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关于物流业行政管理体制专题调研报告
编辑:清幽竹影 识别码:16-1122038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9 23:16:1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物流业行政管理体制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物流业行政管理体制专题调研报告

湘南国际物流园管理委员会

202_-8-1

11995年4月,郴州地区撤地建市,原县级郴州市改为北湖区。整个北湖区设置41个行政单位,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行政管理体制与各行政单位的职能及权限在不断发生调整,经过14年的发展演变,行政管理体制日趋完善、合理与科学。但纵横比较,我市的行政管理体制仍存在一定的弊端。

具体到物流业,与其相关的主要行政职能部门大体有如下几个:发改、国土、商务、建设、规划、环保、财政等,湘南国际物流园经过充分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物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为加强我市现代物流工作的领导和综合协调工作,成立由市政府主管领导牵头,市发改委、国土、商务、建设、规划、环保、税物、物价、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郴州现代物流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我市的现代物流工作,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加快我市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组织协调现代物流发展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湘南国际物流园内,与湘南国际物流园管委会联合办公,负责全市现代物流日常综合协调工作,负责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这种在市政府领导下的联合办公模式,通过各部门建立协调机制,能改善区域政策环境,简化操作流程,加快审批速度,1统筹规划物流产业的布局和加快物流产业的发展。

二、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开发区建设与管理的通知》(湘发„1998‟18号)第六条“对在编干部实行公务员管理。各地要根据所办开发区的实际情况,适当配备行政编制,如行政编制不足,也可安排部分事业编制;对在编干部实行国家公务员管理,一般职位也可实行聘用制”之规定,对湘南国际物流园管委会应实行公务员管理,配备适当的行政编制。并请求对湘南国际物流园管委会进行机构升格为副处级予以尽快批准落实。

三、以前,湘南国际物流园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出让金全部归市级财政所有,园区征地的成本也仅部分收回,而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15-20个亿的资金,这么大的资金缺口单靠园区融资无法实现,针对湘南国际物流园目前存在的资金短缺的突出问题,特请求市政府批准设立或委托湘南国际物流园设立土地储备中心,设立征地专用资金,湘南国际物流园规划区内土地出让所得全额返还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由市、区两级按2:8分成,加快失地农民保障资金返还,由北湖区转拨湘南国际物流园全部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各项税收五年内全留,五年后市、区两级按2:8分成,由北湖区转拨湘南国际物流园全部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四、湘南国际物流园身为八大省级物流园之一,却缺少与之相配套的综合管理权限,应比照有色金属产业园区、郴州经济开发区被赋予的综合管理权限,市、区政府赋予湘南

国际物流园相应管理权限,物流园管委会由相关部门授权或受相关部门委托行使市级计划、建设、规划、国土、环保、交通、项目审批、进出口业务和园区干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关责任。

五、要想真正用好34条,就要共享34条,市区各部门要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市里面的“三城建设”、“三创”,北湖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区是一个整体,不能人为的剥离。权力下放是关系到湘南国际物流园能否发展,能否快速发展,能否抢争发展先机,甚至能否最终生存下去的关键,34条中的第23条明确把湘南国际物流园列为湖南省重点物流园区,但是市直有关部门如不下放权利,重点这两个字根本就做不到,只是一个空谈,园区要开展工作,发改、经委、国土、环保、规划、海关、检验检疫、商检、等等这些部门都要涉及,园区管委会现在的工作效率是比较低的,因为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关系的协调上,君鑫物流城进展慢就是因为市规划、国土、建设部门卡得太死,没有做到先行先试,到现在为止,君鑫物流城项目用地还没调规,国土手续还未办理,所以要想真正用好先行先试34条,就必须体现出34条的精髓:敢想、敢试、敢干。建议在立项,招投标,环评、规划、用地、财政投资等方面,市各职能部门在法律法规范围内适度下放审批权,如确实不能下放的,可实行机构延伸、职能配套、平台前移、责权利相统一,把审批的过程延伸到

园区。把园区做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封闭运行。

六、目前,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已到了关键时刻,沿海地区为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有大量的传统产业要向内地转移,省里也把郴州定为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先行先试地区,这对郴州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但韶关,清远、何源等城市不会坐视不理,他们也会通过提供各方面的优惠政策有选择性的对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进行拦截,如果要在这一轮产业转移中争占先机,建议允许湘南国际物流园实行重点建设项目优先制。只要项目建设基本条件具备(如资金落实,符合规划、环保与建设用地要求,征地拆迁补偿到位,工程质监安监到位等),就允许项目先行开工建设,为项目建设设置“绿色通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提高审批时效,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从而加快郴州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

第二篇:交通行政管理体制运行调研报告

关于交通行政管理体制的调研报告

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琰

(202_年1月5日)

“十一五”期间,通过全体交通工作人员的努力,我县交通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公路发展迅猛,公路通畅通达深度进一步增加,公路养护与管理、交通安全运输管理与运输企业不断向前发展,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夺取“十二五”交通规划的全面胜利,加强交通行政管理力度,进一步提升交通行政管理和服务能力,现将我对我县交通行政管理体制运行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交通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

