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礼仪 社交 论文
公关与社交礼仪
(节课论文)
建筑工程学院
测绘1003
李腾飞
1011091090
浅谈社交礼仪
中国自古以来就很讲究礼仪,并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中国文化中,礼是极为重要的传统。礼文化内容也十分丰富,一般说具有四层含义:第一,指整个社会的等级制度、法律规定及到得规范等;第二,单指道德规范的基础;第三,专指道德规范中得“礼让”;第四,指礼仪、礼节等。在当今将就和谐社会的中国,社交很是频繁,礼仪更为重要。作为当代的一名大学生,学习好如何正确的社交礼仪很是重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质需用彬彬有礼的方式去体现。
礼仪可以分为好几个部分,个人礼仪、交往礼仪、餐饮礼仪等等。个人礼仪
包括自身的仪容、举止、服装等。我们每个人都应注意自己的个人礼仪,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举止行为,不但事关对方对自己个人形象的印象好坏,而且也是个人教养与素质的最形象的展示。
站姿:女人的站立姿势应该是:抬头,挺胸,收腹,两腿稍微分开,脸上带有自信,也要有一个挺拔的感觉。
坐姿:正确的坐姿是你的腿处于基本站立的姿态,后腿能够碰到椅子,轻轻坐下,两个膝盖一定要并起来,不可以分开,腿可以放中间或放两边。
行姿:正确的行姿是:抬头,挺胸,收腹,肩膀往后垂,手要轻轻地方在两边,轻轻地摆动,步伐要轻。
蹲姿:正确的方法应该弯下起盖,两个起盖应该并起来,不应该分开的,臀部向下,上体保持直线,这样的蹲姿就典雅优美了。仪表礼仪
1.化妆要视时间场合而定。在工作时间、工作场合只能允许工作妆(淡妆)。浓妆只有晚上才可以用。外出旅游或参加运动时,不要化浓妆,否则在自然光下会显得很不自然。
2.不要非议他人的化妆。由于文化、肤色等差异,以及个人审美观的不同,每个人化的妆不可能是一样的。切不可对他人的化妆品头论足。
3.吊唁、丧礼场合不可化浓妆,也不宜抹口红。
发型与服饰礼仪
穿礼服:女士在比较庄重的场合,穿礼服时,可将头发挽在颈后,显得端庄、高雅;
穿连衣裙:如果穿V字领连衣裙,就可将头发盘起,如果穿外露较多的连衣裙,可选择披肩发或束发;
穿西装:因西装给人以端庄整洁的感觉,发型也要梳得端庄、大方,不要过于蓬松。交往礼仪
这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如何称呼、介绍、握手、交谈等都有许多礼仪规范需要遵守。我们在交往礼仪上存在很大的误区,这更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交往礼仪的重要性。握手的顺序
在社交场合中,握手作为一种礼节,其顺序根据握手人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身份来确定,社会地位高者、年长者、女士、主人享有握手的主动权。朋友、平辈见面,先伸出手者则表现出更有礼貌。握手的规矩
握手作为见面时的一种礼节,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和要求。戴手套的男士握手前应脱下手套,放好或拿在左手上,再和人握手。多人同时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不可左手右手同时与两个人相握,也不宜隔着中间的人握手。不妨等别人握完再伸手。
男女握手时,女士只需要轻轻地伸出手掌;男士稍稍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即可,不能握得太紧,更不要握得太久。握手时,应友善地看着对方,微笑致意。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
在社交活动中,熟悉和遵守握手的规矩,与人打交道时方能够做到应付自如彬彬有礼,以便建立和保持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谈话时切忌唾沫四溅。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餐饮礼仪,顾名思义,就是在用餐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座次的安排、敬酒礼仪、用餐时的规范等都是在社交场合经常能用到的。如果能按照礼仪规范做到了,他人都会觉得你是个非常懂礼仪的人,反之,则会觉得你不懂礼貌,甚至会影响你的学习、事业。
第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后自己坐在离门最近处的座位上。
第二,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加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发出声响,最好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
第三,进餐时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
第五,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低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第六,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挡住自己的嘴巴。
第七,最后离席时,必须要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在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作客,以示回谢。
通过以上提到的礼仪,我们就可以看出礼仪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礼仪修养对于我们的必要性。礼仪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整个社会良好的文明风气都是靠每个人堆积起来的。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以我们要实践,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可以说,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礼仪又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创造幸福生活的“通行证”。所以说:知礼懂礼,注重文明礼仪,是每个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们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注重自身礼仪修养的提高,不用多久,我们整个社会、国家的礼仪素质都会得到提高,真正做到礼仪之邦,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来宾。
第二篇:社交礼仪论文
浅谈大学生社交礼仪与人际关系
摘 要: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大学生进入学校后,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氛围,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而基本社交礼仪规范和知识的掌握又是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关键词:社交礼仪 人际交往
