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变“苦学”为“乐学”
编辑:流年似水 识别码:16-611636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01 21:11:4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变“苦学”为“乐学”

变“苦学”为“乐学”

——小学语文愉快教学谈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实施愉快教学,创设友爱平等的教学风格,激发良好的学习心理,教给科学的学习方法,精心设计课内外作业,能变“苦学”为乐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愉快教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如今受到了挑战。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激增的时代,不少有识之士认为对少年儿童年宜提倡一味地苦读,而应实施愉快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内在愿望,变“苦学”为“乐学”呢?

一、创设友爱平等的教学作风,使学生轻松愉快。

1、采用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课堂上要充分发扬民主,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欢迎学生质疑和争辩,以形成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2、寓情趣于教学之中。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情走进课堂,并善于体察学生的心情变化,用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亲切的话语,饱满情怀去感染学生,适时表扬,以创造愉悦、轻松的气氛,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探索。

3、设立适中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适中,并因人而异,让学生“跳一跳”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4、创设双、三向课堂结构。双、三向课堂教学可改变单向教学

学生所处的被动地位,拓宽信息交流,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求知。

二、激发良好的学习心理,使学生学而不倦。

心里学认为,语文学习既包含学生的认知活动,又包含心理活动,两者有机结合,自然统一。前者起加深认识的作用,后者起激发动力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要着力激发良好的学习心理,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学而不倦。

1、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变换教法,尽力让学生多看图片、演示、幻灯、影视,多听歌曲、故事,多看画图、实验、操作、表演,并注意充疑立障,以激发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如教《长城》在开讲时可以用幻灯打出长城图片,伴放歌曲。学生眼看雄伟壮丽的长城,耳听歌曲《我的中国心》。不仅会顿生自豪和爱国之情,而且精神振奋,求知欲倍增。

2、诱发情感。情感能增强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推动认识的变化。学生滋生了学习的情感,就会再现出对所学内容的热爱和迷恋。学生的情感主要来自教师的诱导和激励。教学时教师要情绪高昂、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感,并伴以恰当的手势、体态。要善于运用图片、影视、幻灯、音乐创设情境教学节奏有张有弛,自顾适时表扬鼓励,让学生不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求知积极性。

3、鼓舞信心。高尔基说:“才能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信心,使人具有美好的心情,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信心是成功的动

力,能使人产生顽强的意志,知难而进。因此,教学中要鼓舞学生的信心,激励他们上进。对中下等学生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除了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榜样激励外,还应在朗读、提问、板演等方面给予优待,设置坡度,加以启发鼓励,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希望和力量,扬起力争上游的风帆。

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勤奋刻苦的态度,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好胜心。

三、教给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自觉学习。

培根说:“没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就如在黑夜中探索行走。”方法对头则事半功倍。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就会茅塞顿开,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增强自信心,产生自觉学习的愿望。总之,学之有法,才能学之有效;学之有效,才能学之有趣。只有会学,才能乐学。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教给学法,使之会学乐学。

语文学法主要由语文学习的程序(学习方法的动态展开过程)、技能(听、说、读写的技能)、规律(字词句篇之间的联系和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和习惯构成。如何将学法教给学生呢?常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教授式。根据学法指导的操作方案、教材和学情,以教授学法、进行学法指导为主要目的教学形式。

2、领悟式。在教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自己的学习过程,去领悟、归纳学法。

3、迁移式。启发学生运用已获得的学法,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4、归类式。利用典型单元或期末复习的契机,把前一时期学过的学法进行归类,以形成系统的学法结构。

5、立体交流式。学法指导还应充分重视学生、家长、专家及书刊等多方面学法信息的立体交流,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学法指导。

四、用心设计课内外作业,使学生乐于习作。

作业可以设计一些内容多元、形式多样、角度多变的,并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和弹性的,让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去看、听、说、读、写,去做、演、游、访,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作业兴趣和热情,使之乐于习作,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得到发展。

1、弹性选作型。设计多梯级的作业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作的余地。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2、变性创造型。设计一些运用已有知识经过发散和集中思维得到独创性结果的作业。这有利于发展创造性思维,激发兴趣。如教学《蝙蝠和雷达》,可设计以下具有变通性的作业:(1)人们从蝙蝠得到了启示,发明了(),用它来()。(2)我知道()的发明,用它来(),是从()得到的启发。(3)我觉得还可以从()得到启发,来发明(),用它来()。

3、阅读视听型。结合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读有关的书报杂志,看有关的电影电视,听新闻广播,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比如教完《少年闺土》叫学生读一读鲁迅《故乡》;学了《冀

