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民族团结事迹花儿就是这样红
编辑:落梅无痕 识别码:14-797367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15 11:11: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民族团结事迹花儿就是这样红

花儿就是这样红

在阜康市二中这座美丽的校园中,有汉、回、维、哈等不同民族的学生和老师。所以,在这里处处有着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的感人事迹。

在阜康市二中这个和谐的大家庭中,没有歧视与排斥,只有和谐与宽容。因为“三个离不开”思想已永远刻在了这里每个人心中。

七年级14班,在这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中,有这样一位老师: 她担任语文教师及班主任工作24年,24年斗转星移,24年沥风沐雨,24年是一段漫长的人生历程。试想,一个人能24年如一日勤奋耕耘在三尺讲台却没有一声怨言,是何等的不易,但是她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她就是阜康市二中的回族教师—王金兰。

24年来,他凭着“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堂堂正正做人”的人生信条,为教育事业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和满腔热血。

在她的人身字典中,从来就没有“民族”这个概念,只有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一.孩子眼中的她—痴心而热情

当我采访了王老师所教七年级14班时,学生熊婉钰说:她,他同妈妈一般照顾着我们,她,交给我们许多知识,也交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她将她那能够包容万物的慈爱分给我们这四十三个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民族的儿女。

开学军训时,作为少数民族的王老师并没有民族原因而对谁有偏见反而以一句句关切的问候,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师生情谊。我还记得第一天军训的时,我班的董方龙晕倒了,王老师便忙前忙后地照顾她。

吴思宇同学说:我是一名满族女生,我总感觉同学们对少数民族学生有偏见,所以我怕别人知道我的族别,我也不愿意在填一些调查表族别时被人看到。那时我感觉就会有一道道针一般的眼目光向我看来,让我无地自容。一下课同学们围上来问:“你是满族吗?”我往往都是无言也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躲避大家炙热的目光。

这时王老师温柔的声音传了过来:“真好呀!满族高考可以加分的呢,要知道高考是1分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呢。”

大家目光变了,由先前的一脸惊讶,转为了羡慕,我也慢慢抬起了头。

王老师:“您永远都不会知道您的一句话,却让我这个自卑的女孩展露出了自信的微笑。您是我心中永远的女神。

哈萨克族同学塔兰堤说:“我是一名哈萨克族学生。王老师经常鼓励我,说我的成绩棒。高考时还可以享受国家的加分政策。只要我努力,将来我一定能考上清华或者北大的。我一想到清华和北大在向我招手,我浑身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力量,我一定要努力,绝不辜负王老师对我的期望。

二.务实的足迹

王老师深知只有务实,踏实才能干好本职工作。“踏实”二字是学校领导乃至全体教职工在评价她时用得最多的一词,这也许就是她本身魅力的真实体现,正是大家对她勤奋工作的最充实的褒奖,正所谓“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还依稀记得2014年12月20日,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大雪足足下了一整天,待雪停后,王老师带领学生去马路上扫雪,没想到在出楼门时,与一位迎面进门的学生相撞。顿时,鼻子血流不止,到医院检查后,鼻梁骨骨折。当时,当时撞倒她的学生家长非常自责,也在一旁不断训斥自己的孩子,看着浑身瑟瑟发抖的孩子:王老师和颜悦色地说:“不要紧,过几天就会长好了,你又不是故意的,别难过了。好吗?

第二天,当孩子们100%地认为王老师今天绝不会来给我们上课了。她却准时出现在教室里。站在了讲台上。看着鼻子和脸肿胀的一样平,满脸淤青的她孩子们感动的说不出一句话。领导及同事劝她休息几天再上班她却笑着说:除了形象差点,其它碍事。

作为一名民族教师。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助人为乐。总是把自己最阳光。最灿烂的一面留给大家,用自己身上的正能量感染和影响这周围的每一个人。她热衷教研,善于反思。总是把自己的教学心得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深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她的家庭很特别,民汉联姻。这样的家庭对她来说在生活中有很大的动力,但她没有被面前的苦困所吓倒,反而是很坚强和执着的面对一切。有时受到委屈,她也会伤心难过,想放弃一切。每当这时她的丈夫就会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她。他经常说:“我们能以不同的民族走到一起,这不只是我们俩努力地结果,更重要的是,我们新疆的稳定发展就需要我们这样的异潮心,个民族需要团结奋斗,齐心协力。在反对民族分裂非法宗教活动这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你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你是好样的,一定要勇敢的走下去。

第二篇:束海霞事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只要油井出现问题,束滨霞就能发现毛病,迅速解决,被赞誉为“油井华佗”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束滨霞 44岁,现为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束滨霞采油站”站长。曾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等多项荣誉,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像束滨霞这样的采油工,不要说在全国石油系统,就是在辽河油田,也是成千上万,可为什么束滨霞会脱颖而出?为什么“花儿永远那么红”?探索束滨霞走向成功的奥秘,相信对很多职工都大有裨益。

该自己干的事就一定要干好

1983年3月,束滨霞初中毕业来到欢喜岭采油厂36号站,当上了一名采油工。束滨霞父亲是位“老石油”,有着与“王铁人”共同工作的经历。从小到大,束滨霞听了很多有关“王铁人”的故事和大庆精神的故事,她记住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束滨霞说,这对她产生了很大影响。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采油工,必须有过硬的本领,这是束滨霞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刚到井站时,她与许多姐妹一起住在井站宿舍。白天跟着站长和师傅上井时,她把井上出现了什么情况,别人是怎么处理的,都一一记在笔记本上,晚上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细心揣摩。打钢丝接头是稀油井清蜡时采油工必须现场操作的技术活儿。为了掌握这一技能,她利用休息时间苦练。钢丝头经常将手背划出一道道口子,手掌磨出血泡,两臂发酸抬不起来,但她没有退缩。工夫不负有心人,在采油厂举行的打钢丝接头比赛中,她代表36号站参赛,并以5分钟打6个接头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全厂保持了5年的5分钟打5个接头的纪录,一举夺得第一名。

