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庄浪县关于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调研报告
编辑:空山新雨 识别码:14-1108284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8 11:12: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庄浪县关于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调研报告

庄浪县关于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调研报告

按照平发改代赈[202_]99号文件精神,我县抽组专人,积极配合市发改委督察组,于4月16日至4月20日,随机抽取我县韩店镇、郑河乡、柳梁乡等10个村,通过对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等扶贫工作的认真调研,进一步明确了促进我县贫困发展、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拓展以工代赈和易地搬迁的工作方法,提出了今后解决贫困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六盘山西麓,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全省4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总土地面积1553平方公里,境内海拔1405—2857.5米,年均降雨量547毫米左右,年均气温7.9℃。全县共有18个乡镇293个行政村,总人口4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17万人,耕地面积91.68万亩,山地占92%。202_年全县有255个贫困村,4.6万贫困人口尚未基本解决温饱,占农村人口的11.56%,低收入人口11.28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8.4%。至202_年底,全县有226个贫困村,3.96万人尚未基本解决温饱,占农村人口的9.6%,低收入人口5.9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4.3%。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及以工代赈项目为重点,以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解决温饱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不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全县上下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锐意进取,苦干实干,推动了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所建成有人饮工程、通乡油路、移民搬迁、县城建设、生态建设、排危建校、乡镇卫生院、文化站、基层法庭等项目,不仅改善了群众当前生产生活条件,而且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止202_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44亿元,年均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4.35亿元,年均增长8.7%;第二产业完成2.14亿元,年均增长11.5%;第三产业完成3.95亿元,年均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由202_年的55.4:17.9:26.7调整到202_年的41.8:20.6:37.7。

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固定资产投资6.09亿元,同比增长1.4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亿元,同比增长12.4%;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700万元,同口径增长1.9%,其中地方财收入完成2603万元,同口径增长15.3%;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15亿元,同比增长3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078万元,同口径增长5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66.6元,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1658.2元,增长7%。

二、农村贫困人口现状及变化情况

202_年底,全县总人口41.7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 4.6万人,占总人口的11%;低收入人口11.28万人,占总人口的27.1%。202_年底有绝对贫困人口3.98万人,低收入人口7.63万人;202_年基本解决8000人的温饱,稳定解决1.5万人的温饱,返贫 2.79万人,202_年底有绝对贫困人口4.56万人,低收入人口7.48万人。202_年底,全县总人口43.5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 3.96万人,占总人口的9.6%;低收入人口5.9万人,占总人口的14.3%。

从贫困人口的变化趋势来看,01到03年之间,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快,主要原因是,自202_年以来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再通过产业扶持,项目村贫困群众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这就为贫困户增收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在202_年,我县的贫困人口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又增多了,这是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返贫人口增加,贫困人口呈现大进大出的态势,在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中,80%的人群在年际之间有进有出。以202_年为例,当年有2.3万人脱贫,同时又有2.73万人返贫,当年贫困人口总量不但没有减少,而且增加了0.43万人。可见目前解决和巩固温饱的难度有所加大,减贫速度明显减缓,解决温饱不稳定的群众容易返贫。从近年来的贫困人口变化趋势情况看:扶贫工作已由“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期间以解决温饱为主转入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并重的阶段。解决温饱难,巩固温饱、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更难,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

三、贫困原因和贫困现状

1、自然因素。我县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基础条件十分脆弱。目前,我县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关山林缘区、高寒阴湿区和北部干旱山区,这里地域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干旱缺水,是物质贫困、精神贫困相互交织的区域。基础条件确实很差的村我县依然存在,如我县关山林缘区及山区还有将近3000户1.4万人尚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同时,由于霜冻、冰雹、农作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发,农民群众收入丰欠分布极不均匀,个别乡镇的少数农户甚至出现绝收。据统计,04、05两年,我县平均每年受冰雹、霜冻、病虫害等面积达80万亩,其中绝收在2万亩左右,减产粮食约20000吨,受灾的贫困村达226个,贫困人口达12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由于自然灾害,我县约有1.57万人返贫。

2、解决温饱的稳定性因素。202_年以来,我县使85%以上的人口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路走。共解决温饱1.678万户7.55万人,成效比较显著。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解决温饱的水平还很低,大部分农户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收入仅靠单一的种植业和劳务,在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极易返贫。据调查,我县“十五”期间共录取大中专学生11973人,供子女上学而致贫是其中之一。其中农村生源占86.7%,也就是5年来约8000户4万人有学生费用支出,这4万人中有0.74万人可能因上学而致贫。因病致贫是农户贫困的又一重要因素。柳梁乡的农民徐根宝,202_年出外打工时腿部受伤,三年来因治病花去了3万元,除家中所有的积蓄外,借债2万元,近两年又无经济收入来源,使该农户陷入绝对贫困,象这样因病返贫的全县约0.29万人。婚丧嫁娶等陈旧陋习在我县表现的尤为突出,个别立地条件差的村,娶亲彩礼高达4万元之多,是致贫的另一主要因素,象这样因婚丧返贫的全县约0.19万人。

3、“片带”与“面上”项目投资不平衡因素。目前,我县贫困人口分布呈点、片、线并存的特征,关山贫困片带贫困人口占总贫困人口的52.3%,北部和南部区域占47.7%。多年来,县上把扶贫攻坚的重点放在地域偏远、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东部高寒阴湿区和北部干旱山区,由于政策和物资的倾斜,重点乡村贫困面貌变化很大,发展较快,而其他非重点村由于缺少项目及投资,相对发展速度慢,变化不显著。全县村与村之间,户与户之间差距也在拉大。收入的不平衡造成富户掩盖穷户,平均掩盖少数、整体掩盖局部的“三掩盖”现象。如万泉镇西坪村,05年人均纯收入1879元,是全县收入较高的村之一。但调查中发现,有20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仅720元,比全村平均低1159元,是平均掩盖少数的典型村之一。随着扶贫职能及政策的转变,特殊的、个别的贫困户处在“面上”,扶贫政策很难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

4、县域经济实力与人口素质因素。因于自然和历史的因素,我县还处于农户经济状态,农业产值低,工业发展滞后,县财政十分困难。202_年底,全县财政收入370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62元,属全区倒数第一。目前 累计财政赤支5501万元。在这种财政收支情况下,要增加扶贫投入,发展地方经济显然力不从心。同时,我县的劳动力素质比较低下,全县劳动力高中以上占 8.7 %,初中以上占17.1 %,小学程度占38.9 %,文盲半文盲占35.3 %,这种低素质的劳动力很难适应扶贫开发的要求,一些行之有效的增产增收措施难以推广应用。

四、以工代赈建设的成就及主要做法

(一)主要成就

202_年至202_年,我县共争取各类建设项目164项,总投资达4.31亿元,国家投资3.47亿元。其中争取以工代赈项目114项,总投资1.07亿元,国家投资8280万元。项目建设使我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架桥通路,铺就了扶贫开发的快车道。针对我县山大沟深、交通工具不便的实际,我们把交通道路建设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先后实施交通项目49项,完成总投资6287万元,新建道路400多公里,马卧公路、水杨公路、雷马公路、郑试公路、泾甘公路庄浪至莲花段、通乡油路等公路的建设,解决了17个乡7万多人的行路难问题,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交通条件的改善,打通了贫困山区的致富通道,大大加快了我县扶贫开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二是兴水抗旱,开创了我县水利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干旱缺水是造成我县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把兴水抗旱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先后实施各类水利项目55项,完成总投资1.01亿元。实施了水洛河堤治理、万泉高川节水灌溉工程、何马坪节水灌溉、朱店三合村节水灌溉、万泉崔坪提灌、卧龙石何沟提灌、郑河马寺沟堤防工程、水洛中川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灌溉工程、集雨节灌、人饮工程、红崖湾水库除险加固、安全饮水、节水增效示范项目等水利工程,建成提灌、灌区改造、节水灌溉工程28项,实现节水灌溉面积2万多亩;新修集雨水窖8000眼,发展梯田节灌面积4500亩;治理河堤20公里,治河增地3000多亩,保护耕地1万多亩;建成人饮工程12处,解决12个村4000多人、1000多头大家畜的吃水困难。

三是保持水土,实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新突破。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县的基本县情,近年来,我们先后实施水保项目15项,完成投资948万元,实施了榆林沟流域、水泉湾、徐家沟流域、党家沟流域、湾李沟流域、史渠沟流域、惠岔沟流域、岔渠沟流域、赵墩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进行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路、田、林综合治理,机修梯田7000亩,建成淤地坝4座,治理沙土流失2300公顷,在一定区域内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

四是推广农林技术,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先后实施退耕还林、天保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工程、种子工程、农村能源建设等农技推广和林业项目8项,完成投资1.03亿元,实际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9万亩,建成优质小麦三圃田300亩,小麦良种繁殖田202_亩,农业新技术推广面积达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2%。

五是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紧紧抓住国家国债投资的良好机遇,先后争取实施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县一中实验楼、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职教中心培训楼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医院传染病区建设及设备配套、县医院传染病区污水处理、乡镇卫生院建设、妇幼站综合楼、县文化馆、县图书馆、法院审判楼、基层法庭、公安看守所、基层派出所、基层司法所、检察院业务和技术用房、村级政权建设、城区水源地改扩建、县煤矿“一通三防”安全改造、二期农网改造等重点建设项目34项,完成投资1.34亿元,有效改善了全县的基础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创造和谐庄浪、文明庄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

1、做到领导、机构到位。为了强化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了由分管县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以工代赈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以工代赈办公室,形成了一套有权威决策、有能力协调的组织领导系统和能够快捷、高效运转的工作班子。县委、县政府每年都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以工代赈工作领导小组的汇报,审查修订以工代赈远景规划和年度计划,筛选确定具体项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以工代赈工作中投入大量精力,亲自带队,衔接项目,争取资金,参与具体指导。