大学阶段是人际交往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倍受关注, 国内学者对这些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互动,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其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上是比较和谐的, 但是人际关系问题在所有困扰大学生的问题中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 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第一大问题。寻求克服这些困难的途径,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1、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懂得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更好。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导出同一条公式: 个人成功= 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曾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也曾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大学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
“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是现代人立足于社会并求得发展的重要条件。其重要意义,绝对不在掌握外语、电脑、驾驶等热门技术之下。”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 ,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很多求职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没有高学历和丰富的经验等条件,可能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据调查发现,不善交际与言谈,更有可能将求职者挡在成功的大门之外。这意味着,与学历和工作经历相比,交际和口才因素在求职过程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求职者如果不能成功地与招聘者沟通,要得到别人的赏识,那是相当困难的。所以,为了生活愉快、事业成功,任何人都要学会处理各种关系。一个没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即使再有知识,再有技能,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搞好人际关系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近年来,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备受国内学者关注。有的提出“大学生能否妥善处理好人际交往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有的认为“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其获得知识,开创事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可靠保证。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水平,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有的指出“人际交往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人的社会化需要人际交往;人的健康心理需要人际交往;人的事业成功需要人际交往”。由此可见,大学生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互动,对其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社交礼仪,作为现代人的标志,反映着一个人及一个群体的文化素养、人品情操和行为准则;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反映着一个民族及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社交礼仪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继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弘扬礼仪之邦的风范,博采各国礼仪之所长,蕴成人们崇礼、修礼、习礼的风气。在中职学校推广社交礼教学就是要全面提高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业务、身心素质。然而,人才培养,德育先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首先要学会做人,然后才是做学问,最后才是学会做
事。然而,在校园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可见,对中等专业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因为,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
3、社交礼仪和人际交往的关系
所谓社交礼仪是指在一定社会交往场合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具体来说,就是指交往的双方或多方借助语言、仪表、仪容、仪态、表情、举止动作等形式,向交往对方表示重视、尊重敬意、和友好塑造自身真、善、美的交际形象。“礼”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礼貌;“仪”是社会人际交往的外观形象和行为规范。恰当的礼仪可以表现自己诚恳善意,平和文明的素养,从而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和谐良好的人际氛围。
