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薄弱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薄弱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作为一名农村英语教师,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学生太难教了!可以说我们英语教师使出了浑身解数,想尽各种办法,但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考试成绩与重点中学的差距大得难以置信。学生失去信心,教师也灰心失望,有时真的想放弃。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及一个有儿女的人,我们又怎能轻言放弃?
根据多年的教学观察,农村薄弱学校的学生主要有以下现状:
一,基础太差。
多数学生入学时中考成绩英语不及格,有的40分都考不到,可以说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几乎是空白。在这样的基础上学习高中英语岂不是空中楼阁吗?针对这种现状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为他们补课。从最基础的开始补起,安排固定的时间,精心准备,精讲多练,严格要求,注重系统,掌握知识框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及接受能力,词汇等语言知识细节可少讲,但要督促学生花大力气去补记单词,并定期检查,以取得实效。至于语言技能,可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慢慢培养。
(二)高中英语的教学内容当然不能放弃,但我认为可以根据情况降低要求,放慢进度,循序渐进,以学生取得点滴进步为目的,以学生能理解接受为标准。再说,现在的考试,主要是能力考试,往往与你少学了多少教材内容关系并非太大,所以我觉得如果能打下扎实的基础,就是少学了些许教材内容,尤其是选修内容也是能考到好成绩的。
(三)教师要有奉献精神,具体来说就是要有耐心,恒心,决心。老师们常说,重点中学的教师好当且名声好,是“白天鹅”,而薄弱学校的老师则常背骂名,有苦难言,是“丑小鸭”。我了解了一下,重点中学的老师很普通中学的老师来源相差无几,教学方法也大同小异,他们头上的光环只不过是学生素质的反映。但我认为薄弱学校更能体现教师的价值,也更能锻炼提高一名教师的能力。所以我们不能自卑,更不能面对令人头疼的学生无所作为。
二,习惯太坏。稍加注意,就可发现许多学生身上的通病:手机上网成瘾,抄袭作业成风,课堂瞌睡一片,考试作弊“光荣”,穿着讲究时髦,吃喝毫不吝啬,劳动观念薄弱,吃苦勤奋缺少,等等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自小就养成的不良习惯,正是这些不良习惯阻碍了他们的基础学习,造成了现在的状况。要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只是个理想,但我们束手无策,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这样下去,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来纠正学生的不正确行为。
(一)学校班级,领导教师,家长社会齐抓共管,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监管,有必要采取严厉措施严控错误行为。
(二)批评与表扬结合,努力形成良好的班级学校氛围和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校内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个学生,要相信“亲其师,则信其道”。
总之,作为一名薄弱学校的老师,要甘于寂寞,乐于奉献,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变被动为主动,才有可能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名师,更重要的是才能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
乌衣中学葛有传
2010-11-8
第二篇: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2007-02-10 16:48:1
3×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对照中考成绩统计表,纵向比较,农村学校英语成绩远远落后于城关学校。横向比较,又落后于其他学科。笔者就农村英语教学现状与同行们探讨,望大家共同关注。
一、师资短缺,小学英语有名无实,初中英语教学成空中楼阁。
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规定:小学三年级以上年级必须上英语课。然而,大多数学校由于师资短缺,就把小学英语课当成“豆芽课”搭给初中英语教师。而初中教师大多一人上三、四个班的课,班上又人数众多,根本无暇顾及小学英语
教学。造成小学、初中英语断层,难以接轨。使初中英语成为空中楼阁,严重影响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对策:小学英语配备专职教师,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其责任。只有抓好小学英语教学,才能为初中英语奠定好基础。
二、教师队伍不稳定,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农村学校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英语教师结构极不合理,相当一部分学校英语教师是学校出资请的代课老师。笔者曾听说有一个学校十几年没有一个正式的英语教师,学校全是请代课老师。每年都有教师流动,来来去去,造成英语教学极不稳定,交接频繁,严重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
对策:政府关注,加大财力投入,学校积极支持在岗教师培训。建立一支稳定的、基本功扎实的、责任心强的英语教师队伍,改善目前英语教师结构现状。
三、教师的基本功影响教学效果。
笔者曾作过调查,全县有左右的英语教师都是“半路出家”,未经过专业培训。其中许多教师发音不规范,平时又缺乏学习机会。因此,许多教师不能用英语组织教学,而怎敢要求学生开口讲英语呢?于是英语教学就变成“纯知识”传授“哑巴英语”,教材的处理更无从谈起。长此以往,学生学英语的激情荡然无存,于是英语教学又走入另一种误区。
对策: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加大英语教师培训的投入,给教师提供充电的机会。让老师学到扎实的基本功,用英语组织教学,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落后,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农村英语教师“安于现状”,加之教学条件差,信息闭塞,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不能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上英语课不是以“听、说、读、写”为主,而是“讲语法、背考点”,走入“纯应试教
育”的误区。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对策:学校提供老师学习的机会,教师研究教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教学设备落后,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师通常只有“三个一”——“一本教材,一张嘴,一支粉笔”。许多学校既没有录音机,又没有磁带,更不用说多媒体、投影仪,这样落后的设施,也严重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对策:政府、学校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购买必要的教学设备。
