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学会评价一节体育课
编辑:蓝色心情 识别码:16-401622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13 06:38:0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学会评价一节体育课

学会评价一节体育课

王伟民江苏省金坛市第二中学(邮编 213200)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要求我们体育教师不能总是停留在“听”的层次上,还要学会分析,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形形色色,如何去评价一节体育课,如何去提高一节课的教学质量,经过不断地实验,不断地探索,我对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如何去评价一节体育课是我们值得去认真思考并能相互借鉴。

【关键词】 学会如何自我主体评价

首先要懂得评价,课的评价是通过对上课情况和质量的评议,研讨课的组织教法,总结经验教训,以利改进教学工作的方法之一。评价一节体育课的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失败,能体现出任课教师的精心设计和评课者对新课改的认识。评价形式包括自我评价和共同评价两种。体育课程的评价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与领导的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一般在有目的地组织各种规模的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后,进行分析时采用。先由任课教师自我分析并评价,然后共同分析并评价。因此我们要具备听课的基本常识和专业理论,了解评课的程序和过程,并具备有分析课的能力,然后我们才去对一节体育课进行分析评价。一,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的评价

1、学生的自我主体地位是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体育课以学生的身体练习为主,是通过学生的身体活动,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教师的课堂表现再大本事有再高水平只能起引导作用,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充当配角。一节好的体育课堂主要是培养能让学生个体或群体充分表现自我,锻炼身心发展的天地,学生才是主体。只要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之中,积极性高,态度认真,气氛活跃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到真正的积极意义新课改。

2、学生是非有了学习的兴趣与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内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兴趣是手段,技能是目的,课改不但不淡化技能,而且要注重学生的技能发展,并且学生要对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这就是社会适应。教师要充分运用这内在因素,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感兴趣,久之并有了积极性、趣味性和主动性,逐渐形成个体特有的体育运动的爱好。

3、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是非得到合理的关注

学生各人的体能和健康状况层出不穷,个体差异不同是客观存在的。在中学体育课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给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运用自己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地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倡导每一个学生成为体育活动的研究者、实验者和参与者,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与提高的目的。因此,一堂好的体育课必须注重这方面的因素,合理安排好基本教材与教法。如:因能分组,因能选材,因人因组定目标,因材施教。

二,对教师在整节课中的评价

1、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时可根据课的内容,确立本节课的指导思想制定好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要科学合理,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不同的特点,学生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不同的目标,目标太低,学生不需要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那么就激发不了生练习的积极性,目标制定太高,学生经过努力也达

不到目标,那么就会打击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目标要有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并且要确切,要从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相结合,树立并倡导"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教学过程的实施

这部分是整节课的关键也是课的灵魂。教学过程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能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发展体能的关系。要看授课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进行引导,如何去组织学生练习,如何去正确的评价学生,是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生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主要过程。

①、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要充分,要有针对性,要为课的内容打好基础,最好在配乐的形式下进行练习,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内容要以游戏化与韵律舞蹈相结合,以更快更好地提高大脑的兴奋性,积极主动进入到运动状态。准备活动不但要做好学生的生理准备,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准备,教师精神饱满,语言清晰,声音洪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②、基本部分

一节体育课要有学生的身体练习,要有一定的运动量,要有一定的密度,学生的心率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一般中学生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值应该控制在140—160次∕分钟之间。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练习密度、生理负荷、练习难度和要求要适度,教师要恰当设计好体育课的运动密度,一般不得低于30%,认真预设好每一项内容的练习时间和重复次数。要增强学生练习的信心,创造和谐地练习气氛与环境,教学方法、练习形式和教学手段要变换,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教学内容要游戏化,或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体现,一节课的教学其实就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教师就是导演,学生就是演员,学生的活动就是在教师的导演下进行练习的。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要用普通话,口齿清楚、流利,声音洪亮,教态要自然,教师示范要大方、准确。队行调动要少,练习时间要安排合理,学生在课堂上要多想多练。课改以来,有些教师认为不需要教师的示范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就可以学到动作方法与运动技能,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课改虽然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但教师的示范同样重要,通过示范,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动作的不足和要学习的方向,教师的示范不但重要,而且更要注重示范的规范性和熟练性,给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但是教师示范要把握时机,在适时的情况下进行示范。

③、结束部分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放松活动的积极意义,而不是一种形式。放松活动要有针对性,主动放松与心理调节相结合确实对学生的身体放松起到积极作用,放松活动做得好,对学生的身体有益,否则适得其反。其次,培养学生自己能够进行放松性活动,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评价

1、学生乐意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中,并能愉快地合作学与练。

2、学生自觉并认真地接受教师的指导与要求。

3、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思考,为达到并能完成学习目标而努力重复练习。

4、学生能尊重并敬佩教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感受到师生关系的融洽与良好的情感。

5、教师在课堂中起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学生学习技能,通过传授,学生学习、反复练习、熟练掌握、最后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师与学生要懂得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指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体特点的判断与评估。自我评价不仅是保证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自我调控机制,而且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成为学生自我调节和个性完善的重要因素。自我评价也是学习的一种方法,是学习过程中的良师。它能帮助学生领悟学习的价值,了解自我;还能帮助学生不断地修正阶段性的学习结果,而使学习更趋目的,使学习变得更有价值。

1、教师的自我评价首先要对评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持正确的态度,积极的思想。对自己授课浅显地谈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①、听课前是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思想准备,有关硬件准备。

②、准备好听课内容。听课者要听某一教师某次课内容的时候,自己必须先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框架以及本次课所授内容在教材整体中所处的地位。③、教材的分析是否透彻,解决问题的是否恰当。教材难易程度是否适宜。④、课上得是否生动活泼、学生学得是否主动、学得是否愉快、轻松。⑤、学生的练习密度、生理负荷是否到达预期的要求。

