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麦克白的悲剧究竟归咎于谁[定稿]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15-1136402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2 18:42:09 来源:网络

第一篇:麦克白的悲剧究竟归咎于谁[定稿]

麦克白的悲剧究竟归咎于谁?

摘要:一位英勇善战的猛士最终走向了毁灭性的人生,究竟是为何?《麦克白》的性格的突转并没有让人拍手称快,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给人物罩上了一层命运的悲剧性色彩,他的命运并不是他自己一手掌控,那其中还有他身不由己的因素的存在。

关键词:麦克白

悲剧

性格

犹豫

刚愎自用

残忍狂暴

毁灭

麦克白只是一颗被上天赋予悲剧命运的棋子,他本为忠诚而生,却不曾料想因为性格的摇摆不定等原因,导致悲剧的命运,背负弑君篡位的罪名,渐而走上毁灭的道路。

本为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麦克白,他的忠诚,他的果敢,他的骁勇善战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战胜了别国的两次袭击,被赋予至高无上的荣誉,就连国王邓肯也说:“你的功劳太超越寻常了,飞得最快的报酬都追不上你;要是它再微小一点,那么也许我可以按照适当的名分,给你应得的感谢和酬劳;现在我只能这样说,一切的报酬都不能抵偿你的伟大的勋绩。”似乎从这里就有浅显的表明了主人公的命运。但是归根结底,麦克白的悲剧命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归咎于他自己的性格因素,但是其外在因素也是不可排除的。

首先,从外在因素来看:

1.女巫的出现和她们的预言对造成这样一个悲剧有着不容置否的影响。

荒原“巧遇(至少麦克白他们并不认为是刻意找他的)”三位女巫,并被告知未来将会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誉,起初的麦克白和班柯都是比较犹豫的,直到洛斯和安格斯的到来并宣布麦克白为考特爵士,他开始相信女巫的话。面对班柯的劝戒,麦克白不以为然,在第一幕的第三场麦克白的旁白中,他想了这样一段话:两句话已经证实,这好比是美妙的开场白,接下去就是帝王登场的正戏了。很显然,女巫的预言应证了,麦克白的野心开始显露。接下来就发生了麦克白弑君篡位的故事,暂且先一笔带过,先再来看看女巫的再次出现。第三幕第五场的荒原,三女巫与赫卡忒(女巫的魔法总管)相遇,为了惩罚他们将秘密告于篡位、刚愎自用、残忍狂暴、只为追求自己的利益的麦克白,他决定去布置一场悲惨的结果:让麦克白被魔法迷乱本性,藐视命运,摒弃一切顾虑。第四幕第一场的山洞中,待女巫刚好念完以下这几句话:“拇指怦怦动,必有恶人来;既来皆不拒,洞门敲自开。”麦克白被再一次的预言所迷惑:凡是从娘胎里正常出生的人都不能伤害你。除非有一天勃南的树林会向邓西嫩高山移动,否则谁也不能伤害你。此刻,他的狂妄表现得更加的突出,但是这一切能够说和女巫没有关系吗?不能,如果没有女巫的预言,麦克白可能会表现出他的狂妄与野心,但是那只是一种假设,女巫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2.麦克白夫人的软磨硬泡也给麦克白增加了心理压力,给了他弑君篡位的动机,起到了强化作用。第一幕的第五场的麦克白的城堡里,麦克白夫人对麦克白的来信说了这样一段话:你本是葛莱密斯爵士,现在又做了考特爵士,将来还会达到那预言所告诉你的那样高位。可是我却为你的天性忧虑:它充满了太多的人情的乳臭,使你不敢采取最近的捷径;你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不是没有野心,可是你却缺少和那种野心相联属的奸恶;你的欲望很大,但又希望只用正当的手段;一方面不愿玩弄机诈,一方面却又要作非分的攫夺;伟大的爵士,你想要的那东西正在喊:“你要到手,就得这样干!”你也不是不肯这样干,而是怕干。赶快回来吧,让我把我的精神力量倾注在你的耳中;命运和玄奇的力量分明已经准备把黄金的宝冠罩在你的头上,让我用舌尖的勇气,把那阻止你得到那顶王冠的一切障碍驱扫一空吧。与其说是麦克白的野心,此刻还不如理解为是麦克白夫人的野心,她让麦克白把事情交给她去处理。第一幕的第七场中很浅显的描写了麦克白的踌躇、犹豫不决,但是麦克白夫人一次又一次的威逼利诱,最终强化了麦克白杀死国王的动机。用心理学的知识解释就是运用的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原理。斯金纳认为,激励涉及到以下两种反射过程:S(刺激)→R(反应)和R(反应)→S(刺激)。所有的行为主义者都注重刺激与反应的关系。而后,麦克白夫人又一次的让麦克白以同样残忍的手段杀死班柯等人。就这样,在这个男人的背后,始终由来这么一个女人“支持”着他,为他“出谋划策”,想象着他们的成功。可是最终等待他们的却不是成功。如果麦克白夫人是一位贤妻良母型的妻子,如果她看到麦克白的那封信的时候,就赶紧劝住麦克白,或许这一系列的悲剧就不会发生,她对麦克白悲剧的发生起了直接促成的作用。