六、“两极分化”严重,影响后期英语教学。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农村英语教学“两极分化”严重。差生越来越多,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初中后期的英语教学。
对策:教师采用“分层教学”、“一
帮一”等方法转化差生。多些鼓励,少些批评,逐步消除“两极分化”现象。
七、其它因素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①目前学校的沉重债务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同时也影响英语教学;
②评价机制的影响;
③教师的责任心,对英语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农村英语教学困难重重,任重道远。但我们要敢于面对,勇敢进取,求实创新,走出误区,共绘英语教学的“美丽蓝天”。
第三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范文)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目前,农村大部分小学开设了英语课,但整体教学水平不高,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成为农村学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全面分析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李亚东,任职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教研室。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英语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县2001年在有条件的小学从三年级起都开设了英语,到2007年初,全县已有232所小学开设了英语课,开课率达到98.3%。本县现有专业小学英语教师70多人。
一、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1.师资力量弱
据调查,现代小学英语课的教师大部分并不是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而是各类高校其他专业多余的教师临时培训出来的,还有相当部分是懂点英语的其它学科教师。这些通过临时培训的教师,他们的专业基本功不扎实,难以胜任英语教学。他们的英语水平及发音大多数远未达到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的水平。由于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有问题,到中学时纠正起来就更加困难——甚至形成了“负迁移”。
2.课时不足
(1)小学英语课的课时少,大多数学校为每周二节。少数学校每周三节课。这样一来,每3至4天上一节40分钟的英语课,课下又没有英语交流环境,只能是前面学后面忘。
(2)小学生英语自修时间(包括早读、辅导课和课后作业)严重不足。接受调查的教师普遍反映学校对此重视不够,支持不力。这与语文、数学课程的情况形成较大的反差。
(3)个别学校班级规模过大,严重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组织主要以活动为主,如清源一、二校每班学生人数在50~60人以上,教师对学生不能全面关注,教学活动不好组织。
3.小学英语教师工作量过重
通常小学教师的工作量为15节/周。而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课业负担很重,有的教师除了上4个年级4个班的英语课外,还要兼任其他课程的教学,代七、八个课头的教师比比皆是,有的课时量超过了30节/周;有的还要兼任班主任、教务主任、校长等职务。
4.教学设备严重不足
农村学校经费严重不足,虽然有的学校有一些电教设备,但远远满足不了新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的需求。大部分学校没有录音及视听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资料。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我们仅有一些质量差、已老化的录音机和幻灯机,而常用的教学挂图、单词卡片、课件基本没配备,更不用说教学参考书了。
5.社会各界、学校对小学开设英语课程认识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一些农村学生家长认为,小学开设英语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又给家长带来经济负担,对此不于理解、不予支持;(2)学校管理层对小学英语开设不重视,因为英语不考试,把英语课看作副科中的副科,课时安排少。
二、对策与建议
1.重视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首先,小学英语教师缺编严重是教育部门无可奈何的客观事实,需要县委、县政府牵头,会同财政、人事、编委、教育等部门一同协商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将使本县与周边县区业已存在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加速学生流失。其次,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起点不一致已经制约了初、高中英语教学“一条龙”的整合,造成了教学资源的重复和浪费,直接导致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下滑,而这种现状在未来几年如果不得到根本改变,后果将更严重。再次,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政策精神和目的意义,让全社会明白小学开设英语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搞好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鉴于本县在岗小学英语教师整体素质偏低、非专业英语教师占主体力量问题,做好在岗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把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当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去抓。除了参加省、市、县级的培训活动外,各学校要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工作要年年抓,年年搞。对教师的培训工作要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
(1)加强基本功训练,尤其是在语音、语调、书写和口语、专业知识方面进行强化训练,以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只有自身基本功过硬才能给学生以正确和规范的引导。
(2)加强教学方法和技巧培训。可定期或不定期请专家进行有关教学方法和技巧介绍的系列讲座,可举行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评比、召开教学研讨会等,也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让教师参加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市内外培训会议,通过这些方法,让教师开阔视野,使他们拥有最现代、最前沿的教学理念,把握最新的外语教育动态,掌握最先进的教学方法,反过来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走教”制度,让小学英语教师“专”起来