中的地道战》组织学生看一看《地道战》,这样作业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应用实践型。针对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表演课本剧,绘画编故事,并进行参观访问,调查收集,实验制作等,这样既可巩固知识,发展个性,又能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热情,感到轻松愉快。比如教完《海上日出》布置学生画一幅日出图;教完《群鸟学艺》搞个角色表演;教完《山间又响马铃声》去农村搞个调查访问。

5、趣味游戏型。寓练于趣,练中生乐。设计的作业注意知识与趣味性的统一,让学生在趣味游戏中巩固知识,发展智力。比如,下列成语缺的字,依次连起可成一首唐诗,请先填空,后指出这首诗的题目、作者和所说明的道理。

一穷二()()新月异相()为命()青水秀 言无不()一枕()梁气壮山()深()浅出()阔天空对答如()畅所()言 理屈辞()()言万语()应外合()中无人半夜三()七()八下()日三秋()出不穷琼()玉宇

第二篇:变苦读为乐读

变苦读为乐读

阅读的兴趣,自识字之后便有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越来越浓厚,有的越来越淡薄;有的趋于媚俗低级,有的追求崇高典雅。造成差别的关键在于培养兴趣的方向。

怎样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呢?

有人提倡只读名著,我觉得名著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或者说有些名著并不适合中学生读。

一般来说名著涵载都比较庞杂,以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很难辨别良莠,择善而取。所以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还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以“跳起来能摘到桃子”为标准,选择一些适合自己读的书来读,收获会更快更大一些,也有利于自己兴趣的发展。

阅读是纯个人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意敏感区。每个读者只有在阅读那些与自己情感经历、生活体验较为切近的作品时才会最大限度地投入并获益。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说,读一本好书,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一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但阅读能使你接触自己以外几百几千个人的人生,能和古圣先贤对话,没有时空的限制。阅读当中能发现人生的花絮、山川、道路和旅程,阅读当中有日月星辰,有喜怒哀乐,有辽阔的感情大海,有理想的思维征帆,有无边无际的诗样的风。当你在读并且想的时候,这样的“喜悦”,还不能使你对阅读油然而生兴趣吗?重要的是,不论怎样的“喜悦”,都必须付出努力——在阅读时展开联想、想像和思考。

任凭书中的信息在自己的大脑里跑马,是不会有很强的乐趣的。有兴趣是乐读,无兴趣自然是苦读。

不过苦读也无妨,兴趣是可培养的,苦读若能深入,也会变成乐读。苦读更能培养一种坚毅忍耐的品质。阅读中的联想、想像、思考,有时也是一种挑战的忍耐,一旦知道了那份喜悦的人会更坚强。

与书为友的人是坚强的,因为他能自在地品味,汲取古今人类的精神遗产,运用自如,成为“心灵的巨富”。以钱财来说,就像拥有好几家银行一样,需要多少就提取多少。有一位百万富翁与一位贫困书生打赌,说如果贫困书生能闭门读书15年,他将赠送150万美元。书生做到了,但书生最终竟然放弃了这笔巨额馈赠,因为他拥有了更多无法用钱来衡量的财富拿得起放得下。兴趣有了,还要处理好阅读和学业的关系。

处理得好,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习,善莫大焉;处理不好,荒废学业,贻误前途,悔之晚矣。课程与阅读谁主谁次,我不想妄放厥词。我只想说,中学生必须在全面发展之后,才能从很多感兴趣的事情中选择一项最适合自己的,然后为之“奋斗终生”。

如果完全根据兴趣跟着感觉走,恐怕中学时光度完了,连就业谋生也成了问题,还谈什么成才成器呢?我曾目睹过许多聪明孩子沉迷于小说而荒废了学业,结果考不上大学也谋不上职业,成为街头流浪者,连过去沉迷的小说也不爱了。学生以学业为重,为了使学业更优异,特别是为了使语文听说读写几方面都有较高能力,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度”,拿得起放得下。茶余饭后,课间假日,有计划地选读一些好书,不仅能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也是对枯燥学习生活的有效调节,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

第三篇:德育论文-变“厌学”为“乐学”

望闻问切、对症下“药”

——变“厌学”为“乐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积极提倡全人教育,以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而在实际中,存在于学习群体中常有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既影响他们个体成长,又有悖于全人教育的理念,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在调研基础上,以案例分析为辅佐,通过对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成因分析,如何让学生摆脱厌学,快乐学习,获取知识,健康成长进行了一些思考。关键词:厌学;学校;社会;家庭;快乐学习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采取敷衍态度或排斥、拒绝行为的一种消极现象,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缺乏学习兴趣时对学习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我国当前的教育要求不断在提高,教学内容不断在变化,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比以前高了几倍,这就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在本该是悠闲、快乐的双休日,可他们却要奔波于各种为他们特设的学习场所。每天需要伏案对付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电视中精彩的节目对他们来说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孩子们的负担实在太重了。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有些孩子因为不堪忍受而逃学拒学,有些孩子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烦恼。

