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短小文言文阅读
编辑:梦中情人 识别码:15-1077431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4 17:39:50 来源:网络

第一篇:短小文言文阅读

文言短文小阅读 接近她,是种享受

朗读她,是种滋养

背诵她,是一生的财富

目录

序言

1.《合抱之木》…………………………………………………………5 2.《锲而不舍》…………………………………………………………6 第一章

美丽的自然

3.《芦花》………………………………………………………………7 4.《荷》…………………………………………………………………8 5.《菊》…………………………………………………………………9 6.《雪》…………………………………………………………………10 第二章

微言大义的寓言

7.《叶公好龙》…………………………………………………………11 7.《刻舟求剑》…………………………………………………………13 9.《守株待兔》…………………………………………………………14 10.《拔苗助长》……………………………………………………… 15 11.《买椟还珠》……………………………………………………… 16 12.《掩耳盗铃》……………………………………………………… 17 13.《郑人买履》……………………………………………………… 18 14.《盲人摸象》……………………………………………………… 20 15.《画蛇添足》……………………………………………………… 21 16.《狐假虎威》……………………………………………………… 22 17.《执竿入城》……………………………………………………… 23 18.《自相矛盾》……………………………………………………… 24 19.《东施效颦》………………………………………………………25 20.《南辕北辙》………………………………………………………26 第三章

遥远的神话

21.《夸父逐日》………………………………………………………27 22.《精卫填海》………………………………………………………28 23.《后羿射日》………………………………………………………29 24.《共工触山》………………………………………………………30 25.《刑天舞干戚》……………………………………………………31 26.《鲧禹治水》………………………………………………………32 第四章

穿越千年的智慧

27《一年之计》………………………………………………………33 28《莫如树人》………………………………………………………33 29.《曹冲称象》………………………………………………………34 30.《道边苦李》………………………………………………………35 31.《破瓮救友》………………………………………………………36 32.《孔融让梨》………………………………………………………37 33.《司马光好学》……………………………………………………38 34.《凿壁偷光》………………………………………………………39 35.《炳烛而学》………………………………………………………40

序言

本资料所选之文大多短小精致,或朗朗上口,韵味悠长;或睿智幽默,发人深省。我们可以徜徉珠海拾贝,积累民族智慧,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渲染上底色。

如何学好文言文?学文言文我们要从基础做起,一步步踏踏实实地积累,要有恒心,或许你现在不能完全懂得其中的词义、句读、含义。但我们只要愿意走近她,亲近她,即使不求甚解,甚至囫囵吞枣,也会受益良多。瑾将以下两文送给小朋友,希望你从基础做起,读之,悟之,爱之。

合抱之木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注释:

1.选自《老子》。《老子》又名《道德经》,战国时道家学派代表著作。2.之:的

3.于:介词,从。此词常做介词,有“从”“在”“到”等解释 4.毫末:细小的幼苗。

5.九层:形容很高。文言文中“三”“九”很多时候是表示多 6.累土:土堆。累,堆积 7.足:脚

译文:合抱的大树,从细小的幼苗生长起来;九层的高台,从每一堆泥土筑起;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锲而不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注释:

1.跬:半步(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称“跬”)2.无以:没有(办法)3.至:到

4.骐骥:千里马的别称,也通指好马,骏马 5.驽马:指劣马 6.锲:雕刻

7.而:表顺接,解释为并且。“而”有三种用法,分别为顺接(包括并列关系和承接关系),转接(就是转折,但是),和表修饰 8.舍:放弃 9.镂:雕刻

译文:

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芦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注释:

1.滨:水边

2.芦荻:芦和荻。荻,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茎可以编席箔。3.如:像

读一读,诵一诵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宋 苏轼

《春雪》《少年游》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注释:

1.或:有的。此字一般解释成“有的(人)”或“有时”。

茎横泥中 2.其:代词,它的 3.曰:叫 4.之:代词,代藕

5.茎横泥中:应为“茎横(于)泥中”翻译成“茎(在)泥中横卧着”

文言小常识:

文言文翻译时往往采用直译法,就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如果遇到省略的地方,翻译时要作增补,增补部分需要加括号。如“茎横泥中”这个句子,按现代汉语应该在“横”这个动词和“泥”这个名词间有个介词,而原文中没有,这种现象就叫省略。于是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就要加个“在”,并在它上面加括号。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注释:

1.溢:满,充满 2.赭:红褐色 3.严霜:寒冷的霜 4.既:已经,……以后 5.零落:凋零、凋谢 6.惟:只,只有 7.独:单独,独自

译文:

菊花盛开的时候,香气四处飘溢。它的花瓣像丝状或像瓜状。它的颜色有的黄、有的白、有的赭、有的红。种类很多。(它)天生不怕寒冷, 寒冷的霜降下以后,其他的花都凋零了,只有菊花(开得)最茂盛。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注释:

1.尽:全 2.未:没有 3.暮:傍晚 4.一:全 5.际:边 6.顿:顿时 7.为:成为 8.观:景观 9.也:句末语气词 译文:

这个冬天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地)笼罩住了天空。(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树林。半夜的时候,北风刮起来了,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早晨,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

文言小常识:

直译与意译:直译就是直接解释每个字词的意思,不改变字词的顺序及意思。意译就是把字词的意思都理解到位,加上通俗易懂的词语改变语句顺序,再翻译出来,使人更能理解。一般来说,“意译”是在难以“直译”时采用的一种方法。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注释:

1.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 2.钩:衣服上的带钩 3.写:画

4.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

5.以:此字说法不一,有说解释为“用”,有“把”也有“在” 6.屋室雕纹:房屋上雕刻的图案、花纹 7.“文”通“纹” 8.闻:听说

9.下之:到叶公住所处。

10.窥(kuī):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11.牖(yǒu):窗户 12.施(yì):延伸 13.堂:厅堂

14.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旋” 15.走:逃跑

16.五色无主: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脸色 17:是:这,这个字文言文中大多数情况下解释成“这” 17.好:喜欢 18.夫:这,那。

译文: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天上的真龙知道了(这件事),便降到叶公叶公住所处,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这个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寓意:

讽刺了口头上说喜欢某事物,实际上却并不喜欢,甚至有点害怕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这个成语常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

文言小常识:

通假字:“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时,被通假的字要读通假字的音。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

1.涉:过,渡。

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自:从 4.于:到 5.遽(jù):急忙,立刻 6.契:用刀刻(记号)

7.是吾剑之所从坠: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8.矣:了

9.而:表转折,但是 10.此:这样

11.不亦……乎:不也……吗?这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12.惑:愚蠢,糊涂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寓意:

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这个成语常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

注释:

1.株:树桩 2.走:跑 3.触:撞到 4.折:折断 5.因:于是,就 6.释:放,放下

7.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8.冀:希望。9.复:又,再 10.身:自己 11.为:被,表被动。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兔子跑过来撞在了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兔子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寓意:

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也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这个成语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拔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孟子》

注释:

1.闵(mǐn):通“悯”,担心,忧虑 2.揠(yà):拔

3.茫茫然:疲劳的样子;归:回家 4.谓:对……说 5.其人:他家里的人。6.病:累极了 7.予:我

8.趋:快走,急行 9.之:代词,它,代禾苗。10.则:却

11.槁(gǎo):枯槁,枯死。

译文:

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不长而去拔高禾苗的人,(一天),疲惫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快步走去看那些禾苗,禾苗却都枯萎了。寓意:

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个成语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买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注释:

1.为(Wéi):制做。木兰:一种高级木料。柜:这里指小盒。2.以:用

3.熏以桂椒:正常语序应该为“以桂椒熏”;桂椒:香料 4.缀(zhuì):点缀。

5.玫瑰(méigui):一种美丽的玉石。

6.缉:装饰边沿。翡翠(fěicuì):一种绿色的美玉。7.椟(dú):小盒。还:退回。8.谓:称作 9.善:擅长,善于 10.鬻(yù):卖。译文:

有个楚国商人在郑国出售珍珠。(他)用木兰这种名贵木料做小盒子,用香料把盒子熏香,还用珠宝、玫瑰、翡翠来加以装饰。

一个郑国人买走了这个盒子,却把珍珠还给了他。这真是善于卖盒子,不能说是卖珍珠啊。

寓意: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此成语常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注释:

1.之:助词,无义 2.亡,逃亡

3.钟:古代的打击乐器。4.负:用背驮东西

5.则:一般解释成“于是,就”,此处表转折,解释成“但是” 6.锤(chuí):槌子或棒子 7.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8.遽(jù):立刻 9.恶(è):害怕 10.悖(bèi):荒谬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用锤子砸碎它。(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紧紧捂住自己的两只耳朵。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欺欺人。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

1.履:鞋 2.欲:想要

3.者:定语后置,(怎么样)的人

4.度(duó):衡量。动词,用尺子度量的意思 5.而:表承接,意为然后 6.置:动词,放,搁在

7.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8.其:代词,他的,指郑人的 9.坐:通“座”,座位 10.至:等到

11.之:动词,到……去,前往 12.操:动词,拿、携带 13.乃:于是(就)

14.持:动词,拿,在本文中与“操”用法相同 15.度(dù):名词,量好的尺码 16.及:等到 17.反:通“返”,返回 18.罢:结束 19.遂(suì):于是 20.以:用

21.宁(nìng):副词,宁可,宁愿 22.自信:相信自己

23.何不试之以足:之,代词,代指他想买的那个鞋子,是特殊句式中的倒装句,正常语序应该是“何不以足试之?” 意思是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鞋子呢?

译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然后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等到到了集市上,却忘了带上量好的尺寸。他已经选好了一双鞋,于是说:“我忘了带上量好的尺寸”他就回家去取尺码。等他回来时,集市已结束,于是他没能买到鞋。有人对他说:“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脚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待事物要会灵活变通、随机应变,不能墨守成规,死守教条。

文言小知识:

百变的“之”: 一作助词,解释成“的”或不译;二作代词,可代人、事、物等;三作动词,翻译为“到……去”如“至之市”《送孟浩然之广陵》。

盲人摸象

有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时彼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象类何物?”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注释:

1.汝:你 2.示:给…….看 3.彼:那些 4.类:像 5.即:就 6.萝菔:萝卜。

7.箕: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

8.杵(chǔ):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用于舂(chōng)米等。9.臼(jiù):用石或木制成的舂(chōng)米的器具。10.脊:这里指背部。

11.瓮(wèng):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寓意:

寓言讽刺的对象是目光短浅的人。这个成语比喻看问题总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1.祠:祭祀。

2.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3.谓:对......说

4.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5.引:拿,举。常解释成“拉开”,如“引而不发” 6.且:将要 7.为:给;替。

8.足:画脚,名词活用作动词 9.固:本来,原来。

10.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您;你 11.安:怎么,哪里 12.为:画

13.亡:丢失,失去。

译文:

楚国有个祭祀的人,给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这壶酒有剩余。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人喝酒。”

一个人蛇先画好了。他拿起酒壶将要喝了酒,就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给蛇添上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成了,夺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于是就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寓意:做事不可多此一举了,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这个成语常比喻有的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办糟了。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

1.求:寻找

2.而:表承接,可不译 3.使:派

4.长:掌管,做..….首领 5.逆:违抗

6.以……为:认为……是 7.信:诚实 8.为:替 9.然:对

10.故:因此,所以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上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上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看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应开动脑筋,不能盲目相信。这个成语常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注释:

1.执:握,持,拿 2.初:开始时 3.亦:也,仍然 4.俄:一会儿,不久 5.至:到 6.计:计谋,办法

7.老父(fǔ):古时对年长的男人的尊称 8.圣人:最完善、最有学识的人 9.但:只,只不过 10.以:用

11.中截:从中间截断。“中”在这里作“截”的状语,解释为“从中间”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年长的男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依照老人的办法截断了长竿子。寓意:

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另外,虚心求教的人同样也应积极动脑筋,决不能盲从别人的意见。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注释:

1.鬻(yù):卖 2.誉:赞美。

3.陷:攻破。这里是刺透的意思。4.何如:怎么样 5.或:有人 6.以:用 7.弗:不。8.应:回答。译文:

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寓意:

这故事告诉我们凡事不要夸过头,免得喧宾夺主。此成语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东施效颦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注释:

1.效:仿效,模仿。2.颦:皱眉头

3.东施:越国的丑女。西施:越国的美女 4.病心:病(于)心,病:生病 5.美:以……为美,认为……是美丽的 6.其里:同一个村里,同一个乡里 7.坚:紧紧的

8.挈:本意是用手提着,在此处是带领的意思 9.妻子:妻子和子女 10.去:躲开,避开

11.彼:她,代指丑妇(东施)12.所以:......的原因

译文:

西施心脏有病,(有时)在乡里会(捂住心口)紧蹙娥眉,同村的一个丑女见到认为很美,此后也在村里捂住胸口皱眉。同村的有钱人看了,就紧紧地闭门不出来;穷人见了,拉起妻子和儿女就躲。那个丑女只知道(西施)皱眉时很美,但是却不知道(西施)美的原因。寓意:讽刺了那些不知自丑,不识时务的人,只知道盲目效仿,结果

却适得其反,成为人的笑柄的人。这个成语常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

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

1.大行(háng):(1)大,通“太”,大行:太行山。(2)大:宽大。行:道路。大行:宽阔的道路。2.方:正在。

3.北:向北方,名词活用作状语。用法同《截竿入城》中的“中截”的“中”方位名词后面如果跟动词,这个方位名词一般活用作状语

4.将:又。5.奚:为何。6.虽:即使

7.御:驾驭车马。8.虽:即使 9..愈:越

译文:

“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向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精良。’我说:‘你的马即使很精良,可离楚国越来越远。’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可离楚国越来越远。’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是好,离楚国就越远了。

寓意: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此成语常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

1.逐走:赛跑。逐:竞争。走:跑。2.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3.河,渭:黄河,渭水。4.北:向北

5.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6.邓林:地名,现在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邓林既“桃林”。

译文: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

泽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泽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人物形象:夸父是一位执著,勇敢,敢于挑战,敢于追求,热于奉献,为人类造福的英雄。这个成语常比喻人有大志,有时也比喻不自量力。文言小常识:

神话:古人认识水平有限,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进行科学的解释,人们就借助想象对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进而形成神话。神话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自然力量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的虚构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朽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选自《山海经》 注释:

1.发鸠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发鸠山,旧说在山西境内 2.柘木:柘树,桑树的一种,木质坚硬,叶可喂蚕 3.焉:兼有介词和代词作用,可解释为“在那里” 4.状:形状。乌:乌鸦

5.文首:文,同“纹”,花纹;首,头 6.赤:红色

7.詨:通“叫”呼叫,呼唤 8.少女:炎帝的小女儿 9.以:来,用来,表目的 10.堙(yīn):填塞 译文:

发鸠山的上面(有)很多柘树。在它(上面)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有)花纹的头,白色的喙(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叫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的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就不能返回了,所以化为精卫鸟。(它)经常用喙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到东海(里)。

主题与人物形象:表现了遭受自然灾害的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渴望。精卫身上有一种敢于反抗、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

后羿射日

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注释:

1.并:一起。2.命:命令。3.中:射中。4.皆:都。5.堕:掉下。6.故:故意,特意

译文:

尧统治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起出来,花草树木枯死。(于是)尧派后羿射十个太阳,射中了九个太阳,太阳里的九只鸟都死了,它们的羽翼都掉下来了,(后羿)故意留下一个太阳。

主题与人物形象:

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想要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后羿是一位射箭技艺精湛、神勇非凡的英雄。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注释:

1.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

2.昔者:从前

3.颛顼(zhuān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4.触:碰、撞。

5.不周山:山名,传说在昆仑西北

6.天柱折,地维绝: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维,绳子;绝,断。7.焉:兼词,“于之”文中译为“到这里” 8.水潦(lǎo):泛指江湖流水。潦,积水。9.尘埃:尘土,沙子,这里指泥沙。译文: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着成为天帝。(共工惨败后)愤怒地用头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大地的绳索也断了。(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移到那里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流向那儿去了。

主题: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有了这场大战。后来才有了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故事。

刑天舞干戚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山海经》

注释:

1.乃:竟然

2.以……为:把……当作,把……作为 3.操:拿,执

4.干戚(qī):干,盾;戚,斧

译文:

刑天与天帝到这儿争夺神位宝座.,帝砍断刑天的头,把他葬在常羊之山。(但刑天魂魄不灭),竟把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手执盾和斧向天挥舞(不止)。

人物形象:

刑天是中国上古神话中最具反抗精神的人物,刑天那种绝不屈不挠绝不服输的顽强的战斗精神,深深地烙印在后世人民的心中,常为后人称颂。刑天,象征着一种永不妥协的精神。

文言小常识: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

——《山海经》

注释: 1.鲧(gǔn):人名,禹的父亲。2.帝:指天帝。

3.息壤:一种神土,传说这种土能够生长不息,至于无穷,所以能堵塞洪水。息,生长。4.堙(yīn):堵塞。5.祝融:火神的名字。6.羽郊:羽山的近郊。

7.复:通“腹”。传说鲧死三年不腐,腹三年后自动裂开,禹降生 8.卒:最后,终于。9.布:同“敷”,分散。

10.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个州,这里泛指全国的土地。

译文:

洪水滔滔,鲧偷了舜帝的息壤来填堵洪水,没有事先请示舜帝;舜帝命令祝融在羽郊处死了鲧。鲧的腹中生下了禹,舜帝于是命令禹最终挖土疏通了大水,安定了天下。

主题与人物形象:本文反映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治理洪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执著的信念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精神,至今依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一年之计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注释:

计:计划,打算

译文:

一年的计划应当在春天里做好,一天的计划应在黎明时分做好,维系一个家庭的良策是和睦,一个人一生的规划要立足于勤劳。

莫如树人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译文:

一年的打算,没有赶得上种植庄稼的;十年的打算,没有赶得上栽种树木的;一生的打算,没有比得上培养人才的。培植以后一年就有收获的,是庄稼;培植以后十年才有收获的是树木;培植以后百年才有收获的,是人才。

道理:

这两篇文章都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时孙权尝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于船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太祖悦,即施行焉。注释:

1.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 2.及:达到 3.尝: 4.致:送给 5.太祖:曹操 6.访:询问

7.群下:部下,下属

8.咸:全,都 9.理:办法;道理 10.校:通“较”,比较 11.悦:高兴,开心 译文: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大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向他的下属询问这件事,都不能想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实物装上船,那么比较就能知道结果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道边苦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

注释:

1.尝:曾经 2.游:玩 3.诸:众 4.竞走:争着跑 5.唯:只,只有 6.子:果实 7.折枝:压弯了树枝

8.信然:确实这样;信,确实,的确;然,这样

9.《世说新语》:南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译文:

王戎七岁时,曾经与几个小孩在玩。看到路边有一棵李子树结满了果子,把树枝压弯了,几个小孩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旁边有人问他原因,王戎答道:“李子树长在路旁结满了李子,这必定是苦的李子。”(问他的人)摘了一个李子尝了尝,确实是这样的。主题:

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认真分析,认真思考,那样就不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蒙蔽。

破瓮救友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书不释手,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注释:

1.司马光:字君实,谥号温国公,北宋大臣,史学家,编《资治通鉴》等书 2.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然,……的样子

3.《左氏春秋》:又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编撰的一部史书。4.大指:大意,主要意思。指,通“旨”。5.自是:自此,从此。

6.瓮(wèng): 缸,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7.弃去:逃走。8.迸:涌出。9.退:回家。10.了:了解,懂得 11.于:在。

译文:

司马光7岁时,严肃庄重得已经像成年一样。听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它,了解其大意后回来以后讲给家人听。从那以后,手不放心书,到了忘记饥渴和冷热(的地步)。(一天)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那次以后京城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在图中。

孔融让梨

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注释:

1.辄:就 2.故:缘故,原因 3.法:按规矩 译文:

孔融四岁的时候,(在一次)与兄弟们吃梨的时候他就拿了一个小的。大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是小的,按规矩就应该吃小的了。” 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文言小常识:

百变的“于”:“于”根据后面所跟内容的不同,可以根据语境解释成“在” “向” “从”“跟”“同”“对”“对于”“给”“到”等等;还可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

1.患:担忧,忧虑

2.不若:比不上。若,比得上 3.众:众多

4.既:已经,……之后 5.迨:到;等到 6.乃:才

7.倍诵:背诵。倍:通“背”,背诵

8.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帷,围在四周的幕布。

9.绝编: 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绝,断;三,表多次。10.或:有时

11.中夜:半夜。咏:吟咏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应答(的能力)比不上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众多兄弟会背诵之后,就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等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才停止。(因为)司马光读书时下的功夫多,收获就长远,(所以)他精心背诵过的内容,就能终生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在骑马走路的时候,有时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韵,收获就会非常大了!”

道理:

司马光会珍惜、利用时间,不错过一点学习的机会,这点值得我们学习。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

1.逮:到、及 2.乃:就

3.穿壁:在墙上凿洞。4.邑人:同县的人 5.大姓:大户人家。6.与:帮助

7.佣作:做雇工,劳作。佣,雇佣。8.偿:报酬。

9.怪: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10.愿:希望 11.资给:借,资助。12.以:用 13.遂:于是,就 14.大学:大学问家。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对(此)感到很奇怪,问匡衡(原因),匡衡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道理:

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外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

1.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 2.于:向

3.师旷:晋国的乐师。因为他是盲音乐师,世称“师旷”。4.暮:晚,迟。5.何:为什么。6.炳:点燃

7.乎:呢,句末语气助词 8.戏:戏弄。

9.盲臣:师旷是一位盲乐师,故自称“盲臣”。10.闻:听说。11.阳:阳光。

12.孰与昧行乎:孰与:与......比哪一个更…..;昧,暗。13.善:好。

译文:

晋平公向师旷询问道:“我年纪七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却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好像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日中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拥有)蜡烛的光亮,与摸黑走路比,哪一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好啊!”

第二篇:短小文言文阅读

华歆与王朗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个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大意

华歆、王朗俱乘船逃难。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歆辄难之:华歆当即对此事感到困难。辄:当即。

幸:幸而,恰巧。

尚:还。

可:肯,愿意。

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舍:扔掉,抛弃。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起先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考虑了这种情况。所以,......的原因。

纳:接纳,接受。

托:请托,请求。

宁:难道。

邪: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拯:救助。

人物解析:

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而且他考虑而问题十分周到。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不有失君子风度,有基于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像王朗那样的德行,是应该被人们所鄙弃的。

2.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翻译文中句子。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识之 D、学而时习之

这则短文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3.衰溺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中济,船破,皆游。

2.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

4.七录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如是者六七始已

2.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②名之者谁

③不能名其一处也 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5.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

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

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2.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适遇牧马童子(适合)B.问涂焉(通“途”,路)C.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罢了)D.黄帝再拜稽首(第二次)

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

6.曾参教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解释下列句子。

1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2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曾子对妻子说的话,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7.盲人坠桥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之曰:“勿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操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三声,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解释下列句子。

1.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2.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

8.外科医

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簇在膜内者须亟治。”医曰:“此外科事,不意并责我。” 解释下列句子。

1.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

2.此外科事,不意并责我。

本文写外科医生的可笑,讽刺了什么?

