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思想道德与法律复习大纲5篇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15-1022002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4 11:38:2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思想道德与法律复习大纲

绪论

1.确立成才目标: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鉴定崇高信念

1.理想的含义: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划分内容上: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 3.信念的含义:也是一种精神现象。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和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层次的表现形式

4.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国家与个人的统一)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和精神纽带,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笞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2.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4.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5.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在每一个时代的精神体现。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达,体现了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1.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生观的定义: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3.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4.人生态度的定义: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5.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6.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7.人生价值内在的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8.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生活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9.人生价值观的普遍标准: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

10.人生价值观的评价原则/方法: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11.保持身心健康的途径/方法: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知识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12.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前提:平等原则;保证: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1.道德的含义: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的起源: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3.道德的本质: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4.道德的主要功能:认识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 5.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 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7.共产主义道德表现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1.公共生活的特征: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3.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4.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要求: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大学生应当正确使用网络,提高对网络内容和信息的鉴别力,积极运用网络传播正能量,使网络成为开阔学习视野、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大学生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人际交往,积极参加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进行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和品德培养的网络交往。同时,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网友、与网友约会,避免受骗上当,避免给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危害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出发,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理性对待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大学生应该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做到自律而“不逾矩”,促进网络生活的健康与和谐

5.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尊老爱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

6.正确的婚姻观:

谨慎对待结婚成家

担当责任和履行义务

正确处理家庭关系

7.结婚的条件

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必须达到法定婚龄(男不早于22周岁,女不早于20周岁)

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结婚的禁止条件:

一是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

二是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8.离婚的特别规定:(1)保护军婚;

现役军人配偶要求离婚的必须征求军人同意(除军人重大错误外)

(2)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离婚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3)《民事诉讼法》规定:无新证据六个月内不得起诉;(4)复婚

离婚后的规定: 双方有再婚的权利 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1)一方抚养时,另一方有义务负担生活费或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2)探望权

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权,另一方有义务协助 不利于子女的健康应中止行使探望权。财产处理

其中过错赔偿制度:因一方重婚、有配偶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因难,另一方应当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的帮助。个人财产(个人伤残赔偿、军人抚慰、复员费、指定受益人的保单、指规定个人行为财产)不能以任何形式进行分割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1.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2.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体现; 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生产方式是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3.法律的特征: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4.法律的运行:

法律制定【立法】

法律执行【执法】

法律适用【司法】

法律遵守【守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权)立法程序: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公布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行政执法的主体)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权)人民法院(审判权)劳动权和受教育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5.国体的定义:国体即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6.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法律渊源 法律结构 大陆法系 成文法系、制定法 法 典

英美法系

制定法、司法判例 单行法和判例法为主

既可援用成文法,也可援用判例,还可创造法律 法官权限 只能适用法律而不能创造法律

诉讼程序 以法官为重心,具有纠问程序 以原告、被告及其辩护人为重心

9.承担法律责任: 民法:

年满18岁;精神完全正常

年满16岁,不满18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刑法: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年满16 相对负刑事责任能力14——16 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有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能力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不满14周岁的人

经法定程序鉴定,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14——18岁: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10.民法诉讼时效:

(1)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2)短期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因身体受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经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3)特殊诉讼时效由特别法规定,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4年。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时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11.正当防卫:

起因条件: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和存在。

主观条件:实施正当防卫,应具有防卫心理,是出于维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力图制止不法侵害的防卫心理。

时机条件:只有当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存在时,才能进行正当防卫。对象条件: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正当防卫。

限度条件: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

12.故意犯罪形态:

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13.刑罚体系:主刑+附加刑

(1)主刑:对一个犯罪行为只能判处一个主刑。

管制(不关押;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数罪并发不超过3年;先行关押的,关押一天抵刑期两天)

拘役(短期关押;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发不超过1年)有期徒刑(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发不超过20年;死缓若有重大立功的,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无期徒刑

死刑(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得适用死刑;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制度)

(2)附加刑:可作为主刑的附加刑,也可独立适用。

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以及适用于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一个犯罪分子只能适用一种主刑,但可以适用一种或多种附加刑。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1.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2.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法律至上

