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几点体会1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体会
内容提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的教学的策略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学习方式上的改变,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的。
关键词:情境,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方法。
过去,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可学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此,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教学的有效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那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结合我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创设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情境。
1.事导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的起始阶段,能否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用“孙悟空分饼”的故事导入:一天,孙悟空把 1
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师傅和师弟吃,他先把一块饼分给师傅唐僧。师傅说:“悟空,先给我半块吧,那半块留下来,免得路上挨饿。”悟空就把饼平均分成2份,给了师傅1份。猪八戒看见了,嚷着说:“1份太少了,我要2份。”于是,孙悟空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4份,给了猪八戒2份。沙僧一看,急着说:“师兄,每天都是我挑行李,我最辛苦,我要3份。”孙悟空听了,便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6份,给了沙僧3份。猪八戒看见了,气得大叫:“师兄偏心!我要4份!”当学生们被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时,教师设问:“小朋友,你知道谁分得最多吗?孙悟空这样分公平吗?猪八戒要4块,孙悟空该怎样分呢?”由此引导学生展开操作、观察、思考、交流、验证、探索,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精神愉悦,又较好地激发了认知冲突,为后继教学埋下了伏笔,一举多得。
2.课堂上让学生多动手动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把圆分为四等份,八等份,十六等份,然后再拼一拼,看看有什么发现?
通过学生边动手,边动脑,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认识和掌握了探索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增强实践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变“学会”为“会学”。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数学
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如《百分数应用》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中打折、购物返钱、买几赠几的商场促销方式,进行对比练习,不仅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又在应用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这一方法。如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
(一)》时,我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数后,一一写下。这些数有些乱,怎样把这些数整理整理?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学生纷纷说:一位数为一类,两位数为一类,三位数为一类……;或者整十数为一类,不整十数为一类,整百数为一类,不整百数为一类……;单数为一类,双数为一类……虽然孩子的分类有些笼统,有些幼稚,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但对于学生来说,每一种分类方法都是他们自己的发现,甚至是创造,如果老师不放手,不让学生去讨论、去合作学习,就不可能得出如此丰富的分类结果。我肯定了他们的分类,接着问:谁知道40、56和100是由什么数组成的?是整十数还是不整十数?学生纷纷说:“40是由4个十组成的,还可以说是由40个一组成的,是整十数。56是由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是不整十数。100是由十个十组成的,是整百数。”问:“300是由什么数组成的?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生一说:“300是由300个一组成的。”生二说:“300是由30个十组成的。”生三说:“300是由3个一百组成的。”真不简单。我说:一百一百地数,3个一百是三百。那么8个一百是多少?一个学生举手说是八百。又问:“一千是几个百组成的?”同桌数一数、说一说:“一百、二百、三百、四百……八百、九百、一千。10个一百是一千。”我再让学生小组讨论:300、800是整百数吗?一千又是整百数吗?一千是几位数?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这个学习的过程,从而获得不同的收获,并使每个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巧妙运用激励评价,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时时刻刻存在,在评价学生时,鼓励性语言要公正而不失偏颇。学生有了进步,教师要不失时机,进生鼓励表扬,当学生不能回答教师的提问时:“不要紧,仔细想一想,你能回答出来的。”通过这样来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勤于思考,一定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有意识地使用鼓励性语言,融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学生受益匪浅,教师的威信、可亲可敬的形象就会植入学生的心田。
五、适当选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教法;相同的内容、相同的课型,由于各自的风格不同,习惯不同,教法也不相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思维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低年级偏重直观操作学习法,高年级偏重于知识迁移学习法及尝试学习法等。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教法,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都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它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教学中要尽量从内容上求异,从题材上求趣,从形式上求新。要加强直观教学,充分运用电教手段,扩大容量、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屏幕上光、色、形的变化,能给学生以新奇的刺激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从激发学生获得成功的欲望入手,通过教师引发性的谈话,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调动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如教学《年、月、日》,教师可通过“年、月、日,同学们平时听说过吗?老师有几个问题不明白,谁能从这张月历上给我一个正确的答呢?”的谈话引入新课,然后出示月历和思考题①一年有几个月?②每个月的天数是一样的吗?有几种情况?③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哪个月是28天?④这一年一共有多少天?⑤每年都是365天吗?(出示闰年月历)这一年有多少天?⑥根据一年的不同天数,年可分为平年和闰年,怎么判断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呢?⑦为什么四年中就有一个闰年呢?让学生眼看、脑想、手算,通过独立思考后获取知识,感到成功的喜悦。寻找、发现、认识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法,使学生愿学、爱学,才能在较短间内掌握所学知识。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多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改变以往教师,学生之间单向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证。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情境创设
