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关于划分地勘事业单位类型的说明
编辑:心上花开 识别码:14-852201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29 10:55:0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划分地勘事业单位类型的说明

关于地调院(测试中心)划归为公益服务

一类事业单位的申报材料

一、省地调院(测试中心)基本情况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是根据国务院《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和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关于江西地矿局属地化管理会商纪要等文件精神,于1998年7月组建,202_年9月,省地矿局为地调院增设了6个地域地调分院和4个专业分院,各分院业务上由地调院指导,经济上独立,人员定编为560人。202_年11月,在省地矿局的战略性部署安排下,又与省局实验测试中心合并重组,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使服务领域涵盖到了地学专业的所有学科,包括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数字国土、资源规划、岩矿测试与选冶试验等等。现有在职职工391人,大学以上学历338人(其中博士和硕士45人),专业技术人员314人(教授级高工15人,高级工程师78人,工程师78人),是一支多学科、高学历、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也是我省唯一一支主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工作的专业技术队伍,同时也是我省一支多学科、多工种的综合性分析测试研究机构和质量检测机构。

我院目前拥有各类资质26项,其中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勘查、地质灾害危险

性评估、实验测试、选冶试验、岩矿鉴定为甲级资质。已基本达到了国土资源部“精兵+现代化”与“建实建强”的要求,地质工作领域也全面覆盖了公益性地质工作的专业范围,具备了新形势下作为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能力、水平和资质条件。

成立以来,省地矿局先后投入数千万元,用于地调院(测试中心)的基地建设、装备建设(交通、物化探与分析仪器、计算机软硬件等)及生活与办公条件的改善。建立了以计算机为核心,以GIS、RS、GPS、ICPMS系统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地质调查新技术体系,所有地质成果实现了全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与信息化的数据库管理。同时,我院(中心)还拥有全省最为齐全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资料、国内外地质矿产情报信息科研资料,建设有专业情报网及分析研究体系。

历年来,我院(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积极探索地质找矿工作新机制,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谋划发展,在“公益立院、商业强院、科技兴院、开发富院、民生稳院”总体思路指导下,立足公益性地质工作,把握国家政策,抢抓发展商机,取得了经济建设持续快速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我院(中心)地矿经济年均增长速度24%,较“十五”末的2.29万元增长了192.57%,202_年在职职工人均收入6.7万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3.95%。先后承担国土资源部公益性(大调查)地质工作85

项(省内67项,西藏10项,新疆8项),申请国家公益性地质专项经费3亿多元。涉及专业领域有:区域地质调查、资源战略远景调查、矿产资源评价与总体规划、区域物探、化探、水文、环境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旅游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与规划、数字国土与数据库建设等,并在各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1、基础地质方面 已全面完成了全省17万平方公里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重砂测量,同时编制了近200万字的《江西省区域地质志》和《江西省区域矿产总结》,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及基本建设提供了整装配套的基础地质资料与图件,对于指导全省地质找矿和勘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2、矿产地质方面 202_年以来,我院先后在省内、新疆、西藏等地开展公益性和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18项,在省内新发现1064处矿化异常、106处新矿产地,提交多处超大型矿产资源勘查基地。03年在西藏阿里地区发现了已被国土资源部列为西藏三大经典矿床之首的尼雄、滚纠两处超亿吨的超大型富磁铁矿;05年在新疆伊犁地区新发现3处大型铜资源勘查后备基地,预测铜资源量可超过500万吨;09年又在万载县兴源冲探明铜资源量10万吨,在高安打出了3.82米厚煤层;今年,在瑞昌仙姑台又发现一中大型斑岩型铜矿。

3、环境与灾害地质方面 我院先后承担了铜鼓等17个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发现了一批坍塌、地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重要隐患点,编制了防治预案,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开展对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宜春、萍乡等江西主要城市的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针对城市垃圾场的选址与堆放、饮用水源地的取舍、地下水的开采与建筑、人口密集区的水质污染治理、城市的规划、发展与合理布局等从地质环境背景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与治理措施方案。

