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报告人:
202_年11月9日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为全面反映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对西钢社区及附近居民进行了走访,获得了大量资料。
本次调查范围为西钢三其村老年居民及附近健身老人。调查时点为202_年国庆节,调查对象是抽样范围内城乡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调查内容主要涉及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状况、经济供养、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活动、老龄基层组织和工作等情况。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共获得有效样本量31份,其中城市14份,社区问卷17份。
一、老年人的基本状况
本次调查显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总体上看,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自身的素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实惠,主要表现在:
1、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增加
近十几年,在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基础上,全国人民的生活迈人了小康阶段,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
2、老年人家庭生活条件改善
202_年,老年人的家庭生活设施较202_年有了显著增加。在城市,202_年8种,其中,自来水拥有率从202_年的93.4%增加到全覆盖,电视机从95.2%增加到全覆盖,洗衣机从70.6%增加到90.60%。除了上述3种外,还增加了煤气、电话、手机、冰箱和微波炉等,天然气拥有率从77.4%上升到96.7%,电话、手机从71.1%上升到96.7%,电冰箱从65.9%上升到100%。
城市老年人家庭平均拥有住房3.32间,户均住房面积达70.3平方米。90.5%的老年人有自己单独的住房。住房制度改革后,66.8%的城市老年人对自己的住房拥有所有权。农村老年人家庭平均住房4.02间,户均住房面积达85.7平方米,90.3%的老年人有自己单独的住房。
3、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20100年,老年人的文盲率比202_年大幅度下降。城市老年人的文盲率从202_年的21.6%下降到11.7%,其中,男性的文盲率从19.5%下降到10.8%,女性从23.5%下降到14.3%;在城市,小学程度的比例从33.4%提高到51.8%,初中程度从17.4%提高到27.1%,高中以上程度从20.9%提高到40.6%。老年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进人老年所致,同时,老年文化教育工作不断加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4、老年文体活动比较丰富
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后,老年人对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追求。老年人最多的闲暇活动是看电视以及广场舞,其次是散步,第三为听广播。其他的闲暇活动老年人也积极参加,如打麻将、打牌、下棋、看电影、听戏、逛公园等。在城市
5、城市老年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虽然大多数城市老年人已经退出了生产领域,但是,由于寿命延长及健康状况的改善,许多老人依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所在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城市中43.8%的人从事过义务劳动,22.5%的人参加过治安活动,30.6%的人参加过对青少年的教育活动。由此表明,他们仍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6、社会救助缓解了特殊群体的经济压力
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困难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老年人的经济救助力度不断加大。老年人中得到政府和集体救助的越来越多。无退休金、健康状况差、独居、高龄、无子女的老人得到的社会救助相对更多一些。‘经济帮助大大缓解了这些弱势群体的经济压力,为他们维持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
7、老年人享受到多方面优待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各级政府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在教育、交通、娱乐场所及其他公共设施等方面,向老年人提供不同形式的优待,如老年公交卡。这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而且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
8、老年人得到许多服务
随着老龄事业的发展,老年活动场地和设施不断增加,方便了老年人的文体活动。老年人居住区附近都有老年活动室。
社区为老服务的发展,方便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目前,社区服务网络己初具规模。城市老年人居住的社区中均有“上门看病”服务。各级组织积极开展为老年人“送温暖”活动,经常深入老年人家庭看望、慰问。
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广泛关注。202_年,城北街道办事处绝大多数基层老龄工作机构都开展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普法宣传工作,对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9、老年人对现实生活状况基本满意
多数老年人认为自己的经济状况“够用有余”或“大致够用”,“与以前的老职工相比,经济上有了保障”。“与过去的老年人相比,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医疗保障服务方面,从总体上看,老年人感到看病就医还比较方便。绝大多数老年人有良好的家庭关系,认为家庭和睦的,认为子女孝顺的比例都在85%以上。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状况表示满意或还可以的,达到95%以上。
二、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
1、城市还有一些老年人不能享受离退休金
对于老年人来说,退休金是一个基本的、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是,养老保障制度尚未覆盖所有的老年人。城市老年人中,离退休人员占72.2%;仍在工作的人占0.8%;从未工作和其他人占26.9%,这部分老年人不能享受退休金,他们基本上依靠家庭养老。女性和高龄老人问题尤为突出。
2、参加商业养老保险者少、没有养老储蓄者多
商业养老保险近几年才刚刚发展起来,城市有商业养老保险收入的老年人仅为11.2%,对老年人经济生活的作用微乎其微。由于低收入和多子女,老年人过去长期处于基本温饱状态,大多是收支相抵,所剩无几,所以很少有剩余钱储蓄。
3、普遍担心今后的养老问题
退休金水平普遍偏低,其他收入来源又很有限,因此,在有退休金的老年人中,很多人担心退休金养不了自己。在未就业的老年人中,无退休金或无社会保险金的老年人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最无安全感,担心“没有生活费来源”。
4、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挑战
目前我国的养老方式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获得子女的经济支持的老年人不在少数。但是,子女作为主要赡养人的作用正在发生改变。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尊老、养老的传统带来冲击。家庭对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传统作用正在削弱。
(三)贫困问题亟待解决
1、群体内部贫富悬殊
由于社会转型、城乡差异、所有制差异、体制改革以及文化、历史等诸多原因,在老年人口内部,离休和退休之间、性别之间、所有制之间、有无社会保障的老年人之间收入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
2、疾病是贫困的重要原因
老年贫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除了地区差别、体制转型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外,生病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调查发现:在消费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的老年人中,健康状况差的人较多,而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上的老年人中,健康状况差的较少。健康状况与经济状况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疾病对贫困的影响。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反映经济困难的人较多。
3、子女下岗加重了老年人的生活负担
家庭仍是老年人经济上的重要依托。一般来讲,子女是老年人经济发生困难时首选的依靠对象。但调查发现,在城市,子女的经济状况影响到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水平,有的甚至还需要老年人倒贴。
(四)医疗保障水平不高,社会服务不能满足需求
1.医疗保障水平低,家庭负担重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断恶化,发病率上升,他们对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他们的支付能力低,可利用的医疗卫生资源极为有限。
2.治病就医是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
在城市,医药费拖欠现象较为突出。除了医疗保障水平低、医药费拖欠外,医疗费上涨快也在影响着老年人看病就医。就医看病的费用增长较快,老年人普遍对看病就医忧心忡忡。老年人普遍反映:“什么都不怕,就怕生病。”
3.家庭照料功能在减弱
在现代化过程中,家庭日趋小型化,老年人的家庭生活照料问题日渐突出。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同时,代际分离趋势也在增强。根据本次调查,老年夫妇以及老年人独自居住的比例在城市里日渐增长。在我国,子女对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子女老人较其他老人会遇到更多的生活困难。不少老年人担心自己生病时无人照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家庭传统的功能已不再能够完全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要了。
4.社会化服务与老年人的需求有很大差距。
