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教育文摘读后感范文合集
编辑:风吟鸟唱 识别码:16-523706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14 15:23:05 来源:网络

第一篇:教育文摘读后感

《“等待”让教育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读后感

一读到这篇文章,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以前自己班里的“特殊学生”——于海群。正如作者所说,我们老师经常会碰到被认为“无可救药”、“十恶不赦”的学生,但我们的教育只要经得起“等待”,我们的学生其实都可以教育的。

对于教师而言,每一个学生都是降临在这个世界的天使,在老师精心的呵护与关爱下,挥动着那双隐形的翅膀,幸福快乐的生活。在班里37位小天使中,有一个孩子与众不同,虽然我在讲话时他也会偶尔用眼睛望望我,但从他的眼神里我看不到光泽与神采,所流露出的只有事不关己的漠然,让人无可奈何,他就是于海群,一个断了翅膀的小天使。

打从一年级接班起,我就和海群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他还叫于奥的时候,这个小家伙就已经让我焦头烂额了。从刚开始时的自信满满到碰壁后的灰心不已,从满腔热情认为只要凭借自己努力就能够转化他到后来绝望地认为这个孩子已经无药可救甚至想要放弃他,我和海群以及他的父母之间有交流也有隔阂,有沟通也有矛盾,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一言难尽啊。慢慢地,在与老师们和校长的交流中,我逐渐意识到:其实自己太“急于求成”了,总是想尽快地转化孩子,让海群达到和其他学生一样的水平,而没有顾及到孩子的实际情况,所以拿对待其他学生的标准来要求海群,当他达不到时便会生气、恼火,进而失望,最后产生放弃他的念头。渐渐地,我也学着换个角度来看待海群,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肯定他一点一滴的进步,加强与他父母的联系与沟通,不知不觉间,海群又长大了一岁。

上了二年级的海群不再随便骂人了,向同学们吐口水的现象也没有了,尽管上课还是无法集中精力地听讲,但能够在我的课堂上安稳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影响他人学习,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特殊学生”只是处于“特殊时期的孩子罢了”,他们的成长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如果我们能在这个时候帮他们一把,拉他们一把,给他们一个成长的空间,帮他们渡过这个“特殊时期”,他们就是正常的孩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我们耐心的等待。

第二篇:《教育文摘》读后感

谁告诉你上哪儿买鞋去

新学期开始了,《教育文摘》适时地来了,翻开就是季老的故事,这学期有一篇季老的《夹竹桃》,不觉季老离开有几年了。不觉又想起2月16号那天在微博上看到那天是叶圣陶先生的逝世纪念日,好些人大概也如我一般不知道吧,于是就转发了,这学期刚刚学过叶老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想想那些老前辈,再想想自己的身在这位置,压力陡增。

老师买鞋子,学生给指道,这是多么和谐的一件事啊!我的学生在校园里见到我一般都是避之不及的,这班主任是不太受欢迎的,大约不是一股子学究气看着烦人,而是像一警察吧。买鞋那会儿呢,这老师又展现了正义的一面。

下边有感悟道:

有学识、有智慧的老师;既是老师又是朋友的老师;与学生无话不谈、成为“哥们儿”的老师;对学生做到细微观察、在乎孩子们感受的老师;同情弱者维护正义的老师„„ 这样的老师,会有哪一个孩子不喜欢?

其实主要想说说后面76页有一篇《妨碍教室理解儿童的两个原因》。老师总跟学生有些距离感,常说走到学生中去,其实实际学习生活中并不容易。

文章给列出的两个原因:一是老师对自己的童年印象的模糊;二是老师站在成人角度认为童年这个捣蛋的年代存在是不合理的。不知道总结得对不对。

我想第一个原因,稍稍提出自己一点见解,我认为并不是老师对自己的童年的印象单薄了,可能是因为自己做了老师的原因,相信许多老师在童年时也不是听话的孩子,但是自己做了老师后,就更多站

在老师的角度上看问题了。

第二个原因,我认为也很好理解。如上面所说还是站的角度不同而已。

总而言之,试着去理解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看问题,真正走到学生中去,要不没人告诉你上哪儿买鞋去。

第三篇:《教育文摘》读后感

《杨艳:把故事写进孩子的心灵》读后感

本期《教育文摘》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一篇文章。整篇文章溢满浓浓的以人为本的暖流,无论是老师还是领导还是学生,他们之间没有距离,没有让人感觉到地位的不同,连接他们的是一种看上去那么自然的人文关怀。

“一提起杨老师,你们会首先想到什么?”

“她对我们的爱!”

一个老师让学生记住的往往不是你教给他的知识,而是你对他的关怀,或者说老师之于学生的影响,工具性可能不那么深刻,但是人文性却可以跟随他一辈子。

老师固然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颇具水准的专业知识,统领全班的管理能力等等等等,但是我想,有一个字被经常喊来喊去,但是还是那个字是最实在的,那就是“爱”。如果学生们能把你当做妈妈一样看待了,我想很多其他的事情,他都会愿意去做,都会努力去做。文章中还有这样的几个细节,让我感慨:

一是杨艳老师在运动会开幕式上率领同学们做瑜伽,我想到的是,老师平时工作很累,但是依然不能让累拖住我们对生活的热爱,老师首先必须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还要提一句,老师的生活中,工作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全部。老师还应该是一个爱读书、爱运动、爱娱乐、爱交友„„是一个会享受生活的的人。

二是李镇西会在老师过生日时送上一张贺卡。实在令人感动,有时候一句话就能使老师在工作上更有动力,那是金钱和荣誉无法替代的。

三是李镇西的这句总结:把故事写进孩子的心灵。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书写自己的故事,书写孩子的故事,书写自己和孩子的故事,有些故事我们听过,就像这个,今天我们读到了,有些我们没听过,更多的人默默地书写这个反复重复又每天不同的故事,不必觉得失去什么,耐得住寂寞,因为我们的故事写进孩子的心灵,那是无价的,那不就是我们追求的东西吗?