欣山镇中心小学 古金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 的情景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然而,新课程下的一些数学课,情境只是为创设而创设,只图表面热闹,有的甚 至成了说话课,夹杂了太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缺乏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结合自身的 教学实践,就如何创设情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认识。
一、创设趣味情境----开启学生的乐学大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推动力。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的创设趣味情境来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使 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记得教六年级数学中的“鸡兔同笼”应用题的时候,我利用视屏创设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画面:很多美丽的大公鸡和不同 颜色的兔子在草地上来回不停地跑,画面上看到的是满地的脚,还能听到咯咯咯的鸡叫声,学生看了这动画就哈哈大笑,我接着出示条件和问题:这里有鸡和兔一共 是50只,但脚呢却有108只,请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呢?学生立即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学生很感兴趣地投入到这条题目的思考过程中去了,很快正确结果就出 来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多媒体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等,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给学生创设的是形象生动的有趣的问题,以“趣”引“思”,使学生处于兴奋积极的思维状态。在探求问题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优化了教学过程,增强了教学效果,把学生引进“乐学”的大门,打开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 ”的康庄大道,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之 一。
二、创设情感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白居易在《与之九书》中说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就是说最能感动 人心的首先是人的真情。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师生关系好,彼此心里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
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事先知晓有两个学生当天过生日,我先去蛋糕房买了盒蛋糕,从电脑里下载了生日快乐歌。上课 了,我打开音乐,带领学生一起唱起了生日快乐歌,让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在指定学生按小组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的时候,学生很活跃,完全沉浸于幸福快乐 中。这节课上,学生的注意力是那么的集中;回答问题是那么的投入,手总是举得老高老高;讨论问题的时候是那么的热烈。可以说是全身心地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之 中。下课后教室里还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声,有学生还冲着我喊:“谢谢您,王老师!”课后,我认真想: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非常和蔼温馨的合作交流的氛围,带给 了学生热情,学生也就能带着强烈求知欲和无限的感动积极地参与 到学习中来,发挥着他们的自主性,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这样的课堂取得的效果是很明显 的,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
三、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悬念具有很强的诱惑力,悬念设置于课的开 头,可以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悬念设置于课的结尾,则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悬念是牵制学生思维的线,小学生好动好奇又好 胜,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悬念,来诱发学生产生揭开问题秘密的思想意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例如在教 “年、月、日”这节内容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就设置这样一个悬念:有一位老爷爷,他到2008年才过他的第18个生日,你知道他到2008年有多大吗?全班 一下子讨论开了,在学生急于想知道老爷爷为什么只过18个生日的原因时,老师向学生出示课题“年、月、日”,并解释说如果学完这部分知识,你就会明白了.这种悬念的设置,令学生兴趣大增,急切地想第一个了解原因,使学生带着炙热的追求随教师进入了认识过程情境之中。
四、创设问题情境——拨动 学生的思维之弦
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质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创设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情境,不仅会激 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出示 一组数:“8,80,800”。教师问:“谁能用‘=’把这三个数连起来?”问题一出来,学生就感到很新奇:800比80和8大,怎么能用“=”连起来 呢?学生急于想找到答案,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诱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时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8米=80分 米=800厘米。”有的说:“分别加上元、角、分”等等。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呢?”学生一听思维更加活跃,争先恐后 地说:“8米=8.0米=8.00米„„”教师接着说:“像8,8.0,8.00这样的数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小数的性质。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由无意到有意,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在活动中萌发创新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 维。