调查表明,老年人愿意住养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的比例不高,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依然是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
一般来讲,子女是老年人经济发生困难时首选的依靠对象。但调查发现,子女的经济状况影响到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水平,有的甚至还需要老年人倒贴。老年人中很多人都在担心子女下岗。
(五)精神文化生活与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强。
1.活动场所有限、设施短缺,文体活动参与率低
调查显示,在城市,老年活动场所不仅十分有限,而且分布不均衡,设施短缺,利用率不高。从总体看,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少,文体娱乐活动的参与率低。但对于需要文化、技术、经济条件的活动,如打太极拳、打球、书画、唱歌跳舞、旅游、集邮收藏、学电脑等活动仍有相当需求。
2.有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但需要加以组织和引导
我国目前多数老年人还属于低龄老人,他们的健康状况尚好,可以也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和服务。动员、组织和引导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进一步发掘老年人的潜力,成为新时期老龄工作的一项新任务。
3.缺乏精神慰藉 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家庭的变化,不仅对老年人的物质生活产生影响,而且给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带来冲击。而有配偶老年人中有孤独感的比例较低。由此表明,老年人的精神卫生和精神慰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社会和家庭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怀。
4.担心子女不孝敬
在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文化中,子女对老年人的态度直接影响到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经济保障与精神慰藉。从总体看,大多数子女是孝敬父母的,老年人对子女持肯定的态度,但仍有一小部分老人担心子女不孝顺。老年人对于女孝心的担心,从侧面反映了家庭养老中潜在的问题,也表明普遍提高成年子女敬老、养老意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三、对策建议
老年人问题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有些问题日益突出,有些问题初见端倪。按照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未雨绸缪的原则,我们对此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自1999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成立后,中央在老龄工作上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应对措施正在逐步贯彻,应继续狠抓落实。在此基础上,根据这次调查反映的问题,结合贯彻“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以及十九大”精神,课题组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度重视贫困老年人的救助工作
1.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贫困老年人救助的投入,凡有条件的地方应加快建立针对老年人特殊困难的专项救助经费,并形成制度。在农村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2.建立和推行依靠社会各阶层和社会力量认助、认养、认捐特困老年人的制度,逐步建立起政府和民间相结合的特困老年人救助体系。建议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把动员社会力量、救助贫困老年人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推动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各地老年基金会的指导,发挥民间团体的积极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筹集更多的救济资金。
3.建立鼓励社会力量救助的激励机制。对在贫困老年人救助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注意培养典型,及时总结和推广他们的经验,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定期开展表彰活动。
(二)进一步完善城市养老保障制度
1.加快立法进程。在完善城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国家应加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扩大保险覆盖面,加大资金征缴力度,使上述新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
2.在巩固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应采取措施推动补充养老保险的建立与完善,适当降低退休金的替代率,切实保证老年人养老金的增长与社会发展同步。
3.社会养老保障与自我保障相结合。提倡个人养老储蓄,从年轻时就树立起自我养老意识,为自己今后的养老做好经济和物质上的储备。
(四)继续加强对老年人的医疗和照料服务
1.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卫生资源相接合,推进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部分卫生资源向社区的转移,逐步完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源配置比例,增强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供给能力。
2.在卫生资源缺乏,且没有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的地方,当地人民政府有责任按区域卫生规划及配备标准进行卫生资源调整,举办或委托举办社区老年卫生服务机构。
3.把促进人群健康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人手,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推进各项有益老年期健康的文体活动,发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帮助老年人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4..建立社区照料服务网络。发展为老服务事业,增加服务照料内容,尽可能地满足老年人对设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加强对社区内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各单位的老年服务设施应面向社会,提高使用率,尽可能地向所有老年人开放。’
5.要重视高龄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现在应着手研究、建立高龄老人的照料保险。加强老年医学基础研究,高等医学院校应设置老年医学和老年护理专业。
(五)重视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1.经常组织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集体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和广播媒介办好老年节目的目标。
2.积极发展老年大学(学校)。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搞好老年教育。
3.寻找适合老年人思想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探索在新形势下开展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4.大力倡导“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敬老道德规范,将敬老道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写进教材;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加入到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者行列;宣传先进典型,树立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o
5.积极引导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老年人在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根据社会需要和自愿量力的原则,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活动,引导老年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6.充分发挥老年群众组织的作用。支持老年人自愿建立文化学习、娱乐、健身、互助服务和调解等织,在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和社区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群众活动。老年人协会老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关部门应加强研究,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规范行为,加强管理,进步发挥其在老龄事业中的积极作用。
7、开展敬老老模范单位和个人评比表彰活动,逐步建立制度化的奖励机制,调动各方面支持参与老龄工作的积极性。
通过本次调查,对周边局部地区的老年人生活状况有了相对了解,他们所担忧的,也许也是我们以后需要担忧的,既是我们需要解决的。
第二篇: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总报告
责任编辑:山东省老年学学会
发布日期:202_-12-21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总报告
为全面反映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了解存在的问题,给制定老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龄协会委托其所属的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从202_年下半年开始,承担并启动了由民政部申报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项目。这是第一次由国家拨专款并以政府名义进行的全国性老年人口状况调查。调查得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获得了丰资料。
