们明白一个常见的道理,管理的重要原则就是以疏为主,以堵为辅。将困难当成挑战,将危机化为机遇。如果贯彻这样的理念,我们在做方案的时候,便会迥然不同,焕然一新。我试做例示如下:

一、由环保局出面,责令饮料厂通过更新机器设备或添加降噪设备来减噪。同时要求饮料厂的生产时间与居民外出上班时间协调一致。

二、饮料厂注意加强与社区居民的公共关系,尽可能多地吸收邻近居民到工厂工作,投资建设本社区的公共福利设施,以优惠价格销售本厂产品给邻近居民,对周围的居民特别是困难居民推销本厂饮料的给予大力扶持和帮助。

三、由工商管理部门出面联系协调组织,采用与郊外效益外、污染小的企业进行土地置换和财产置换的方式,将饮料企业迁往远郊地势僻静交通便利的地方,而在饮料厂原址开办污染小的服务业,如超市、仓库等。

284字)

提方案的多样性,在于解决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环节入手,可以解决当前最显着的问题,可以在发生的过程中予以制止,也可从源头上予以解决。简单说,就是在问题发生、发展、高潮的不同时段都可解决问题,这取决于不同的机关作风和具体的领导风格。

作为一名事务型公务员,先要学会治标,然后还要学会治本,最后还要学会如何使不良事件不发生。

申论考试来源于提出对策,经过方案,又走向提出对策,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但今天申论提出的对策,已与古时的对策有所不同。从范围上讲,古代的对策主要是针对国家的大政方针,而今天的对策针对的是具体的日常生活事件。从表述方式上讲,古时的对策更加宏观概括,今天的对策更加微观具体。从接受对象讲,古时的对策主要针对皇帝的喜好,注重对人的钻研,今天的对策则针对社会现实,注重对事的思考。从效用上讲,古时的对策重在于选国之重臣,而今天的对策则在于录用公务员。

对策的特点变化,是与不同时代背景相联系的。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四海之滨,莫非王土。”国即是家,家即是国。一人之国,一人之家。而今天,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公务员扮演的是人民公仆的角色,是代人民行使权力。所以今天的对策更讲求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以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

如果说,方案的拟写是多角度的,则对策的拟写选择的是最优角度。虽然客观上解决问题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但各项方案之间的主次优劣差别,则完全可能下级明了,而上级却不一定明了。也即出现传播学上所谓的“误读”现象,影响正确行政。所以,将提出最优方案即对策的压力交给应考者,而由专业阅卷教师来判定其优劣,这样就会使各个考生在阅卷教师眼前优劣互见,而不至于让一个优劣互见的应考者让阅卷教师判断。这样,阅卷教师就从对每一个态度模糊的个体的进行的复杂判断化为对每一个态度鲜明个体的组成的整体进行的简易判断。这样就化难为易,容易操作。正可谓“简则易知,易则易从。”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让应考者知道十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还不如让他知道一种真正解决问题的对策,所以,申论与其测查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不如测查其提出对策的能力。能够提出对策的公务员,一个就已足够;只能提出方案的公务员,一个已经太多。

事实上,我们根本没法否认,在测查应考者提出方案的能力时,我们会发现“主体虚位现象”或“主体游移现象”,如果这种情况在现实中,那么必将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政府缺位”,一是“万能政府”,要么出现“管理空白”,要么出现“多头管理”。即以我们所见的答得最好的申论为例,也可见出这种弊端。如第四讲中中央、国家机关2002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试卷第2题答案例示。请大家翻回去看一看。

这是一则在考场上被评为高分的答卷。当你读完的时候,我问你:这五项方案的实施主体都是谁?是同一个吗?很显然,按常规推测,其方案预设主体分别是市府办、市法院、市委研究室、市政府、市环保局。它们当然不是同一个行政主体。这样,虽然提出了解决方案,便执行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如果说申论是虚拟行政行为,那么拟制方案中“主体虚位”或“主体移位”,在现实生活中则会产生难事无人管,易事人人管,有利的事争着管,无利的事情没人管理的局面,这可能也是过去一些时候有些部门推拉扯皮,有些部门闲得无聊状况出现的原因。申论作为国家大型考试中的考试科目,具有检测功能、评价功能,同时还具有导向功能。申论如果让应考者“提出解决方案”,可能按这种方式录用的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容易绕弯子、兜圈子。申论如果让应考者“提出解决对策”,可能按这种方式录用的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容易“直言极谏”,也即仗义执言,规劝领导。我们来看一个针对实际工作提出的对策建议:

(一)海岸和海上重大建设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已不容忽视,应加强我市重大建设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

(二)提高海洋环境的实时监测能力,增加对海洋生态的监测,加强对重点排污口附近海域监测,加强对典型的大规模海洋海岸工程附近海域进行长期的调查和监测,加强对重点滨海旅游区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

(三)开展滨海海域生态环境容量的研究,针对滨海地区发展和天津海域的特点,确定海域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管理机制,并进行定期监督检查。

(四)加强我市海洋防灾减灾预报预警能力建设。针对天津近岸海域赤潮、风暴潮等海洋灾害频发,损失日益加重的情况,建立海洋灾害应急响应系统,最大限度减少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333字)作为一个对策建议,其针对性、实用性都很强,表述也很准确,行文风格也符合机关应用文要求:简洁、平实。不过,仅从道理上讲,此对策建议依然可再精简,只留下关涉操作层面的语言,去掉原因、目的、注意事项、强调重点等非关直接动作方面的内容。也就是删掉第一项中:“海岸和海上重大建设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已不容忽视”,第三项中“针对滨海地区发展和天津海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和第四项中“针对天津近岸海域赤潮、风暴潮等海洋灾害频发,损失日益加重的情况”,“最大限度减少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等84字,而扩充第一项:“加强我市重大建设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的内容。使本对策建议更简洁明了,而不会影响主体内容表达。这样,原对策建议就变成

(一)加强我市重大海岸和海上建设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调研,制定评估标准,完善评估体系,定期评估,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工程进行整改。

(二)提高海洋环境的实时监测能力,增加对海洋生态的监测,加强对重点排污口附近海域监测,加强对典型的大规模海洋海岸工程附近海域进行长期的调查和监测,加强对重点滨海旅游区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

(三)开展滨海海域生态环境容量的研究,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管理机制,并进行定期监督检查。

(四)加强我市海洋防灾减灾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建立海洋灾害应急响应系统,最大限度减少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290字)

实话实说,以上修改有挑剔之嫌,实际工作中对理论有所变通是可以的。即使对以上公报中的对策建议可以提出修改意见,也无损于其本身的高质量。站在一个学者的角度,为了教学的需要,我只是将它修改得更为模式化,更加与理论相符,以便学生容易学习。

需要说明的是,对策在不同的时候提法略有不同,有时是对策,有时是对策建议,有时是对策与建议,这三种提法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提出对策。但问题是,提出对策有时是供上级参考的,因而这种对策的决定权不在提出对策的人手中,而在上级领导手中,所以叫做对策建议。而对策中又有近期对策和远期对策,相对具体的对策和相对抽象的对策,有时甚至是思路性对策,还没有成型,只是一种方向性对策,那么就把它称做建议,与相对具体的对策合称,叫做对策和建议。这就好象一棵树发了一枝条,有时会主干小,有时和主干差不多,有时甚至主干大,但万变不离其宗,它都是从主干上长出来的,对策与建议就是这样,对策是主干,建议是枝条,枝条与主干二者有时并不一定能截然分开。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其实经常从报刊、电视上读到、看到、听到领导讲话,其中,就有不少对策。请看《副市长许建生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强调

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这则报道中,鹤山市副市长许建生关于安全生产提出的对策部分的内容。我们将其编辑如下。(许建生强调:)

一是要狠抓各项制度、规程的落实,做到规范管理、规范操作,明确目标和责任,建立预防交通事故新机制。

二是要抓住安全生产的工作中心,以整治伤亡事故多发的行业、地方和企业为重点,突出抓好矿山石场、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文教器材、烟花爆竹等安全专项整治。三是抓好监督检查工作,落实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四是要抓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社会化工作,重点对工矿企业、乡村、学校等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五是要切实做好“五一”前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223字)

这五条对策,是按照事前预防、事中整治、事后追究;普遍教育、重点检查的思路来写的。前三条对策重在针对现实,具体落实,后两条重在长远,宏观全面。在对策中,既有主次,也有重轻。既有先后,也有近远。前三条和后两条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对加强安全生产具有鲜明的指导作用。

申论要求解决问题,提方案还是提对策,深刻反映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体制的认识,对依法行政的认识。如果说提方案是中医治标又治本的综合治理措施的话,那提对策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西医针对性治疗。二者各有千秋,但结合实际,我们认为,方案表现出多种可能性,希望达到的目标是殊途同归,而对策则注重必然性,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对症下药。因此,这两种申论考试方法,各有优劣,各有长短。考虑到现实生活的复杂性,我们不能说对策就一定比方案好。我认为,对于常规问题的处理,测查拟录用的县处级以下机关事务性公务员考生的申论能力,提对策就已足够。而需要测查拟录用的地司级以上机关事务型公务员考生的申论能力,提方案应当更适合。因为对策使用的思维方式主要是逻辑思维,而方案使用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发散思维。可以认为,对策重在测查考生的按规范行政的能力,方案重在测查考生随