束滨霞学习技术着了迷。采油厂有位老劳模叫孙寿柏,是有名的“抽修大王”,她就拜孙寿柏为师,学习抽修保养知识;曙光采油厂女劳模张春华摸索出了一套油井管理“四步十二字”法,她就利用休班时间骑上自行车往返30多公里前去井站当面求教。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她熟练地掌握了量油、调参、碰泵、加皮带等采油工必须掌握的技能,在同年参加工作的学徒工中,第一个提前半年出徒了。

采油工有一项工作是巡井。一个井站有10几口井,一个班每口井都得看一看。如果是夜班,多数情况是一男一女两人共同巡井。出徒第二年初冬的一天,她与一个小伙子值夜班。因为挨了批评,那个小伙子“闹情绪”,说什么也不去。可束滨霞知道,冬天最怕的就是井冻,一旦冻了,损失就大了。每一口井都分布在荒野之中,有一口井还得走过封冻的绕阳河。初冬的荒野空旷、静寂,令还不到20岁的束滨霞非常恐惧。

她完全有理由不去巡井,可她没有这样做,因为她清楚,这是该她做的事,是她的职责。束滨霞拿起手电筒上路了,可她不敢打开手电筒,因为一道亮光就暴露了她的行踪,这样也许对她更危险。在绕阳河边,她犹豫了,害怕了,因为她不知道河冻得实不实,如果不实„„她简直不敢想下去,她做了最坏的打算:一旦出事,她就扔出手电筒,好让单位能找到她。“还没有成家,也不能孝敬父母了”,束滨霞鼻子一酸,眼泪情不自禁地流出来。

她战战兢兢地走过冰冻的绕阳河,查看了那口井,还好,没有冻。谈起这件事,她说现在想起来也害怕,为这件事,她“恨”了那个小伙子好几年。

凡是让束滨霞干的活儿,她都力争干得最好,为此,她要多想,多干,不仅多挨累,有时还要遭误解。1988年秋季的一天,时任采油队副队长的陈林龙到站上检查工作,远远看见围在泵房四周的石棉瓦被揭下两张:厂里马上要进行岗位大检查了,这是谁干的?陈林龙生气了,“束滨霞!束滨霞!人哪去了!”陈林龙大声喊着正在当班的束滨霞的名字。“我在这儿呢。”寻声找过去,只见束滨霞钻在泵房下边,拿着流程图对着管线查流程。一脸蜘蛛网,满身是土,袖子上沾满了亮晶晶的石棉瓦的玻璃丝。“队长,图纸与咱们现在的泵房流程对不上,不知道是图纸错了还是流程错了,我查查,问题到底出在哪儿?”陈林龙知道错怪束滨霞了,赶紧与她一起查起来,原来是改造后的流程与原流程图不符。

也就是凭着这股劲头,束滨霞走在了前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束滨霞讽刺话也听了不少:“想当劳模啊!”每次听到这话,束滨霞都笑着回答:“我多干点,你们就可以少挨点累嘛。”该怎么干还怎么干,束滨霞始终都是一股劲。

十几年孜孜以求,束滨霞先后学习了《采油工十懂十会》、《采油工程》、《采油地质》等30多本技术书籍,写下了1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记录下5万多个油井生产运行参数,绘制了1000多个井站工艺流程图。只要油井出现问题,她通过“望、闻、听、摸”就能发现毛病,迅速解决,被赞誉为“油井华佗”。

因为爱,所以执著

2009年,共和国60周年大庆。束滨霞应邀参加国庆阅兵观礼。当胡锦涛主席乘坐阅兵车出现在他们面前时,坐在束滨霞身边的“中国一汽”的劳动模范指着车自豪地告诉束滨霞:“那辆车是我们制造的!”而束滨霞也不示弱:“汽车用的油是我们采的,说不定还是我采的呢!”说完这些还觉不够劲,又说:“看看天上飞的,水里行的,地上跑的,哪样能离开我们石油工人!” 这种职业自豪感从束滨霞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与她相随相伴,也是她干好工作的精神动力。

束滨霞工作的采油站周围是一望无际的苇塘,“荒郊野外”、“夏天风吹日晒,蚊虫叮咬”、“冬天北风呼啸,寒气袭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苦累单调的工作„„这是好多记者报道束滨霞事迹时的用词,当记者问她怎样看待这种环境及工作的单调时,束滨霞笑起来,她说:“那是别人的看法,我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春天满目葱绿,夏天苇长鸟鸣,秋天苇花飘香„„束滨霞说,这是天然公园,天然“氧吧”,她爱这里的一切,从来没有“艰苦”、“恶劣”那种感觉。

巡井、清蜡、查看仪表„„在一些人眼里,天天、年年重复这些工作是多么单调乏味,可在束滨霞眼里,每一口井都是有生命、有感情、有性格的,你对它好,它就尽情欢唱——汩汩出油,你如果怠慢它,它就耍脾气,给你脸色看。

“束滨霞采油站”总共14口井,好多人开玩笑说,那是束滨霞的14个孩子,因为束滨霞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要像爱护孩子那样爱护油井”。