本次调查涉及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的160个市(县)、640个街道(乡)、202_个居委会(村)。调查时点为202_年12月1日,调查对象是抽样范围内城乡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调查问卷分城市问卷、农村问卷和城乡社区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状况、经济供养、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活动、老龄基层组织和工作等情况。调查采用分层配额系统随机抽样方法(2),共获得有效样本量20225份(3),其中城市10171份,农村10084份。获得社区问卷160份,其中城市80份,农村80份。
一、老年人的基本状况
本次调查显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随着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从总体上看,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自身的素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实惠,主要表现在:
1、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增加
近十几年,在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基础上,全国人民的生活迈人了小康阶段,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根据202_年调查(4),城市老年人的年平均收入达到8496元,较1992年的(5)202_元增长了3.1倍;农村老年人达到2232元,较1992年的832元增长了1.7倍。
2、老年人家庭生活条件改善
202_年,老年人的家庭生活设施较1992年有了显著增加。在城市,老年人家庭生活设施拥有率1992年达到50%的有自来水、电视机、电风扇和洗衣机等4种;202_年增加到8种,其中,自来水拥有率从1992年的92.0%增加到202_年的93.4%,电视机从88.2%增加到95.2%,电风扇从77.3%增加到78.3%,洗衣机从51.5%增加到70.6%。除了上述4种外,还增加了煤气、电话、电冰箱和室内厕所,煤气拥有率从49.9%上升到77.4%,电话从7.6%上升到71.1%,电冰箱从46.6%上升到65.9%,室内厕所从38.0%上升到68.9%。
在农村,老年人家庭生活设施拥有率达到50%的有电视机和电风扇2种,其中,电视机拥有率从1992年的47.4%上升到202_年的76.0%,电风扇从44.3%上升到52.1%。同时,自来水拥有率大幅度增长,从0.9%上升到39.2%。
城市老年人家庭平均拥有住房3.32间,户均住房面积达70.3平方米。90.5%的老年人有自己单独的住房。住房制度改革后,66.8%的城市老年人对自己的住房拥有所有权。农村老年人家庭平均住房4.02间,户均住房面积达85.7平方米,90.3%的老年人有自己单独的住房。
3、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202_年,老年人的文盲率比1992年大幅度下降。城市老年人的文盲率从1992年的41.2%下降到28.4%,其中,男性的文盲率从19.5%下降到10.8%,女性从61.3%下降到46.7%;农村老年人的文盲率从74.4%下降到57.3%,其中,男性的文盲率从53.3%下降到37.3%,女性从93.4%下降到81.5%o在城市,小学程度的比例从26.8%提高到33.4%,初中程度从15.5%提高到17.4%,高中以上程度从16.5%提高到20.9%。在农村,小学程度从20.1%提高到35.7%,初中程度从4.4%提高到5.5%,高中以上程度从1.2%提高到1.5%。老年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进人老年所致,同时,老年文化教育工作不断加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4、老年文体活动比较丰富
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后,老年人对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追求。老年人最多的闲暇活动是看电视,城市达到91.0%,农村为78.4%。其次是散步,城市为79.1%,农村为59.7%。第三为听广播,城市为48.7%,农村为40.2%。其他的闲暇活动老年人也积极参加,如打麻将、打牌、下棋、看电影、听戏、逛公园等。在城市,老年人读书看报的达到45.1%,种花养宠物的达到35.1%,做保健操的达到19.0%。经常或偶尔到老年活动室活动的老年人在城市为21.9%,农村为9.1%;到运动场所活动 的老年人在城市为22.0%,农村为4.1%。近几年,城市老年人的闲暇生活还增加了新内容,如有8.8%的人外出旅游,1.2%的入学电脑。
5、城市老年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虽然大多数城市老年人已经退出了生产领域,但是,由于寿命延长及健康状况的改善,许多老人依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所在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城市中23.8%的人从事过义务劳动,12.5%的人参加过治安活动,10.6%的人参加过对青少年的教育活动,7.3%的人参加过志愿者组织,7.7%的人参加过互助组织。由此表明,他们仍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6、社会救助缓解了特殊群体的经济压力
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困难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老年人的经济救助力度不断加大。老年人中得到政府和集体救助的,在城市为4.8%,农村为10.4%。无退休金、健康状况差、独居、高龄、无子女的老人得到的社会救助相对更多一些。在城市,80岁以上老年人获得高龄老人补贴的达到4.2%;获得特困老人补贴的达到1.3%o‘经济帮助大大缓解了这些弱势群体的经济压力,为他们维持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
7、老年人享受到多方面优待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各级政府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在教育、交通、娱乐场所及其他公共设施等方面,向老年人提供不同形式的优待。如在城市,43.3%的老年人已经获得《老年人优待证》,在高龄老人中,这一比例达到60.2%。这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而且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
8、老年人得到许多服务
随着老龄事业的发展,老年活动场地和设施不断增加,方便了老年人的文体活动。老年人居住区附近有老年活动室的,城市达到52.3%,农村达到20.6%;有运动场地的,城市达到41.8%,农村为14.4%;有老年大学的,城市达到22.1%,农村为5.1%。
社区为老服务的发展,方便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目前,社区服务网络己初具规模。城市老年人居住的社区中有“上门看病”服务的达到43.4%,“上门做家务”的达到40.8%,“上门护理”服务达到33.8%。在所调查的城市,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的达到85.0%,建立了日间托老所的达到38.8%。在农村,有“上门看病”服务的占64.9%。
各级组织积极开展为老年人“送温暖”活动,经常深入老年人家庭看望、慰问。在城市老年人中,单位派人来看望过的占28.9%,街道看望过的占22.9%。在农村老年人中,村里派人来看望过的占20.1%。
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广泛关注。202_年,绝大多数基层老龄工作机构都开展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普法宣传工作,在所调查的城市已达到93.8%,农村达到96.3%,对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9、老年人对现实生活状况基本满意
多数老年人认为自己的经济状况“够用有余”或“大致够用”,其中,城市达到78.4%,农村达到61.0%。城市老年人中,69.1%的人认为“与以前的老职工相比,经济上有了保障”。农村老年人中,83.6%的人认为“与过去的老年人相比,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医疗保障服务方面,从总体上看,老年人感到看病就医还比较方便,在城市为78.5%,在农村为74.4%。绝大 多数老年人有良好的家庭关系,认为家庭和睦的,在城市达到98.6%,农村达到94.8%;认为子女孝顺的,城市达到79.0%,农村达到73.2%。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状况表示满意或还可以的,城市达到89.9%,农村达到88.5%。
二、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
1、城市还有一些老年人不能享受离退休金
对于老年人来说,退休金是一个基本的、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是,养老保障制度尚未覆盖所有的老年人。城市老年人中,离退休人员占72.2%;仍在工作的人占0.8%;从未工作和其他人占26.9%,这部分老年人不能享受退休金,他们基本上依靠家庭养老。女性和高龄老人问题尤为突出。男性不能享受退休金的比例为10.8%,女性高达43.9%;60~79岁低龄老人不能享受退休金的比例为25.0%,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到50.6%。
2、参加商业养老保险者少、没有养老储蓄者多
商业养老保险近几年才刚刚发展起来,城市有商业养老保险收入的老年人仅为3.2%,对老年人经济生活的作用微乎其微。由于低收入和多子女,老年人过去长期处于基本温饱状态,大多是收支相抵,所剩无几,所以很少有剩余钱储蓄。城市老年人中,仅有25.8%的人为养老进行了储蓄,他们中50.0%的人认为这笔钱不够养老所需,其中,男性老人认为不够养老的为45.2%,女性老人为57.5%。
3、普遍担心今后的养老问题
退休金水平普遍偏低,其他收入来源又很有限,因此,在有退休金的老年人中,40.3%的人担心退休金养不了自己,其中,国营企业的退休人员有 这种担心的占45.0%,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的担心比例达到47.0%。在未就业的老年人中,无退休金或无社会保险金的老年人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最无安全感,担心“没有生活费来源”的比例达到52.7%。
(二)农村养老问题突出
1、农村老龄化程度高
我国老年人口中2/3居住在农村,农民的养老问题始终是老龄工作的首要问题乙在现代化过程中,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陆续流人城镇,造成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根据202_年人口普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镇为9.68%,农村达到10.92%。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提高,使农民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