2007年本县各完全小学基本普遍开设小学英语课,在各小学缺教师、无专职英语教师的情况下,各学区可集中设专职英语教师,然后让他们以“走教”的方式流动到各校授课,切实保证授课效果。
4.小学英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自我加压,坚持自学。除了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观摩学习以外,教师本身要通过多种渠道充电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改革尝试,认真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5.合理安排课时
根据“课时少,间隔时间长”的现象,我们必须做到遵循记忆规律,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做到短课时、高频率,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学活动。建议从地方课时中为外语课增加一节课,保证每周3节以上的标准课时,不能因为人手不够而减课减人。
6.采用直观、电化手段,改进课堂教学
现代化的语言电教手段是改进课堂教学、创造语言情景的重要手段。利用实物、图片、挂图、投影仪、电视、多媒体等现代化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语言,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应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各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外语教学的重要地位,要保证投入,保证设备和教材的添置和更新。
7.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确保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各学校都已建立起了较完善、科学、系统的小学英语评价体系。科学、完善、系统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小学英语的教学评价要采用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口语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
8.各乡镇中心学校要积极配合,加强对小学英语课程的宏观管理、督查与指导
(1)鉴于本县多数学校只有1名小学英语教师,无法独立开展教学研究、交流的实际情况,各乡镇要积极建立以中心小学为龙头的乡镇小学英语学科组,开展乡镇教研,或与邻近乡镇开展区域性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2)加大对各校小学英语校本教研的指导力度。乡镇中心完小要履行乡镇内小学英语研训任务的管理与组织的职责。
(3)依据本学区(校)实际,对所辖小学英语教师的配备、工作量等做出合理安排。
9.加强和改进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和指导
(1)加强管理和指导,从教育局到学校各级领导都要认直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课程改革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精神,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管理和指导。把按照规划开全上好小学英语课作为管理和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予以关注,对于不能开足的,在有关评估中予以—票否决。
(2)加大检查、督导和考核的力度,合理利用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要把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纳入责任目标考核,要求各学校像语文、数学一样开设。同时,由政府督学牵头组织督导小组,对各小学进行—次深入的督导检查,并在局机关人员下乡时重点督查,及时总结通报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按照省市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在小学三年级以上逐步普及英语教学,是新形势下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要求,各学区、学校应针对问题制定对策,确保小学英语教学顺利开展。
(3)完善师资培训体系。要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和教师培训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师资培训制度,以有效解决专业英语教师断层的问题。教研室要多组织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研讨会、交流会、优质课、论文课件比赛等观摩活动等,从而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
第四篇:感悟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感悟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内容摘要: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因为环境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与城镇小学的英语教学水平有较大差距,因而农村的小学生在初学英语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担负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认真的挖掘学生内心的潜力,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经过几年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所积攒下的经验,针对农村英语教学的现状在此谈谈自己的心得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英语现状改革心得课堂
初学英语的小学生,对英语都有着较强的好奇心,而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好奇心尤其的强烈。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因为环境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注定与城镇小学的英语教学水平有较大差距。因而农村的小学生在初学英语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担负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认真的挖掘学生内心的潜力,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经过几年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所积攒下的经验,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首先谈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农村的教学资源匮乏。英语教学需要的硬件设施包括语音室、电脑室、录音机(配套磁带)等。由于农村小学规模小,因而确立的硬件设施齐全的标准是每所学校有一个语音室和一个电脑室,每间教室有一台电视机和一部cD机,录音机能保证供应每天各个年级的使用。