(一)社交礼仪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首先,社交礼仪产生的直接动力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是交际主体的社会需要交际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人类共有的最基本的心理需要。这些需要包括了交流知识和信息的需要;寻求理解和友谊的需要;塑造自身形象的需要。其次,社会交往的需要使人们通过讲究社交礼仪,使人与同事、同伴保持良好的和谐关系,得到友谊、忠诚、合作等,并使个人被群体所接纳,能关心和帮助别人,同时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再次,尊重的需要,使人通过讲究社交礼仪,使个人的人格、能力、才华、业绩、成就、形象得到社会的承认、欣赏,进而逐步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并由此产生自信心和威望感,让人体验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社交礼仪规范、知识及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他们就能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二)社交礼仪是借助人际交往而表现出来的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关系的交往需要以社交礼仪去规范其言行。良好的礼仪规范可以确保各类交往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丰富社交礼仪的内容。社交礼仪离不开社会生活,它是为人际交往服务的。只有通过人际交往,社交礼仪中的道德规范及行为规范才得以施用。人们只有在人际交往中,讲礼仪、懂礼貌、知礼节才能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得到别人对你的尊重和友好;才能在人际间形成和谐、良好、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氛围。从而使人类文明得到发扬和升华。
4、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交际能力较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应试教育模式下中小学和家庭社交礼仪教育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代大学生由于在礼仪知识方面极度缺乏,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于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等,在缺少人际交往实际锻炼的情况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自然不很理想,因而导致心理危机或人际关系失衡。因此,社交礼仪教育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助于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形象塑造的功能
信息交流、传递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交往过程是信息双向交流传递的互动过程。社交礼仪首先传递交往中个体自身形象的外在信息。交际伊始,见面问候、行礼、介绍、致意、言欢、告别等都有诸多礼仪。你的穿着打扮,说话时的态度,写信的言辞,宴会的礼节,交往场合的举止所传递出有关你的各种信息,无不影响你给别人留下的印象,这也是别人在“读你”。在社交场合中,人们的一塞一笑、一言一行都在给自己的形象添画各种线条、涂抹多种色彩。比如在社交场合,首先要注意自己的服饰礼仪,遵守TPO的原则,即你的穿着打扮应当与相应的时间、场合、身份、职业等相一致。工作时着上班装,节假日穿休闲装,出席宴会、观看演出等配社交装。再比如在工作及社交场合和别人谈话时,应注意言辞的礼貌性:使语言文明、有修养;措辞的修辞性;尽可能使语言文雅、婉转,讲究语言艺术。从而能很
快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好感,给人以绅士、淑女的印象。(二)感情联络的功能
感情是维系人们相互关系的粘合剂。在社会交往中大多数场合施礼并非纯粹的礼仪之举,而是借以表达情意。交往中,人们常常有意无意地由他人对自己的礼遇来分析和判定这其中折射出的对方的感情意向,产生一定的情绪体验。交往中,由社交礼仪产生的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两种情感状态:一是感情共鸣。当交往双方对所交流的信息有相同的情绪体验,交往对象感情符合自己的心理趋向,彼此之间感到双方是互相尊重的,就产生了感情共鸣。在交往最初的印象中,如果一方或双方都注意自己仪表整洁、仪态端庄、举止文雅、言语文明、就会产身良好的“人际气候”。使交往双方互相吸引,导致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二是感情排斥。与感情共鸣状态的表现相反,如果你衣冠不整、精神不振、举止粗俗、傲慢无礼、都可能导致感情排斥。被对方视为骄傲自负、缺乏教养、从而对你产生反感,形成排斥,拒绝与之交往。所以我们应该懂得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使之生辉的则是良好的仪礼修养。正所谓“文雅客来勤,’以礼相交,久而敬之。(三)行为的调节功能
首先,行为调节功能体现在对交际者个人的印象整饰上。所谓印象整饰是指人与人交往中围绕自己为在交际对象心目中形成期望以达到有意识地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形象的过程。为此人们常借助社交礼仪的施行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印象整饰的目的。其次,行为调节功能体现在对人际关系的调整、润滑和整合上。社交礼仪作为一种交往的手段,可以使人们的交往得以顺恰融畅地进行。这正像同家人的交往给人带来天伦之乐,同友人的交往给人带来深切的情谊,同恋人的交往给人带来甜蜜爱情,孤独时的交往给人带来安慰,优愁时的交往给人带来欢乐一样。交往使人的苦闷忧愁得以合理的宣泄、排解,从而达到心理平衡。当然这种调节是以尊重对方为前提的。人们在交往时互相敬重,按礼仪规范去做,才能缓解或避免某些不必要的情感对立与障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再次,行为调节还体现在通过社交化礼仪创造一些交际活动所需要的气氛,继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比如,在涉外交往中,可以通过恰如其分的礼仪,布置精彩场面邀请客人到会,安排迎送礼仪,营造庄严、正式、隆重、热烈、友好的交际气氛,以利于交往的顺利进行。又比如,在商贸谈判中可以通过恰如其分的礼仪,确定谈判时间地点,安排座次顺序、得体的布局、开局以营造诚挚、友好、合作、轻松、认真的谈判气氛以利于谈判的顺利发展。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门艺术。礼仪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已成为人际交往乃至事业成功的桥梁与纽带。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在人际交往中,知礼节、懂礼貌、讲礼仪,才能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得到别人对你的尊重和友好;才能形成和谐、良好、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氛围。针对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和人际需要的矛盾,积极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当前和今后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徐海丽.谈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社交礼仪.吉林省教学学院学报:202_(1):29-31 2吴广宇.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_(5):68—70 3王真真.大学生社交礼仪的重要性与内容.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_(6):71-74 4张宝君.加强礼仪教育,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2_(11):984-986 5蔡华妹.浅谈社交礼仪对中专学生的重要作用.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_(1):96-97 6曹丽萍.浅谈社交礼仪的作用.高教之窗:202_(11):50—52 6李桂森,孟祥国.浅谈大学生社交礼仪.人文社科:202_(11):511