3.班柯的勇猛和智慧以及他那些被预言为王的子孙后代对麦克白的性格的转变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第一幕的第二场的荒原,同样被预言的不只是麦克白一人,还有班柯以及其后代,更让麦克白痛恨的是:他只能一世为王,而班柯虽然不能当王上,但是他的子孙后代都将为王。这样一个预言也多多少少给了麦克白深痛的打击。他害怕女巫所说的对于班柯的预言会实现,也就意味着他的王位将会不保,他索性心狠手辣一点,将班柯和他的儿子一起杀害,可是天不遂他的愿,班柯的儿子逃脱了。这样的结果是麦克白没有想到的,面对这样的结果,他的心智变得更加的不安宁,他开始变得更加的粗暴,对他的臣民,对他的妻子,也得野心也开始膨胀,想象着女巫的预言,没有谁能将他打败,他——麦克白才是王者!

4.麦克白的凶恶残忍激怒了麦克德夫和马尔康的怨恨,更加坚定了他们要讨回国家,为国家恢复安宁出力的决心。第二幕第四场马尔康和道纳本的离去,隐约的表明了他们似乎已经知道了麦克白的阴谋,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人们的笑脸里都暗藏着利刃;越是跟我们血统相近的人,越是想喝他们的血(第二幕第三场)。虽然逃到了英格兰,但是面对麦克白的凶残的手段,激起了马尔康的强烈的不满和为父报仇的心理,麦克德夫的逃离也让麦克白的怒火燃烧得更加的旺盛,用中国的老话说就是:麦克白的心魔已经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他已经完全失去自我了,现在就是一个十恶不赦、残暴、凶狠的大混蛋。

一次有一次的强化,唤醒了麦克白心中沉睡的小心魔,扩大了他的野心,激起了他的愤怒,带着他一步一步走向悲剧的深渊。

其次,我们从主人翁麦克白自身来说:

麦克白的性格因素是造成悲剧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从整部剧来看,麦克白的性格特征是有发生变化的。

战场上的他刚毅,不惧怕危险,如第一幕第二场:可是这一切都无能为力,因为英勇的麦克白——真称得上一声“英勇”——不以命运的喜怒为意,挥舞着他的血腥的宝剑,像个煞星似的一路砍杀过去,直到了那奴才的面前,也不打个躬,也不通一句话,就挺剑从他的肚脐上刺了进去,把他的胸膛划破,一直划到下巴上;他的头已经割下来挂在我们的城楼上了。

面对女巫的预言,他也曾疑惑,如第一幕第三场:说,你们这种奇怪的消息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为什么你们要在这荒凉的旷野用这种预言式的称呼使我们止步?说,我命令你们。

心里想着去杀害国王,却一直在内心煎熬,如第一幕第七场:他到这儿来本有两重的信任:第一,我是他的亲戚,又是他的臣子,按照名分绝对不能干这样的事;第二,我是他的主人,应当保障他身体的安全,怎么可以自己持刀行刺?

而后他变得残忍,凶恶,如第四幕第一场:我要去突袭麦克德夫的城堡;把费辅攫取下来;把他的妻子儿女和一切跟他有血缘之亲的不幸的人们一齐杀死。我不能像一个傻瓜似的只会空口说大话;我必须趁着我这一个目的还没有冷淡下来以前把这件事干好。

当然,他的野心、欲望也是随着他的性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欲望促使麦克白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毁灭。但是,并不能因为这样就否定了欲望,欲望,不可置否的说,能激励人们,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努力迈向理想人生。