2、土地不足以养老
长期以来,土地是农村老年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他们在土地上从事生产劳动,直到丧失劳动能力为止。如今,农村老年人从土地中获得的经济收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调查,我国农村老年人的人均占地为1.97亩,扣除农业生产性支出后,当年从土地中获得的年人均纯收人为433元,仅占农村老年人全年总收入的19.4%。显而易见,农村的老年人已经不能完全依靠土地来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事实上,农村老年人必须尽可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晚年的经济收入,只有在年老体弱时,才依靠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的赡养。
3、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没有建立
在农村,除了极少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绝大多数地区尚未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根据本次调查,农村享受退休金的老年人只占5.5%,有乡镇 企业养老补贴的仅为0.4%。因此,有48.8%的老年人在继续从事生产劳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仍在劳动的达16.3%。许多老人是为了生计而不得不继续劳动。由于缺乏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农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与城市形成巨大反差。他们的消费水平低,生活贫困者也多。在城市化过程中,在农村尽早建立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政策问题。
4、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挑战
目前我国的养老方式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城市中,获得子女的经济支持的老年人为38.0%,而农村老年人达到64.3%。但是,子女作为主要赡养人的作用正在发生改变。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尊老、养老的传统带来冲击,青年人孝敬、赡养、照料老人的观念不断淡化,虐待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家庭对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传统作用正在削弱,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又未建立,一旦子女不承担养老责任,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将陷入困境。许多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来源表示了担忧,老年人中认为自己的经济没有保障的,农村达到45.3%,城市为26.3%。在解决养老问题、保障基本生活方面,农村比城市更为紧迫。
(三)贫困问题亟待解决
1、群体内部贫富悬殊
由于社会转型、城乡差异、所有制差异、体制改革以及文化、历史等诸多原因,在老年人口内部,城乡之间、离休和退休之间、性别之间、所有制之间、有无社会保障的老年人之间收入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突出表现在:(1)城市老年人人均月收人为708元,农村为186元。
(2)城市离退休老人的月平均水平为904元,而从未工作的老人月平均水平仅为174元。
(3)离休金月平均水平为1176元,退休金为618元。(4)男性老人的月平均离退休金为724元,女性为527元。
(5)党政机关的月平均离退休金为1010元,事业单位为936元,国有企业为610元,集体企业只有387元。
老年人口不同群体之间在消费水平上的差异也很显著。城市老年人的月平均支出为727元,农村老年人只有190元。
2、疾病是贫困的重要原因
老年贫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除了地区差别、体制转型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外,生病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调查发现:在消费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的老年人中,健康状况差的人较多,在城市为30.2%,在农村为34。7%;而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上的老年人中,健康状况差的比例,在城市为20.8%,在农村为25.3%。
健康状况与经济状况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疾病对贫困的影响。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反映经济困难的人较多,在城市为37.0%,在农村为58.0%;而其他人反映经济困难的,在城市为17.2%,在农村为31.9%。
一年内健康变差的老年人反映经济困难的比例也较高,在城市达29.5%,在农村,达到49。0%;其他人反映经济困难的比例,在城市只有16.2%,在农村为28.6%。
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欠债的比例也较高,在城市为15.1%,在农村为 26.6%;而健康状况好或一般的债比例,在城市只占10.7%,在农村为17.4%。
3、子女下岗加重了老年人的生活负担
家庭仍是老年人经济上的重要依托。家庭成员的支持量占老年人人均收入的比重,在城市为17.9%,在农村达到30.9%。农村女性老人在经济上对家庭的依赖更强,家庭的支持量占收入的35.4%。
一般来讲,子女是老年人经济发生困难时首选的依靠对象。但调查发现,在城市,子女经济状况有些困难的老年人占39.1%,经济十分困难的占13.7%。子女的经济状况影响到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水平,有的甚至还需要老年人倒贴。55.0%的城市老年人家中有下岗子女‘6)。在城市有子女的老年人中,71.5%的人担心子女下岗。
(四)医疗保障水平不高,社会服务不能满足需求
1.医疗保障水平低,家庭负担重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断恶化,发病率上升,他们对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他们的支付能力低,可利用的医疗卫生资源极为有限,城乡差异显著。享受公费医疗的老年人在城市为60.8%,农村仅为3.0%。医疗保障水平的差异导致城乡老年人医疗费用支出相差悬殊,城市老年人的医疗支出年平均为1664元,而农村老年人仅为422元,只是城市的四分之一。由于缺乏医疗保障,老年人不得不依赖于家庭,在老年人的医疗费支出中由老人的子女或亲属负担的,城市为15.7%,农村为47.4%。
2.治病就医是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
在城市,医药费拖欠现象较为突出。在享受医疗保障的老年人中,39.6%的人存在医药费拖欠问题,他们手中人均未报销的医药费达893元。国有企业的老年人医药费拖欠的比例达到41.5%。集体企业拖欠的金额最高,尚未报销的医药费人均为1040元。除了医疗保障水平低、医药费拖欠外,医疗费上涨快也在影响着老年人看病就医。就医看病的费用增长较快,老年人普遍对看病就医忧心忡忡。许多人担心生病没钱治病,在城市有这种担心的比例为57.0%,农村为50.2%。老年人普遍反映:“什么都不怕,就怕生病。”
3.家庭照料功能在减弱
在现代化过程中,家庭日趋小型化,老年人的家庭生活照料问题日渐突出。202_年我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4人,比1990年人口普查时的3.96人减少了0.52人。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同时,代际分离趋势也在增强。根据本次调查,老年夫妇以及老年人独自居住的比例,在城市为37.3%,农村为32.9%。其中,独居的老年人,在城市为6.6%,农村为7.6%;女性老人独居的在城市达到13.6%,农村达到11.8%;高龄老人独居的在城市达到18.9%,农村达到13.9%。
在我国,子女对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无子女的人,城市为1.0%,农村为2.0%;低龄老人的比例为1.5%,高龄老人的比例为2.1%。无子女老人较其他老人会遇到更多的生活困难。不少老年人担心自己生病时无人照料,其中,城市为40.8%,农村为38.8%。独居老人担心生病无人照料的比例在城市为50.4%,在 农村为48.3%。无子女老人的照料问题最突出,担心无人照料的比例在城市达到68.9%,在农村达到69.4%。
68.4%的城市老人和69.3%的农村老人同意“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说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家庭传统的功能已不再能够完全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要了。4,社会化服务与老年人的需求有很大差距。
目前,城市10.1%、农村10.8%的人反映看病不方便。城市老年人所在社区能提供“帮助日常购物”的比例为10.5%;有“老年饭桌或送饭”服务的为8.7%。农村的社区服务几乎处于空白,有“上门护理”的社区仅为4.4%;“上门做家务”仅为4.1%。
调查表明,老年人愿意住养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的比例不高,城市为19.9%,农村为15.5%。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依然是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对于需要照料的老年人来说,城市老年人有62.9%主要由子女或孙子女照料,农村这一比例达到80.2%。在城市,由保姆照料的占15.5%,由居委会或养老机构提供照料的仅占0.2%。
在农村达到30.9%。农村女性老人在经济上对家庭的依赖更强,家庭的支持量占收入的35.4%。
一般来讲,子女是老年人经济发生困难时首选的依靠对象。但调查发现,在城市,子女经济状况有些困难的老年人占39.1%,经济十分困难的占13.7%。子女的经济状况影响到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水平,有的甚至还需要老年人倒贴。55.0%的城市老年人家中有下岗子女‘6)。在城市有子女的老年人中,71.5%的人担心子女下岗。
(五)精神文化生活与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强。
1.活动场所有限、设施短缺,文体活动参与率低
调查显示,在城市,老年人生活的社区内没有老年人活动室的占47.7%,没有运动场所的占58.2%,没有老年大学的占77.9%。在农村,没有老年人活动室的占79.4%,没有运动场所的占85.6%,没有老年大学的占94.9%。老年活动场所不仅十分有限,而且分布不均衡,设施短缺,利用率不高。
从总体看,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少,文体娱乐活动的参与率低,城乡差别大。在调查的16项文体活动中,老年人经常参加的比例不足半数的高达14项。对于需要文化、技术、经济条件的活动,如打太极拳、打球、书画、唱歌跳舞、旅游、集邮收藏、学电脑等活动,城乡老年人的参与率均不足10.0%。农村读书看报的比例只有10.0%,做保健操的比例只有1.8%。参加老年大学的,城市仅为1.6%,农村仅为0.2%。