2000年初,束滨霞接手了5口井含蜡高,4口井出砂严重,油井断、卡、脱现象频繁发生,管理难度和维护难度都非常大的新33号站,即后来用束滨霞名字命名的“束滨霞采油站”。对这一个个“问题孩子”,束滨霞付出了更多的爱。她一口井一口井地“望、闻、听、摸”,摸索每一口井的生产规律,给每口井都建立了翔实的井史资料档案,实施了“一井一法、一井一策”。几年来,这些“问题孩子”经过束滨霞的“调教”,个个“孝顺”、“上进”,累计增油7000多吨,降本增效500多万元。

为了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照顾,束滨霞付出了太多的爱,甚至牺牲。1988年,束滨霞第三次提出推迟婚期,这下可把男朋友冯玉连一家惹火了,当束滨霞来冯家说明原因时,气得他家没有一个人给她开门。束滨霞在外先喊男朋友的名字,再喊男朋友妹妹的名字,最后喊大婶,情急之下竟改口喊“妈”,老太太坐不住了,给开了门。束滨霞拉着冯玉连母亲的手说:“妈,站里有个泵工,也决定在春节结婚。我们俩如果都走了,生产就会受影响,所以我提出让她先结婚,我替她看泵。”听着束滨霞一席诚恳的话语,同是石油工人的男朋友的父亲激动了,他说:“滨霞呀,你做得对,咱们搞石油的,吃的就是油饭,什么事也没有这事大!”束滨霞含泪给老人家鞠了一躬。

1990年,束滨霞怀孕了,将要当妈妈的喜悦,让束滨霞工作多了小心。可有一天,井场附近起火,大火借着风势向油井扑来。束滨霞不顾已经两个月的身孕,带头冲在前边灭火。大火扑灭了,两口油井保住了,可束滨霞却流产了。“孩子没了!”束滨霞不顾前来看望的领导和队友,也听不进家人的安慰,孩子般地哭起来。孩子重要还是油井重要?在束滨霞心里,都重要,都是她的命根子,哪个受到伤害,她都会伤心、难过„„

1998年,组织上决定让束滨霞到辽宁省工运学院学习。进大学深造,这对只有初中文化的束滨霞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而且,毕业之后,她很可能去当干部,离开被很多人看来条件艰苦的采油站,可束滨霞思来想去,放弃了这个机会,她说,她热爱采油这个岗位,她也觉得自己最适合的工作就是采油。

荣誉再高也不能丢了本分

1984年,也就是束滨霞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她获得了一个小队先进生产者荣誉,单位奖励了她一条毛巾被。一晃25年过去了,对这件事她依然记忆犹新。束滨霞告诉记者,回家的路上,她脚步是那样轻松,内心洋溢着幸福、快乐,一进门,她就兴冲冲地告诉母亲:“我得奖了!”

有一本书名叫《好员工是表扬出来的》,确实如此。从这次获奖起,束滨霞坚定了一个信念:只要努力工作,就会得到好评,就会受表彰。也就是从这次获奖起,她有了非常强烈的荣誉感,她的心中也多了一些偶像:汪洋洋、谭远红、王铁人„„辽河油田和石油系统的许多劳动模范成了她崇尚的英雄。

境界决定高度。踏着英雄的足迹,束滨霞荣誉称号不断:辽河油田劳动模范、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2007年3月,辽河油田公司有了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采油站“束滨霞采油站”。今年“五一”节前,她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荣誉上攀上了顶峰。

也许人们没有想到,随着荣誉的增多,束滨霞内心多了一些不安。尤其是33号站被命名为“束滨霞采油站”后,参观学习的人多了,采访的记者多了,束滨霞到外边开会、做报告多了。一有参观学习、记者采访,全站都得出动,接待、讲解、座谈„„全站13个人,她一出去开会、做报告,就剩12个人干活儿,她的活儿就得别人分担。束滨霞感到,由于有了她这个“先进”,全站都要多挨不少累。

人们注意到,束滨霞休息时间减少了。一个月按规定休息8天,可束滨霞只休息三四天,多数时间都是在站上。如果是在外边多开了几天会,她一回来就到井站,要连续工作很多天也不休班。一般人也许会认为,劳动模范就应该多奉献,其实,束滨霞是在补偿。在束滨霞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情结:她是工人,工人就应该好好做工,荣誉再高也不能丢了本分。束滨霞还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中国石油系统、甚至在全国都有一定知名度的劳动模范,她记着每一位领导对她的帮助,记着全站每一位工友对她的支持。凡是领导安排的工作,即使像开会、参加座谈等,她也非常认真对待,写好稿,反复练习。而对自己的工友,从工作到生活,她都像一个大姐姐那样,将友情、亲情融进对每名工友的关爱中。巡井工马树伦从技校毕业,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束滨霞与他签订了师徒合同,每次巡井时手把手地教他加盘根、倒流程、换阀门垫子。马树伦很快掌握了油井规律,提高了管井技能,在采油厂举行的技术比赛中获得技术能手称号。束滨霞还将她多年潜心研究、总结出的管井经验编写成《油井管护对策100例》,自己掏钱复印送给全站每一位工友。她还带领攻关小组利用业余时间,组装了拥有全套油井工艺流程的“流动练兵车”,为工友提高技术水平提供方便。一花引来百花开,束滨霞当站长以来,她的站已经有20多人成为站长和队长。

束滨霞还是辽河油田公司“家文化”建设的积极实践者。为了改善小站环境,她把家里的盆景拿到站上,买来石英钟放到站上;员工衣服破了、脏了,她就利用业余时间帮助缝补、洗净;无论哪个工友思想波动、生病住院、或遇到困难,她都亲自看望,尽力帮助。几年来,她为生病住院的工友、工友孩子、贫困大学生捐款达3万多元。束滨霞说:“我就是希望这个小站如家,让每位工友都能感到家的温暖。”

