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第26 期“五化合一”聚民心真抓实干惠民生
编辑:雪海孤独 识别码:14-901686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6 23:20: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第26 期“五化合一”聚民心真抓实干惠民生

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_年4月16日

第26期

“五化合一”聚民心 真抓实干惠民生

平安县通过“五化合一”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心聚力惠民生,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

群众观念“内化于心”。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带着问题抓学习、通过学习找问题”,通过“六个一”(赠送一套学习丛书,讲授一堂党课,观看一部电教片,撰写一篇心得体会,组织一次理论考试,发送一条温馨短信)、“四课并重”(“ 固定课”上精心学,“流动课”上自觉学,“实践课”上深入学,“研讨课”上互动学)等活动狠抓学习,弄懂、弄透并把握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三个核心问题。县委领导班子“十带头”,即带头参加学习,带头学习焦裕禄精神,带头建点示范,带头深入基层,带头听取意见,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整改落实,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带头践行“三严三实”,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在学习教育环节树标杆、做表率,真正将群众观念内化于心。

群众路线“固化于制”。把制度建设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紧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群众工作的各项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开展工作。县人社局以“345”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有效预防“四风”问题发生。“345”是指“三亮明”:即工作人员提供服务要亮明身份(挂牌服务)、亮明承诺、亮明标准;“四公开”:即办事程序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时限公开、办事结果公开;“五制”:即首问负责制、全程代理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同时,在平安县人民政府网、平安新闻网开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栏,设置意见箱,公示举报电话,并开通手机短信服务平台,方便群众了解情况、发表意见、进行监督。做到建章立制与群众监督有效结合,顺应民意抓改进,依据民意抓效果,让群众检验工作成效。

群众工作“常化于态”。通过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联姻结对”帮扶、机关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领导干部驻村蹲点等方式,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全县95个机关党支部与111个农村党支部结成了“联姻帮扶”对子,帮助和指导农村基层理思路、跑项目、讲承诺,各党组织共提出承诺事项285件,党员提出承诺事项1975件,各机关党组织为联姻村共办实事167件。实行领导干部联点制度,确保领导干部下基层常态化。自活动开展以来,县委常委会班子各成员到一线开展工作达112次,其中,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和困难群众85人次;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工作推进会59次;开展基层蹲点调研活动5批次,参加人数62人次,撰写调研报告11篇。期间,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经梳理归纳为8条。各乡镇党员干部入村驻户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为民办实事,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搭起党群干群之间的联系桥梁,其中,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蹲点村(社区)不少于5个,在每个村(社区)蹲点时间不少于5天,走访农户不少于50户。

群众关系“融化于情”。为进一步保持同群众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我县在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党员干部中认真开展“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主题实践活动和“好干部”标准大讨论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认清“为何工作、为谁工作、如何工作”的问题,并对照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认真查找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能力素质、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群众服务“外化于行”。将服务群众付诸于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县委计划投入财政资金500万元,加强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环境保洁工程;县民政局推出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项目,有效破解农村社会化养老难题;县地税局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做好为民服务工作; “一讲三促”解难题,促发展,广大干部驻村入户为民办实事148件,涉及资金158.3万元;县金融办多措并举抓春耕,与信用联社联合发放支农贷款403万元;积极落实惠农补贴政策,粮食直补、农资价格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等各项补贴资金共计1080万元;县农科局多措并举丰富群众“菜篮子”,并抽调农机站骨干深入田间地头为百姓送去农业实用技术;县红十字会走进农村,教授应急救护技能,受训人员人达428人;县工商局开展“12315进超市”活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县各级党组织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实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真正把为人民服务和转变作风落到实处。

抄送:县委,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第二督导组,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各乡镇,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单位,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工作组。

第二篇:访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

访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

新疆20万名机关干部下基层住万村

张春贤: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争取人心、做好群众工作为统领,以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为重点,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着力在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打好长治久安坚实基础

天山网讯(记者李敏报道)自治区党委决定,在全疆各级机关抽调20万名干部,开展为期三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作为自治区党委“深化改革创新、聚力长治久安”系列活动之一,区直机关首批住村干部将于近期完成选拔,3月5日前全部进点到位。

2月14日上午,自治区召开区直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动员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作动员讲话强调,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争取人心、做好群众工作为统领,以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为重点,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着力在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打好长治久安坚实基础。