第三篇:社交礼仪论文
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礼仪修养、礼仪素质不仅关系着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整个社会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通过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明修养,使大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生于礼仪之邦,当为礼仪之民;身处书香之院,本该知书达礼。然而现今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却不容乐观,大学生中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与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一是不尊重他人。有的人从小养成惟我独尊的心态,不尊重长辈,不敬重老师;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习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自我感觉良好,崇尚个性张扬,不如人,不服人,不学人;缺乏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心态,难以融入集体之中,难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是不约束自我。有的人由于从小受父母的娇生惯养,加之又是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的直接产物,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在行为训练中未得到严格的训练,造成了他们的“精神贫穷”。因此对自己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等放松要求,不受约束,自由散漫,我行我素。
三是不遵守公德。有的人不遵守社会公德,公共场所旁若无人,高谈阔论,甚至相互争斗;教室、宿舍、操场、楼道等处乱扔垃圾,随处吐痰;课桌、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踩乱涂等等,如此不自爱的表现,既妨碍和影响了他人,又损坏了大学生自身的良好形象。
四是不注意自身形象。有的人缺乏对形象美的正确认识及追求,对美的仪表、仪态方面的客观标准认识模糊,盲目追求社会上的所谓的“潮流”,以时髦、前卫、新奇为美,浓妆艳抹、发型奇特、服饰怪异,甚至衣冠不整、蓬头垢面、不仅有失风雅,还给人们留下一种精神颓废、生活懒散、人格丑陋之感,极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份。
春秋末期的孔子曾提出:“不学礼,无以立”。战国后期的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所以,加强礼仪教育是弘扬中华美德的需要。中国是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帮”著称于世。今天在校的大学生,他们今天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明天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新时代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开拓者。他们的言行举止不完全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因此,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礼仪教育,使礼仪之邦的美德世代相传,并不断发扬光大。
加强礼仪教育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的需要。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得到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因此,在校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他们一般都远离父母,过着集体生活,失去了对父母、家庭的依赖。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不少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我封闭”的倾向,时常出现“孤独寂寞”、“没有朋友”、“郁闷压抑”的状况。这一状况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就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障碍,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让大学生学习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帮助他们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与同学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就能逐步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交际范围,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加强礼仪教育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三观”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丰富他们的礼仪知识,让他们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会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文明大学生,为今后走向社会、立足社会、成就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礼仪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服饰等方面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让他们懂得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礼仪修养,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修养,就会使他们真正成为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公民,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针对如何加强礼仪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开设礼仪课程,加强礼仪训练。