4、农业地质方面 省部合作项目“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的工作成果,在去年十二月通过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江西省政府共同组织的专家审查,认为该项目成果是一项具有重大地域特色的原创性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为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地质技术支撑。项目取得了海量的调查数据和一批调查评价成果,所获得的多项成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土整治、土地开发利用、城乡规划、农业区划、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和地方病防控等提供了科学依据。项目工作成果显示,在我省萍乡、宜春到乐平地区存在4000多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资源,是我省今后发展富硒农特产业的优质土壤资源。其中丰城市利用该项目成果,招商引资15.6亿资金(已入园资金5.6亿元)正在全力打造中国生态硒谷,至

202_年建立了9个富硒产业基地和一个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低碳农业科技园,已完成投资4.5亿元,实现产值8.7亿元,带动农民增收4687万元,人均增收1885元,解决农民就业3700人,开发效果日益显现,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5、旅游地质方面 我院先后主持完成了龙虎山、三清山、武功山等国家级与世界级地质公园的申报,并受省政府委派,高质量完成了三清山和龙虎山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地质地貌考察、科学论证、文本编撰等工作,使“申遗”工作取得成功,得到了中央有关部委和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并先后获得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和三清山申遗工作省先进集体称号,其中龙虎山地质公园申报工作还获202_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6、“走出去”方面 为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开拓好两个市场,我院积极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并取得了较好成效。在莫桑比克成功申请10处探矿权,涉及铜、金、银、铀等17个矿种,并与莫桑比克有关部门和省份进行了广泛联系,08年,成功邀请了该国矿业部副部长阿卜杜尔访问江西,并与我省签订了合作协议。今年又在莫桑比克太特省发现一个中大型钛铁矿。

7、在分析测试方面 先后参加了国家水系沉积物标样、非金属标样的研制和标准方法的制定,研究并编写了专著

《钨矿石分析法》,在测试研究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并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江西省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8项,地矿部科技成果四等奖19项。多年来为我省的地质找矿、矿产综合利用与评价,环境监测、区域地质调查、冶金、化工等领域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数据与研究报告,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院(中心)已完成验收的55项国家公益性地质项目,全部被评为优良工程,其中全国1:2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西藏措麦区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樟树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等七个项目获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二等奖;长江中游鄱阳湖及江西江段水患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还有二项成果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这些公益性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大批基础性地质资料和数据,较好地为我省的城镇化建设规划、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调查评价及进一步开展商业性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性技术支撑,同时为解决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及环境地质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建议划分地勘事业单位类型

依据我院(中心)的工作性质和实际情况,参照赣发[202_]16号的要求,我院建议划分为公益服务一类事业单

位。

三、依据和理由

我院(中心)成立事业单位的主要依据为:国土资源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原地矿部江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属地化管理会商纪要》(赣府字[202_]125号)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赣府厅发[202_]46号)及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2_]358号的文件精神。运作思路主要是建立一支主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的公益性地质工作,又能为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服务,对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引导和拉动作用的专业技术队伍。

我院(中心)的主要工作性质和职能为:

1、主要承担公益性地质工作包括区域地质调查、区域水工环地质调查、区域物化探调查、遥感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 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矿产资源调查,以及与上述地质调查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等。而这些工作主要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国土地质资料,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领域提供普遍的服务。具体来说,包括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的全国性地质调查评价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规划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进行的地质调查评价工作;为重要地区和重要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进

行的地质调查评价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权益而进行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其他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地质调查评价工作。

2、我院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投资主要由中央和地方财政负担。按照受益对象的不同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两种主要来源,涉及全国的基础性、公益性地勘工作主要由中央财政支付,而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性地质工作、农业地质工作、城市和地区的水工环地质以及旅游地质工作,则以地方财政投资为主。

3、我院(中心)是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承担江西省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职能部门。其主要承担矿产品、饮用矿泉水、饮用纯用水、金银饰品、珠宝等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以及相关产品定期监督抽查任务和其他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管理局的委托任务,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行政执法对产品质量监督、执法打假提供技术支撑。