五、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 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话很富有哲理。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 不会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 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例如在“利息税的计算” 的教学中,我先要求学生自己到附近的银行调查了解当前各种期限存款的利息,在银行里,学生向银行工作人 员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要交利息税,交利息税的意义是什么,不同存款年限的利息之间差别,存款本金的利息和利税有什么样的关系以及怎样求存款到期利息税等 等问题。我还布置了回家后帮助爸爸妈妈或邻居计算家中存款所得利息、利税和到期后的取款额的课外作业。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 来,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并提出各种疑问,还能让他们逐步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小开始用数学眼光 去看待周围的世界,对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效能主要是引趣、激疑和 诱思。虽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数学学习仅凭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也不必每节课都去联系实际,都去创设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为此,课堂教学的 情境创设要以真实性前提,并要以“发展性”作为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让数学课堂教学在适度改变其枯燥乏味面孔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最终折服并受益于数学的理 性思维。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实际生活经验以及教学内容而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乐学、爱学,并被数学本身的魅力所吸引,从而真正提 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丰富多变的课堂活动设计成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之一。然而,在这些活动的背后,不少却露出浮华,流于形式。让人感受到了热闹,却很少让人心动、记忆深刻。究其原因,许多课堂的活动仅为活跃气氛而设计,缺少深刻的挖掘,没有触及到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那么理想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可以利用朴实的素材、朴实的课件、朴实的语言、朴实的评价演绎一堂堂让人赏心悦目的高效课堂。我更加深信朴实,能让数学课堂更精彩。数学的真谛在于简而美,如何才能将朴实的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自身的教学感受与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体验,有以下粗浅的认识:如果让真、朴、诚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让数学课堂返璞归真。所谓的真就是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境创设简洁真实、朴指教学方法力求简朴实用,诚指教学评价中做到简明真诚。正是这三者可以支撑起朴实的数学课堂,让课堂更精彩。
一、教学情境简洁真实良好的教学情境设置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如果牵强、盲目地应用教学情境效果会适得其反。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其衔接性和连贯性特征更加明显,因此,数学教学情境应该建立在学生学习起点上,只有真实才会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生联系,激活个体的认识。同时简洁、真实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尽快地投入学习、交流活动中。为了实现简洁真实教学情景创设,需要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教学情景设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联系已有的知识从已知到未知的循序渐进是数学教学需遵守的最基本原则之一。已知是学生学习未知的基础。因此,联系已掌握的知识结构,创设简单、学生可接受的教学情境是最有效的方法。如在执教《千以内数的认识》时可以设计三张数字卡片:0、1、6,让学生自己任意摆一个三位数,试着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比一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关注起点,让教学自然流畅。
(二)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设计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如在《百分数的认识》教学中,可用两个瓶子,一个为矿泉水瓶,另一个为果汁瓶。课堂上,学生们很好奇,他们天天见的瓶子,但从未认真去看上面的成分比例。于是,让学生看看两种饮料成分比例,并进行比一比。通过瓶子的标签认识,学生知道了百分数的表示方法和应用。用两个瓶子为百分数的教学做了铺垫。
(三)设置问题探索情景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或生活中熟悉的事情为素材,将数学知识点加工成问题情景,而且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希望和乐意去解决的,自然而然的吸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应用的思考。比如说,学习百分数的知识以后,创设这样的一个情节,首先需让学生明白商场促销打折的百分数含义,商场开展文具促销活动,购满30支笔打八五折,购满20支打九折,20支以下每支2元,如果有45位同学想买笔,请问如何购买最划算?这样联系教材和实际生活的问题,学生是喜欢的,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并进行了数学的应用探索。
二、教学方法简朴实用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新课程改革中涌现出一系列的新方法如:模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自学辅导法、研究性教学法等等,这些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对提升教学效果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这些方法往往不具普适性,只针对某个特殊问题,或某堂具体课来说是有效的。但对于数学的学科特性来说,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才真正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数学教学的最基本手段,不受课程内容的制约,信手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就从教学媒体、教学工具及教学语言三方面,探讨如何将一些简朴实用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
(一)以板书为主,课件为辅多媒体课件已成为现代教学不可或缺的工具,有效的数学课堂并不反对课件的使用,但反对夸大课件的作用。事实上,数学课重视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盲目使用课件可能会让学生抓不清主次,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而且,课件代替不了教师的板书,尤其是数学教学,教师用板书一步步的推演,学生获得的是一种过程体验,这是多媒课件无法比拟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板书往往比课件更具体,更有亲切感。数学课堂中,利用课件的作用只是辅助性的,并且是要用在特别的情景下,特殊的教学内容中。而朴实、有效的课堂却贯穿于普通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教师的真功夫。往往就一支粉笔,一个推导,一句提问,就可将数学课堂演绎的十分精彩。