2、做到前期工作到位。近年来,由县发展计划局牵头,相关业务部门抽组人员论证筛选储备了一批符合以工代赈政策的好项目,建立了包括交通道路、水利水保、梯田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等门类比较齐全的项目库。坚持一次规划,分年实施的原则,先后编制了《庄浪县1994—202_年以工代赈项目建设规划》、《庄浪县“十一五”以工代赈项目建设规划》等中长期规划。在规划中确定了每个项目的实施年限,对没有进入规划的项目,一般不予上报,克服上报计划的随意性,杜绝安排人情项目,维护了项目建设规划的严肃性,确保其有效性和有序性。按照项目审批权限,对以工代赈项目的前期工作实行程序化管理,每年后半年开始进行次年以工代赈项目的前期工作,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逐级上报建设计划。凡上报省、地列项的项目,都要委托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单位完成可研或可研代初设,属于省上立项的还要报请省计委咨询中心完成可研审查。为了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县上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近两年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列入项目前期经费20万元。同时,各有关部门在项目前期工作中舍得投入,保证了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

3、做到项目管理到位。为了强化项目全程管理,我们制定了《庄浪县以工代赈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建立了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推行项目责任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制度,从施工进度、质量、资金配套、投工投劳等各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把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人身上,保证各个环节的管理不断档、不缺位。在项目报批、资金拨付、项目实施上只对应主管局,不对应二级单位和乡镇。每一个重点项目都有一名县级领导挂帅,有一个领导班子,有一个部门牵头承办,有一个项目负责人。建立项目建设调度制度,县发展计划局每月对以工代赈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对没有赶上进度要求的项目,责令承建单位查找原因,克服困难,限期赶上。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程序,推行项目预决算、招投标、竣工验收和按工程进度拨款制度,保证了项目建设进度,促进了项目建设的规范管理。

4、做到资金管理到位。对以工代赈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户储存、封闭运行、一支笔审批,所有建设项目坚持先预算,再施工,按工程进度拨款,不拖欠,不超付。具体操作过程是,在县以工代赈办公室设立专户,县财政将以工代赈资金拨入以工代赈办公室专户,由以工代赈办公室按项目进度拨付各项目建设单位,并且规定在农行开设专户,要求各项目建设单位也在农行设立以工代赈专户,县以工代赈办不向农行以外的帐户拨付资金,从而有效地加强了资金运行的监督与管理。各项目建设单位内部也建立专帐,与其正常的事业经费分开,一个项目一本帐,在上面检查和财务决算时一目了然。同时,每季度由计划、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合抽组专人,对项目建设资金进行现场调度和财务检查。了解掌握项目的进度和资金落实到位及使用情况,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单位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项目竣工后,由审计部门对资金进行严格审计,杜绝以工代赈资金被挤占、挪用的现象。多年来,我县财政十分困难,但以工代赈资金100%到位。

5、做到建后管理到位。在严格竣工验收的基础上,制定后期管理与维护责任书,做到每项以工代赈工程后期有人管,有人维护,出了问题有人负责。从今年开始,我们着手建立在建以工代赈项目档案,每个项目单独立档,内容包括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项目审查意见、评估报告、各阶段批复文件及竣工验收报告、验收鉴定意见书等。以前年度实施的较大规模的以工代赈项目,也在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建档。通过项目档案的建立,进一步推进以工代赈项目的规范化管理。

五、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

(一)完成情况

至目前共安排安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4批,项目涉及韩店、郑河、永宁、通化、水洛、朱店6乡镇36个行政村44个自然社,共搬迁安置贫困群众1494户8109人。完成投资5596万元,其中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3538.1万元,省配套59万元,整合其它项目资金245万元,市县配套及群众自筹1744.7万元。易地搬迁试点工程的建成,彻底改变了关山林缘区部分贫困群众的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看病难、学生上学难等实际问题,使贫困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新时期解决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重要举措,为我县新农村奠定建设了坚实的基础。

1、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努力改善安置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实施好移民项目,县上组织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乡镇进行了调查研究,听取当地群众对搬迁工程的意见,结合全县实际,坚持确保移民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基本生产条件有改善、生产手段技能有提高、生产持续发展有空间的原则,注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编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方案》,从选择安置区、土地开发、河道治理、灌溉设施、人饮工程、道路建设、农电线路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实用、完善的细部规划设计。止目前,建成安置区23个,院道1494道,修建砖木结构住宅6.5万平方米,建基本农田9657亩,防护林450亩,人饮工程19处,防洪河堤13.8公里,“U”型衬砌渠3.2公里,修建砂砾路面通村主干道及田间路65公里,小桥1座24米;改扩建学校5所,面积2882平方米,配套建成村委会16处1547平方米,卫生所14处715平方米,架设农电线路20公里,安装变压器7台,进户1494户。通过以上工程的实施,彻底解决了贫困群众“行路难、吃水难、念书难、看病难、用电难”的问题,不仅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称赞。

2、紧密协作,实施产业开发,努力提高贫困群众收入。为了让移民群众尽快富起来,我们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坚持把移民搬迁同退耕还林、整村推进等项目结合起来,真正达到开发式扶贫的目的。迁出区退出的耕地全部列入退耕还林项目,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在移民安置区配套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帮助移民群众实现生产方式转变。移民区先后实施退耕还林4370亩,建养畜暖棚240座,采取“投牛还犊”的方式,投放种牛480头,养羊600只。二是把产业开发同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结合起来,组织农、林、水、牧等专业技术部门通过各种形式,抓好移民户的实用技术培训,以牧业生产、中药材种植为重点,力争使每一户农民都能尽快掌握实用有效、操作方便的农业实用新技术,从根本上为移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保障,实现移民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洋芋种植1.2万亩,药材种植5400亩,蔬菜种植980亩。三是把开展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同劳务输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劳务输出,提高移民群众的经济收入,累计培训移民群众1200人(次),输出劳务人员1645名,劳务收入达650万元。通过全方位的政策扶持,使移民群众人均年纯收入从700元以下增加到1040元,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3、强化管理,保证质量,建设精品工程。工程质量是项目建设的生命线,群众最关心的也是工程质量问题。为了把这一利在当前、惠及子孙的工程干好,县上抽组专业人员对项目建设严把“三关”,确保了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建成。一是严把建设标准关。对安置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修建。在住宅标准上,根据绝大多数群众意愿,充分考虑群众经济承受能力和长远发展需要,按照“适度超前、适当提高”的原则,为移民户户均解决了4分住宅用地,除建成45平方米的砖木结构住宅外,还预留了养殖区,使移民户发展有空间。二是严把材料质量关。按照国债项目管理程序严格实行法人制、合同制、报帐制、监理制和招投标制,所有建设材料全部在县项目办公室的监督下统一采购、统一管理使用;同时成立了由村民代表参加的项目建设监督小组,加强监督管理,保证了工程质量。三是严把质量关。从项目建设一开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就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实行月调度、日检查制度,真正为移民群众建设高质量的移民小区。

4、严管资金,注重效益,降低建设成本。对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并按进度进行资金拨付,加强了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了工程进度和专款专用。同时为尽可能地节省建设资金,县上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有关部门在设计、质检、电力、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在公共设施建设中,水利、道路、治河等,尽量增加搬迁户群众投工投劳以节约资金,沙子、石头等本地有的建材,适当组织群众自已拉运,以降低建设成本。

(二)取得的成效

1、搬迁后迁出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搬迁前迁出区由于过度放牧和开垦荒地,加之当地群众砍林挖树,大面积林草植被毁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民温饱无保障,群众生产生活恶性循环。搬迁后迁出区全部退耕还林(草),实行封山育林,禁止垦荒放牧,原来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2、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迁出区交通、教育、医疗、通讯条件十分落后,人口素质整体较低。群众居住分散简单,大部分群众住着茅草屋或简易房子,缺乏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搬迁后在安置区配套建成了学校、村部、卫生所、人饮、道路及电力等公共基础设施,生活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观。

3、搬迁群众增收渠道、劳动技能及收入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搬迁前群众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广种薄收和家庭零散养殖,耕作方式粗放,劳动技能低下,农民人均纯收入在400元以下。搬迁后根据移民户实际情况,实施产业扶贫开发,通过劳动技能培训,让他们从一、二、三产业中掌握1-2门实用技术,在种植、养殖、劳务、贩运等渠道增加收入。

4、适龄儿童入学率有了很大提高。搬迁前教学条件简陋,有些村无学校,学生要到10华里以外的学校上学,部分学校一直实行“复式”教育,学生入学率低,辍学现象严重,文盲半文盲人数逐年递增。搬迁后,安置区均建立了六年制学校,离居住区很近,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教育质量显著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卫生保健也有很大的改善,基本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状况。

(三)主要做法

1、统一组织,加强领导,为项目实施提供保障。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为真正把移民项目建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发改、水务、建设、林业、扶贫、电力、卫生、教育及实施乡镇等单位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具体负责项目规划、设计及全程管理。实施乡镇成立了也相应的领导小组,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2、强化管理,保证质量,建设精品工程。工程质量是项目建设的生命,为此,我们始终把质量管理作为项目建设的中心环节,按照国债项目管理的程序,对项目实行法人制、合同制、报帐制、监理制和招投标制。同时,项目建设所有材料全部在县项目办公室的监督下统一采购、统一管理使用。并成立项目监督小组,由项目办、实施乡镇的分管领导及村民代表组成,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质量监督,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项目设计和基建管理程序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3、科学规划,合理设计,高标准实施移民项目。为实施好移民项目,县上抽组人员,深入乡镇进行了调研,针求当地群众对搬迁工程的意见,结合全县实际,支持确保移民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基本生产条件有改善、生产技能有提高、生产持续发展有空间的原则,立足开发,注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庄浪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方案》,从土地开发、河道流治理、灌溉设施、人饮工程、道路建设、农电线路、生活区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八个方面进行了细部规划,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最为科学、实用、设施完善的设计,得到了省计委的肯定,为项目的争取和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紧密协作,综合开发,为移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实施移民搬迁的最终目的,是要保证移民区的生产持续发展有空间,也就是能搬得出,住得下,生活好。为此,在项目实施中,我们坚持把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同退耕还林、整村推进结合起来,真正达到开发式扶贫。一是对搬迁区退出的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二是在搬迁村配套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以牧业生产、中药材种植为重点,实现移民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组织农、林、水、牧等专业技术部门通过各种形式,抓好移民户的实用技术培训,力争使每一户农民都能尽快掌握实用有效、操作方便的农业实用新技术,从根本上为移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保障。