9.苛政猛子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解释下列句子。

1.然。昔者吾舅死于虎

2.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这篇文言文写出了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10.子罕弗受玉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解释下列句子。

1.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凿壁借光《西京杂记》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刻舟求剑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锲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守株待兔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一)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则,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①。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②。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释:①漫浪:随随便便。②急:要紧。[命题意图]

这则选文是宋代理学家朱熹谈读书的名篇,涉及读书要求、步骤、方法及效果等内容,论述精辟,很有借鉴价值。从解释词语、解析层意、提取要点、概括主旨等方面设题,由分到总、由表及里、逐层深入。这样依序训练,读解一遍也能收“其义自见”之功效。[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可以有得()②其义自见()

③自晓其义()

2.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回答)

3.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的重要,这是因为

。(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4.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

(二)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命题意图l

选文中师旷劝学,以喻明理。阅读训练以此为重点,抓住“暮”一词多义,巧设两问,既辨识词义,又解析人物心理,进而把握故事主旨,有“一石三鸟”之妙。[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问于师旷()

②安敢戏君乎()

③如日出之阳()

④臣闻之()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

答:

4.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 答: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答:

(三)动筒①尝于国学②中看博土论难③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④?几人未着冠?”博土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⑤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注释:①动筒:人名。②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③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④着冠:成年。⑤岂合:怎么能。[命题意图]

选文看似古代笑话,实为阅读训练的好材料。动筒闹笑话,错在误解文言数词的连用,以此为设题重点,从解析实词词义,翻译关键文句人手,再探究笑因,引出反思。考生在笑中阅读,训练语言;又寓教于乐,获得多种启示,受益匪浅。[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

②达者七十二人()

③经传无文()

④博士无以对()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A.据何文,以知之?

B.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3.动筒的说法为什么引人大笑? 答:

4.请从动筒或博士(任选)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

答:

答案:

(一)1.考查解释词义能力。三个词均表明读书效果。答案:①收获①同“现” ③明白—

2.考查理解层意能力。解析第l、2句,从“先须”“继以”可看出句序;再从句中两个“使其言”……“使其言”,把握层意要点,最后提取相关语句,整合要点回答。答案:第一步要“熟读”,要能“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第二步要“精思”,要能“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3.考查筛选提要能力。答案:心到 心既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4.考查概括文段主旨能力。答案:读书要熟读精思,要做到“三到”。

(二)1.问;戏弄;明亮;听说 2.考查占文翻译能力。联系上文,抓住关键词“孰与”

“昧”可译句:(秉烛之明)比摸黑走路,谁(哪个)好(强)?

3、4考查文意理解能力。文中两人的心态不同,对“暮”字含义解说各异。答案:前者“暮”为时间晚了,迟了。晋平公怕来不及学,学了没用了;后者“暮”指天黑、夜晚,师旷借题发挥,引出“秉烛”之喻。5.考查概括文章主旨能力。答案:活到老,学到老;或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受益终生等。

(三)1.曾经;贤达;文字记载;应对、回答。2.考查古文翻译能力。答案:根据什么文章知道的②成年者五六个人,孩童六七个人3.考查理解文意能力。答案:动筒把约数“五六(人)”

当成相乘数去作乘法计算,因此闹笑话。4.考查分析评价能力。开放性试题、多角度评析,有多种启示。答案:从动简来说,读书不要望文生义,不要自作聪明;从博士来说,读书不能食古不化,不知变通,不要奉经书为至理,不敢质疑等。

(一)(二)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

[选文]

顷岁(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2)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3);世人患(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5),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

(1)[顷岁]近年来。(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3)[工]精,妙。(4)[患]毛病、弊端(在于)。(5)[指摘]挑剔,批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术()过()疵()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3)多作自能见之()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答:

[阅读提示]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论述了作文的诀窍:一是勤奋读书,二是多动笔。今天读来,不无启迪。

(三)墨池之上

[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乙]人有从学者,董遇(人名)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农时)之余也。”

1.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中王君推祟王羲之的目的是 ;

[乙]文中董遇告诉从学者.(3分)

2.解释下面两组加点的词。(4分)

(1)a 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被: b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

(2)a 或问“三余”之意 意: b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必须准确译出)。(4分)

(1)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2)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4.谈谈你读[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四)(五)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阅读训练]

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翻译句子。

①欧阳修四岁而孤。译文:

②惟读书是务。译文:

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4.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六)自护其短(《雪涛小说·知无涯》)

[选文]

北人(1)生而不识菱者,仕(2)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某人自护(3)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释]

(1)[北人]北方人。(2)[仕]做官。(3)[护]掩盖,遮掩。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而()啖()去()欲()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A 仕于南方。B 或曰:啖菱须去壳。

不得已而从仕。或告之曰:是非君子道。

C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D 仕于南方。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尝射于家圃。

3、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上省略成分。

曰:“我非不知。并壳者,[ ]欲以[ ]清热也。”

4、翻译文画横线的句子。

5、这个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七)蒲留仙写书(邹弢《三借庐笔谈》)

[选文]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1)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2),中贮苦茗,具淡巴菰(3)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4)。故笔法超绝。

[注释]

(1)[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2)[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3)[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4)[蒇(chǎn)]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

居()于()置()

语()是()方()

2、比较下列各组词的不同意义。

①为 为村中童子师()②故 故笔法超绝()

凡为足下道者()温故而知新()

3、用文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

4蒲松龄“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提示]

本文叙述了蒲松龄先生写《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

(八)(九)以学自损,不如无学(颜之推《颜氏家训》)

[选文]

夫学者,所以求益(1)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2)长者,轻慢同列(3)。人疾之(4)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注释]

(1)[求益]求得长进。(2)[凌忽]欺侮和轻视。(3)[同列]同辈。(4)[疾之]怨恨他。

[练习]

1、下列各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B 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问姓名于士大夫 皆在中朝时闻天下长者之言。

C 所以求益耳。D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

以刺刀攫其首。奉书草草,唯为亲为己自重。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十)答谢中书书(节选)(陶弘景《陶隐居集》)

[选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2),沈鳞竞跃。实是欲界(3)之仙都。自康乐(4)以来,不复有能与(5)其奇者。

[注释]

(1)[交辉]交相辉映。(2)[颓]坠落。(3)[欲界]佛家有三界之说,欲界即指人间。(4)[康乐]指谢灵运。他曾袭封康乐公。(5)[与]这里指欣赏、进入某种境界(这里是江苏茅山风景)。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俱()沈()竞()复()

2、下列句中“之”字不解释为“的”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B、实是欲界之仙都。

C、照以海滨之月。D、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3、在文中找出描写动景的句子。

4、在文中找出议论的句子。

(十一)王充求学(范晔《后汉书·王充传》)

[选文]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无城徒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应有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1)。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注释]

(1)[扶风班彪]扶风人班彪,汉代著名史学家,班固的父亲,《汉书》是他草创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徒焉()师事()辄()遂()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要求补出省略成分)。

3、王充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

A、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B、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C、学习内容、学习态度 D、学习方法、学习范围

[阅读提示]

本文叙述了王充求学的故事,其中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十二)(十三)