马边县交通运输局为“1+4”的行政管理体制,即:1个局机关,4个下属单位。局机关现有干部职工29人,行政编制12个,事业人员编制4个,工勤编制3个,零聘员工6人,外调人员4人,局机关内设办公室、财务股、工程股和运安股。下属单位有养路段、路政队、运管所和收费站。

二、交通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

(一)技术与行政矛盾。

按照职能,交通运输局负责拟定交通行业发展战略规划以及交通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和质量监督管理等。但现实中,交通局大部分干部是行政管理人员,而技术、业务人才却相当欠缺。目前,我局的行政干部中没有一个是交通专业毕业,工程技术人员中也仅有2个是交通专业本科毕业,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才十分匮乏,行政干部因不懂交通业务而无法更好的开展履职工作。

(二)编制与机构冲突。

交通部门职能多、工作量大,而编制却严重不足,且内设机构设置非常不合理。目前,内设机构仅4个,而交通职能却相当多且技术含量高。以我局工程股为例,目前我局工程股共有工作人员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人,编制在本单位的只有2人。此外,我局其它内设机构的人员也十分缺乏,平均一个科室只有3人,且有1人为外调人员。人员的缺乏和工作量的不断加大导致交通业务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三)体制与责权不一。

如县养路段、运管所、路政队和收费站,在职能中属县交通局管,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好管,人、财、物管理难度大的现状。县收费站属市直管,但责任县交通局就有,有责无权,造成交通工作协调难,工作开展难,行政效率低。同时,分散执法行政效率低。县养路段负责省道、县道和乡道的日常养护工作,但没有执法权力,发现损坏公路的行为只能在事后进行养护,有职无权。县路政队负责全县公路路产路权的维护,在执法过程中发现损坏路产路权的行为虽可

以制止并罚款,由于缺少人手和经费,导致整个交通路政工作难度大、工作效率低。

三、优化行政管理体制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指出“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是我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所在。根据我局实际情况,当前深化行政体制管理改革、转变部门职能,应围绕“扩大权限、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的目标。

(一)优化机构,提高效率。

1、增设规划计划股。负责编制全县公路交通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以及组织实施;负责本县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行业管理,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上报立项,并监督项目实施,管理交通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工程造价、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督;对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指导监督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

2、增设执法监督股。制订本县交通有关政策、法规的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负责交通法制宣传、行政复议和执法监督工作;归口管理交通行政执法及执法队伍建设;负责交通行业政策和法规的研究、咨询工作;负责局机关和指导所属单位普法教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3、改设运安股。将原先的运安股更名为交通设施和安全管理股。配合养路段、路政队负责本县道路交通技术及设施的规划工作;负责本县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等交通工程设施的设置、管理工作;负责本县道路交通工程设施的检查并督促养护管理工作;负责本县站场的行业管理工作,起草本县交通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政策、规范和技术标准;依法监督本县道路运输源头、公路建设及养护的安全管理,督促法人安全责任制的落实;负责组织本县交通行业的防汛、防震和消防安全工作;组织交通行业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和消防安全工作;负责交通行业的安全生产监察管理工作;负责机动车辆检测的指导和管理工作。

4、强化办公室。协助局领导处理日常事务,综合协调各部门、股室工作;负责文秘、目标管理和政务督办,组织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负责组织会议和文件起草;负责宣传、职教、统战、人事管理、档案、机构改革、信访、机要保密、接待工作;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负责内务后勤管理、爱国卫生工作;负责工会、共青团、妇女、老龄、计划生育工作;负责交通行业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及调查研究有关部门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执行情况;负责起草调研报告;参与行业改革等工作。

5、细化工程股。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以及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交通工程建设的法规和技术规范;负责编制辖区内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划,按编造公路、铁路、内港渡口码头的修建、改造计划,及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负责乡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比,加强对养护人员的管理教育,做好技术培训工作;负责乡村公路、渡口码头修建改造工程的勘测设计、编造工程预算,组织施工,检查监督和竣工验收上报工作;负责收集汇总工程进度、水毁等情况的资料报表。

6、优化财务室。负责交通行业发展战略研究;组织和综合拟定公路、水路交通行业中长期规划、道路运输行业发展规划、交通科技规划、计划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负责交通行业统计、预测和信息引导工作;负责局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保值增值的监督;监督管理全市水陆干线基础设施国有资产的使用;负责筹集、监督、管理交通建设资金;负责交通规费的征收及使用管理;负责有关专项资金、外汇、信贷、税收及利用外资的财务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公路、桥梁、隧道能行费项目的审定申报和站点的管理工作;负责局属单位和指导交通系统的内部审计工作;负责本系统财务和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负责规费征收的票据管理工作。

(二)增加编制,充盈人才。

对我县行政事业单位编制过紧、事多人少矛盾突出的状

况,积极向县人民政府争取更多的人员编制,特别要强化工程股这一重要技术管理部门的人才配备,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任务的需要根据交通运输局编制短缺的现状。力争将行政编制保持在12个,机关后勤服务数编制增加到4个,事业编制增加到14个。交通部门技术要求高,行业管理严,必须引进一些懂技术、懂专业的交通人才。为此,应增加编制,公开选任技术人才,充盈交通人才储备。

