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因材施教—彰显学生个性—读《语文课程标准》有感
因材施教—彰显学生个性
—读《语文课程标准》有感
【内容摘要】
在教学中,我们清楚地知道:学生个体的差异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许多困惑,大部分的教师都能直面困难,迎难而上,为教育教学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值得称颂。然而,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难教的学生,难免会产生抱怨的情绪,但不管如何,只要我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多些总结经验,反复实践。“实践出真知”,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有针对性的、适合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现就如何实施因材施教、如何彰显学生个性特点的一点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
【关键词】
因材施教个性推动关注搭建张扬
近段时间,我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的一段文字摘录,是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究及研究的方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个性,进行因材施教,我认为应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智力水平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性差异进行教育。
一、“求同存异”,推动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发展。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整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接受新知识的快慢,理解能力的强弱都有不同的差异。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教学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教学的内容应各有侧重,不能千篇一律。
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长,并非只有进入清华及北大的学生才有前途有作为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cai”。有的是栋梁之材;有的是在经济管理能力方面很有“财”;有的当然是学习上的尖子生,很有才华。著名的人物李嘉城,12岁就缀学在家,但由于自己的勤奋创业,成为主宰经济命脉的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他真可谓天生有“财”。袁隆平,“水稻大王”,他本着自己的学识及经验发明了高产水稻,真可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是中国的栋梁之材。中国飞人刘翔成为世界瞩目的跨栏冠军„„纵观世界有名人物,他们都不缺少“cai”。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大小,但他们都各有自己的“cai”能,根据不同的能力差异,采取不同教学方式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cai”能。如在一次不经意间,我发现班里的小飞同学把家里的一些小饰物带来班级卖给同学,但攒的钱不多。为了不伤她的自尊心,我把她的东西全买了下来,并告诉她这样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既影响了学业,又影响了老师的教学,其他同学也会相互效仿,更有甚者偷别人的或家里的东西出来卖。为了让她这种“财”能不至于从小就被我抹杀掉,我让她专门管理班里的“财”务,帮我购买奖励给学生的学习用品,她接受任务后很乐意,经过半个学期的理财经验,她不但把班务管理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且不负众望,充分证明了她有着较强的理财能力,在他的带动下更多的同学参与班级日常的各项管理工作。使班级管理做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充分发挥学生的各项
1“cai”能。学生的这种为班级服务的集体意识热情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彰显。
二、“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千差万别。人们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特点,构成了人们心理活动的丰富性。人们心理活动的个别差异是在各自不同的素质的基础上,家庭环境的优劣也直接受到影响,因此在与学生相处中,要尽快了解每个人的性格特征。
人的性格差异的丰富性使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神秘多彩。我们辩证的看待,才能让自己处于优势地位,人的思维才会变得清晰。人的性格有冲动型或沉静型、诚实或虚伪、谦虚或傲慢、勇敢或怯懦„„只有通过日常学习,在生活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做到:“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才能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了如指掌,在处理问题时对症下药。既要“听其言”,又要“观其行”,二者有机结合,就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把“言”和“行”结合起来考察,这就是孔子备学生的方法,值得我们好好借鉴。许多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往往高高在上,没有真正深入到学生中去,没有与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交谈,学生不愿意吐露自己的心声,无法深知学生的内心世界,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外表刚硬却显现出内心的脆弱。学生与教师间常常会竖立起一道深深的沟壑,怎么可能有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呢?因此,教师要有过硬的“敏感度”,“ 多听其言”,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处理问题,才能真正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
现代教育,从理论上早已接受了个性教学这种观点,但在实践过程中几乎都把备课看做是备教材、备教案,甚少是备学生,不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别,千篇一律地灌输知识,学生脑子里充斥着填鸭式的教育,囫囵吐枣。至于学生能接受多少,很多教师很少去考虑,往往受到应试教育的打压,被认为是动机不纯,学生被动地接受,往往适得其反,收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实际上是抹杀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及学生的“cai”能。
(一)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以静制动。
“观其行”。平常留意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多做“旁观者”,全面冷静客观地分析其举动所带来的利弊。如孔子所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很多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上,孔子近乎完美地实行“因材施教”,其基础源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他认识到“知人知性”的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足见其备学生认真之极致。这样,充分了解学生之“cai”,才能因其“cai”而施教。缺乏其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定缺胳膊少腿,里外都是不堪一击的。
(二)做学生最忠实的听众,“无声胜有声”。
“听其言”。这是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的重要途径,因为“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而“听其言”,一是被动地听,二是主动地与学生交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喜欢与学生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心声。课间更喜欢与他们聚在一起,我常会加入他们的行列,海侃一会儿。比如:有一个单元是以关爱动物为主题的。一天,有位男生带了一只仓鼠回来学校,小仓鼠特别淘气,课堂上到处乱窜,影响课堂纪律,我勒令他们不许带这种动物到学校玩。第二天,我特意到店里买了两只乌龟带回班级给同学们欣赏,并吩咐他们用心喂养,本以为他们会很喜欢。下课了,他们聚在一起看乌龟,我也像平常一样不声不响地站在一旁倾听,这才知道他们不太喜欢养龟,而是喜欢养仓鼠,并满腹经纶地讨论养仓鼠的经验,偶尔会出言不逊,大道理很多,我不禁哑言失笑,为自己当初不成熟的想法自惭形秽。听了同学们的经验之谈,我改变了初衷,同意他们把仓鼠带回来喂养
并进行经验交流,他们听后那兴奋劲儿无以言说,我因势利导,紧密结合单元以写小动物为主题的作文进行指导,同学们课堂习作练笔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个忠实的听众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师生相互间的沟通是何等的重要!正所谓是:旁观者清!