⑥、教师的基本功的体现,包括:讲解,示范与教态。

2、教师对所授课能找出缺点与不足,并能讲出不理由与修改方案。

3、教师能归纳出优缺点,扬长避短,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4、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本次课的感受,包括:心情是非愉悦,技能是否提高了,信心是否增强了,有没有继续下一次课活动的兴趣与渴望等。

总而言之,评价一节体育课的成败,好坏因素有许多,最主要是看学生的负荷、课的密度和课堂的组织。其次,教师制定的目标是非能预期完成。课堂的效果是非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季浏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第二篇:如何评价一节体育课

如何评价一节体育课

评价一节体育课,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一、教学思想的评价是否体现现代教学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需要;是否树立情感教育的意识,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信心。

二、教学目标的评价

教学目标是体育课中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南和依据,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和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教学目标的评价,主要是看目标是否明确、具体、科学。目标是否包括三个主要领域: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也就是说,目标的设置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对能力与情感目标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其由隐性变为显性、由原则性要求变为可观测的行为表征,以利于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认识与体验,也利于教师判定教学活动的成效,使其更具操作性。

三、教学内容的评价

内容是否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内容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是否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内容是否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内容是否简单易行。

四、教学组织的评价

组织教学是否思路清晰,实际效果明显;是否具有新意又与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相符;组织分组形式是否符合课的目标和场地实际;教学环节时数分配是否合理;准备活动和素质练习的内容搭配是否合理;教学重点、难点是否突出。

五、教学方法的评价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有效;是否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否加强学法指导,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重视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创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动机;注意因材施教;课堂讲解是否精确、生动,边讲边练,示范准确优美。

六、教学效果的评价

是否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对达成目标的评价不仅是对结果目标的评价,还应重视过程目标的评价,教师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激发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进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开朗的生活态度等等。此外还应注意学生在学习前后变化的评价。除以上几点,还应当看场地、器材布局是否安全、合理、适用,全课的练习密度、运动量平均脉搏是否适宜,师生、生生间的配合是否默契、关系是否融洽,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等等。

第三篇:如何评价一节体育课

如何评价一节体育课

旧的教育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评价一节体育课,离不开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活学生的运动热情,使学生养成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应变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那么,怎样评价一节体育课?就我个人谈以下四点看法:

一、看学生是否是主体

评价体育课重要的一点是看是否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通俗一点就是看学生在体育课上是否积极主动的学习。教育本身就是为学生成长服务,是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自己成长起来,而不是让老师拉着学生长大。学生的主体性体现的不突出,这堂课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比如:去年我听了一节市级公开课,听得最多的是这个队形怎么变?你该怎么做?看得最多的是老师如何指挥,忙得不亦乐乎;教师的语言、组织等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但学生却像机器一样被动的听任调动,一点自由没有,这样不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样的一节课能算是一节好课?

我们说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成分展示自己,并不排除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学生实际上是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活动,教师是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而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组织教学。一节45分钟的体育课,教师占用了25分钟做精彩的讲解示范,合理吗?教师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术,而这些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主要是通过学生反复地练习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学生必须有充足的时间来做练习,否则他不可能掌握技术动作,更不用说熟练运用技术动作了。我们常说“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今后的体育课上,我们要让学生成为主体,让其体验到体育的乐趣,从而吸引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目的。

二、看课是否有实效性

很多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评价课、公开课、示范课时,占用大量的场地、器材,认为场地多、器材多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因此上课时占用大量场地器械,把整个课堂搞的像在演戏,看起来是内容丰富,其实效果不一定好。如上面我提到的那节公开课,占用了学校大约2/3的场地,从准备活动到课的结束变换了12种不同的队形,只准备活动就变换了4种队形,且动作变换多样,以我个人看这套准备活动要是在体育课上练习,起码要半个学期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整堂课看起来内容丰富多彩,但仔细想一下,在正常教学情况下,全校几个班级一起上课,并不允许一个班占用那么多场地,从表面上看这堂课达到了目的,但这样的课谁敢借鉴?谁能拿出半个学期学一套准备活动?这样的课怎样推广!再好的老师,也无法达到原上课者的那种水平。评课并不是为了看场面,而是要注重实用性,要向学校的日常教学靠近,只有这样的公开课、示范课才有可能推广开,起到榜样的作用。

三、看是否注意到学生的情感体验

体育课大部分内容是在室外进行的,学生不但有智力活动,而且还要进行身体活动,涉及到学生的疲劳、伤病与天气的冷暖、场地器械等。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及外在因素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在评价是否有情感教育时,要看老师在上课时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是否注意了学生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比如:上课前场地整理,器械的检查,询问学生的身体状态,有无伤病等。在课堂上对身体素质差的学生给予恰当的保护与帮助,对出现意外的学生关心等。还是我上次听那节课,老师一味的调换队形,规定某些动作练习,学生的表情都有些麻木,这样一节让学生感觉不到轻松、愉快的体育课,我觉得不是一节好课,起码不是一节成功课;而我听的另一节“跨越式跳高”就完全不同,在学习前穿插一些辅助练习与帮助,如:摆设体操垫子、布置障碍、挑战高度等,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物体和障碍物等,来做为让学生发挥跳高能力的跷板,再从中导入“跨越式跳高”的正确动作方法,从而与原先学生不正确、不有效的跳跃动作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找出哪个是最好的跨越方法。最后,再把高度问题与动作技术相结合,帮助学生在不枯燥、不单一的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好的知识获取。这样一来学生不再是对“高度”单一的进行学习和锻炼,而是将“高度”运用到实际的活动、游戏以及生活中去,体育课堂不再是锻炼,而是实际活动能力的实战基地。这样的课GOOD!