鲁迅先生曾经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这样说到: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就如同宁静化为了聒噪,活力化作了死寂,日月星辰永远熠熠生辉,然而整个世界却在美丽与丑陋的两极循环往复。这大概就是悲剧的意义所在:它让我们看到了生命中的种种悲戚,警醒我们可能存在的一切危险。悲剧的命运或许并不是一种因素造成的,但是在众多的因素的共同积攒下,悲剧将很有可能再次上演。

第二篇: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麦克白》读后感

不同于莎士比亚时代的视角看

——莎翁创作《麦克白》

总听到不同的人说,中国的作品中没有真正的悲剧,中国人的思想中“大团圆”三个字影响深远,中国式悲剧如《窦娥冤》,当窦娥受冤死去后,最后的结局并不是戛然而止,而是延续到窦娥的父亲衣锦回来为自己的女儿平反。当我看到莎翁的四大悲剧时,我觉得悲剧不是那种浅显的受冤或者生离死别,悲剧是那种让人看后从心里都为其感到悲哀、无奈。《麦克白》就是这样一部经典悲剧。

《麦克白》这部经典著作与莎翁其他的悲剧有所不同,当你读完后不会为了它悲伤,尤其是作品主角麦克白,甚至很多都觉得麦克白是罪有应得。但当你慢慢的静下心来细想,这种罪有应得展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命运、人性以及这个国家的悲哀。

莎翁作品仔细读起来会被他塑造的人物巧妙所赞叹,他所塑造的人物没有一丝一毫的浪费,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或是促成着情节的发展。《麦克白》中最引我注意的是两个女性角色,或许我自己是女生的缘故吧,我总是很在意作家在作品中对女性角色的塑造。下面,我就分析分析我眼中莎翁创作的《麦克白》两大女性角色——麦克白夫人和三个女巫。

罂粟开的比玫瑰更艳

单纯从《麦克白》中说麦克白夫人,我觉得对麦克白夫人是不太公平的,所以我把麦克白夫人与莎翁创作的另一大悲剧《奥赛罗》中的苔丝狄蒙娜对比来说。麦克白夫人和苔丝狄蒙娜同是莎翁笔下有代表性的女性角色,但不同的是,她们一个是恶的代表,一个是善的代表。麦克白夫人在人们的眼里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她在听说自己丈夫在路上的奇遇后,便怂恿自己的丈夫去杀了国王,谋夺皇位。所以对于麦克白夫人的死去,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罪有应得的。相反,苔丝狄蒙娜是人们同情可怜的对象,她是那么善良、那么美,她勇于追求爱情,对爱情忠贞不渝。这样一个女子最后却死在丈夫的怀疑和嫉妒中,这是多么的让人可惜啊!所以,多年来苔丝狄蒙娜被许多女性当做爱与美的代表追捧。

可是,我们将这两位女性带到现代来看,事实并不是全是这样。

苔丝狄蒙娜是很善良,很美,但是在具有古典少女美德的同时,她的身上也体现出了传统女性依附于男性生存的软弱性,这一点,在我们国家鲁迅先生的《伤逝》中也有体现,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与苔丝狄蒙娜和奥赛罗的情况有异曲同工之妙。麦克白夫人身上是可以看见很多人性堕落阴暗的一面,但是,若带着现代人的欣赏眼光来看待麦克白夫人,我们会发现,在她身上更能体现现代新女性的意识,可以把她作为一个斗争女性的代表,甚至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恶的化身。说起“巾帼不让须眉”,我们不得不提麦克白夫人在麦克白登上皇位的不可缺少的“功劳”。每当麦克白由于软弱而举步不前时,麦克白夫人总能鞭策他,激起他的决心。在做国王这件阴谋中,麦克白夫人始终比他的丈夫更加坚定。因此,这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一句话: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是有一个能干的女人。麦克白夫人的确是一个能干的女人,只是她的能干把她的丈夫推上了王位,也同时把他推进了无底的深渊。

我们以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一下这两个人物,可以从她们身上看到两种女性的缩影:善良淳朴的旧社会妇女,积极主动的新时代女性。在莎翁笔下,用那些美好笔触描绘出的苔丝狄蒙娜是一朵娇艳动人的玫瑰,在凄凉的雾色中沾露哭泣;而麦克白夫人就犹如那鲜红的罂粟花,虽是透出死亡的讯息,却掩饰不了绽放的绚丽。如果单纯从一种欣赏的角度来剖析,把麦克白夫人身上的“新”与苔丝狄蒙娜的“旧”作对比,我们会发现,这朵罂粟花开的比玫瑰更加艳丽。