对于对策与方案的辨析,有助于初接触申论者明了二者的区别,更深地领会考试目的,更准确地审题,有助于不同的用人单位针对拟录用人才设置不同的考试方法。不过,从网上对各级各地政府工作的实际来看,对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的对策往往发表在各种党报、党刊、党政网上。因为方案都是内部的,主要运行于本部门领导和分管人员之间,是一种小范围的应用文。而对策建议则不一样,既可以在本部门领导和分管人员之间运行,也可以作为个人意见公开发表。公务员考试从提方案到提对策建议,反映了我们国家对公务员公务行为的进一步认识,表明了国家建设“透明政府”、“开放式办公”的决心。

下面我为大家提供一个范例进行分析之后再来进行实战演习。不得不说的是,为了寻找一个质量较高的范例,我花了不少时间,对数十篇例文进行了可行性、可操作性比较,同时也对其语言表述、行文风格等进行了比较,选出了这一篇。下边我们来对这篇例文进行分析研究。鲜肉市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标题显示这是一篇典型的按申论要求写作的文章,点明了论证的范围和对象。)

一、目前鲜肉市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给人一种处事干练的良好印象。)

1、生产领域问题严重,给市场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作为市场管理,产供销三个环节中,生产是居首位的,所以问题首先对准生产领域。思路相当清楚。)

市场是商品流通的场所,所有关于产品的问题都会在市场集中体现出来。目前个别地方的鲜肉生产者利欲熏心,不顾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思想观念层面的问题),在生产中采取各种掺杂使假的手段(操作执行方面的问题)。再加上个别地方为了区域利益,对非法屠宰加工行为监管不力(体制措施方面的问题),非法生产者更加猖狂(请注意,表面现象往往都有观念、体制、执行三个层面的原因,牢牢把握住分析任何问题都从这三个层面来进行,不遗漏,不交叉,不重迭,是保证思路清楚,层次分明的重要手段,也算是一种应考诀窍吧)。最终使生产领域的众多问题集中在市场内。肉品注水在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认证的难度大大增加。市场执法部门疲于应付,执法压力极大。虽然采取了各种查堵措施,也很难在根本上解决问题。(问题的后果是严重的,是环环相扣的,足见作者思维的严密性。)

2、鲜肉市场执法主体多,分工不明确。(这是问题的进一步发展,也是问题的主体。)

鲜肉市场目前的情况是一个主体经营,多个主体监管(对称语句概括问题,显示了作者较强的文字功力)。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的主管部门依法对上市鲜肉进行复检,对掺杂使假行为予以处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肉品的质量检查和认证,农业畜牧部门负责肉品的检疫工作,卫生部门负责肉品的卫生检查(四个管理部门的顺序是有讲究的,先后排列,职能区分都很清楚,这应当是一个成熟的公务员撰写的文章)。执法中各部门职责交叉,都可以执法,界限和责任又不很明确,很容易出现执法真空或相互推诿的情况,让不法份子钻了空子(身在其中又能够跳出其中来看问题,头脑十分清醒,点出问题不客气,但又分寸有度,不是具体人物的错,也就不点到具体的人和事,这也是概括性的重要表现)。

3、注水肉难以认定。(这是问题当中的关键,作者从整体中抽取个别关键问题进行单独分析,体现了思维的辩证性。)

目前注水肉的认定只能依据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规定的标准,原标准为含水量不高于30%,现在是不高于23%。但此标准很难科学地对肉品存在注水行为进行推定。而且现在只有猪肉注水的检测标准,并没有其它肉品的检测标准。对其它肉品注水的认定,只能进行推测(政治的核心精神是公正,没有科学的标准就谈不上公正。就如天平的平衡木的支点都不是正中,又谈何公正呢)。前一段时间,我局海淀分局大钟寺工商所查扣了涉嫌注水的2500公斤牛肉,由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没有注水牛肉的检测标准,不能认定为注水肉,只能由海淀区兽医卫生监督所出具了一份“凭感官检查,初步认定为注水肉”的证明(叙述一件事情,只有103字,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叙述要素,把事件表述得完整清楚),给案件定性带来很大的困难(不回避公务行动中出现的问题,体现了诚信执法的勇气)。

4、鲜肉市场管理检测手段落后。(紧接上个问题,无“法(标准)”可依之后,出现的执“法”难严问题)

工商部门在鲜肉市场的日常检查中对鲜肉查证验章,感官检查。对是否注水,只能凭感官经验进行初步假定,很难准确判断(存在着制度上的不足,导致无法行政,无法正确地执行公务)。由于个体的感官差异,每个人判断的结果也不同。即使确实在生产环节进行了注水,但由于注水量和注水手段的不同,都有可能导致感官检查结果的不同。对怀疑为注水的肉品,工商部门不能直接定性,只能将样品提交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寻求出证。由于检测技术的限制和中途的移交过程,检测时间往往较长,的质量和效率(对事情发展的严重性的抽象层面进行了交待,务虚)。

二、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必须抓好源头。(源头治理是所有治理中治本的方法,提出对策建议牵住牛鼻子,起提纲挈领之效,事半功倍之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流通是开放的。但是作为商品的出产地应该对主要销区负责。鲜肉注水在生产领域是最容易认定的(普遍中寻找典型,从薄弱处进行突破)。应该充分发挥全国联合打假的优势,对首都肉品主要供应地区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放眼全国,着眼本地,对策高起点,气势足,有力量)。同时地方政府有义务管理好地方的生产状况(这句是建议,职能部门不能干预政府工作,但可以提醒)。我们对外地进京的肉品要进行警示制度(行政行为的普遍有效性在这里体现),对于经常出现问题的地区要向地方政府予以通告,问题严重的要加强该地区进京肉品的检验(突出重点问题重点解决的对应原则)。对首都主要肉品供应地的厂家要进行定点,没有定点的不能进京销售(有可操作性)。对本市的鲜肉屠宰企业也要严格管理,对出现问题的要依法惩处(原则性的话,有其可行性)。

2、明确鲜肉市场执法中各部门的职责。

改变当前多龙治水的局面,明确鲜肉管理的职责(管理就是既要管,又要理。凡事有问题的地方,无外乎三种:管理有空白、管理有交叉、管理有重合,最常见的当是管理交叉。在申论考试中这类问题看起来要棘手些,比较便于出题,常用来考试,对付的办法就是机构职能划分明确)。肉品市场从养殖、屠宰到流通进入市场销售,应该确定主管部门,由一家部门来管,不要进行人为的分割。这样既有利于执法,也有利于分清责任。

3、明确注水肉标准。(此条建议紧承上文。)

制定各种肉品注水的标准。根据各类肉品的品种、产地、大小都应该制定不同的标准(建议不便说得太多,先要领导认可之后根据安排由相关职能部门和具体人员来拟定,作者在这里并没有越厨代庖,分寸把握得相当好)。

4、尽快拿出确实可行的鲜肉检测手段,建立科学的检测体系。(与上文相对应,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条建议显示出作者思路的宏观性和系统性。)

科研部门要尽快研制快速、便捷的检测仪器,最好可以进行当场认定,以便于市场监管部门执法,同时也可以作为市场主办单位的日常自我检查仪器。以此为基础建立市场检测与执法部门检测相结合的鲜肉市场检测体系。

5、加强经营者信誉体系的建设。(作者的建议逐渐增加深度,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不如从思想道德上解决问题更深远有效。)

工商部门在4月份结合市场预警制度和文明经商户达标工作,开始经营者信誉体系的建设(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由近及远,从治标到治本越来越深刻)。凡是经营者注水肉被查获或被举报查实的,甚至经营有重大注水嫌疑肉品的,要予以警告,记录在册,积累到一定次数的,将被确定为不受消费者信任和欢迎的商户。同时以责任书的形式,让商户与市场签订协议,对多次违规的商户,市场有权将其清除出场。执法机关也要对其进行处罚。对违规商户过多的市场,工商部门将对市场予以警示,要求市场进行自我整顿,整顿无效的,工商部门依法对市场进行处罚。(罚则明确,由轻到重,层次分明。)这篇《鲜肉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提问题时思路清晰,以鲜肉的运行为序,对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门别类地概括,在概括之后加以了简明扼要地说明。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提出的对策建议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希望大家认真阅读,仔细领会。

在考试过程中,答案多是透露出来了的,只是常常零星分布于给定材料的不同地方,有时甚至是不完全的。但我们只要注意,依然可以概括出来。特别是在地市级以下级别的机关招收公务员的考试试题中,我们更易发现这些答案。

我们仍以本书开头的申论范例来进行示范操作。请大家先读第一遍。读第二遍时,把不同方面的人员提出的对策勾画出来。第2段:参与打击赌博专项行动的中央部委达17个第段: 第5段:有关部门暂停了57条到周边国家的出境游线路。第8段:打一场声势浩大的禁赌人民战争。第9段: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来动员 10段:公安部、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等17个部委参与。第12段:公安部治安局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得到了中央的支持。

第15段:选择几起党员干部赌博案件,严肃查处后予以公布,以发挥警示作用,尤其对顶风作案的,要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第22段:严格区分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与群众正常文娱活动的界限”,“对不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少量财物输赢的娱乐活动,以及提供棋牌室等娱乐场所并只收取固定的场所和服务费用的经营行为等,不得以赌博论处。第24段:重点打击的是4类:“对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的”、“以营利为目的”、“在中国领域内设立办事处、代表处或者散发广告等形式,招揽、组织中国公民赴境外赌博构成犯罪的”和“实施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挪用单位资金、挪用特定款物、受贿等犯罪,并将犯罪所得的款物用于赌博的”。第26段:对这类违法行为构成持续的压力,采取多管齐下的办法

