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钢铁工业
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钢铁工业
---举世瞩目的成就 远超英美的速度
余扬斌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以下简称“一五”计划),是在新中国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取得喜人成就的基础上制订的。1952年初,根据周总理的提议,中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首(周恩来、陈云、李富春、薄一波、宋劭文)的五人领导小组,负责领导“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计划于1955年7 月30日在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并颁布,前后历时四年,五易其稿。
“一五”计划是一部涉及钢铁、有色、能源、国防、机械、原材料和化工工业等各领域的宏伟计划。它搭起了我国整个工业化的骨架。
一、钢铁工业名列榜首
“一五”计划开始的时候,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35.5%。对于当时中国的国力,毛泽东有一段给人印象深刻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选择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实是历史的必然。“一五”计划期间确定,国家用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为766.4亿元。其中,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占工业的88.8 %。在重工业中,又重点突出了钢铁、能源工业等领域。
“一五”计划以苏联设计和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为核心,以900多个大中型(即限额以上)项目为重点。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钢铁工业建设,1949年12月 ,在他出访莫斯科与苏联签订的援华50个工程项目(后来逐步增加,达到156项)中,建设鞍钢,名列榜首。
二、“156项”与钢铁7 项
“156项”分四批签订协议。第一批是1949年12月毛泽东同志出访苏联与苏方签订的50项,主要有钢铁、能源、化工等项目。1953年,以国防军事工业及其有关的配套项目为重点,与苏方签订第二批协议,计91项。1954年10月,签订第三批,包括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等15项。以上总数已达到了156项。第四批是1955年3月与苏联签订的16项军事工程、造船和原材料工业项目 ;后又口头协议增加了2 项。这样总数就上去了,但习惯上对 1
苏联援华项目仍被称作“156项”。由于情况的不断变化,实际上最后确定的是154项,正
式施工的项目为150项。在“156项” 中,钢铁工业有7项:改建鞍钢、本钢,新建武钢、包钢、富拉尔基特钢、吉林铁合金公司和热河钒钛矿。
三、鞍钢 武钢和包钢
1、鞍钢
蕴酿鞍钢扩建的起步很早,1949年底我国政府就与苏联达成援建(改造和扩建)协议。
1950年,苏联专家到鞍钢作扩建设计。1952年,国家批准了东北工业部拟定的鞍钢建设设
计任务书,确定鞍钢建设规模为年产钢320万吨。在党中央“集中全国力量,首先建设鞍钢”的号召下,一支五万多人的基建大军以及号称“五百罗汉”的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集结鞍钢,迅速投入“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高炉)建设 :7月 14日,无缝钢
管厂开工建设;8月 1 日,大型轧钢厂动工兴建;1953年2月 27日,七号高炉开始建
设。”在毛泽东同志的直接关怀与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援下,1953年12月,“三大工程”胜
利建成投产,鞍钢职工向中共中央报捷。12月21日,毛泽东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称“三大工程的建成投产是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
“一五”期间,鞍钢先后恢复了第一、第二炼钢厂,新建了第三炼钢厂;重建第一初轧
厂,新建第二初轧厂;配套建设了型、板、管、线轧机。建设了东鞍山、弓长岭等铁矿和选
矿厂。5年内,鞍钢新增炼铁能力127万吨,炼钢能力184万吨,轧钢能力131万吨。1957
年,鞍钢钢产量达到291.2万吨,生铁338.1万吨,钢材191.8万吨。
2、武钢
1952年2月,苏联黑色冶金工厂设计总院院长赫列布尼柯夫应周恩来总理之邀,在来
大冶考察建厂条件及铁矿基地后,向我党中央建议:中国的第二个钢铁工业中心应建在武汉、大冶一带,生产规模应以250万吨左右为宜。1954年3月,苏联专家组对青山一带进行实
地踏勘,并于3月 26日 提出了《厂址选择建议书》,推荐武汉青山地区作为新厂厂址。5
月 25日,国家计委批准武钢设计计划任务书,年底改“华中钢铁公司”为“武汉钢铁公
司”。1955年1月,苏联提供了全部初步设计资料。1955年6月,中央批准了武钢第一期
工程建设的初步设计及议定书。一期工程的项目有:4座65孔焦炉;2座容积分别为1386
