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 构建可持续绿化工作机制
编辑:梦里花开 识别码:14-523666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14 14:59:51 来源:网络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

构建可持续绿化工作机制

绿化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一项长期基础性工程。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我镇委员活动组通过调研、座谈、走访,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绿化造林水平作浅显的探索和思考,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全市绿化造林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我市高水平实施了枣林湾全域绿化、宁通高速绿化提升、沪陕高速和333省道绿化带以及353绿化景观带建设、村庄绿化工程等。2017年底,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8.48%,超全省林木覆盖率5.58个百分点。先后创建标准化示范村2个、森林生态示范村3个、绿化示范村137个、绿化合格村145个、星级庄台110个。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市”、“江苏省绿化造林成效显著县(市)”、“江苏省村庄绿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等称号。几年来,绿化美化最直接的效果是:城镇变“美”了。通过推进道路绿化升级改造,城镇主干道呈现出一道道色彩斑斓、亮丽养眼的风景线;通过推进园林城市建设、“翡翠项链”计划、公园体系建设等工程,提升了城镇建设品位。乡村变“绿”了。2015-2017年,实施乡村道路绿化提升三年行动,对全市1200公里467条县、乡、村级道路进行绿化提升,开展成片林建设、增建乡村休闲小公园、小游园,村内见缝插绿。新增成片造林4.42万亩,乡村森林绿量大幅增加。空气质量变“优”了。由于全市域推进绿化造林工作,改善了植被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了空气质量。

二、全市绿化造林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市绿化造林成绩有目共睹、毋容置疑,但也存在值得引起重视的几个方面突出问题:

一是绿化理念上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我市对绿化造林工作的认识,从最初“栽树永远没错”到“栽什么样的树、如何栽好树”,从“追求泛绿化”到“打造精品化”,从“数字考核”到“现场考核”,折射出我市对科学绿化造林的系统性思考和探索。但在绿化造林实际工作中还没有真正将目标和考核要求落实到位,存在视觉效果代替质量现象。如在“精准”打造上,对树种的搭配,乔木、灌木、绿地占比等方面没有明确要求,造成绿化单一、色彩单调、同质化现象严重;在绿化效应上,重短期视觉效果,存在绿化过度问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浪费;在尊崇自然、师法自然上,未能体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缺少地方特色,甚至有照搬城市绿化模式打造村庄绿化现象,千村一面,绿化景观不自然、不协调等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规划设计上需要进一步体现科学性、合理性。

近年来,我市在省道333绿化带和省道353景观带建设中,率先实现了“多规合一”,体现了高标准的设计理念,不仅实现生态、景观和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而且较大幅度降低了绿化成本,成为全市绿化造林规划的成功范本。但是在规划制定和实施中仍存在薄弱环节。如在规划的整体性上,全市域“多规合一”尚未形成,国土图斑和绿化图斑存在不一致现象,造成林地与农地、林地与项目建设之间的矛盾,最终影响绿化造林成果的巩固;在规划单位选择上,缺少比选,规划质量参差不齐;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调查研究不充分,征求意见走过场,或以个别意见代替指导意见,难以全面客观把握标准;在规划评审上,缺少专业人员把关拍板,技术指数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现象。

三是栽植管理上需要进一步体现优质化和专业化。

目前,全市乡镇(园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普遍老化,造成在栽植管理环节监管缺失。如在栽植前期,存在地形整理不到位,水系配套不到位,底肥落实不到位等现象,甚至存在栽“过时树”,栽“杀头老弱苗”现象;在苗木品种选择上,追求“高大上”,忽视本地树种的选择,造成苗木“水土不服”,生长缓慢;在苗木规格选择上,存在栽过大树,过密栽树,追求视觉效果,忽视了苗木生长空间;在后期管理上,存在人员、技术、管护不到位的现象,树木扶正、抚育、抗旱、防病等工作不及时。

四是投资主体需要进一步实现多元化和社会化。

当前,全市绿化造林栽植、管护主体多为政府投入,个人、企业参与造林工作不多。随着苗木单价、土地租金、管理成本逐年增加,乡镇绿化造林负担重、压力大。据了解,近两年园区和乡镇每年绿化造林投入都在1000万元以上,长期以往,难以持续。

三、几点建议

俗话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我们要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努力构建可持续的绿化机制。

(一)建议坚持目标引领与科学评价相统一。

以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为目标,统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制定《全市绿化造林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解决绿化规划与其他上位规划衔接的问题,城乡绿化统筹发展的问题。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原则,规划重点绿化和非重点绿化区域、节点绿化和泛绿区域、经济林和公益林区域,增强绿化造林计划性、针对性。完善绿化考核评价体系,对照森林城市创建指标,结合仪征实际,细化分解,落实考核责任。以目标引领方向,以考核调节质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杆标尺量到底,使全市绿化有方向、有目标、有考核,全面提升绿化整体水平。

(二)建议坚持绿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按照“量力、适度”原则,统筹安排每年的绿化规模、资金,保障持续稳定投入;遵循自然规律,大力推广应用乡土树种。当前,我市部分优质的乡土树种在逐年消失,需要加大乡土树种保护和培育力度,提升乡土树种在全市绿化树种占比,实现降本增效。秉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理念,不求一日成景,不求毕其功于一役。按照先急后缓原则,保重点区域、景点绿化,保生态脆弱区域绿化,分步实施,集腋成裘,持续推进,确保绿化投入不超出经济承受范畴。

(三)建议坚持绿化管护水平与高质量标准相适应。

对标高质量绿化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典型示范,将333省道绿化带、353省道景观带作为全市绿化示范工程,通过现场观摩,总结交流,形成各类绿化指导手册。二是强化培训,举办现有管理人员林木栽植、管护专业技能培训等,将现有的园区乡镇农技人员培养成“土匠人”“林秀才”。三是采取服务外包形式,委托当地有管护经验的种植企业就近托管。四是强化管护考核,确保绿化成活率,促进管护水平提升。

(四)建议坚持社会参与与政府主导相融合。

一是与重要的景区、景点项目建设相融合,如结合景区绿化提升,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景区提升绿化质态;结合土地平整项目、村村通道路工程、水利兴修项目,搞好农田林网、乡村公路、河道水库绿化工程。二是与农业结构调整相融合,鼓励本地企业或农民种植大户参与本地树种培育工作,采取代育苗木、协议供应的方式,调动企业或农民参与绿化造林工作。三是与农民致富相融合,结合村庄绿化、“四旁”绿化工作,通过提供苗木等方式,鼓励农户在庄前屋后栽植树木,建立小竹园、小果园、小花园,营造具有乡土特色绿色环境,展现田园风光,体现村野自然新农村风貌。四是与生态文明创建相结合,鼓励社会各部门、企业,认建认养“责任林”、“示范林”,形成全民植树护绿大格局。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 构建可持续绿化工作机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