第27段:银行特别是基层银行应该下大功夫加强对大额划拨资金的监管 第29段:必须大力加强金融制度建设。

第31段:加强互联网监管、截断赌博信息的传递渠道

第32段:严格出入境管理,规范旅行社和旅游中介组织的行业行为。第33段:“两高”已经开始研究出台新的司法解释,将进一步明确开设赌场、聚众赌博和以赌博为业的具体解释。第34段:及时掌握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家出境赌博的情况,及时通报纪检、监察部门和公安机关。第35段:应该将日常打击和重点打击结合起来,重要的在于相关配套的制度建设应该提上日程。第41段:中国法律将赌博视为严重的刑事犯罪。

如此多的材料,要把它整理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很多考生提出的对策常常是蜻蜓点水的,列举了一些主要手段,看似可行,但实则上疏漏很多。他们自身也不容易发现自己提的对策的空白处、交叉处、重合处。因而,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才能把这些对策整理清楚,将它们进行分析、比较、抽象后归结为精要的概念。如果考生脑海中没有这样的框架,其答案要想获得80%以上的分数是基本不可能的。所以,提出对策的关键是要理清思路。而理清思路的重要方式是采取恰当的方法,我们前边讲过的分层法、环节法等,大家把它综合起来进行运用,把这些重要材料装进去,然后分条列项,删繁就简,就成为一个很好的对策答案。具体答案请看第九讲。(摘自郭五林编著《申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6月第1次出版。)

第三章:公务员考试申论考察考生的哪些能力

一 申论(概念)对材料引伸与讨论,加工,提炼 二,为什么要考?

主要考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 文字表达的能力

三、申论测试的性质 1,模拟公务员处理是常工作能力,以公务员身份从公务员角度去分析观察处理问题 2,从党和国家利益出发,看问题符合党和国家线路,方针,政策 3,背景材料不是原始信息,而是半成品材料厂须研究、分析、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4,社会热点问题、大众传媒 四,申论特点 1 由三部分构成

(1)概括问题(2)解决问题(3)写议论文或公文 2 考试内容 材料包括各方面“政治、法律、等等”

有定论的问题目或争论不大的问题 3 有针对性 4 形式、国际标准性 内容、国家方针 5 测试答案不确定性 五.阅读概括 1)注意事项 A,舍“象” 表“象” B,科学态度

C,概括严谨“全面” 2)概括技巧 A、在看问题时要找“相同点与不同点” B、找反映问题的本质

C、抓住关键“词”句子 D、站在公务员角度看问题 试卷一 一,概括 成植树任务,同时林业局主要领导干部收取承包商的贿赂。但为了收取造林工程款项竟谎报工程合格,而在获得工程款后,又以承包商未能完成任务拒付工程款项,使得双方矛盾激烈,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措施 A 对林业局有关于干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B 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C 实行严格招标制度、完善体制 D 领导干部要勤政廉洁 试卷二 一,概括

这是一起严重的厂方违反劳动法侵犯劳动者人身权利的事例,厂方强行搜身及无理辞退女工严重违反劳动法,并扣押女工违反了司法公正。女工们法律意识增强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

二 措施 A 厂方应交有关法律部门制裁 B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同时应遵纪守法 C 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使大家都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D 给予舆论支持,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 E 有关部门同时也应对外资企业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试卷三 一,概括

这是一起乡政府以权谋私,坑农,骗农的典型事例。乡政府向农民推广所谓高产优质土豆。但农民一无资金、二无销售渠道。于是乡政府给农民贷款,并承诺包销。在此过程中乡政府利用手中权利把种子、化肥加价卖给农民,赢得农民血汗钱。由于种子质量不高农民几乎绝收。结果是农民不仅没有脱贫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二. 措施 A 追究乡政府有关领导人的责任,给予开除或行政处分 B 乡政府赔偿贷款等经济损失 C

应规范乡政府也应转变职能、摆正位置,坚持“三个代表”不能以权谋私,竖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意识 D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乡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乡政府也应政务公开。E 农民属弱势群体要加强自主意识和自强意识。试卷四 一 概括

这是一起没有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事件,机票价格是根据市场供求所决定的。国家民航总局用行政手段干预机票价格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使得攀折今天折,结果徒劳无功。而航空公司价格同盟行为也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结果也没有办法控制价格根本原因是没有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调节价格。

二 措施 a 规范民航总局的行为,转变职能,强化职务增强服务意识,当好守夜人b 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应该逐步完善经济体系。C有关部门应加强价值监督管理 D 航空公司必须公平、公正 竞争。试卷五 一 概括

中国科技界有种浮躁现象表现为网络热,基因热,纳米热等,甚至出现“基因皇后,核酸营养等”科学**,更甚至有抄袭等现象。就其原因是部分学者追求金钱和地位等不良风气所造成的。科技界要采取措施处理好“浮躁瘟疫”。

二 措施 A 建立科学的科技评审制度 B科学须求真务实,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避免伪科技成果

C建立完善的科学发展规划 D及时了解国际科技新动态 E 对舆论科技热要客观冷静对待 F 国家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 G 增加科学研究者的津贴,使其静下心做研究。试卷五 一 概括

这篇文章从事例与理论上来说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城市化给更多的农村人带来享受物质文明的机会,同时也有生活不便,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理论来说,城市化是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滞后,因此要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二 措施 A维护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正确对待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问题。

B完成城市化道路选择,注重小城镇建设,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C

在城市化过程中逐渐解决就业机会,不是简单地把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人口。D 同时城市化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试卷七 一 概括

网络评选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为网民增添了网络的乐趣,同时也为被选人和一些观众所不齿。另一方面虽然网络的自由性与随意性能更好的体现网民的意愿,但网络技术不完善和规章的不严谨,使网络未必真实可信。措施 A 网络问题是经济发展中必然问题,没有必要太看重。B

进一步完善网络技术,增加网络可信度。C 一方面增加其它项目评选 另一方面媒体对网络须保持冷静态度。

D 网络评选属新生事物,要给予发展的空间。试卷八 一 概括

这是一个如何理解、怎样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长期的应试教育使人们对素质产生了几个误区: 1.

认为素质是学校的行为。2. 学生在中步学毕业后就能完成素质教育的培养。3.

把培训学生生活技能,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说成是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疏乎了独立人格,健全精神的培养。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也使素质教育难以实施。

二 措施 A 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淡化升学率,树立正确素质教育观。B 学校也应从中高考的指挥棒中解放出来,加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C 社会舆论也应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纠正人们错误认识。D

规范素质教育制度。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试卷九 一 概括

安全生产事故多发于高危行业如采矿、交通运输等等,就其原因,安全意识不强,制度有漏洞,疏于管理,使私营业主为利是图,忽视生产,思想政治不到位。

二 讲话稿 1.A 事件讲清楚 B 对死者家属说代表省、省政府“表示慰问。

C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做了什么?对死者家属的安置。D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应高度重视。

E从政治高度来谈。F 以后该做什么? 2.,A事件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B 发生事件没原因(科学判断、公正)C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D 事故教训。E 要求当地政府切实做好哪几项工作。

一、概述

(一)概念 申论,词义源自孔子的“申而论之”,取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产生的测评功能,涵盖了作文和策论(古代科举考试中一种八股文考试形式,要求就给定题目论证某项政策或对策,撰写形式比较严格的论文)两种考试的基本方面。

申论类似于作文方式的一种——给材料作文,但是形式比较灵活,内容难度大得多。写作申论,要在反复阅读试卷给出的约

1500字的资料和提出的有关问题后,用心分析,提出自己的论点并进行阐述和论证。相对于传统的作文来说,《申论》要求考生摒弃那些套话、闲话,分析、解决问题要更加透彻、全面、清晰,因此也更能让考生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特点

1.规范性。《申论》作为严格的公务员录用考试,试题一般不会出现偏差。试题表述标准明确,不论涉及哪方面的内容和观点基本上都无争议,让每个应试者均有话可说。因此,对于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一般是不会考的。

2.针对性。考生一定要用足够时间(一般40分钟左右)认真阅读给定资料,千万不要匆忙提笔

。在阅读过程中,要先理清资料的逻辑联系;就一个较为复杂的事件,要抓准主要问题;然后把握住给定资料所反映事件的环境和条件。因为,这种既定的条件是提出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抓准了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有了针对性;搞清给定资料所提供的环境、条件,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有可行性。针对性和可行性是申论考试中两个主要的基本要求。

3.拓展性。目前我国比较注重公务员的实际能力,因此录用考试内容一般都侧重于考察应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方面内容。出题角度更加灵活。自2000年以来,作文考试这种题型逐渐被淘汰,考生很难直接答题,而需要结合背景资料作出判断和归纳。在复习时,对一些细小的知识点或不大考的知识点,都不可掉以轻心。

(三)作用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水平。

(一)内容

设计原理:申论是公开的、公正的、客观的人才录用方法,内容、方法和测评都体现了人才考核的基本设计要求和设计思路。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测试考生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相关知识及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素质及能力要素。

1.基本内容:首先在试卷上给定一篇(或一组)1500字左右的资料,要求应试者在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理解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或案例、或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本质,然后按要求答题。

2.答题形式:①仔细、认真地阅读背景资料,经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后,准确地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一般要求字数在150字以内)。②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可行性方案(一般要求在350字以内。③在完成上述两项程序的基础上,紧紧扣住给定资料及其反映的主要问题,申明、阐述、论证应试者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要求1200字左右)。