张春贤指出,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既是过去下基层工作的延续,又是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创新。开展这项活动,是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的迫切要求,是应对复杂形势的特殊需要,是开展好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新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这项活动,让基层干部素质上一个水平,使机关干部尽快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张春贤强调,活动要把握好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打好群众基础和在当地党委领导下进行的原则。要基层全覆盖,全面进驻、不留空白,实现一万个村(社区)全覆盖;干部全覆盖,三年下来,全疆20万名机关干部将轮换一遍、全部下基层一年;任务全覆盖,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明确的各项任务要全面落实到基层,确保把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要求“一竿子”贯彻到底、“一揽子”落实到位,直接与基层实现无缝对接。要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让所有干部真正重视起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张春贤指出,活动的六项任务是:

一是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要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突破口,转作风、反四风、带作风、促作风,把基层工作带起来,把下派干部锻炼好。要与各族干部群众结亲戚、交朋友,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

二是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互信。要真心热爱各族人民,真诚服务各族群众,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的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赏。要与各族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最大限度争取民心、凝聚民心。

三是突出现代文化引领、促进宗教和谐。要大力开展送节目、送科技等文化惠民活动,组织好群众性文体活动,真正把农村文化活跃起来。深入开展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深入揭批“三股势力”反动本质,戳穿“圣战殉教进天堂”等荒唐谬论,全力以赴去极端化,引导群众把力量凝聚到发展经济、维护稳定上来。

四是落实民生建设任务、增加农牧民收入。要以民生工程为切入点,帮助群众解决教育、就业、住房、社保以及道路、饮水、用电等方面突出问题,增加农牧民收入。

五是强化群防群治群控、维护社会稳定。协助基层抓好各项维稳措施的落实,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六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长治久安基础。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强传帮带,教思路、教方法、教经验,大规模培训基层干部。重视树立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威信,真正做到好人让基层干部做、好事让基层组织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的作用。张春贤要求,区直机关要高度重视、走在前头。要确保好人好马上一线。要领导带头,从自治区四大班子领导做起,以上带下。要着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把基层干部带起来,把基层组织强起来。要加强领导,各单位一把手要总负责、亲自管、直接抓,尽到帮扶职责,当好坚强后盾。要搞好培训,注意用好载体。要做好后勤服务,解决下基层人员后顾之忧。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就贯彻落实张春贤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出要求。他指出,开展自治区直属部门和中央驻疆单位各级干部深入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是自治区党委应对特殊形势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夯实长治久安基础的重要实践载体,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迅速做好思想动员工作,抽调精兵强将驻村工作,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

自治区领导雪克来提·扎克尔、努尔兰·阿不都满金、车俊、韩勇、刘雷、黄卫、宋爱荣、朱海仑、白志杰、库热西·买合苏提、尔肯江·吐拉洪、熊选国、哈尼巴提·沙布开、李学军等出席动员大会。

第三篇:“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

“访惠聚”常识

1、“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2、“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三项重点、六项任务”是什么? 答:“三项重点”:做好群众工作、推进去极端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六项任务”:转变干部作风、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加强基层自治建设。

3、张春贤书记提出的做群众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答:坚持用“真挚感情+良好作风+群众工作能力”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

4、“五把钥匙”内容是什么?

答: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的规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

5、维护稳定工作“三个无关”内容是什么?

答:没有与稳定无关的地方、无关的部门、无关的人。

6、关于“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⑴哪“三位一体”?答:村(社)党支部、工作组、警务室。⑵“三位一体”的第一责任人是谁?答: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⑶“三位一体”的核心是什么?答:村(社区)党支部

7、流动人口服务管理“369”工作机制是什么?

答:对外地流入人员,3小时内基层力量发现并及时报告;6小时内公安机关上网登记、核查比对;9小时内公安民警与流入人员见面谈话。

8、什么是“三非”?

答: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宣传品、非法宗教网络传播。

9、自治区政法工作会议对昌吉州维护稳定工作是怎样要求的? 答:要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

10、“三股势力”是什么?