在教育教学中,常发现有的学生下课精神焕发,活蹦乱跳,而一上课,却无精打采,情绪低落。不愿完成作业,学习效果极不理想。这其实是学生的厌学心理在作怪。厌学是学生对学习采取敷衍态度或排斥、拒绝行为的一种消极现象,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缺乏学习兴趣时对学习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厌学情绪,只是表现程度不同罢了。厌学心理严重影响了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危害性。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找出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找到矫正的路子,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走出困惑,重树信心,变“厌学”为“乐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望闻问切、查“病”因

(一)自身因素

1、缺乏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和学习的积极性密切联系着。学习效果好,就能增强学习动机;长期学习效率不好,就会使原有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减弱或消退。

案例:正如我与本班高同学的谈话中问到:“你将来打算做什么职业?你三门功课总分想达到几分或每门功课想得几分?”他都是摇头没答案,或是对自己没信心。当我问到他在学习上有没有预习的习惯时,他更是低头不作回答。

这种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提高成绩?因此不管是默写还是练习都出现一次次的不合格,这样学习效果不好导致没信心,最后产生了厌学情绪。

2、注意力缺乏症、多动症和学习上的慵懒症

儿童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合理分配注意能力较差,注意力的集中和转移都有一定的困难。

案例:我在上课时观察过本班的王同学,一节课40分钟,几乎每10分钟我要点名提醒一次。慵懒症表现为:学习被动,上课精神不振,毫无参与欲望,自我管理能力极差。老师布置的作业从不能按时完成,每天必须把他请在身边做作业。一遇到动脑筋的题就轻易放弃。即使家长每天督促陪同孩子学习,其仍对学习厌倦。既无效率,也谈不上质量。

这种症状存在哪会有学习积极性,哪会有好的学习效果?(二)学校教育方面

1、教育、教学

在教育方面虽早已高举起“素质教育”的大旗,但并不意味着“应试教育”已退出历史舞台。传统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这使得学习竞争激烈,学生的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当然会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哪里能谈得上喜欢呢?老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优或补差,这样学生又进入了“应试教育”的盲区。形成了平时“素质教育”,期中、期末“应试教育”。

教育教学方向与方法的不当会导致少年儿童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频繁的考试使学生感到疲倦,在超负荷的状态下,学生对学习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

2、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从我从教这几年来看,由于老师希望看到学生好的一面,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总感到失望或沮丧。特别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会显现出厌烦的情绪。这样会加剧他们产生讨厌老师、讨厌学习的厌学情绪的产生。

4、学生间关系

由于小学生的个别差异,小学生接受知识水平不同,造成学习成绩的不平衡,学生之间出现歧视现象。致使让学生觉得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

(三)家庭方面

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父母的主导倾向是什么,对孩子有何期望和要求,往往是孩子愿不愿意学习和怎样去学习的指示器。家长不当的教育方法主要表现为:

1、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

有好多学生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对孩子放任自流。或把教养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爷爷奶奶。老人疼爱第三代,往往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顾太多,过分溺爱孩子,这些小学生的依赖性强,懒惰思想严重。导致这些学生缺乏责任心与自制力,上课自由散漫,独立性较差,把不良的生活习惯带到学习中来。久而久之,学习自然跟不上了,越是跟不上,越是不愿学习,形成了恶性循环。

2、要求过严、期望过高或态度粗暴

有一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抓得特别紧,“要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将来考上一所好学校”是孩子接受最多的信息。这使得学生整天被苦闷、焦虑、抑郁和不满的情绪围困着。特别是家长期望值过高,总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百般挑剔,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就责骂痛打孩子,使之产生强烈畏惧心理,而迁怒于学。久而久之,把本来饶有兴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

对孩子严格要求固然重要,但过份地严格,特别是用粗暴的手段对待孩子,非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3、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

我们都知道,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在这样自由、平等、和谐、充满着爱的环境中,孩子心情会舒畅、精神振奋,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同时往往也能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其独立学习、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反之,一个充满“战争”气氛的家庭,只有给孩子带来焦虑和不安。孩子没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心理上有压力,就容易引起厌学情绪。

案例:在与一个没有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谈话时她这样告诉我:“我爸爸昨晚又喝酒,和妈妈吵架,他们说要离婚,还问我要随谁过。”

在现代社会中,年轻父母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像这样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四)社会影响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不能抵挡社会上的各种诱惑——电子游戏、打牌赌博、黄色书刊影碟等等。一些不良的思想,如“读书无用”、“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哥儿们义气”等很容易侵蚀他们纯真的心灵,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迷惘,不知为什么而学,学什么,最终厌学。可见,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依靠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综合治理,探索纠正厌学心理的对策。

