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新苏科版18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课堂反馈
编辑:梦里寻梅 识别码:14-295469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3 02:26:27 来源:网络

二、滑 轮

图11-2-1

一 滑轮

项目

定义

作用

实质

图例

工作时,________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_______省力,但可以改变__________

_______

杠杆

工作时______的位置随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最多可以省_______力,但不能改变_________

_______

杠杆

定滑轮与动滑轮组合在一起

既可以_______,又可以改变________

1.绕法:当吊起重物的绳子是奇数段时,绳子的起点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当吊起重物的绳子是偶数段时,绳子的起点在定滑轮的挂钩上(奇动偶定).

2.省力规律:用滑轮组吊起重物时,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物体,则提起物体的力就是总重的.用公式表示:F=.[说明]

(1)①F=的适用条件是滑轮组竖直放置使用,且不考虑绳重、摩擦和动滑轮的重.②若只考虑动滑轮的重力,不考虑绳重和摩擦,F=,其中G动为动滑轮的总重力.③若滑轮组水平放置使用(匀速),公式变为F=,其中f是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2)分析滑轮装置中力的关系所利用的物理知识有两条:①不计绳重及绳轮间的摩擦时,同一根绳上拉力处处相等;②物体受力平衡.

二 轮轴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用到轮轴.轮轴由具有__________的轮和轴组成,也可看成________的变形.由杠杆原理可得:当轮半径大于轴半径时,动力________阻力,这时的轮轴相当于一种________杠杆.

类型一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例1

如图11-2-2所示是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实验.

图11-2-2

(1)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F4之间的关系是:F1________F2________F3________F4.(2)探究得出的结论:使用定滑轮________省力,________改变施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________省力,________改变施力的方向.(均选填“能”或“不能”)

(3)使用________滑轮费距离.

[实验点拨](1)该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绳时,应手拉测力计的拉环,用挂钩拉绳,这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是绳子末端所受拉力的大小.(2)定滑轮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不仅体现在本题的图乙中,也体现在图丙中,即使用定滑轮时,可以将提升重物竖直向上的施力方向改变为水平、倾斜、竖直向下等方向.(3)由于绳重、绳轮间摩擦的存在,实验中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略大于物重,拉力等于物重只在理想状态下成立.(4)动滑轮的特点是“最多可以省一半力”,而不是“省一半力”,因为动滑轮“省一半力”的前提是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轮间摩擦,且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类型二 定滑轮和动滑轮

例2

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11-2-3所示的(a)、(b)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若汽车受到的阻力为800

N,则图(a)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_____,将汽车拉动1

m,拉力需移动________m;图(b)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_____,将汽车拉动1

m,拉力需移动________m.(绳与滑轮及轴间的摩擦不计)

图11-2-3

[方法指导]定滑轮和动滑轮的解题技巧

(1)判断滑轮类型的方法:观察滑轮装置图时,首先观察滑轮被固定的位置,判断滑轮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轴位置固定的滑轮为定滑轮,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为动滑轮.

(2)使用滑轮的几种情况

种类

图示

表达式

定滑轮

F=G

F=f,f为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

动滑轮

F=,s绳=2s物,v绳=2v物

F=,s绳=2s物,v绳=2v物

F=2G

+G动,s动=,v动=

F=2f,s动=,v动=

注:以上几种情况均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类型三 滑轮组

例3

如图11-2-4所示,小明利用滑轮组提升重为300

N的重物,该滑轮组提升动滑轮和重物的绳子的股数n=________.若不计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30

N,则拉力F=________N时,可以将重物匀速提升;若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为9

m,则绳子自由端上升的距离为________m.图11-2-4

[方法指导]滑轮组的受力分析(动滑轮同样适用)

依据

说明

不计绳轮间摩擦、绳重时,同一根绳上拉力处处相等

分析滑轮装置的受力时,首先应看清绕滑轮的那根绳子,当我们在绳子末端用力F时,绳子就会被绷紧,使得该绳子上处处拉力均为F,当物体被n段绳子拉时,自然就同时受n个力F拉动

物体受力平衡条件

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我们通常取“动滑轮和物体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然后对其进行受力分析,最后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得到力间的平衡关系式.例如:

类型四 滑轮组的设计组装

例4

用滑轮组拉出陷入泥中的汽车,在图11-2-5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图11-2-5

[方法指导]滑轮组的组装方法

课堂反馈(二)A

[定滑轮及动滑轮的特点]

1.使用滑轮时,根据________的位置能否移动可将滑轮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但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______.