2.有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但需要加以组织和引导
我国目前多数老年人还属于低龄老人,他们的健康状况尚好,可以也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和服务。根据调查,表示愿意给生活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至少一种服务的,在城市为61.4%,在农村为81.3%;愿意代表老年人向上级反映困难的,在城市为50.4%;在农村为52.9%;愿意组织老年人开展娱乐活动的,在城市为30.8%,在农村为37.8%。动员、组织和引导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进一步发掘老年人的潜力,成为新时期老龄工作的一项新任务。
3.缺乏精神慰藉
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家庭的变化,不仅对老年人的物质生 活产生影响,而且给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带来冲击。城市有5。9%的老年人感到不幸福,农村则高达10.2%o另外,城市有24。2%的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在农村则达到35。1%o在独居的老年人中经常感到孤独的比例在城市为43,8%,在农村为55.0%。由于缺少诉说对象,无配偶的老人有孤独感的比例,城市达到37.9%,农村达到45.8%o而有配偶老年人中有孤独感的比例较低,在城市为18.2%,在农村为27.8%。由此表明,老年人的精神卫生和精神慰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社会和家庭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怀。
4.担心子女不孝敬
在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文化中,子女对老年人的态度直接影响到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经济保障与精神慰藉。从总体看,大多数子女是孝敬父母的,老年人对子女持肯定的态度,但仍有一小部分老人反映子女不孝顺,其中,城市为1.2%,农村为1.9%。还有一些老人担心子女不孝,其中,城市为29.7%,农村为33.8%。老年人对于女孝心的担心,从侧面反映了家庭养老中潜在的问题,也表明普遍提高成年子女敬老、养老意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5.部分老年人在宗教活动中寻求精神寄托
调查发现,精神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许多老年人在宗教活动中寻求精神寄托。老年群体中信仰宗教的人在城市达到15.7%,在农村达到15.4%。男性老年人中,信教的在城市为8.9%,在农村为12.3%。性老年人中,信教的在城市为22.8%,在农村为19.2%o甚至在老年中共党员中,也有小部分人信教,城市为4.2%,农村为9.5%。无配偶和独居 老人在心理上最没有精神寄托,因此参加宗教活动中的人也最多。城市无配偶老年妇女信教的人达25。8%,独居者中信教的人达到22。3%。关心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加强老年人的文化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目前老龄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六)基层老龄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薄弱
老年人协会是重要的基层老年群众组织。本次调查显示,老年人参加老年人协会活动的比例不高,偶尔参加或经常参加老年人协会活动的城市老年人仅有15.3%,农村仅有14.0%。老年人协会在农村老龄工作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却得不到承认,迄今为止尚不具有社团登记的条件,相关部门也很难依法对其进行管理。
在城市,老年人所在街道有维权小组的仅为15.0%,农村更少,老年人所在行政村有维权小组的仅为8.3%,很难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我国的基层老龄工作建设还比较薄弱。在城市,每万名老年人口中有专(兼)职老龄工作人员仅1.4人,在农村,专职老龄工作人员更少。老龄工作机构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机构的作用亟待发挥。
三、对策建议
老年人问题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有些问题日益突出,有些问题初见端倪。按照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未雨绸缪的原则,我们对此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自1999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成立后,中央在老龄工作上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应对措施正在逐步贯彻,应继续狠抓落实。在此基础上,根据这次调查反映的问题,结合贯彻“十六大” 精神,课题组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度重视贫困老年人的救助工作
1.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贫困老年人救助的投入,凡有条件的地方应加快建立针对老年人特殊困难的专项救助经费,并形成制度。在农村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2.建立和推行依靠社会各阶层和社会力量认助、认养、认捐特困老年人的制度,逐步建立起政府和民间相结合的特困老年人救助体系。建议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把动员社会力量、救助贫困老年人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推动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各地老年基金会的指导,发挥民间团体的积极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筹集更多的救济资金。
3.建立鼓励社会力量救助的激励机制。对在贫困老年人救助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注意培养典型,及时总结和推广他们的经验,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定期开展表彰活动。
(二)重视农村养老问题
1.贯彻落实“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精神,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鼓励农民购买商业保险和人寿保险,有条件的经济发达地区应积极建立和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2.在税费改革中减免农村老年人的纳税负担。建议推广山东省在税费 改革中对70岁以上老年人“免征新增农业税及附加”,“不承担村级公益事业出资业务”,“免交乡村公益事业金”,老年人“不承担筹劳任务”,“凡改革前不承担‘三提五统’的,改革后也不缴纳乡村公益事业金”。从政策上体现对老年人的关爱。
3.在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建立村级或乡级老龄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或养老基金,用于老年福利设施建设和特困老年人的救助以及老年人的养老补贴。改善农村敬老院的条件,逐步将单一的敬老院改造成为集居住、学习、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的老年福利服务中心。
4.巩固家庭养老基础。通过签订赡养协议书等形式,强化家庭养老的功能。同时,制定相关的监督机制和制约措施,切实保障老年人受赡养的权利。
5.加强对农村老龄问题的研究。对农村老龄工作中一些事关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国家应组织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在进行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三)进一步完善城市养老保障制度
1.加快立法进程。在完善城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国家应加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扩大保险覆盖面,加大资金征缴力度,使上述新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
2.在巩固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应采取措施推动补充养老保险的建立与完善,适当降低退休金的替代率,切实保证老年人养老金的增长与社会发展同步。
3.社会养老保障与自我保障相结合。提倡个人养老储蓄,从年轻时就树立起自我养老意识,为自己今后的养老做好经济和物质上的储备。
(四)继续加强对老年人的医疗和照料服务
1.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卫生资源相接合,推进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部分卫生资源向社区的转移,逐步完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源配置比例,增强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供给能力。
2.在卫生资源缺乏,且没有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的地方,当地人民政府有责任按区域卫生规划及配备标准进行卫生资源调整,举办或委托举办社区老年卫生服务机构。
3.把促进人群健康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人手,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推进各项有益老年期健康的文体活动,发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帮助老年人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4..建立社区照料服务网络。发展为老服务事业,增加服务照料内容,尽可能地满足老年人对设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加强对社区内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各单位的老年服务设施应面向社会,提高使用率,尽可能地向所有老年人开放。’
5.要重视高龄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现在应着手研究、建立高龄老人的照料保险。加强老年医学基础研究,高等医学院校应设置老年医学和老年护理专业。
(五)重视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1.以“星光计划”为契机,增加老年文化体育设施。经常组织开展老 年人喜闻乐见的集体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和广播媒介办好老年节目的目标。