二、深思熟虑、下对“药”

药引:激发兴趣、重树信心

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主旨,将“以学生发展为本”贯穿全过程,它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的特征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乏味的心理状态,致使学生感到学习成了一种负担。

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第一味:以情激情、回归集体

关爱学困生要转变观念,更新思想。不能用学习成绩这把尺子去衡量学生,这种做法会不可避免地在对学生的认识和评价上产生偏差。国家需要我们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关爱学困生要从心理去关爱。关爱学困生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我们要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或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或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公平”的眼光尊重他们,以“期待”的眼光激励他们,以“宽容”的眼光启发他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这样才能让他们消除厌学的情绪回到集体中来。

第二味:多份赏识、多份机会

“人性中最深刻的禀性就是被赏识的渴望”。赏识是提高学生进取心的不竭动力。学困生之所以为差,是因为他们根本从来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以至破罐子破摔。难道他们真的就一无是处了吗?不!没有不成材的学生,只有不会开发学生潜能的教师。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这种心理需求对“厌学生”来说同样是很强烈的。但事实上大多的“厌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由于经常受到冷落,心理上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消沉,以为自己是一只永远飞不上天的“丑小鸭”,因而自暴自弃。因此,教师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组织“故事会”、“演唱会”,“朗诵会”、“体育竞赛”、“小发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技能性的活动。让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不仅能使他们学到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而且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发新的学习需要,发展广阔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学习不感兴趣,但他们当中不乏热衷于文娱、体育等活动的人才。如果能组织他们参加这类活动,就可逐步把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中来。

这样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进而逐步消除厌学情绪,树立自信上进的信心。

第三味:家校合作、默契配合

老师和家长要默契合作,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教师利用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家校之窗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指导。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还可以从每个班中选出一些有教育方法或不懂如何教育子女的家长代表,定期让他们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交流,与此同时老师可以对他们进行些辅导和咨询。并常与家长联系,共同培养孩子健康美好的心灵。例如:如果学生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回家如果再被家长变本加厉地再批评一顿,那样学生的心灵会受到很大挫伤。因此老师要与家长默契配合,由一方担任严厉批评的角色时,另一方担任劝解,万不可两面夹攻小学生,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比读书考试更重要。

总之,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厌学的后果是可怕的,可是厌学的学生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第四篇:从苦学苦教到乐教乐学

从苦教苦学到乐教乐学

——东阳市“三轮驱动”推进减负纪实

杨志刚

东阳是著名的“教育之乡”,曾有“百名博士会一市,千位教授同故乡”的美誉,每年的高考上线率、上一本率稳居全省前列,一直以来津津乐道的是苦教苦学之风,老百姓对孩子的期望值更是连年“提升”。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2005年起却明确提出了从小学到高中开展“轻负高效”办学的思路,从规范抓起,用智慧武装头脑,用文体拓展智能,“三轮驱动”掀起了一场教育生态的变革。

一路走来,尽管质疑声此起彼伏,但经历过改革的阵痛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更阳光了,学习负担轻了,综合素质提高了,身体素质更棒了。尤其是在轻负担下却有了高质量:每年高考上线率、上一本率继续稳居全省前列,且年年有进步。

从苦教苦学到乐教乐学,东阳是如何华丽“转身”的?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

“规范”两字根植心中

9月3号是东阳市吴宁二小正式上课的日子,五年级学生朱慧与上学期一样,8点20分到校,8点半开始统一进行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享受一天5节的精彩课程后,下午3点15分又进行自行选择半小时文体活动,直到下午3点45分离校。放学回家后,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作业、看课外书和体育锻炼后,其余时间自主安排,晚上8点半睡觉。她说:“这些年来,这就是我的作息时间表。”

近年来,在东阳各中小学校,这样的作息安排并非个别。该市统一了中小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要求各中小学校严格执行。东阳市教育局局长蒋凯跃说:“我们决不能只盯着分数,而是要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留给学生发展个性的时间。”

“前些年,我们有一所学校想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于是加班加点,搞疲劳战术,结果力气花了不少,效果却不明显,师生怨声载道。”在蒋凯跃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再一味追捧苦教苦学,因此对“减负”的要求和呼声比任何时候都高。

“减负”的重要性谁都会说,但长期以来,总有一些地方不能抓到位。“关键是校长、教师、家长心理负担过重,怕吃亏,缺少安全感。”为此,东阳的态度十分明确:区域联动,行政推进,层层签订“减负”责任书,把“减负”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做到校校联动,全面推进,不留死角。

采访中,一些校长告诉记者:“一开始搞‘减负’,我们最担心的是‘我减了,别人不减,自己吃亏’。教师、家长心里也有相同的顾虑。”