(十四)(十五)(十六)吴起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日:“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②故人来,方与之食()

③恐其自食其言也()

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2.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吴)起不食待之。

B.故人来,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D.(吴)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4.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2分)(十七)

(十八)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③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注释:①管仲、隰(xǐ)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③不难:不惜,不耻。

1、“乃掘之”中的“乃”与下文哪句中的“乃”字意思相同?(2分)()

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老马之智可用也。

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

B.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北面,夏天住在山的南面。

C.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

D.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

凭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到他们有所不知的时候,不耻向老马、老蚁学习。

(十九)(二十)鲁国之法

①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①。子贡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③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②子路④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选自冯梦龙著《智囊》)

[注释]①府:指国库。②子贡:孔子的学生。③赐:子贡的名。④子路:孔子的学生。

1.(1)文中写子贡做了什么事?孔子对他的做法持什么态度?孔子持这种态度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答:

(2)文中第②段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2分)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2.根据要求写一段话。要求:(1)以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作为内容,其中人物要涉及3个或3个以上。(2)用上总分(或“分总”)结构和排比手法。(4分)

(二一)

(二二)《世无良猫》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罽.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1.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恶鼠(讨厌)B.率不食鼠(于是)

C.鼠以故益暴(更加)D.遂不复蓄猫(就)

2.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的解释()。

鼠以故益暴。

A.因为 B.因此

C.凭借 D.用来

3.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的解释()。

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A.把„„当作 B.以之为

C.认为 D.当作

4.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句:厌以腥膏

A.楚人以晏子短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咨臣以当世之事 D.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5.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某人家中被老鼠严重破坏,于是养了一只猫,本想让猫来制止老鼠的猖獗。

B.某人对这只猫充满了希望,于是大鱼大肉的供养它,还给它很好的环境居住。

C.猫在养尊处优的生活中,反而不愿意捕鼠了。

D.某人最终认为是天下没有好猫,其实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结果。他没有想到过于安逸会削弱猫的斗志。

(二三)《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日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比三日立市 比肩继踵而在 B.人莫之知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C.愿子还 大府召是儿,幼愿耳 D.去而顾之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

2.选出下列句中的“之”用法不一样的一项()。

A.臣有骏马欲卖之 B.愿子还而视之

C.去而顾之 D.臣请献一朝之贾

3.加点的字读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愿子还而视之(huán)B.臣请献一朝之贾(ɡǔ)

C.臣请献一朝之贾(zhāo)D.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jǐng)

4.省略的部分补充正确的一项是()。

A.人莫与言(骏马)B.(余)乃重修岳阳楼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之)D.一鼓作气,再(鼓)而衰

5.对文章意思判断有错的一项是()。

A.本来是一匹劣马,但是由于请到了伯乐来故弄玄虚,因此“马价十倍”。

B.卖马者为了请到伯乐,允诺给他一天的报酬。

C.伯乐其实并没有发表什么评论,他“还而视之,去而顾之”,无非是在暗示这匹马被自己看中了。

D.这匹马其实也算得上是一匹好马,但只有请到了伯乐,人们才意识到了,表明了人们迷信权威的社会现实。

(二四)林之栋画兰(《荒鹿偶谈》)

[选文]

林之栋善画兰,好游,闻兰所在,则必大寻之。樵者或告:某山大壑中,常闻兰花气特多,茅棘虎豹,不可行。林乃募壮士执刀矢火攻,具裹粮(1),鸣金入深谷中,若当劲敌者。至则兰叶长丈许,花大如掌。自是,所画兰益奇变。

[注释]

(1)[执刀矢火攻,具裹粮]拿着刀箭和取火的东西,准备了干粮。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乃 林乃募壮士执刀矢火攻()②之 闻兰所在,则必大寻之()

今乃掉尾而斗()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

2、下列句子修辞格运用不同于其它两项的一项是()

A、若当劲敌者 B、花大如掌 C、猫眼黑睛如线

(二五)甘桔千树(贾思勰《齐民要术》)

[选文]

李衡(1)于武陵龙阳汛州(2)上作宅,种甘桔千树。临死,敕(3)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4)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吴末,甘桔成,岁得绢数千匹。恒(5)称太史公所谓“江陵千树桔,与千户侯等”者也。

樊重(6)欲作器物,先种梓、漆(7),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已(8)也。谚曰:“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注释]

(1)[李衡]三国时吴人,做过丹阳太守。(2)[汛州]大沙洲。(3)[敕]告诫。(4)[责]要求。(5)[恒]通常。(6)[樊重]东汉人,光武帝刘秀的外祖父。(7)[梓、漆]梓树和漆树。梓树是好木材,漆树可以产漆。(8)[已已]停止。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树()岁()嗤()假()

2、在文中找出与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词义相同的词。

①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②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

3、文中人物对千树甘桔有不同理解,请指出:

① 三国时李衡认为千树柑桔等于

② 汉代司马迁认为千树柑桔等于

4、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

翻译: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去征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返回,迷了路找不到归途。管仲说:“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于是放开老马,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归途。走到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蚁窝上的土高一寸,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按此挖掘,果然找到了水。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③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④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翻译:刚才我来时,在大路上碰见一个人,脸朝北方手里拿着缰绳,驾着车,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往楚国去,为什么要朝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虽然多,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车夫能干!”这些条件越好,离楚国就越远了。

千里之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①?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③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翻译:古代有个国王,想用千金买千里马,三年不能够买到。有个宦官对国王说:“请让我去买马。”国王派他去了。三个月就得到了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他就用五百金把那匹马的骨头买来,回来向国王报告。国王大怒说:“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白白地花费了五百金!”宦官回答说:“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下,何况活马呢?天下人必定认为大王肯出高价买马,千里马这就要到了。”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导读

:在文辞上下功夫提炼,叫做炼字。一字的精当,往往流传千古。“柳絮因风起”就使谢道韫名垂千古。

翻译:东晋的政治家谢安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和子侄们聚集在家中讲论文章方面的事。一会儿工夫雪越下越大了。谢安很高兴地说:“白雪纷纷地下着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用„撒盐空中‟大体上可以形容。”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用„柳絮因风起‟好。”谢安高兴地大笑。

盲人识日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翻译:一生下就眼瞎的人不知太阳是什么样子,便去询问有眼睛视力的人。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像铜盘。”盲人敲了一下铜盘,听到了铜盘的响声。有一天他听见钟声,以为那就是太阳。又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亮像蜡烛。”盲人摸了摸蜡烛,感知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摸到短笛,以为那就是太阳。太阳与钟、短笛相差太远了,而盲人不知道它们的不同,因为他未曾见过而只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事物的道比太阳还要难以发现,而人没有洞晓,那么与瞎子没有什么两样。通达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引导,也超不过盘和烛的比喻。从盘到钟,从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终结吗?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刻舟求剑 漫画 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哀溺》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 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掩耳盗铃》

吴王欲伐荆⑴,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⑵死!”舍人⑶有少孺子⑷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⑸,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⑹。吴王曰:“子⑺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⑻,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⑼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⑽也;黄雀延颈⑾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⑿,而不顾⒀其后之有患⒁也。”吴王曰:“善哉!”乃罢⒂其兵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回答

楚国有一个坐船渡江的人,他的剑不小心从船上落入江中。他急在船上用刀刻上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之后,这个人从他用刀刻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船已经行驶了,而剑却没有走,像这样去寻找宝剑,这不是很糊涂吗?