四、看教师的业务水平

在听评任何一节体育课时,我们首先要看的是授课教师的教案。从教案上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这位老师这节课授课的内容、目的,从而来判断其教法、学法的合理性,以及对教材理解的是否深入。比如:篮球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笼统的理解为只需强调出手弧度,而忽略了“肩上”二字的要求,这显然是对教材的理解不透彻而引起的偏差;再如:“跨越式跳高”在很早的体育教材中就有了,以往较好的教学课堂模式就是教师将起跳点、起跨腿、摆动腿的技术动作一遍一遍的向学生反复的传授讲解,然后就是学生一遍一遍的反复练习。其教学效果到最后就是看学生对于高度的征服到什么界限,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可以将课堂上所学到的技术动作运用到实际的活动、生活中乃至是游戏中。教师只是教,没有导,而随着新课程改革需要,现在的教学主要的就是要注重学生对于它是否可以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是否可以在学习后将它转化到其他领域中。这也是评价一节体育课的重要内容。

第四篇:如何评价一节体育课(收藏)

如何评价一节体育课(收藏)

2016-11-26 大连教育学院孙萍 体育老师

一看: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确切,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关注到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孩子受益。未来体育课程关注的是每个孩子的健康目标,而不是三基掌握好坏的目标。

二看:教材内容的选择、处理与加工

过去大纲规定了某些主教材的基本课时。如快跑:在三年级可能是5课时,由于一课是由两个教材搭配在一起,因此快速跑就需要10课次来完成,老师们可能要根据季节、场地等具体情况分上下半学期各5课次来完成。体育课一般是两个教材搭配在一起,第二个教材内容是由老师自己选择安排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材内容及分析加工时注意下列问题:

1.能体现课程的目标性

未来的课程标准它是用目标来统领内容的。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民族,贫富差异很大,今后教师选择什么内容,安排多少课时,新课程标准都给地方、学校,老师留有很大的空间和选择的弹性。无论选择什么内容,只要能够达到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即可。

2.长远目标的全面性

并不是说放权给教师,老师们就可以比较单一地去安排课程内容。比方说:一年只学一两个排球或者是足球教材……为什么呢?因为小学生身心正处在发育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需要全面的走、跑、跳、投、攀、爬、越等全面基础训练。

3.两个教材搭配的合理性

一节体育课通常由两个教材搭配在一起,中高年级和中学因教材内容而定,现在也出现单一的课程体系,但力争体现一节课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即上下肢搭配。上下肢搭配的原则,一般是相对静的教材在后;技术难度相对较大的教材在前,相对小的在后。

4.教材内容的季节性

一般冬季体育课相对动的教材多一些,如耐力跑教材。夏季课安排相对静的教材多一些,如单杠、技巧等教材。

5.改变过去纯竞技性、技术性教材内容向挖掘教材的趣味性,从而形成教材内容的经常性方向发展 过去老师们过多的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技术为中心,现在要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追求孩子健康为中心的观念改变。

如快速跑,过去老师围绕它更多的是练习摆臂技术,如前不露肘后不露手等。还有小步跑、高抬腿、跨步跑、后蹬跑,甚至在技术上小学都研究到三关节如何蹬直,结果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本来跑得非常自然的孩子,被我们教得不会跑了,投的教材不会投了等等。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是老师没有把起跑和快速跑的技术分析得那么透彻,而是挖掘教材自身的趣味。如起跑,其实就是解决孩子快速跑起动的问题,即快速反应,通常指灵敏素质。老师创设游戏情境—小猫揪尾巴、叫号赛跑、黄河长江,其实也同样能够达到发展孩子的灵敏素质的目的。要比过去老师一队队的一遍遍的枯燥的站立式蹲距式起跑,效果要好得多。这些游戏方法,一旦被孩子掌握,就会引发或者延续到课后业余时间去练,从而变成经常行为,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6.年龄段的层次性以及健身的实效性

一般低段安排高段的内容少一些,而高段安排低段内容却常见。如六年级的学生,安排头上跨下传球十多分钟,老鹰抓小鸡等等小儿科的内容,不符合他那个年龄段生理和心理需求。老师们可能考虑到这一课内容连个教材搭配的全面性,但更不能忽视练身的实效性。也许老师们会说,这是培养孩子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等集体主义精神,但体育课不是单纯的心理健康课和社会适应健康课,而是在身体练习中一一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的同时,其完成其他目标(切记)。

7.挖掘教材自身教育的有效性和艺术性

思想教育千万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应该贴近孩子的生活,不能脱离现实,注意不能长篇大论,体育课不能成为说教课,而是在练身时遇到相关的事。如今天打过雪仗报纸的堆放问题,以往老师会给它堆在一旁,等下课再收拾,而今天老师设置堆雪人这个游戏,学生既有兴趣愿意玩,又科学的收拾器械,又蕴藏着保护自然环境的教育。

8.教材的现代性和地域性

记得90年代初,大家对音乐进入课堂持有强烈的反对态度。第一,这不是音乐课吗?哪叫体育课!而现在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习惯于音乐进入课堂;第二,不现实不真实。谁能天天拿录音机上体育课?好多农村学校都没有一台录音机。而现在可以说韵律活动、小舞蹈、健美操进入课堂,不但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而且现在的学生自编自演自创的能力,恐怕是我们许多老师所不及的。韵律活动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喜爱,使它不但是现代性的内容,而且不受人数、场地、器材、季节、气候等环境约束,随时都可以练习,并起到调节情趣,愉悦身心的功效。