“所以,我们规定,一切‘减负’齐步走。”东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沈斌告诉记者,“如果没有教育行政的强势推进,仅靠学校、教师自发地单打独斗,难有大作为。”除此之外,东阳还实施中小学“五表”公开制,《学校作息时间表》、《学校课程总表》、《教师任课总表》、《课外文体活动轮流表》、《班级每日课外作业量登记表》等“五表”每学期都要上网公布,在学校醒目位置公开公示,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阳光监督”。“减负”行动要成为人们的习惯,离不开检查督促,东阳市刚开始每年不定期开展多次推磨式大检查。现在,保证每年6月和9月两次“减负”大检查,形式为不固定抽查,并随机安排各校校长互相串门查,相互监督。

2010年,省教育厅出台新“减负令”后,东阳除了全面执行“六个严格”外,还设立了18所“带头示范校”,强化明查暗访力度,实行校长违规记分制,累计12分就地免职。

高压线下,东阳各中小学校严格作息时间,没有一所学校在双休日和寒暑假补课,“规范”二字已经深深根植在每位校长和教师心中。对于这一场异乎寻常的变化,不少校长体会颇深:“过去,开展‘减负’心里确实有点提心吊胆,但看到师生精神面貌改变,不仅有了信心,更有了内驱力。”

“智慧”理念武装头脑

最近,东阳有位另类校长在全国出了点小名气,被人称为“懒校长”:上数学课不带课本,没有书面教案,课后基本不留作业。但就是这样一个“懒校长”,他的学生参加10次学段数学过关测试,合格率均在98%上,其中6次达100%。甚至,他竟敢说出“上课向我看齐”这样的话。他就是吴宁镇五小的校长李成良。

现在,在东阳,像李成良这样的校长和教师越来越多,他们一门心思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讲究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切都源于东阳在全市学校开展的“智慧课堂、快乐校园”主题创建活动,以此努力打造以常态、简单、愉悦、高效为核心的“智慧课堂”,增强学生的学习力。

在打造“智慧课堂”的过程中,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却被东阳提到了相当高度:严控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全批全改,学生做多少作业,教师就必须批改多少作业。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一律不布置课外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初中学生不超过60分钟,高中学生不超过90分钟。

以往,有些教师喜欢搞题海战术,全批全改规定一出,效果立刻显现。既然作业量必须得少,“逼”得教师开始“精作业设计,减低效作业”,想办法“题海淘金”,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做最有效的题。

在横店中心小学,教师在备课时把作业设计当成重要环节,他们根据教学内容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对学生思维发展起不同作用的典型题目筛选出来,分层布置,为学有困难的学生布置铺垫性的作业,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拓展性的作业,为智力超群的学生布置超前性的作业。

沈兵告诉记者,打造“智慧课堂”,关键是培养造就一批智慧型校长、教师,增强他们“轻负高效”的内动力和执行力。

东阳确定了30名带头执行“减负令”的校长,让他们聚焦课程、回归课堂,常进课堂、听课评课,研究课堂、勤于反思,要求他们规范办学、杜绝违规,坚持上课、带头教改。

减负的重点与难点在初中,为此该市每年都举行初中校长“轻负高质”培训班,市教育局局长亲自担任班主任,与校长一起听课、实践和反思。

东阳一改过去单一评先评优模式,每年评选“轻负担高质量”示范教师,举办“轻负高质·智慧课堂”教学论文评选。

东阳还强化教师培训,让教师在“轻负高质”大路上走好走远。蒋凯跃形象地概括为“三飞工程”:即“雏雁起飞”工程,每年暑期教育局大胆尝试以“全封闭培训、军事化管理、初中化作息、自主读教材、独立写教案、面对面点评”为特征的全市新教师岗前培训;二是“群雁齐飞”工程,全市5000余教师、校长,按“轻负高质”原则,每年进行教师基本功比赛;三是“领雁高飞”工程,用“母鸡孵小鸡”办法,对骨干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脱产“草根培训”,创办“智慧型教师高级研训班”,探索“轻负高质”的基本特征与教学规律。

“文体”活动拓展智能

每天上午的大课间和下午的课外文体活动时间,是五年级学生小沈最快乐的时光。上学

经常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调皮淘气„„几年前,小朱身上的“坏毛病”一抓一大把。后来,小朱所在的东阳市巍山中心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组织了乒乓球队,小朱从班级里的“边缘人物”一跃成为“核心人物”,训练、比赛总是冲在前头,那些以前怎么都甩不掉的“坏毛病”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严格的制度制定了,但是搞“减负”,还需要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2006年2月,东阳市被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四部门命名为浙江省唯一的“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这让东阳教育行政部门豁然开朗:在校教学时间和学生学习时间都是个常数,“挖”出一块时间,让孩子们放飞操场,沐浴阳光,才有追求“轻负高效”办学的可能。