由于农村各个小学、特别是乡镇小学经费严重不足,大部分农村小学没有语音室,有些学校连基本的教学用具都没有配齐,各学校教学设备的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师资紧缺且教师综合素质低。农村小学师资紧缺,教学任务重,太过碌必然影响备课的质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改革难以深入开展。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低。小学英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极低,具有英语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并不多。多数老师是由其他学科转岗而来,由于未经过正规训练,他们语言知识薄弱,语言技能匮乏,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这些教师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缺乏教学经验,难以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还有一点我认为教学评价机制不恰当。小学英语教学缺少合适的评价机制。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应注意3~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特殊性,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且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现在小学英语教学缺少合适的评价机制,主要以期中、期末测试为对学生的评价手段,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为评价指标。考试的形式主要是笔试,考试的内容主要为教材内容。这种评价形式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本人经过几年的农村英语教学实践,针对以上现状以及如何加以改进现状来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
1、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英语是小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就如同幼儿学习母语。但是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环境的营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认为英语环境对英语学习无足轻重。但事实证明,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氛围能有效促进英语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究其原因,良好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能让师生都沉浸在英语学习的乐趣中,在课堂上,适当的发挥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和有效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促进其内在潜能的发挥。在课堂以外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营造氛围,比如成立英语广播室;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班级活动;唱英语歌曲、短剧表演、诗歌朗诵和手抄报展览等等。
2、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学习英语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都有一定的好动性,如何利用学生这一特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这也是我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苦苦摸索的。“活”的太过或者“活”的不到位都会对课堂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经过几年的教学,我现在每堂课课前都安排一定的课堂交际活动。让师生或生生互相对话交流,像做游戏一样。使学生“活”着进入英语课堂。在交际活动的时候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有趣精彩的活动。
3、利用简洁、明快、风趣、鼓励的言语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老师应精力充沛,情绪饱满,讲课时面带微笑,对学生热情而有耐心,这样一来无形中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上课回答问题时,学生答对了,老师应鼓励;学生答错时,老师也不要责怪;而学生感到题目太难想放弃时,老师更应该鼓励学生勇敢一点。这样以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无后顾之忧,课堂发言会积极踊跃。
4、利用语言教学优势,创设师生情感 “ 互动 ” 的教学模式。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最本质的功能。所以我们的英语学习决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点的学习上,而应把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用于交流思想、交换信息和表达情感上去。英语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一特点决定了英语课要从知识传授型转向能力训练型。在课堂上教师减少讲解内容,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接近真实情景的交际。只要教师充分意识到交际法的价值,就一定能上活、上好课。
5、运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节课除了经常使用的小黑板、挂图等辅助设备,另外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为课堂增色。多媒体信息技术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音等于一体,创造生动、形象、交互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它具有大容量、多信息、趣味性和高效性等特征,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语言实践,使教学效率达到最优化,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能力。
总之,在农村英语教学的课堂上,旧的教学方式已不合时宜了,英语学科作为一门“洋学问”,在教学实践中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这时就需要教师自己动脑筋,怎么把新课程理念作为指导真正的运用到课堂第一线中,加大步伐推动课改进程。摒弃现实教学中那些不合适的东西,能使我们的英语教学和学习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刘朝彦.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3).
杨雪萍.小学英语教学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7).