(二)学具教具身边找越简单的学具和教具,学生越容易理解,也越容易自己试验和模仿,这对学生思维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这么说数学的学具教具就在身边。如在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中,用到一张A4的打印纸,问学生这张纸的面积如何计算?学生自然的想到长乘宽。当我用剪刀将打印纸沿对角线剪开,变成了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再试问学生,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学生很容易联想和推导出三角形的计算公式:长乘宽除以二。一张纸简单的演示,学生轻松的理解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语言力求精炼简约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严谨和准确是其主要特点之一。这就要求数学课堂语言能规范、简洁和明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言简意赅、防止含糊不清,通过精炼简约的语言传递数学思想。如,对于描述定理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成立,如果描述为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等式仍成立,这样就会出问题。又如,关于倍数的表述方面,增加了、增加到与倍数一起搭配使用时要严谨,增加了指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的部分,而 增加到指在增加后总的结果。因此教学过程中,从细微入手,潜移默化,通过严谨的语言为学生规范的数学表达打下扎实基础。
三、教学评价简明真诚良好的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同时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学评价需要由结果评价转向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课堂中积极的教学评价不要吝啬,但也不要太多太滥,否则赞扬就会贬值,失去了激励功能。简明指出受表扬的行为,并不是用一句你很棒了事。需要从中挖掘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及思考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能力,并真诚明确的点出来。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教学过程中,给每个学生发一个纸质的三角形,让他们计算三个角之和的度数,大部分同学用量角器,分别量三个角的度数再求和。但也有同学将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还有同学将三个角按顺序分别描在一起。对于大部分用量角器求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学生,需要表扬他们基础扎实;而对于撕下三角形的学生要赞扬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对于通过画画来求和的学生要赞赏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具体的能力与表现提出针对性的评价和表扬,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强化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因此,用简明、真诚的评价语言需要指向学生优秀的品质,落在课堂关键的地方,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精神焕发,精彩不断。综上所述,针对数学简而美的本质特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简洁真实的教学情境、简朴实用教学方法,以及真诚地实施教学评价,能让数学课堂实实在在,诚诚朴朴。朴实的课堂,不仅留个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同时也为教师留下更多的空间去观察学生的所思所想。总之,多一份实在,少一份喧哗;多一份真诚,少一份敷衍,朴实,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第四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体会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体会
盛翠香
(八面通林业局中学,黑龙江穆棱 157500)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作为教师应该时刻以“亲其师,才能信其师,学其理”的理念为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灵活机动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和探索新方法、新手段,使学生、教师、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以便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道德感化 感悟 教学艺术 灵活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一堂高效的数学课,最亮丽的风景,应该是学生的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和有效参与。在参与中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不断产生创造性的火花。而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以趣激学,使学生从行为到内心都积极地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使每个个体都成为学习共同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教师作为有深度,有广度的引导者,怎样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讲究课堂艺术、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结合17年的教学实践,粗浅的谈点体会。
一、以德服人,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道德言论固然重要,但“仁德”的行为所赢得的声誉(“仁声”)则会深入人心,不依靠言辞,也不仰仗武力,而凭借自身的道德表率感化学生。让其“亲其师,信其道”,内心乐于接受教育,自觉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益。
例:2017年4月29日,我的母亲脑出血病危入院,情况凶险,看着昏迷不醒的母亲我心如刀割,另外家里还有瘫痪在床的八十岁老父也需要人照料,看护人手严重不足。大家都让我近期请一段假先把孩子们的学习放一放,我有所动摇,但一想起班级的孩子们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咬咬牙毅然决定扛下专门晚上看护老人的重担,白天坚持给孩子们上课。几日下来,我的脸色灰黄、眼圈发黑,孩子们察言观色侧面了解到了我的情况。那一天是周六,上周一的课,上午我有两节课,下午是学校放月假的日子(因为学校属半封闭式,每月要放一次假)。每次到了这天,孩子们因为着急回家,都心里“长草”,听课质量都会相对差了一些。而这一天课堂上除了我的讲课声却出奇的静,教室墙上石英钟的走动声显得格外刺耳,孩子们个个双目圆睁,精神抖擞而又满脸的一本正经,就连班里的“睡神”、“调皮大王”、最爱想家的此时也都像一个个钉子一样坐在那儿听着我讲课。那是一节整理复习课,我一如既往的讲着,课上孩子们与我互动频繁,听课效果超好,下课铃响了,还有一道习题没有讲完,以往有些着急赶车不耐烦听课甚至爱提前让家长请假不听课的孩子们,此时也和其他同学一齐要求:“讲完吧,老师!我们打车走,赶趟!”当我把题讲完,还未来得及说下课时,孩子们起立齐声说了一句:“祝妈妈健康长寿!”此时,我鼻子一酸,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孩子们用努力学习来回报我的真心,这就是道德感化的力量!