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你相信一个道貌岸然、心理阴暗、不健全的老师会培育出人格健全的人才吗?那是不可能的!孔子在教育他的弟子高尚的人格魅力值得世人称颂,我深受启发。孔子问学生问题,一般不立即说出答案,而是对不同的学生作出不同的回答。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孔子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次,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旁的公西华想不通,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矛盾。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不管对错,首先肯定学生具有积极发言的精神。有时候我们会蓦然发现:无心插柳柳成荫。
(三)性格的差异,做个沉稳的“舵手”。
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如何调控课堂教学,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在课堂上进行有的放矢。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很重要,如何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酝酿,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同样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回答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获,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学生性格冲动,老师一提出问题马上举手想回答,这种学生没有通过真正的思考,因此,他们回答问题总是不够全面,甚至有的学生站起来不知所云或由于紧张一下子就忘记了,这时教师不能马上让这类易冲动型的学生回答问题,而应让他们如在弦上,待而不发。我们别急于求成,教学进程稍稍落后,也无伤大雅。等其他同学说出他们的见解,再让他们作总结性的发言,这样,课堂教学效果显而易见。而对于一些效沉静型的学生,他们比较慢热,不轻易显露自己,留有一手,问题会不断地在脑子里过几遍,不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这时,教师要观察他们的言行,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待时机成熟了,方可让他们大显身手。
三、智力水平差异——“无异”,搭建展示个性的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意思是
说,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人,我们在教学中,多为学生搭建平台,提供可观可感的教学路子,让学生在你提供的舞台上共舞,切记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教育群体是无差别可言的。也曾有人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就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否则,“欲速则不达”。
在教《幸福是什么》一课接近尾声时,我问:“你认为什么是幸福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幸福是靠劳动,劳动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有的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玩耍就是幸福!也有的说,抱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看上一天多幸福„„
同学们对幸福的定义不尽相同,这个时候,为学生创设搭建平台显得尤为重
要。给更多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我们没有必要强求答案的一致性,我们只需要做大体的方向引导即可。当然,对于智力稍好的同学,答案也许会循着你预设的有意义的“幸福”。告诉学生:其实,幸福很简单,无处不在,哪怕是别人的一句祝福,一个温柔的眼神都会使你幸福。幸福在你身边,需要我们去细细寻找,细细品味。
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张扬学生的个性。
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的源泉,从事某种活动和追求真
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兴趣爱好与人的能力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地说,对某种活动愈爱好,则与该活动有关的能力发展水平也愈高,爱好与能力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孔子的学生颜回好仁,子路好勇,子贡好商,冉求好政。孔子根据其不同的兴趣爱好分别设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使其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正如朱熹所言:“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学生之间的差别是不能一刀切的,有的学生是书迷,总感觉书中有许多他探究不完的东西,因此喜欢看书,乐此不彼,体育课或运动的项目好像与他根本沾不上边,教师不用非要对他们施加 “全面发展”人才的口号,就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熬游吧!而对于喜欢运动的学生,在运动会中,他们是冲锋陷阵的勇士,不用任何的指导,他们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儿。热爱画画的学生,手中的笔就是他们的生命,只有用上色彩明媚的颜料,才能描绘出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所以,有句俗语“一样米养百样人”,不同的性格特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补偏救弊,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教无定法”,教师教育学生就像射手教人射箭一样,拉满弓而不放箭,做出跃跃欲试的姿态;立下一个难易适中的学习准则,使学者都能从而学之,顺应学生的爱好而发展其特殊才能,使学生的才能发展各不相同,这是当代教育必需深究的问题。我们今后的教学之路还很漫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如何真正地充分实施“因材施教”,我们将不断共同探讨,推陈出新,尽力描绘出教育教学美好的蓝图!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论语》。
3、《小学语文教学》。
第二篇:读《语文课程标准》有感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功能、地位重新作了科学的概括,强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为我们语文教师指明了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也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那么,如何才能还语文教学本来的面目,让学生轻松、有效地学习语文,达到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呢?通过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从中感悟到,要落实这一核心任务,就必须树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四个性”。
一、人文性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蕴育点”,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氛围,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祖国的、世界的、历史的多元文化,去实现语文教学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这一目标,从而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实践性
语文课程不是主要获得知识的课程,而是获得运用能力的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必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通过不断尝试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在课上要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将感悟语言和发展思维紧密结合起来。教师要在组织协调学生对文体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又促使文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推动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而且有内在的成功体验。