束滨霞做的都是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但是,如果能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了,就不平凡。20多年如一日的坚守,束滨霞不平凡。

束滨霞可敬,可亲,也可学。

敢给洋设备动手术的“翻车机大王”

——记全国劳动模范、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王余禾

繁忙的秦皇岛港煤二期码头,满载煤炭的列车依次排开,进场待卸。巨大机械的牵引下,一节节重载煤车被缓缓地推进翻车机房,定位,翻转,倾斜——煤炭轰然而下。

作为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的电气主管,在28年的职业生涯中,王余禾曾无数次面对这样的场景,对于每个细节,闭上眼睛都能说得一清二楚。熟悉的翻车机轰鸣声,伴随着他从一名普通电工成长为了“翻车机大王”。

“翻车机大王”,是工友们送给他的亲切称呼。在秦皇岛港,提到王余禾的名字,人们无不交口称赞,亦或伸出大拇指,“要说王师傅,那真是好样的,技术革新为港口创造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翻车机大王’这个称号名不虚传!”

醉心科技 敢于挑战

1984年,国民经济正处于起飞阶段,东南沿海急需大量煤炭。刚刚建成的秦皇岛港煤码头二期工程,是国家“六五”期间首批利用外资建设的重点工程,拥有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港口装卸设备,煤一、二期工程承担着全国近三分之二的煤炭下水任务。

翻车机是煤码头与铁路衔接的关键部位,是卸车作业的咽喉要道。煤二期翻车机引进的是英国公司技术设备,其中翻车机电气系统完全为英国人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投产后由于原有的设计缺陷,经常出现故障。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果越来越严重,铁路线上等待进港的煤车排成长龙,锚地上艘艘船舶焦急地等待装运。当时,秦皇岛港煤二期停产1天就要上报国家经贸委,因为其带来的连锁损失不可估量。

怎么办?港口领导决定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一直负责设备维修的王余禾临危受命,主持这次技改工作。电气系统的故障往往十分隐蔽,需要丰富的知识、缜密的思维、敏锐的判断和高超的技能。而且,当时很多人都对进口设备有一种神秘感,不敢出手,而王余禾在维修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不断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掌握的技术,逐渐增强了信心。

进口翻车机直流驱动系统经常突发可控硅快速熔断器烧毁故障,严重时一班就要烧毁30-40只,几乎是瞬间就损失数万元。这种故障突发性强,过程只有几十分之一秒,过后的一切电气参数正常,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面对这一严重运行故障,英国专家多次努力后耸耸肩,无奈地表示毫无办法。看到故障仍在无规律的延续,王余禾心急如焚,找出翻车机进口时的随机图纸,却发现只有笼统的框架图,没有详细的技术图纸,他横下一条心“自力更生”。为了掌握技改数据,他几乎钻遍了翻车机的每一个角落,整天守在电气柜前,对电路的各元器件逐个进行参数测量,详细记录各种数据,反复分析验证。几十个日日夜夜过去了,王余禾终于发现了原设计不适应剧烈交变负荷的弊端,调整相关技术参数,重新设计制作R-C吸收装置,用几十元的成本制作电容电子组件,替代了原来的快速熔断器,从根本上杜绝了这类故障。面对此,英国专家不由得惊叹“中国工人Numberone!”

也就是从这一次成功为洋设备进行“手术治疗”开始,王余禾对翻车机电气系统研究更加深入细致,接连向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发起了冲击。

翻车机系统直流驱动电机也是英国进口设备,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损坏日渐增多。进口电机价格昂贵,每台高达3万英镑,且订货周期长,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停机停产,严重制约了生产作业。王余禾根据自己积累的大量生产数据,绞尽脑汁设计出了一套适合我国生产实际的翻车机系统电机国产化改造技术参数和工艺电流曲线图。但当时国内电机行业的老大上海某电机厂,根本不重视一位普通港口工人提供的资料,仍按他们的设计思路生产,结果运来的电机工作20多天就烧毁了。只好派工程师来现场察看,结果证实确属设计不合理,在重新面对王余禾提供的技术参数后,不得不为其周全的思考、合理的设计所折服。按照王余禾的思路进行电机国产化改造后,每台电机比进口降低造价90%,为港口节省采购资金460万元,而且电机性能大大提高,保证了卸车作业的顺畅进行。

在对翻车机改造和电机国产化改造完成后,王余禾又发现,翻车机车辆超限的安全检测装置采用的是红外光电管,没有考虑到翻车机房煤尘大的特殊情况,再加上洒水除尘,光电管发射装置上的透镜被污物覆盖,红外线的穿透能力降低,经常造成检测失灵。而且,检测人员需要耗费很大的体力去手工清理,严重时两分钟就要清一次。有没有一种更省时省力又精确无误的检测方法呢?经过筛选对比,王余禾最终把目光锁定在了伽马射线上。伽马射线穿透力强,不怕煤尘、水汽的阻挡。难点是确定伽马射线的剂量,剂量大了,射线穿透车皮就失去检测意义,小了会造成接收信号不可靠。反复实验之后,王余禾终于确定了最佳剂量,使车辆超限的安全检测更加可靠且不受煤尘、水汽等恶劣环境影响。小剂量高灵敏度的伽马射线检测技术也成为了国内煤炭运输港口翻车机系统的首创,使用至今依旧安全可靠。