(三)权责一致,统一规范。

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水平,就要建立权责一政、责任到岗到人的责任机制,以增强行政机构和人员的责任意识,解决行政部门存在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

一是统一认识,抓领导。搞好行政工作领导是关键,提高领导的认识最重要。要通过会议,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宣传行政工作责任制的意义和目的,提高局机关领导、各股室和下属单位负责人的思想认识,打消顾虑,实现领导思想上的二个转变,即变被动应付,为积极主动;变要我搞,为我要搞,从而调动各部门实施行政工作责任制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和推动交通系统行政工作。

二是精心组织,抓管理。在调研基础上,结合交通实际形成了行政依据,行政责任,行政程序,行政目标等为主要内容责任书。在具体形式上,责任书分二个层次进行签定,先是由局法定代表人与被委托执法组织和部门负责人签定

责任状,然后由局各部门分管领导分别与各股室和下属单位相关人员签定责任状。形成层层签定责任书,人人肩上有压力,个个心中有责任的局面。增强责任感,提高服务意识,规范工作行为,提升服务水平。

三是完善配套,抓落实。推行行政责任制一要配套,二要强化考核,把责任制的内容落到实处。配套就是将责任内容进一步细化分解。制定《交通系统行政工作百分考核细则》,使行政工作责任制考核标准科学全面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强化考核就是要重点考核各项硬性指标。同时每年年中要进行抽查考核,年终进行考核评分,考评结果不仅同年终奖金挂钩,还作为年终人事部门考核参考依据。

二O一一年一月五日

第三篇:物流业调研报告(推荐)

我区物流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区交通局副局长邬勤平

近年来,我区坚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港口优势,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引导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完善现代物流设施和信息网络体系,加快培育现代物流市场,努力形成多层次、开放型、高效率的物流体系,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使我区物流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我区物流业发展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的物流企业主要还是以点到点运输为主,其运输的货物主要通过货代企业取得,没有拓展到运输的上游及运输下游,形成水水中转、水陆中转等完整的物流体系,层次相对还较底。

1、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随着大桥经济辐射作用的逐步体现,我区道路、港口、码头、站场、物流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此外,水、电、气、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备,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

2、海陆运输业发展迅速。近几年,海陆运输的企业数、运输总量、规模化程度、运输结构都呈现了优化发展的势头。截至202_年3月底,全区共有海运企业46家,船舶352艘,总吨位702209载重吨。船舶逐渐向大型化、多样化趋势发展;拥有营业性货运车辆4202辆,34126吨位,拥有集装箱企业49家,集装箱车731辆,21840载重吨。另外,海陆运输企业的运输区域不断扩大,部分海运企业经过多年的打拼,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份额,如德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舟山金宇船务发展有限公司在我区注册的总运力已分别达到12万载重吨和5万载重吨;中集国际集装箱货运有限公司在我区注册的运输车辆已达到160辆,并都已有了固定的客户群和较完备的营运体系。

3、物流市场培育加快。配合我区产业需求,给生产性企业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满足居民生活消费需求,一批物流专业市场正在加快形成。目前已建成了西码头水产品交易中心,汽车交易市场和船用钢材配送中心也正在加快推进。

4、物流发展政策环境不断优化。认真开展物流发展情况调研,相关职能部门通过主动走访物流企业,组织座谈交流,分析归纳物流企业提出的问题、意见、建议。综合各方意见后,区政府于08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海运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道路运输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意见,成立海运业协会和集装箱协会,建设海运大楼,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海陆运输企业发展壮大。同时主动对接《舟山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基本框架及构思》,加大物流业发展招商力度,加强我区物流发展区块的规划研究,明确今后几年物流区块发展的功能定位。

虽然我区物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是由于起点较低,市场容量有限,总体来说存在着规模小、管理粗放、机械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缺乏功能齐全、竞争力强的物流骨干企业,去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又对我区海陆运输企业造成了较大冲击,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还贷压力大等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物流基地规划布局

随着“338工程”、和邦化学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和落户,生产资料及产成品的运输与储备需求增长迅速,根据我区实际拟按不同功能定位规划布局四大物流区块:

(一)定海北部区块

该区块位于定海北部小沙、马岙、干览、临海一带,规划建设三个基地。

1、钢材、船舶配件物流基地。规划区块位于定海工业园区靠近小沙镇毛峙,西面靠近小沙海丰交通码头,主要向开发区及周边地区大中型企业提供生产资料和产成品的交易、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规划占地面积500亩,新建1-3万吨码头3座,总投资2.5亿元。

2、液体化工品中转基地。该基地建在马岙,总投资40多亿元,项目总占地面积1500亩,工程分三期建设。一期陆域占地总面积470亩左右,总投资近10亿元,建造5万吨级、3万吨级和1万吨级泊位及工作船码头各1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液化品集散中心。