答: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11、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及个突出问题解析五本小册子都是哪些? 答: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及个突出问题解析之一《正确认识和把握新疆伊斯兰教的特殊性》、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及个突出问题解析之二《如何正确区分正常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民族风俗习惯、宗教极端思想的界限》、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及个突出问题解析之三《如何正确认识对“蒙面罩袍”的治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及个突出问题解析之四《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区瓦哈比问题》、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及个突出问题解析之五《认清“伊吉拉特”的本质及其危害》。

12、为什么要对“蒙面罩袍”进行治理?

答:“蒙面罩袍”既不是宗教服饰,也不是民族传统服饰。“蒙面罩袍”作为服饰方面的异常表现,它背离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扰乱了公共秩序,妨碍了正常生产生活,危害了社会稳定和谐。“蒙面罩袍”在国外一些地方蔓延,其根源是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13、自治区提出的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内容是什么?

答: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基础好。

14、“四个认同”的内容是什么?

答: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15、“一反两讲”的内容是什么? 答: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

16、农村“四清四知四掌握”工作机制的内容是什么?

答:“四知”是对农牧民家庭做到:知基本情况、知经济状况、知成员政治表现、知成员遵纪守法情况;“四清”是对辖区人口做到:就业情况清、重点人员情况清、流动人口情况清、贫困群体情况清;“四掌握”是对辖区情况做到:掌握基本情况及社情动态、掌握宗教管理状况、掌握热难点问题、掌握各类积极分子发挥作用情况。

17、“四强”干部的内容是什么?

答:政治上强、能力上强、作风上强、心力上强

18、自治区“三往、两好”的内容是什么?

答:干部往基层走、项目资金往基层投、优惠政策往基层倾斜,好人让基层干部当、好事让基层组织办。

19、宗教“双五好”的内容是什么?

答:创建五好宗教场所、创建五好宗教人士。20、昌吉州“五好”“访惠聚”工作组的内容是什么?

答:组织管理好、工作思路好、帮扶措施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21、“三严三实”内容是什么?

答:严于修身、严于用权、严于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2、“三会一课”的内容是什么?

答: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支部党员大会、按时上党课。

23、“四议两公开”的内容是什么?

答:村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24、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是什么?

答: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

25、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六有”目标是什么?

答:有坚强有力的服务核心,有本领过硬的服务队伍,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有健全完善的服务机制,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

26、自治区列入软弱涣散整顿的内容有哪些内容?

答: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的、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的、运行管理不规范的、落实维稳措施不得力的、干部作风不实的、村级组织星级考核等次较低的。

27、村级组织“星级化”管理有哪6颗星?

答:“增收致富星”、“民族团结星”、“宗教和谐星”、“领导核心星”、“先锋模范星”、“能力提升星”

28、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的“三个不吃亏”的内容是什么?

答: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长期在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吃亏。

29、农村“四老”人员的内容是什么? 答: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军人。202_年工作重点

一是常教常管、凝聚民心,扎实做好群众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二是强核心、抓骨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三是先进文化引领,世俗化生活回归,扎实推进“去极端化”。宗教极端不除,新疆永无宁日。第二批住村干部要深刻理解和落实张春贤书记“善学习、讲法治、比团结、抓落实、重效果”的要求,不断增强政治、思想、行动上的自觉性。一要勤于学习和思考。二要付出真情。三要踏实安心。四要实干苦干。

在“访惠聚”工作中,张春贤提出三点要求:

(一)着力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真正使基层组织强起来。

(二)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三)切实保障改善民生(202_)“访惠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一、住村主要工作和经验总结,简要概括起来就是,把握一个底线、夯实两个基础、破解三个难题、抓好四个重点、总结五条经验、实现六个变化。

“把握一个底线”:以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目标,把确保所住村不出影响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事,不发生暴恐案件,作为工作组第一位的责任和硬任务。

“夯实两个基础”:夯实组织基础,配强配齐村级班子,把村党支部带起来,让“七支队伍”强起来;夯实群众基础,把群众充分组织发动起来,把正气树起来。

“破解三个难题”:一是制定《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四老”人员、宗教人士、村(协)警、十户长、民兵“七支队伍”工资报酬统一考核发放办法》和《各级惠民补贴资金统一集中发放办法》,解决“七支队伍”工资报酬发放不统一、不到位、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各类惠民补贴发放不规范、不严肃,群众心比较散的问题;二是建立村民小组“聚心之家”,解决村民特别是青年人经常受不到思想教育的问题;三是综合施策,对症下药,加大重点人的帮教转化,制定和落实帮教转化措施,破解年年整顿年年依然是重点村、年年帮教转化年年依然是重点人的问题。