另外,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在北方冬季可以利用天然的环境滑雪、滑冰、花样滑冰、打冰球,而在南方沿海地区,也可以利用天然的海水,学习游泳。游泳是一项全身心的运动,无论大人和孩子,人的天性是喜欢水的。游泳不但可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更能提高人适应环境气候的能力。再如爬山,爬山是提高五大身体素质最全面的一项运动。在爬到山顶时,孩子们都会感到很累。此时的休息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积极性休息,一种是消极性休息。在调节运动量的同时,孩子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观察春天那柔柔的风、淡淡的云、绿绿的水、枝头吐新芽、鸟声满树林、遍地野草绿、满山桃花红,了解地理环境,家、学校在哪儿。孩子们感受大自然,陶醉在大自然当中,学生不但锻炼了身体也陶冶了情操,体现思想教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老师们也会有这么一种感受,就是跨越学科界限,原来另有一番广阔的天地。

9.教材的开放性

满足差异各异不同的孩子对体育的需求。人对体育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不同的。为什么体育不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去满足不同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呢?让孩子的个性得以张扬,特长得以发挥。比方说同一课堂内出现了不同内容,孩子有选择性地去锻炼身体,比方说足、篮、排、羽毛球、乒乓球、滑旱冰等等。

但开放不等于随心所欲,不等于放羊,也就是说在满足孩子心理需求的同时,更要兼顾孩子正常发育时机体需求,孩子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去意识,只是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引导孩子认识到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如耐久跑是大多数孩子不愿意从事的一项有氧运动。而耐久跑对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是最行之有效的运动项目。这就要求教师要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另外也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可用其他内容取代之,如7分钟跳绳等。

10.教材的终身性

80年代末以来,终身教育的观念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常常高喊着学校体育要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但将终身教育的思想贯彻和渗透到实践中,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以至于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后,真正坚持体育锻炼的人很少。现在社会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有两类,一类是退休的老人,一类是身患残疾的人。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但与我们学校体育未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孩子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有关系。

小学生是全面打基础阶段,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回头看看这些所谓的全面性,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意识、习惯上给孩子留下了什么?教材内容的繁难偏旧,内容之广泛使得我们只能蜻蜓点水,因此我们不能不反思所谓的全面性及那些不易打破的竞技运动体系的教学内容、过时的、不利于健康的教学内容……因此今后我们的体育课程,应该将那些不切合学生实际,不符合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及学生走向社会后一辈子也不会使用的经济教材内容淡出学校体育内容的范畴,并将学生十分喜欢的,对他们的生活和终身锻炼有作用的运动项目请进我们的课堂。

如:所有的球(三大球,乒乓、羽毛、网球、保龄球、手球、橄榄球、棒垒球、游泳、旱冰等)。

11.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有效

技术的主要环节是教材重点,学生难以掌握的技术环节为难点。通常先突破难点,再解决重点。

12.教材有否创新,体现二次加工 能否挖掘小学生的潜能,去培养学生那种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使教材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看:教学结构

1.体育课的结构

通常体育课的结构,一般是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部分所组成。也有四段式

2.各部分的时间分配

准备部分(8分钟左右)

基本部分(28分钟左右)

结束部分(4分钟左右)

3.冬季课的准备活动时间偏长,夏季偏短

4.各部分内容安排科学、衔接自然

如准备部分:(1)、通过开课式,让同学了解本课要学的知识及技术。(2)、活跃情绪、启发情趣,使身心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通过列队练习、徒手操、韵律、表情歌舞、轻器械体操等(任选一到两个),作热身活动,使学生排除了不必要的紧张,以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较好的身心准备和积极参加活动的欲望进入下个阶段。(3)、专门性、诱导性、辅助性练习,为尽快形成运动技能奠定基础

基本部分:

(1)在主教材知识学习过程中,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的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如:教师示范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场地、器材的布局上,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心理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在主教材和游戏的教学分组上,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和余地,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宽松的开放性的教育环境,从而发展学生个性。

(4)在传球游戏练习中,设计多种练习方法,在原地和跑动中传球,既可以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及相互协作精神。

结束部分:

(1)用活泼有趣的小游戏,欢快放松舞、有针对性的放松肌肉的形式。(3个任选一到两种方法)使学生由高度的兴奋状态,过渡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身心都得到调整放松。(2)学生自我小结

养成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习惯

四看:教学的组织

教学组织严谨,队形调动考究(省时高效)。

1.一节课有好多教学内容组成,从这项内容过渡到那项内容,需要科学的组织调队。过去,老师们更多的是研究如何把队伍调得整齐,忽视了组织教学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组织教学要省时高效、要有利于学生观察、练习、发展,创造。并不是给谁看的。如这节课,如果老师分散、集中整队,再分散、集中,恐怕时间都浪费在无谓的组织上。2.收放适度—给孩子创造开放性的教育环境(但不等于放任放羊)。3.对队列教学要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即队列训练未必课课都有)

队列教学要培养学生有令则行、无令则止的良好组织纪律性,是为了更快捷地调动队形,为教学服务的,更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不是军事化的训练。如果每节课老师们都练习队列5分钟,那么队列教材的比重就大于任何一个教材,占用了其他体育知识的学习、技术的掌握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时间。

五看:场地与器械

场地设计是备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组织教法,并结合学校设施情况及不同年级等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统筹设计场地,尽力达到:布局新颖,醒目,位置选择适宜,避免干扰课堂教学,以利于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在场地小,学校班级多的情况下,尽量布置便于教师组织、管理、指导,便于教师讲解、示范、观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安全卫生;划线清晰、美观、标准,各种器材的摆放要体现课堂教材的匹配,按装要稳固,尽量不要随意搬动。教学场地合理的设计和布局,为体育课创造良好的授课条件,对顺利完成本课教学目标关系很大,良好的场地环境更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心理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1.体育课提倡小场地多利用

因为我市大部分学校场地少,学生多,操场上同时上好几个班的体育课是经常的。所以现实也就限制了不能用大场地,另外体育教学就40分钟的时间,如果操场大东头一个教学内容,大西头再一个教学内容,大南头再一个教学内容,不必要的组织调队,势必影响教学进程。