3、水产品交易中心。位于西码头国家级中心渔港内,共有4个水产品交易市场组成,占地170亩左右,目前一期工程码头、交易大厅等已建设完成。

(二)金塘岛港口综合物流基地

该基地包括金塘岛及周边的大鹏岛、鱼龙山、横档山等岛屿.随着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宁波-舟山港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202_年该物流基地将满足大浦口250万标箱的吞吐分拨配送需求。在13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将建设临港加工园区和集货物装卸、仓储、加工、信息处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港口物流园区,充分利用和发挥集装箱运输及大宗物资运输形成的产业辐射能力,大力引进和培养现代物流企业,形成以国际物流为特色,大宗干散骨干品种为重点,带动区域和本地生产物流和消费物流协同发展的格局。目前已在启动围垦工程。

(三)定海西部区块

该区块包括双桥、岑港、盐仓一带作业区。

1、岑港海洋化工集聚区。集聚区现规划面积扩大为3500亩,已开发202_亩,入区企业有12家,主要有浙江天禄能源化工(在建)、浙江海洋石化等以化工类企业为主,规划建立化工品交易市场。

2、结合舟山大陆连岛大桥优势,规划在大桥出口建设二个市场。1)外螺头综合建材交易市场,规划占地500亩,新建3万吨级、5万吨级码头各一座。2)双桥汽车物流中心,规划占地200亩,总投资3亿元,预计建成后年交易量达10亿元,形成集汽车及其配件的销售、维修、仓储、配送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物流基地。

(四)南部诸岛区块

该区块可利用岸线较长、水深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规划定位为原油及成品油储备基地。目前已规划在大猫岛建立成品油储备基地,新建3-5万吨级码头2座,规划用地500亩。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成品油运输、中转、储备基地。

三、客运集散中心建设规划

1、定海客运集散中心。该项目位于我区盐仓街道,规划占地165亩,总投资2.17亿元人民币,是集长途客运、城市公交、货物中转、商贸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站场。连岛大桥通车后,它将成为舟山进出大陆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流结点。

2、金塘客货运集散中心。该项目占地50亩,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客运中心将于今年9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3、册子客运中心。占地12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目前已形成会议纪要,明确投资主体,预计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四、下步工作打算

今后一个时期为我区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以企业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为重点,以降低企业内部物流成本和培育龙头企业为目标,以企业改革、对外招商合作为动力,促进现代物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具体抓好以下5项工作:

1、依靠典型示范作用,深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要进一步总结推广各种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经验,让更多地企业真正看到优化物流管理的潜力与效益,积极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方法,把物流管理更加深入广泛地开展起来。鼓励部分海、陆运输企业向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为广大生产型企业提供生产资料、产成品的运输、仓储、加工包装等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2、依靠大集团带动战略,加快培育物流产业。在物流企业发展中,重视培育大企业大集团,逐步解决企业小、散、弱、差等问题,提高物流业务的聚集度和服务水平。传统交通运输企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发挥特色优势,增强服务意识,拓展经营发展空间,加快转型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支持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引进国外省外有实力、管理经验丰富的物流企业。

3、依靠实施品牌工程,提高物流企业影响力。积极培植“物流名牌”,突出物流品牌的宣传与完善,提高其美誉度和影响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增加业务收入,遵守诚信原则,为打响物流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4、依靠规划引导作用,搞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全市物流产业布局,准确定位市场,积极融入宁波、上海等长三角城市物流圈,结合区位优势,由区职能部门牵头组织物流规划编制工作,明确物流发展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工作措施,按照规划布局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加速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

5、强化物流行业协会作用和功能。支持物流行业协会发展,依托海运业协会和集装箱运输协会两大平台,发挥其制定行业管理规范、推广技术标准、交流行业发展信息、沟通和联系行业内企业等作用,进一步促进行业自律,营造良好的行业秩序。

五、物流业发展的几点困难与建议

1、物流专业人才欠缺。物流业集运输、仓储、调度、信息化管理等于一体,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从我区现状来看,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相当少,急需外向引进人才。

2、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配套,但我区目前的物流基础设施还难以满足“建设大物流”的要求。例如码头设施,目前等级较低、数量较少、缺乏与物流基地相配套的专业性货运码头,已经成为制约物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而省交通厅的资金补助有限,对此建议区政府能安排物流业专项发展基金,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四篇:城区行政管理体制状况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城区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城区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能体制、领导体制、城区街道的层级管理体制等,其核心是各机构间的职、权、责的配置问题。本调研组通过对我区城区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调研,试图摸清xx城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总结出其运行的特点,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xx城区行政管理体制现状

(一)xx城区行政管理体制概况

xx城区源于原江北县城两路镇。到202_年6月止,xx城区(北部新区除外,下同)主要包括双凤桥、双龙湖、回兴、龙溪、龙山、龙塔6个街道、44个社区居委会。在空间管理上与街道平行的还有空港工业园区、xx市现代农业开发园区、两路工业园区、空港新城等4个开发管委会。xx城区管理实行在区政府领导下的“条块结合”管理模式。市、区政府各职能部门依法对城区管理行使单项管理职能,开发园区通过土地征用在街道内部分区域实施开发建设及相关行政管理职能,街道对城区管理履行综合性职能,社区居委会履行居民自治职能。我区现行的城区行政管理体制,总体还是适应xx城区发展需要的。