(二)方法 申论写作有四个主要环节:

1.阅读资料。这是最基础的环节。只有认真地读懂读通全部资料,才能把握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

2.概括主题。概括出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3.提出对策。针对主要问题,就资料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提出对策是申论考试的关键环节,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开阔程度、探索创新意识、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考生可以根据各自的知识、阅历,抒发见解。注意必须结合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案。

4.进行论证。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可以说,这才算是申论的真正开始。它要求应试者充分利用给定资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基本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前三个环节尽管重要,不能有任何懈怠,但总的说是有益的铺垫。而论证过程则需要按照逻辑进行科学地分析论证。论证,字数要求多,分值高于其他部分,是申论考试的核心,能全面考查和衡量一个人的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说理能力。

第四章:申论命题的特点与试卷结构

一、申论命题的特点

申论是一种新出现的应试文体,许多人都对其不甚了解,因此在应试过程中感到有相当的难度。其实,申论并不难。只要熟悉申论命题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并在考前做适量的针对性训练,绝大多数考生都是能够应付自如的。

综合剖析考试大纲的要求和近几年的申论试题,笔者认为其命题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一)作为公务员录用考试特有的应试文体,申论充分反映了公务员实际工作的需要。公务员不需要进行文学创作,也用不着按一般文章套路洋洋洒洒地去写空话套话,但必须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因为公务员的工作,与各式文字资料的阅读理解、提炼概括、综合分析是分不开的。为了能恰当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公务员在语言表达上必须做到准确、简明、生动,必须善于透彻、全面、清晰地表述,善于根据需要采用恰当的行文方式,否则就很难成为优秀的公务员。公务员“申论”的写作,避开了传统“作文”中那些未必适合于考察公务员潜能的因素,使必须考察的能力得到了突出。

申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一方面增大了应试的难度;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得申论的命题具有相对固定结构和答题方法。因此,考生能通过短时间的突击复习迅速

申论的现实针对性强,表现在其着重考核的是应试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应试者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在应试过程中,考生不应去刻意追求文字的优美华丽,或立意的新奇独特,而应着眼于把问题讲清楚明白。申论的试题,与其说是写作题,不如说是问答题或论述题,只要观点明确,论证有力,即使语言朴实一些,也肯定能得高分的。

(二)作为选拔录用国家公务员的主要途径,录用考试一直侧重于考察应试者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申论考试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申论所给资料的范围极其广泛,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问题的诸多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考生再想像从前那样事先押题,对题目有充分的准备就很难了。因此,事先对考试的具体形式、内容结构等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需要说明的是,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一般都应当已经有定论,主要立足于考察考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只要分析判断无误,就不会得很低的分数。同样,要想得到很高的分数,难度也不小。

不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即给定的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尚无定论或存在争议,让考生以自己的理解来进行判断和分析并做出结论。但是,作为很严格的一种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试试题一般不会出现偏差。其主要表现在试题的表述标准明确,不论涉及哪方面的内容和观点基本上都无争议,让每个应试者均有话可说。因此,对于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争议激烈的前沿问题,一般不会考,考生在复习时没必要去涉及过多。

(三)申论答题由概括部分、方案部分、议论部分三部分组成。就文体而言,概括部分既可能属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中的某一种形式,也可能综合了多种文体形式,如可能是公文写作上的应用文写作。方案部分,则纯粹是应用文写作。议论部分就不必说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申论既考察了普通文体的写作能力,也考察了公文写作能力,考试形式非常灵活。这样,就增添了考生的应试难度。

(四)虽然,申论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形式也灵活多变,但其考察目标却是相当明确的。申论主要考察考生阅读、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在题目中主要是分析、概括两个方面,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述,这主要是考察考生的思辨能力。在应考时,考生要仔细阅读材料,理清其间的逻辑关系。对其中的复杂事件,要抓住主要问题;对尚有争议的事件,要分清各方意见。在抓住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考虑给出的条件、环境,结合社会现实,进行综合考虑,作出正确的判断,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力争做到合情合理,切忌提出一些理想化的、超越现实的方案。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应考时不要把申论要求的三个部分割裂开来作答,而应当统筹考虑,前后衔接。概括的过程既是熟悉资料的过程,也是分析判断的过程;提出方案的过程既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进行思辨的过程。三部分应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且彼此印证。

二、申论的试卷结构

研究一下申论试题就会明白,申论考试的结构比较规范,总体上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注意事项,说明答卷的要求、时间,提出指导性建议;其次是申论写作的背景资料;最后提出申论要求,要求应试者在弄清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完成题目。

(1)提出“注意事项”,给答卷提出重要的指导性建议。这些提示是应试者完成试卷必须知晓的,应试者拿到试卷首先要阅读这些提示,以便于答题过程中掌握时间,按要求依次回答问题。(2)给定一篇或一组资料。给定资料的长度一般为1000字~3000字左右。根据考试对象和所给时间的不同,资料长度会有变化。比如,在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拔录用公务员,资料的长度一般在1500字左右。在处级、司局级公务员竞争上岗的考试中,资料可能增加到2500字~3000字或更长,内容更复杂。

(3)提出“申论要求”。要求应试者在弄清给定资料的基础上完成若干题目。

通常情况下,“申论要求”涉及三个主要方面:

①对给定材料的理解、分析、整理、归纳、概括、综合;

②对主要问题提出见解,提出对策,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③对见解、方案的论证。

这三方面的要求,在试卷中,通常都是通过三个题目来体现的。但题目数量允许有灵活性,可以是三个题,也可以是两个或四个题。题目的样式也不会一成不变,也许要求概述事件,也许要求概括主要问题,也许会在不同层面上对解决什么问题或怎样解决问题提出不同要求。文章写作:

不要太大,切入点要小; 一是论点:观点

二是论句:先讲观点,后讲例子; 三是总结:综上所叙等; 提议:

一是注重大政方针; 二是对策有效性分析; 三是重视议论文写作; 四是展望宏观;

关于“申论”的经验谈

小弟今年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已经最后确定被录用。在论坛里看了许久,发现许多人对申论不是很有把握。今年本人申论考了80分(100分制),还算不错,这几天细细总结分析了一下,写了点东西,供将要参加考试的同志参考,如果能从中得到一二用处,足矣。

1、仔细阅读材料,从给出的各种看起来似乎没有多少关联的材料中“提出”所指向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基本上近些年申论都是给你大概7到8个独立的现象,这些现象过程不一,但多少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比如网络快速发展的同时和青少年的危害、比如能源危机等等。所以第一步也就是最关键的,就是找出“申论”中的“论”,有论才能申之。

2、关于写作的框架,的确,申论不同于传统教育中的议论文,根据我的经验,通常一篇完成的申论的基本框架如下:A、点题(一句话或者两句话引出材料中之问题焦点)B、分析问题(分析焦点问题的来由,现状和可能的发展)C:解决问题(这部分最重要,申论考察的其实就是这一点,就是你对这个危机问题或者焦点问题是有怎样的想法和怎样的解决方式)、几个注意点:写申论最好能在每个部门中,无论是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采用“一,二、三”的层次表达,显示你的条理。

4、一定要自圆其说,每个人从材料中归纳出来的问题或者焦点可能不尽相同,你一定要围绕问题,得出自己的意见,然后围绕自己的意见分析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的方法。

5、开头和总结非常重要,一般开头就是引出问题,表示对什么问题的关注,结尾的时候在提出解决的问题的方案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的发展的展望。

6、最好能够借用一些马克思、邓小平和毛泽东思想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比如一分为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两手抓等等。

7、字迹要清楚,字数要适当。

8、找几篇样文,研究一下,看看人家是怎样布局的。

9、要冷静,要自信。

第三篇: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应试技巧.

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应试技巧

公务员申论考试,一般说来,围绕三方面,第一,概括中心思想或主要问题。第二,要求对主要问题提出对策。第三,要求就材料中的问题写出一篇申论文章。

一 关于概括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这个概括,这里有一些技巧,不能直接概括,最好分三步进行。

1 第一步,首先概括段意,或者各个小材料的中心。段意或小材料的中心,一般在段或小材料首句或末句,一般的规律是这样的。

2 第二步,概括层意,一般说来,临近三五个自然段为一层,它的中心需要把这几段加以提炼,就能得出。

3 第三步,概括中心思想,把层意加以合并,变成中心思想。这个合并需要进一步升华才能够得到。这是概括中心。

二 提出对策,对策的提出,技巧一:技巧就是一般说来是先找原因再找对策。原因分为表面原因,深层原因和根本原因。找到了这几方面的原因,相应便提出对策。原因是多元的,对策也是多元的,一般说来,一个原因后面跟着一个对策。另外的技巧,对策有时候集中在这个材料的某一个自然段中,其他的零星的也有需要搜集加以条例化。这是一个技巧。

技巧二:

1、分为事故类的问题的对策:

第一,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和群众的认识或增强对某某问题的意识。第二,加大惩处力度。

第三,建立检查制度。比如在全国建立一次关于某问题的大检查。第四,建立监督体制。

第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一般说来,事故性的问题一般有这样一些对策。2、还有一般性的问题有哪些对策呢?一般性问题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第一,加大财政投入。第二,解决场地设施。第三,加强队伍建设。第四,引进先进经验。第五,制定出台某种条例。第六,深化体制改革。第七,加强管理。第八,提供服务。第九,政府调控。第十,引进市场机制。