六、扶贫工作成效及做法

1、群众参与式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扶贫开发效益与水平。群众参与式整村推进项目体现了群众意愿,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促进了项目落实,提高了项目效益,特别是“投母还犊,滚动发展”的机制创新,找准了扶贫资金持续、有效利用的突破口。近几年,我县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33个,其中重点村29个。共发展养殖户2396户,项目村人均从中增收221元,培养了畜牧业整村发展的典型,起到了以点带面的示范引导效果。

2、以贫困户增收为主的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全县围绕洋芋、果品、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和亚麻、药材、蔬菜三个区域产业的开发,落实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投资686万元,累计建成各类产业基地9.8万亩,饲养良种畜禽9.4万头(只),建成了良邑综合养殖、南坪大庄养鸡、岳堡关家养猪、水洛城郊奶牛养殖等一批养殖示范区,初步形成了建设档次高、品种新的关山及中北部山区以肉牛、苜蓿为主的草畜产业带、优质洋芋产业带、河谷川区的果品产业带,为贫困群众开辟了新的增收门路。

3、以改善民生为主的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贫困群众吃水难、行路难等基础设施问题是我县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近几年,县上依托以工代赈等项目,主抓了农村人饮、乡乡通油路、移民搬迁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改善民生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办成了一批事关庄浪长远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一是农村人饮工程。实施了总投资为3699万元的农村人饮工程,全县共建成梁水北调、店峡南调等六大人饮工程,解决了31.2万人的饮水困难,占全县34万农村缺水人口的92%。二是乡乡通油路工程。完成总投资3600万元,总长度136公里的郑试、乔阳等7条县乡公路改造铺油,一举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目标。三是移民搬迁工程。共在韩店、郑河、永宁等乡镇建成移民住宅1019户,搬迁贫困人口5470人,从根本上解决了林缘区贫困群众的贫困问题。四是坝系建设和小流域治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75.5平方公里,实行封禁治理面积114.5平方公里,新建淤地坝15座,骨干坝10座,生态、经济效益明显。

4、以提高农民素质为主的科技扶贫项目实施,提高了贫困人口科技文化素质。针对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的问题,结合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依托扶贫院校、农机学校、农广校、农技、畜牧培训中心等阵地,开展种养业、劳务技术培训4.2万人(次),全县掌握1-2门实用科技的贫困户达到4000多户,有效提高了贫困乡村干部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智力支持。

5、以提升产业链条为主的产业化贴息贷款项目实施,解决了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上的“卖难”问题。05年,省扶贫办下达我县产业化贷款贴息资金50万元,我们把贴息资金当作“酵母”,用于支持产业化开发,尽量做大农产品促销这块蛋糕,增加群众的产业化收入。全县在18个乡镇发放贴息贷款1258.9万元,扶持512户洋芋、果品等农产品贩运及加工大户,收购、销售农产品26.8万吨,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切实维护了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

6、以机制探索为主的世行贷款项目实施,为贫困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县自202_年实施世行项目以来,累计完成投资1830.69万元。完成马铃薯丰产栽培1820公顷,种植大黄等中药材386公顷,饲养猪、羊7337头(只),建成电力提灌工程3处,治理小流域9.3平方公里,新修乡村道路9公里,新建水窖202_眼,世行项目的实施,不仅促进了贫困乡村的发展,而且引入了先进的世行管理观念,使参与式实施项目的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了农户自主实施项目的能力。

7、全社会参与的帮村扶贫措施落实,帮助了弱势群体的共同发展。我县每年都要采取在县内、外召开帮扶单位座谈会、协调会等形式,组织省、市、县110多个单位参与帮村扶贫,动员帮扶单位出钱出物,对全县贫困群体开展帮扶。“十五”期间,全县累计向贫困乡村投放帮扶资金463.5万元,帮助村社整修、新修道路32.8公里,建成村小学25所,新修、维修校舍9800平方米,建成桥涵6座,建成村部55间900平方米,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

七、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和对策

1、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扶贫开发的坚强后盾。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国际确认世界贫困的标准每人每天消费1美元,按照这一标准衡量,我县还很贫困,说明我县解决温饱的任务还很艰巨,因此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全县各级党政组织的重要任务,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切实加强扶贫开发的组织领导。继续实行扶贫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奖优罚劣,形成政府协调、项目配套、部门联动、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切实把各项扶贫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完善和稳定各级扶贫机构和队伍,实现基层扶贫经常化、制度化,使各级扶贫组织成为“十一五”期间扶贫开发的坚强后盾。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以工代赈及易地搬迁项目建设。要继续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的根本措施来抓,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把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变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起来,以贫困乡村为单位,以项目为支撑,一方面,抓好流域治理、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小型水利,努力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对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村、社实施易地搬迁项目,彻底改变贫困群众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第三,在贫困乡村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和以改水、改厕、改厨为主的村容村貌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3、强化参与式扶贫开发,抓好整村推进项目。参与式整村推进是新世纪、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创新,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有利于突出重点,抓出成效。抓好了整村推进村的脱贫就可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有利于扶贫工作的进村入户,抓到实处;有利于资金的集中使用,整村推进是资金整合的载体;有利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今后,要在加强已建成的44个整村推进项目后续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采取整村推进与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等相结合的办法,抓好整村推进项目建设。

4、强化科技和劳务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由于低素质的劳动者无法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已成为扶贫工作的重点。我县贫困人口分布零散,文盲半文盲率高,提高劳动者素质将是一项繁杂的任务。激发贫困户人力资源是在市场经济中贫困户防止返贫的根本保证。一方面围绕特色产业开发,组织农技、畜牧、果蔬等方面的科技人员搞好实用新技术的宣传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贫困户的科技素质,为产业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加强劳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依托县职教中心、农广校、大众机动车辆驾驶员培训中心等培训基地,抓好建筑施工、家政服务、裁剪缝纫、汽车驾驶等劳务技能的培训,通过加强劳务培训和输转,增加贫困群众的劳务收入。

八、存在的困难及今后工作建议

1、加大扶贫资金投资力度。目前,我县的扶贫资金投入主体一是国家投资、二是信贷投资、三是部门帮扶、四是农户自筹。资金不足是制约我县贫困发展和主要因素,也是解决温饱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议国家和省市继续加大对我县以工代赈、易地搬迁、整村推进等扶贫资金投资力度,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2、加大对贫困地区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在以工代赈、易地搬迁、整村推进以及其它专项资金的争取过程中,国家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特别是在实施易地搬迁过程中,部分特困和五保户、孤寡老人等自筹资金无法解决,整村整社搬迁比较困难,同时,部分以工代赈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由于地方财政难以落实,建议省市制定相应优惠政策予以解决。

3、贫困人口数量的核定。贫困人口的核定,直接影响着我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的投入,因此,建议省市在完成下达的任务指标的同时,将统计和扶贫部门监测的返贫人口数量核定到贫困人口中,这样更切合实际,并有利于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

第二篇:关于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主题调研报告

关于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主题调研报告

一、发展中的情况和问题

(一)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机遇

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这对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将带来具大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制定新的扶贫开发纲要等宏观政策措施,为扶贫工作建立了良好的支持体系。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型扶贫工程,随着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倾斜扶持,将使贫困县的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进而带动和促使产业结构调整,有效的推动贫困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国家将我县列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将使我县得到更多的资金、政策扶持,得到社会多方更多的关注。二是全县上下以改善投资环境、建设环境、干事创业环境为契机,开放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为推进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随着“三个环境”的改善,将有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建设开发,我县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将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经过连续多年扶持,不仅使我县的基本经济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而且积累了一定的反贫困经验。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县农村基础条件、农业生产方式和群众生活水平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于1998年底实现了整县基本解决温饱,全县性大面积的绝对贫困已转为局部性相对贫困。经过多年不懈探索,我们对贫困的成因、贫困发生的规律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并积累了整村推进、综合开发、参与式扶贫、易地搬迁等成功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切合实际的扶贫攻坚路子,所有这些都为推进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基础。四是重大项目的建设将有力的拉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引洮工程、212、316高速公路、兰渝铁路将陆续建设,县内道路通过铺油改造,通行能力将大大改善,峡口水库南丰灌区、北部安全饮水等一批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已全面实施,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基础建设将全面加强,全县基础面貌将得到较大改观,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提升,全县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五是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脱贫致富愿望迫切。多年的扶贫开发,使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科技意识发生了较大变化,怨天尤人、依赖帮扶的 “等、靠、要”的思想已被科技意识、进取精神所代替,加快发展、改善贫困落后面貌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扶贫开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

第一,从外部环境看,我县的农村经济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品结构极不适应我国加入WTO 的要求。表现在农村经济结构上,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渠道狭窄,现金收入少,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增收乏力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表现在农业产业结构上,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不大,龙头企业少,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链条还比较薄弱。表现在产品结构上,大宗农产品多,适销对路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少,以中药材、马铃薯等为主的农产品还处于原料销售阶段,市场竞争力低。

第二,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看,市场经济对扶贫机制、扶贫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我县才刚刚实现基本解决温饱,县域经济薄弱,加之贫困人口获取资源的能力低,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将长期处于劣势地位。其次,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和效益性使得政府手段弱化,社会资源不利于向贫困地区流动,进一步限制了贫困地区的发展。