(二)城区行政职能管理机构

1、市、区级职能部门。目前,xx区具有城区管理职能的部门分市政府直属和区政府直属两大类,按其履行城市管理职责的分工,又大致有11个小类。第一类是城区规划和建设部门。包括区规划分局、区城乡建设委员会、区国土分局、区土地储备中心,主要对城区发展规划、建设和土地资源利用实施行政管理。第二类是城区市政环卫部门,即区市政委,主要对城区市政设施、环境卫生、综合执法履行管理职能。第三类是城区生态环保部门,包括区园林绿化局、区环保局,主要负责城区园林绿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行政管理工作。第四类是城区交通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有区交通管理委员会、区交警支队,主要对城区公交客运、运输、交通秩序进行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第五类是城区经济发展管理部门,包括区发改委、区经委、区商委、区外经委、区中小企业局,主要承担城区产业发展的规划管理和服务职能。第六类是城区社会事业管理部门,包括区教委、区卫生局、区文化局、区体育局,主要对城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第七类是城区民生管理部门,包括区劳动保障局、区民政局、区房管局,主要履行城区居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供给等民生民利的管理服务职能。第八类是公共安全管理部门,包括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司法局、区安监局、区信访办,主要负责城区治安稳定、安全生产等行政管理。第九类是城区人口与计生管理部门,包括区计生委、8个城区派出所,主要负责城区人口流动管理与人口生育管理。第十类是市场管理部门,包括区工商局、区质监局、区食品药品监督局,主要对有形商品市场进行行政管理。第十一类是其它管理部门,包括区行管办(含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和城区内的7个便民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城区居民和法人的行政审批服务职能。

2、城区开发建设机构。城区开发建设机构始于1984年底的龙溪开发。开发建设机构根据城区开发建设的需要设立、变更和撤消,是区政府直属的“一级开发、滚动发展、独立核算、自求平衡”的特殊经济开发实体。目前,开发建设机构有空港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两路工业园区、空港新城管委会。各开发建设机构在规划建设区域内,全面行使城区发展规划、建设和管理职能。

3、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属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但实际上已履行了基层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对辖区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与管理全面负责。

4、社区居委会。城区6个街道的社区居委会共有44个。社区居委会是城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下,行使本社区由居民自治的议事、决策、协调、服务和监督等职能。

(三)xx城区行政管理的主要特点

1、纵向三级管理。xx城区行政管理呈三条纵线的三级管理结构体制。第一条是“一个政府三级管理”的综合行政管理纵线。即一个区政府、6个城市街道办事处、44个社区居委会,三级行政管理部门各自履行自己的城市管理职责,形成三级城区综合行政管理纵线。第二条是“一个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专门行业管理纵线。即一个区政府、50余个区级专门职能管理部门及其下设各街道办的站所,三级专业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形成三级城市专门职能管理纵线。第三条是“市级多个行政主管部门三级延伸管理”的城区专门职能管理纵线。即市政府专业管理职能部门(如市国土局、市地税局、市公安局、市交警总队等)、市政府专业管理职能部门驻xx的分支机构(如xx区国土分局、xx区地税分局、xx区公安分局、交警xx支队等)及其下设各街道的站所,职能三级延伸。“三级纵向管理”形成了“市区共治、条块合管”的城区管理体制。

2、横向块块负责。从横向看,xx城区行政管理空间按街道、开发建设机构辖区切块,各街道办事处和开发机构在各自的“领地”里按其职能实施行政管理。在开发区,街道办事处负有为开发机构提供征地拆迁、社会稳定等工作服务的责任。按照“属地原则”,街道办事处和开发机构对辖区内城区管理,应当负起全面责任。

3、纵横条条主导。城区行政管理,市、区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握有“人、事、财”权,在城区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均处于支配地位,理直气壮地通过上收机构和人员,下放事权和责任,使块块服从其“领导”。街道和开发机构面对法律地位的缺失,仍然以主人翁的姿态对“条条”进行“协调”,以“责任人”的身份承担起“条条”应当尽的义务和责任。这是xx城区管理体制的实质特点。

二、城区行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区行政管理职责不够细化,落实到位有一定难度

xx城区管理中“市区共治,条块合管”这一体制特色,在实践中暴露出不少弊端。问题的症结主要是市政府对xx城区管理的职权与责任,职责虽然明确,但是落实到位仍然存在差距;区政府职能部门与街道、开发机构管理城区的职权与责任;市、区行政主管部门与街道、开发机构、社区居委会在城区管理中的权责也需进一步界定。在市、区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职权与责任关系方面,如城区湖库管理、住宅装修、油烟排放等等,存在共管又不管或难管的领域,解决问题时执行到位有困难。在“条块结合”的结合部,工作责任细化不够。由于城区行政管理职责的划分不够精细和准确,互为前置条件,上级代替下级,块块条条推诿扯皮,无所适从的现象就难免随时发生。