李瑞青.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及重要原则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1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第五篇:农村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农村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成因分析
一、物质利益受到侵害。
一是土地承包权没有保障。2003年3月,我镇各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刚刚结束,就有一个村民来反映,新当选的村委会要收回他承包的土地。当时我们看了该村民拿来的土地承包证书,我们知道,98年我国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承包期30年不变,所以该村委会收回他的土地
是不对的。我们研究了一下有关政策,有三种有关政策,有三种情况村委会不能收回土地。一是村民外出将土地交给村委会,这种情况是村民将土地交给村委会代保管,村委会不能将土地收回,村民回来后,要求继续承包土地,村委会必须将土地交给该农民。二是依据法律,村民有权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转包,村委会不能以你已将土地转包他人而将土地收回。三是如果该村民外出打工,承包的土地由基亲属代为耕种,村委会不能以此为由将其土地收回。此类信访问题在98—99年较多,占信访量的1/3。现在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
二是局部过重的农民负担。1998年至1999年,这两年有部分村民来访,反映其所在村闲置干部过多,(其中有个村有57个干部),农民负担过重,还有一个村的来访者反映该村土地税定得过高,超出村民承受能力。
三是农村资源发包缺乏透明度。农村机动地、“五荒”和集体资产的发包、转让、出售,暗箱操作且价格低廉,有的“近水楼台先得月”,使集体利益受损,农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物不平则鸣”,故而上访。2001年4月2日,中内泡135名村民到区政府上访,4月3日到市政府上访。9日、16日又到区政府集体上访。4月10日又到市里上访,并在市政府滞留两天一夜。他们这次大规模上访的原因就是因为该村委会在没有征得村民同意的情况下,将村集体的水面低价承包给了他人。
二、民主权利受到侵犯。
一是政务财务公开不到位。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有权利参与集体事物管理和建设,有权对集体重大事项和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但个别村屯无视农民的种种权利,公开流于形式,“说芝麻避西瓜”,搞“模糊战术”,农民“雾里看花”,疑窦顿生,有被愚弄的感觉。98、99两年我办共接待因村务财务不公开而上访案4件次。
二是基层民主工作有薄弱环节。实行村民自治后,个别村民主建设没有到位,尤其是农民对村级事务的民主监督无法行使,主人公地位没有保障。例如有的村民来反映该村的理财小组等于虚设,根本派不上用处。
三、村级事务管理混乱。
有的村帐目不公开,个别村干部有贪污嫌疑,有的凭借权利乱用“两工”,有的资源发包上多吃多占、偏亲向友,“肥水不流外人田”,看着“糊涂帐”农民心犯嘀咕,事不顺,心不平,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几年来,我办共接待因此来访5件次。
四、工作方法简单生硬。
在税费征缴、“一事一议”、村委会换届选举和分摊任务时,有的镇、村干部缺乏必要的思想教育,重“统”轻“疏”,话没说透,理没说清,干群沟通少,工作线条粗,农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故心存芥蒂,对干部不信任。我经常接待这样的来访者,他们进政府就要找区长,找区委书记,待问明原因是,他因事找到镇、村干部时,他们的回答是“愿上哪告上哪告”,或者说“我就不管”。
五、干部作风问题。
农村干部工作较为辛苦,但由于方式方法问题,一些农民不理解,因而管理工作难做,逐渐失去了责任感。有的缺乏民主,涉及农民利益的事情,往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拉大了同群众的距离,增加了干群的对立情绪,有的办事不公平,偏亲向友,以势压人,谋取私利,甚至奢侈浪费,违法乱纪,加大了集体亏空,加重了群众的愤懑情绪。在干群矛盾面前,有的缺乏自省,认识不到干部作风是干群紧张的导火索和崔化剂,片面归结为农民素质低而加以推卸。2001年初,有一个村的村民到市、区集体访,反映了14个问题,经区里调查核实后给予答复。但他们不服,最后演变为要求罢免该村的村委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干群关系紧张。
六、政策法规落实走样。
有的村干部政策水平低或者出于少数人利益需要,在贯彻落实农村各项政策时,或截留政策,或曲解政策,或擅定土政策。殊不知,农民已从宣传媒介上知晓了政策精神,这样做只能引发矛盾,效果适得其。1997年,不知出于何原因,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期未满之时,有一个村擅自将土地进行了调整,结果导致97-98年产能建设用地补偿款无法发放,部分村民越级访不断,至今不能解决。
主要对策
一、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意识。
一是建立农村信访领导责任制。把农村信访工作摆上镇村党政主要领导的工作日程,切实做到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负全责。二是建立信访目标考核制。将农村信访纳入各级干部工作目标考核范畴。在考核、评估和使用干部时,把其分管或主管的信访工作
列为重要内容,从而增强各级农村干部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强化信访工作逐级负责制。为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工作中应该严格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这样,目标清晰,责任清楚,便于跟踪问效。四是实行领导包案制。我区每年都将较为重大的信访案进行“三包一保”,并以文件形式下发,那里就包括我们的镇领导和村领导。“三包”是