第三,从自身发展水平看,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工作难度大。一是个体贫困方面,全县虽然实现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绝对贫困问题基本得到缓解,但从根本上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全县尚有0.68万人绝对贫困人口和7.32万人低收入人口,这部分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域偏远、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文化教育落后、人畜饮水困难、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素质低下的贫困乡村,特别是遇到灾害年份大批农户返贫,整体稳定解决这部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任务艰巨,情况复杂,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二是区域贫困方面,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济发展处于低层次状态,全县除渭河沿岸和部分川沿地区农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产业开发优势实现稳定解决温饱,正朝脱贫致富奔小康迈进,其它区域一大部分群众还处于低收入状态。三是产业开发起步迟,增收渠道狭窄。以粮为纲仍然是大多数贫困农户的主要生产方式,以“中药材、马铃薯、畜牧”为主的农业三大支柱产业在我县规模开发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贫困村、贫困农户没有培植起赖以增收的主导产业,增产增收渠道狭窄。

第四,各类扶贫资金投入不足,财政扶贫资金不能满足项目建设需求。近年来信贷资金随着农行经营机制的改变和农村服务网点的收缩,贫困户产业化到户扶贫项目难以得到信贷资金的有效扶持,而且越贫困的农户越难以分享到扶贫信贷资金的优惠。

(三)农村贫困人口变化情况

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规模及其区域分布特点。一是贫困人口分布疏散。在“九五”末,由于全县贫困人口较多,按区域来分,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干旱山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区林缘地带的重点乡镇,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川沿河谷区乡镇贫困人口相对较少。但经过历年的扶贫开发,重点乡镇的贫困人口也明显减少,如原七圣乡202_年两类贫困人口合计达7200多人,占全乡人口8600人的83%;202_年两类贫困人口合计4309人,占全乡8627人的50%。二是受自然灾害返贫严重。渭源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与西秦岭末端交汇地带,地理位置就确定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县,主要表现在干旱、霜冻、冰雹等方面。据统计,202_年全县遭受干旱、冷冻、冰雹灾害的共16个乡镇203个村,141个村民小组,6.74万户27.34万人,受灾面积69.68万亩, 绝收面积2.66万亩,减产粮食30035吨,水毁道路15公里,水毁渠道150米,直接经济损失5436.5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5430万元,因灾返贫人口0.5万人。贫困村遭受干旱、冷冻、冰雹灾害的7个乡镇78个村,5.52万人,受灾面积26.99万亩,绝收面积1.47万亩,减产粮食12923吨,直接经济损失2106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2102万元,因灾返贫人口0.35万人。三是因病致贫严重。贫困山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落后,多数农民得了病,能扛就扛,能拖则拖,结果使一些能及早治愈的一般性疾病也因耽误治疗时间而拖成大病,甚至不能治愈,导致农民因治病费用高而致贫,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而返贫。四是因供子女上学返贫。近年来,高等院校收费居高不下,每生每年费用都在1万元以上,这对农村家庭来说,定将返贫。渭源县每年高考进入大学的人数均在600人以上,农村学生占70%左右,所以每年至少增加200户以上的贫困户,仅此一项返贫人口就在1000人左右。

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数量比重。全县扶贫开发重点乡达7个,重点村达78个,分别占乡镇总数的43.8%、村总数的36%。贫困人口分布疏散,分乡镇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在14.3%-50.9%之间。

近年来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变化情况及其原因。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变化情况。据统计,我县202_-202_年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分别为1.02万人、1万人、0.86万人、0.53万人、0、16、0.89万人,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数分别1200人、800人、800人、700人、700、400人。从这两组数据显示,全县减贫进度明显呈递减局势,并存在不稳定势头,究其原因。

一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自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有效灌溉面积仅为12%,其余均为山旱地,靠天吃饭的问题仍很突出。

二是由于自然条件制约,大部分扶贫开发重点乡、重点村没有主导产业,农民没有稳定的经济济收入来源,生产经营结构单一,生产力落后,农民和农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部分农民市场观念淡薄,仍沿袭传统的农耕观念和生产方式,过着只求足温饱,自给自足的生活,市场观念和商品意识淡薄,不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主要突出表现在传统产品比重大,名优产品比重小;原料产品比重很大,加工产品比重很小;常规产业比重大,特色产业比重小;务农劳力比重大,非农劳力比重小。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延缓了产业提升和产品升级,加大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难度,从而也从根本上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是农民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全县有劳动能力的农民16.3万人,其中受到高中以上教育的仅占11.3%,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5.1%,小学文化的占39.6%,文盲半文盲占24%。在目前的贫困人口中,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思想观念比较陈旧,自然经济意识浓厚,视农为本,怕困难,怕担风险,不敢冒风险外出务工经商,面对市场经济,接受新科技,新技术的能力差,意识不强,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不到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受贫困影响,受教育面不广,很多农民没有掌握实用致富技术,科技生产水平低下,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业效益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有些农民想致富,但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的制约,难以找到一条致富的门路。如莲峰镇石门村全村高中以上15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初中以上46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2%,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有165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8%;会川镇半阴坡村高中文化程度的仅有78人,占总人口的1%,初中文化程度的村民还占不到30%,但文盲、半文盲比例近50%。

四是经济投入不足,生产难以启动。未解决温饱的农户共同点是,手中没钱,普遍缺乏生产投入。有些农户连化肥、农药都无钱购买,最基本的器械如耕牛也购置不起,更谈不上应用新技术、新品种、发展多种经营等,走的是恶性循环的路子。我县是农业县,工业基础薄弱,一方面工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缺乏拉动力;另一方面县乡财政收入水平很低,202_年全县财政收入1552万元,财政支出2亿元以上。因此,县乡财政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投入十分乏力。尽管,近几年来,省市对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但还是难以满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需要。

五是贫困户缺乏积累,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低下,在出售农产品时,往往卖不上一个理想的价格,吃亏是常有的事。

二、扶贫工作中的情况和问题

(一)扶贫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我县在新农村建设、培育主导产业、劳动力转移培训、支农投资整合、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十五“期间我县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做法从两个阶段来体现:第一阶段:202_—202_年,这一阶段是在巩固历年扶贫成果的基础上,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业产业化开发为主,开展的主要工作是加快农业软硬件环境建设,引导农民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这主要基于市场经济对农业的冲击开展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渭源县以洋芋、药材为主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农民收入呈现出缓慢增长的局势。进一步加快农业软硬件环境建设,加速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实现农业增效,成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在这一阶段,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对全县的农业县情进行重新认识,重新确定发展思路。其一是切实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在硬件上立足于农业十年九旱的局面,遵循自然规律,大力实施人为主动抗旱措施,重点在干旱山区发展集雨节灌工程建设,变雨养农业为可控农业。在软件上进一步放宽政策,出台政策,为市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为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其二是立足于渭源的资源优势和气候特点,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特别是把洋芋、药材作为农民增收最具潜力的主导产业来抓,建立了初具规模的两产业生产基地,洋芋面积达35万亩,人均达1亩,药材面积达25万亩,户均达3亩。同时为了加快洋芋、药材产业的生产和经营效益,在洋芋产业上,走良种化和专用薯生产的路子,引进、培育品种,建成脱毒实生苗瓶苗生产—脱毒原原种日光温室生产—原种网室繁育及一二级良种扩繁的供种生产体系,良种洋芋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专用薯面积达2万亩,目前,渭源县已成为全国良种洋芋的主产区。生产的洋芋种薯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在药材产业上,走多品种,规范化,无公害的生产路子,对不同的药材品种制定不同的种植管理标准,并进行产品认证,提升药材品质,提高种植效益。渭源县因此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和“ 中国党参之乡”,两个产业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农民从两个产业经营中实现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如果说上述两产业的开发是在全县范围内“大开发”的话,渭源县在针对不同地域、不同乡镇进行的区域产业“小开发”,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新亮点,以南山放养虫草鸡,高寒阴湿地区反季节食用菌种植,特种养殖等一批新发展项目势头良好,将成为渭源县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经济增长点。在这一阶段,由于农民收入的结构扩大,增收主体突出,农民收入增加较快,年增长达100元上下。特别是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已初步形成,为今后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县绝对贫困人口由202_年底的1.08万人下降到202_年底的8600人,低收入人口由202_年底的10.81万人下降到202_年底的8.72万人,贫困面由37%下降到29.6%。第二阶段: 202_—202_年,这一阶段为增加农民收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以全面实施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和重点推进优势产业发展以及易地扶贫搬迁为主,加快农业向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尽快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解决剩余贫困人口为目的。一是坚持参与式扶贫方针,政府在积极转变职能,多方服务的基础上,将参与权、决策权、管理权交给贫困群众,由贫困群众根据本村的发展潜力、发展需求,全面参与到扶贫开发项目筛选、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既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效益,又密切党同贫困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经济、社会、扶贫效益的有机统一。每年安排实施4-6村,逐村进行消化,在23个村实施参与式整村推进项目,占全县78个扶贫重点村的29.5%。二是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导群众在国家必要的帮助和扶持下,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经济结构,开发优势资源,发展商品生产,加快经济发展,逐步提高贫困农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进而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如在马铃薯产业方面,由原来只注重数量的扩张到现在重抓质量的提升,品种也得到了不断更新,优质种薯种植面积发展到15万亩左右,占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35万亩的43%。使我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之一马铃薯产业档次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农民从马铃薯产业中得到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2%。通过扶持地方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对县域经济增长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202_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202_年底的9.58万人下降到7.32万人,贫困面由29.6%下降到24.4%。

(二)促使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是围绕一个目标,瞄准两类人群,坚持三项原则,做到四个结合,实施好五项工程,提供六大保障。

围绕一个目标:就是要紧紧围绕整县尽快稳定温饱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瞄准两类人群:就是在推进扶贫工作中,始终要把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低收入人口的增收问题作为重点。

