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化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高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高
绍兴市柯桥区钱清中学 孔晓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要求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学科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对于高中化学来说,高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做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是应对高考学生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学习工作。然而对于高中化学教师来说,所要教给学生的远比这多,引导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每个高中化学老师的职责。
关键词:化学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21世纪世界各国基础科学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对高中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呢?
一、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其内涵见表1。
上述5项素养立足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它们将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化学思想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方面的要求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二、高中化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不足、力度不强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化学知识为导向,注重化学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对化学核心素养强调不足,使知识本位强于能力本位。同时,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中,缺乏对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虽然,课标中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维度,但却几乎没有相应的评价方式。
突出特点是,重化学理论,轻化学实践探究;重化学知识的纵向拓展,轻化学知识跨学科的横向综合。因而不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化学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来组织课程内容,造成化学知识理论性强、抽象,教学内容陷入理论的情境中,常常脱离现实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抽象的化学知识,经常无法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当中出现的问题,如日用沐浴露中的主要成分高达20多种,为什么会这么多?作用是什么?我们可以合成吗?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原因是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太少了,始终缺乏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缺乏创造性思维、原创能力等的培养。
2、化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培养不足,缺乏“动态”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并不缺少对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但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在书本与大脑之间的碰撞、对话与交流中完成的,是“静态”的、“二维” 空间的思维训练与培养。
我们知道,在动手的化学实验和探究活动中,首先要设计实验方案,要查找文献,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研究药品的用量,在探究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突发问题,会引发学生思考,采取什么措施解决,通过探索,总结规律;实验中的实物、现象对感官的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些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当前的高中化学,缺乏学生在动手实验和探究活动中的动脑过程,缺乏在“动态”的、“三维”的实战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从而削弱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并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学科素养的策略
1、关注核心知识,感受“学科本质与思想方法”
以化学核心概念统领化学教学,可以帮助师生从纷杂的现象、概念、规律、原理中跳出来,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课程内容应该围绕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进行,进行中心应该从讲解现象事实转移到使用事实,从宏观转移到微观本质,学习重心也应该从记忆转移到对核心概念的深层理解及应用。
案例1:《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设计中,从“工业炼铁的高炉尾气之谜”引入,用FeCl3和KI反应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围绕化学反应限度是客观存在的这一事实展开层层分析。然后,在通过SO2与18O标记的氧气反应,追踪18O的去处,及反应中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揭示可逆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平衡的特征。这一课中,对于教学目标“掌握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等概念术语”的落实,不再是对概念咬文嚼字的理解,而是通过对特定现象的认识与理解,来发现一般性的规律或理论。并且,学生学完这一课后还能用这些规律或理论去理解、解释其他现象或事实。
案例2:甲烷与氯气(1:4)充分光照反应后,产物混合气体依然呈现浅黄绿色。核心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和体系的构建。在教学中,也可依据实验现象、物质的结构特征等证据理解知识,尝试运用模型的方法掌握知识,学会从宏观与微观、变化与平衡相结合的角度解释知识。
案例3:《化学平衡的移动》一课在讲解时,可以构建如下模型:
案例4:《硫及其化合物》一课在复习课堂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如下模型:
2、创设问题情境,关注学习的价值,体会“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结合相应的基础知识,创设教学情境,有意识地融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科技领域的新成就、科学家们的感人事迹等相关内容,体现育人价值导向;有意识地融入化学与社会、环境、生产生活等相关的内容,体现应用价值导向,突出“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教育。
案例1:在《氯气的化学性质》一课中,用视频展示液氯运输车侧翻的情景,并创设如下为题:①为何发生氯气泄漏时,人应该往高处逃生?②为什么可以用钢瓶来储运液氯?③氯气泄漏后,有什么办法来处理?④为什么喷洒碱液可以吸收氯气? 生活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我们可以用手机随时记录素材。案例2:酒的广告中,经常会出现“陈年酱香”之类的广告,将这画面定格下来,即可作为《酯 油脂》一课的引子,引导学生思考酒的酿造为何要密封?为何酒越陈越香?这样,在引发学生兴趣,基于化学思维素养、解决问题能力素养的同时,也恰到好处地落实了化学的结构性知识。
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与化学知识的简单应用,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有效地将其结合起来。
案例3:利用水果可以制作简易的原电池,如将两片铜片插入一个成熟的番茄中,就能形成一个很好的水果电池,在讲解《原电池》一课时,可将该简易电池与音乐贺卡相连,当音乐声响起时,学生自然而然进入了学习的氛围中。
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改变学生能力结构。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高考中对于探究内容的考查,有针对化学实验的,也有不涉及化学实验的。实验广泛涉及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实验原理、仪器的连接、现象的描述与解释、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等方面,非实验内容大多是给出相关资料,要求学生在读懂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回答问题。从试题的选材看,多为教材实验的组合与改进、实验中异常现象的探究、与工业流程背景问题的整合。其综合程度高,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目前所倡导的核心素养教育是高度一致的。
案例1: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在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如图1所示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所给出的相关实验事实、所测定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推理,最后准确得出有机物的结构。