三、自主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是对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要尽量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教师爱护、尊重和期特中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信任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学生才能敢于大胆发言,才敢于自由争辩。而当学生一旦看到了自己的探索成果,那种激发出来的自信心,以及由此激发出来的智慧力量,往往是出乎教师意料的。
四、开放性
语文是社会交际工具,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社会交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上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说,要使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必须把语文课堂建设得开放而有活力。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开阔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而且要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充分运用课程标准所列出的20多种课外学习资源,使学生感到自己既是在学习语文,也是在参与生活,既能够在语言文字方面得到提高,又能获得跨学科,多角度的知识。
过去,学生只是通过读书来学习语文,而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语文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这毕竟已经是过去。如今《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把语文学习以轻松,活跃的本身真面目还给学生,学生可以尽情“享受”语文了。就让我们一起来把那一颗颗充满童真的心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放飞在语文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吧?
第三篇:读《语文课程标准》有感
读《语文课程标准》有感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发带来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春风,学习之后,感受菲浅。
信息化的新世纪的来临,全面推进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各科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教育部所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大纲》有所继承、有所创新,颇具特色。
《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揭示了“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这段精彩的“前言”,正是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指路明灯,能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
《课程标准》还指出:“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可见,《课程标准》所阐发的改革指导思想之明确,改革内容之全面,都是空前的,不愧为新世纪的新篇章。
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语文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标准》全面阐述了语文的性质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至关重要。在“应试”教育制约下的语文教学,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轻人文性的教育。将一篇篇含有丰富人文性、文质兼美的课文,片面地仅让学生索取了其中的语文知识,却极少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文字之妙处,感悟其中所蕴涵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及丰富的思想情感。这类知识性的语文课,违背了语文教育的本质。正如吕叔湘先生曾指出的:“说到底语言学本质上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跟别的人文学科一样,可以尽量利用技术科学的帮助进行它的工作,但是它自身不会变成一门技术学科。”吕先生在这里说的语言学,语言学尚且具有人文性,何况语文学科!
语文学科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在篇篇文章中,不仅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科学知识,还渗透了生动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当学生读了含有爱国情操的或者是振动心灵的文章后,会产生巨大的效应,有时使小读者终身难忘,甚至成了他一生的座右铭。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学科是做人的学科,即要学写佳作,先学做“真人”。
如何在实际语文教育中,将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呢?张志公先生阐明:“由于思想和语言有着不解的姻缘,同草和锄头的关系不大一样。所以在进行语文教育时,就离不开语言材料所含的思想内容。语文这个工具跟其他工具有相同的一面,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切切实实地在训练中学会操作和使用语文工具,也就是着眼于掌握字、词、句和篇章的运用能力,不容许离开这种训练云空讲大道理,空讲理论知识。它跟其他工具又有相异的一面,这又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把训练学生运用字、词、句、篇章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所表达思想的能力结合起来,不容许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张先生所强调的“文”与“道”的统一,正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语文教师认识上了新台阶,做个“明白人”,而具体结合的途径和方法,也将在广泛研讨与观摩中,互相启发,找到法宝。
三、《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中要发展情感等因素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尽管学生读了不少文章,但这些文章没在学生头脑里扎根。当他们运用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时,所学过的语言与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好似远离了他们,这说明他们未入文心,自然文也不会入他们的心了。这仅举例而言。但从中可见情感因素在语文教育中至关重要。“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这是叶圣陶先生所著《语文教学十二韵》中的一款。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时,胸中有一个境界,都能亲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儿童通常简单地说:“我喜欢这本书!”或者“我讨厌这本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故事触动了他们的“童心”。
理解是感悟的基础。一般说来,对阅读材料理解得越深刻,感悟也就越强烈。儿童在读故事时常进入角色。当他能够理解或认为反映他的思想感情时,就会读得十分起劲。甚至读上多遍,不感厌烦。说明此时他已与书中的主人公的感情沟通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及的“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是多么合乎情理呀!为此,在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把书读进去。系统观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人文精神是寓于文章的整体结构之中。文章被层层肢解就失去了灵魂。因此,在教一篇课文时,不能仅把课文里的一些词语和难句或写作方法抽出来提问、讲解,而忽视对课文的整体品味,忽视体验和感悟,是不可取的。
四、《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语文课程总目标提出的,这亦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它将冲破应试教育制约的教学过程中的种种束缚。这种崭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及学习策略和方式,必将给深化语文教育、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带来不可估量的积极效应。
语文教育着的眼点应立足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能学习上。以往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多由老师定向,学生围绕老师转,处于被动地位。一个个问题好似一个个无形的罩子,将学生的思维罩在里面,无法“自由行动”,这必然扼杀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力。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首先教者要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观虽带有隐性,但它在教育过程中却起着定向作用。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摆正教和学的关系,要尊重、循循善诱,努力做到:
1.语文教学目标应创设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获得“学什么”“怎么学”的能力。2.阅读教学实现“教师讲解”向“学生自悟”转变,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受、积累和运用的能力。教师努力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提高其创造意识。
3.不断教育学生总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经验,提高对自己学习上不足的觉察能力,增强学生责任感。
4.教师乐于听取学生不同的答案,激励学生的创造精神,谅解学生的错误和失败,创造无批评性的学习氛围。正视学生的差异,鼓励和帮助学生实现从失败到成功的转化。
5.促进学生尝试新经验的勇气,多从事课外的学习活动,培养探究的学习习惯,勇于在群体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努力创设评价学习成果的时间和空间。6.教师经验反思教学成败之过程与关键所在,做研究型教师,而不做照本宣科的“教书匠”。
第四篇: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感
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感
近段时间,我再次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感觉受益匪浅。我深知要教好语文这门课程,就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课程标准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以及附录部分。下面就我自己对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感受。
语文课程不仅是一门学习语言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还因为语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不仅肩负着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学习或者家里、学校、社会中使用这种语言工具,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以及自身的精神成长。
基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质,这就奠定了我们语文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首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更多的是一种长时间的感性思维的生成产物,不像数学等课程有那么明确的结果。而且,我个人认为:无论哪个国家的语文课程作为国家教育的根基课程,它的教育效果并非一朝一夕能体现的,而是需要时间的累积和沉淀去慢慢散发出来的,这大概也就是所谓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吧!其次,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因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理应该重视。但是除了对学生进行适当地爱国主义政治的宣扬和所谓的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外,还应该重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独特理解和收获,培养孩子的个性意识,因为没有自己思维和个性的人,不时沦为他人思维的奴隶,就会沦为时代发展的奴隶。而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我们也应该注重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想等各方面的能力。再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通过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方式的设计等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在这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最后,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当今社会全球化发展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所以为了适应世界发展趋势,我们的语文课程的建设不仅要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更应该拓宽语言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区域不断进行开发适当的课程资源。
总而言之,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的设计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作为义务教育的课程中的根基课程,语文课程的设计更应该符合为整个民族的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标准。
第五篇: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感
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感
近段时间,我再次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感觉受益匪浅。我深知要教好语文这门课程,就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课程标准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以及附录部分。下面就我自己对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感受。
语文课程不仅是一门学习语言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还因为语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不仅肩负着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学习或者家里、学校、社会中使用这种语言工具,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以及自身的精神成长。
基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质,这就奠定了我们语文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首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更多的是一种长时间的感性思维的生成产物,不像数学等课程有那么明确的结果。而且,我个人认为:无论哪个国家的语文课程作为国家教育的根基课程,它的教育效果并非一朝一夕能体现的,而是需要时间的累积和沉淀去慢慢散发出来的,这大概也就是所谓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吧!
其次,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因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理应该重视。但是除了对学生进行适当地爱国主义政治的宣扬和所谓的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外,还应该重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独特理解和收获,培养孩子的个性意识,因为没有自己思维和个性的人,不时沦为他人思维的奴隶,就会沦为时代发展的奴隶。而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我们也应该注重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想等各方面的能力。
再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通过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方式的设计等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在这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最后,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当今社会全球化发展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所以为了适应世界发展趋势,我们的语文课程的建设不仅要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更应该拓宽语言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区域不断进行开发适当的课程资源。
总而言之,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的设计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作为义务教育的课程中的根基课程,语文课程的设计更应该符合为整个民族的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