坚持三项原则:一是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原则。二是坚持参与式扶贫原则。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抓温饱与抓增收紧密结合。二是把基础设施建设与推进产业化经营紧密结合。三是把整村推进、区域开发与到村到户紧密结合。四是把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紧密结合。

实施好五项工程:一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贫困村是新世纪扶贫攻坚的着力点,整村推进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最有效手段,通过整村推进扶贫,将集中反映贫困人口需求,集中解决贫困村的深层次矛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二是实施产业扶贫工程。要搞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必须面向市场需求,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多方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三是实施科教扶贫工程。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必须把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作为关键,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科技扶贫水平,充分发挥科技在扶贫开发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提高农业经济的整体素质的效益。力争全县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5%以上。四是实施基础扶贫工程。改变贫困地区的生存条件和生产基础设施,提高贫困人口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源的能力,是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根本途经。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农田基本建设、骨干水利及小水利工程建设、安全饮水建设和道路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五是实施绿色扶贫工程。紧紧围绕建设山川秀美的渭源为目标,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达到“绿起来、富起来”。使全县25°以上坡耕地全部实现林草化。加大“三荒”治理力度,提高全县林草覆盖率和降低水土流失程度,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建立六大保障:一是建立组织保障体系。按照“六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的标准,抓好乡村两级班子建设,对贫困乡镇、贫困村的班子要进行考察排队;对后进班子集中整顿,配强配好班子,使他们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二是建立资金保障体系。在多渠道争取国家扶持的基础上,要打破条块分割,对全县各类扶贫资金“捆”绑使用,统筹安排,组装配套,集中突破,整体使用,使县内扶贫资源得到合理优化配置。三是要建立制度保障体系。要建立项目申报、资金管理、帮村扶贫等多项扶贫开发制度,并由县人大常委会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同时,要制定有利于扶贫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参与我县扶贫开发。四是要建立机制保障体系。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新的扶贫开发机制,全面引入竞争、效益等机制,力争使有限的扶贫资源产生最大的扶持效果。五是建立帮扶保障体系。继续加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帮扶工作力度,靠实帮扶责任,充实帮扶内容,完善帮扶机制,做到贫困人口不稳定解决温饱,帮扶工作不脱钩,促其尽快稳定温饱。六是建立技术保障体系。通过内联外引等多种措施,加快新优技术的推广步伐,实施科技创新,不断探索科技扶贫工作的新路子,使扶贫开发逐渐走上依靠科技、持续发展的工作路子。

(三)中央扶贫政策和支农政策实施情况

202_年我县共发放粮食直补金192万元,在政策落实上严格按政策办事,做到资金发放快,农民群众早受益,从而未发生衔接不到位等问题。

三、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情况和问题

(一)预算内以工代赈建设好的经验和做法

通过二十年以工代赈的建设和实施,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同时,我们认真研究项目政策和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抓主抓重,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总结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是项目顺利实施的保证。为了抓好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县上专门成立了以工代赈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发改局设立了以工代赈工作办公室,专门负责编制、上报、下达全县以工代赈建设计划,抽查监督项目实施的进展、质量等问题。为全面实施好以工代赈项目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明确任务,靠实责任,抓好落实是项目实施的核心。以工代赈涉及到乡、村工作和各方面的利益。对此,我们在项目启动以来,为了能将每个项目的工作建好、实施好,让其充分发挥效益,从各有关部门及县、乡、村都明确了任务,靠实了各自的责任,定期召开由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的项目协调会、汇报会、碰头会和现场工作会议,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通过定任务、定时间、定责任,推动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同时任务明确后,县政府分管领导定期带领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亲临现场,逐项进行落实,使项目一开始就靠实到了相关责任人身上。

三是规范管理,严格落实项目“四制”,是项目工程质量的关键。强化管理,规范运作,严格落实项目“四制”是抓好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项目的工程质量,按照《甘肃省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法》进行管理,规范了项目报批程序,加强了资金使用管理。项目推行了法人责任制、工程质量终身制。部分项目实行了工程监理制、工程招投标制。严格管理,认真规范,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

(二)国债以工代赈示范项目

202_年列入我县的项目国债以工代赈示范项目有峡口水库南丰灌区工程,总投资202_万元,其中以工代赈1200万元,计划衬砌干渠36.53公里,支区3条长29.536km,,建成渠道建筑物321座。工程于202_年6月6号开工建设,目前衬砌渠道7公里,开挖渠道10公里,完成2座倒虹吸、1座渡槽,4座渡槽正在浇筑基础和预制渡槽。完成投资666.8万元。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行公开招标,选择了底子雄厚、技术过硬的五个施工队伍,从而使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了项目的建设上,为此,一方面保证了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

(三)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好的经验与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了抓好项目建设,县上专门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分管副书记、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发改、交通、财政、公安、扶贫、民政、审计、土地城建、农业、林业、水利、水保、教育、卫生、电力、项目实施乡镇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并组建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具体指导研究、协调项目实施中的重大事项。项目区也相应的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并设立了由项目技术指导组、项目实施组、项目物资资金协调组组成的办公室,为全面实施好易地搬迁项目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明确任务,靠实责任。为了能将每个单项建好、实施好,从各有关部门及县、乡、村都明确了任务,靠实了各自的责任,定期召开由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的项目协调会、汇报会、碰头会和现场工作会议,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通过定任务、定时间、定责任,推动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同时任务明确后,县政府分管领导定期带领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亲临现场,逐项进行落实,使项目一开始就靠实到了相关责任人身上。

三是易地搬迁项目还制定了可行的实施细则,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为了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根据省、市易地搬迁有关政策和省发改委批复的《实施方案》,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作为解决全县特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的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在详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编制完成了《渭源县会川镇、莲峰镇以工代赈易地搬迁项目区实施细则》,并经县政府批转会川镇政府、莲峰镇政府及抄送各成员单位参照实施。

四是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大,解决了困难群众部分自筹资金。为了发挥项目的整体效益,积极整合相关项目资金,集中资金办大事、办实事。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县上按照实际情况,多方筹资,会川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区整合资金117.2万元,利用项目实施区靠316国道的优势,给开发商出让一间铺面的办法来降低移民住宅房屋建设成本,共整合资源资金100万元;利用民政危改实物折合资金17.2万元,来减轻搬迁困难户自筹资金;莲峰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区整合资金77.2万元。具体是:水利方面的人饮工程和护岸工程整合小水资金40万元;沼气池建设整合国债能源建设项目资金8.4万元;产业开发方面整合扶贫资金中畜牧养殖项目资金15万元;爱卫办厕所改建资金1.4万元;利用民政部门危改实物补助折合资金7.4万元;电力方面整合农网改造中剩余电杆折合资金5万元;县信用社给困难群众解决贷款30万元。同时,根据《实施细则》,经过对农户的调查摸底,将搬迁农户合理地确定为一般户、困难户、特困户三类农户,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自筹资金和住宅,并且要求群众参与各单项工程建设,按当地工价发给劳动报酬,从而弥补了自筹资金,确保了自筹资金的落实,促进了项目顺利建设。

四、有关意见和建议

(一)对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建议。我县是个国扶贫困县,农民困难,财政拮据,因此要求省市上有更多的投入、更多的倾斜。

(二)对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创造性地做好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在扶贫开发应多投入培训资金,培养更多的致富带头能手,投入到扶贫攻坚中去帮助更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三)对完善中央各项扶贫政策和相关支农政策的意见建议。从202_年国家免去农业税,并全部支付了由农民负担的乡镇干部和中小学教师的工资,202_年又开始逐步减免九年制学生书本等费用,这些都体现了党中央对贫困地区人民的无限关怀和爱戴。也体现中央各项扶贫政策和相关支农政策的正确。

(四)在符合以工代赈基本政策要求的前提下,对完善以工代赈政策、进一步做好以工代赈工作的意见建议。建议对以工代赈中骨干项目缩短建设年限,是否最多考虑为2年,同时尽量减少县级配资金。

(五)对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的意见建议。易地扶贫搬迁的是贫困农户,自筹资金难度较大,贷款量大会影响脱贫,是否可以增大易地扶贫搬迁中建房建设资金额度,适当放宽到人均3000元。

第三篇:临洮县关于做好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调研报告

临洮县关于做好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发展情况和问题

临洮县地处甘肃中部,定西市西部、洮河下游,是全国最早进行“三西”建设、扶贫开发的县份之一,也是新世纪确定的甘肃省4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总面积285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09万亩, 人均2.23亩。全县辖6个乡、12个镇,有6个社区居委会、326个村委会,26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4.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农村劳动力25万个。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全局,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按照“产业富民、工业强县”的总体战略,突出项目、环境、城镇三大建设,做强洋芋、畜牧、蔬菜、花卉四大支柱产业,积极推进信息化进程,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协调、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截止202_年底,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4.8亿元,较上年增长12.1%;完成固定资产7.88亿元,增长11.6%;大口径财政收入连续四年超过亿元,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抓发展、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面临的新形势

在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要看到,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从县外大环境和县内小环比照分析,我县经济发展总体上又处于一个突破难点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准确把握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适时改变我们发展的主攻方向,努力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和发展问题,使贫困地区的面貌得到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产得到明显改善。

从外部环境看,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这表明扶贫开发已经进入新了历史发展阶段。首先,科学发展观为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新的新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贫困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不断满足群众的多方面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新的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必须紧紧瞄准贫困人口,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必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劳动力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加快生产力发展,增强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必须实行综合治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必须实施参与式扶贫,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把扶贫开发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计划生育相结合,实现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其次,构建和谐社会为我们指出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方向。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反映了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目前,我县农村还有贫困人口8000多人,同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差别继续攀升,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相差较大。贫困现象不消除,贫富差距不缩小,难以构建和谐社会。因此,继续缓解农村贫困,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促进贫困地区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三,新农村建设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新要求。贫困地区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消除贫困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目标任务、实现形式必然与发达地区有差异,必须从实际出发,找准工作重点和着力点,在不同的阶段达到不同的要求。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集中力量,多管齐下,综合扶持,全面推进一个村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其形式、内容和要求既与新农村建设相一致,也切合贫困地区的实际。贫困地区在现阶段发展条件下,扶贫开发就是建设新农村,因此,扶贫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做到解决温饱与巩固提高并重,加强贫困人口能力建设,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这些有利形势,为我县解决发展基础薄弱问题,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快经济社会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