第十一,某种技术手段。这些不一定在任何问题上全部都有,但是其中必然有某几项是适合某一个问题的。

三 申论的写作

题目要简短、鲜明,紧扣主题,题目以下,整个建筑,最好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论点。论点,一段也好,两段也可,是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从某个具体问题切入。从材料里的具体事例切入,然后引出中心论点。论点部分最好是简单明快,开门见山。

第二部分是论据。论据是论点的根据,这几方面最好分两方面说明。第一方面是讲道理。第二方面是摆事实。讲道理,最好分三层左右。找出三个理由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性。第一个理由,最好从对材料的分析当中找出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另外找出来了。第三个理由,也是另外找出来的。三个理由,都是讲道理。三段以后,第四段是摆事实。何为摆事实,就是找出一个社会上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来证明总的论点。这样写可以,一共四段,也可以不这样写,也可以分三段。每一段都讲一个道理,然后每一段都加一个实例。各位如果能够想到,找到社会上的典型事例更好,如果找不到,我告诉各位一个实用的方法。从材料中直接找出实例,每一个观点,找一个跟它临近的实例,挂上即可,先说道理,再说实例

第三部分是结论。观点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收拢全篇,比如说综上所述,或者是强调或者是引申主题,基本上是对论点的进一步引申。第二层是感叹、号召。

有的是给领导写一篇现场讲话,有的是写一篇工作建议,有的是要求写一篇报告。

第一部分,要描述一些主要问题的基本状况,文字应该是比较简略。但是一定要有基本的数字。先是抽象描述事情的全貌,全貌无外乎两层,主流是好的,但是还有某些问题。列举数字说明一些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了。

第二部分是主要一部分,挖掘产生问题的原因。原因不是单一的,原因是多元的。至少有三五个,五六个这样。这是第二部分。大约占整个文章的五分之二。

第三部分是要对上述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措施。这个部分篇幅大约也是五分之二。如果原因是三四个,这些措施就得五六个,或者七八个。文字量大约有一部分,大体差不多。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措施一定要具有针对性或可行性。请各位注意这一点。

第四部分是一个结尾。收拢一下,把上面总结一下。用综上所述即可。基本特点两大块,第一是原因,第二是对策。

调查报告:

第一块,概括主要问题,把提供的材料当中,稍加以提炼。指出它的总体状况,一定要数字。

第二部分,是比较主要的一部分。指出产生问题的原因若干。

第三部分提出对策,若干。然后做一个结尾。这些报告,请各位注意一下,它的格式还有一些细节可以看一下参考书就可以了。

但是这十个问题当中,只有几个是最可能考的。

第一个问题,就业问题。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这里请各位关注大学生的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第二,资源、能源问题

第三,农民工问题,农民工问题,这个问题比较突出。

第四,市场监管,市场监管问题,监管目前涉及到主要是食品安全,第五,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问题

第六,人口流动,这个问题相当普遍。

第七,耕地危机,主要是官商勾结,不法征地造成的。

第八,公共安全。

第九,生态环境。这个问题,2000年考过,离现在已有六年,环境问题还相当突出。请各位关注。

第十,收入差距过大,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第四篇:笔答应试技巧—申论

一般说来,写命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弄清题意

命题作文的题目本身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议题,因而考生应仔细体会题意,通过仔细审阅确认了文章的主题之后,应试者需要对主题的内涵进行完全的分解,不可遗漏任何内容,以免写作中出息偏差或失误。

2、论点新颖

在确立文章论点的时候,考生应仔细推敲,最好能够使自己的论点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区别于他人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同一主题进行阐述。这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而且还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从而提高了阅卷人员的阅读积极性。

3、精选材料

材料的选取必须以表现主题的需要为依据。只有那些与主题有关且能有力地说明、烘托或突出主题的材料,才属于选择的范围。同时,所选材料必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够深刻地反映出主题的实质,只有这样,文章才能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五篇:国家公务员申论模版及应试技巧(范文模版)

一、阅读概括的基本套路――“三遍四步法”

读三遍文章,分四步完成概括主要内容的任务。强调:阅读之前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材料看成是一个整体。脑袋里要装着问题:这些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不同的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步: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那么什么是关键呢?有几个技巧:

1.首尾句原则:一般来说,写文章总是要讲究起承转合。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材料都是能从首句或尾句中找到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这个原则,在申论写作中也需要大家注意。

2.关联词原则:这一条在言语理解中也非常好。比如,转折连词出现的地方,强调的一定是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一定是应该选的答案。再比如,因果关系中,强调的原因的情况比较多见。“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然而、同时、于是、其实、还”

3.常见词原则:在申论考试的材料中,往往涉及事件或问题的表现、原因或解决措施等问题。因此,与此相关的常见词也是经常出现。只要我们认真反思和分析历年的真题,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词出现的地方就是关键的地方。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这些词保持足够的敏感性。我们既要有政治敏锐性,又要有材料的敏锐性。

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等等

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断、分析、强调、指出、认为等等。

第二步:总结段落大意。

这个工作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需要把握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我们没有必要对每一段材料的段落大意都进行仔细推敲,只需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对其进行简单标注几个关键词即可:比如可标注“原因”、“措施”等等。这样做,既准确,又节约时间。

第三步:分门别类

这一步很重要,千万不敢小觑。要按照问题表现、问题原因、问题对策三大类将材料进行划分。这个分类的过程也是我们整理思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整个材料有个总体的把握。

分类原则:横向: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正面和负面/成绩和问题/问题的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原因

纵向:问题的表现/原因/措施:

多层次的分门别类

第四步:概括主要内容。

这里又一个八股模式,或称万能模式,简称四句话。

1.材料反映了„„问题/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 2.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3.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何以如此呢?/原因何在?(注意设问句的使用)

4.党和政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克服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防治应该是多方面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度发生。(大多数时侯没有这一部分)

如果能够从这个思路出发,这一部分就不会失分太多。要按照这个模式,尽可能的把关键词写进概括当中,即使逻辑性差也不太要紧,这一部分完全是按点给分。一般有十个左右的要点,根据阅卷的经验,能找到6-7个要点已经是很不错了。因此,一定要在有限的字数内多写关键词,而不是在组织文字上浪费时间。

二、提出对策的基本套路

提出对策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要想提出正确的对策,决策的过程就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的。从理论上来说,决策程序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步,诊断问题所在,确定决策目标;

第二步,收集尽可能完备的资料与信息,为制定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保障;

第三步,依据尽可能完备与可靠的信息,对发展的趋势变化做出准确的预测;

第四步,拟定各种可行的备选方案;

第五步,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可行性与不可行性评价;

第六步,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

第一步根据矛盾特殊性找出问题根源

依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通过分析特定事实的现状,主要是分析其存在的负面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是提出正确对策的前提和关键。更清楚地说,这里面实际上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要根据材料找到特定社会现象表现出来的消极负面影响。这部分工作实际上在前面阅读材料和概括主要内容时已经完成。

其次,根据对这种消极负面影响的分析,找到其产生的原因。

(一)因果分析——查找问题根源的基本办法

追根溯源的因果分析法是查找问题原因的根本方法。运用辩证思维找到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深层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这是能够对症下药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的前提和关键。

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分析。辩证思维分析就是在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现成的理论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历史地看问题,而不是僵化静止地看问题;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事物,而不是简单孤立地看事物。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要坚持重点论,即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问题产生的根源。

二是要坚持两点论,进行多项求异分析。在寻找问题根源时不但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也要看到事物的非主要矛盾;不但要看到内部性矛盾(内因),还要看到外部性矛盾(外因)。产生某个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多角度的,有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和社会原因等等。因此,要全面地、多方位地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历年公务员申论考试的情况和对未来考试的分析预测,我们认为常用的因果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内外因分析

内外因分析是我们在提出对策和论证对策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其作用。内因和外因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熟练掌握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对迅速找到解题思路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关于“标本兼治”的提法实际上也是对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

2.利益分析,即主体分析

利益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方法论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一切社会矛盾运动和发展的最终动因。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转化成考察社会现象的方法论,这就是利益分析法。利益分析法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根本方法。人的需要经过社会关系的过滤和渗透,就表现为人的利益。需求产生利益,利益引发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导向利益目标。当行为主体的某个特定利益目标实现以后,则会产生新的需要,派生新的利益要求,引发新的动机并支配新的行为,导向新的利益目标,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人的思想行为源于利益而又指向利益的规律。利益分析法尤其适用于社会中利益矛盾问题的解决。例如,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措施就是要构建有效协调各方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使用利益分析法的前提是主体分析。只有找到利益主体,才能明确各方的利益需求,从而找到满足不同主体的合理利益需求的途径,最终解决社会矛盾。

3.多角度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多样的,产生某个社会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应当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对矛盾的原因展开分析。其中要涉及到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和社会原因;要分析现实原因,还要分析历史原因;要分析内在原因,还要分析外在原因等等。总之是要全面地、多方位地看待问题产生的原因。需要补充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多维度的原因分析,并不是指一对矛盾中必须涉及到上述的所有方面,而是提醒各位考生对问题的分析应尽可能的全面到位。

第二步利用矛盾普遍性借鉴“万能八条”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矛盾不但具有特殊性,而且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不但具有不同于其他事物的个性,而且具有与同类事物在本质上类属的共性或一般性。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依存,相互蕴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不能总停留在对个性的层面上,必须善于从事物的个性中升华出共性,从特殊性中抽象出普遍性,这也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分析、归纳等逻辑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哲学认识,我们在借鉴决策学的相关理论,参考大量政府文件报告中关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措施,对各种对策措施进行了归纳概括之后,提出了解决问题、提出对策的“万能八条”。这对于解决各种具体问题来说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一)“万能八条”详解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1)根据