以“不求学生人人成为运动员或艺术家,但求学生个个提升身心素质和审美能力,为东阳学子的终身幸福打好基础”为目标,东阳采用了自上而下的办法,在一些相关的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甚至有着“铁腕”的味道。该市为此又统一了学生活动时间;上午全市所有学校安排25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下午第三节课后半小时为全市统一的课外文体活动时间,当天没有体育课的学生必须上操场活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

各校为学生精心设计了篮球、声乐等几十种体艺“菜单”,供学生自由“点菜”。在吴宁一中,记者看到该校课外文体活动安排格外详细,包括社团名称、场地、时间安排等,如篮球、跆拳道、羽毛球、书法、美术、象棋、文学社、摄影等,内容丰富多彩,不亚于高校社团活动。

宅口小学是东阳市一所山区完小,土质的操场中间,一块供学生活动的水泥地面,几个略显陈旧的篮球架,便是学校体育运动的全部“家当”。然而就是在这所设施、师资都不占优势的学校,走出了唯一一支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展示大会”的跳绳队。

为保障课外文体活动的规范性和有序性,东阳将“体艺2+1项目”纳入中小学整个课程体系中,成为全员参与的全校性教学活动,制定学生、学校、市局各层面的考核评价实施方案,实现课外文体互动的“简约不简单,持久保长效”。

每天一小时,学生动起来,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才能,更是拓展了各方面的智能。师生共同参与文体活动,大家都是“玩伴”,双方的关系也更融洽了。巍山高中师生长年坚持开展长跑活动尝到了甜头,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了,意志品德增强了。校长意味深长地说:“高考升学率最高的班级,就是平常长跑最积极的班级!”

在双休日与假期,家长也会陪同子女一起参与“阳光家庭共争章”、“体艺2+1项目”进家庭活动,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体艺2+1项目”成功实施近7年来,东阳中小学已实现“三个100%”:音体美课程完成率100%,学校课外文体活动开展率100%,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参加率100%。学生体艺素养和身心健康逐步提高,学生的心肺耐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每年田径运动会均有10多人次打破市各类纪录。

教育部体卫艺司艺术处处长万丽君视察东阳市时说,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如此加大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的比重,这在全国各地并不多见。省教育厅调研组实地调研后认为,“体艺2+1”实验给东阳学生带来的是脸上的阳光、学习的激情、生活的快乐,校园成了他们快乐的家园!

第五篇:变教为学

“变教为学”从哪儿做起?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构成的。如果教师“教”的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可以称之为“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这种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导并且贯穿始终,学生的活动是伴随着教师“教”的活动而出现的,处于被动和被约束的状态,缺少自发性、自主性和自由性。

一、教与学易

所谓“变教为学”就是把“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变为“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也就是把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活动,改变为学生自主或合作开展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贯穿始终。这种教与学的易位追求的是“让每一位学生受到关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发展”。“以学为主”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内容是以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呈现的。比如“直线、线段、射线”的教学,就可以设计如下四项学习活动:

查字典并记录每个字的意思(直、段、射)。

根据字典的解释,分别画出一条直线、一条射线、一条线段。与同伴说说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共同之处与区别。

想想成语“一望无际”、日常用语“一直走”与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什么联系。这四项学习活动的行为动作分别是“查字典并记录”“画出”“说说”和“想想”,动作的主体是学生。整节课的教学过程都围绕这四项学习活动展开,期间学生可以自发地提出问题、自主地操作思考、自由地交流分享。通过这些活动期望学生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共同特征“直”的含义,同时理解直线和射线“无限延伸”的含义,并且学会使用直尺画出线段。

“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可以概括为“导学、诊学、助学”。其中“导学”指的是引导学生的学习,导学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学”,也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明白自己将要学什么和做什么;二是“愿学”,也就是设法让每一位学生具有开展学习活动的动机;三是“会学”,就是让每一位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可能是自主的,也可能是合作的,不同的学生可能适合不同的学习方式。当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始后,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诊学”和“助学”。所谓“诊学”就是诊断学生的学习,“助学”指的是依据诊学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实施有针对性的帮助。诊学的手段主要是观察,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和困难需要记录下来,并思考解决的办法。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则需要实施个别的帮助。这一过程实际上是“课中备课”的过程,通过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与观察,为应当“讲什么”和“对谁讲”获取信息,使得“教”的活动更有针对性。对教师来说,“变教为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实现这种转变,就需要分析可能出现的困难。