权力制约(具有制约公权力的重要功能)

公平正义(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救济公平)人权保障【宪法保障(前提和基础)

立法保障(重要条件)行政保护(关键环节,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人权保障状况)司法保障(最后防线)】

正当程序(程序的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正义不应缺席,也不应迟到,迟到的正义是有瑕疵的正义】 3.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信仰法律

遵守法律

服从法律

维护法律

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1.法律权利的含义: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主体做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资格 2.法律权利的特征:

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现实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3.法律义务的含义:指法律规定的、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履行的对他人的责任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相对应 4.法律义务的特点:

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5.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内容:

(1)政治权力与义务(选举权、被选举权、政治表达的自由、民主管理权、监督权)(2)人身权利与义务(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安全权、通信自由权)(3)财产权利与义务(4)社会经济权力与义务(劳动权、休息权、社会保障权、物质帮助权)

(5)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 *选举权利与义务

1.选举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它是指人们参加创设或组织国家权利机关、代表机关所必须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规定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

罢免权是选举权的延伸。公民享有选举权,就应当享有罢免权。

2.选举义务是指公民在选举活动中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

公民违反4中行为,破坏选举,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表达权利与义务

典型的表达方式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等。表达权利的前提是思想自由。

集会、游行、示威是公民表达政治意愿的重要方式。*监督权

监督权是指公民依据宪法法律规定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一般认为,批评、建议、申诉、检举、控告是宪法法律赋予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一种监督权。*继承法

父母与子女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此外,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的关系、受继父或继母抚养的继子女与继父母的关系、养子女与养父母的关系,与婚生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相同。其他家庭成员关系,是指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继承的方式有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四种。继承开始的时间: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又不能确定死亡的先后时间的,一般推定没有继承人的先死亡;如几个死亡人辈分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如几人辈分相同,则推定他们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关系。

继承的地点:一般是死者生前的住所地;在死者住所地不明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主要遗产所在地

代位继承:

是和本位继承相对应的一种继承制度,是法定继承的一种特殊情况。它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先死亡的长辈直系血亲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项法定继承制度,又称间接继承、承租继承。

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称被代位继承人,简称被代位人。代替被代位人继承遗产的人称代位继承人,简称代位人。代位人代替被代位人继承遗产的权利,叫代位继承权。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

(1)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以及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或丧失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在同一顺序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继承人时,各继承人继承的份额,一般应均等。

(3)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义务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的继承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少分。

法定继承人与遗嘱继承人都必须有继承权有下列行为之一,继承权丧失: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3)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第二篇:思想道德与法律考试总结大纲(心血)

1.培养优秀学风需要: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2.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各自以其特有的含义和实践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2)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目的和方向;3)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是一个人加强修养,完善自我的过程。

4.理想的含义与特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理想不仅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理想源于现实,有超越现实;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理想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在于它不仅有现实性还有预见性。

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想信念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理想信念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这对于同学们成长成才具有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6.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肩负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应当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坚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品质。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理想与现实存在的对立和统一,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美好的愿望,执着的信念,还需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理想而献身,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毅力,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艰苦奋斗始终是激励我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7.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8.新时期的爱国主义: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3)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9.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0.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1.时代精神的内涵:1)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2)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3)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4)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1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问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1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人生态度与人生观上讲: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从端正人生态度上看:人生态度制约着一个人对人生矛盾和问题的认识与把握,又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走向。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14.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正确对待人生价值,不仅要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内涵和特征,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客观标准。1)人生价值内在的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它们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靠,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2)人生价值的标准:衡量人生的价值标准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3)人生价值的评价要掌握科学的标准,还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要做到4个坚持: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15.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1)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2)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16.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社会经济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17.道德的功能和作用: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地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人生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还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18.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1)注重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衿;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 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1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20.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1.大学生与诚信道德: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1)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2)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3)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22.社会公德及其特点: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其基本特征是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23.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4.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它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关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25.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具有时代性和历史继承性。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产生的一些调控职业活动的,带有道德蕴涵的行规,可以被看成是最早的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6.劳动者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这些其他权利主要包括: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参加社会义务劳动的权利,开展劳动竞赛的权利,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从事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的权利,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拒绝执行的权利,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批评,举报和控告的权利,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等。