2.图C11-2-1甲中的滑轮是一个________滑轮,其实质是一个________杠杆,其支点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A”“B”或“C”),图乙中的滑轮是一个________滑轮,其实质是一个________杠杆,其支点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A”“B”或“C”).

C11-2-1

3.如图C11-2-2所示,物体重10

N,且处于静止状态.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2、3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1_______F2_______F3.这证明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________,只能改变力的________.(滑轮与轴间的摩擦不计)

图C11-2-2

4.如图C11-2-3甲所示,在学校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该滑轮的位置固定在旗杆的顶端不动,是________滑轮,其作用是__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建筑工人在高处也经常使用滑轮提升重物,该滑轮随同物体一起运动,是________滑轮,使用它的作用是________.

图C11-2-3

5.(1)如图C11-2-4甲所示,钩码重G=5

N,滑轮重1

N,不计绳重和摩擦,当钩码匀速上升时,拉力F1为________N,若绳子自由端向下拉动0.5

m,则物体向上移动________m.图C11-2-4

(2)如图乙所示,钩码重G=5

N,滑轮重1

N,不计绳重和摩擦,当钩码匀速上升时,拉力F2为________N,若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0.5

m,则物体向上移动________m.课堂反馈(二)B

[滑轮组]

1.在实际使用滑轮的过程中,人们常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这种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装置称为__________.它结合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既能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____.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动滑轮上有n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重物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忽略机械自重和摩擦).

2.用如图C11-2-5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400

N的物体,若动滑轮重力、绳子重力以及摩擦都不计,此滑轮组有________段绳子承担物重.则作用在绳端的拉力是________N.若动滑轮重力是20

N,绳重和摩擦都不计,则作用在绳端的拉力是________N.若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为3

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m.图C11-2-5

3.用如图C11-2-6所示的装置将重为300

N的物体水平匀速拉动,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48

N,不考虑滑轮重和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则水平拉力F为________N.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

m/s,则物体移动的速度为____________.

图C11-2-6

4.在图C11-2-7上按要求组装一滑轮组,要求:作用于绳子末端的拉力F=G,画出绳子的绕法.(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图C11-2-7

详解详析

【新知梳理】

一、轴 不能 施力的方向 等臂 轴 一半

施力的方向 省力 省力 施力的方向

二、公共转轴 杠杆 小于 省力

【应用示例】

例1(1)= = >

(2)不能 能 能 不能(3)动

例2 800

N 1 400

N 2

[解析]拉物体在水平面上前进时,动力需要克服的是物体受到的水平阻力f物,不是重力G,图(a)中是定滑轮,用一股绳子的拉力拉汽车,汽车受到的阻力为800

N,则F1=800

N(不计绳与轮间摩擦),将汽车拉动1

m,则s1=s物=1

m;图(b)中是动滑轮,利用两股绳子的拉力拉滑轮和汽车整体,则2F2=800

N(不计绳与轮间摩擦),F2=400

N,s2=2s物=2

m.例3 3 110 27

[解析]本题取动滑轮和物体为研究对象,有三股绳子向上拉着动滑轮和物体组成的整体,因为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有3F=G物+G动=330

N,F=110

N.因为有三股绳子向上拉着动滑轮和物体,所以物体上升h,每股绳子收缩h,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h=27

m.例4 如图所示

【课堂反馈】A

1.轴 定滑轮 动滑轮 省力 方向

2.动 省力 A 定 等臂 B

3.= = 大小 方向

4.定 改变力的方向 动 省力

5.(1)5 0.5(2)3 0.25

【课堂反馈】B

1.滑轮组 省力 改变施力的方向

2.2 200 210 6 3.16 0.2

m/s 4.图略

段绳子向上拉.F=G总,s=5h.

新苏科版18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课堂反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