2.器械布局要合理

体育教学提倡一器械多利用

目前我市体育器械严重不足,九十年代普九检查,基本上处在八路军糊弄共产党,同一器械检查了十几所学校。即使是购买了一些器械,规格也不规范,甚至购买了一些劣质无法使用的器械。

体育器械的利用,往往一有人看课,教师们恨不得把学校所有器械都拿出来。而前些日子,看一节课时,全班50多名学生只拿出一个山羊,全班同学排着整齐的队伍练习了两次,校长还说老师真会抓纪律,驾驭学生的能力真强。

六看: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课中,体育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关系到能否促使新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能否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吸引学生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适应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至关重要,教师一定要清楚新课程下的体育课要一改过去的那种陈旧的传授式的教学方法和呆板的系统性教学方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颖的启发式教学法、程序式教学法和单元教学方法等新的教学方法正走进体育教学的课堂。

1.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体现学法指导。之所以主体性能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就是它不把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器,而是把学生看作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具有一定素质,又函欲把这种潜能充分发挥出来的人。不仅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体,更重要的、更本质的是把学生作为生命体,它指导学生怎样做人,更指导学生完整的人生。

教师的教其实就包含着、渗透着学生的学。由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向启发式、发现式、自主式、合作式、探索式学习转变。过去由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单纯传学习技术,采取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指导、纠正的统一模式,学生处在被动学习、机械练习、强制体育之中。

现在是教师带着学生共同探索教材,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让学生理解知识,体验技术、获取技能。

由过去单纯的“体”动向……耳动、眼动、脑动、嘴动、心动、身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变,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动脑练习,形成快乐体育的局面。

快乐体育是80年代由日本引进的新名词,中国人充分发挥了分析文字的能力的特长,把快乐体育理解为字面上的意义—高高兴兴(只理解了一半),而忽视了日本快乐体育的另一半,如日本的赤脚在雪地上跑,远足长达几小时等等。其实另一半内涵还包含着战胜自然、战胜自我和超越自我的价值,还有运动后带给学生的那份快乐,都是中国的快乐体育所不及的。2.尊重差异,体现因材施教

学生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的接受能力差异很大,个子有高有矮,体重有轻有重,接受能力有快有慢,素质有高有低,他们的学习方法、起点、水平尤其是对体育的需求各有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体育生理需要和心理需求,确保每个孩子都受益。3.创设情境,调动孩子主体积极性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令人心动的美的音乐的旋律,诱人的场地布局,加上孩子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设置体育活动和场所,把体育的学习方法,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孩子身临其境,心受其情,不断地得到感化和启示。

4.为不同层次孩子创造表现机会,尤其是成功的表现机会。因为十次说教不如给孩子一次表现,十次表现不如给孩子一次成功。对学生而言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的表现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自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因此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为孩子创造成功表现机会。对成功的概念要重新认识,对我而言可能跳到一米八是成功,对待素质比较差的人而言,可能跳到一米四就算成功。对我做的规范是成功,对他跳过去可能就是成功。因为他战胜了胆怯,克服了困难,战胜了自然战胜了自我,将来才有可能超越自我。

5.教学步骤由浅入深,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

教学步骤应考虑学生年龄段特点,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作安排。低年级分解教育多一些,高年级完整教育多一些

七看:运动负荷

实施新课程以来人们对运动负荷提的不多了,有人要问是不是课堂教学不要考虑运动负荷了,回答不是。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心血管功能,改善运动中枢兴奋性。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技能、防止伤害事故都是十分重要的。运动负荷大影响技术动作的掌握,有害于机体的正常发育,有损健康。过小就不能使机体得到必要的锻炼,也不利于技能的提高。在安排一节课的运动负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根据课的类型和要求,安排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时,根据课的类型和要求,安排每节课的运动负荷。复习课一般比新授课运动负荷要大一些。二是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运动负荷开始要逐步上升,一节课要出现2到3个高峰为宜,然后逐渐下降。三是小学体育课,以适当降低强度、提高密度为宜,并且注意运动负荷节奏。强度小一些,密度大一些,是符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另外要把练习和休息,运动负荷大与运动负荷小的练习交替安排,避免连续大负荷练习。也不要让学生长时间休息和等待。四是以本班大部分学生的年龄健康状况为基础,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因人而宜,结合课的目标、教材特点和教学条件、合理安排运动负荷。1.密度

全课练习密度在40±5% 基本部分练习密度:要达到25%以上(这是全市教师非常欠缺的)2.强度

小学生适宜中强度,一般最高心律不超过180次/分。准备活动:脉搏一般达120-140次/分钟左右 结束部分:脉搏应该恢复到110次/分

平均心律:脉搏一般在110-140次/分钟左右。(因教材而异)

八看:师生关系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即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

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教师,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活动能力,以便教师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之间架起桥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是我讲你听、我说你做、我管你服、居高临下的关系,而应由过去的传授者、管理者向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促进者、设计者转变。

可以说,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要让孩子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友爱,同时受到了激励、鞭策、鼓舞、召唤、指导和建议。

九看:教学基本功

1.教案设计说明有新意、实用

2.教学语言简练、讲解生动、具有启发性

3.示范准确,并注重示范面,讲究人体语言的妙用,具有感召力—夸张的手法。4.教给学生保护与帮助方法 5.教师的应变能力要强

十看:教学效果

1.完成教学目标。

2.学生情绪高涨,参与活动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学习练习中。3.体现学生自学、自练、自评、自测等能力。4.创设互助、互学、互爱、互评等学习氛围。5.思想教育有机、务实、有效。