2.积极发展老年大学(学校)。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搞好老年教育。国家要切实增加对老年教育的投入,实现在202_年前建成我国终生教育体系。
3.寻找适合老年人思想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探索在新形势下开展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福建省在做老年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寓教于学、寓教于助、寓教于乐、寓教于管”的新形式,采用经常组织老年人学习理论,坚持正面教育,认真研究、解决老年人的实际困难,建立老年党支部,加强对老年党员管理等办法,将思想教育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建议推广其经验,把工作做深做细。
4.大力倡导“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敬老道德规范,将敬老道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写进教材;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加入到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者行列;宣传先进典型,树立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o
5.积极引导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老年人在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根据社会需要和自愿量力的原则,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活动;积极推动近期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银龄行动”,组织和倡导东部相对发达地区的老年知识分子对口支援西部大开发的建设,引导老年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六)大力加强基层老龄工作
1.加强老龄工作机构,配足专职干部,适当增加经费投入,保证老龄 工作的正常进行。老龄工作重点在基层,基层老龄工作机构一定要加强。县一级很关键,老龄工作机构一定要配强配好。街道办事处应配备1-2名专职老龄工作人员,行使政府职能,对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进行规划、指导和管理。老龄事业的经费应建立按老年人口数量确定经费的机制。加强对老龄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2.增加《老年法》的执法力度。国家应进一步明确各级老龄机构在贯彻执行《老年法》中的职责,充分发挥各级老龄办在贯彻实施《老年法》中的督促、检查和协调作用。
3.充分发挥老年群众组织的作用。支持老年人自愿建立文化学习、娱乐、健身、互助服务和调解等织,在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和社区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群众活动。老年人协会老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关部门应加强研究,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规范行为,加强管理,进步发挥其在老龄事业中的积极作用。
4、开展敬老老模范单位和个人评比表彰活动,逐步建立制度化的奖励机制,调动各方面支持参与老龄工作的积极性。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龄协会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课题组 注释:
(1)调查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第一层抽样单位为省级;第二层抽样单位为市、县级,在每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随机抽取4个县和4个市;第三层抽样单位为乡和街道,在被抽取的每个县、市内,随机抽取16个乡和16个街道;笫四层抽样单位是居委会(村),在被抽取的乡和街道等距抽取50个居委会(村);第五层被抽取的居委会(村)中等距抽10户老人。在被抽取的乡和街道当中,确定老年人家庭户抽样框。访问员按规定时间入户填写调查问卷,经复核送交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进行分类、录入、扫描、分析。上述程序,符合国家专业调查的要求。
(3)在被调查的老年人口中,60-69岁占58.1%,70-79岁占33.3%,80岁以上占8.6%。男性占53%,女性占47%。(4)以下使用的数据为实际调查结果。
(5)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1992。调查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黑龙江、山西、陕西、四川、广西、贵州、湖北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样本量达20083人,城乡各半。(6)许多被访老人将“下岗”理解为“子女离开原来工作岗位”。
第三篇:202_老年人生活现状
1、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龄问题即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为切实了解临安市范围内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及需求,我们对此进行了调研,调查采取调查问卷方式,结果如下:
调查样本300人中,调查的男性为145名,女性为155名,年龄在60岁以上占80%,原国家工作人员退休者占70%左右,农民及个体的占30%左右,配偶健在的占78%。调查者中经济收入每月1000元以下者占19%。每月1000元—202_元者占53%。每月202_元以上者占28%。
经调查显示,老年人目前最大的困难及需求是:社会、单位对老年人不够尊重及重视,需要社会、单位多关怀老年人;切实加强社区工作;收入低,尤其是农村老年人没有生活保障,退休人员收入远跟不上快速上升的物价上升,需提高退休人员的收入,提高福利待遇,安度晚年;医疗保健费用的增加;看病贵,看病就医不够方便,需要提供医疗保障,和谐的环境,方便实惠的治疗;行路难,马路上无交警、汽车见人不让。活动场地缺少,现有活动场所条件差;年老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顾,孤独,缺乏感情生活心理交流,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有人与他谈心。
2、珠海市香洲区某社区163名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社区护理需求调查问卷以及生活质量调查表对其生活质量状况、社区护理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163名老年人中患病105名(64.4%),患1种疾病65名(39.9%),患2种以上疾病98名(60.1%)。患病率居前6位的疾病是白内障(46.0%)、高血压(28.8%)、慢性支气管炎(5.5%)、糖尿病(4.9%)、胃病(4.3%)、风湿性关节炎(2.5%)。163名老年人中生活完全自理149名(91,4%)、部分自理12名(7,4%)、不能自理2名(1.2%)。有84。7%以上的老年人不知道社区护理、家庭病床、康复指导、日间护理中心、临终关怀和心理健康服务。结论老年人的社区护理服务利用率普遍较低。开展多种社区护理服务形式,预防和控制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和财政支出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四篇: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建议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建议
随着第二轮土地承包的完成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定,农村经济得到了飞跃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一方面,土地在农民家庭经营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一些农村劳动力自愿摆脱土地的羁绊,或远离家乡热土外出打工,或到农村城镇经商置业,或就近服务于二、三产业,呈现出空前的“退一进二闯三”的职业分化转移趋势;另一方面,农村产业化经营要求农业经营规模化,而土地使用逐步向专业能手集中又是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前提。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快与完善土地流转,已成为目前农村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和主要形式
截至目前,土地经营权流转形式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转包。即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绘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接包方按转包时约定的条件对转包方负责。
2.转让。即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承包方申请和发包方同意,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其履行相应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转让后原土地承包关系自行终止,原承包方承包期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部分或全部灭失。
3.互换。即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作或者各自需要,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进行交换同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4.人股。即实行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自愿联合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经营。其他承包方式的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公司或者合作社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5.出租。即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他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出租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承租方按出租时约定的条件对承包方负责
二、土地流转的积极作用
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尽管目前尚未有序进行,处于探索阶段,但各种形式的流转已产生了积极作用。