一个组织中的领袖和权威在团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灵魂作用。领袖和权威对事件的态度对于事件的解决具有重大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在我国,政府中主要领导,尤其是一把手,对于某件事情的关注程度更是直接关系到此事解决的速度。温总理为农民工讨薪,以及由此产生的“清欠风暴”就是最好的社会例证。实际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在任何时候,解决某项具体问题或某重大社会问题,领导重视都是基本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思想是源头”,解决问题不但需要领导重视,更加需要组织中所有人对该问题提高认识,密切关注。

(2)具体措施举例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

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

把„„纳入议事日程

加强对问题的调查研究,从源头上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

增强„„的意识

倡导„„的理念

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密切关注„„问题。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1)根据

俗话说,“雄笔一支抵万军”,枪杆子和笔竿子都是政府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记者通常被称为“无冕之王”,正是由于媒体和舆论蕴含了无穷力量。媒体不但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孙志刚事件如果没有媒体的介入,就不会有我国救助制度的彻底改革;如果非典发生时,没有《南方周末》关于钟南山院士坦承非典真相的报道,非典造成的后果可能更加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共同关注》栏目对多名贫困大学生的关注,可能就没有今年这么浓烈的关注贫困大学生、帮助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氛围。因此,要想使某个社会问题尽快的被解决,迅速的引起整个社会的注意力,除了依靠媒体,依靠各种形式的宣传之外,可能别无他法。党和政府历来也非常重视宣传工作,力求牢牢地把握大众媒体和宣传工具的主动权。党和政府充分利用媒体传播面广、迅速及时、强大的影响力来宣传自己的宗旨、方针,通过媒体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以便于统一群众思想,提高认识,从而有利于迅速推动工作。

(2)具体措施举例

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的认识

舆论关注

实行典型示范

社会示范

在全社会营造关于„„良好的文化氛围

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1)根据

人是各类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各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其所从事的各类社会活动的成功与否。要想有效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就必须提高各类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素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素质;要想有效提高各级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就必须加强对广大领导干部公共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业日益成为朝阳产业的今天,对相关人员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相关素质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必由之路。

(2)具体措施举例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的„„素质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工作人员的„„素质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

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

(1)根据

“制度是第一生产力”,制度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好的规则和制度能够促进社会协调和整合;能够界定权利边界和行为空间;能够促进经济效率和实现资源分配;能够为物质资源和精神价值提供保障;制度还有利于人们在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环境下,形成稳定的预期和特定的认知模式,从而有利于指导个人和组织行为。因此,依靠制度和规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一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例如,一个分粥的故事就能非常形象地说明规则和制度的重要性。

辛向阳在《谁能当中国的企业家?》一书中讲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分粥故事。

有7个人组成的小团体,他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同时又是自私自利的。他们想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在没有计量工具或有刻度的容器的状况下分食一锅粥。大家发挥聪明才智,试验了很多种办法,多次博弈后形成了以下诸种规则:

规则一: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成为专业分粥人士。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在这碗稀粥中体现得一览无余。

规则二:指定一个分粥人士和一名监督人士,起初比较公平,但到后来分粥人士与监督人士从权力制约走向“权力合作”,于是分粥人士与监督人士分的粥最多。这种制度失败。

规则三:谁也信不过,干脆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又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粥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人在—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大家认为这一制度造成了资源浪费。

规则四:大家民主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开始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以后他就有意识地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大家一致认为,不能放任其腐化和风气的败坏,还得寻找新制度。

规则五:民主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民主监督与制约机制。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经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此制度效率太低。

规则六:对于分粥,每人均有一票否决权。这有了公平,但恐怕最后谁也喝不上粥。

规则七: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一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用那份最少的。

这就是规则。规则的确至关紧要,它比技术更重要。

而管理学中“热炉”法则则能说明制度对于人们行为的约束作用: ①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领导者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劝戒不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处。②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灼伤。也就是说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③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即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④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

(2)具体措施举例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

激励制度

利益相关制度

分工制度

规则制度

惩罚制度

决策制度:包括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

5.组织协调、形成机制

(1)根据

政府的管理就是要通过组织协调,对各种资源进行分配与整合,使各个职能部门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进而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前的城管工作需要依靠公安、工商、税务、城管、市政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文明办网工作则需要依靠公安、文化、通信、工商等部门的齐抓共管。

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我们不但需要组织协调,更加需要形成机制。我们常说的与“机制”相近的含义是指做事情的方式、方法等,但又不等同于这个意思。简单地说,机制就是制度加方法或者制度化了的方法。为什么要形成机制呢?首先,机制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较为固定的方法。所谓有章可循,机制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例如,党建的工作机制,不因党组织负责人的变动而随意变动,而单纯的工作方式、方法是可以根据个人主观意愿随意改变的。其次,机制本身含有制度的因素,并且要求所有相关人员遵守,而单纯的工作方式、方法往往体现为个人做事的一种偏好或经验。所谓万众之法,机制具有较大的普遍性。例如监督机制,它既指人人必须遵守的制度,也应该包括各种监督的手段和方法,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第三,机制是在各种有效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的,而方式、方法往往只是做事的一种形式和思路。机制一定是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方式方法,并进行一定的加工,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而单纯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则因人而异,并不要求上升到理论高度。第四,机制一般是依靠多种方式、方法来起作用的,而方式、方法可以是单一起作用的。例如,建立起各种工作机制的同时,还应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动力机制和监督机制来保证工作的落实、推动、纠错、评价等。建立完善的机制,才能使党的建设稳步发展,保持长久的活力。(2)具体措施举例

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

预防应急机制(编制应急预案,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和保障机制

组织机制、协调机制:包括派工作组/成立专门机构/增加人员等等

建立完善各种监督机制

形成信息的反馈机制

6.增加投入、依靠技术

(1)根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本前提。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可见,物质上的满足是民心和社会秩序得到保证的基础。相反,资源的有限性,物质条件的不足都可能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当前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环境污染、社会保障等热点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入不足。

对于环境治理、节约能源等一些具体的、不可抗拒的技术性问题来说,依靠技术层面的具体措施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2)具体措施举例

在„„方面,大力增加财政投入

增加对„„的财政和贷款支持

依靠„„技术,解决„„问题

7.加强监管、全面落实

(1)根据

卢梭说过,“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之所以走向腐败就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在很多情况下,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不是因为无法可依,而是因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由于监管不到位,法律法规往往在执行过程出现走形的情况,往往是“一个重点班倒下了,千百个‘特长班’、‘实验班’站起来”。因此,加强监管、全面落实称为解决任何一个问题的必备措施。

(2)具体措施举例

加强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媒体监督(舆论监督)

领导(上级)监管

建立完善系统严格的评价、考核的指标体系

加大整顿力度

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强调制权)

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到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

(1)根据

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自何处?无外乎来自自身或者外部。来自自身就是靠平时的积累、靠总结反思,正所谓人不可以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理性的人总是具有反思和忧患意识的,通过不断的试错积累最终获得成功;来自外部的经验就是借鉴他人长处,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具体措施举例

总结„„的经验教训

借鉴国内外的各种先进经验

(二)关于“万能八条”需要强调的一个问题

我们提出的“万能八条”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但是我们决不能忽视矛盾的特殊性,在提出对策时要把辩证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相结合。俗话说,“有的放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们在强调矛盾的普遍性,重视“万能八条”的同时,必须重视矛盾的特殊性,注意运用发散性思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社会问题灵活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万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要注意组合应用。实际上,所谓的“万能”应该这样来理解:“万能八条”其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万能八条”是万万不能的。因此,在提出对策时,思维要发散,可以参照“万能八条”,但千万不能照搬照抄,使“万能八条”变成了一种教条,更不能被其束缚住我们的思维,要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况提出对策,“万能八条”中提到的内容,能用则用,如果不合适,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三、申论文章的写作套路

(一)申论文章的类型

申论就是“申而论之”。“申”可以理解成申述、申明、引伸,“论”则是议论、论说、论证。申论就是针对特定事实提出对策并展开论述,表明自己观点或言论的文章。申论要求在准确把握一定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必要的说明和引伸,然后发表中肯见解,提出方略,进行论证。

申论文章是特殊的议论文。

(二)申论文章的三要素

1.论点:

1.1确定论点的方法和步骤(立意):

总的原则,整体性原则,把申论试题看作统一的整体,从阅读材料开始就要有问题意识,对于材料反映的问题现状、问题原因、解决对策有整体性把握。

⑴、仔细审题

①审明问题的类型方式:议论文/建议/报告/请示/讲话稿

②审出限制条件:论述的内容(重点分析原因还是对策)/虚拟身份/字数(不超过/多于/左右等等)

⑵、确定论点的原则

①高远:要有政治高度,结合理论热点

②概括:选择一个具有概括性的论点,不要拘泥于细节,大题小作,否则容易跑题、偏题。

③正确:坚持正确的政治价值选择,立足人民的政治立场。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起码要求。

④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⑤新颖:论点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但是这一点很难,不能强求,从阅卷的要求来说,这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⑶.突出论点的方法:

前后照应

①文章的题目就是论点

②第二段单独成段,点明论点。第一段概述材料的主要内容,紧接着第二段要点明论点。

③文章的每个分论点要扣住总论点,每段开头或结尾回扣总论点。

④最后一段总结总论点

当然,这几处照应最好不要单调地重复论点,应注意用灵活的语言进行表述。

2.论据:

事实材料:具体的事例/概括的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和感受

理论材料:经典著作/至理名言/民间的谚语和俗语/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3.论证:

3.1论证的方法:最根本的就是因果析理,或句话说,就是提出的论点就是一个问题,要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⑴、例证:最常用,从材料中找

材料要和中心保持一致/有代表性/引申材料,发掘材料的深意

⑵、引证:靠积累,有时也可从材料中找

⑶、理论论证:

演绎推理,找原因,讲道理

多角度论证:有利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对国家/社会的作用;

⑷、假设论证:(条件析理)非常好用

如果不„„,那么就会„„

只有„„,才„„

⑸、比较论证:

横向:此事和彼事,个别事物和一般事物之间的比较。识别是非优劣、论证论点和揭露或分析现实事物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有效的说理方法。

纵向:按时间,对事物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联系和比较

对照:正反对照

还有比喻论证、归谬论证等方法,由于在申论考试中不经常使用,不再详细论述。

3.2申论文章的结构

3.2.1三段式结构

提出问题(怎么了):概述材料、引出论点;1-2段分析问题(为什么):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怎么办):解决方案

3.2.2总分式结构

总:概述材料,提出总论点;分:分论点;总: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3.2.3起承转合式结构(总分结构的一种特殊形式,侧重只分析原因或措施的文章)

起:概述材料,引出论点;承:正面,展开,拓宽;转:反面,换角度;合:总述观点,结尾,扣题,收束全文这几个结构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内在联系的,三段式是总的思路,尤其适合于建议和报告的文体,总分式是具体的论证结构,起承转合式是总分式的特殊形式。

4.申论文章的五个得分突破点

4.1提纲或框架

审题、立意后不要马上动笔,要进行充分的构思,写出提纲。即理清思路,建构框架,完成布局。这是最为关键的。考生成绩的高低在考场上能不能列一个写作提纲,我想各位要考出好成绩要先写好一个提纲,提纲是筋骨,提纲是蓝图,提纲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议论文的提纲第一是标题,标题是龙的眼睛,必须有神,反映文章主题的紧扣中心,这是好的标题。好处是:心里有数,便于控制;快速成文;不跑题。梳理思路,策划提纲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费时间的过程,但一定不能省略,有道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提纲的内容(文章的框架)

1.标题2.开头/总论点3.分论点及其对应的材料/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4.论证结构5.结尾

4.2标题:标题必须是中心论点,或者反映中心论点。主题力求醒目、简练。

(1)回避总论点的万能标题

由„„现象引发的思考、„„问题引发的思考、„„问题带来的启示、对„„现象的反思、反思„„现象、透视„„现象、为„„开“方”抓“药”

例:《由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思考》、《对承德扶贫模式反思》、《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招商引资工作》

(2)表达总论点的题目:①介词短语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②动宾式:动词+宾语,如:树立„„观、开创„„局面

例:《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转变政府职能,切实依法行政》、《多管齐下,切实维护社会公正》

③主谓式:主语+谓语,如:„„的核心是„„、„„的关键在于„„

例:《利用外资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追求有质量效益的速度是经济工作的重点》

4.3开头:最好是单刀直入,简单明快,开门见山,直接揭示文章主题。文章的成败,判卷老师的感受就是开头第一段的论点,最大的要求就是简单明快。

1.开头的结构:一般有三层,第一层交代文章的事件提起,根据材料得到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发生了某某事件,这样写非常自然具体。第二层、揭示主题,由某问题看出相当严峻。第三层、谈主题的影响或危害。第一层事件,第二层主题,第三层影响或危害。第三层视情况而定。一段也可,两段也可,最好是一段

2.开头常用的方法:1叙开(最常用):概述申论材料的主要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引出文章。2引言:名人名言,引出论点。3设问:万能句式:近年来/目前/最近一段时间,XX现象/情况频繁出现/形势严峻,导致/造成„„。究其原因,则存在多个方面„„由此/针对以上导致„„原因,我们认为„„迫在眉睫/应当提上议事日程/应该重视„„/我们必须„„

4.4结尾:结尾关键是言简意赅情真意切,给人回味。

常用词: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等等。

方法:三层:第一层概括总结,收束全文;第二层强调和深化主题,把第一段的话翻新,从反面来说也可以,不这样做的话怎么怎么样,三两句话总结全文:第三层提出希望或者发出感慨。结尾的万能句式: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

过渡:

1.材料反映了„„问题。/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

2.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3.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何以如此呢?/原因何在?(注意设问句的使用)

4.党和政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克服这些问题:

4.5公文式申论文章

一、讲话稿1.特点:权威性: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实施本级的决定,对分管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思想性:领导讲话一定要有理论色彩;周全性:考虑到方方面面,讲问题要全面鼓动性:激励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象性:

2.结构:⑴标题(多为主题句)

⑵称谓(同志们/先生们、女士们/朋友们等,视具体情况而定,尽量全面)

⑶主体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问题/简要概括讲话的背景、目的、任务

②为什么:分析所讲问题发生的原因

③怎么样:提出措施

④结尾:强调主题/表示态度/表示感谢/抒发感情/展望未来

二、公文:意见:无行文方向

报告:上行文(概述内容要详细)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经验

请示:上行文(请示内容要详细)

通知:下行文(通知政策要详细)

通用结构:⑴标题(多为主题句)、⑵主送机关(可以省略)、⑶主体

①概述问题②分析原因③提出对策⑷结尾:需请上级机关批准、批复或予以批转等

⑸制发机关与成文日期

申论80分万能模板 ===== 写 作 套 路

[题目]

1、简明扼要,抓住材料的主旨

2、从小切入,切忌假、大、空

3、长短合适,最好不要加副标题

比较好的题目[例]“处处留意皆民生”、“圆城市低收入家庭安居梦”、治理网吧既要治“吧”也要治“网”、“献礼工程”当休矣、网上扫黄要建立长效机制。

比较差的题目[例]“加快县域经济创新步伐”、“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正文] 文章第一部分

★开头方法:开篇点题,陈述现象、阐明危害和解决好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问题日渐凸现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目前产生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强烈反响,如果该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和妥善地解决,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进而影响到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套话要因情况而定)

文章第二部分

★第二段主要叙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一般从材料给出的现象从中分析就能得出结论,下面就近期热点问题为例加以说明,不外乎根据材料从以下角度进行展开分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政策体制不完善。(结合材料)

其次,国家财政投入力度不够。(结合材料)

再次,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结合材料)

最后,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结合材料)

医疗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服务特殊性和群众必需性,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以药养医,药厂和医院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医疗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医疗服务市场化,利益驱动;医风医德有待提高;群众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欠发达,投入不够,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缺少专业人才,缺少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

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城乡二元化的历史原因;农民与城镇居民待遇不同;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覆盖到农民;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三难为题在农村体现尤为突出;农民工流动频繁,职业不稳定,收入相对较低,文化素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普遍不高;农村公共服务缺乏,农业受气候影响极大,收益难以实现保障,入不敷出;

贫富差距:区域性差异、行业性差异、城乡间差异、个体间差异;宏观政策、市场机制、法律体制不健全、制度不规范导致;不公平现象

安全生产: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安全监督工作不彻底、执法检查工作走形式;重效益轻安全;生产技术含量不高;生产设备落后;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钱权交易;权利寻租

房价调控:土地审批、调控政策失衡;政府操盘;地方政府以扩大建设为政绩,为开发商充当保护伞,开发商无规划搞开发;信贷体系松懈;住房供应结构不尽合理;房价上涨使一部分人以购房为投资导致房价上涨的恶性循环;炒房团

生态保护:水、大气污染;草皮、林区沙化;环境恶化,物种减少;淡水资源锐减;自然灾害造成巨大损失;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均资源不足;

节约型社会: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能源需求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耗能、低效率、污染重;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浪费资源现象严重;资源对外依存度上升;

和谐社会:城乡不和谐;地域不和谐;阶层不和谐;城乡二元化;分配制度不健全;不公平现象;社会保障制度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是资源与经济增速矛盾所决定的;生产力发展造成对生态破坏,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灾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弱势群体:自身条件所致;社会条件限制;经济发展不平衡;分配制度欠合理;保障制度不健全;法律保障不到位;监督监管不落实

循环经济: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必然要求;节能降耗(可参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依据材料进行分析)

文章第三部分

★第三段可参考以下方面提出解决方案,注意要以对应第二段提出的分析为主,以外再提出自己的观点

1.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高度,把……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快推进。。建设,并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严格责任落实。

2、要做好。文章,增加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机制的平稳运行

3、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行为予以严厉的制裁和处罚,严重者追究其刑事责任。

4、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于。。行为予以一票否决。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发现问题即使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5、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的作用和意义,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6.加强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新闻媒体要对。。行为大胆揭露,公开曝光,使。。无藏身之地,要把。。工作置于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

医疗体制改革:医、药行业分开,降低药价;院务公开,采取监督、举报措施,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医疗卫生服务队伍专业素质提高与思想道德建设并重;加大政府投入,以农村为重点;建立一个覆盖全民,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大卫生常识宣传力度,动员全民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三农问题:摆脱户籍制度束缚;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农民收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心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加强包括劳动就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在外谋生和生活的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更便利的条件,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以适时纳入城镇保障体系之中。贫富差距: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限高保低;税收杠杆调节;公平分配;公平竞争;消除贪污腐败现象;消除不公平现象;完善监管制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安全生产: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普及安全常识和技术知识;规范生产单位生产行为;规范相关行业(安全评价、咨询、检验检测等)行为;执法监督;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专项治理整顿;舆论监督;安全保障制度;安全纳入企业绩效评价标准;