包接待、包处理、包落实,一保是保稳定。五是实行信访首问责任制。凡第一个接访者必须突破时空限制,“一竿子插到底”,直到将上访问题处理完毕,力避“踢皮球”和“接力赛”。六是强化“一案三查”制度。为避免出现重访、缠访和越级访现象发生,可实行“三查”,即一查上访问题产生的原因,二查接待处理中有无违法现象,三查上访者有无违法行为,这样三管齐下,多头并举,标本兼治,有助于消除有访不查,查而不结,结而无果的弊端。七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对那些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实行责任追究。
二、加强政策法律宣传,重视思想引导。
农民之所以上访或者说在上访过程中有违法行为,都是因为他们对党在农村的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经常的向农民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如土地承包、农民负担、合同管理、税费改革和村民自治等,同时要宣传《信访条例》、《黑龙江省逐级访规定》《黑龙江省信访收容遣送工作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例如《信访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多人反映共同意见、建议和要求的,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话等形式提出,需要采用走访形式的,应当推选代表提出,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黑龙江省信访收容遣送工作规定》中的第七条规定:上访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可予以收容遣送。(1)所提出的信访事项已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得到解决。仍坚持无理要求,经批评教育无效,继续纠缠不休者;(2)将老人、病残人、儿童舍弃在信访接待单位,进行要挟,经批评教育仍不改者;(3)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造成不良影响串联怂恿上访人员纠缠取闹经批评教育无效者;……(8)其他严重影响信访秩序、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批评教育不改者。上述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宣传,不断增强农民的法律责任感,增强自觉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三、变上访为下访,化被动为主动。
农村信访干部要屏弃传统的“你上访,我接待”“你提问题,我协调”的工作方法,变静为动,变上访为下访。这不是简单的概念转换,也不单单是工作机制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工作作风的转变。对待下访问题,我们应注意勤、快、实。“勤”,即要多下基层,勤深入到群众当中。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只有善于倾听民声,捕捉民意,才能化解矛盾稳人心,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才能落到实处。“快”,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要树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观念,清除群众问题“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倾向。要抓住解决问题的大好时机,及早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给群众一个及时、满意的答复。”实’,即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常怀爱民之心,常行为民之举,始终把发展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放在首位,尽快让群众富裕起来。实事办多了,矛盾就减少了,上访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四、狠抓政策落实,坚持依法信访。
在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时,要严格按政策办事,严格工作程序。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或有偏差的应及时予以纠正,对侵犯集体和村民利益的及时查处,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2001年春中内泡村水面外包一案的及时解决,就是依法信访的典范。有一个村因占地补偿问题引起群众上访,此问题经过市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合适后,给相关领导进行了党纪、政纪处分。同时,对那些无理取闹的上访者也要依法打击,依法维护我们的信访秩序。“7.30”事件中的违法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从这几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依法信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执法机关要依法行政,二是对违法上访者进行打击。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村委会是没有执法权的。
五、讲究工作方法,顺应民心民意。
农村在开展工作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力求动机与效果、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把握不准的问题要调查研究,不轻易表态,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取得谅解,限期解决。对涉及面广、事关重大的问题要周密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多发挥村民理财小组、民调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还要注意信息沟通,把一时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上级的支持。同时耐心细致的做好上访群众的疏导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激化矛盾。