4、我院(中心)还是国土资源部南昌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主要承担地质样品、矿产品、矿泉水水源地、金银饰品、珠宝等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承担政府、企业的委托检验,承担省国土资源厅对矿泉水水源地的监督检验任务和其他委托任务,为省国土资源厅行政管理工作和监督执法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

鉴于我院(中心)的工作性质,参照江西省委关于推进

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申请将我院(中心)划归为公益服务一类事业单位。

二○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第二篇:地勘需求说明

地勘需求说明

请地勘单位根据委托方所提供文件资料,根据建筑物特点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并对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设计、基坑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提供设计参数及建议。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2_)202_年版、《天津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T 29-247-202_)等国家及天津市规范、规程、文件的相关规定,本次勘察具体需求如下:搜集附有坐标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等资料;勘察范围内应能够涵盖委托方需求的所有建(构)筑物的区域;查明勘察范围内建(构)筑物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规律、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承载力;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构)筑物提出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构)筑物的变形特征;查明勘察范围内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查明地下原有管线的分布情况;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深度、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查明软土的分布、埋深、厚度及其工程特性,并评价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和赋存状态,查明主要含水层的分布规律,提供区域性气候资料;查明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及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提供勘察时的地下水位、水位变化趋势、水位变化幅度和主要影响因素;提供地层渗透性指标,并为降水设计提出建议;判别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提供场地土标准冻结深度;论证地下水在施工期间对工程和环境的影响,提出抗浮设计水位、最低水位等;提出勘察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地震分组;确定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或危险地段;判定场地埋深20.00m以上饱和粉(砂)土液化情况;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柱下反力给出可供选择的桩基方案,建议桩基持力层,提供桩基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并估算各桩型单桩承载力,建议桩型及相关施工工艺;提供各地层承载力特征值,对采用天然地基条件的可能性进行评价;进行地基基础评价、基坑开挖支护及降水方案评价、分析地基基础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对管道线路工程,勘探点布置应严格遵循《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2_)202_年版中第4.4.8、4.4.9条的相关规定;勘察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上述各项规定,其它未尽事宜按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规程要求进行。

第三篇: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类型划分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类型划分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按其功能和作用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三类:

●公益性项目:是指具有防洪、排涝、抗旱、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管理等社会公益性管理和服务功能,自身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水利项目。如堤防工程、河道整治工程、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除涝、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资源保护、贫困地区人畜饮水、防汛通信、水文设施等。

●准公益性项目:是指以社会效益为主,又有经济效益的水利项目。如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水库)工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等。

●经营性项目:是指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水利项目。如城市供水、水力发电、水库养殖、水上旅游及水利综合经营等。

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项目类型在项目立项时应予明确。省及以上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对于经营性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适度安排政策性引导资金,鼓励产业化发展。

文件: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水规计[202_]344号)

第四篇:地勘事业单位转型发展

一、调研选题背景

当前,传统地勘行业发展面临着矿产勘查市场急剧收缩、地勘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地勘事业单位事企改革混合运营的体制不适应市场需求、地勘单位自身能力建设有待提升、地勘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滞后等重重挑战。无论是基于外部竞争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还是基于内部运营模式和管理体制的现实需求,地勘事业单位转型升级工作势在必行。

近年来,国内宏观经济GDP增长率步入持续性下行通道。受此影响,地勘投资呈现断崖式下滑,市场环境低迷、竞争激烈等不利因素凸显;同时,工程建设领域最近也出现投资紧缩、房地产被动式压缩等现象,对地勘单位地质延伸业同样带来较大压力。

国家对地勘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企业化改革,现有事企混杂体制不利于地勘单位应对市场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地勘单位必须向市场要效益,转型升级成为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地勘单位将逐步通过事企分离、深化企业运行,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打造地勘实体经济,实现由生存型事业单位向发展型企业转型。同时地勘单位长期以来受“戴事业单位帽子,走企业管理的路子”管理模式的弊端影响,存在管理精细化程度较低、机构人员沉余等历史遗留问题,也急需通过管理转型得以解决。