——《刻舟求剑》

有一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后,他忘记带量好的尺码。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于是返回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卖鞋的也走了,他最终没买到鞋。有人问:“你为何不用脚试试呢?” 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郑人买履》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暴涨得很厉害,有五、六个百姓乘着小船渡湘江。船渡到了河中间,船破了,(大家)都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竭尽全力也不能像平常一样(顺利地游水)。他的同伴们说:“你平时游泳游得最好,如今为什么落在后面了?”(他回答)说:“我腰上(系着)很多钱,太重了,因此落后了。”同伴又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没有回答,(只是)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他更加疲惫了。已经游到岸上的同伴大声地向他喊叫道:“你太愚蠢了!太蒙昧了!性命都保不住了,还要钱干什么呢?”(这个人)又摇了摇头。于是(他)淹死了。我很怜悯他。如果(大家)都像这样,难道不会因为巨额钱财而淹死更多的课外文言文小故事

1、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2、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3、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4、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盐已口爽,返为其患。

5、曾子杀彘

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6、多言何益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檘,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7、对牛弹琴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8、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9、盲子失坠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握木盾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10、晏子谏杀烛邹

景公①好弋②,使烛邹③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11、狼施威

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造福百姓),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莽莽撞撞地)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

12、南桔北枳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自相矛盾 《韩非子·难一》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解释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

《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解释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凿壁借光

《西京杂记》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毛遂自荐 【原文】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译文】

秦兵围困邯郸的时候,赵国派遣平原君请求救兵,到楚国签订“合纵”的盟约。平原君约定与门下既有勇力又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平原君说:“假如用和平方法能够取得成功就太好了;假如和平方法不能取得成功,那么,(我)就在华屋之下用“歃血”的方式,也一定要‘合纵’盟约签定再返回。随从人员不到外边去寻找,在门下的食客中选取就够了。”平原君找到十九个人,其余的人没有可以选取的,没办法补满二十人(的额数)。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毛遂(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赵胜门下到现在(有)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有)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我)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的话),赵胜(我)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先生没有才能,(所以)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象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楚国)。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却都没有说出来。

毛遂到了楚国,与十九个人谈论,十九个人都折服了。平原君与楚国谈判“合纵”的盟约,(反复)说明“合纵”的利害关系,从太阳出来就阐述这些理,到太阳当空时还没有决定,那十九个人对毛遂说:“先生上去!”毛遂手握剑柄登阶而上,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可以决定。今天,太阳出来就谈论‘合纵’,日到中天还不能决断,(这是)为什么?”楚王对平原君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说:“这是(我)赵胜的舍人。”楚王怒斥道:“为什么不下去?我是在同你的君侯说话,你算干什么的?”毛遂手握剑柄上前说道:“大王(你)敢斥责(我)毛遂的原因,是由于楚国人多。现在,十步之内,大王(你)不能依赖楚国人多势众了,大王的性命,悬在(我)毛遂的手里。我的君侯在眼前,(你)斥责(我)是为什么?况且,毛遂(我)听说汤以七十里的地方统一天下,文王以百里的土地使诸侯称臣,难道是由于(他们的)士卒众多吗?实在是由于(他们)能够凭据他们的条件而奋发他们的威势。今天,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持戟的土卒上百万,这是霸王的资业呀!以楚国的强大,天下不能抵挡。白起,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竖子罢了,率领几万部众,发兵来和楚国交战,一战而拿下鄢、郢,二战而烧掉夷陵,三战而侮辱大王的祖先。这是百代的仇恨,而且是赵国都感到羞辱的事,而大王却不知道羞耻。‘合纵’这件事是为了楚国,并不是为了赵国呀。我的君主在眼前,(你)斥责(我)干什么?”楚王说:“是,是!实在象先生说的,谨以我们的社稷来订立‘合纵’盟约。”毛遂问:“合纵’盟约决定了吗?”楚王说:“决定了。”于是,毛遂对楚王左右的人说:“取鸡、狗和马的血来:”毛遂捧着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大王应当歃血来签订‘合纵’的盟约,其次是我的君侯,再次是(我)毛遂。”于是毛遂在宫殿上签定了‘合纵’盟约。毛遂左手拿着铜盘和血,而用右手招唤那十九个人说:“先生们在堂下相继歃血。先生们碌碌无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依赖别人而办成事情的人啊。”

平原君签订“合纵”盟约之后归来,回到赵国,说:“赵胜(我)不敢再鉴选人才了。赵胜(我)鉴选人才,多的千人,少的百人,自以为没有失去天下的人才;今天却在毛先生这里失去了。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威望高于九鼎和大吕。毛先生用三寸长的舌头,强似上百万的军队。赵胜(我)不敢再鉴选人才了。”于是把毛遂作为上等宾客对待。

第三篇:短小情书

短小情书

假若有人问我一生中最幸运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这生中最幸运的是遇到了你。”刚遇上你时,是你那勾魂的眼神把我给深深迷上。那时我就对自己说:“是她!就是她!我心目中的女神出现了!”那愉悦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沸腾的热血绝不亚于波涛汹涌的大海。我感谢上帝,我真的该感谢上帝,因为它让我们在茫茫的人海中相遇。

20载的人生历程,话长不长,话短又不短了。自从我有爱情意识之日起,我便想我心目中的女神究竟是什么样?现在不用想了,她就在我面前,不会错的,直觉告诉我这绝不会错,因为从来没有一个女生让我一眼看去,就令我心灼热起来的。而你,当我遇上你时,我真感觉到有一股热流直涌心田。

你没有林青霞那成熟的女人味,没有舒淇性感的嘴唇,也没有魔鬼般妖艳的身材。但这些对我来说是无关紧要了,最紧要的是对你的那种感觉。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既然这样,我又何必在乎其它的东西呢?

我只希望你知道有一颗因你而灼热的心,因你而焦急等待的心,更祈盼你能让我洞息你的内心世界,涉足你心灵的小天地,分享你的快乐,承担你每一处痛苦。

请你不要惊慌,写这样的信给你,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我的错。因为冥冥中早有注定,我想即便我现在不写,同样也会有人写给你的,只不过我比他们早点罢了。你不要急着回答我的请求,更不愿因此让你我做不成朋友,在路上相遇时形同陌生。要真的那样,会让我觉得自己做了天下第一蠢事!

千言万语诉不尽对你的情,真的爱你!

。。。。。。。。。。。。。。。。。。。。。。。。。。。。。。。。。。。。。。。。史上最感人最浪漫最质朴的情书,曾让女友整个寝室女生感动到哭

希望大家看后能给我们祝福!

My love

To the world ,you may be one person,but to me ,you must be my whole world!

I love you not because of who you are but because of who I am when I am with you.I love you more than life and I love to be loved by you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爱情已经走过了整整三年,这三年来,我们都经历了很多.很多,我们都曾怀疑过这份感情,我们都曾经迷茫过,我们都不得不面对相思的痛苦,我们都有过相爱不能相见的无奈~~~可是,所有的一切,我们都能共同面对,我们什么都不怕,我们依旧选择坚定不已的在一起!“情人总分分合合,可是我们却越爱越深”.我们的爱情经受住了考验,我也希望我们的爱情会一直走下去,走得很远很远,哪怕再多的困难我们都不会害怕,因为我有你,你也有我,我们又能害怕什么呢?

我要和你在一起,一辈子都要在一起!我只要你陪着我,只对我笑,我要你只吻我一个,只逗我一个,我就是不放手,我要你躲起来哭的时候只让我一个人抱,只对我讲心思,当然我不会让你受委 屈,也不会欺负你。我不会阻止你嫁给别人,我只要你带我一起,我不介意做你的地下情夫,别叫我放开你,我做不到,我只要你,这难道不行吗!你可千万抛弃我,你是我第一次爱的人,也是唯一爱的 人,如果我爱得不够,你要给我时间学习学习,我会更好的去爱你!