从图1看到,这节教学内容看似简单,但是较好地融入了对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方法的培养。通过所设计的两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依据实验现象、反应事实和实验数据,层层进行分析探究。从探究元素组成到探究分子式,再到探究有机物的结构,既突出了化学知识,又突出了学科素养中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及化学学科特质的思想和方法。
在进行有关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等内容的教学时,要立足于教材,有针对性地设计探究活动,特别是探究实验。以教材中的实验和探究内容为载体,梳理实验原理、操作、现象及结论,教给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思考实验的改进、异常现象的分析、原理的拓展挖掘等。尽可能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训练学生用正确的思维、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时体现化学课程价值的必由之路。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改革教学的方法和过程,关注学生个体知识的建构和应用,创设有利于能力发展的学习和现实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第二篇: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摘 要:核心素养作为学生终身发展以及适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养,其也是学生化学关键能力以及品格的体现,因此,教师应加大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通过有效的途径来提升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 培养 学生 核心素养
化学核心素养作为化学学科的特点,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知识、态度与情感的有机统一,它可以在学生离开学校之后仍保存在学生生命当中,并对推动学生生命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一种综合素养。化学素养是需要培养的,而高中时期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接受能力也比较好,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最好时机。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科学思维方式的构建以及实验探究的实现和创新等多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应该基于化学本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中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促使学生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具有当代高中学生特色的化学核心素养。[1]
一、培养学生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1.设计可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技能以及学习水平,并对教学的后期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引作用。因此,要想提高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质量,就必须不断完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通过二氧化硫溶于水这种可逆反应来设计目标,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目的。在化学当中,二氧化硫和水之间可以形成可逆的反应,高中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可以充分利用该理念,对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予以适当的调整,促使该目标能够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来进行,也能同时向逆反应的方向来进行。教师在此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之间的复杂反应。这种目标之间的转变看似只发生了很小的变化,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花絮思维以及迁移式的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及素养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同时,当前我国高中学校对化学知识的考核,主要通过成绩考核的考核来评断学生的能力。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促使学生过于重视成绩分数,力图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获取到高分数。虽然这样能在短时间之内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但是,这样实际上是无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因此,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就明确指出,应该要将以往以成绩为目标的方式转变为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在教授《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时,如果依照以往以成绩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要在课堂之上将化学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听即可。但是,在新课改之后,教师应该注重的是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应该在课堂上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原则,使用多媒体等创新手段来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氮及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了解含氮化合物的应用以及对社会生产的作用。虽然,这样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会消耗掉较多的课时,但是,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化学知识,还能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的化学学习方法。反过来,学生通过可逆教?W目标,基于含氮化合物的性质知晓含氮化合物对空气可能造成的污染,并研究出可预防氮污染的有效建议。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扎实的化学知识,还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2.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融入环保绿色的理念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化学理论知识,还必须要掌握这个社会所需的化学素养。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化学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环保方面,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越来越频繁,运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比如说,在空气污染当中,其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合物。基于此,为了能有效缓解空气污染,基于其化学特点,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化学方式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例如,煤炭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及氮氧化合物,给空气带来一定的污染。因此,城市管理者应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对化工、炼油以及硫酸厂等进行严格的管控,并对其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寻找出可替代的化学资源。随着我们居住环境的不断变差,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环保理念越来越强。在此背景下,作为新一代的学生该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比如,汽车在运行之后,会产生尾气,并发生N2+O2=2NO(高温条件下)的化学反应,也就是氮气的生产反应。学生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2CO+2NO==N2+2CO2,通过这种转移电子的方式来废除汽车尾气当中的氮气污染。这样将环保绿色理念融入到化学课堂之上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起环保的理念,促使学生能够形成核心的情感素养与责任素养。[2]
二、结论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简单来讲就是学生在离开课堂之后,融入到骨子里的东西,其会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而不断发展,促使学生在学习化学当中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及习惯,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高中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其是学生良好习惯关键环节,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对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通过培育核心素养来保障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彩霞.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2_,(93):158.[2]张莹.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_,(07):18.