十一看:教师如何对学生体育学习进行评价

1.是否突出健康第一的思想

2.是否强化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3.是否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和小小进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帮助孩子走向成功。4.用放大镜去捕捉孩子的闪光点

曾经看到一则研究资料:学校把几十个孩子分成三组,一组给与经常的表扬和赞美,另一组则指责和挑剔;最后一组则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结果给与表扬和赞美的孩子学习进步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活泼。经常给与职责的那些孩子成绩大幅度下降。不管不稳的那一组则在原地徘徊不前。

对孩子而言,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即使是一个平庸的孩子,在鼓励的雨露下,也会变得鲜活起来。作为教委的领导不能一味地去指责校长,作为校长不应该一味地批评体育老师,批评体育老师散漫、文化素质低等等,校长们是否体味到体育教师们风吹、日晒、雨淋的辛苦,是否看到大多数体育老师是如何的夏练酷暑、冬战严寒、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是否感受到大型活动体育教师严而有序地组织千军万马的能力,是否看到体育老师的纯朴善良,尤其是孝敬老人,以及对家人的责任,是否看到体育老师广泛的交际能力。之所以社会和大家都愿意交体育老师这个朋友,是因为体育老师的忠诚,乐一位朋友两肋插刀,上刀山下火海,为校长你铤而走险。体育教师的正直、侠义、敢说、敢做、敢当,考虑自己烧了一些的精神令人佩服。体育教师的健美身材,即人体语言的魅力,令人羡慕。体育老师不同于其他教师的最主要的基本功是专业素质--体育技能。因为在小学直观教学法是最主要的一种教学法,因此不能用我们体育教师的弱项—文字语言和其他教师相提并论。同样,作为体育老师,更不应该一味地指责学生的不足,而应该用放大镜去捕捉孩子的闪光点,沙里淘金,放大他们的优点,并且发自内心地去赞美孩子,你会发现,你的真诚和赞美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未来体育课程的评价江从以下几个方面发生变化:

a)

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b)

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c)

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

d)

由单一内容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

十二看:教学个性

能否形成个人特点和风格

第五篇:怎样评价一节体育课

怎样评价一节体育课?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实验过程中,在教学观摩和展示活动中,教师经常问:怎样评价一节体育课?现在没有任何权威机构下达这方面的规定和评价标准,只能根据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谈点个人看法,与老师们共同探讨,或者是提供参考。

一、课的设计

1.课的设计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形式新颖,有创造性,有特色,情景、导入设置合理;从学生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和情趣。例如:万泉小学王芳老师的课,内容是滚动和玩纸游戏,她设计的课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要把课堂教学和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情感带动教学、以音乐陶冶学生、以动作感染学生、以语言调动学生。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的实施过程分为启发兴趣、激发情感、激情绽放、体验成功、激情反馈5个步骤,合情合理。再如:王芳老师的另一节课,内容是投掷轻物体和游戏喜迎奥运圣火,她设计了“我为奥运添光彩”,教学步骤分为喜迎奥运、为国争光、欢庆胜利。让学生始终置身于参与奥运的活动中,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2.课时计划清楚明了,书写清洁、工整、规范,无论采用何种表达形式,栏目中都要突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练习方法以及教学的组织方法,运动负荷的预计等,所设栏目应该全面。

例如:牡丹园小学王玉强老师的教案,书写清楚、明了,所设栏目比较全,有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课的部分、课的内容、时间、次数、学生学习方法、教师指导方法、教学要求、目标体现、器材、场地、运动心理负荷(应增加课后反思或小结,心理负荷不好测量,心理应去掉)。再如:万泉小学刘维军老师的教案,包括教材内容、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顺序、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目标反馈、器材、运动负荷等。又如:中关村一小邓广玉老师的教案,包括教材内容、课的目标、课的顺序、练习时间、次数、指导与练习法、教育内容、器材、场地布置、预计运动负荷、课后小结等。另外,唐家岭小学魏玉战老师、亮甲店小学李连琴老师、清华附小吴军潮老师他们的教案格式都比较全面。

二、课的目标

1.课的目标的制定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能体现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三维健康观的总目标。不仅要重视体育与健康知识、身体技能方面的目标,同时还要重视体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贯彻这些思想和这些目标。在一节课中不要求面面具到,把主要的2~3个目标写出来就可以了。

例如:有的老师在5个方面都提出目标,大可不必,有些目标属于终极目标,象使学生达到身体健康这样的目标,是通过长期体育锻炼获得的,很难在一节课中完成;有些目标很难检测,如心理健康目标,无法评估,也不必提出具体目标要求。

2.课的目标制订得确切、合理、科学,符合实际,并且与《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的目标和水平目标相吻合。

例如:教材内容是“比比谁跳得远”,而目标却是:学习急行跳远动作(提法欠具体);培养身体正确姿势(欠准确,与主题的关系不紧密);提高与改善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用词不准确,态度不宜用提高,而用端正较好)。

例如:教材内容是小篮球运球和游戏春播秋收(邓广玉老师),课的3条目标订得比较准确,符合实际:初步学习小篮球运球动作和春播秋收游戏,提高学生参与运球和游戏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和协调性,提高奔跑能力;增强勇于展示自我的愿望,培养友好交往,激发运动兴趣,挖掘潜能,体现合作、互助意识。

3.目标有激励和导向作用,既不过高,又不偏低,通过努力,多数学生能够达到或完成课的目标。目标用语要准确,在学习某项运动技能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对于新授课通常使用“学习”“了解、理解”“初步掌握”等词语;对于复习课通常使用“进一步掌握某某技能,达到某某要求”“进一步巩固某某技能,达到某某程度”等词语;对于提高课通常使用“熟练掌握”“巩固提高”“达到某要求”等词语,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例如:教材是各种姿势起动的快速跑和多人合作跑游戏,目标(教学任务)是这样订的:

运动参与: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行为,乐于探究学习和展示动作。(具有—要求较高,应该培养;乐于—应是能够)

运动技能:各种姿势起动进行快速跑。

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提高协调性。

心理健康: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提高合作能力。对活动中失败、挫折等进行合理调控。(充分展现—不是多数学生能作到的;合理调控—通过努力也很难达到)

社会适应: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具有团结合作精神,知道在集体性活动中积极进取,与他人合作。(建立和谐—可能性比较小;具有—期望值比较大)

再如:教材内容是武术基本动作的冲拳、推掌、手型变换。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要点(武术基本动作很多,掌握哪些动作的要点?);如一年级教材内容是投掷轻物,目标是使学生初步掌握自然挥臂向前上方投掷轻物的动作方法(掌握要求就高了,了解就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如一年级教材小篮球拍球、拍球走,提出的3条目标是:熟悉球性,体验拍球、运球的感觉,和篮球交朋友,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通过拍球、拍球走发展全身协调能力及灵敏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最后一条的前半句要求过高,后半句与第一条重复,因此第三条可以删去)。如一年级滚动教材,在目标中提出提高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大胆创新品质。(综合能力、大胆创新显然要求高了)。

三、课的内容

1.课的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和相应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锻炼、生活、社会等实际。

例如:全国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有一节投掷课,教师启发学生“同学们看过电影或电视剧八路军叔叔打日本鬼子的情境吗?你们想不想成为打鬼子的英雄?”于是设计出打飞机、炸碉堡、炸坦克、的教学情境和内容,这就脱离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锻炼实际。而相反的呼啦圈、七彩球、飞纸镖、飞纸盘、小足球、小篮球、竹竿舞以及各种游戏却是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

2.课的内容选择给学生留有适当发展的空间和余地,给学生留有充分展示自我、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较多的事例,如让学生看图学习动作或纠正错误动作;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展示的机会等。

3.课的内容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即突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突出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突出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的教育;突出了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突出了坚毅、果敢、顽强等意志品质的教育;突出了敢于拼搏、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等精神的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李连琴老师在勇敢者之路游戏中对学生进行合作教育、规则(遵守纪律)教育;赵忠军老师在队列练习中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张志刚老师在保卫祖国、苦练杀敌本领游戏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张继军老师在集体登岛游戏中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芦宾老师在我为奥运添光彩游戏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王玉强老师在耍球游戏中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克服困难和意志品质教育。举不胜举。对学生进行教育并不是在一节课中面面俱到,要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不能枯燥地说教。

4.课的内容的选择注意了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所选教材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比较喜欢,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例如:秦志军老师选择的拍球内容、王玉强老师选择的小足球内容、王芳老师选择的滚翻和创意玩纸内容、吴军潮老师选择的快速跑和多人合作跑内容、李连琴老师选择的武术基本动作内容、张东、魏玉战和赵忠军三位老师选择的跳远和投掷内容等等,都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有较强吸引力的内容。

5.课的内容利于学生体质的增强和身体的全面发展,教材搭配科学合理。教材选择符合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具有一定运动负荷。单一教材内容的课较之过去有所增多,但总的趋势还是一项主教材另外一个游戏的课居多,有的老师考虑得比较全面,如果主教材是发展下肢的,辅助教材或者游戏就侧

重发展上肢。但是有的教师考虑的欠全面,主教材发展了下肢,辅助教材或游戏仍然是发展下肢,反而增加了下肢的负担,容易产生疲劳,对增强体能不利。从总体情况看,运动负荷都比较偏低,也不利于增强体质。

四、教与学法和课的组织

1.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学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够激励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了学生的学法,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场景较多,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

如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有一节课是“体能综合练习”,先进行背人跑接力比赛、2人2足跳接力比赛、抬人接力比赛、3人5足跑接力比赛,然后各组讨论活动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学生创造出抱腰拔河、跳山羊(跳背)、钻山洞、搭桥(盘腿跳)、猫捉老鼠(老鹰抓小鸡)等活动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与创造精神;江苏镇江江滨实验小学二年级的“快乐藤铃球”,让学生自创玩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安徽马钢四村小学的“多彩呼啦圈”,学生创造出用人和呼啦圈结成火车、抛圈、跳圈、钻山洞、奥运五环等活动方法发挥了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山东威海文登实验小学三年级的武术“喜游花果山”,通过山大王(教师)带领小猴子们(学生)习武——手型、步型,让学生分组创编动作组合(包括掌、拳、勾、马步、弓步、并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中关村一小邓广玉老师在春播秋收游戏中,让各组搭建粮仓,启发学生的思维。这些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能够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区别对待。

例如:在跳远教学中让学生自选助跑距离和起跳点;投掷教学中让学生自选起掷点和投掷高度;快速跑教学中让学生自选起动动作做快速起跑。另外,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辅导、启发、纠正动作。所有这些都是今年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在教学展示中见到的。

3.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方法得当;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富有情趣;讲解语言精练、生动、重点突出;动作示范正确、优美、吸引力强;教学手势规范、准确、有号召力;能够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而且效果较好。

例如:王芳老师的情境导入,语言富有引导性、激励性,以此调动学生情绪,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实效性强,放松活动形式活泼,适合儿童的特点;李连琴老师的动作示范规范、优美,一招一势有极强的号召力和吸引力;秦志军老师的教学方法得当,一环紧扣一环,逐步深入,符合学生特点。

4.课的组织生动活泼,规范严谨,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既放得开,又收得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江苏南通永兴小学的球趣,教师组织严谨、形式活泼,首先让学生自创羊角球的玩法,(学生创造出抛、踢、坐跳、垫球、引导顶球),请学生谈感想,并让学生展示坐跳,针对出现的问题,让学生看图进行模仿练习,找出错误(摔倒)的原因。然后教师示范,引出正确的动作要领,学生再进行创编练习。最后进行接力比赛,教师参与学生活动。整节课既有放,又有收,收放时机恰当,学生在紧张活泼的气氛中学习技能,效果很好。