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容易担心的孩子,所以我将线交到你手中却不敢飞得太 远,不管我随风飞翔到天空的任何方向,我都希望你能看见,就算我偶尔会贪玩迷了路,你扯扯手中的线,我会知道你在等我,我会顺着你指引方向回来,乖乖的待在你身边!所以,你不用总是担心

我过的怎么样,你在我身边的时候,我会像个孩子一样,喜欢依赖着你,当你不在我身边,我就会是个男子汉,我会自己照顾自己,有委屈我会找你,你可以关心我,但不可以担心我!而你也一样,你的线我会紧紧地攥在手中,我在你身边时,你也可以是个孩子,对我撒娇,对我耍赖,我都会依着你!你一个人的时候,你也应该能够坚强,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你应该知道,我 始终会站在你的身后支持你,我的怀抱可以给你想要的温暖,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相信彼此,那些你给我的,还有我给你的,那些都是我们之间的爱,一个微笑,一句我想你,一个拥抱 ,一个吻,无论是什么,只要是你的,或者是我的,那 都是属于我们的。

我喜欢和你在一起的感觉,我只是喜欢把头倚在你的头上,喜欢轻轻地摸摸你的头,喜欢把你紧紧的抱住你,让我们紧紧贴在一起,看起来是那么的亲密,我喜欢静静的看着你,你总是调皮扭过头去,柔柔地骂我讨厌,随手打在我身上,柔柔的肉肉的感觉,我喜欢紧紧的抓住你的手,你的手总是凉凉的,我想用自己的体温去让你感到温暖,让你真切的感觉到我的存在,我还喜欢吻你,深深地吻你,仿佛当身边的一切都不存在,我喜欢和你说说话,说说身边的趣事,说说我们的未来,也可以是很肉麻很肉麻的情话,你骂我也行,反正我都乐意,因为那是你,我喜欢看着你的眼睛,你的眼睛是那么的漂亮,总能让我神魂颠倒。。。我喜欢的,你的,我喜欢的一切,那都是关于你的一切!

我想将对你的感情,化作暖暖的阳光,期待那洒落的光明能温暖你的心房,我想将对你的思念,寄予散落的的星星,但愿那点点星光,能照进你的窗前,伴你好眠。

我很喜欢这种淡淡的感觉,就像我们的爱情一样,那么的平凡却又深刻!虽然我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宣言,也没有海枯石烂的承诺,但是我想告诉你,我比上一秒更爱你!

我害怕你总说不了解我,但我想说的是,我是个简简单单的人,我没有那么多你猜不透的地方,我更没有那么深刻,在你面前我会单纯的像个孩子,所有的喜怒哀乐都会告诉你,也包括我对你的爱。至于你,我也不太了解,我会关心你的生活,但不想过多干涉你的内心世界,女孩会有很多心思,你告诉我,我会用心聆听,你也可以告诉别人,但不能憋在心里,那样会让自己难过,我不想看到你难过的样子。所以我们都是一样,我们不用刻意去了解对方太多,因为我能肯定的是,我爱着你,你也爱着我!我们的爱情很坚定,谁也替带不了!你也一样!

我们的未来会是怎样的,我们都不清楚,还记得我给你的那么多的“希望”吗?这算是我给你的承诺吗?我希望自己有机会去实现这一切,你也能给我这样的机会!

我希望我的左手边永远是你的右手

我希望你心情不好时,我可以在身旁陪你,遇到挫折,我可以鼓励你

我希望我每天回家进门第一眼就能看见你的微笑

我希望每天都能享受到你为我做的饭菜

我希望我随时能摸摸你的头

我希望我打球时,都有你在一旁为我加油,为我擦汗

我希望你在生病时只有我在照顾你,更希望你不会生病

我希望我能牵着你的手入睡

我希望我梦中有你,你梦中有我我希望早上睁开眼都能看见你在我身边睡的很香

我希望和你一起去旅行,去大草原,去看海,我背你回家

我希望能牵着你的手,陪你走遍天涯海角,陪你看夕阳西下,陪你看细水长流.我希望你永远不会感到孤独

我希望我们每天都过情人节

我希望曾经的我们、现在的我们、将来的我们都要幸福

我希望我所有的“希望”都能成为现实

我还有好多好多这样的希望,我希望这一切我们能共同去实现!

亲爱的,我可以为你做很多的事,但不是现在,现在的我们很多的时候都身不由己,我现在能做的,简简单单的,为了你,也为了自己,或为了我们。高中三年,也就是我们相爱但又不在彼此身边的三年,整个寝室的男生都学会了吸烟,而唯独我不会,那天知道你那么怕烟味,所以,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我啤酒都不喝,我想你一定不想看到我喝醉后的样子。虽然我没有听你的话好好念书,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你也知道,我讨厌念书

。但因为你,我还在坚持。。。我想,以后我可以为你做很多很多的事,很多很多你希望我能做的事,在你身边我会是个很调皮但又十分听话的孩子,我会每时每刻都全身心的爱你!亲爱的,请原谅我会经常吃醋,我看不得你对别的男生好,你弟也不行。对别人,你只能做做样子,因为你是我的,你的爱除了父母都得给我!因为我爱你,我才会吃醋,所以,我吃醋的时候,你可不能生我的气,你应该体谅我,我可不是个无理取闹的人!我会懂得珍惜你,珍惜你给我的爱,珍惜我们的爱情,珍惜我们相爱的每一分每一秒!有一点我要声明,我可不是个醋罐子!你说你也会吃醋,我打篮球的时候总把你凉在一边!亲爱的,你怎么能把自己和篮球比呢?篮球只是我的业余爱好,而你,是我毕生的挚爱!

也许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我对你的爱是有多么深刻,我想我的爱不用我过多的修饰,你也能感受到,正如我能感受到你的爱是那么深刻一样!十七岁那年,我们懵懂的选择了走到一起,三年后,二十岁的我们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孩子,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我们都坚定地走了过来!现在的我们都成熟了,这是我们的初恋,我也希望是我们最后一次的恋爱,希望我们能一直走下去!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只有你,才是我无与论比的美丽,我知道,我的的人生会因为有你而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外面的世界算什么,外面的精彩又算什么!我有你就足够了!

一个人的时候,脑海总会浮现着我们在一起的画面,有过去的点点滴滴,也会遐想一下我们未来的样子,反正就是离不开你的身影!很多时候,我会想你想到会心地笑,也有时候也会流下泪水,但那不是伤心的,而是幸福的泪水,只是太想你了,就会控制不住自己!每天都会想你,就像一日三餐一样成了习惯,饭可以不吃,但想你却是必须的!或许我上了瘾,想戒掉很难很难,而事实上我也不可能戒的!因为想一个人的时候,的确会很孤独,但也会很幸福!而你又是那么的美丽,叫我如何去不想你!我突然想起了刘半农的那首 ?教我如何不想她?

教我如何不想她

地上吹着些微风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

燕子你说些什麽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我何曾不是一样,对于你,又有什么能叫我不想你!对于你,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我心甘情愿地这么傻傻地想着你,恋着你,不用别人来教,教我如何不想你!我想你,我爱你,这才是我追求的真理!我又一个梦想,那就是和你在一起!

亲爱的,不要总对我说对不起,我也不会对你说。因为我们都不会去故意伤害彼此,而那些不经意间的不叫伤害,我们是如此的相爱,又何必在意这些,我们都是自己人,干嘛还要那么客气!我记得我对你说过,在爱的世界里,没有对不起,只要不懂得珍惜!是的,只要我们懂得珍惜,就没有对不起!

不知不觉中,我也写了这么多,不知道我所有文字能不能表达我心中的感受!其实这些又怎么能够呢?我想对你说的,还有我对你的爱,是文字远远不能描述的。但我知道,你一定可以感受到,真如我能感受到你对我的爱一样!现在的我们,都要好好珍惜彼此,珍惜我们的之间的爱!