有意为之还是命运使然

接下来,我们就说说这在作品中用的笔墨并不多,却不能忽视的三巫女。说是笔墨不多,这到是真的,女巫的出场集中在三场中,语言加在一起也不过204行,但在剧中却推动全剧情节的发展。麦克白之所以将内心隐藏的谋逆之心浮出水面不得不说是因为三个女巫的预言。预言麦克白成为格莱密斯爵士、考得爵士、苏格兰国王,有实现这些预言的看似无懈可击的条件。如果说没有女巫的出现,麦克白还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么?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女巫的话只是一个导火索,它燃烧了麦克白心中对那把宝座的渴望之心。麦克白心中一直都有那野心的小火苗,他只是缺少那一阵风可以让那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所以,就算没有这三个女巫,还是会有别人出现,只是改变的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那既然这样,莎翁为什么选择女巫来做这个导火索呢?女巫是最佳的人选,女巫通常与神秘、邪恶、混乱、丑恶相联,加上她们的妖精灰猫和蟾蜍精相伴出现,奠定了全剧阴沉黑暗的基调,以后剧情的发展几乎都在黑暗中进行。女巫的出现总是在作品最关键的时候,开头、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女巫的话,麦克白野心勃勃的谋取王位,也是因为女巫的话,麦克白丧生失掉王位。不知道这可不可以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呢?这三个女巫在《麦克白》中所起的作用用三个词概括就是“诱惑”、“欲望”、“毁灭”。可是我们不能单纯说麦克白的悲剧全是由女巫的预言造成的,它只是占着其中一个因素。女巫的预言、麦克白夫人的怂恿、麦克白本人的内心欲望,这些缺一不可。

所以不能单纯说是不是女巫的有意为之,只能说是麦克白的悲剧是命运使然,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我想说一句,莎翁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那时候所推崇的女性所应该具有的美德在现在看来很多方面已经不符合了,新时代新要求,我们应该着眼于当前,对过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三篇:安全究竟为了谁

安全究竟为了谁郭精精

在建筑行业,对于远在他乡的农民工来说,安全尤为重要,可是到了施工现场,我们会发现,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却屡见不鲜,工人的安全意识成了施工现场的最大安全隐患,我们每日说,每时说,甚至每分每秒都在说“安全”,安全究竟为了谁?

回想那些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90%以上都是因为人的因素造成的,安全意识薄弱、侥幸心理、习惯性违章等等,一次次血的教训依然不能唤起工人的安全意识,不正确佩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不按规定搭设脚手架、随意乱接线等等,当自己的不正确行为被发现而受教育或处罚时,还理直气壮,甚至会嫌安全员啰嗦、婆婆妈妈,这次改了,下次又犯,把安全员的话当作耳边风,可自己有没有反思过,如果自己的行为没有被制止,一旦发生危险,将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安全员的苦口婆心,究竟为的是谁?有些人却始终想不明白。

有多少家庭因为安全事故变得支离破碎,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实在令人心酸!生命只有一次,如果连自己都不爱惜自己,又如何去对家人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对国家负责?这一刻,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安全究竟为了谁?只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自觉的提高安全意识,杜绝不良的行为习惯,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才能使我们的家庭幸福、企业兴旺、国家繁荣。希望我们每一名工人都能够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珍惜生命,重视安全。

第四篇:麦克白

读《麦克白》有感

女巫甲: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葛莱密斯爵士!

女巫乙: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考特爵士!

女巫丙:万福,麦克白,未来的君王!祸从口出,悲剧就在这预言中开始了。

麦克白是这次征讨叛逆的战争中英勇的战士,被加上考特爵士的称号。“魔鬼为了要陷害我们起见,往往故意向我们说真话,在小事情上取得我们的信任,然后在重要的关头我们便会堕入他的圈套。”朋友班柯善意的提醒麦克白。可是人性的贪婪就像花瓣下有一条毒蛇潜伏,一旦有时机,便会窜出来咬住猎物不放。王冠的闪耀让麦克白唤起内心深层的欲望。