二、地勘事业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传统地勘市场急剧萎缩,竞争激烈,加上地方保护政策限制,造成业务承揽困难,特别是利润高的业务。

(2)单位转型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支撑全院可持续发展的主营专业和核心技术,转型所需的资质、人才、技术及资金的欠缺对业务承揽造成影响,业务不足又影响到转型升级工作的有效开展,形成一种非良性循环。

(3)专业队伍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既沉员又缺乏转型发展所需的人才。

三、单位转型发展的举措建议

(1)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单位要建立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略、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营造集聚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聪明智慧得以充分发挥。首先要建立一套发现和使用人才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完善、合理的薪酬体系,为德才兼备的人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坚持用“制度留人、事业留人、文化留人、感情留人、福利留人”,做到让职工人尽其能;要尊重职工的个性,倡导简单而真诚的人际关系,因势利导,知人善用,满足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形成一个团结奋进,具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工作集体。

(2)树立市场导向理念:要重视对市场动态性和方向性的分析研究,积极寻找竞争不太激烈的领域,寻找某些存在资源配置空白的领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筹备地勘基金勘查项目申报工作的同时,加大对清洁能源、新兴战略性矿产资源、尾矿库砂石料回收利用等急需矿种资源的勘查力度;做宽做深土地和环境业务,加大对土地规划综合利用、绿色矿山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地下水污染治理、污染土治理等领域的技术储备和市场开拓力度;做实做细城市地质工作,加强岩土工程全产业链的资质能力建设和市场开拓力度。

(3)持续提升管理水平:树立全员管理意识,让每一个职工确实体会到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加强全要素投入,降低经营成本,在人才、装备、资质、平台等方面加强投入,在高端人才引进政策上给予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装备的自动化水平,逐步降低人工成本投入;积极探索资质共享、项目共揽、效益分成的内部激励机制;推动精细化管理,加强成本管控,提高盈利能力;完善考核体系,建立健全且行之有效的员工业绩考核、激励和绩效评估体系。

(4)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和源泉,要建立健全的技术创新组织管理体系和激励措施,让每一个职工尤其是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感受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加大互联网+地质技术创新领域的投入,加大智能化装备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投入,加大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投入,逐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第五篇:浅析地勘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

浅析地勘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地勘事业单位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其原有的形式。然而地勘事业单位长期以来的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转型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地勘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进行分析。【关键词】地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前言

近年来,我国地质勘察单位的管理方式和体质进行全面的改革,并且地质勘察单位将会面临企业化改革。对于愈演愈烈的市场经济竞争,大部分地质勘测单位都已踏上转型的道路。在地质勘测单位纷纷转型的条件下,为了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以及工作效率,地质勘察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方法已经成为其重点关注的对象。就目前而言,地质勘测人事管理方面的工作仍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其人事管理方法和目前市场的人事管理方法有较大的差距,对地质勘察单位在人才方面的管理以及优化工作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从而导致该单位出现人才缺乏的现象。1.地质勘测单位人事管理出现的问题

地质勘测单位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需求、国防建设需求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对一个区域内的地层构造、地下水、岩石、地貌以及矿产等实施不同的研究工作。因为地质勘测单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其工作的范围一般比较小。

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为以人为本,将人做为有效并且重要的资源来进行合理的利用、开发以及管理。人事管理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来激发工作人员的相关潜能,从而让工作人员能够能积极、主动以及更热情地进行工作。由此可知,目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通过相应的管理体系以及制度的约束和管理,从而替换掉原先人治手段中出现的随意性以及散漫性。随着时间以及相关文献表明,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能够更好地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工作的积极性、工作的热情以及提升企业的潜力等,从而让企业得到高效发展。地质勘测单位如果想要和市场经济同步发展或者是实现全面接轨,地质勘测单位的人事管理的变化和改革方法以及方向就需要向现代企业的人事管理学习。