“抓好四个重点”:一是扎实开展入户走访,走到看到问到帮助到,把本村的社情民情和群众的需求搞清楚弄明白,知道干什么;二是将宣传教育贯穿活动的始终,既采取阶段性集中大水漫灌式的宣传,又创新经常性滴灌式的学习教育;三是立足“短平快”,加快落实好党的各类惠民政策和项目资金,让群众得到实惠、看到变化;四是充分发挥大喇叭、小报纸、电影电视的作用,开展常态化的文体活动,倡导文明进步的世俗化生活。

“总结五条经验”:一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思考,对自治区党委开展“访惠聚”活动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更加理解这项活动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二是明确“访惠聚”活动就是去做群众工作,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打好访民情扎实基础,通过惠民生有效手段,最终达到凝聚人心的目标;三是切实强化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七支队伍”的骨干作用,使村党支部工作有抓手,腰杆子硬起来,敢抓敢管;四是做好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关键是抓好平时的学习教育和有针对性的日常管理;五是确定解决重点村问题,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好重点人入手的思路。

“实现六个变化”:一是村党支部的工作状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突出表现在对社会稳定、宗教管理敢抓了;二是群众被组织动员起来了,感恩意识、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能力明显增强,对宗教极端言行主动说不了;三是“去极端化”工作取得了实效,比如,原先村里的重点人、也是村霸,带着儿子、女婿、孙子到村委会认错,迫切要求尽快摘掉重点人的帽子,并痛心地表示,不想把“重点人”的帽子带进坟墓去。村里原有的34名着奇装异服和蒙面罩袍的人员通过教育引导,现在经常参加村里组织的学习、义务劳动、文艺宣传等活动;四是文化体育活动形式多样经常化,加强了各民族间的感情,村民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先进的文化在引领,世俗化的生活在回归;五是民生大有改善,每个村民小组建立的“聚心之家”把学习抓起来了,把人心聚起来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大幅度改善;六是严打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各项部署落实到位,“四位一体”、群防群控等工作机制落到实处,基层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明显提高。

二、深化对“访惠聚”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自治区党委立足新疆实际,决定在全疆各级部门单位抽调20万名干部开展为期三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并要求工作组履行“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职责,用好“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规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五把钥匙,这是新形势下做好“去极端化”工作的创新,更是促进新疆科学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夯实基础、长治久安的重大治本之策。

“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既是任务又是目标。“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开展伊始就明确要求活动的重点在“访”,要义在“惠民”,核心是“聚民心”。“访民情”是基础,就是把切入点放在入户走访上,全面了解掌握社情民情和群众需求,通过工作组干部自身作风的转变,带动和促进基层干部作风的转变。同时,广泛宣传中央和自治区促发展、惠民生的举措成效,让村民知道惠在何处、惠从何来,看到变化,懂得感恩,增进“四个认同”。“惠民生”是手段,就是把着眼点放在全力推动落实各类惠民项目和资金上,科学制定项目规划,加快推进正在实施的项目,抓紧督促没有落实的项目,同时积极争取符合当地实际和群众愿望的“短平快”项目,让群众早日受益、早得实惠。“聚民心”是目的,就是把落脚点放在凝心聚力上,让村党支部敢抓、“七支队伍”敢管、广大村民对坏人坏事敢言,真正让基层组织强起来,真正把村民的心聚起来。

“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既是要求又是责任。“宣言书”就是工作组要向自治区党委承诺、向群众承诺,通过不懈的努力,做好民族团结、宗教和谐这个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深入推进“去极端化”,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对宗教极端分子和暴恐分子实施严打。“宣传队”就是通过密切联系群众和常态化的宣传教育,让群众真正懂得一个真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今后,只有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们的困难才能一步一步得到解决,只有听党的话跟党走,我们的日子才能一天比一天好。“播种机”就是转作风、反“四风”、带作风、促作风,选好配强村党支部这个核心,管好用好“七支队伍”这个骨干,夯实群众这个基础。

成就:

“去极端化”有效推进。两年来,自治区“访惠聚”活动各级工作组用“五把钥匙”开好“五把锁”,疏堵结合,综合施策,有效淡化了宗教极端思想的阴霾。通过正本清源,用正确的教义启发信教群众内心自觉,各族群众认清了危害,主动与宗教极端思想彻底决裂,回归和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基层组织堡垒作用增强。两年来,各级工作组认真建立并落实村“两委”、工作组、村警“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统筹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和优势,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对维护社会稳定、打击“三股势力”,尤其是“去极端化”起到关键的作用。不少基层干部反映:工作组点子多、办法多,甘当幕后英雄;有了工作组撑腰,村党支部有威信了,村干部腰杆硬了。

民生得到有效改善。202_年“访惠聚”活动,自治区筹集资金20多亿元,开工建成农村道路、电网改造、富民安居、定居兴牧、水利设施、养殖小区民生项目近万个,解决了一批群众吃水行路难、用电住房难、看病增收难问题,村容村貌,基层工作条件、群众生产生活明显改善。202_年,自治区又拿出近50亿元实施“访惠聚”村级民生项目。

干部作风显著改观。通过“访惠聚”这块“历练干部的磨刀石”,很多干部反映:与群众一起住、一起苦、一起干,接了地气,强了政治;学会了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多了土气、强了能力;了解了基层困难、知道了百姓疾苦,去了官气、强了作风;付出了辛劳、做出了成效,长了底气、强了张力!截至202_年8月,全疆分6批共提拔重用“访惠聚”活动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3067名。

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访惠聚”活动依托村、社区阵地,“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渐次扎根千村万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已成趋势。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帮扶困难群众,真诚服务各族群众,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促进各民族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赏,交心为上。很多村民动情地说:“指甲和肉分不开,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中国乡村治理的新疆经验

政治担当、责任担当是先决。新疆稳定工作严峻的形势要求,争取人心的工作为重中之重、是当务之急。全疆各级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克服一切困难,强化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意识,创造经验、探索模式,在与各族群众的朝夕相处中争取了人心、凝聚了人心,把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精神、党的各项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了基层,使各族群众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关键。两年来,“访惠聚”始终坚持“好人让基层干部当,好事让基层组织办”,通过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完善基层党组织规章制度,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及抓班子、带队伍,抓学习、强素质,建机制、强管理等措施,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执行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组织决策部署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成为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成为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美好生活的领导核心。现代文化引领是保障。“去极端化”是“访惠聚”活动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新疆当前促进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两年来,住村工作组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坚持正信挤压、文化对冲、法治约束、科学普及“四管齐下”,通过各式各样的形式,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挤压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空间,引导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此外,借助严打高压、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社会稳定和谐得到有效促进。

民生工程凝心聚力是基础。住村以来,工作组成员坚持安心入住、用心思考、真心服务、细心工作,和各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挨家挨户访民情。有的住村干部取了少数民族名字,有的给孤寡老人当干儿子、干女儿,很多住村干部还与村干部结对学双语、与村民结对交朋友、与困难户结对帮扶,通过帮助群众解决教育、就业、住房、社保以及道路、饮水、用电等实际问题,最大化发挥了民生效应。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执政基础在基层、工作重心在基层、创新源头在基层。面对新疆政经局势交织的各种问题与矛盾的现实,新疆20万干部带着眼睛“看实情”、带着双手“干实事”、带着耳朵“听实话”、带着真心“求实效”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四篇:“民生工程”惠民心

“民生工程”惠民心

——太谷县瑞隆农贸批发市场建设工程巡礼 民以食为天,“米袋子”、“菜篮子”事关千家万户,市民去哪里能买到菜,这也是件关乎民生的大事。于是,大型农贸市场也在此时应用而生了,太谷县瑞隆农贸批发市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无疑成为关注民生、重视民情、顺应民心的一项惠民工程。

掣肘的迎桥市场

作为“菜篮子”商品供应的主要场所和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农贸市场与群众日常消费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而我县的迎桥菜市场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没有将其列入城市规划,于是便自发形成了 “马路市场”。虽然给附近居民买菜带来了便利,但由于占道经营也给运输、经营、仓储等带来了负面影响,极大地损害了我县的城市形象。再加上迎桥菜市场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齐全,设施简陋、环境差、管理不到位,处于无序、任意的发展状态,进一步制约了我县农贸市场向增加农产品流通规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帮助农民增收的大流通、大交易、大市场,及兼顾本地农产品零售的农产品现代物流市场体系的转变。