(二)条条之间缺乏统筹协调

在我区,市、区主管部门之间还存在纵向职能独立、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现象,说起来齐抓共管,做起来扯皮推诿,使城市整体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如双龙湖公园的建设管理问题,公园建设由区城建委负责,园林绿化由区园林局负责,水面管理由区农机水利局负责,水体污染监测由区环保局负责,污染物排放设施及各种附属设备设施的建设管理由区市政委负责。而区环保局一旦监测到污水水质超标,究竟由谁来牵头处理?环境监测排污费的收取由区环保部门负责,而城市排污基础设施却属于市政部门管理,超标污水会对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造成严重损坏,这就形成了“收费的无力管理”、“管理的无权收费”的现象。公园排污设施建设又由市政部门立项,建委负责建设,互相牵制。类似的问题还出现在交通执法与交警执法、工商执法与药品食品监督执法、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与文化市场执法等多个方面。有些事情好像多部门谁都可以管,但谁牵头就谁组织,谁就要出钱、出人、出车、出力,部门经费又是财政包干使用,结果谁也不愿牵头,谁都不愿管。

(三)条块管理权责不对称

“条条有权难办事,块块管事没有权”,这是城区行政管理中市区行政主管部门与街道、开发机构关系的现实写照。条条管理点多面广,鞭长莫及,不得不依靠块块发挥作用。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理念,我区把城区行政管理的大部份责任放到了街道和开发机构,有的甚至放到了社区居委会,但是,管理权限和管理经费却没有随之下放。有权的不管事,管事的没有权,有钱的不管事,管事的没有钱,让街道、开发园区和社区居委会感到十分无奈。

(四)行政管理手段单一

在城区管理的运作中,目前我区的行政管理手段还比较单一。各相关职能部门比较习性于依靠行政命令、行政审批、行政检查、行政执法等行政手段来进行管理,缺少更加灵活、更加优惠的产业政策,缺少市场化运作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出市场的调控功能。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将城市管理的规划、建设、管理、监督的职能集于一身,缺少科学的监督控制机制,这样就很难确保以公众利益为主的政府目标的实现,从而导致许多本来应该通过社会中介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及市民群众自己来解决的问题,仍然由政府出面包揽,把过多的社会责任和事务矛盾集中到了政府。比如在环卫作业、绿化养护或其他管护作业方面,没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没有实行企业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导致其服务能力和利用率较低。

(五)行政管理信息公开不够

现代城市管理必须坚持信息及时公开。公开城区管理信息,是城区政府的法定责任,也是依靠社会组织和市民有效参与城区管理和监督的前提。目前,我区在xx广场设置了电子显示屏,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对城区管理信息公开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从今年上半年发生的松树桥中学女生死亡事件处理等问题看,行政管理信息公开仍是政府一大软肋。

三、加强城区行政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理清城区行政管理职能

城区行政管理,必须坚持分级管理、政事(政企、政社)分开、权责一致、精简高效、管理精细的原则,及时清理和界定各个管理机构的职能。一是应明确界定xx市人民政府、xx区人民政府、街道和园区三个层面的城区管理职能,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用法律或政策形式明确各个管理层级的具体事权和责任,防止任何层级盲目运用行政资源进行非科学决策而不负责任的现象发生。二是按照“大部门体制”改革精神,及时调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职能。建议区政府设立xx区城区工作管理委员会,加强城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协调工作,把相应职能部门合并。城区工业经济部门、商业经济部门、农业经济部门等等,可以分别逐步合并。城区湖库管理、市场管理、执法管理等多个部门多头管理的重点事项,建议归并给一个最能履行其职能的部门统一管理。三是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社分开的原则,把可以交给中介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各种自治组织去做的事项,从政府部门中分离出来,并及时精简这一部分职能。

(二)加大简政扩权力度

加强xx城区行政管理,必须在市、区两个层面的简政扩权上下功夫。一是要积极向xx市人民政府反映和请示,把有利于xx城区管理的工商、税务、国土、质监、药监等市级分字号部门下放给区县管理。二是区政府要主动向街道放权,进一步增强街道办事处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执法谁负责”的原则,将区级部门在街道设置的站所队下放街道管理;将街道中小学归还街道管理;加大向街道进行行政审批委托和行政执法委托力度,从而彻底改变街道办事处是各个职能部门的“突击队”、“保洁队”、“群众工作队”的形象,确保街道在城区管理中真正肩负起属地管理的责任。建议成立街道城管综合执法队。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将部分执法权转移或委托给街道城管综合执法队,减少区级部门执法队伍人数,充实街道执法队伍。区政府职能部门的执法队伍行使专业执法权,街道办事处城管综合执法队行使简易执法或程序执法权,部门专业执法机构负责指导、检查、督促街道的执法工作,即对市容环境卫生违法行为、园林绿化违法行为、无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违法建设、无照经营行为、损坏或侵占道路桥梁违法行为等进行简易查处,填补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的执法管理空白。

(三)强化街道对城区建设工作的参与度

一是要建立健全街道参与城市规划制度。街道要与规划部门协调配合,广泛收集社会各阶层对城市规划建设的意见,最大限度地从规划上完善现代城市的功能,从规划上提升xx大都市的形象,从规划上提升xx大城市的文化品味,从规划上体现出城市文明的意识和需求;要参与拟定城区开发建设计划,对城市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各项专业规划,应有全面的了解和建议,尤其对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功能分区、基础设施、重点建筑等应有建议权。二是建立开发机构和街道办事处的协调工作机制。我区城区开发建设主要由开发机构实施,建成后把城市管理权又移交给区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城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可建立开发建设以开发机构为主,社会事务管理交由街道办事处负责的管理体制。街道办事处的工作重点是为开发建设服务,应建立长期的开发机构和街道办事处经常性沟通、交流、协作、共同管理的工作机制。