1.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活跃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实行土地转包以来,一些文化程度较高、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经商,面把承包的土地转包他人。在外务工经商人员有收入,承包了别人土地的务农人员收入也有所增加,活跃了农村经济。
2.促进了土地利用率的提高,使土地荒芜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逐步增加,农村中出现了土地荒芜现象。实行土地有偿转包.能够减少土地的荒芜,并且使一些荒滩能够得到逐步开发和利用,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3.促进了土地向规模经营方向发展。土地逐步集中到种植能手经营后,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有机结合,资源的有效配置大幅度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提升了农业的整体效益。种植大户为实现自己的利益,通过各种途径广泛联系市场推销自己的产品,并带动周围农户的产品销售,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并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化。
三、当前农村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活跃,增加了农民收入,但由于流转形式是在摸索中产生的,又没有统一的规范措施,因此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土地流转的程序不规范、手续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多数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只有口头约定,没有书面合同,即使有书面合同,其内容也不完整,在某些方面不具有法律效力。有的未经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审查同意。二是土地流转有的不按规范签订合同,合同条款、标的不明确,甚至与现行法规相冲突,如租用土地的时间超过了二轮承包期规定的时间等。有的曲线炒作地皮,实行耕地“农转非”。三是绝大部分在土地流转时没有通过发包方同意,没有到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目前,还没有一个乡(镇)有比较完整的土地流转合同档案,农村土地流转资料档案缺乏。
2.旧习惯根深蒂固,承包土地流转困难。在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中,有的对土地的眷恋还很深,把土地看成了“保命田”、“退路田”,这种陈旧的思想观念严重地阻碍着土地的流转。因外出打工经商等转移的劳动力提供的可流转土地,大多是按照“弃差不弃好、弃低不弃高、弃远不弃近”的原则操作,形成了分散零碎的插花田,造成土地难以流转。
3.流转涉及的农户多、规模小。流转给小户的面积多,流转给专业大户的少,难以实现产业化和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期短的多。流转期长的少,易造成短期效益行为,不利于对土地的投入和保护。
4.乡村干部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提倡土地流转的宣传多、要求多,真正从政策上、体制上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少,农村没有足够的可供转移的土地。有些干部认为土地承包到户,使用权归农户,流转不流转与干部没关系;有的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农民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用管等等,缺乏引导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5.存在土地强制流转损坏农民利益的现象。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从幕后走向前台,并且速度明显加快,但存在不少违背农民意愿,损坏农民利益的问题。6.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一是目前的土地流转大多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缺乏必要的引导。二是土地流转不规范,缺乏契约约束,农户委托集体经济组织缺少农户委托书,统一发包中由于对预期增值认知不清或漠视,造成对农民、集体利益的损坏,甚至剥夺农民承包权,造成不稳定因素。
7.农民缺乏社会保障制约着土地流转。在农村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和就业功能,而当前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形成,决定了农民不能轻易离开土地。
8.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低,缺少中介服务机构。土地流转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缺乏一个由上到下网络状的中介服务机构,致使土地供求双方的信息受阻,信息辐射面狭小,土地流动渠道不畅,范围窄。
四、实现土地有序流转的对策建议
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经济看,实现土地有序流转,让农民把土地使用权这一主要资本用活用好,发挥土地的最佳效益,确实势在必行。从目前农村各地土地流转的现状及需求看,要实现土地有序流转,必须采取如下对策:
1.从政策上鼓励,从管理上规范。从目前情况看,主要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土地承包的稳定与实现土地有序流转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政策上明确规定土地经营权归承包者所有并保持长期稳定,同时允许承包者采取拍卖、转让、转包等多种形式将土地使用权用活用好。二是要出台一些支持政策,对承包他人土地使用权进行规模经营的种植能手,要在资金、技术、产品销售等方面予以倾斜。三是要制定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对土地流转的程序、手续由政府有关部门予以登记、认可,并在此基础上与农业支持保护优惠政策挂勾,让土地流转合法、规范。四是结合小城镇的发展,鼓励部分农民大胆放弃土地,让土地随着经济发展的节拍自然流转。
2.从舆论上引导,从机制上完善。在舆论引导上,要让基层干部和农民充分认识到实现土地有序流转是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农业产业化、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经,也是政府支持鼓励的,是与土地承包权长期稳定并不矛盾的。同时要培育一批转包经营的典型,并通过典型引路,让农民看到土地流转的积极作用和前景。在流转机制上,要把土地使用权作为农民的主要资本,作为农村要素市场中最活跃的部分,建立有政策支持、由乡(镇)政府职能部门牵头管理、农民自愿转受的土地流转机制。也就是说,只要农民有土地转让,即可通过程序向村民委员会或乡(镇)政府申报,再通过合理手续向受让方转包,或是通过村委会发包,让土地使用权在农村要素市场中活跃起来。
3.以效益为目标,以规模经营和城镇化为动力,推动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的最终目的是让有门路、有种植以外特长的农民主动放弃土地使用权,使种植能手获得更多的土地使用权,实现农民增收,地方政府增收的“双增”目标。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在农村内部要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用市场—企业一基地一农户这根链条,拉动农业规模经营。通过规模经营让土地逐步自发地集中到种植能手经营,带动土地流转,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其次,要大力加强农村城镇化建设,让一部分农民到城镇安家落户,发展二、三产业,继而主动放弃原承包土地的经营权。
4.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搞活土地流转。由于各地情况不一,土地流转的实现形式也不可能一致,要在总结目前各地自发产生的各种土地流转形式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转让形式,把土地流转搞活。如对成片的荒滩,可采取一次性买断经营权的形式,大胆拍卖。对农民已承包的土地转让,可根据农民自愿的选择,采取多种形式,按照规定程序予以转让。对连片抛荒的土地,可打破区域界限,招标招租。
5.加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化建设。一是考虑到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因地制宜,灵活掌握;二是明确农民利益不受损害,不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三是考虑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严防农村环境遭受破坏。同时,摸索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程序,做到职责明确,手续完备,合同规范。
6.土地流转必须坚持“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基本原则。首先是群众自愿的原则;再次是依法有序的原则;最后是规范操作的原则。
7.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第一,适当进行宣传引导。第二,努力引导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方向。土地流转的方向应尽量与土地利用规划相一致。第三,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第四,加强对市场机制的培育和监督。
8.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建议在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内部设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并赋予相应的管理职权,对土地的用途、项目、面积、价格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对土地流转过程实行监管,提高工作透明度,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更趋优化、更加有效、更为合理。
9.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机构。依托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机构,为流转双方提供法律、政策帮助,收集土地流转信息,为土地流转搭建平台
第五篇:末级渠系现状、问题及建议