立方米和1436立方米的一、二号高炉;1座250吨和4座500吨平炉;1150毫米初轧机;
800/650毫米大型轧钢机;2800毫米中厚板轧机等主体生产设备以及一些其它的辅助设施和
厂矿。6月 28日,重工业部要求第一期工程的一、二号高炉分别于1959年1月 和1960
年1月建成投产。
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怀着建设祖国第二大钢都的豪情壮志,踏上了前人难有涉足的这块荒凉的土地,他们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为武钢一期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包钢
1953年初,在中央的关怀下,华北局作出《关于加强包头工作的决定》,并成立包头工业基地建设委员会。1956年正式施工,到1957年,施工力量达到了2.5万人,进入建设高潮时达到6万人。为了适应建设的需要,冶金部决定把包钢、包建和设计院合并,成立甲、乙、丙合一的包头钢铁总公司,将三方拧在一起,以利统一指挥,解少矛盾,加快建设速度。
初步设计提出的包钢建设规模(分二期建设)为:钢316万吨(一期150万吨),生铁313万吨(一期160万吨),铁矿石1100万吨,初轧开坯276万吨,轨梁钢130万吨(其中钢轨60万吨),大型钢材25万吨和无缝钢管40万吨。这些都是国家工业建设急需的产品。
四、钢铁工业的成就
除了鞍钢、武钢和包钢外,富拉尔基特钢于1957年10月建成设产。本钢改建、吉林铁合金厂等的新建也在顺利进行。在“156项”建设的同时,“一五”期间进行改、扩建的钢铁项目还有:马鞍山铁矿、大冶特殊钢厂、重庆特殊钢厂、太原钢铁厂、天津钢厂、唐山钢铁厂、石景山钢铁厂、抚顺钢厂、大连钢厂和上钢一、二、三厂等。
钢铁工业的发展,构筑了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钢铁工业的成就,在共和国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1)产能:经过5年建设,新增铁矿开采能力1643.4万吨,炼焦能力329.1万吨,炼铁能力338.6万吨,炼钢能力281.6万吨,轧钢能力158.8万吨。
(2)产量: 5年共产钢1656万吨。1957年产钢535万吨,铁594万吨,钢材415万吨,分别比1952年新增400万吨、401万吨和309万吨,每年增长32%。
(3)钢种、规格:钢种从只能生产170多种发展到370多种;规格从旧中国的100来种增加到1957年的4000余种。过去无法生产的钢轨、无缝钢管、大型钢材、复合不锈钢板、矽钢片、汽车用薄钢板、航空用冷拔钢管以及高级合金钢材等,到1957年都能生产。钢材自给率由5% 提高到86%。
(4)布局:旧中国的钢铁工业,70% 以上集中在东北及沿海一带。“一五”时期建设的一批钢铁企业,使钢铁产业布局得到初步改善。“一五”时期对西部的开发,在传统的自然经济框架中嵌入了现代意义的工业企业,它们在西部的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长远与举
足轻重的作用。
(5)速度:与中国产钢的历史相比 :“一五”期间产钢1656万吨,为旧中国49年间全部钢产量的2.18倍;与世界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比 :“一五”期间,中国钢产量从1952年的135万吨增加到1957年的535万吨只用了5年时间。而美国从1880年的127万增加到501万吨,前后花去了12年。英国从1880年的131万吨增加到511万吨,用了23年。法国花了26年。我国的发展速度在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史上遥遥领先。
“一五”计划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对轻工业,尤其是农业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使我国的供求关系由原来的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为由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但纵观“一五”,客观地说,我们做的是前人从未做过的伟大事业,缺乏经验,也难免出现不足。
毛泽东同志对我国钢铁工业在“一五”计划期间所取得的成绩非常高兴。1957年11月,他在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上说:“同志们,我讲讲我们国家的事情吧。我们今年有了520万吨钢(全年为535万吨-笔者),再过5年,可以有1000万吨到1500万吨钢„„。中国人民是想努力的。中国从政治上、人口上说是个大国,从经济上说现在还是个小国。他们想努力,他们非常热心工作,要把中国变成一个真正的大国。”这充满激情的话,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一五”时期钢铁工业取得成就的自豪和对今后钢铁工业更快发展的热切期盼与信心。
第二篇: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钢铁工业
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钢铁工业