五、教学评价

1.确立积极向上的评价思想,改变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发展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努力向上和进步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使学生充分相信自己。

例如:安徽蚌埠淮上区王小沟小学五年级的课“挑战体能”,分三组对抗(跳绳5次、俯卧撑4次、跨过凳子、侧上举哑铃3次、单脚跨过小河,跑到对面第一个人画第一笔返回,第二人做同样的练习,画第二笔返回,依次进行,最后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练习内容的顺序由各组自行决定。)教师在评价的时候,评出优胜奖、最佳创作奖、团结协作奖。这种评价对于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增强自信心是行之有效的。李连琴老师注意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练习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2.重视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不足和失误;用肯定的语言和表情鼓励学生在体育练习中的点滴成绩和进步;用赞许的目光和神态去欣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并给以充分肯定和赞扬。

例如:重庆江北洋河花园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单跳双落”,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分别示范,让学生比较动作的不同之处,教师给以评价,通过利用泡沫板让学生分组设计小桥,教师给以评价,通过游戏蹋石过河,教师进行评价。这些评价是在学生练习中进行,充分体现了评价的过程性,教师既肯定学生的成绩,又指出存在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说好。

3.评价方法简便实用,注意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的结合,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的结合,预先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兼顾学生的参与态度、进步幅度、创新意识和运动能力。以上谈了评价体育课的5点意见,都是从正面说的,也都是比较理想的意见。反过来讲,什么样的课不能称为好课呢?我认为:

1.学生不欢迎、不喜欢的体育课不能称为好课;

2.不学习技术技能、没有运动负荷的课不能称为好课;

3.放羊课不能称为好课;

4.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略教师主导作用的课不能称为好课。

如何上好新学期的第一节体育课(转)

怎样上好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为今后教学的成功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想谈谈自己将在第一节课中的做法。

首先,要重视第一节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让学生信服你,上好你这门课,你就必须要让学生对你的这门课产生兴趣,否则会事倍功半。我的第一节体育课是这样做的,课前把教学内容分成我爱校园、共同成长、体育理论三个模块,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制作成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室里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欣赏学习的同时,感受到体育课的无穷魅力。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先进,学生能够视听并举,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教师的讲课上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其次,向学生提出要求。无规矩不成方圆,要让学生按照你的要求学习、遵守纪律。这些必须让学生明白,可以为以后课堂组织教学省些时间。课堂教学常规教师最好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采用举手表决式,形成条文后,把管理条文张贴于众,严格执行。由于规则是大家共同制定的,让“大家的规则”来管理自己,学生都乐于接受。有了好的常规和纪律,我们会感到上课很舒服,完成教学任务很轻松。

再次,让学生了解你所教科目的教学内容及进度、重难点、考核项目与标准等。通过这些方面的学习使学生事先做到心中有数,做好相应的准备,起到预防与提醒作用。兴趣可激发一个人自觉积极地去参与运动。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关键起点。

最后,要让学生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期望。任何一位同学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学生们也想在第一节课中给老师一个好印象,他们也会积极发言、提问、展示特长来表现他们自己。因此,在第一节课中,学生哪怕取得了一点点的进步、成绩,我们都应该真诚的赞美他们、鼓励他们。要让他们有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你的课。

《对中小学优秀体育课的基本要求》(试用)

1.教学指导思想正确,能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实际出发,正确地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促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的发展。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进行检查和评价。

3.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教材处理得当,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因素。

4.教学设计科学,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运动负荷适宜,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的具体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5.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使教和学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能够正确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其它评价方法,给学生以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教与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

6.能够正确地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7.能够以运动技术教学与身体锻炼为载体,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把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

8.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基本功。如口令清晰、宏亮;示范正确、优美;讲解简明、易懂;保护帮助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课堂常规贯彻认真、得当;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正确等。

9.农村学校的体育课能够针对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与学生的体育基础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教学活动,尽可能地使学生能够学到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体育意识与心理品质得到一定的培养。

体育课堂常规

体育课前常规

1、体育委员上课前应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明确课的内容与要求,教师要了解有无见习生。

2、体育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或亲自动手,及时布置和检查场地,准备教具,一切准备工作应在课前准备就绪。

3、学生因病(包括女生例假)、伤,不能上课时,课前应主动向体育教师说明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布置他们随堂见习或参加适当的活动。见习生在见习时不得聊天,复习功课或离开现场。

4、教师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后,应提前到达规定的集合地点等候上课。

体育课堂常规

1、准时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及时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上课人数。

2、上课礼节:体育委员整好队伍,下达“立正”口令,然后向教师报告上课人数,随后师生相互问好。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迟到学生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3、上课服装:学生上体育课时应穿运动服和球鞋,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等。

4、每次上课教师必须严格点名制度。学生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全学期中,缺课1/3以上时间者不予评定成绩。迟到、早退超过15分钟,作旷课论处。

5、上课时,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安全,爱护器材,服从教师及小组长的指挥,努力完成各项练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中不得嬉笑打闹。不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课堂。否则作旷课论处。

6、课结束前,教师要集合全班学生,对本次课进行小结评比,指出优缺点,提出课后练习要求,宣布下次课内容,布置学生课后整理场地和归还器材。

7、下课时教师离队前向学生告别“同学们再见”,学生立正齐声回答“老师再见”!

体育课后常规

1、下课后教师应检查学生整理场地和归还或移交器材的情况,以保证下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2、课后教师应主动征求学生对本课意见,写好课后小结,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

3、教师对缺课的学生做进一步了解,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

学会评价一节体育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