成因分析
一、物质利益受到侵害。
一是土地承包权没有保障。2003年3月,我镇各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刚刚结束,就有一个村民来反映,新当选的村委会要收回他承包的土地。当时我们看了该村民拿来的土地承包证书,我们知道,98年我国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承包期30年不变,所以该村委会收回他的土地是不对的。我们研究了一下有关政策,有三种有关政策,有三种情况村委会不能收回土地。一是村民外出将土地交给村委会,这种情况是村民将土地交给村委会代保管,村委会不能将土地收回,村民回来后,要求继续承包土地,村委会必须将土地交给该农民。二是依据法律,村民有权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转包,村委会不能以你已将土地转包他人而将土地收回。三是如果该村民外出打工,承包的土地由基亲属代为耕种,村委会不能以此为由将其土地收回。此类信访问题在98—99年较多,占信访量的1/3。现在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
二是局部过重的农民负担。1998年至1999年,这两年有部分村民来访,反映其所在村闲置干部过多,(其中有个村有57个干部),农民负担过重,还有一个村的来访者反映该村土地税定得过高,超出村民承受能力。
三是农村资源发包缺乏透明度。农村机动地、“五荒”和集体资产的发包、转让、出售,暗箱操作且价格低廉,有的“近水楼台先得月”,使集体利益受损,农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物不平则鸣”,故而上访。2001年4月2日,中内泡135名村民到区政府上访,4月3日到市政府上访。9日、16日又到区政府集体上访。4月10日又到市里上访,并在市政府滞留两天一夜。他们这次大规模上访的原因就是因为该村委会在没有征得村民同意的情况下,将村集体的水面低价承包给了他人。
二、民主权利受到侵犯。
一是政务财务公开不到位。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有权利参与集体事物管理和建设,有权对集体重大事项和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但个别村屯无视农民的种种权利,公开流于形式,“说芝麻避西瓜”,搞“模糊战术”,农民“雾里看花”,疑窦顿生,有被愚弄的感觉。98、99两年我办共接待因村务财务不公开而上访案4件次。
二是基层民主工作有薄弱环节。实行村民自治后,个别村民主建设没有到位,尤其是农民对村级事务的民主监督无法行使,主人公地位没有保障。例如有的村民来反映该村的理财小组等于虚设,根本派不上用处。
三、村级事务管理混乱。
有的村帐目不公开,个别村干部有贪污嫌疑,有的凭借权利乱用“两工”,有的资源发包上多吃多占、偏亲向友,“肥水不流外人田”,看着“糊涂帐”农民心犯嘀咕,事不顺,心不平,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几年来,我办共接待因此来访5件次。
四、工作方法简单生硬。
在税费征缴、“一事一议”、村委会换届选举和分摊任务时,有的镇、村干部缺乏必要的思想教育,重“统”轻“疏”,话没说透,理没说清,干群沟通少,工作线条粗,农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故心存芥蒂,对干部不信任。我经常接待这样的来访者,他们进政府就要找区长,找区委书记,待问明原因是,他因事找到镇、村干部时,他们的回答是“愿上哪告上哪告”,或者说“我就不管”。
五、干部作风问题。
农村干部工作较为辛苦,但由于方式方法问题,一些农民不理解,因而管理工作难做,逐渐失去了责任感。有的缺乏民主,涉及农民利益的事情,往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拉大了同群众的距离,增加了干群的对立情绪,有的办事不公平,偏亲向友,以势压人,谋取私利,甚至奢侈浪费,违法乱纪,加大了集体亏空,加重了群众的愤懑情绪。在干群矛盾面前,有的缺乏自省,认识不到干部作风是干群紧张的导火索和崔化剂,片面归结为农民素质低而加以推卸。2001年初,有一个村的村民到市、区集体访,反映了14个问题,经区里调查核实后给予答复。但他们不服,最后演变为要求罢免该村的村委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干群关系紧张。
六、政策法规落实走样。
有的村干部政策水平低或者出于少数人利益需要,在贯彻落实农村各项政策时,或截留政策,或曲解政策,或擅定土政策。殊不知,农民已从宣传媒介上知晓了政策精神,这样做只能引发矛盾,效果适得其。1997年,不知出于何原因,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期未满之时,有一个村擅自将土地进行了调整,结果导致97-98年产能建设用地补偿款无法发放,部分村民越级访不断,至今不能解决。
主要对策
一、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意识。
一是建立农村信访领导责任制。把农村信访工作摆上镇村党政主要领导的工作日程,切实做到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负全责。二是建立信访目标考核制。将农村信访纳入各级干部工作目标考核范畴。在考核、评估和使用干部时,把其分管或主管的信访工作列为重要内容,从而增强各级农村干部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强化信访工作逐级负责制。为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工作中应该严格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这样,目标清晰,责任清楚,便于跟踪问效。四是实行领导包案制。我区每年都将较为重大的信访案进行“三包一保”,并以文件形式下发,那里就包括我们的镇领导和村领导。“三包”是包接待、包处理、包落实,一保是保稳定。五是实行信访首问责任制。凡第一个接访者必须突破时空限制,“一竿子插到底”,直到将上访问题处理完毕,力避“踢皮球”和“接力赛”。六是强化“一案三查”制度。为避免出现重访、缠访和越级访现象发生,可实行“三查”,即一查上访问题产生的原因,二查接待处理中有无违法现象,三查上访者有无违法行为,这样三管齐下,多头并举,标本兼治,有助于消除有访不查,查而不结,结而无果的弊端。七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对那些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实行责任追究。