第三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
摘 要:高中化学教学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掌握实际问题。加强对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有利于学生提高化学成绩,也有利于学生化学学习思维的培养。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核心素质培养的内涵和重要性,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的四种教学策略,最后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进行了总结。
中国论文网 /1/view-13041657.htm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内涵
化学课程教学是现代高中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化学能
力的提高和化学知识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注重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核心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化学能力素养的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核心素质培养包括:情景设计、实验教学、概念教学、训练设计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这些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高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升都有着显著地影响。
一、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核心素质培养的内涵和重要性
(一)核心素质培养的内涵
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平衡思想以及变化观念、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探究、模型认知以及证据推理。对这三个方面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化学素养的提高,还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显著地影响。
(二)核心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核心素质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态度情感、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世界观等多方面的发展,它可以给学生提供适合社
会发展的化学知识、原理、方法以及观念,使学生具备学习化学学科的关键能力。高中化学教学也要注意对学生化学信息素养、跨学科综合创新素养、化学思维素养以及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的四种教学策略
(一)通过情景设计激活学习思维
任课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教学情景的创设,对教学教材内容的重点讲解,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找到切入点。对教学情境的设计方法包括:实验展示、图片展示、播放视频、举例子以及分析数据等方法,这些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课堂带来活力。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可以利用学生的关注点,利用生活认知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用提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进入到文本的学习中,这种方式可以
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例如,在进行“焰色反应”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会产生一些疑问:“除了无锈铁丝和铂丝外,是否其他金属丝也可以进行实验?”“钾的焰色反应过程中,是否一定需要借助蓝色钻玻璃进行观察吗?”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提问来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思考、探究,并通过情境设计还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上述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
(二)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点内容,有利于学生学习认知、模型认知以及证据推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除此之外,化学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思维严密性以及动作的敏捷性,从而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形成。在化学实验中要尽量减少教师对实验的演示,增加学生亲自参与实验的机会,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实验教学中应多设置一些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设计能力,教师要加强指导避免出现危险,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验结果来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给学生提供实验机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也可以从��验的成功中获得成就感,有利于增加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主动性。例如,在“金属钠的性质”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只有借助实验探究才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如金属钠质地柔软、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空气中易被氧化、可以用小刀切割、与水的反应比较剧烈等,从而得到比较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更好地提高高中学生的化学素养。
(三)强化概念教学
概念教学包括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解读方式,使学生可以更容易的接受。教师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的思维展开教学。掌握学生认知规律,从而更容易的进行重难点的突破,进行针对性教学。
教师也要注意对教学方式的筛选和优化,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化学物质分类”过程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化学概念进行总结和归纳,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化学概念归纳方法,这样既可以加深他们对分散系、元素及化学反应类型等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概念的运用。
(四)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化学教育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化学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化学教育信息化具有资源全球化、教学多样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等等优势。信息资源的来源可以是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学生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等来了解到与化学相关的社会新闻,使他们可以走出课堂,对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对热点新闻中的化学知识进行剖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互联网中的海量