而这位“高贵贤淑”的主妇——麦克白夫人就是悲剧的关键点。她被人们视为第四个女巫,“你宁愿像一头畏首畏尾的猫儿,顾全你所认为生命的装饰品的名誉,不惜让你在自己眼中成为一个懦夫,让“我不敢”永远跟随在“我想要”的后面吗?”。她咄咄逼人的样子并且质疑他的男子气概和他对她的爱,让他下定决心弑君夺位。哪怕那是一个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秉性仁慈的君王。作为一个煽动者,她的激将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可是作为一个妻子,对于丈夫充斥着鲜血的野心,必须熄灭他的想法,而不是教唆“点点的水就可以替我们泯除痕迹” 麦克白弑君并嫁祸给无辜的人。

女巫丙:班柯,虽然不是君王,你的子孙将要君临一国。悲剧的色彩便由此展开。

当犯下一个错误时,便要用另一个错误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当杀了国王后,欲望驱使他除去班柯。麦克白当了国王后,对预言的深信不疑。女巫用听来好象大有希望的预言,蒙蔽麦克白的判断。后来当马尔康统领大军来时,他才发现结果与预期相反。麦克白夫人企图压制她良心的不安,可后来她选择死亡,因为她再也不能忍受内疚的痛苦。

麦克白这类行为在生活中也是经常有的。对于自己的欲望不能很好地控制,如贪污腐败,抢劫偷盗等,害人害己,更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莎翁向我们展现出一个为国打了胜仗的英雄走向不归路的故事。以此来呼唤那些正在忍受欲望深渊中黑暗的我们。

秦正颖

第五篇:麦克白

《麦克白》是四大悲剧之一,且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悲剧中最阴暗的一面。这部悲剧用了一个反面人物作主角。它写的是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和班柯征服叛乱后班师回国,路上遇见三个女巫。女巫预言麦克白将成为考特爵士和未来的君王,又预言班柯的子孙也要做国君,而且比麦克白更有地位,更富有。回国后,国王果然将考特爵士的头衔给了麦克白,证实了女巫的第一个预言。后来麦克白在妻子的唆使下,趁国王邓肯来他城堡做客时杀害了国王。国王的两个儿子逃离,麦克白夫妇登上了国王和王后的宝座。后来他又杀害了班柯。最后麦克白夫人发疯自杀,受迫害的贵族麦克德夫和邓肯的儿子从英国进军,消灭了麦克白。

麦克白一出场即心怀异志,弑王篡位,为了巩固忘位,又残暴屠杀人民,使全国血六成河,置社会于混乱,陷人民于水火,可谓与理查三世是同样的暴君。这样的暴君,其痛苦与覆亡乃罪有应得。为什么称其为悲剧呢?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最后一部。它同其他几部悲剧一样,都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但有一点不同的是它展示的是一个伟大的灵魂走向堕落和灭亡的过程。对于麦克白的悲剧成因,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是女巫预言的极大诱惑造成的,有些人认为是麦克白夫人的极力挑唆所致,有些人认为是麦克白本身的性格缺陷所致。而哲学让我们都知道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本文以《莎士比亚戏剧》(朱生豪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_.6)为底本试从外部条件对麦克白悲剧的催化作用及麦克白自身行为对其悲剧的决定作用两个方面作些探讨。

一、外部条件对麦克白悲剧的催化作用

唯物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那么麦克白悲剧发生的外在原因有几个呢?主要有女巫预言的诱惑、邓肯的匆忙立王储这一行为上的不信任、麦克白夫人的极力挑唆三个方面。

(一)女巫预言的诱惑

在剧中最先出现的不是本剧的主人公麦克白,而是三位女巫。在第一场中女巫的出现是在电闪雷鸣的诡异天气,且三女巫的对话中出现了“美即丑恶丑即美,翱翔毒雾妖云里”,对女巫的这一系列描写中不难看出女巫在这一出戏中将要扮演不光彩的角色。果不其然,在征战的途中,麦克白和班柯就遇到了三个女巫,女巫预言麦克白将要成为国王。从整个悲剧来看,三个女巫的预言贯穿始终,而预言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葛莱塞斯爵士!”“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考特爵士!”“万福,麦克白,未来的君王!”这些所谓预言无疑在麦克白的心湖掷下一块敏感的石子,引起了层层涟漪,功高盖主的麦克白自然萌生出更高追求的欲望。第二葛预言是针对班柯的,“你虽然不是君王,你的子孙将要君临一国”,前面女巫说麦克白是未来的君王,而这里又说班柯的子孙将要君临一国,按此预言发展,麦克白现在及将来所作一切都是在为班柯的子孙服务。这个预言就等于在麦克白和班柯这两位好战友间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后面麦克白派人刺杀班柯及其儿子的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第三次预言是“麦克白永远不会被人打败,除非有一天勃南的树林会向邓西嫩高山移动”,“你可以把人类的力量付之一笑,因为没有一个妇人所生下的人可以伤害麦克白”。这个预言助长了麦克白在众叛亲离的最后仍虚妄的自信,加快了他灭亡的步子。