(四)切实加强社区组织建设

一是要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并充分发挥其在城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要将社区居委会的阵地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并由开发建设机构建设并无偿提供给社区居委会使用。要理顺社区居委会管理体制,区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指导社区工作,切实防止社区居委会过度行政化倾向。尤其要防止区级主管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将职责内工作任务下交给社区居委会,并加以检查考核的作法。区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和街道,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引导社区居委会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主业”上探索创新,发挥社区联系居民的纽带作用,把老百姓的矛盾解决在社区,构建和谐社区,努力夯实xx城区管理的组织基础、社会基础和工作基础。二是要积极培育社会组织,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社区居委会建设管理的氛围。强化社区志愿者组织建设,建立志愿者注册、档案、常规服务、活动计划、培训等一系列制度,稳定和壮大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参与社区居委会建设和管理的作用,共同为社区居委会建设贡献力量。三是要加强物管公司的管理和业主委员会的培育,切实发挥其在居民小区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五)引入市场机制

要与市场经济充分衔接,发挥市场的调控功能,提高城区管理中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营水平。比如城区绿化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就是做好规划、提出要求和标准,然后进行指导、验收、监督,而具体的绿化工程和管理工作则可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公开招投标,择优选定建设及管理单位。城市清扫保洁工作也可不再由市政委一包到底,完全可以下放街道社区,通过市场招投标,交由专门的保洁公司来打理。

(六)依法实现信息公开

对城区教育、水电气供应、环保、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公共交通、市政设施的改造、新城规划建设等与市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信息时,要充分利用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及时主动公开。区政府要强化监督和保障信息公开的措施,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信息公开工作考核、评议和责任追究制,区级主管部门和监察机关要对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于不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七)重视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区城区管理和国际国内发达城市相比,在城市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奇缺,开发建设中招商、建管、核算运行型人才匮乏,综合素质高的行政审批、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等方面的人才不多。为此,建议区政府要加大城区行政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一是要有海纳百川、求贤若渴的精神,敢于走出去面向海内外高端人才抛出“绣球”;二是要与国内外的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联系,加强专家级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三是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加大自培力度,积极鼓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开创城市管理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第五篇:关于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调研报告

推进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激发基层活力,用好人力资源,提高行政效率,对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现行基层行政体制是在1998年撤销地区建立开发区,撤销开,乡镇之间干部的适时动态交流可有效保持基层队伍活力。体制调整后管理方式没有及时跟进。致使基层干部处于“块状分割”形态,干部流动存在“三好”“三难”现象:即“上好动下难动”(科级以上流动易科级以下流动难);“进好动出难动”,“内好动外难动”(行政体制内流动易,事业向行政流动难)。有的乡镇建区8年来,除个别干部提拔调动和调入区级单位外,乡镇间交流基本没有。个别干部缺乏危机意识和进取精神,队伍缺少活力,基层又无手段,只好望洋兴叹!

(五)分配政策需要完善

分配缺乏灵活性。基层政事难分,工作统一做,却“政事不同酬”;村组干部报酬无统一规范,各地差别过大;实行全市公务员津补贴政策,实职与非领导职务津补贴基本无差别,一线干部任务重、责任大,连工作话费补助也没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线干部的积极性。

(六)村民自治任重道远

村组集体经济薄弱甚至“空壳”,村民自治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较差;村居规模扩大村组干部工作量成倍增加,然而有的村干部报酬偏低(每月仅250元);村民自治决策执行中缺乏约束手段,《村规民约》实施不力,有的流于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还不规范。

三、对策建议

(一)精兵简政,建立集约高效的行政体制

“精兵”势在必行。不“精兵”就不能从根本上减轻群众负担,不“精兵”就无从提高行政效率。“食之者众”这类非常问题需要用非常措施来解决。要下决心通过“强村弱乡”、“诱导创业”等多种形式精简分流富余财政供养人口。

“简政”大势所趋。随着免除农业税、村民自治、依法行政等国家大政重大调整,基层政府职能从“催粮催款”、“刮宫引产”式的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必将加速推进。“简政”是必由之路;我区5000多人的原蒲花乡改由居委会管理的成功实践,湖北咸丰县、贵州雷山县的“大乡镇制”的经验有力证明了“简政”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交通信息条件进一步改善,干部素质的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增强,“简政”条件日趋成熟。“简政”要与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随着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舟白机场陆续开通,阿蓬江流域开发的深入推进,作为武陵山区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逐步凸显。与国家“大部委制”改革相呼应,建议在科学论证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行政区划。撤并部分基层行政单元,适当扩大乡镇及村(居)建制,大幅度减少街道、乡镇数量,相应增大街道、乡镇管辖村、居范畴。在此基础上适度减少干部职数,大幅度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乡镇行政中心尽可能沿渝怀铁道、沿高速公路、沿阿蓬江流域布局,加速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更好促进“三沿”产业发展和冯家、濯水、阿蓬江镇城市绵延带建设。根据城市扩张要求及舟白、正阳两镇行政职能的特点,有必要及时将其转为“街道”建制,并相应调整其称谓和职能。