二、“变教为学”难在哪里

“变教为学”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是教师潜意识中“不讲不放心”的心理。在与教师交谈过程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不讲怎么能会呢”。应当承认这是教师责任心的一种体现,每一名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够把学生教会、教好,因此为了学生的“会”,努力地“讲好”就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当遇到“讲了还不会”的情况时,就不遗余力地“反复讲”。如果遇到“讲了多少遍也不会”的情况时,就只能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或学习态度的抱怨和指责了。事实上,任何一位教师在“讲”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学生“或者没在听,或者不爱听,或者听不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讲就是无效的,也就是“白讲”。这种教师言语乏力的现象启示我们,应当寻求“教师少说话,学生多活动”的教学方法。

我国古代的《论语》中就记载了孔子的“无言之教”,当他向学生们表示“予欲无言”,也就是“我不想说话”的时候,学生们很不理解,孔子的解释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孔子所表达的意思是教师即便不说话,学生仍然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自己进行学习。凡此并不是对教师讲授的全盘否定,倾听应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教师的职责也不仅仅是知识的讲授,还应当包括“引导学生的学习、诊断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的学习”。这样才有可能使得教学活动更加有针对性,从而更加有效。而做到这样教学的前提是准确、精练地确定学习内容以及设计出可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影响“变教为学”第二方面的困难在于对教学效率的认识方面。在“教师少说话,学生多活动”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需要占用大量时间,而且学生通过活动所产生的多样化的结果或者想法需要时间进行展示和分享。这就使得原本一节课能够“讲完”的内容可能无法完成,给人的感觉是在确定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减少了,也就是教学效率降低了。如果把教学内容仅理解为教师讲授的内容,这种效率降低的现象的确不可避免。如果把教学内容理解得宽泛一些,不仅包括教师讲授的内容,还包括学生所经历的学习活动以及通过活动可能取得的收获和发展,那么就不能认为这样的教学是降低了效率。相反,学生通过活动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在活动中还提升了能力、积累了经验、感悟了思想等等,这些都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因此可以认为是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这种高效教学的前提仍然是学习内容的确定和学习活动的设计。

阻碍教师“变教为学”第三方面的困难是担心学生“做不出、做不对、做不好”,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往往会给教师一种挫败感,使得教学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其实这样的担心是不必要的。相反,这恰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契机。如果把“做不出”视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那么“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辨别困难找方法”的智慧以及“克服困难获成功”的体验,对学生的学习以及一生的发展都是重要的。同样,如果把“做不对”和“做不好”视为错误和失败,那么让学生经历“承受错误与失败的挫折”以及“对错误和失败的反思”过程,使得“失败成为成功之母”,无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有益的。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出现“做不出”的情况是由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不明白或者误解,这就警示教师要在学习活动的表述方面下功夫,这种表述应当明确、具体,切忌使用诸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样空泛的说法,这样空泛的表述会让学生不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和怎样做。

在“变教为学”的实验研究中发现,教师在应对学生课堂上不同于预设的“生成”时也存在困难。这样的生成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说错了,二是难以辨别说对了还是说错了,三是学生提出教师难以回答的问题。实际上出现诸如此类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应对时切忌急于指出正误、不予理睬或者立刻回答。可以采取的基本策略是“把问题还给学生”,也就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需要进一步思考结论背后的原因、结果产生的方法、此方法之外的其他方法以及问题的来源,对应的基本句型分别为“为什么„„”“怎么„„”“还可以怎么„„”以及“你是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呢”。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高阶思考(High Order

inking)”,另一方面可以让这样的思考与其他同学分享。准确的反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水平,二是对学生说法背后想法的准确诊断。而这些都与备课中对学习内容的确定和学习活动的设计有关。

上述困难可能会成为“变教为学”的障碍,因此就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切入点应当是从认真研究“学什么”和“怎样学”这两个基本问题着手。