探索经营新模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太谷瑞隆农贸批发市场承载着国家、省、市、县领导的关怀和嘱托,以团结务实和勇于拼搏的精神,鼓足干劲,对发展现代农产品流通市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他们依据县委、政府的规划要求,与环卫、建设、工商等部门配合对旧的迎桥菜市场逐步实施整体搬迁,目前,已吸纳60多家原有经营户入住瑞隆。

瑞隆农贸批发市场在建设之初,公司董事长高温镖就确立了把社会公益性商业设施的农贸市场实施公司化管理,把明晰的产权关系作为公司发展方向的经营理念。公司与个体经营者按照“合作与双赢”原则签订合同,降低了准入门槛儿,广泛吸收了上到日交易额一万元的批发商,下到产品单一,自种自销的农民朋友,公司要求各经营者服从公司统一领导,公司也创造条件在不增加经营成本的同时,促使经营户进一步扩大进货规模,扶持商户发展壮大实力,培育龙头、发挥龙头的带动效应,从而使瑞隆农贸批发市场实现逐步淘汰低层次的商业形态,公司还采用回购、补偿等多种措施,推动实现企业化经营。

开拓进取显效益

农贸市场是联系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重要纽带,是城乡居民“菜篮子”商品供应的主要场所和流通的主要渠道,是具有公用性、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202_年,瑞隆农贸批发市场在县委、政府的协调与支持下,经过专业机构规划设计的可行性论证后启动建设,202_年8月投资202_多万元的瑞隆农贸批发市场一期工程已全面竣工,经过近10个月的试运营于202_年6月正式营业,一期工程可为经销户提供上下两层式批发商铺70多户,40吨位大型货车位45个,同时场内大跨度的交易大棚可为自产自销农户、社会零售经营者提供300余个标准化摊位,合理的规划实现了经营品种“分区布局”,使市场内的摊档柜台摆放整齐,门头招牌规格统一,硬件设施配备合理。

(同期声:总经理 高雅:)(同期声:菜农:)

瑞隆农贸批发市场在狠抓硬件设施改造提升的同时,不断强化市场的软实力。公司设置了市场管理办公室,并配备15名专职管理人员,管理人员除负责农贸市场和周边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外,还按照地面平整统一、车辆招牌统一、饮食棚屋统一、经营人员服装统一、卫生保洁统一、计量标准统一、服务质量统一“七个统一”的要求,积极与质监、工商等部门联系配合,加强对上市商品食品安全的监管,不仅市场商户的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督,而县在市场各个区全面建立食品检测点,实施标准化、透明化、公平化检测,以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同期声:客户)

瑞隆农贸市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后,我县已初步搭建起了以农贸市场为主体的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便民放心的“菜篮子”商品流通新体系。

每天凌晨4—6点是瑞隆农贸批发市场的交易高峰期,占到全天交易量的90%以上,据初步统计,瑞隆农贸批发市场吸引了来自祁县、榆社、平遥、清徐、武乡等15个县市的客户来此批发定货,人流量达到了20000人以上,日均销售各类农产品超过了3000吨,瑞隆农贸市场的建成,既方便了瓜果蔬菜经营户批发和零售,也方便了城区居民就近购买。

(同期声:)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今的瑞隆农贸市场,生机勃勃,到处涌动着农产品现代化流通市场的春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布局合理化。瑞隆农贸市场按商品种类分鲜、活、生、熟、干、湿商品严格分区,根据市场面积大小和周边环境设置出入口,方便大型车辆及群众的通行畅通,市场内地面坚固、平整、防滑、耐腐蚀、易清洁。便捷、通畅的购物环境,使得市民更加省心。

——摊位规范化。瑞隆农贸市场招牌使用统一材质,摊档柜台摆放整齐划一,柜台高度统一,设有电子秤并、活禽类区存放、宰杀、销售完全分离,熟食及半成品的防尘、防蝇、防蛀、防蟑螂设施及洗手、消毒设备完备;粮油、干货、调味品设置了独立门面和货架。规范、整洁、环保的摊位,使得市民购物、就餐更加舒心。