---举世瞩目的成就 远超英美的速度 余扬斌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以下简称“一五”计划),是在新中国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取得喜人成就的基础上制订的。1952年初,根据周总理的提议,中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首(周恩来、陈云、李富春、薄一波、宋劭文)的五人领导小组,负责领导“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计划于1955年7 月30日在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并颁布,前后历时四年,五易其稿。
“一五”计划是一部涉及钢铁、有色、能源、国防、机械、原材料和化工工业等各领域的宏伟计划。它搭起了我国整个工业化的骨架。
一、钢铁工业名列榜首
“一五”计划开始的时候,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35.5%。对于当时中国的国力,毛泽东有一段给人印象深刻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选择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实是历史的必然。“一五”计划期间确定,国家用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为766.4亿元。其中,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占工业的88.8 %。在重工业中,又重点突出了钢铁、能源工业等领域。
“一五”计划以苏联设计和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为核心,以900多个大中型(即限额以上)项目为重点。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钢铁工业建设,1949年12月 ,在他出访莫斯科与苏联签订的援华50个工程项目(后来逐步增加,达到156项)中,建设鞍钢,名列榜首。
二、“156项”与钢铁7 项
“156项”分四批签订协议。第一批是1949年12月毛泽东同志出访苏联与苏方签订的50项,主要有钢铁、能源、化工等项目。1953年,以国防军事工业及其有关的配套项目为重点,与苏方签订第二批协议,计91项。1954年10月,签订第三批,包括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等15项。以上总数已达到了156项。第四批是1955年3月与苏联签订的16项军事工程、造船和原材料工业项目 ;后又口头协议增加了2 项。这样总数就上去了,但习惯上对 1 苏联援华项目仍被称作“156项”。由于情况的不断变化,实际上最后确定的是154项,正式施工的项目为150项。在“156项” 中,钢铁工业有7项:改建鞍钢、本钢,新建武钢、包钢、富拉尔基特钢、吉林铁合金公司和热河钒钛矿。
三、鞍钢 武钢和包钢
1、鞍 钢
蕴酿鞍钢扩建的起步很早,1949年底我国政府就与苏联达成援建(改造和扩建)协议。1950年,苏联专家到鞍钢作扩建设计。1952年,国家批准了东北工业部拟定的鞍钢建设设计任务书,确定鞍钢建设规模为年产钢320万吨。在党中央“集中全国力量,首先建设鞍钢”的号召下,一支五万多人的基建大军以及号称“五百罗汉”的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集结鞍钢,迅速投入“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高炉)建设 :7月 14日,无缝钢管厂开工建设;8月 1 日,大型轧钢厂动工兴建;1953年2月 27日,七号高炉开始建设。”在毛泽东同志的直接关怀与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援下,1953年12月,“三大工程”胜利建成投产,鞍钢职工向中共中央报捷。12月21日,毛泽东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称“三大工程的建成投产是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
“一五”期间,鞍钢先后恢复了第一、第二炼钢厂,新建了第三炼钢厂;重建第一初轧厂,新建第二初轧厂;配套建设了型、板、管、线轧机。建设了东鞍山、弓长岭等铁矿和选矿厂。5年内,鞍钢新增炼铁能力127万吨,炼钢能力184万吨,轧钢能力131万吨。1957年,鞍钢钢产量达到291.2万吨,生铁338.1万吨,钢材191.8万吨。
2、武 钢
1952年2月,苏联黑色冶金工厂设计总院院长赫列布尼柯夫应周恩来总理之邀,在来大冶考察建厂条件及铁矿基地后,向我党中央建议:中国的第二个钢铁工业中心应建在武汉、大冶一带,生产规模应以250万吨左右为宜。1954年3月,苏联专家组对青山一带进行实地踏勘,并于3月 26日 提出了《厂址选择建议书》,推荐武汉青山地区作为新厂厂址。5月 25日,国家计委批准武钢设计计划任务书,年底改“华中钢铁公司”为“武汉钢铁公司”。1955年1月,苏联提供了全部初步设计资料。1955年6月,中央批准了武钢第一期工程建设的初步设计及议定书。一期工程的项目有:4座65孔焦炉;2座容积分别为1386立方米和1436立方米的一、二号高炉;1座250吨和4座500吨平炉;1150毫米初轧机;800/650毫米大型轧钢机;2800毫米中厚板轧机等主体生产设备以及一些其它的辅助设施和厂矿。6月 28日,重工业部要求第一期工程的一、二号高炉分别于1959年1月 和1960 年1月建成投产。
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怀着建设祖国第二大钢都的豪情壮志,踏上了前人难有涉足的这块荒凉的土地,他们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为武钢一期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包 钢