学校要适度调整课程结构,适当设置《礼仪修养》、《礼仪礼节》等课程,开阔学生视野,强化礼仪修养的课程教学。同时,每个任课教师要把加强礼仪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以自己得体的礼仪规范行为去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在言传身教中获取礼仪的基本知识和道理。学校还要结合实际,发挥优势,经常聘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举办多种形式的礼仪讲座,加强礼仪教育的指导。学校团委、学生会等还可以通过校报、广播、网站、宣传栏、团刊等宣传中华民族的礼仪,介绍名人礼貌处世、严谨修身的轶事,升华学生的礼仪素质。要发动全校师生、广大团员青年查找不讲文明、不讲礼貌的现象,以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形式弘扬文明礼貌之风,表彰文明礼貌之举,形成校园崇礼、尚礼的好风气,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是制定礼仪常规,注重养成教育。礼仪常规是大学生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如果没有合适的规范,没有严格的要求,没有严明的奖罚,礼仪常规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从基础文明抓起,规范大学生的基本行为和基本文明用语。要结合学校和专业实际,制定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礼仪常规,并把它纳入思想道德素质的考核之中,以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行为习惯,增强学礼、知礼、守礼、行礼的自觉性
三是躬行社会实践,提高礼仪修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礼就得“习礼”,就得参加礼仪实践。因此,礼仪教育必须加强礼仪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交际活动中亲身体验运用礼
仪知识、技能的成功感受,以社会实践活动来强化所学知识和技能,并结合实际工作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不断提高礼仪修养。四是坚持读书学习,不断完善自我。要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坚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文化底蕴。学校有关组织要经常向大学生推荐优秀的经典作品,让他们多读、多看、多思,不断提高他们的礼仪内涵,提高他们的文化底蕴。同时,要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把礼仪学习作为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的一项任务。要动员和教育他们在搞好专业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深化礼仪修养、修整进化心灵、不断完善自我,为个人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篇:社交礼仪论文
大学生社交礼仪重要性及其内容
摘要: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大学生进入学校后,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氛围,将有利于大学生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而基本社交礼仪规范和知识的掌握又是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社交礼仪
一、大学生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社交礼仪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礼仪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起点,没有对利益的正确认识,对礼仪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产生积极地道德情感和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须,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作为有文化,有知识的21世纪大学生,理应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现代社交礼仪知识、提高礼仪修养、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这也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塑造美好形象的内在要求。
(一)是大学生建立良好人系的需要
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导出同一条公式: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术+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大学生适应新的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的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社交礼仪规范、知识和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守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的原则,他们就能顺利的打开各种交易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二)是大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现代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传播沟通技术和手段正日益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往观念和交往行为。尤其是人们交往的范围已逐步从人际沟通扩展为大范围的公众