地质勘测单位人事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为人事匹配只能进不能出的情况,因为地质勘测单位一直以来都是采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方法来对本单位人员进行管理,从而导致其相关工作存在较大的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当单位需要用人时,首先需要考虑有没有编制,在没有编制的情况下是不能够收人的。而较常出现的情况为,一旦有空编,管理部门会随意招人,不理会单位是不是真的需要。人员一旦进行编制之后就几乎不会发生变动,此种只进不出的死板人事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单位的用人需求无法跟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严重影响单位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为工作人员在迁升方面只能上不能下,该种缺乏竞争以及单向的人事管理方法,磨灭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地质勘测单位人事管理的改革

通过上诉内容可知,地质勘测单位的人事管理无法为单位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如果地质勘测单位想要完美转型,单位就需要改革人事管理的模式和方法,从而让自己能够获得转型的基本条件。2.1改变思想,明确职责

让地质勘测管理人员改变固有思想,是改革人事管理方法以及模式的基础。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竞争愈加激烈的现代,管理人员必须明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单位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由此可知,首要任务就是让管理人员从人事管理方面作为切入点,改变原有的人事管理方法,以现代企业人事管理的工作方式以及格局来做好相应的工作,例如人事匹配、员工的升值或调职、对工作人员实施相应的培训工作以及带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满足本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确保单位能够更好地实现转型。2.2积极实践,落实工作重点

地质勘测单位进行转型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改变以及更新自己的同时,谱写与时俱进的新章节,在实践中不断改变自己,从而得以实现转型。地质勘测单位想要人事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单位作出有效的贡献,就需要根据以下说到的内容来改变自己。2.2.1人才规划

地质勘测单位的人事部需要根据本单位的发展计划来进行转变,也就是需要人事单位通过有意义的调研以及相应的预测工作来为本单位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以满足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一方面人事部门需要将单位的发展现状以及单位需要转型的目标做好相应的对比,找出现有的工作人员配置情况与转型目标的工作人员配置之间的差距,随后需要对工作人员的编制和变动来对本单位的原先的管理模式进行改变。人事部门需要合理并且科学地对单位人才进行规划和编制,从而满足单位对相应人才的需求。2.2.2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

地质勘测单位的转型发展、工作人员思维、掌握的知识以及相应的技术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对单位的发展以及相应的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可知,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已然成为人事部门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人事部门可安排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解放其思想以及提升工作人员的相应技术能力。对工作人员这三种能力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虽然三种内容分开进行培训,但是这三种内容具有辩证统一的特点,其培训的目标均为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2.2.3实现人才梯队建设

所谓人才梯队建设就是为单位培养适合的接班人,简而言之就是做好人才储备。正因为地质勘测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人才缺乏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地质勘察单位产生的严重的不良影响。由此可知,人事部门需要对目前各个岗位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分配的方法主要体现为老年、中年以及青年,以保证单位的各个部门均有足够的人才分配,从而保证单位的可持续发展。3.建立健全制度,保证各个部门的工作的稳定性

现代企业人事管理的主要特点为制度化,严格的制度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单位各项工作的稳定性以及长久化。制度化能够有效避免人治时期出现的不稳定性,从而能够让各项工作更稳定以及更长久地落实和贯彻。在转型的过程中,地质勘测人事部需要积极参照企业人事管理的方式以及模式来对原有的人事管理模式进行更新。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确保各个部门工作的长久性以及稳定性。4.小结

综上所述,人事管理就是为企业或者单位的整体发展而工作。人事部门的工作内容会跟随单位的实际情况、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形式的发展而变化,其中不会发生改变的就是人事部门工作的主要目的,其工作的目的是为满足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以保证单位各项工作的长久性以及稳定性,让单位可持续发展,并且让单位拥有相应的精神支持以及相应的额智力支持。人事管理的工作内容均会以单位的利益作为核心,不断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创新和完善,以满足单位的需求。【参考文献】

[1]王竹卿.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初探[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2_,(06):23-24.[2]王亚红.地勘事业单位人事问题及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2_,(02):84.[3]何静.浅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之地勘行业[J].中国市场,202_,(18):117-118.[4]黄杰.浅析地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J].东方文化企业,202_,(08):65-67.[5]李婉青.地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2_,(02):139.:

关于划分地勘事业单位类型的说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