三、备课应当想什么

对应“以教为主”课堂教学的备课方式自然是“备教为主”,就是把备课过程中思考的内容定位于“教师应当说什么和做什么”,期望把教科书以及教学参考书中的内容准确、全面地讲清、讲顺“。变教为学”需要改变这种备课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把主要思考的内容定位于学生应当“学什么”和“怎样学”,也就是要确定学生应当学习的学习内容和设计学生应当经历的学习活动。学习内容的确定要准确、精练,学习活动的设计要可行、有效。我国许多地区目前采用“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方式,基本思路是首先确定教学目标,之后依据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这种方式曾经受到质疑,理由是从目标并不能直接得到教学过程的设计。[2] 事实上,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过程的思考,都应当依据对学习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确定。如果把起点、活动和目标理解为一个学习过程的三要素(见图1),那么学习内容是贯穿始终并且蕴含在每一个环节中的。图1 学习过程三要素示意图比如,教学目标一般指的是教师或课程编制者拟定的,对学生应当学习的内容、程度以及通过学习能够获得发展的“期望(Expectation)”,带有教师或者课程编制者的主观意愿。这种主观的期望可能包括学生应当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应当经历的过程与应当习得的方法,以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可能获得的发展。而这些都是由学习内容的属性特征决定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活动的设计更是如此。这里所说的学习内容是由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数学知识中蕴含着的学习内容往往具有隐性的特征,是需要通过考察其本质性、文化性和关联性才有可能挖掘出来的。下面以小学数学课程中“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进行说明。所有“数(number)”都是人依据主观需要创造出来的,这种创造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客观基础之上。这样的客观基础就是客观存在的“量(magnitude)”。所谓量,指的是人所能感受到的“有大有小”和“可分可合”,或者叫作“程度差异”。比如,猎物只数的多和少,年龄的大和小,距离的远和近,平面区域或容器的大和小,温度的高和低,重量的重和轻,等等。量有两种类型,一种叫作离散量,比如苹果的数量、教室里的人数等;另一种量叫作连续量,比如距离、面积、温度等。对于离散量,为了比较多少,人需要“数(音:shǔ ;英译:count)”,自然数就是这样产生的。对于连续量也是类似,为了比较就需要“量(音:liáng ;英译:measure)”,其结果同样需要用数进行描述,描述的前提是确定单位,也就是确定“1”。因此“数”可以说是人创造出来用于描述“量”及其关系的语言。由于“量”是有大有小并且可分可合的,因此人们就有描述整体与局部大小关系的需要。比如,“半小时”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把一小时的时间看作整体,这个局部的时间是整体时间的一半或二分之一。这样的关系也可以反过来说成“一小时是半小时的2倍”。从这个意义上说,分数与“倍”是相对的两种同义说法。比如,如果说“甲是乙的2倍”,反过来与之同义的说法就是“乙是甲的二分之一”。基于这样的认识,初学分数的学生就应当经历体验这种语言产生的过程,并且与类似的语言建立联系。比如,如果以“倍的认识”作为认识起点,可以设计如下的学习活动:把6个小圆片分成两堆,让其中一堆的个数是另外一堆个数的2倍。用尽可能多的语言,说说这两堆小圆片个数之间的关系。其中第一项活动的目的是唤起学生对“倍”概念的回忆。第二项活动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对于描述两个量之间关系多种语言的回忆,比如“多2个”和“少2个”等等。另一方面可以引出与“加倍”相对应的“取半”,[3]在这样的活动中感受分数作为描述两个量之间关系的语言的必要性。同时,把分数这种新的语言与已经熟悉的语言建立起联系。类似的方法还有,如果以“元、角、分的认识”作为认识起点,可以设计学习活动“:用尽可能多的语言,说说1元与5角两张纸币钱数之间的关系。”如果以“时间的认识”作为认识起点,类似的活动为“:思考讨论1点半中的‘半’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多少”与“少多少”的相对关系,类比思考“倍”与“半”的相对关系,进而感受到“半”或“二分之一”作为描述量以及量之间关系的语言的必要性。

综上,备课应当思考的基本问题是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思考的基础是对数学知识本身属性的认识,不同属性的数学知识其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的设计是有区别的。数学课程中的知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依据人的需求与主观意愿所发明或创造出来的,比如前面论及的分数就是人发明出来用于描述量的语言。再如,小学数学课程中用于计算的“竖式”,就是人们为了减轻计算时的思维负担所创造出来记录计算过程的一种方式,[5]这种知识具有“人造”的特点,因此也就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不妨称之为“主观性知识”。主观性知识中所蕴含的学习内容以及需要经历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知识发生过程中所体现的必要性、发展过程中形式的多样性和形成过程中表达方式的统一性;除此之外,还应当包括与其他知识联系的广泛性以及应用的有效性。另一种是对客观存在的事实或者规律的描述与判断,比如“平面上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就是对平面上所有三角形所共有的一种客观事实的描述与判断。此类知识的特点是具有确定性,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妨叫作“客观性知识”。客观性知识和主观性知识的生成方式不同,自然导致其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差异。其中所蕴含的学习内容至少应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发现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方式,二是发现结果的表述方式,三是对发现结果的评估与确信,四是对发现过程与结果的总结、应用与拓展“。变教为学”教学研究首先需要研究如何准确把握这样的学习内容并将其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参考文献

[1] 轩辕轲.中华民族教育思想纂要 [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2):172.[2] Robert I.Wise.The Use of Objectives in Curriculum Planning: A Critique of Planning by Objectives.Curriculum

eory Network, Vol.5, No.4(1976),pp.280~289.[3] 郜舒竹,孙婷婷.加倍取半,算术之源 [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3(7~8).[5] 郜舒竹.回眸历史看竖式 [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3(6).

变“苦学”为“乐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