可以说麦克白悲剧的开始是由受三个女巫预言的诱惑开始的。三个女巫的预言在开始和最后的出现对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麦克白的悲剧未来就是在她们的预言中一步步走向灭亡。

(二)邓肯行为上的不信任

在历史中,君王和功臣之间的矛盾总是很尖锐,自然在这一戏剧里的君臣之间也是无法避免。

麦克白是国王邓肯的表弟,根据当时苏格兰的王位继承制,他也拥有王室继承权,而最为有力的是他在“征讨叛逆”“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屡建奇功,可谓功高盖主,连邓肯都不得不感叹道,“你的功劳太超越寻常了,飞得最快的报酬都追不上你;要是它再微小一点,那么也许我可以按照适当的名分,给你应得的感谢和酬劳;现在我只能这样说,一切的报酬都不能抵偿你的伟大的勋绩。”而麦克白当时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要使他的功绩与名分相当,那也只有君王一职了。邓肯显然深切地感到了麦克白对他王室的威胁,所以才会在接见麦克白的同时,急忙宣布立长子“玛尔康为王储,封为肯勃兰亲王”。邓肯这一行为,无疑在麦克白强烈燃烧的欲望上,跃跃欲试的野心中泼了一盆冷水,破灭了麦克白用“正当的手段”满足野心的希望,扼杀了麦克白“也许命运会替我加上王冠,用不着我自己费力”的想法。可他天生不是安分守己的人,“欲望很大”又想做“非分的攫夺”,邓肯的间接不信任表现这一盆冷水在麦克白野心的驱使、欲望的膨胀下反而使火烧的更烈,就像风可以熄灭小小的火花,却会使狂野的大火越燃越烈一样。

(三)麦克白夫人的极力挑唆

麦克白夫人可谓对自己丈夫的性格了如指掌,这对夫妻间感情来说是好事,但在这一出戏剧中,恰恰是因为这点,麦克白夫人的强烈挑唆才成了麦克白悲剧的催化剂。

当麦克白夫人读出麦克白写着女巫事件的信件时,她就已经直接点破了麦克白的性格弱点:“可是我却为你的天性忧虑:它充满了太多的人情的乳臭,使你不敢采取最近的捷径;你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不是没有野心,可是你却缺少和那种野心相联属的奸恶;你的欲望很大,但又希望只用正当的手段;一方面不愿玩弄机诈,一方面却又要作非分的攫夺;伟大的爵士,你想要的东西正在喊:“你要到手,就得这样干!”她也看透了麦克白的内心深处:“你也不是不肯这样干,而是怕干。”于是,这位女人不但以“我们今后就可以日日夜夜永远掌握君临万民的无上权威”来诱惑麦克白,还利用了作为女人的优势“我要把你的爱情看作同样靠不住的东西”激发麦克白“只要是男子汉做的事,我都敢做;没有人比我有更大的胆量”。于是乎,麦克白就在妻子的所谓“鼓励”中找到了弑君的借口。

二、麦克白自身行为对其悲剧的决定作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无行为不成为悲剧”主张通过行为表现人物。剧中借助于军曹之口,一开始便出现了恢宏的战斗场面,背景是黑灰的,战场上狼烟四起,厮杀声一片,给人一种既恢宏又悲壮的感觉。然后出现了本片的主人公麦克白,手持一把利剑,凶猛地刺入了敌人的胸膛。这些都描述出麦克白奋不顾身、勇猛善战的气概。显然,他是一个不愧受全国称颂和国王加封重赏的英雄好汉。但女巫的预言一旦对他发生作用,他的野心便立即萌动起来,而且,这一野心是与他心中的良知相互抵触的。面对女巫预言的极大诱惑、麦克白夫人的强烈挑唆和客观上恰恰出现的难得“良机”,犯罪就成了必然的结果。此外,莎士比亚也深刻地揭示了麦克白的内在软弱——他的顾虑并非来自是非观念,而是来自与个人利害紧密相关的畏惧,正像麦克白夫人所断言的那样,他“不是不肯这样干,而是怕干”。

麦克白的悲剧究竟归咎于谁[定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