二、加强政策法律宣传,重视思想引导。
农民之所以上访或者说在上访过程中有违法行为,都是因为他们对党在农村的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经常的向农民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如土地承包、农民负担、合同管理、税费改革和村民自治等,同时要宣传《信访条例》、《黑龙江省逐级访规定》《黑龙江省信访收容遣送工作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例如《信访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多人反映共同意见、建议和要求的,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话等形式提出,需要采用走访形式的,应当推选代表提出,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黑龙江省信访收容遣送工作规定》中的第七条规定:上访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可予以收容遣送。(1)所提出的信访事项已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得到解决。仍坚持无理要求,经批评教育无效,继续纠缠不休者;(2)将老人、病残人、儿童舍弃在信访接待单位,进行要挟,经批评教育仍不改者;(3)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造成不良影响串联怂恿上访人员纠缠取闹经批评教育无效者;……(8)其他严重影响信访秩序、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批评教育不改者。上述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宣传,不断增强农民的法律责任感,增强自觉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三、变上访为下访,化被动为主动。
农村信访干部要屏弃传统的“你上访,我接待”“你提问题,我协调”的工作方法,变静为动,变上访为下访。这不是简单的概念转换,也不单单是工作机制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工作作风的转变。对待下访问题,我们应注意勤、快、实。“勤”,即要多下基层,勤深入到群众当中。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只有善于倾听民声,捕捉民意,才能化解矛盾稳人心,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才能落到实处。“快”,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要树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观念,清除群众问题“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倾向。要抓住解决问题的大好时机,及早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给群众一个及时、满意的答复。”实’,即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常怀爱民之心,常行为民之举,始终把发展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放在首位,尽快让群众富裕起来。实事办多了,矛盾就减少了,上访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四、狠抓政策落实,坚持依法信访。
在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时,要严格按政策办事,严格工作程序。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或有偏差的应及时予以纠正,对侵犯集体和村民利益的及时查处,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2001年春中内泡村水面外包一案的及时解决,就是依法信访的典范。有一个村因占地补偿问题引起群众上访,此问题经过市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合适后,给相关领导进行了党纪、政纪处分。同时,对那些无理取闹的上访者也要依法打击,依法维护我们的信访秩序。“7.30”事件中的违法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从这几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依法信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执法机关要依法行政,二是对违法上访者进行打击。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村委会是没有执法权的。
五、讲究工作方法,顺应民心民意。
农村在开展工作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力求动机与效果、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把握不准的问题要调查研究,不轻易表态,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取得谅解,限期解决。对涉及面广、事关重大的问题要周密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多发挥村民理财小组、民调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还要注意信息沟通,把一时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上级的支持。同时耐心细致的做好上访群众的疏导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激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