信息,如物质的微观结构、化学史与科学家、各种有趣的实验等等,可以为学生展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通过网上的化学实验视频可以增加化学的趣味性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也可以自主参与学习,通过上网收集整理信息,与同学讨论交流,从而得出结论。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我们提供物质微观结构的图片和比例模型、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参考、化学史、化学实验视频以及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等信息。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防止学生沉迷网络以及其他负面效应的产生。例如,在进行“氨气的制备实验”一节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的方式,把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节点共享到本班的微信群或QQ群里,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自主点击下载、观看,其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
随着人们对核心素养培养的不断关注,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中化学对核心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发展,使高中化学的教学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对高中化学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的同时,也有利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宿松县隘口乡中心小学 吴宗香
摘 要: 核心素养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从注重围绕数学学科核心概念开展教学、提供学生研究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机会、研究数学发展历史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借助原始问题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意识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实践教学策略
新课改后,小学教育提出核心素养概念,改变了原有教学中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促进单一化教学向素质教学转变,实现能力与品格并重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核心素养已跃升为教育界热点,成为教育者们借以深化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学质量评价、教师专业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
一、围绕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开展课堂教学工作。
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要求围绕数学学科核心概念开展教学。核心概念是构成学科骨架的、具有迁移应用价值的概念。揭示学科知识的本质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具有统整学科知识的功能。以数学核心概念统领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进行综合思维并实现学习能力迁移。因此,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学重心从注重“讲授→记忆”具体事实转移到对核心概念统摄下的学科知识及结构的“深层理解→迁移应用”上,以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
例如,“百分数”教学为了促进学生对“百分数”这个核心概念的深层理解,首先可以把核心概念具体化为一般概念知识,如“百分数的意义;求百分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然后,通过一系列驱动性基本问题,如“百分数有何意义?”“怎样求百分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怎样互化?”“百分数有何应用价值”等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最后,围绕驱动性问题设计、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分析关于百分数的意义、特征、性质、应用等具体数学事实基础上促进对一般概念的基本理解,最终建构核心概念。
以核心概念统领,设计“具体数学事实→驱动性问题→理解一般概念→建构核心概念”双向互补教学主线,对核心概念形成的普适性认识具有持久迁移应用价值。学生一旦建构核心概念,就可以通过核心概念迁移应用解决现实性问题,从而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核心概念教学的价值体现。
二、开展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研究如何应用数学思想的方法。
提供研究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对数学原理和态度的学习迁移,发展数学思维。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要求将教学重心从教师教学生转移到学生自主探究建构知识方法过程上,要求为学生探究性学习创设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适当方法解释问题,从而获取知识、领悟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并提升通过数学探究获取知识、研究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圆的周长”探究中,教师提问通常都有共同之处:先让学生猜猜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几倍?然后根据猜想设计方案测量需要的数量并进行验证,最终得到数学结论。这个过程看似注重学生有证据地猜想、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能力等探究能力培养,实质上并没有给学生质疑思考探究中可能产生的诸般问题的机会:为什么要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为什么要用周长除以直径?实验数据存在的误差是什么?”等等。不难发现学生所谓的“合作探究”只不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几个人一起操作”的大问题,是在简单重复数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而已。
显然,这样的教学不能提升学生独立建构知识思想方法体系的能力,只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不断反思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精确地测量所需的数量?为什么要用周长除以直径?为什么要进行多次测量等问题?并引导学生对现有结论进行反思和质疑:误差是哪些原因造成的?怎样减少误差?等等,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研究数学发展历史,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科学态度和情感体验,教师若能借助数学发展历史挖掘知识背后的孕育发展、由潜到显的转化历程,帮助学生体验数学曲折发展史中涌现出来的伟大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则更富启迪。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向学生展现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真实历史过程,帮助学生切实体验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例如,分数教学中“小数点的由来”,教师可以呈现小数发展演变过程:1700年前我国数学家刘辉开始应用十进分数→前人用低一格摆算筹的方法表示小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小数→大约400年前用小圆点来分隔小数里的整数和小数部分→现在的小数表示方式。给学生留下数学发展足迹,领略数学家的伟大贡献,体验前人不断继承、研究和发展数学过程中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
通过提供丰富的数学史,给看似枯燥、冷漠的数学注入充满人情味的数学家、数学故事等,带领学生领略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精神,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他们数学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四、借助教学策略,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适宜进行自主探究的原始的、未知的、生活的和现实的问题情境,设置待解决的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提供充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独立自主尝试用各种方法开展研究活动,从而拓宽视野,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体验数学探究乐趣和精神,培养探究能力并养成良好数学素养。