技术改造过程中,王余禾始终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指导思想,拒绝简单克隆,力求每一次改造,就增加一分设备的科技含量,使设备不断升级。煤二期5、6号翻车机的改造中,他汲取多项技术的优点,采用了许多最新设计并引入环保理念,应用FB功能语言编制程序取代原系统大量的继电器逻辑控制,继电器的使用量减少了80%,系统参数全部由软件编写给定,真正实现了高稳定高可靠性。在对翻车机PLC控制系统改造中,他编写三维模拟动画画面,实现了对整个翻车机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使控制台面由原来100多个按钮、开关减少到只有4个选择开关和4个按钮,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这两项改造大大提高了秦皇岛港的作业效率,故障率、维修量、成本等大为降低,自动化程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翻车机给料系统振动给料变频控制、电机变频调速、翻车机回转角度数字化检测„„王余禾在对洋设备的国产化改造道路上一发而不可收。据统计,20多年来,他先后参与、主持大型港口电气设备技改项目13项,攻克解决了300多项技术难关和疑难问题,累计为港口创造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

勤奋学习与时俱进

做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知识技术不断更新,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被时代淘汰的新型劳动者,这是王余禾对自己的要求。为此,他在终身学习的进程中,不断充实完善着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1966年,文革来临,初中刚刚上了一年的王余禾被迫和父母一起“下乡”,当上了一名农村电工。在当时农村非常艰苦的条件下,王余禾想尽办法去找电工类书籍来读,看不懂的地方,就等晚上一同“下乡”的高中生收工回来时请教。就这样,王余禾硬是一点点啃通了高中物理知识中关于电的理论,读书成了他在那段艰难岁月中的唯一兴趣。

1975年,王余禾回城在唐钢当了一名维修电工。到工厂当电工,条件比农村时强多了,有各种电工类专业书籍的公司资料室成了王余禾最常去的地方。他边学边干,仅仅当了一年学徒,就以过硬的技术从几百名同时进厂的工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厂唯一一名直接从学徒被定为二级工的人,并被评为唐山市第一批新长征突击手。1982年,王余禾调入刚刚成立的秦皇岛港第二分公司,在电气维修方面的才能很快被领导发现,安排其负责煤二期翻车机电气系统的维修保养。

煤二期投产不久,王余禾拿到了一本翻车机使用说明,他一看就傻了眼,说明书上全是英文,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他来说简直就是天书。这时,学习再一次成为了他战胜困难的法宝。靠着笨功夫,对照设备一点点进行比对研究,英语词典整天带在身边,他硬是把那些“天书”给读懂了。后来,他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技术使用手册,使原来300多页的手册逐渐增加到了700多页。

工作实践让王余禾愈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面对日趋先进的设备,他深深感到自己有限的知识很难适应港口发展的需要。他在工作中注意积累,对每一个电气故障都用心思考,为了解决可控硅快速熔断器烧毁的问题,经常在电气室一站就是一夜,在无数次运行中认真观察仔细记录,最终找出发生故障的症结。结合工作实际,他大量汲取电工领域的新知识,自学了《电子技术基础》、《物位测量仪表及维修》、《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工业控制计算机》等近20门功课,业余时间也几乎全部用在了学习上。坚持不懈的学习为他攻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奠定了基础。

1994年,已经40出头的王余禾为了系统地学习电气知识,报名参加了北京科技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专业大专班学习,通过函授的方式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他说,后来能够想到用伽玛射线代替红外线进行翻车机车辆超限超载检测,以及对翻车机模拟控制传动系统进行数字化改造,都是得益于大专函授学习。

工作之余,王余禾最大的爱好就是去图书馆,阅读与专业相关的技术书籍,从中揣摩让自己本职工作更省时省力的技术窍门,并将这些学来的先进知识一点点地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在国内个人电脑远未普及的286时代,他省吃俭用,自费买了电脑,不断学习电气控制领域最新的知识、技术。同时,从进入秦皇岛港接触翻车机开始,王余禾就主动和行业内的科研院所、顶级专家积极沟通,虚心求教,许多知名专家慢慢都成了他的好朋友。专家们都愿意把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告诉他,对本行业前沿技术的及时准确把握并积极进行实践应用,使王余禾如虎添翼。

在秦皇岛港二公司,领导和同事们都知道王余禾有个“怪毛病”,和技术无关的外出开会、培训、考察、疗养等公差不要找他,再好的地方也不去。2008年,领导特意安排王余禾去新、马、泰旅游疗养,机票、签证都办好了,但最终还是被他拒绝。可若是听说哪里举办技术讲座,王余禾的精神头儿比谁都足。一年暑期,得知清华大学有个电气化技术讲座,他一大早就坐上了汽车,在北京堵了两个多小时的车,热得汗流浃背。讲座结束后,别人都走了,只有他舍不得离开,继续向老师问这问那。即便是少有的出差时,王余禾身边必带的就是电气专业书籍。到了外地,他从来不爱逛景点,而是直奔图书馆去收罗心爱的“宝贝”。

感恩敬业 无私奉献

一棵大树的成长离不开沃土,一名高级技师的诞生离不开好的成才环境。谈到20多年在技术上不断进取的职业经历,王余禾说的最多的,不是钻研技术的辛苦,而是公司一任任领导给予他一次次技术攻关搭建的广阔舞台。一份信任、一种责任、一个让责任得以履行的平台,让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将自己的技术理想,一步步变成了为国家经济建设创造财富的巨大动力。