(二)发展情况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有临洮特色的发展之路,那就是“齐心协力抓项目、夯基础;持之以恒抓产业、上水平;集中精力抓工业、扩总量;坚持不懈抓城镇、增活力;竭心尽力抓民生、促和谐”。在202_年争取到国家投资项目28个,签订千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0个,各类在建项目112个,总投资18.84亿元;洋芋、畜牧、蔬菜、花卉等特色支柱产业的产值比重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70%;建成了兴达、腾胜、三江洋芋淀粉加工骨干龙头企业,海巅峡电站建成投产,临铝公司电解铝扩产项目完成,同时一批大型招商引资项目顺利进展,民营经济总户数达到6184户,对当年财政的税收贡献率达到90%。

目前制约我县发展因素: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率低,综合实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低,企业竞争力较弱,重大产业开发项目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农村基础条件还没有根本改变,发展基础依然薄弱,农业产业琏条短,农民增收渠道窄,收入增长缓慢。三是财政赤字和债务较大,包袱沉重。四是城市建步伐慢,综合服务功能不完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五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六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发展的潜力和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县经济社会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尤其是特色产业已经具备了优化升级、做精做强的良好条件,广大干部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项目建设意识进一步增强,盼发展、求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兰临高速公路通车后,临洮正在融入兰州一小时经济圈,“卫生城”、“后花园”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必将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农村贫困人口情况

临洮县是全省4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到202_年底,全县尚有未稳定解决温饱的扶贫重点村136个,占全县总村数326个的41.7%,人均纯收入低于675元的绝对贫困人口有0.85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1.7%;纯收入675—942元的低收入人口有6.4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12.9%,这两部分人口加起来有7.25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14.66%。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南部山区乡村。到202_年底,全县绝对贫困人口下降为0.85万人,比202_年底减少0.57万人,绝对贫困面由202_年底的2.9%下降为1.72%,低收入人口下降为7.12万人,比202_年底减少2.79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比例由20.4%下降到14.3%,实现了新世纪新阶段扶贫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贫困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为:

1、政策扶持。自202_年以来,在国家“三西”建设、扶贫开发决策的指引下,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中央国家机关的大力扶持帮助下,通过各方支持,合力攻坚,我县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产业带动。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县已形成了洋芋、蔬菜、畜牧、花卉、中药材等主导产业。新兴、兴达、腾胜、三江大型洋芋淀粉加工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康家崖土特产批发市场,新添崖湾蔬菜批发市场、漫洼洋芋批发市场、窑店中药材市场等专业市场,花卉市场也准备建设,兴达乳业公司、澳牛公司目前养殖奶牛均超过千头,同时新添镇王魏家、师家湾、潘家庄蛋鸡、瘦肉猪养殖已形成规模,产生了一批养殖大户。这些龙头企业、专业市场的建成和养殖大户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支柱产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和贫困群众的增收。

3、项目支持。近年来,我县实施的扶贫开发项目主要有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产业化基地建设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等。目前全县538户2460多人贫困群众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有32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占全县扶贫重点村166个的18%,共覆盖了232个村民小组,农户7861户34762人,其中覆盖绝对贫困人口828户3635人,低收入人口1397户6310人。

二、扶贫工作中的情况和问题

(一)扶贫工作中情况和问题

新农村建设方面: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我县的主要作法为:一是及早动手,超前谋划。从202_年下半年开始,县上组织农业、水利、畜牧、交通等部门开展了集中调研活动,组建成立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办公室,组织写作班子及早着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积极与省、市有关部门衔接争取将我县洮阳镇阳洼村、新添镇潘家庄村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二是强化领导,周密部署。县上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由县委书记亲自任组长,并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从各相关部门抽调人员,负责办理日常工作。各乡镇和县农业局、水利局、畜牧局、交通局等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抽调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报刊、简报、广播电视,召开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全县新农村建设。并邀请省农牧厅武文斌厅长做了专题报告,进一步推动了各级领导干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促进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深入发展。四是多方配合,共同努力。针对农业大县和全县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支农资金相对短缺的实际,从农业产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等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出发,千方百计拓宽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渠道,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狠抓工作落实,促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进程。

培育主导产业方面,我县紧紧围绕把临洮建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集散地和马铃薯淀粉加工基地、全国最有影响和西北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及种球繁育基地、全省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省肉蛋奶鲜活食品生产基地的奋斗目标和农业发展思路。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把发展马铃薯、畜牧、蔬菜、花卉等四大支柱产业和中药材、食用菌等区域特色产业作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扶贫措施,认真规划,大力扶持,通过强化科技扶贫,培育产业链条,建成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效益较好,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产业开发项目,使全县贫困乡村的特色优势产业得到了培育壮大,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202_年以来,全县进行了马铃薯、蔬菜、花卉、药材等新品种引进推广和规范化种植,小尾寒羊、良种肉羊、肉牛、奶牛等优良品种引进繁育和品种改良,使优势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显著。202_年,全县马铃薯、蔬菜、花卉、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7.6万亩、11万亩、3万亩和6万亩,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75%以上;猪、牛、羊、鸡存栏量分别达到23.8万头、3.67万头、26.5万只和138.4万只,全县农民人均从四大支柱产业中获得收入16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以上。同时,通过信贷扶贫等扶持手段,建成和培育壮大了兴达、三江、腾胜等马铃薯淀粉加工及运销龙头企业,新兴、美兰、三易等花卉产业龙头企业,兴达、澳牛、华加等畜牧产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基地带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使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整。

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面对新阶段农民增收趋缓,扶贫开发难度增大,“三农”问题突出的形势,县委、县政府把劳务输转作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途径,狠抓了劳务输转工作。一方面针对全县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技能单

一、不适应务工市场需求的现状,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劳务工作的突破口,切实加大了拾花技能、电动缝纫、民用建筑、保安服务、家政服务等劳动力技能的培训力度,有效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县劳务办和18个乡镇劳务工作站的协调组织作用,主动走出去建立劳务基地190多个,并依托我县建筑企业多的优势,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到兰州、天水、西宁等省内外建筑工地务工,初步形成了以建筑业为主,电焊、餐饮服务、家政保安、服装缝纫等20多个工种为补充的劳务输转就业机制。近几年,全县每年向外输出劳动力7万多人,平均每户输出0.7人,挣回劳务收入8000多万元,农民人均从劳务输出中获得收入300多元。

支农投资整合方面,临洮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由于县、乡两级财政困难,在解决贫困群众脱贫方面投入明显不足。虽然全县上下牢固树立了“抓项目就是求发展”的意识,各部门、各乡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项目争取力度和项目建设力度日益增强,但国家投资对于解决贫困群众脱贫和发展方面还是不足。为了使有限的国家投资发挥最大的扶贫效益,县上逐步加大了支农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财力解决最需解决的问题。如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方面,县上组织各相关部门,召开专门会议,将安全饮水、通乡、通过道路、农业综合开发、灾民建房、基层政权建设、排危建校、农业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畜牧世行贷款等项目资金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保证“资金使用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乱”的前题下,由县政府统筹部署,及早安排,有力地促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步伐,为移民脱贫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扶贫工作中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新世纪“三西”建设和扶贫开发纲要实施以来的六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也是县域经济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和农村贫困面貌改善最显著的一个时期。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全县总体上还是一个欠发达县份,特别是全县农村基础条件差,发展水平低,贫困问题突出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大多数乡镇特别是东北部干旱山区乡村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仍很严酷,生态环境恶劣,人口素质不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加之自然条件严酷,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与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相比,与省内、国内其它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到202_年底,全县没有稳定解决温饱的扶贫重点村还有136个,占全县总村数326个的41.7%,人均纯收入低于675元的绝对贫困人口尚有0.85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1.7%;纯收入675—942元的低收入人口尚有6.4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12.9%,这两部分人口加起来有7.25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14.66%。同时,由于目前这些没有解决温饱和刚刚跨越温饱线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生存的自然条件相对更差,科技文化素质更低,所以每年解决温饱的速度明显趋缓,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返贫现象比较严重,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仍十分艰巨,还需要国家给予倾斜扶持。

分析当前全县扶贫开发和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主要有:

一是财政困难,投入不足。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源不足,县乡级财政十分困难,基本无力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十五”期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刚刚超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仅5000-6000万元,而财政支出202_年已达4亿多元,各项支出特别是扶贫开发等支农专项支出主要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根据近几年国家和省、市下达的“三西”专项和其它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每年约1000万元左右,与全县扶贫开发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投入不足是制约全县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是基础薄弱,社会发育程度低。由于境内大部分地方山高坡陡,沟谷纵横,道路不畅,投入有限,全县大部分乡村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目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抗预自然灾害能力脆弱,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农产品运销难、信息闭塞等问题在一些乡村比较突出;部分原有的水利、道路等公共设施由于投入不足,年旧失修,老化严重,急需改造维修;大部分乡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制约着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是产业开发起步迟,水平低。由于受地理条件、投入、群众科技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全县种养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马铃薯、畜牧、蔬菜、花卉、中药材、食用菌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为壮大县域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产业开发起步迟,水平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全县绝大多数山区乡村基本没有摆脱“雨养农业”的生产局面,马铃薯、草畜的良种化程度不到50%,科技含量低,特别是产业链条短,缺少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现有的企业加工能力弱,技术水平低,带动能力不足,农产品以出售原始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