例如,教学“认识圆”后,教师提出: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追问:车轮为什么都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该装在哪里?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相关知识和方法查阅资料,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研究探讨,列举验证等,了解车轮构造原理——车轮在地面上滚动时,车轴离开地面的距离总是等于车轮半径,车子就会平稳行进,不会上下颠簸,从而有效巩固“圆”、“圆心”、“直径”、“半径”等有关圆的概念知识。
只有把学生置于真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自主探究,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知识方法,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意识和关键能力,才能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转变教学理念和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方式和过程,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应用,以及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及确立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林钦.《关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 [2]胡玉华.《科学教育中的核心概念及其教学价值》 [3]胡玉华.《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建议》 [4]陈朝东.《数学史在我国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渗透》
第五篇:分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分层教学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燎原中学
王淑艳
202_年,北京大学徐凯文博士调查发现,30.4%的北大新生厌恶学习,存在“价值观缺失导致的空心病”。北大这个样,其他学校学生对学习的持久性、长期性可想而知。因此国家在此时提出未来公民所必需的核心素养,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那核心素养怎样在课堂上得以发展呢?我们觉得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 收获,这样从初中生开始培养,让孩子们有目标,有理想。
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目标,当目标容易达成时,学生就由被动变主动,学生就不是在课堂上浑浑噩噩,无所收获了,这样也提炼了孩子学习的兴趣,理想的达成,培养了全体孩子的信心,也就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对学优生我们应以放为主,放中加以指导,对于中等生重在指导自学;对学困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
这一年我们一直在学习分层分组教学方法,分别是先学习了理论,又在崇文实验学校听了示范课,然后我们又在自己的课堂里针对我们的学生进行了分层教学,初中数学课分层施教正好符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素养理念。
一、学习目标分层我们在充分了解学生新授知识学情的前提下,可按照A、B、C三个层次的知识储备水平将学生分层,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A组学生会分析,会学,完全理解;B组学生会讲解,学懂,全部掌握;C组学生会应用,学会,基本掌握。2.能力目标:A组学生主动探究,边讲边学边提炼;B组学生主动质疑,边做边学边反思;C组学生主动参与,边问边学边总结。3.情感价值观目标:A组学生科学严谨,乐于展示成果,内化所学;B组学生合作探究,乐于交流经验,体验所学;C组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投入学习,认同所学。二,在课堂上我们也按照我们的备课实施分层教学,例题分层,习题分层,三,在座位上也是采取ACB的方式,这样AB组的学生都可以带着C组的学生,这样就把课堂分散给学生,每个人既要管好自己,也得协助老师管理好别人,培养了孩子的集体荣誉感,也锻炼了能力,还有全员的参与感,自我管理能力,和管理他人的能力。所以分层教学促进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完成了核心素养的六点大方向的要求。
关于分层教学为什么能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后谈谈我课堂的几点改变,这种改变也就是孩子的核心素质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好。
1.越来越多的学生融入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在我们以前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只提问学优生、中等生,导致大多数学生听课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而现在的课堂上,对于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我设置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要求,给他们搭建不同的舞台,他们感到了被关注、被尊重,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乐于参与课堂中来,跟上老师的思路,积极发表见解,他们感觉到自己在课堂上能做很多事,只要努力学习自己也能会做练习题,越来越多的学生独立完成了作业题,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一个个脸上露出了笑容。2.我做到了面对全体学生,不让任何一个掉队。
农村一大部分学优生会择校,所以我们剩下的学生基础相对不好,对学习兴趣不大,面向全体学生是无法实现的。但是通过分层教学后,只要我们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心中真正装着我们的全体学生,仔细的认真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不放弃他们,谁都渴望被关注,然后认真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在不同的环节关注不同的学生,精心设计分层作业,我们的课堂就没有干坐生,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收获。
3分层教学让学生都能参与实践,做自己的主人,成为会学习的人。
以前的课堂只是一部分学生的课堂,现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所以全部参与进来,对于学困生我们设置了比较基础的知识目标,带着自己的任务参与到组员之间的学习与互动,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4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核心素养的核心。
全面发展的人,首先应该是健康的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所以无论怎么样,都得首先让孩子成为健康的人,课堂上我们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培养他们的乐观,还有专注,分层教学能让每一个学生有所获得,有事可做
5.当然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分层教学还需要完善。
每一种教学模式不可能被所有课直接用,所有学生皆能用,不能生搬硬套,要因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层教学方法,应该因课而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达成我们一样的目的,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分层教学是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通过“计划——行动——反思”不断去完善。
总而言之,分开层次,承认差距,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机遇,更多的机会。分层教学中要鼓励成功,也得允许失败,并帮助困难学生:分层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最终的目的是促进所有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当核心素养这个名词被提出时,当核心素养走入我们的课堂时,教师就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上完成这一使命,让孩子的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得以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分层教学法促进学生核心
素养的发展
燎原中学
王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