沟通,从面对面的近距离沟通发展到不见面的远程沟通,从慢节奏、低平率的沟通变为快节奏、高频率的沟通。这种现代信息社会的人际沟通的变化给人类社交礼仪的内容和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实现有礼有节的交往,创造“人和”的境界,就必须学习和运用利益。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交际实际上就是一种信息交流,而信息乃是现代社会中最为宝贵的资源,由此可见,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是现代人立足于社会并求得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是大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范围的分工协作关系和商品流通关系,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地狱与地狱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同时更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企业和服务而言,就更需要积极地适应这种“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总是需要具体的人去实施、操作,这些实践者如不懂得现代的社交礼仪,就很难在市场上立稳脚跟。在市场今年及条件下,人们应更多地了解上立稳脚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应更多地了解社交礼仪知识、以便顺利走向市场、立足市场、作为明天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理应在此方面走在前列。
(四)是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
社交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它反映了人们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关系,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进行体统的礼仪教育可以丰富他们的礼仪知识,使他们切实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如何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的统一起来,成为名符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
(五)是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社交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呀。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白言谈、举止、仪表和复试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然而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培养大学生应对酬答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让文明之花在校园遍地开放。
二、大学生社交礼仪的内容
大学生社交礼仪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有仪表礼仪、举止礼仪、谈吐礼仪、宿舍礼仪、应聘礼仪等。
(一)仪表礼仪
仪表礼仪是指个人形象礼仪,一是指所从事工作的职业形象,一是指自身的身材长相。形象礼仪主要是着装、化妆。着装要求整洁、美观、得体。大学生的着装以休闲、大方为主,并讲究衣着应与出入的场所相和谐。在社交场合的穿着大致可分为礼服和便服两种,如西装、旗袍或民族服装。便服主要是在一般场合、日常交往的穿戴。便服主要是在一般场合、日常交往的穿戴,相对可随意一些,各式短衣、衬衣、T恤等都可。
一个人的长相是父母生成的,而修养和气质却是后天获得的,所以,作为学生应保持天生的自然美和质朴美。女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以不化妆为宜,在社交娱乐活动中,可以化淡妆,应以自然、清淡为主,切忌人工痕迹过重,那会丧失年轻人自然的美感。
(二)举止礼仪
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注意行为举止,一个人的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举止应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的习惯。走路时候应该自如矫健,昂头挺胸、收腹平视,肩要正,身要直。如到老师办公室或者家中访问,进门之前应先按门铃或轻轻敲门,然后站在门口等候。当看到要找的人时,应该点头微笑致礼,如无事先预约应先表示歉意,然后再说明来意,同时要主动向在场人表示问候或点头示意。
(三)谈吐礼仪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应该是积极的,阳光的、代表先进文明的事物。所以,大学生首先要做到语言文明,和脏话、粗话、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说再见。其次,在与人交谈时要注意语速和音量,要尽可能吐字清晰,不快不慢。讲话时声音要适中,以对方能够听清和不妨碍他人交谈为
宜。交谈时应尊重对方、谦虚礼让,善于理解对方。对别人的谈话应当认真倾听。同时。还应当注意言语不要过于客套和过分粉饰雕琢,绕弯过多,礼仪过分,反而给人见外的感觉,显得不够坦诚。
(四)宿舍礼仪
在校期间,宿舍绝对是大学生待得时间最多的地方之一,是一起生活的集体环境,每个人都应该助于自己的言行规范,遵守一定的宿舍礼仪,要注意团结友爱,模范遵守学生宿舍的管理制度;讲究卫生,爱护集体荣誉;讲究文明礼貌,以诚待人;爱护公共财物,勤俭节约。
(五)应聘礼仪
在越来越激烈的求职竞争中,面试已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所采用的一种普通形式,同时也是应聘人员要闯的最后一关。由于对礼仪知识的缺乏或是对礼仪的不重视,致使有的应聘者功亏一篑,与基于失之交臂。因此,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倡导重视面试礼仪。大学生在面试时,为了求职成功,应该注意以下基本礼仪。
1.外在形象
求职面试,要设计好自己的形象。求职者给面试官的第一印象,常常关系到求职的成败,它往往比简历、介绍信、证明、文凭等的作用更直接,更能产生只直觉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主考官对求职者的最后评判。因此,学生应聘面试,要特别想狐疑自己的外在形象。形象设计既要符合个人气质的特点,又要符合招聘单位的特点。首先,着装要做到整洁、大方、得体。
2.行为举止
面试时,行为举止要得体。得体是要求应试者的举止动作要符合身份、适合场合、并能恰如其分的传达出个人意思。立要直,坐要正,走的姿势要端庄文雅。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结伴而行。面试时,切莫让他人陪你入场。有的应聘者面试时,习惯
带上同学或亲戚前往,以消除紧张或给自己做参谋。其实,这种做法对求职者是不利的。他人在场会使面试尴尬,也会给考官留下缺乏自信息、独立性不强的印象,容易遭到淘汰。