1986年煤二期翻车机技改,当时的公司负责人就找到还是电工队一名普通电工的王余禾,让他掌舵国家投巨资刚刚从国外引进的翻车机设备。翻车机工段的技术人员配备、设计改造进口翻车机的技术改进方案等等,全部由王余禾定。“这么关键的技术岗位,领导信任咱,我怎么也要把它干到最好。”就这样,王余禾找到了多年技术积累得以充分施展的舞台。王余禾平时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不知疲倦的工作,为了工作经常达到忘我的境地。在煤二期5号翻车机大修和PLC系统改造升级中,整个工期仅为23天,留给电气调试的时间只有4天,这与常规的电气调试时间相比要少近三倍,时间紧、任务重、资料不完整,他白天带领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下班后还要留在现场进行软件编写和PLC584梯形图程序修改,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实在困得不行了,就躺在长椅上打个盹儿。期间,他共编写了PLC梯形图控制程序500多页,设计完成FB功能程序、电气控制图纸300多页,带领职工安装配置电气柜16座,敷设电缆3600多米,校对配接电缆约15000多芯,只用两天就完成了单机调试和空载联运调试,圆满完成了任务,为公司节约费用及减少停产损失400多万元。

秦皇岛港煤一期1、2号翻车机改造是投资6000多万元的国家重点项目,当时王余禾出任改造项目现场调试总指挥,组织协调9家供货、安装、调试等方面的厂商,解决了数不清的技术难题,科学平衡工艺条件和设备能力,使设备实际效率比设计标准平均提高了1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4个多月的系统调试期间,他每天平均在现场工作11个小时以上,没有1个休息日。为解决上学的女儿吃午饭问题,他不得不请同事帮忙。80多岁的老母亲患病住进了医院,他也没能回家照顾。爱人因腰椎病严重复发急需手术,但为了保工期一拖再拖,直到工程结束后才陪同去北京做手术。

2008年1月,我国南方发生历史罕见的冰冻灾害,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秦皇岛港视察电煤抢运工作,全港上下备受鼓舞,全力生产支援南方灾区。王余禾为确保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行,身先士卒,带领徒弟们每天都要对各种电气设备反复地进行点检和查看。他放弃了春节假期,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为秦皇岛港抢运电煤做出了突出贡献,被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系统抗灾保通先进个人”。

2008年10月,做为电气业务主管,王余禾又组织实施了秦皇岛港煤一期1、2号翻车机适卸C80车型的电气改造。他30天连续工作在作业现场,组织更换了翻车机转子全部近200根电缆及电缆桥架,安装连接电气接线1000多点无一差错,系统试车一次成功。同时为了解决C80与C63不同载重影响作业效率的问题,经过反复试验,编写了PLC识别程序,有效实现了自动识别处理,使得两台翻车机接卸C80的速度由原来的每小时2520吨提高到了2700吨,成为国内功能最强、适卸车型最广的翻车机。

2009年4月,秦皇岛港二公司组建了以王余禾为首、青年技术人员为主的煤二期B2F翻车机适卸C80改造电气改造小组。施工中,共设计编制电气控制图纸总计达500多张,铺设各类电缆16000多米,接续电气接线数万点,只用5个月就完成了专家预计10个月工期的改造项目。特别是电气调试阶段,王余禾充分发挥熟悉工艺、了解现场条件的优势,仅仅用了不足20个小时,就完成了分部空载到重载联动的调试转换,令在场的专家惊叹不已。在港口,王余禾的“严厉”也是出了名的。他的徒弟秦皇岛港二公司装船一队电修工段副段长李伏玉至今仍记得,2000年煤二期翻车机技改时,他们连接的配电柜之间的上千根电线中,有一根接上后路线没有走直角,但并不影响性能。王余禾发现后,厉声说到“干活没有凑合,差一点也不行,马上返工换掉!”

秦皇岛港二公司技设科科长石大文对王余禾的严厉,更是十分了解:“对于技术问题,王师傅从不含糊、将就。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想从他那儿获得技术方面的通融,一点可能性都没有,而必须是100%符合规范和标准。我曾经就被他折过好几回面子,还有好几个徒弟被他说哭过。”而也正是得益于这种严厉,王余禾培养出的60多个徒弟个个过硬,如今已经成为秦皇岛港各作业码头的技术骨干。同时,王余禾授课的脚步也几乎踏遍了全国的主要港口,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播撒到了我国港口建设的各个角落。

要做就做最好,付出总有回报,王余禾的奋斗也让他收获了一顶顶荣誉之冠。连续18年被评为秦皇岛港先进工作者,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标兵,荣获“河北省技术能手”、“河北省交通系统劳动模范”、“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海员工会全国委员会金锚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项荣誉称号。2009年2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成为河北省享受该待遇的唯一一位工人。

王余禾出名了,一些企业想用高薪把他挖走,外省一家公司甚至开出了50万元的年薪,对此,他不为所动。王余禾说:“人不能只追求名和利,是秦皇岛港培养了我,只要这片蓝色的土地需要,我会一直在这里干下去。”

王余禾,一名普通的工人技师,将中国工人的智慧、执着、奉献和责任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着新时期的主旋律:工人伟大,劳动光荣!