27.劳动者的义务: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8.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1)努力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活动中的法律知识;

2)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3)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能力。

29.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2)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3)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1)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2)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3)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30.恋爱中的道德:1)尊重人格平等;2)自觉承担责任:3)文明相亲相爱。

31.大学生的恋爱:大学生对爱情应该持慎重的态度,避免在恋爱问题上把握和处置失当。

1)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2)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3)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4)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处理好恋爱中的各种关系,是对爱情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的祝福,更是对未来人生幸福的祝福。

32.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美德在维系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33.结婚:结婚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包括3层含义:结婚必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结婚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遵守法定程序,结婚是男女双方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结婚的必备条件:1)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2)必须到达

法定婚龄;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禁止条件:1)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

2)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34.离婚:遵循2个原则1)保障离婚自由;2)反对轻率离婚。离婚的两种方式:一协议离婚。另一种是诉讼离婚

35.法律的一般含义: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3)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法律定义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3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确立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发展的。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3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等环节。

38.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仅包含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3)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39.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奠定了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基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不仅被社会主义法制所承认,而且得到充分体现,成为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1)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40.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不仅包括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而且包括努力提升公民的法律思维水平。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其特征是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大学生可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等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习惯。

41.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1)学习法律知识;2)掌握法律方法;3)参与法律实践。

42.宪法的特征: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2)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43.宪法的基本准则:1)党的领导原则;2)人民主权原则;3)公民权利原则;4)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44.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的国家制度主要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等。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即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它是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权体制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方式,是表现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45.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也称宪法权利,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也称宪法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根本责任:维

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

46.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管理社会,维护社会秩序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和。我国国家机构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47.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我国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等重要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48.我国的民商法律制度:人们的人身,财产等权益受民商法保护,买卖,租凭,处理票据,证券,保险,公司业务等活动都要受到民商法的调整。大学生学习民商法知识,有助于正确处理有关权利义务关系,正确认识并行使权利,依法自觉履行义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9.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守信原则;5)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50.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学习行政法知识,了解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加深对依法行政的认识,有助于增强行政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遵守行政法的自觉性。1)行政法的概念和原则。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法行政或行政法治原则,可分解为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等。2)国家行政机关与公务员。3)行政行为由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组成。4)行政责任5)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

51.宪法的概念和原则: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的基本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2)罪行相当原则:3)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52.我国的仲裁和调解制度:仲裁是指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所达成的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剧中判断是非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仲裁程序由申请与受理;仲裁审理;仲裁中的和解,调解和裁决组成。调解是指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第三者的主持下,互相协商,互谅互让依法自愿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的一种活动。我国的调解制度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

第三篇: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范文)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演讲稿

请问在座的同学有去献过血的吗?中作周知,献血是一种既促进自我健康,又是为社会献出我们爱心的高尚行为,理应得到广大民众的热力推崇,但今有报道,一位女大学生满怀社会的号召去献血,结果换来的却是自己的残疾。这令人心寒的事一经网上发表,便引起了广大民众的深切关注。

事情是这样的,肖佳卉是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202_届毕业生,去年暑假期间到宁波市亚细亚献血车上献血300毫升,回家后觉得头晕,随后在去洗手间的路上晕倒并左眼撞上椅角,最终导致失明。

由于宁波市中心血站在此期间既没有和该女孩以及其家人联系,也没有就解决这问题提出任何实质性的意见,所以,迫于医药费的昂贵,他们万般无奈之下向宁波市江东区法院正式起诉宁波市中心血站所求赔偿28万元。

我们暂且不去深究责任处于谁的身上,但就事件而引起的恐慌就令人发指。我看到很多网友纷纷对此受害者抱不平。其中就有网友认为:“谁献血谁傻。医生为什么不献血,大家看看,以后还要不要献血,我是不会再去献血了,这样的结果太令人失望了,真想不到爱心献血回报社会,而这个女生付出了这么惨重的代价还要去立案·····”

先前的“郭美美事件”中,人们就反思捐不捐钱,要不要相信慈善的机构,再到“彭宇事件”人们就再次疑问好心是否真的就能有好报,以后路见有难同胞,是否应该拔刀相助?显然,社会的信任深受质疑,是否我们的动员体制在质疑中失灵,而动员式的奉献时代将告以结束,面对诸多的疑问,我们身为一名公民,该如何去面对我们将要踏上的社会呢?