还有我想说的是,亲爱的,我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照顾好自己,天冷了要多穿衣服,天热了,也不要急着穿得那么少,一天三餐必不可少,不要说你想减肥,你的身材很好,不用改变什么。没事多运动,锻炼下身体,高三的关键时刻,身体最重要,生病了可不好,一是影响学习,最重要的是我会很心疼的!现在压力大,别让自己太累,偶尔要放松一下,我不介意你和你那帮姐妹打打闹闹,因为你在我面前,还是那么乖的!你可以想我,但不能总想着我,睡觉吃饭时可以想我,但饭还要吃,觉也还得睡,不要让我影响你正常的生活!特别想我或心情不好的时候,记得打电话给我,我的手机会为你24小时开机,如果我不方便接,你可以发个信息给我,一有机会我会打给你!你每都要开心,我不想看见你伤心的样子,那样我会有抽自己的冲动!所以,无论怎么样,我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你也会关心我的生活,我想说的是,我很好,你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至于在学习方面,我会 尽力去做到最好!我偶尔会上网,是为了宣泄自己心中的一些情绪,但绝对不会沉迷其中,我知道时间会很紧,我也不敢太浪费时间,虽然我很贪玩!你一直说,我要乖乖的,要听话,我想我会乖乖的,会听老婆你的话的!

感觉自己说了好多好多,你会不会嫌我像唐僧一样!只要你能懂我的心就够了!好了,我该看书了,写这封信已经花了我不少时间!我说过要乖乖的,所以我就要乖乖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我们的未来而奋斗!

还有一句话

亲爱的,我知道永远很长很长,可我想说的是

我永远爱你!

希望大家看后能给我们祝福!

第四篇:短小的杰作

海明威以文笔简洁、明快著称,他大刀阔斧地削去一些花花绿绿的比喻,爱用日常语言,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海明威风格”,《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后期作品。

我们不会写小说的人也可以想象,一部小说只有一个人物是很难写的。有两个以上的人物可写他们的不同性格,写由于性格不同构成的情节,至少可以写对话,但只有一个任务怎么写呢?海明威动用景色描绘、人物回忆和内心独白、精确的细节描写、紧张的气氛等艺术手段精心地虚构成一部艺术作品。

《老人与海》在淡化背景、去掉一切时空限制下突出“硬汉子”精神,是海明威式的英雄主义的赞歌。这个预言式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人在同外界强大势力的斗争中逃避不了失败的命运。这外界势力可能是战争,可能是黑社会,也可能是自然界不可异己的力量,例如鲨鱼,但我们必须勇敢得面对这些势力,不能认输,即使失败了,也要保持优胜者的风度。老渔夫在跟鲨鱼拼杀时,有这么一句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句话现在成了名言,经常被人引用,成了发扬英勇奋精神的座右铭。

《老人与海》篇幅不长,只能说是短篇小说,但是艺术含量很高,可以说是海明威的压轴之作!

第五篇:短小的读后感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写的是东汉末年群雄纷争,三国鼎立的故事,这本书里体现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独特的洞察力和维护皇室正统的思想局限。三国演义里有很多纷繁错杂的人物,他们的性格各有特点,他们的故事发人深省,他们的命运牵动着我的心情,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作者对人物刻画的匠心独具之处。我总是忘不掉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为救少主不顾自身的安危,这是何等伟大的精神啊。我还忘不掉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心,就这一点就需要我好好学习。虽然最后的结局违反了我的期望,但这本书真是一本好书。

西游记

西游记写的是一些神怪妖魔的故事,说的是孙悟空如何护送唐僧前往西天取经,普度众生。这本书真是把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其中的故事小的时候在一些电视剧里已经了解了一些,现在一看,才突然觉得古人真是了不起,居然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这本书的前言里说西游记的故事情节是根据以前人们的不断丰富完成的,由各个时期人们的想象,由此我看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智慧。孙悟空这个人物简直是写活了,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他不像是一个神仙,而是一个真实的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八戒的种种毛病好像也变得可爱了许多。这本书真能吸引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写的是苏联一位革命英雄的事迹,据说是根据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写成的。其中的一些情节深深地感动了我。比如保尔修铁路那一段,作者对俄罗斯的寒冷描写使得我自己好像也身处其中了似的。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中和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完成了工作。其中有一个情节很深的感动了我,就是其中有一个共青团员因为怕苦就想逃跑,可是大家全都反对他,这个情节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种革命的激情和不怕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这本书教育了我。

鲁宾逊漂流记

这本书写的是英国的一个资本家因为海难漂流到一个小岛上,并且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故事。这本书里详尽的描述了一个人在远离社会的条件下独立生存的艰辛,在这其中我看到了鲁宾逊的智慧和意志,这两者里没有其中哪一个,他也不会成功的生存下来。这是我看到人在自然界生存下来真是不容易,我觉得这本书至少交给我一些独立生存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人在身处绝境的时候展现的那种生存的意志。

基督山伯爵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复仇的故事,情节曲折,感人至深。基督山对敌人充满了切身的痛恨,复仇的手段残忍刻毒,但是对自己的恩人却又充满了感激之情,不惜倾自己的全部解救恩人。这种对人的两面态度让我看到了一个快意恩仇,侠肝义胆,恩怨分明的基督山。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结尾他对一对年轻人的满腔祝愿,体现了他内心中的关怀和一种人与人之间伟大的爱。

童年

它讲述的是主人翁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而我所要说的就是不要对任何不堪的现实失去信心,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绝望,但你想想,黑暗过去,黎明的曙光总会到来。只要你仍能保持不灭的信心,做一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人,那么你的光明定会到来。

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独特,他是通过书信把真情传递给远方的孩子,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地指导,而且还暗暗透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它可以决定一个孩子的人生,毕竟家庭教育是第一任老师,傅雷用了良好的方法把他儿子教育成才,让人赞口不绝。

《战争与和平》的写法目的本人认为“两言可弊之”:一日写托翁对历史的观点,或更准确地说是对如何“写历史”的观点,二日写托翁对幸福的定义。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是为这两个目的而服务的,所以,与其说此书是一本小说,毋宁说其是一本哲学理论读本,故事是例子而已,其主旨并不在于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或不同人物在同一历史时期的表现,就是要借这些人来说明自己对历史对幸福的定义。

记得小时候读《皇帝的新装》时倒也被哪个敢说实话的小孩子所征服,非常地敬重他的勇敢。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觉得不是这么一会事,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跟我说“哪个小孩子是没有思维的”。我才恍然大悟,是啊!成年人(有思维的人)是不会戳穿这层纸的!也不会管他是真是假,是对是错!没人会去在意皇帝到底穿没穿衣服!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会不会被认为是不是诚实的人,即便不是诚实的人。

当今社会又何尝不是随时随地、一次又一次地上演“皇帝的新装”呢?只是站出来的小孩子是越来越少了!

今天我读了<皇帝的新装>这篇故事我不禁问自己,作为一国之君怎么会被骗呢? 毫无疑问全是因为虚荣心,全天下的百姓.大臣甚至皇帝都心甘情愿地被别人骗,也心安理得地骗别人.骗子之所以得逞,是因为他们看清了人们心中的弱点---甘愿被别人利用,为的只是满足他们可怜的虚荣心.童年 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

读《命运》有感 上帝说:“我赋予每个人的天分之占他命运的三分之一,其余的在于他如何去把握。”

看了这段话,我很受触动。把握,把握命运,多简单的字眼,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呢?不必埋怨自己的天分,更不必埋怨自己的命运,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随时都可以改变它的!只要你愿意

短小文言文阅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