韩兴武:立志产业报国尊敬了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立志产业报国,为保障共和国能源战略安全做贡献。我叫韩兴武,是一名石油工人,现为胜利油田井下作业公司压裂大队大队长。很高兴参加今天劳模座谈会。在此,向各位领导和来自欢迎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表示中性的感谢和崇高的惊异,下面,简要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情况和体会。胜利油田是我们国家的第二大油田,在我们能源战略中担负着十分居第的任务,我所从事的酸化压裂施工是油田增储上产的一项有效措施,通过对油层进行技术改造,达到增产增油的目的,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李敬同志为我们大队题写的“压开油层条缝,迎来油花浪天冲”的诗句,就是对压裂施工工作的真实写照。

作为新时代的石油工人,为国家多奉献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是义不容辞的责任。90年代以来,我们大队积极适应国企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的要求,在满足胜利油田需要的同时,大胆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四面出击,勇闯市场,为企业创收增效和加快发展,为国家能源建设作出积极努力。1991年我带领队伍首闯江苏压裂市场,开创了胜利油田专业化施工队伍闯外部市场的显赫,经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万庄压裂测试中心测试,裂缝走向与设计完全一致,每口井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受到甲方的高度病假,中国石油报、胜利日报等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2004年5月,同国际我中标走出了国门,进入了蒙古国压裂市场,在经受住风暴袭击和气侯恶劣,井况复杂的严峻考验情况下,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施工任务,赢得了良好的国际信誉。蒙古国政府石油局主席奥。达瓦桑布亲笔给我们发来感谢信。十几年来我们先后开辟了陕北、华北、东北、大纲、冀东、江苏、中原、南洋、海南等国内各大油区和蒙古国国际压裂市场,并成功打入了美国BJ公司、泛华公司、马来西亚云顶公司在胜利油田的国际反承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自我主持大队全面工作以来,大队外部市场产值不断提高,并以总产值每年36%以上的速度增长,压裂效益年年台阶,职工收入越来越好,“胜利压裂”品牌在国内石油行业越来越响。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石油工作,必须做到“想干有技术,会干有绝活”,才能为开拓市场、增产、增油增效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为了掌握先进的压裂技术,我们坚持引进和自行研制并行、创新与创效并举的原则,广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瞄准国际领先技术大胆公关,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我组织参与技术项目有三项获得国家级、两项获得省部级荣誉。目前,我们拥有过领先的配套工艺技术,形成了水利压裂、高能气体压裂、喷砂射孔、二氧化碳吞吐和大型酸化等一批自主品牌技术。压裂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经专业部门资质认证和考核评估,我们大队取得了中石化甲级队资质,并荣获中石化金牌压裂队称号。

常年的市场征战,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使我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影响。1995年我做了膝关节瓣月板摘除手术。2000年做了甲状腺切除手术。当医生的妻子曾多次劝我换个工作岗位,但我在是有一线工作了三十几年,对石油有着抹不掉的深深情结。我耐心说服了妻子,依然坚守在为国家献石油的生产岗位。

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点工作,组织上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连续5年被评为胜利油田劳动模范,先后7次记个人三等功。2004年被评为中石化集团总公司劳动模范。今年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意味着责任和奉献。我将珍惜荣誉,更加努力工作,以产业报国,奉献能源的坚定信念,立足本职岗位,发挥表率作用,为国家能源建设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第三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第五单元

第17课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写作手法。2.学会按恰当的顺序来写说明文。

3.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品味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精神。

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同学们,当你漫步花园,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说明花的颜色及其变化规律的事理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板书课题及作者)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提示及要求: 1.给重点字词注音,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作者在课文中多次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设问,作用是什么? 3.理清全文的结构。明确: 1.充沛(pèi)花萼(è)灼伤(zhuó)...

并蒂(dì)分泌(mì)裸子(luǒ)...

花卉(huì)柑橘(jú)靛青(diàn)...2.作用: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现象提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设疑激趣,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三是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这

第四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文章介绍了有关花朵为什么呈现红色的科学知识,说明花朵的红色是由于它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作用的结果。教学本文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理解花“红”的原因,通过巧妙设计题目引导学生领悟文章严谨自然的说明顺序,学习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品析本文准确、严密和生动的语言特点。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

3、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4、培养关注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2、培养关注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

同学们,大自然带给我们很多美丽的景色,每当春天来到的时候,大自然的各种花次第开放,万紫千红,争奇斗妍。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展示图片)同学们,当你观赏这些美丽的花儿的时候,当你享受这些花儿带给你的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科普作家贾祖璋先生写的事理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共同来探求这个奥秘。

二、知识回顾 提问:学习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明确:

1、分清说明类型

2、掌握说明对象

3、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4、理清说明顺序

5、判断说明方法

6、辨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

3、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4、培养关注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检查预习

你能正确读出这些词语吗?

灼()伤 裸()子 萎谢()分泌()

芙蓉()花卉()虞()美人 三棱()镜

褪色()柑橘()

五、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个问题的?

(1)物质基础(2-4)

(2)物理学原理(5)

(3)生理需要(6)

(4)进化观点(7)

(5)自然选择(8-9)

(6)人工选择(10)

课文的说明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

六、合作探究

1、六个方面的原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明确:本文说明的六个方面,前四个都是属于花红的内在因素,而后两个则属于外在因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内因是主要的,外因是次要的。这种按照事物内在的主次安排行文的先后次序是事理说明文常用的顺序,我们称之为逻辑顺序。

2、四个内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首先,还需要,还有……按照内部规律,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3、齐读有关第一个原因的2——4段,思考:

花儿为什么呈现红色、黄色和白色?

红花:在它的细胞液里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

黄色:因为它的体内,含有胡萝卜素。

白花:之所以它的颜色是白色,因为在它的细胞液里不含色素。

4、第④段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添色木芙蓉”,它有什么特点?

(会变色:每一朵木芙蓉花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早晨白色,中午变成红色,下午变成深红色。)

添色木芙蓉一日三变,这个例子为什么不放在前面?