但无论如何,社会是正义的。无论发生了什么样的事例,我想,该献血的时候还是要献血的,就像即便发生了彭宇案,我们见了摔倒的老人,还是要扶上一把。但我们还要让肖佳卉最终能得到公正的对待,她的一只眼睛可能会盲,但是,我们的心不能盲,我们的责任不能盲。

第四篇: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

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

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

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

3、理想的作用是什么?

答:理想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

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

答: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一般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二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

答: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

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

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实践。

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

6、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

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

第二,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第三,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第四,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此外,谦虚谨慎、务实求真、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也为人们熟悉和实行。

7、试论我们强调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答:为了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首先,人是要有道德的,每一个人都应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需要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再次,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

8、什么是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答:(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2)诚实守信。诚实守信这一职业道德标准,是职业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石;(3)办事公道。办事公道是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

(4)服务群众。服务群众,满足群众要求,尊重群众利益是职业道德要求的目标指向的最终归宿;(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9、婚姻家庭道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婚姻家庭道德是在婚姻家庭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道德观念,其主要内容是:(1)婚姻自主,真正

奠定在爱情基础上的一夫一妻制,夫妻双方应该互敬互爱。(2)在家庭生活中赡养尊敬老人,抚养教育子女,与邻里和睦相处。(3)注意计划生育,勤俭持家,爱家爱国。

10、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什么?

答:(1)恋爱应是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2)恋爱应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3)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11、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的关系?

答:(1)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2)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3)形成了的道德品质对道德行为有指导和支配作用。

总之,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和结晶,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客观内容和外在表现。

12、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范畴是什么?

答:(1)正直无私;(2)忠诚守信;(3)仁爱互助;(4)勇敢进取;(5)敬业好学;(6)勤劳节俭;(7)谦虚谨慎;(8)遵纪守法;(9)文明礼貌。

13、什么是友谊,它是如何获得和发展的?

答:友谊有以下三个特征:

(1)友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是相互间爱的给予。(2)真正的友谊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力量,是人类美德化为情感的无偿赠予,它能沟通心灵、美化生活、稳定和巩固社会。(3)友谊是需要平等、互助、互尊、互爱的心灵默契。

在人际交往中要获得和发展友谊,应做到:(1)与人为善,以心换心。(2)学会宽容,善于原谅。

(3)严于律己,谨慎交友。

14、竞争与合作是什么关系?

答:竞争和合作的辨证统一。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量的。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有:(1)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3)处理好主角和配角的关系。

15、现代人才必须学会与人真诚的合作。简要说明合作的意义是什么?

答: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集体为达到共同的目的而联合,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合作具有很大的意义:(1)合作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根基。(2)合作是人生力理的源泉。(3)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

16、人际关系在人生中的意义是什么?

答: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

(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事业成功的需要;(3)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幸福的需要。

17、什么是自我修养?自我修养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自我修养是指一个人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经过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的工夫,为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各方面进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是实现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现代社会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有:思想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审美修养,心理修养。

18、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进行自我修。

答:自我修养主要是靠个人自己的努力,修身养性,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现代社会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为:(1)认真学习,把握自我。(2)勤于实践,塑造自我。(3)严格要求,完善自我。

进行自我修养也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1)常思己过,有则改之。

(2)自觉锻炼,陶冶情操。(3)坚持“慎独”,纯洁品质。

19、简述“贵在立志”。

答:(1)所谓志,乃是理想、决心、毅力。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生命的去和、精神支柱。青年是理想形成时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2)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对人类的贡献是与他在青年时期立下志向并不懈奋斗分不开的。(3)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培养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应从哪几方面着手?