二、以趣激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提高教学质量,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创设有趣的情境,让本来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易于接受,玩中有学,学中有乐。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曾说:“小孩子天性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实践表明,将知识溶入到游戏中,学生乐学、快学,也会轻松学。情趣盎然的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也提高了课堂的高效性。例如:在教学“集合”时,可采用“猜拳”和“抢椅子”的游戏,让8名同学“猜拳”,被淘汰的4人站在一边;获胜的4人接着做“抢椅子”游戏,由于4把椅子4个人无法抢,所以观众同学中再选1人组成5人来抢4把椅子;游戏结束,用两个呼拉圈分别套住玩两种游戏的人,但有4人既参加了“猜拳”也参加了“抢椅子”用呼拉圈怎么套(解决)呢?学生思考,顺理成章的将这4人用两个呼拉圈交叉套在一起,突破了本节难点,两圈重合套住的4人既参加了“猜拳”也参加了“抢椅子”,而交叉圈外的同学只参加了“猜拳”或“抢椅子”。这样的游戏教学让学生们乐此不疲,兴趣高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灵活教法,充分发挥创造性,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教师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要精心设计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正所谓“教无定法”,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不仅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注重实效性,学为所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数学的内在魅力,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性,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获得自信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借鉴平时跟班听课、网络听课中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和教学策略,结合笔者17年教学中的点滴感悟,提高课堂高效性,笔者尝试有效的有如下方法:
(一)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高效性
多媒体作为当今社会,课堂教学的主流呈现方式,对它的利弊众说纷纭。而它在课堂上所呈现的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多维性和高效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师一言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多种感观,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年、月、日”这一课时,为了加深“二月”这一特殊月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可以播放课件:一颗苹果树上结满了十二个红通通的标有数字1至12的大苹果,树下有两个分别写着“大月”和“小月”的大筐,让学生随机摘苹果分放到两筐中,而其中写有数字“2”的苹果无论怎样摘也无法放到以下两个筐中,这样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轻轻松松就记住了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且牢牢记住了大小月份的分类,突出了本节重点,突破了难点,较之传统的讲授效果要好很多。
(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进度,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以及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进而寻求适宜的教学方法。
1、运用自主探索式学习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感性认识
数学不仅是思维科学,也是实验科学。而假设和猜想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环。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课时,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在教学中借助教具和学具,改变以往接受学习或只通过演示得出结论的做法,多给学生探索、动手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试验探究过程,在探索中自主发现规律,可以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获得他们生活经验中缺乏但又必须掌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观察“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后,再大胆猜想它们的体积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关系,通过实验操作得到数字结论,这种形式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形式。实践表明,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更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并收到良好的课堂效率。
2、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知识,学生死记公式,可一到实际应用就错误百出。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学生易错之处授课时发明一些简单易记的方法。如:教学乘法运算定律这一课时,学生总易出错的题:(8+40)×25,学生做时易写成8×25+40教师授课乘法分配率(a+b)×c时就可以说a和b一起去c家做客,初次见面,出于礼貌c要与a和b分别握手(相乘)即:8×25,40×25,然后一起迎接进屋添“+”号。千万注意:不可以只和一个人握手,那样很没礼貌。这样学生课上对易错部分就会记忆深刻,做题时出错率会降到最低。
3、运用“竞赛式”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竞赛式”方法把竞争意识引入到教学内容中,用比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采用比分制,开展个人竞争和小组比赛争胜的教学形式,如在在复习课中可以开火车或分小组必答题和小组抢答题两个模式,小组记分,哪个小组做对的题多,得分就多,哪个小组就获胜,对于做错的难题可请所有人进行回答,答对加分。学生回答完毕,老师对同学的回答进行总结、补充,对不完善的内容进行纠正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这样还可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三)运用有的放矢的练习法,巩固知识反馈调节,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清晰而深刻的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持久地储存在记忆中,在练习中再现出来,教师从中获得反馈信息,以便了解教与学的情况,进而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课堂教学中可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设计一些阶梯性判断题和选择题,让学生集体快速手势判断(对的打√,错的打×),集体口头选择正确答案,而教师要对反馈信息予以及时的评价,并对教学活动做出恰当的调节。