——消费放心化。瑞隆农贸市场内,上、下水设施及照明用电一应俱全,市场内还配备了必要的消防设施;设置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公平秤,建立健全了治安、消防、卫生等制度;设置卫生间、宣传栏、垃圾箱或垃圾临时存放点,垃圾及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垃圾。完善的设施与整洁的环境,使得市民买菜、就餐更加放心。

瑞隆农贸批发市场一改迎桥街旧菜市场的“散、乱、小”、“脏、乱、差”和功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差等不良形象。以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给群众营造了一个便民放心的“菜篮子”,如今新建的瑞隆农贸市场为我县农产品流通搭建起了新的体系,我县农贸市场从原来的“丑角”逐步转变成为了今天的“花旦”的新形象。

展望未来创辉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瑞隆农贸批发市场将在董事长高温镖及总经理高雅的带领下继续向晋中市一流的商贸功能齐全、零售批发一体、贮藏流通体系健全、公司制管理模式的农贸市场迈进。今年,瑞隆农贸批发市场将启动投资3000多万元的二期工程,将建成晋中市首座单场内一万立方米、分隔式液氨制冷、可调控现代化冷库群,建设具有农副产品检测、市场一单式结算、集食品、商品安全监管功能于一体的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综合管理中心,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瓜果蔬菜、肉蛋禽、海鲜配送中心。届时,总投资5000多万元,占地68亩的瑞隆农贸批发市场将形成一个沟通城乡农产品的流通网络和畅通的农产品购销渠道,搭建起“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平台,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解决农民卖难、市民买难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从而,实现我县农产品走出太谷,拓展市场,外地农产品走进太谷,繁荣市场的经营目标。

(同期声:瑞隆农贸批发市场总经理:高雅:)“好风凭借力,扶我上青天”。瑞隆农贸批发市场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随着我县独天独厚的农业优势不断突显,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大太原经济圈的不断融入,瑞隆农贸批发市场将按照已绘制的蓝图奋进,相信,瑞隆农贸批发市场的建设一定会为我县乃至周边县市农副产品流通,满足群众生活需求开出灿烂之花,结出丰硕之果,瑞隆农贸批发市场以当好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为使命,以更加铿锵的足音迈向更加辉煌的征程,以更加澎湃的激情抒写更加绚烂的华章„„

第五篇:服务民生聚民心

服务民生聚民心

——白河县建设“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写真

时间:202_-12-13 16:50:42 作者:张宗富 刘义林 覃彬

去年以来,白河县立足实际,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着力建设“村民综合服务中心”,搭建为民服务平台,在为民服务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

在农村,每当农闲或者茶余饭后,农民朋友除了看电视、串串门,似乎没有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老年人坐在家门口晒晒太阳、聊聊天;孩子放假了,成群结队出去嬉戏、玩泥巴,还让人不免担心他们的安全问题„„

这里,有“家”的感觉

一个“大院”里,以村“两委”办公室为轴心,警务室、卫生室、广播室、文体活动室、农民技术学校、连锁超市,以及图书阅览室、健身器械等一应俱全。

清晨,老人们来到服务中心,压压腿、扭扭腰、打打拳、聊聊天;白天,妇女们逛逛超市,买点吃的用的;放学放假了,孩子们抢着往这里跑,打球、健身、玩耍,吵着让爷爷妈妈买点零食。最热闹的要数晚上,有下象棋的、打乒乓的,还有说快板书的、拉二胡的„„

走进白河县冷水镇月镇村“综合服务中心”,看到整洁的院落、商品琳琅满目的超市、功能齐全的服务室,以及平整的活动场地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笔者的脑海里猛地蹦跳出一个词语:“和谐家园”。

白河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率先提出并积极建设了“村民综合服务中心”,通过较好地解决一些农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找到了一条西部贫困山区如何建设新农村的新路子,并有效地突破了传统的基层党建理念,在为民服务中提高了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