四是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由于地处祖国大西北黄土高原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全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十年九旱,雹、洪等自然灾害频繁,大部分山区乡村基本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近年来,县乡各级党委、政府按照顺应天时、顺应市场的原则,积极推进贫困片带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形成了马铃薯、畜牧、中药材等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扶贫开发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遇到干旱等自然灾害,这些农作物大幅减产,又使部分群众返回到贫困的行列。202_年,全县大面积遭遇旱灾、霜冻、洪涝和雹灾等自然灾害,马铃薯、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产量不到往年的一半,窑店、康家集、连儿湾、龙门等东北部贫困片带乡村群众减收严重,因灾返贫人口达2万多人。

五是劳动力素质底下,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全县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下,科技文化素质低,接受新科技、新知识的能力差,加之居住条件差,信息闭塞,导致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困难,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大多缺乏技能,主要从事一些报酬较低的体力劳动,稳定就业率低,生存竞争能力弱,“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比较严重,这些都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扶贫开发进程。

三、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情况

(一)预算内以工代赈

临洮县从1985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以来,至202_年全县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72项,总投资15663.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9103.4万元,省财政配套569万元,省养路费配套340万元,自筹5651.3万元。在资金总额中,交通项目4246万元,水利项目6763万元,邮电项目403万元、农村支柱产业项目907万元,易地搬迁项目930.4万元。其它项目2414.3万元。

通过大力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改善了交通条件,活跃了农村经济。投资4246万元,建设交通项目86项,共新建、改建道路59条487.05公里,其中修建等级路101.46公里,修建农村道路385.59公里。硬化道路35.71公里,铺油26公里;建姬家河洮河大桥、东廿铺大桥、三岔河大桥、祁家崖洮河大桥等桥梁12座。

(二)加强了水利基础设施,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投资6763.4万元,建设水利、水保项目146项,新修、加固河堤31.84公里;建提灌工程46处,建集雨节灌工程12处,新增灌溉面积14500亩、改善灌溉面积88900亩、发展保灌面积6337亩;加固洮惠渠险段3.18公里,改善灌溉面积5000亩;建塘坝工程8处,拦蓄泥沙93万方,淤地880亩;兴建流域治理工程2处,治理流域面积33平方公里。通过实施以工代赈水利项目,有力地改善了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提高了抗灾减灾能力,为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多年来,全县利用以工代赈资金兴建人畜饮水工程21处,修水窖2300眼,解决了20100人25100多头牲畜饮水困难;建成邮电项目4个,使农村落后的通讯条件得到改善;建成拉电项目5个,彻底改变了刘家沟门、苟家滩等地深山区5个村不通电的历史。投资493万元的中铺人饮工程建成后,将使我县北部干旱地区的3万多人用上洁净卫生的自来水,提高了群众健康水平,投资200万元用于临洮县三甲电站建设,为三甲电站早日建成投入使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发展了农村支柱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实施农村支柱产业项目13项,改造中低产田22万亩,发展高效日光温室500多亩,建渔场100亩,林业育苗基地300亩,花卉基地500亩,果品基地500亩,玉米良种基地550亩;建种子繁育基地1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30亩,实施农村综合示范项目1项;新建优质牧草基地12万亩。这些项目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带动作用。

(五)改善了教学条件,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实施义务教育项目4项,新建教学楼3920平方米,实施绿色希望工程2项。改善了我县红旗、太石、西坪、新添、玉井等乡镇边远山区教育设施落后的现状,解决了当地群众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

主要作法

(一)立足县立足县情,突出根本。以工代赈的宗旨是扶贫济困,其目的是通过贫困地区群众的劳动获得报酬,解决生活困难;通过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为全县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如何使国家的这项扶贫政策完整、准确、有效地落实到贫困地区、体现到贫困群众身上,是以工代赈工作的一个根本问题。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工代赈直接面向贫困地区、面向贫困人口,在国家各项扶持政策的结合上做文章,寻找以工代赈资金的最佳切入点,力争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以取得最大的扶贫效益。一是摸清贫困状况,明确工作方向。我们经常性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掌握贫困人口的分布变化状况,认真分析贫困的成因及特点,明确以工代赈主攻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尽力把以工代赈这项扶贫政策,用到最需要的贫困乡村去。二是划清区域,严格界定工作范围。根据每个批次以工代赈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结合贫困现状,我们认真选择和界定以工代赈工作范围,使最贫困、问题最突出地区及时享受到以工代赈的扶持。三是明确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们在全面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同时,根据我县川区、坪区、山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以工代赈项目工程,通过资源开发逐步形成自己的经济优势,实现脱贫目标。

突出重点,狠抓管理。在项目管理上,突出了“四加强”。一是加强计划管理。计划的管理是以工代赈项目的管理前提,二十年来,我们严格按照《甘肃省以工代赈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执行计划。为保证计划的切实可行,每年初我们都会同各行业部门,深入开展调研,精心筛选,编制计划,上报市发改委。在计划下达后,要求项目单位严格按照计划积极启动项目建设,不得调整计划和项目建设内容,对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或变更的,按要求和程序报请批准。二是加强资金管理。为保证以工代赈资金的规范使用,发挥更大的扶贫效益,我们严格按照《甘肃省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和《甘肃省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实施办法》管理以工代赈资金,并根据我县实际,制定了<<临洮县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对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和各个环节,明确作出了规定,并以县政府令的形式下发全县各部门和乡镇执行。严格将以工代赈资金纳入扶贫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借用和改变资金用途。在资金下达到我县后,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由实施单位申请,经县发改局、财政局审核,预拨30%的启动资金,再根据项目的进度和报帐审核情况分批拨付。在报帐过程中,我们严格要求附有有效的凭据,并对劳务报酬兑付情况进行认真审核,要求必须及时发放劳务报酬,不得拖欠。对所有的项目,我们都预留以工代赈资金的5%-10%作为质量保证金,项目竣工后,由项目单位申请,县发改委会同财政等有关单位组成验收小组对项目进行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限期整改,直至按要求完成全部工程后,方可拨付质量保证金。为确保资金使用过程中规范操作,县发改局、财政、审计及项目单位每年在年末都对上项目资金进行了自查。三是加强质量管理。为保证以工代赈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我们认真招待项目法人责任制、合理制、监理制,对投资比较大的项目,分开进行招投标。在项目建设中,县发改局和县直有关单位对在建的项目进行多次督查,对项目落实专人管理,随时了解项目的建设情况,把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到位情况纳入经常性的跟踪、监控、管理、服务之中,既能促使施工单位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又能及时地将项目建设进度统计上报。四是加强竣工验收。项目竣工后,先由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计划和设计,逐项进行自查,并将查出的问题及时改正,对于符合质量要求,达到验收标准的,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照工程合同书检查验收。对发现质量不合格,或没有按照计划完成建设任务的,拒绝验收,并责令施工单位返工重建或补救,保证了项目按期保质建成,尽早发挥扶贫效益。

(四)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为了增加项目建设的透明度,便于接受群众监督,我县严格实行了项目公示制。一是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告。每年在接省发改委的计划下达我县后,经县以工代赈领导组研究,及时将计划分解转发给各项目单位,要求各单位积极组织实施,不得调整和变更。并将计划在县电视台和县政府网站上进行公告,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二是及时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公示。对项目建设单位是县直部门的,要求在项目启动后,将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的进度、资金的使用、劳务报酬的兑付等各项内容在项目建设单位的政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对项目实施单位是乡镇的,要求该乡镇在政务公开栏上对当年的以工代赈项目设立专栏,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公示,并要求项目建设地点的行政村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直接接受群众监督。三是项目建成后树立公示牌。为进一步增强以工代赈项目的透明度,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保证项目的独立性,我们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地点树立公示牌,在公示牌上将项目建设内容、开竣工日期及资金来源等各项内容在公示牌上做简要介绍。

同时,为了发动项目区群众积极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我县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同时,对老百姓广泛进行宣传,并在项目建设区张帖宣传标语,让老百姓明白以工代赈项目是国家的扶贫项目,是造福于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在项目实施中,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和发动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广泛参与工程建设,监督项目实施单位,及时兑现劳务报酬,充分体现了以工代赈本质特征,使贫困群众从项目建设中直接得到实惠,充分调动了群众投身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五)突出前期,加强项目库建设。扎实、有效的项目前期工作是项目争取的关键。由于以前对项目前期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出现了“有投资没项目”的现象,致使错失了许多良机。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坚绝杜绝“资金等项目”现象的发生,县上下大力气抓了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库建设,要求各部门必须认真研究县情、吃透县情,拿出投资效益好,拉动作用强的好项目,并由具有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编制可研、初设,并要达到相应的深度。县发改部门及时掌握国家资金投向和投资政策,加大协调力度,帮助、指导各业务部门切实搞好项目前期工作。

(三)易地扶贫括迁试点试点工程

我县从202_年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项目总投资930.4万元,将辛店、太石两乡镇的192户800多人整体搬迁到洮阳镇兴荣滩集中安置,目前项目已全部建成。该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存环境,增强了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探索出了一条群众脱贫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子,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202_年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总投资2335.1万元,括迁346户,1640人。目前项目已全部动工。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方面,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负责总体规划的制定、重大事项和有关政策的协调,并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方案的落实、技术方案的执行和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和严格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计划管理、资金监督、政策兑现和检查验收等日常工作。同时项目安置区乡镇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督促的指导项目建设。

2、强化部门协调。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项目为支撑,整合资源,组织相关部门按各自业务范围做好施工设计、业务指导、技术服务、政策咨询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在安排项目和资金时,尽量向安置区倾斜;积极引导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人畜饮水、乡村公路、农网改造、“六小”工程及其他扶贫资金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

3、落实政策配套。县上结合实际,在不违背国家现行土地承包、国土管理、林业等政策前提下,制定有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包括安置用地、土地调整、建材优惠(如木材指标调配)、户籍迁转、子女入学、税费优惠等,给搬迁群众从各方面提供便利条件。