1953年初,在中央的关怀下,华北局作出《关于加强包头工作的决定》,并成立包头工业基地建设委员会。1956年正式施工,到1957年,施工力量达到了2.5万人,进入建设高潮时达到6万人。为了适应建设的需要,冶金部决定把包钢、包建和设计院合并,成立甲、乙、丙合一的包头钢铁总公司,将三方拧在一起,以利统一指挥,解少矛盾,加快建设速度。
初步设计提出的包钢建设规模(分二期建设)为:钢316万吨(一期150万吨),生铁313万吨(一期160万吨),铁矿石1100万吨,初轧开坯276万吨,轨梁钢130万吨(其中钢轨60万吨),大型钢材25万吨和无缝钢管40万吨。这些都是国家工业建设急需的产品。
四、钢铁工业的成就
除了鞍钢、武钢和包钢外,富拉尔基特钢于1957年10月建成设产。本钢改建、吉林铁合金厂等的新建也在顺利进行。在“156项”建设的同时,“一五”期间进行改、扩建的钢铁项目还有:马鞍山铁矿、大冶特殊钢厂、重庆特殊钢厂、太原钢铁厂、天津钢厂、唐山钢铁厂、石景山钢铁厂、抚顺钢厂、大连钢厂和上钢一、二、三厂等。
钢铁工业的发展,构筑了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钢铁工业的成就,在共和国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1)产能: 经过5年建设,新增铁矿开采能力1643.4万吨,炼焦能力329.1万吨,炼铁能力338.6万吨,炼钢能力281.6万吨,轧钢能力158.8万吨。
(2)产量: 5年共产钢1656万吨。1957年产钢535万吨,铁594万吨,钢材415万吨,分别比1952年新增400万吨、401万吨和309万吨,每年增长32%。
(3)钢种、规格: 钢种从只能生产170多种发展到370多种;规格从旧中国的100来种增加到1957年的4000余种。过去无法生产的钢轨、无缝钢管、大型钢材、复合不锈钢板、矽钢片、汽车用薄钢板、航空用冷拔钢管以及高级合金钢材等,到1957年都能生产。钢材自给率由5% 提高到86%。
(4)布局: 旧中国的钢铁工业,70% 以上集中在东北及沿海一带。“一五”时期建设的一批钢铁企业,使钢铁产业布局得到初步改善。“一五”时期对西部的开发,在传统的自然经济框架中嵌入了现代意义的工业企业,它们在西部的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长远与举 足轻重的作用。
(5)速度: 与中国产钢的历史相比 :“一五”期间产钢1656万吨,为旧中国49年间全部钢产量的2.18倍;与世界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比 :“一五”期间,中国钢产量从1952年的135万吨增加到1957年的535万吨只用了5年时间。而美国从1880年的127万增加到501万吨,前后花去了12年。英国从1880年的131万吨增加到511万吨,用了23年。法国花了26年。我国的发展速度在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史上遥遥领先。“一五”计划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对轻工业,尤其是农业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使我国的供求关系由原来的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为由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但纵观“一五”,客观地说,我们做的是前人从未做过的伟大事业,缺乏经验,也难免出现不足。
毛泽东同志对我国钢铁工业在“一五”计划期间所取得的成绩非常高兴。1957年11月,他在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上说:“同志们,我讲讲我们国家的事情吧。我们今年有了520万吨钢(全年为535万吨-笔者),再过5年,可以有1000万吨到1500万吨钢„„。中国人民是想努力的。中国从政治上、人口上说是个大国,从经济上说现在还是个小国。他们想努力,他们非常热心工作,要把中国变成一个真正的大国。”这充满激情的话,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一五”时期钢铁工业取得成就的自豪和对今后钢铁工业更快发展的热切期盼与信心。
第三篇: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二个“五年计划”。
具体如下:
一、1953~1957
二、1958~196
2三、1966~1970
四、1971~1975
五、1976~1980
六、1981~1985
七、1986~1990
八、1991~1995
九、1996~2000
十、2001~2005
十一、2006~2010
十二、2011~2015
第四篇:钢铁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
钢铁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
钢铁是几乎所有的产业不可欠缺的基础素材,其制品用途广泛、种类多,没有钢铁不会有现代的社会,可以说,民生一日不能没有它。钢铁素有“工业粮食”之称,钢铁材料是诸多工业领域中的“必选材料”,把钢铁工业作为基础产业,钢铁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分析我们国家钢铁行业的目前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钢铁产业将是中国21世纪的首席产业!