(二)深化改革,建立高效便民的管理机制

明晰各级事权。职责不明,“政事不分”,老是“打麻子账”,就谈不上职能转变。科学界定乡镇政府职能,合理划分区与乡镇的职责权限,从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社会管理出发,选择“条条管理”或“块块管理”的具体模式,不宜“一刀切”。基层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化乡镇的服务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规范委托执法。市、区党委、政府应从严掌控部门与基层“责权利”的综合平衡,“责任委托”的同时,人财物等执法资源应向下作相应的倾斜分配,要研究制定市对区县、区对乡镇的委托执法财政转移支付等配套政策,真正建立起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系。

转变领导方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的关系,农村产业发展要从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或行政命令、包办代替的惯性模式转变到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和通过经济及法律手段间接调控经济的方式上来;政府重点是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让基层政府从“有限政府无限责任”状态中解脱出来。

健全服务机制。解决边远乡村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是政府面临的繁重任务。基层政府要通过做好“便民代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把为民办事全程代理纳入乡镇的重要日常工作。行政富余人员优 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先充实“办事”队伍,建立覆盖城乡的代办网点,建立健全包括组织领导、目标考核、经费保障等统一的制度和政策。把“便民服务”真正办成百姓满意的民心工程。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要尽量向农村倾斜,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业扶助、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设;公安、司法、国土、法院、工商、税务等实行片区管理的部门要调整优化机构布局(如增设代办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三)解放思想,创新干部管理机制

创新制度。建立与两级体制相适应的干部管理制度。完善乡镇间、乡镇与区级部门间的科级以下干部有序流动制度。在一个地方工作满未达“改非”年龄的,原则上应进行交流。每年给乡镇一定的“优秀者正向交流”、“末位者逆向交流”的指导性指标。努力建设一支开拓创新、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基层干部队伍。

畅通出口。区县归并形成干部数量过大,结构不合理是一道“马拉松”难题。然而换一个角度审视,作为一个特殊的移民城市,区县归并后留存了一大批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政策得当,可以转化成一笔宝贵的财富。学习温州“全民创业”的发展理念,借鉴河南商丘市“经济大发展、全民大创业”的做法,出台“工商零注册”、“按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给予买断性补偿”等宽松的工商登记、信贷融资、税费减免等创业配套政策,鼓励财政供养人员辞职或离岗创业。形成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力、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推动超常规跨跃式发展。

唯才是举。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人,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建立行政与“参公”单位人才互动机制。行政单位公务员缺编,同等条件下,可优先从熟悉农村工作的事业干部队伍中补充。

(四)调整充实,建立科学公正的综合考核机制

基层考核要坚持“富民为本”的基本宗旨,按照“分类指导、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民意、公开结果、接受监督、赏罚分明、推动工作”原则,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类别:按照区划类型及不同的发展基础和生产条件,可将原街道、中心镇、其他乡镇三类合并为街道、乡镇两大类考核,将正阳、舟白两镇纳入街道考核范围;

考核内容:突出区委区政府全局工作和乡镇政府职能的重点,增加民生、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项目适当精简,一般性常规工作改为单项评比。

考核结构:为鼓励基层创造性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独特的资源优势,可按“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改善考核结构。

考核方式:要“官考”与“民考”并重,“自评”与“互评”结合。更加尊重民意,增大基层群众及辖区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参与度。考核结果经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简化过程考核,重在最终绩效。

(五)整改机构,创建科学公正的分配激励机制

职能重组,政事分开。深化乡镇综合改革,通过分流、改制等方式理顺事业与行政间的分配关系。按行政性、纯公益服务性、经营性等标准重新调整界定乡镇事业机构性质。将财政、社保等具备典型行政性质的机构划归行政序列,将农业服务中心、文化卫生服务中心等承担的安检、执法、统计等行政职能剥离并入行政机构,符合条件的相应人员转入公务员序列,其工资分配参照行政标准执行。

试行公共服务采购制。总结推广公共卫生服务券制度经验,试行公共服务政府招标采购制度,赋予服务对象以选择优质服务的权利,形成政府公共服务的竞争机制,有效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干事”。

规范村居干部待遇。在撤并减少乡镇和村居建制基础上,由区政府按村居规模和乡镇财力状况统一制定村居干部报酬的分类标准和补助办法,区级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制定津补贴配套政策。高度重视普遍性倾向性的干部思想动态,在执行津补贴统一规定前提下,研究制定更加合理的地方性补充政策。

(六)统筹规划健全规范基层自治机制

加强村居自治的基础建设。研究制定村(居)委建设方案,统一建设标准,纳入《城乡总体规划》。通过村居投劳、区乡投资等办法,用2至3年时间使村(居)委的工作环境明显改善;

加强和改善基层自治工作领导。基层政府对村务工作要少一些行政干预,多一些服务引导。少干一些干不了、干不好、“戴着碓窝唱戏”的事。

民主自治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研究制定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与鼓励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并重、激励城镇有经济实力懂经营管理的能人下乡进行土地集约经营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村组集体经济,为村民自治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关于物流业行政管理体制专题调研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