答:(1)改善认识模式。A、是要求人们充分认识人际关系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学会与人相处和协调人际关系采取积极的态度;B、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平等地与人交往。

(2)完善性格,增强人际吸引因素。其中包括:A、正确的人生观;B、高尚的品德修养;C、良好的心理品质; D、智慧和才能。

(3)掌握交往的艺术。与人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主要有:A、注意自我形象;B、与人交谈;C、注意动作行为;D、把握对方心境。

21、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

答: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必须的,最简单的公共生活准则。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有着重要意义:(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22、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答:现代社会生活中,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好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情感。因此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爱恋中的男女双方平等互爱、排他专

一、强烈持久、纯洁严肃的感情。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爱情的本质是基于一定自然基础之上,并受制于社会物质和文化因素的互相爱慕的精神。考 试大收集整理

2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2)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3)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原则;(4)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5)有鉴别、有选择地借鉴外国的立法经验的原则。

2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时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4)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5)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和国家赔偿原则。

第五篇:思想道德与法律简答题

1.大学学习理念:

① 自主学习;② 全面学习;③ 创新学习;④ 终身学习

2.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的办学理念及其内涵:

学院坚持以“行以求知、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广适应”的培养模式。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①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③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④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

4.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①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的。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②理想和现实是统一的。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6.大学生如何面对人生中的顺境与逆境:

事物常常具有两面性。在顺境中前进,使人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但在逆境中向理想目标奋斗,可能会有顺境中难以得到的收获。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身处顺境,应该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要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身处逆境,应该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要将压力变成动力,切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只要善于利用顺境,用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

7.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人的个体性中蕴含着社会性。因此,人必须经过充分的社会化的洗礼,使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才能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基本条件。

②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人具有维持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但或多或少反映社会需要。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需要的反映。因此,我们应该联系社会需要来考虑个人需要。

③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所有人的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利益,而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基础以及保障。因此,个人应自觉的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自觉服从社会利益。

④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个人的权利是在社会中获得的,离开了个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个人的权利也就无从实现。因此,人人都应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为社会多做贡献,社会的财富才能不断增加,才能为人们享有权利提供雄厚的基础。

综上所述,个人与社会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只有科学的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

8.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集体主义不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而且始发站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9.为什么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来制约和保障: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便无法正常运行。

①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一个社会安定有序,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各显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共处的表现。

②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忽视公共生活领域的和谐与公共秩序的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将会遭到干扰甚至破坏。

③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有赖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社会公共生活的井然有序。

④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国家现在画有赖于人的现代化和公共生活的文明进步。

10.网络生活中的社会公德: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要求我们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成为净化网络空间的积极力量。

①正确使用网络工具:提高鉴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内容。

②健康进行网络交往: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积极参与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营造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和个人品德培养的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③自觉避免沉迷网络:适度上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

④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在缺少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自律,促进网络生活的健康与和谐。

1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特征:

①鲜明的职业性;②明确的规范性;③调节的有限性。

12.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城市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3.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择业观:

①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②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③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创业观:①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②有敢于创业的勇气;③提高创业的能力。)

14.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如何做好就业准备:

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15.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金钱和爱情的关系,如何面对失恋):

恋爱要求我们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大学生对爱情应该持慎重的态度,避免在恋爱问题上把握和处置失当: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的或功利化的对待恋爱,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如果爱情来临,就应用心呵护,倍加珍惜,处理好恋爱、学习、集体以及社会的关系,才是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

16.“法治”和“法制”:

“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而“法制”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强调依法治国,是法治的本质特征之一。

17.国体和政体的概念,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是什么: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18.我国的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哪些:(6)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9.公民的基本权利:

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

20.公民的基本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

21.人格权、身份权及其种类: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基于其人格或身份而依法享有的,以其人格利益或身份利益为客体的民事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

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某种特定身份享有的民事权利,包括配偶权、亲权。

22.刑法的概念和原则:

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法的法律,狭义的刑法是指规定犯罪和刑法的一般原则和具体犯罪与刑法的法律规范的刑法典,广义的刑法是指刑法典和单行刑事法律及非刑法规范性文件的刑事规范。

刑法的基本原则:①罪刑法定原则;②罪行相当原则;③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23.如何有意义的度过大学生活:

PS:2、3、14、15、23

思想道德与法律复习大纲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