一、钢铁产业是中国21世纪的首席产业
钢铁工业在西方被视为“夕阳工业”已经多年。而21世纪中国的钢铁工业,仍然充满着希望,有着光辉的前景。
21世纪中国钢铁工业的希望和前景,是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同时存在的。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很不完善,有些方面还很落后,加工和制造业对新材料还有相当大量和急迫的需求,其他国民经济部门对钢材的需求仍然旺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每年1亿吨钢产量是不够的。这一切都表明,钢材市场的需求量相当可观,钢铁工业发展的的空间还很大。我们必须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钢铁材料方面的基础。巨大的市场空间,等待我们去开拓。当然,潜在钢材市场的形成和开拓,有赖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只有钢铁工业一枝独秀是不行的。
从经济增长角度分析,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需新建、重建和改建一些大型基础设施,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亟需大量优质的钢材,住宅体制改革的深入,为我国居民住宅业的兴起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整体推进,西部各项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的建设对各种钢材的需求量非常可观。另外,随着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的转移,我国对钢铁的需求会大大增加。因此,我国钢铁市场需求不仅不会萎缩,而且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仍将继续增长。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国钢材需求将发生变化,消费结构将继续保持多层次、多样性,并逐步向高层次演化。板带材的消费量及比例将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长材的消费比例将逐步下降,但消费量仍保持一定的增长。预计到2005年消费板管比由2000年的40%提高到44%。(《冶金工业“十五”发展规划》,国家经贸委2001年6月25日发布。)
从技术方面分析,我国钢铁行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连铸比、吨钢综合能耗、成材率、板管比虽有明显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有广阔的技术改造与创新空间。总体看来,钢铁行业在我国不但不是夕阳工业,而且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从加入WTO的影响分析,在加入WTO以前,我国钢铁产品的关税已接近WTO的要求,因此我国加入WTO后降低关税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大。但我国在入世前实行的进口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的打破和以产顶进、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的取消会
对我国的钢铁行业造成一定冲击,普通钢材将面临价格、品质、服务等各方面的竞争压力;我国短缺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如镀锌板、油井管、汽车用冷轧薄板、彩涂板及特种钢将受到进口产品的冲击。但加入WTO对我国钢铁行业同时也是一个发展契机。加入WTO以后,我国能够享受到原材料进口方面的关税优惠,改善我国铁矿石品质不高的状况;钢铁行业的国际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将更加频繁,有利于我国企业加速改造和淘汰落后生产设备,提高包括资金、设备、人力、原材料等方面的利用率,促进我国钢铁行业的加快发展。
今后10年,我国钢铁工业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增长方式,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加速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高钢铁工业的质量和效益;在产量满足需要的前提下,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在继续提高连铸比的同时,努力提高铁水预处理比与精炼比,使钢质纯净度有较大的提高;调整钢材品种结构,开发新的超细晶粒、高纯洁度、高均匀性的新一代钢铁材料,提高国产钢材市场占有率;扩大先进装备的比重,使大型钢铁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水平,在国内建成几个精品生产基地;加强环保,治理污染,保持与环境协调发展。
可见: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情况是:(1)生产能力不够、应加快发展的主要钢材品种有冷轧薄板、镀锌板、不锈薄板、冷轧硅钢片、热轧薄板;(2)目前生产能力已能满足、需要重点增加竞争力的品种主要有:小型材和线材、无缝钢管、重轨、中厚板、合金钢钢材;(3)能力大于需要、应严格控制发展的品种主要有大中型材、焊管、热轧窄带钢、镀锡板等。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钢铁工业在西方被视为“夕阳工业”已经多年,而21世纪中国的钢铁工业,仍然充满着希望,有着光辉的前景。
二、近期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走强的原因
近来,钢铁板块悄然走强。究其原因主要是:
1、需求稳步增加是钢铁板块走强的根本性原因。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房地产、汽车、家电等行业对钢铁的需求量都比较大。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我国房地产、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行业的需求出现强劲增长,国内钢铁需求也在近两年出现了爆发性增长。此外,出于降低成本和增强竞争力的需要,许多跨国公司把我国纳入其全球生产和采购链,除将本土或其它地方的生产部门转移到我国来以外,还大力加强在我国的原料采购力度。跨国公司的这种战略调整,拉动了作为原材料的钢铁产品的消费增长。由此看,国内和国际两方面都对钢铁行业形成了强劲的需求,从而为整个钢铁板块走强提供了坚实的行业基础。