1末级渠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1.1中型灌区末级渠系现状永靖县位于甘肃中部,黄河上游,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境内植被稀少,沟壑裸露,生态破坏严重。境内水资源较丰富,黄河呈“S”形南北贯穿,东面洮河、西北面湟水河环绕县域。是国列省扶41个贫困县之一,也是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移民重点安置县。全县共有9处骨干灌区,总设计灌溉面积0.76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0.64万公顷,其中0.07~0.33万公顷中型灌区有7处,包括三塬、岘塬、黑方台、红岘子、抚河、拥宪渠和大坝渠灌区,总设计灌溉面积0.68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0.60万公顷。中型灌区共配套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现有干渠112.89km,大部分渠道已完成衬砌;支渠229.97km,其中衬砌62.10km,衬砌率为27%,斗农毛渠共1 123.85km,其中衬砌253.71km,衬砌率为22.60%。
1.2存在问题的原因
1.2.1灌区末级渠道管理主体不明确。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各项农业税费的相继取消,各级政府、群众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灌区内的泵站、干支渠等骨干工程,由县水务局下设灌区管理单位专门负责日常的运行维护工作,现运行状况良好。支渠及以下的末级渠系,以前是集体所有、集体管理,但自从农村实行联产责任制以来,没有明确具体的管理形式,形成政府不好管、农民管不了的局面,便出现了管理主体“缺位”的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灌区末级渠系破坏损坏严重,大部分工程设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田间基本无测水量水设施,村民随意挖土取土致使渠道被平毁或破坏,工程效益衰减、用水浪费现象较为普遍。
1.2.2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工程投资分散,设计和建设标准低。工程建设先天不足,加之后期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维护,大多数灌区末级渠系不配套。特别是末级渠系的斗、农、毛渠道缺乏维护管理,设施老化失修,桥涵闸破旧,多数斗渠、农渠坍塌淤积严重。
1.2.3末级渠系建设投入不足。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近年来通过加大对灌区骨干工程改造资金的投入力度,逐步完成了对灌区骨干工程的维修改造,但末级渠系改造所需的改造资金相对缺乏。末级渠系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灌区群众,按照水利工程建设“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灌区群众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起主体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变,灌区末级渠系管理体制未作相应的转变,造成群众不能真正行使直接受益灌溉工程的管理权,灌溉工程是“有人用,没人管”,群众种的是“责任田”,浇的是“集体水”,直接影响到群众建设水利工程的积极性,造成现有水利工程维修加固跟不上,新建工程速度慢、规模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结构调整、优质高效农业推广的顺利进行。
1.2.4末级渠系缺乏计量设施,无法利用水费的经济杠杆作用促进用水户对水利工程的节水改造建设的投入。末级渠系农业用水基本处于无法计量的状态,根本谈不上计量到村到户。由于缺乏测水量水设施,农业用水计量到田间地头的问题难以解决,大部分灌区在末级渠系这一环节仍无法实行按方计价。简单的实行按人头或耕地面积分摊收取水费的办法,导致水费与用水量没有直接关系,农民没有节水积极性,造成水源浪费严重,灌溉成本居高不下。
2建设与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2.1加大对灌区末级渠系工程补助资金投入,加快末级渠系实施节水配套改造。先后实施了三塬灌区新建、高白渠道衬砌项目和抚河自流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320万元,共完成末级渠道衬砌19.59km,配套渠系建筑物707座,敷设管道0.32km,改造泵站1座,机电设备2台套,改善灌溉面积486.67hm2,在实施的第一批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总投资5 895.75万元,计划完成县域内部分小型水源改造工程和三塬、大坝自流渠、拥宪渠3处中型灌区末级渠系配套工程及27处村级小提灌改造工程,衬砌渠道457.35km,配套渠道建筑物2 223座,共改善灌溉面积0.45万公顷,新增灌溉面积0.09万公顷,年节水970.04万立方米。目前,已完成202_年、202_目标建设任务,三塬灌区、大坝自流渠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及20处村级小提灌改造工程,共完成渠道衬砌290.29km,配套渠系建筑物1 603座,改善灌溉面积0.32万公顷,新增灌溉面积0.07万公顷,年节水571.17万立方米。这些工程的建设实施极大地改善了灌区灌溉条件,方便了灌区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产,降低了灌溉成本,为优化灌区种植结构、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创造了条件。同时,对所建成的末级渠道配套工程,建立健全了一整套促进工程效益发挥的长效机制,改变以往“重建轻管”的局面。
2.1.1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责任。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项目实施后末级渠系的管护主体为工程受益农户。工程运行管理由受益户负责,管理责任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分级管理,受益村组负责管理辖区内的末级渠道工程。各村委会主任为第一管护责任人,各组组长或指定管护人为具体责任人;完善管护制度,明确管护责任人、具体管护人的权利和义务,按规定兑付管护报酬,受益农户对工程管护随时监督,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同时对建成后渠系工程划定保护范围,严禁在渠道保护范围内取土、挖坑、堆放杂物。
2.1.2加强技术支持。对末级渠系配套建设项目的水利设施建立档案,协助受益村组做好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规划,有计划的组织工程管护人员开展水利设施建设和维修等方面技术培训。
2.1.3加强保护水利工程设施方面的宣传和水政执法工作。积极宣传依法用水、合理用水、人人爱水、爱护水利设施的良好局面,严厉打击破坏水利工程的行为。
2.2运用激励机制,加强末级渠系建设管理将集中连片灌溉百亩以上农田、由村组自主管理的末级渠道进行U形渠衬砌的节水改造工程纳入奖励范围,县上安排末级渠系建设奖励资金。由村、组集体、农村用水者协会先自筹资金实施工程建设,县上再按照建设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以此鼓励个人、农民用水者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民间组织自筹资金实施末级渠系建设。
2.3整合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原则,以县为单位,通过规划整合、项目整合、资源整合、产业整合,把分散在水利、农业、林业、扶贫、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的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按规划集中投放,发挥资金的富聚放大效应,用于末级渠系建设。
2.4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末级渠系建设管理。通过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把支渠以下工程的使用权、所有权、管理权交给农民,保障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3几点建议
3.1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千方百计做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民办公助”小农水、灌区节水改造等重点项目的对上争取工作。大力推进小农水建设步伐,积极发展田间节水灌溉,加快末级渠道的配套建设,完善田间地头的水利计量设施,科学的解决计量收费的难题。同时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建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以乡镇为单位,整合使用农田水利、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财政支持等涉农水利项目资金,加强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2按照“谁承包、谁管理、谁所有”的原则,加快中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规范的市场运作方式管好、维护好、经营好灌区资产。改制形式主要有租赁、承包、拍卖、股份合作制等。同时,积极推进以农民用水者协会为特征的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进程,鼓励农民实行自主管理、民主管理。实现计量供水到村社,通过计量供水按方收费调动各级节水的主动性、自觉性。
3.3加快末级渠系终端水价管理及水费计收体制形成。水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重要经济杠杆。农业水费是维持灌溉工程正常运行,增强农业生产后劲的重要支撑,是各灌区末级渠道管理机构正常经营运行的保证。
www.17net.net论文发表
3.4加强末级渠系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灌区管水组织,加快推进以农民用水者协会和承包经营为主要模式的末级渠系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民用水协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小农水资金、“民办公助”补助、“以奖代投资金”等各项水利建设资金优先对协会投入,尤其优先对组建民主、管理规范的协会投入,引导农民筹劳筹资自主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有效吸纳各种社会资金;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组建和推广工作,加快用水者合作组织的建设,明确用水合作组织的职责、组建程序、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按照公选会长、公众决策、公开收支的原则进行规范管理,积极开展水利工程的维修、维护工作,强化用水合作组织的服务质量,基层管水人员改村组推选制为灌区招聘制,转变经营机制,用合同的形式约定双方权利义务,明确职责任务和奖惩标准。在协会内组建统一的放水专业队,真正做到送水到田间、服务到农户,让群众用上“明白水,放心水”,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充分调动受益农户的积极性、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和良性发展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