围绕“两委”核心,突出“为民服务”中心

“村民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涉及农民的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生产生活、医疗健康、全程代办、文体休闲、矛盾调处、志愿互助服务等八个方面。在建设“村民综合服务中心”过程中,白河县将“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定位为由村党组织领导,融合无形的服务机制和有形的服务资源,建成一个适应新农村建设,为扩大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平台。而且还健全了各种服务机制,建成了服务队伍。首先是建立规范的服务制度。分项建立了操作性强的服务规范,包括计生室、警务室、广播室、卫生室服务规范,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文体活动、图书阅览、畜禽防疫、信息服务等各项制度,对服务承诺、受理事项、工作规程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将有关事项和规定对外公开、公示上墙、规范流程。落实了全程服务责任制,对群众需要办理的事项做到事事有记录、件件有人办。其次是建立接转办理制度。注重完善和简化办事程序,搞好工作衔接,建立县乡村上下联运的工作机制,扩大基层站所的审批权。综合服务中心主动加强与县直有关部门和基层站所的联合配合,设立了代理服务“快速通道”。再次是推行服务承诺制度。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以服务群众为主题,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承诺活动,把为民服务的内容、标准、程序、时限和责任向群众作出承诺,在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下实施。通过科学定“诺”、公开示“诺”、跟踪问“诺”、民主评“诺”等环节,对承诺制实行一季一总结,半年一检查,一年一考核,真正把为民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还建立商品药品保障机制。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行服务中心的连锁超市与县内大型超市连锁经营,货物实行统一配送,严格把货渠道关。在村卫生室推行参合群众医疗费报销“直通车”制度,并严把药品“入口关”,确保群众安心就医,放心消费。

为了创新,实行村干部和党员轮流坐班制度,对服务中心各功能室进行分工管理,并确定了具体办公人员,为群众提供“全天候”的服务。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发动和鼓励群众支持“中心”建设,参与事务管理。按照“自愿参加、团结互助、尽力而为”的原则,组建以村干部和党员为主体,吸收热心公益事业、关心公共事务、有一技之长的村民组成志愿服务队,为村民提供治安联防、医疗卫生、水电维修、农技辅导、扶贫帮困等服务,使广大农村党员发挥作用有了“舞台”,体现先进性有了“窗口”,服务群众有了“目标”。同时,综合服务中心通过上门访谈等多种渠道掌握群众的困难和需要,县委组织部牵头收集基层情况,协调县直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村民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公安、卫生、文体、教育、经贸等相关部门,分别负责帮助试点村制定具体的服务内容、办法和制度。并由组织部、宣传部、民政局等部门牵头,分别帮助村上制定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村规民约、精神文明建设和村务公开等制度,形成了规范化的基层民主管理服务体系。在医务中心建设上,县上直接进行管理,医务室的药品由县卫生局统配,每个试点村确定一个中心卫生室,确保村民“小病不出村、就近能医治”,凡参合的村民有轻伤、小病者,可在中心卫生室治疗报销,慢性病患者也可以在中心卫生室作一些辅助性康复治安,实行村级直报,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在购物中心建设上,由县经贸局、供销社负责商品和农用物资的统配,保证商品和物资货真价实、保质保量。同时,重视警务室、文体活动室、农村技术培训等服务项目的建设。充分发挥村“两委”的管理和为民服务功能,切实解决群众在技术培训、物资供应、卫生健康、文化娱乐、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把党的温暖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为民服务中去。

紧邻316国道的冷水镇月镇村,作为首批“村民综合服务中心”试点村开始建设后,在县城建局的牵头支持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对原有村级公房进行了修缮,并配套建起了连锁超市、卫生室、警务室和农民技术学校等“十三室一市”,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了标准化、公房化,“两委”办公室办公场所面积由过去的不足9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300多平方米;警务室健全完善了村治保会、调解会,建立了村民治安巡逻队,开展义务法律咨询活动,成功化解了8起民间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村卫生室坚持服务群众的宗旨,结合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按比例为群众报销费用,对特困患者还实行费用减免。

据了解,该村综合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就受理按比例报销了200多名农民群众的医疗费用,基本实现了农民群众“小病不出村、有病能就近医治”;综合服务中心还积极组织村民开

展乡土文化活动,并邀请县、镇文艺演出人员到村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受到群众欢迎;村上24名党员围绕为民服务共承诺事项65件,结党员群众帮扶对子24对,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为民服务中得到充分体现。“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后,农民愿意进入中心附近建房,聚集了人气,使农民建房规范化、居住集中化,形成了农村社区的聚集效应。利用村广播室、文体活动室、篮球场等文化设施,为村民提供思想文化、运动健身、沟通交流、休闲娱乐等精神需求服务,改变了农民群众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推动了乡风文明。

第26 期“五化合一”聚民心真抓实干惠民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