第二,切勿犹豫不决。一般来讲,求职者应聘时举棋不定的态度是不明智的。这
样容易让招聘者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自己却失去了一次机遇。另外。还容易让主考官感到你是个信心不足的人,怀疑你对单位不信任,缺乏必要的诚意,甚至怀疑你的工作作风和实际能力。
第三,遵时守约。面试时一定要遵时守约,迟到和违约都是不尊重主考官的一种
表现,也是一种礼貌的行为。如果因为客观原因须改期面试或不能如约按时到场,应事先打电话通知主考官,以免对方久等。面试时,求职者最好能提前15分钟左右到达面试地点,以表示求职者的诚意,给对方信任感,这样也可先熟悉环境,做好面试前的思想、心理准备,从容不迫的进入面试场所。
第四,以礼相待。面试时要注意细节,恰当地表达礼貌。
3.应答礼仪
求职面试的核心内容就是应答,求职者必须对自己的谈吐加以认真把握。在应答过程中,要注意相应的原则和理解规范,务必要使自己的谈吐表现得文明礼貌,言辞标准,语言连贯,内容简洁。此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自我介绍勿拖沓。
第二,遇事冷静,机制作答。
第三,诚实坦诚。在面试中,如果遇到实在不会或不懂得问题,就应当坦诚相告。第四,薪金问题。薪金问题是个敏感又实际的问题。求职者要掌握好三个环节。
首先,摸清楚情况。其次,选择时机。最后,留有余地。
4.告别礼仪
面试时,要特别注意对方结束面谈的暗示,适时礼貌告辞。即使是面试失败也要面带微笑地向主考官致谢。面试后最好给招聘人员打个电话或写封信表致谢。这不仅是礼貌之举,还可以增加印象。
三、结语
大学生应该身体力行地使用礼仪,不仅用礼仪培育自己美好的心灵,而且用礼仪行为影响他人,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赢得别人的尊敬。另外,大学生在实践中,要真正培养起相应的苦役情感、礼仪意志和利益信念,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而良好礼仪习惯的形成,不仅要从小事做起,点滴养成,还要有克服坏习惯的决心和毅力。因此,大学生要用礼仪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勿以善小而
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绝不做有悖礼仪的事,相信只要这样坚持不怠,大学生就能成为有教养、有礼貌、受人欢迎的现代人。
总之,大学生是只是层次较高的群体,在礼仪修养方面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提高个人的素质,这样可以使其在今后与人交往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社交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98-10l
[2]云牧心:社交与礼仪知识全集[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2_:212-213
[3]刘连兴,王景平,张美君,大学生礼仪休养[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2_:116-1
[4]方其林,大学生礼仪[M].出版社,202_:168-170
第五篇:社交礼仪论文
浅谈社交礼仪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因为,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
记得上第一节社交礼仪课就给了我一个惊喜:我学会了怎样正确握手,这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经过一学期的社交礼仪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也感受了许多。非常感谢老师这学期的辛勤栽培。通过社交礼仪的学习我懂得如何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提高自己在社会各个方面的修养,了解了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守的一种惯例,是一种习惯形式,即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做法。礼仪的核心是给人舒适和尊重:桌位要有主次,介绍要有先后,穿衣要分场合……让他人感到舒适,感到被尊重。
礼仪涉及到各个方面:社交礼仪、商务礼仪、餐饮礼仪、生活礼仪、出国旅行礼仪等。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如果分类,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几大分支。因为礼仪是门综合性的学科,所谓的几大分支,又是相对而言。各分支礼仪内容都是相互交融的。
商务交往中男士仪表要求:短发,清洁、整齐;精神饱满,面带微笑;每天刮胡须;西装平整、清洁;西装口袋不放物品(笔);忌穿夹克打领带;短指甲,保持清洁;皮鞋光亮。在交际场合中,人们对服饰有着共同的要求:
一、量体裁衣是最基本的要求,着装要得体,美观、大方。
二、根据场合、地点、季节、年龄、身份穿着合适的服装。
三、不过分追求华丽的服装,更多的是注重服装的款式和质地。三一定律:鞋子、腰带、公文包这三个地方的颜色应该一致。通常都采用黑色,协调美观、搭配到位。穿西装三大禁忌:商标没拆;尼龙袜和白色袜子;戴领带夹。商务交往中女士仪表基本要求:发型文雅、庄重,梳理整齐,长发不可过长;化淡妆,面带微笑;着装大方、得体;指甲不宜过长并保持清洁,涂指甲油时须自然色;裙子长度适宜;穿袜子的时候,袜口不要露在裙子外边;全身3种颜色以内。首饰的配戴:金银色代表宝贵华丽,使用少量金银色饰物显得美观雅致。符合场合,以少为佳,数量不超过3种,每种不超过2个;质地与色彩要搭配。化妆要遵循三个原则:化妆要自然;化妆要符合常规审美标准;不当着别人的面化妆。
在社交场合中,握手作为一种礼节,其顺序根据握手人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身份来确定,社会地位高者、年长者、女士、主人享有握手的主动权。朋友、平辈见面,先伸出手者则表现出更有礼貌。多人同时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不可左手右手同时与两个人相握,也不宜隔着中间的人握手。男女握手时,女士只需要轻轻地伸出手掌;男士稍稍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即可,不能握得太紧,更不要握得太久。握手时,应友善地看着对方,微笑致意。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握手要掌握的四要素:握手力度不宜过大,但也不宜毫无力度;握手有先后次序,通常身份高者在先、主人在先、长者在先、女性在先;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男士见面时先问候,待对方伸出手后再握;握手时要注意交手抬到手肘的高度,轻轻一握或者上下一晃,不宜用力,更不要久握。男士同女士握手一般只握女士的手指部分。握手时间一般 3—5秒为宜。
社交礼仪,对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礼仪是人们在生活中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社交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