第四篇:教育文摘读后感[推荐]

教育文摘读后感

“引导”利学生发展

——读《班会也可以课程化》有感

汉河小学祁丽娜

河南班主任范红破老师觉得班规是用来约束大家行为的,要全面,要疏导,不要“堵”。

这让我想到了教学,亦是要引导,而不是强加或者简单的给予。

学习应是老师帮助学生去探求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老师强加或者直接给予学生某种观点、结论。想起南师大朱曦老师说过自己的这样一个案例:他的学生不会写请假条,询问老师,而朱老师并没有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来解决。

我很赞同这种方法,如果这样小的事情,也等着老师帮忙解决的话,他们永远也学不会主动探求知识。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动手、动脑能力严重缺失,更不用说什么创新能力了。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查,经过一番努力得来的知识才能有深刻的印象。而且那些真正想知道的学生必定会想尽办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不想知道的,即使老师告诉了正确的答案,他也会很快就忘记。那样的说和不说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了。所以在知识学习上面,科任老师要学会放手,用引导学生寻求知识来代替直接给予。

由此联想到班主任工作,我觉得亦是如此,要学会引导、最终放手让学生们来做主,而不是包办代替。

我感觉班主任最轻松的时候就是学生们自己管理自己的时候,所以我的班级能放手给学生做的,我坚决不包办代替。当然这需要一个学生们自己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地引导与鼓励,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让他们自己去了解自己的职责,自己寻求做事情的方法。

至于包办代替,我觉得恰恰会害了孩子。

家长经常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孩子特别喜欢上网,怎么办?

我想除了游戏本身的吸引力、学生的自制力差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生活太安逸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不用为生活辛苦忙碌。所以他们空虚,他们无

聊,他们想找到自己的快乐,于是将精神寄托于网络游戏或者是小说。我觉得家长应该让学生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来,为他们自己的事情负责,为家庭负责。。家长包办代替的结果只能是抹杀孩子自己的生存、生活能力,其实是揠苗助长,终究害子!就像蚕化蝶的故事。如果我们为了让蚕省去破茧而出的痛苦,直接帮他们把茧子剪开,他们出来后是飞不起来的。而只有让他们自己亲历这个过程,他们才能真的成为美丽的蝴蝶!

不管是教育还是教学,“引导”都利于学生的发展。

第五篇:教育文摘读后感

读 《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方向》有感

选读了《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方向》一文后,对张丰老师提出的“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方向”深有同感。数学教育应把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而且从学生的终生教育来说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数学。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加强数学学法指导,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数学学法指导,教会学生自学是数学课堂改革的突破方向。“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现代教师的基本教学任务,加强学法指导是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需要。数学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加强学法指导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具体表现。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来说,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将为学生今后获得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加强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交往、表达等能力。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思维,细心观察,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检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借助学具等进行学习。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余地进行自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今世界交往、合作的能力是现代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让学生在学数学中学会合作,应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总之,教会学生自学是数学教学的需要。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 即教与学密不可分,教学相长。指导学法也是教学改革的新趋向,是适应现代教学所必须。把教法与学法相结合,切实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寓学于教之中,是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读《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有感

寒假的某一天,从厚厚一摞的教育文摘中随意翻开了一本。任性的打开后,看到了《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这篇文章。文中提出:作为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定势,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要改变包办式教学模式,不能只忠实于教材,做所谓的引路人工作。要把教育由专门传授技法技能转为培养素质,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与规律。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感悟如下。

第一,先生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这正与我们的有效教学的标准相吻合。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的教学才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在教育教学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往往自己越急着告诉学生答案,对学生进行“填鸭子”式的教学,学生越学不会,相反,如果我们能明白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将学的着力点放在自主、独立的学习上,相信学生的学一定能事半功倍。这是进行有效教学的第一个支点。

第二、教法必须依据学法,我叫它“以学定教”,这样教,学生才能够乐学。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就常常运用以学定教的原则来使教学有效。比如备课,我总是从现有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设计教学思路,实行备课三部曲:第一步备基础知识。找出数学学习的重难点,教学设计上突出它们;第二步备技能。领悟题目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这种特点;第三步备情感态度。思考题目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词。备课时寻找与学生沟通的切入点,力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备课,学生乐学,师生关系融洽,学习成绩也上去了,成效非常显著。所以以学定教是有效教学的第二个支点。

第三、先生要做到“教学合一”。即边教边学,不断更新自己的学识,才不至于在教学中固步自封。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在告诉我们教师,只有自己“学而不厌”了,才能真正做到“诲人不倦”。这就是教师的“教学合一”。看一看教育界的名师无一不是好学的典范,他们尤其喜欢读书。我也喜欢读书,内容涉及科普、文学、教育等,出公开课、发表论文、参加优质课比赛、教学成绩提高等都得益于读书;除读书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以提升自己的素养,所有这些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知识面,学生爱学,我也感受到教育的无限乐趣!

综上所述,何谓有效教学,从《教育文摘》里,我体会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根据学情学法进行教学,并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们的教育才会真正有效

教育文摘读后感范文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