2、投资理念的变化是钢铁板块走强的市场因素。市场已经开始由传统的重视小盘股转变为以价值型投资为主,蓝筹股明显受到市场青睐。无论是出现短暂井喷行情的中信证券、皖通高速、中国联通,还是震荡攀升的中国石化、上海汽车等个股,无不是大盘绩优蓝筹股。就钢铁板块来看,一方面是流通性好,比较适合大资金进出;另一方面,钢铁板块长期乏人问津而绝对价偏低、筹码分散,介入相对安全;更重要的是,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大多业绩较稳定,因而更适合追求稳健投资回报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因此,钢铁板块以其较大的流通盘和优良的业绩,较容易受到价值型投资者的关注。
3、钢铁股的走强有其基本面的因素在支持。从行业背景来看,由于美国实施保护本国钢铁业的措施,欧盟、日本和我国均都先后跟进,致使钢铁在总体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反而出现了价格上涨,基本面的好转直接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业绩的切实增长,这点从钢铁类上市公司年报中就可明显反映出。如韶钢松山去年每股收益达到0.625元,宝钢股份也有0.341元,唐钢股份每股收益为0.387元。而从股价上来看,许多钢铁股的市盈率都不足30倍,甚至不到20倍,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正是因为价值的被低估而导致股价回归。
4、钢铁板块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绝对股价普遍不高,如鞍钢新轧,股价在4元以下,而几乎所有的钢铁个股价格都在10元下方,如此低的市盈率和绝对价位,以及较为丰富的想象空间吸引了大量的市场资金,一批投资基金也纷纷成为其长线投资者。如新华证券投资基金、华夏成长证券投资基金、兴和证券投资基金均位于宝钢股份的十大股东之列,景宏证券投资基金、天华证券投资基金、裕阳证券投资基金、华安上证投资基金是邯郸钢铁的大股东,而其它钢铁个股的十大股东中也都有证券投资基金的身影。这表明在经过行业分析和各种调研之后,证券投资基金已把钢铁股作为其长线投资的主要品种。
5、从市盈率角度分析,钢铁板块后市有继续走强的潜力。市盈率是衡量投资价值的重要参考指标,在发达资本市场通常将15-20倍市盈率作为长期投资的价值尺度。而沪深两市由于存在大量的非流通股,市盈率普遍偏高,平均约为40倍。相比国内证券市场平均40倍市盈率,钢铁板块的绩优上市公司市盈率基本在15倍左右,即使按照欧美等发达资本市场的价值尺度,钢铁板块的市盈率也属于较低水平。另外,综观目前的股价水平,目前钢铁板块的价格普遍在3-6元一线,而其净资产普遍为2-3元以上,投资价值明显被低估。因此,该板块后市仍将有一个价值发现的过程,中长线有走强的潜力。
三、投资首席产业,获取丰厚利润
综上所述,钢铁板块具有如下特点:(1)基本面好,(2)未来发展前景广阔,(3)目前整体仍处于低价区域。(4)目前市盈率低。因此钢铁类上市公司应该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钢铁股的走强仍将延续,这是因为其平均市盈率依然在20倍附近。另外从资金面来看,有资金在加速流入这个板块迹象。
第五篇:第一个五年计划简介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介
作者:发布时间:2009/07/28来源:国史网
字体:(大 中 关闭窗小)口
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的,经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计划规定:在五年内全国经济、文教建设支出总额为766.4亿元,其中属于基本建设的投资为427.4亿元;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7%,农业和副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3%;到1957年,私营工业的产值将有一半转变为公私合营,三分之一左右农户参加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五年内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三分之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党中央领导下,由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在陈云同志主持下,从我国实际出发,对各项比例关系作了深入探讨,强调既要避免冒险主义,又要防止保守主义,并把建设项目能否如期完成、工业增长速度、社会主义改造的进度和市场能否保持稳定,列为检查计划的四项主要内容。1956年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步子太急的情况,周恩来、陈云等同志及时地提出了正确的措施,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执行。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加上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援,绝大部分指标都超额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就已基本完成。在建设方面,五年内经济、文教部门基本建设投资达到491亿元,超过计划14.9%。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矿山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计划15. 3%,平均每年增长18%;农业和副业总产值也超过计划1.2%,平均每年增长4.5%。五年内,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42.8%,全国农民收入增加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