4、狠抓项目管理。计划管理:严格执行省上下达的计划,严禁擅自调整或变更计划。资金管理: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要求,实行报帐制管理,对项目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工程管理:对项目实施严格实行了合同制、监理制,对工程质量由项目监理和行业部门严格按工程设计进行监督,对出现的问题一律要求按设计和有关标准整改。档案管理:建设项目要分类、编号、造册,从项目可研报告到项目后评价报告等各环节的文件以及农户搬迁资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收集、整理、归档。监督检查:县上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程序,建立了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项目公告公示、项目检查、项目专项稽查、项目审计等方式,扩大监督范围,增加监督层次,落实监督责任,保证了项目资金、工程质量和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

四、有关建议

1、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投入不足是制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小康建设的主要因素,新阶段国家财力大大增强,有能力对扶贫重点区域扶持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建议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扶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各项支农资金的安排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重点解决修路、通电、吃水、灌溉、能源、上学、就医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2、整合资金投入,提高使用效益。目前财政扶贫资金和支农资金的专项较多,管理部门多而杂,既减少了资金规模,又增加了管理环节,加大了资金运行成本,不利于扶贫项目建设,不利于资金的集中使用。因此,建议进一步改革完善财政扶贫资金和支农资金的运行体制,将分散的专项资金集中管理,集中安排下达,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将绝对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实行社会救助扶贫。现存的农村绝对贫困家庭大多缺劳力、缺技术、缺发展资金、非农就业比例低,教育、医疗支出费用高,难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脱贫,建议尽快推行农村“低保”制度,除对农村“鳏、寡、孤、独”和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户纳入“低保”范围外,对生活困难的绝对贫困户也要实行“低保”,保障其生活来源,使他们安心生产,加快脱贫。

4、提高劳动报酬标准。目前,以工代赈项目人工工资标准太低,现市场劳动力价格差距太大,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加以提高。同时,由于市、县财政困难,自筹资金很难落实,建议提高国家补助比例,以利于项目建设。

5、适当提高搬迁群众补助标准。搬迁群众大多上居住贫困地区的困难户,资金筹措比较难,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建议在现有补助标准上适当予以提高。

第四篇:做好调研工作 加快全市职业教育的发展

做好调研工作 加快全市职业教育的发展

做好调研工作,加快全市职业教育的发展

——绥中县职业教育调研情况与分析

一、背景

202_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为了做好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科学指定出全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各项措施,市局决定就教育均衡发展及布局调整、职业教育、教师编制结构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安全及教育纠风等几个方面工作进行调研.二、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研以绥中县唯一的一所职教中心为重点,另外抽调了绥中南线的万家中学,前卫中学,绥中西部山区的加碑岩联合学校,葛家九年一贯制学校和东部沿海的塔山中学,涵盖了绥中县职业教育的点与面.调研主要采取听汇报、座谈、问卷、实地考察、提问相关问题,查要相关资料等形式.收回职业教育有关的基本情况的汇报材料一份,采集了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及其合理性;课程设置及其依据;教师学生,教学学习质量及其评价;学生就业及其质量;初中升入职业学校的情况等五大方面的情况.三、绥中职业教育的有关情况

1,学校的基本情况

绥中县职教中心占地50亩,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有教职工103人,专任教师90人,高级讲师24人,讲师32人,本科学历达90%,双师型教师26人,有5人评聘了第二专业技术职务.现有学历教育在校生1520人,38个教学班.学校开设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园艺,畜牧兽医,电算化会计,旅游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电工电子,电器运行与控制,焊接,机械加工,美容美发,塑料成型加工技术12个专业.2,经费投入情况

近两年来,学校投入经费5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增添实习实训设备等.校内设有微机室,语音室,电教室,电工电子,电器运行与控制实验室,模拟餐厅,多媒体等专业教室.校外有园艺,旅游服务,学前教育,塑料成型加工技术,财会五个实习基地.校园网正常运行.3,普惠制及学生职业资格认定情况

07年普惠制培训学员876人,毕业班学生全部参加市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合格率达98%以上.4,示范专业建设情况

学校现有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园艺,焊接四个骨干示范专业,其中电工电子专业有实习实训教师四个,校外实习基地1个,专业教师5人;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专业有机房4个,220台微机,专业教师11人;园艺专业有校外实习基地1个,专业教师5人;焊接专业有实习车间5个,专业教师4人(含3名外聘教师).5,出现问题

学校抓招生就业,抓教学管理,抓技能培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由原来的300名学生猛增到1500多名.学校的快速的发展,办学出现了一些问题

(1),经费严重不足,教育附加费的30%不能全部投入,不能专款专用.(2),师资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学校专业发展的需求,职业学校的教师任用制度应与其他学校有所不同.(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需要政府投资,以满足学校实习实训的工作需要

(4),解决教学楼配套工程宿舍楼建设,解除学校管理与安全的隐患.6,发展设想

学校争取在202_年底前,办学规模达到3000人,年短期培训人数达202_人.建园艺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即蔬菜大棚,花卉培训基地等;建二产专业厂房(车钳铆焊实习实训基地);建汽修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四、结论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绥中县职教中心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1),政府加大了职教中心的资金,设备,教师的投入,使职教中心具备了发展的基本条件.(2),绥中县教育行政部门,重视职教中心的招生工作,政策倾斜,给各初中学校下达升入职业学校的指标,以此增加各个中学中考的指标并把升入职业学校学生数作为考核中学校长的重要条件,有力地加快了职教中心的建设.(3),学校拓展思路,适应市场需求,抢占市场,开辟多个专业,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的要求.(4),学校加大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学有所长提供保障.(5),普惠制培训的逐步落实,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辐射功能的加大创造了条件.(6),示范专业建设和打造为职业教育良性发展打下了基础.2,绥中县职教中心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矛盾

(1),政府资金投入的乏力,制约了学校的管理,辅助设施和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校发展遭遇瓶颈.(2),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的紧缺,使学校实习实训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应给予允许招非师范毕业生来充实职教队伍的政策;评聘工作不能落实,难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3),专业设置受市场需求的制约,存在着各个学校设置专业及其合理性与教育行政部门能否管理制约的矛盾.(4),学校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素质,用工需求开设和教学大纲,教学研训部门的统一要求相差甚远的矛盾.(5),学校教师学生教学和学习质量存在着普遍较低的问题.(6),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普遍较差,教学质量不高,技能培训不达标,不能完全和岗位对接,地方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致使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存在着短期就业行为.

第五篇:做好调研工作 加快全市职业教育的发展

做好调研工作,加快全市职业教育的发展

——绥中县职业教育调研情况与分析

一、背景

202_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为了做好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科学指定出全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各项措施,市局决定就教育均衡发展及布局调整、职业教育、教师编制结构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安全及教育纠风等几个方面工作进行调研.二、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研以绥中县唯一的一所职教中心为重点,另外抽调了绥中南线的万家中学,前卫中学,绥中西部山区的加碑岩联合学校,葛家九年一贯制学校和东部沿海的塔山中学,涵盖了绥中县职业教育的点与面.调研主要采取听汇报、座谈、问卷、实地考察、提问相关问题,查要相关资料等形式.收回职业教育有关的基本情况的汇报材料一份,采集了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及其合理性;课程设置及其依据;教师学生,教学学习质量及其评价;学生就业及其质量;初中升入职业学校的情况等五大方面的情况.三、绥中职业教育的有关情况

1,学校的基本情况

2,经费投入情况

近两年来,学校投入经费5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增添实习实训设备等.校内设有微机室,语音室,电教室,电工电子,电器运行与控制实验室,模拟餐厅,多媒体等专业教室.校外有园艺,旅游服务,学前教育,塑料成型加工技术,财会五个实习基地.校园网正常运行.3,普惠制及学生职业资格认定情况

07年普惠制培训学员876人,毕业班学生全部参加市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合格率达98%以上.4,示范专业建设情况

5,出现问题

学校抓招生就业,抓教学管理,抓技能培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由原来的300名学生猛增到1500多名.学校的快速的发展,办学出现了一些问题:

(1),经费严重不足,教育附加费的30%不能全部投入,不能专款专用.(2),师资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学校专业发展的需求,职业学校的教师任用制度应与其他学校有所不同.(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需要政府投资,以满足学校实习实训的工作需要

(4),解决教学楼配套工程宿舍楼建设,解除学校管理与安全的隐患.6,发展设想

四、结论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绥中县职教中心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1),政府加大了职教中心的资金,设备,教师的投入,使职教中心具备了发展的基本条件.(2),绥中县教育行政部门,重视职教中心的招生工作,政策倾斜,给各初中学校下达升入职业学校的指标,以此增加各个中学中考的指标并把升入职业学校学生数作为考核中学校长的重要条件,有力地加快了职教中心的建设.(3),学校拓展思路,适应市场需求,抢占市场,开辟多个专业,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的要求.(4),学校加大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学有所长提供保障.(5),普惠制培训的逐步落实,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辐射功能的加大创造了条件.(6),示范专业建设和打造为职业教育良性发展打下了基础.2,绥中县职教中心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矛盾

(1),政府资金投入的乏力,制约了学校的管理,辅助设施和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校发展遭遇瓶颈.(2),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的紧缺,使学校实习实训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应给予允许招非师范毕业生来充实职教队伍的政策;评聘工作不能落实,难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3),专业设置受市场需求的制约,存在着各个学校设置专业及其合理性与教育行政部门能否管理制约的矛盾.(4),学校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素质,用工需求开设和教学大纲,教学研训部门的统一要求相差甚远的矛盾.(5),学校教师学生教学和学习质量存在着普遍较低的问题.(6),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普遍较差,教学质量不高,技能培训不达标,不能完全和岗位对接,地方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致使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存在着短期就业行为.更多内容参见:

调查报告调研报告专题

www.teniu.cc【teniu.cc范文网】

庄浪县关于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调研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