房价调控:严格审批土地征用,控制土地一次性出让规模;提高信贷利率;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抑制高价位住房开发;对房产开发、保有和交易环节提高税率;杜绝形象工程;提高房产市场准入门槛;加强房产市场整顿监管,清理建设相关乱收费项目;控制建筑成本;规范销售行为;信息引导;价格检测调控

生态保护:人口管理;资源管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严格控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上项目,提高行业准入标准;监督管理;退耕还林;畜牧业采取游牧方式;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节约型社会: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节约意识;抓住薄弱环节,依靠技术进步,推进系统优化,节能降耗和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严格控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上项目,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对不合格、超标行业加强清理整顿;加强监督管理;法律保障;建立完善的企业、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将能耗标准纳入其中;

和谐社会:制度创新;调整社会结构;利用社会组织实现社会和谐;实现阶层间和谐;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口和资源管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经济兼顾环保;环保与个人利益冲突;倡导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弱势群体:劳动力市场;劳动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机构;监督监管;法律保障;社区扶持作用;经济杠杆调整分配比例;缩小分配差距;建立稳定、发展、和谐的发展机制;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宣传力度;相关知识普及;科技投入;全民动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文章第四部分

该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彻底解决。(结合材料,表表决心)

申论文章十佳开头

一、申论文章开头之铺开型

文章的开头采用铺开型必须根据题意要求和对议论事物的感受,有自己精辟的卓见,并形成判断,已提炼出了文章的论点。也就是说,下笔前已经成竹在胸,心中有底。第一段文字,作者对论述的中心已经十分明确。一点一点铺陈开来。此所谓“开门见山 落笔扣题”。

经典开头一:2007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命 脉》

土地是农民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生存的保障。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而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未得到有效的保护,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土地是农民的命脉,土地征用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不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能否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可以说,解决好土地征用问题,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切实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大力做好土地征用工作。

经典开头二:2007年北京市(应届)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我国听证会制度的出路 ——从我国听证会制度的发展说开去》

听证会制度的功能主要定位于决策的利益协调度、民主化方面。自从1998年,北京市政府实行价格听证会制度以后,各种听证会层出不穷,如:铁路票价上下浮动听证会、公园门票价格听证会、鞭炮禁放听证会、圆明园防渗工程听证会、个税起征点听证会等等。至此,听证会这种公众参与影响社会政策的实践模式,成为社会焦点。但是,近年来,在听证会制度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听证会制度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

点评:铺开式的文章就是为了让读者和阅卷人刚开始接触第一段就知道你在写什么开头第一句话用叙述语言,进而用议论语言,即是用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直接把政策性的内容放在文章的开头,然后在逐一打开“议论”的口子,所以,如果要用铺开式的方法写文章,必须开头要开的好,展开议论只要有三种方法:正面议论、反面议论和正反对比论。正面论证即平铺直叙、正面建立论点的方法,一般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常用套路。

二、申论文章开头之引用型

引用经典,彰显底蕴。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经典开头三:2008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人与自然》

近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绿树掩映、清水环绕的村庄和小山村明亮的月亮却渐行渐远。曾几何时,“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人们的记忆。时至今日,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宝藏————怒江,又面临水电开发的争论。开发还是不开发?社会呼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妥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经典开头四:2007北京市面向社会在职人员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

参考例文《关于北京市城市摊贩管理的思考》

马路摊点一直是北京市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每次治理的结果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路边摆摊的小商贩,他们以低廉的成本、微薄的利润经营,不但解决了自身生存的问题,而且满足着城市中低收入者的生活需求。但是,一些马路摊点的存在,也确实给北京市的市容市貌以及百姓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过去,我们对城市摊贩管理,大都采取没收、罚款甚至取缔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摊贩问题,反而加剧了城市执法人员和马路摊贩之间的矛盾对立,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音符

点评:文章的开头采用了“引言式”,文章的开头一般要求就是要引人注目。引起评卷人员兴趣,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的开头引用唐朝诗人杜甫《水槛遣心》和宋朝诗人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里的诗句,引用诗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例文二中引用了大家都烂熟于心的诗句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的文章表达显得通俗易懂而且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

三、申论文章开头之比喻型

文章的开头运用“比喻”,这样的开头会使得语言表达的精确贴切,拿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具体形象地告诉读者,使人消除晦涩之感,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这类比喻,大多着重于主、客体内部性质上的联系,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概括的抽象原理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经典开头五:2005年北京市(应届)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如何打造“奥运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奥运会无疑是棵巨大的摇钱树,将给东道主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与此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奥运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防止“奥运泡沫”的出现。奥运志愿者活动是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奥运会的成败,而且对改变中国传统的志愿者组织机制和社会观念的意义更为重大。从现在开始,有关志愿者的宣传、招募、培训、组织工作也要立即实施。

经典开头六:2006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创新是发展的源泉》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源泉,企业发展的关键。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加快自主创新,我们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新的超越。实践已经证明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点评:申论中的比喻说明和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有所不同。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例文中的“奥运会”比作“摇钱树”,“创新”比作“源泉”,这两个比喻它毕竟不是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它要求准确,但是不得夸张,虽然在文学作品中允许“燕山雪花大如席”这样的比喻夸张,在申论文章中运用比喻的目的是为了形象说明事物形态特征,夸张了,就不能确切地表现事物。

四、申论文章开头之对比型

对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常把好和坏、善和恶、美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鲜明地显示两种矛盾对立事物的差别,让人们在比较中得以鉴别。而新闻报道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常常用到这一修辞手法。若使用得当,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经典开头七:2006年北京市(应届)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大力发展网络绿色游戏》

作为一柄双刃剑,网络游戏一方面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并且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游戏市场缺乏规范引导,网络游戏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网络游戏产品中存在淫秽、色情、赌博、暴力、迷信、非法交易敛财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和不健康内容。二是经营模式雷同,产品类型单调,以打斗和练级为主的游戏产品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三是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缺乏自制能力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我国网络游戏市场的健康发展。网络游戏被许多家长指责为“电子罂粟”。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很多层面,净化网络游戏单凭某个部门或是某个环节是无法做到的。网络游戏制作商、网络游戏运营商、相关监管部门、玩家、教育部门等应从各个环节共同努力,促进网络游戏的健康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经典开头八:2006年北京市社会在职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完善传统文化遗产的管理措施》

我国世界遗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但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形势非常严峻。一方面这些文化遗产给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拉力。另一方面,在带动经济法真的同时我们忽略了一些本质的问题。韩国抢注了“端午祭”,《无极》剧组破坏了天池、圆明园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生态,节日日渐被忽视,文化古迹遭到严重破坏,古长城遗址被破坏等等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传统文化,急不可待!面对传统文化遗产被忽视、被遗弃,甚至被破坏,人们大多会责备当事人的道德文化修养,但是,我认为传统文化保护不力,更多是政府的责任。完善传统文化遗产的管理措施是解决传统文化保护不力问题的根本保证。保护传统文化,政府部门要关注传统文化的保护,从观念上给予重视,从物质上给以支持,给传统文化形式以展示的舞台。

点评:例文的开头都是对同一事物、现象的两面性进行对比,这样给文章开头,是读者和阅卷人看了,显得非常的客观,先对比,然后在进行议论,哪个更好,哪个更坏。这样使观点更加鲜明,立意更加深刻!

四、申论文章开头之对比型

对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常把好和坏、善和恶、美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鲜明地显示两种矛盾对立事物的差别,让人们在比较中得以鉴别。而新闻报道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常常用到这一修辞手法。若使用得当,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经典开头七:2006年北京市(应届)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大力发展网络绿色游戏》

作为一柄双刃剑,网络游戏一方面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并且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游戏市场缺乏规范引导,网络游戏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网络游戏产品中存在淫秽、色情、赌博、暴力、迷信、非法交易敛财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和不健康内容。二是经营模式雷同,产品类型单调,以打斗和练级为主的游戏产品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三是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缺乏自制能力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我国网络游戏市场的健康发展。网络游戏被许多家长指责为“电子罂粟”。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很多层面,净化网络游戏单凭某个部门或是某个环节是无法做到的。网络游戏制作商、网络游戏运营商、相关监管部门、玩家、教育部门等应从各个环节共同努力,促进网络游戏的健康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经典开头八:2006年北京市社会在职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完善传统文化遗产的管理措施》

我国世界遗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但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形势非常严峻。一方面这些文化遗产给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拉力。另一方面,在带动经济法真的同时我们忽略了一些本质的问题。韩国抢注了“端午祭”,《无极》剧组破坏了天池、圆明园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生态,节日日渐被忽视,文化古迹遭到严重破坏,古长城遗址被破坏等等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传统文化,急不可待!面对传统文化遗产被忽视、被遗弃,甚至被破坏,人们大多会责备当事人的道德文化修养,但是,我认为传统文化保护不力,更多是政府的责任。完善传统考,试大网站收集文化遗产的管理措施是解决传统文化保护不力问题的根本保证。保护传统文化,政府部门要关注传统文化的保护,从观念上给予重视,从物质上给以支持,给传统文化形式以展示的舞台。

点评:例文的开头都是对同一事物、现象的两面性进行对比,这样给文章开头,是读者和阅卷人看了,显得非常的客观,先对比,然后在进行议论,哪个更好,哪个更坏。这样使观点更加鲜明,立意更加深刻!

申论部分应试技巧(合集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