(前面介绍了三种颜色的花之后,再举这个变色的花,从一般到特殊,显示了说明的严密。)

七、重点研读

文章不仅运用了严谨自然的说明顺序来说明事物,还用了说明方法。

1、朗读第10段,找出本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举例子: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人工选择再较短时间内所取得的成果。

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人工选择再较短时间内所取得的成果。

作比较:更突出人工选择再较短时间内所取得的成果。

2、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十一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等不同的姿态。

体会“只有”、“仅就”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只有”强调了仅限于粉红这个品种。“仅”字极言时间之短,说明人工选择加快了花红的进程。“就”字,强调人工栽培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了多姿多彩、争奇斗艳的不同花朵。)

(语言特点:准确 严密)

3、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普及科学知识,让读者喜欢看,所以还要具有生动性。哪些地方体现了生动性?(第一段文字 文章的题目)

八、小结

学习了这篇科普说明文,我们学到了哪些有关说明文的知识呢?

说明结构 总——分——总

说明顺序 由内到外 由主到次 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说明语言 准确 严密 生动

九、拓展延伸:

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红”是什么意思呢?(指花儿万紫千红的色彩)为什么作者用红色代表五颜六色的花呢?(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令人精神振奋。)

2、在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明确:设问)作者在课文中多次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设问,作用是什么?

(文中以设问形式出现7次,间隔反复,使中心突出,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文章语言的美感,增加文章的艺术色彩。

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三是,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每一方面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使文章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了艺术情趣。)

3、课文标题借用了《冰山上的来客》中一首插曲的名字,你认为这样拟题好吗?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1)作为标题:

明确:一是提示课文要说明的内容;二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

这样的拟题方法,给我们平时写作文拟题的启示,可以引用诗句、歌词、名言等来拟题,来吸引读者关注,激发阅读兴趣。

(2)引用:《横看成岭侧成峰》《一笑而过》《常回家看看》《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快乐老家》《我爱我家》

化用:《都是风沙惹的祸》《风雨同路》《杞人忧水》《成功诚可贵,学业价更高》

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名、歌词、名言、俗语、书名、影视剧名、广告词名等作为文章的题目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产生独特的魅力。

同学们要学会运用这种拟题技巧。

4、贾祖璋是一个生物科普作家,他给我们说明了自然界里的一个“为什么”。同学们一定看过像《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书,你也一定知道很多自然界的“为什么”。

老师先举几个例子: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因为蝙蝠飞行不是靠眼睛,而是靠超声波。)下雨时,为什么往往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因为声音传播的速度慢。)生活中还有很多为什么,你可以在课后查找资料或请教有关专业人员来解答。

十、作业

1、生活中还有很多为什么,请把你最感兴趣、觉得新奇的“为什么”在课后查找资料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2、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植物分册》。

第五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演讲稿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相信细心的同学都已经发现,这几天中心花园里的月季花花开正好。赏花之余我萌生了这样一个问题:一朵花再美丽,花期也不过几十天;一个人再漂亮,青春年华也只有短短的十几年。究竟什么可以跳出时间的枷锁?85年,足够一朵花凋谢,足够一个人老去,似乎一切都会消逝,唯有我们的师大,85年,仍旧老枝新芽、生生不息。有人说是社会的力量,有人称这是时代的功劳,但我觉得这些都还不够,“根正苗红”尚且需要阳光的润物无声,撑起一方学子的思想高度就更少不了永恒的精神阳光。

那么,85载的师大春光为何如此的引人注目呢?

如果把社会比作一个花园,那么现在正在绽放的花朵大多来源于我们这些带有80后标签的种子。这批种子在诞生时被寄予厚望,但当它们含苞欲放时,赏花的人却焦虑了起来。它太娇弱们了,需要有温室大棚才行,它们又太孤傲了,甚至不允许园丁的修枝剪叶。这样的花朵能够撑起整个东方大国的春天吗?

但当您信步在河南师范大学这座花园中时,相信一定会有惊喜。和别处一样,这里的花也都充满个性,但同时,整个花园又是和谐统一、相映成趣的。玫瑰花的确有刺但并不伤人,向日葵追求太阳却不遮挡别人的阳光。每朵花既充分表达出自己的美丽,也毫不破坏整个花园的欣欣向荣。其实每一代人在探求自身价值的途中都可能被质疑:“春天在哪里?”但只要找到了自己,春天就会到来。在师大这座花园里,知识充当沃土,师长化身雨露,而校训、校风与学风则是师大人心中的阳光,引领我们从迷茫走向坚定,由稚嫩走向成熟。

答案揭晓了,校训、校风与学风这是支持整个师大的精神阳光。有人觉得某些思想理念像是空中楼阁,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就像太阳相对花儿来说很高很远一样,但每一朵花都必须沐浴在阳光里,才能够绽放美丽。助跑学子成长,正是校风、校训、学风的题中之义。

也有人觉得相同的理念要求限制了个性的发展。抽烟喝酒是个性,但进取创新更是一种个性,我想不会有哪朵花想要丑得更个性一些吧!校训,校风与学风就是希望师大花园里的每一朵花都能够展现自己,最真个性、最真自我的一面。

有人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我说,除了雨露和沃土,我们还要感谢阳光。

有人问,一个人怎样才能成才。我说,不仅需要学识和理想,更需要精神的导航。

有人问,一所学校怎样才能成为学术与人才的摇篮。我认为,除了大树、大楼和大师,像校训、校风、学风这样的精神航标也是必不可少。

有人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何实现伟大复兴。我坚信,除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的实力,我们需要拥抱崇高的民族精神。一个人的生命只能燃烧一次。生存还是死亡,那是哈姆雷特的思考。一朵花的春天同样只有一次。作为80后的花朵,绽放还是萎去,这该是我们的思考。厚德明德养吾浩然正气,博学正学勤学方成才。沐浴在精神的阳光中,希望每一朵花都可以自豪地承诺:“我的春天看我的,花儿就是这样红!”

民族团结事迹花儿就是这样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