这一方法对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习品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数学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以“亲其师,才能信其师,学其理”的理念为指导,灵活机动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钻研、总结,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教师、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上是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中的一点粗浅看法,希望与大家一起切磋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和探索新方法、新手段,以便共同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作者简介:盛翠香(1973-),女,黑龙江穆棱人,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讨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知识与科技的日益更新,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我国进行得如火如荼。基础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必须要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为主,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志趣,以学生主体发展为本,以行之有效的策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高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氛围;生活情境;小组合作探究;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是引导小学生对数、数字、图形、公式等各种相关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是为日后初高中和日常生活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的科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所以,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内容、策略等应当有所优化与革新,以此适应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以此迎合新课程的深化改革。
一、以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不仅在于教师的教法,在于学生的学法,更在于课堂教学的整体环境和氛围,良好、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良好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稳定师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状态,可以鼓舞和振奋师生的内在情绪,可以改变紧张的师生关系,可以减轻师生的心理负担,从而达成数学知识传授的有效目标,达成师生情感的层次递进。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数学竞赛等形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实现师生有效行为的内在激发。
二、以贴切生活的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求学的欲望
新课标改革的基本理念强调数学的教学必须与生活实际相连接,只有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并轨,才能使数学教学面向生活,使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因素,是连接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纽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生活为原形,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素材,为学生创设现实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现实表象,进而挖掘数学潜在的本质规律,实现生活化向数学化的内在转化,实现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例如,在小学数学《元、角、分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单独去商场或超市了解商品的相关价格,并亲自尝试如何购买东西,再通过课堂上模拟购物,相互交流,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的体验过程获得准确、清晰的“元、角、分”的概念,体会到数学的内在魅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和应用技能。
三、以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主体的竞争意识
小组合作教学是改变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止化等教学弊端的高效教学形式。以灵活的小组合作形式取缔机械化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讨论取代教师一言堂、一人堂的传统讲授模式,以小组合作探究转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体自主探究的局势,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勉互励。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达成数学知识内在本质的剖析,达成数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升华。例如,在小学数学《长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长方形的长面、宽面与长方形的面积之间的联系与关系,让学生在松弛有序的时间与空间中放松思维、深化知识、强化技能。
四、以优选信息技术拓展数学教学的内容与范围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守新课改提倡的开放性与科技性原则,必须将信息技术作为数学教学的侧面辅助支撑,以信息技术的现代化、集成化、统筹化、视听一体化等优势优化教学活动、弥补教材缺陷、精简教学结构、完善教学效果、拓展教学范围。例如,在小学数学《梯形》的相关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图片或是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现梯形的多面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形象的指引下探究梯形的内在本质,让学生在图形与动画之间的相互转化下体验数学的趣味与魅力。
总之,作为小学教师,应时刻反思教学中的弊端与矛盾,应时刻坚守基础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应以科学的、先进的策略为指导,以此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
参考文献:
龚夏凤.小学教学“综合与实践”有效教学案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