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婺源县教研室 江新华
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新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与探究)之一的合作学习,已逐渐被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引入英语课堂。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给英语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而且培养了学生集体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发展了学生的交际与审美能力;与此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
一、对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认识
美国教育界名士乔依斯和韦尔在《当代西方教学模式》一书中指出:“教学,就是创造由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作用、社会关系、活动类型、教学设施等组成的环境”。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1、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所谓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就是在自我监控下的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原有基础提出来。其次,学习方法自我选择。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的自由选择空间。第三、学习过程自我调控。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所需要的时间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有差异的。第四、学习结果自我反馈。改变传统教学中复习巩固大多是教师简单复述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做法,把学习结果反馈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述所学句型。这种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2、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是: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学生应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3、探究学习的条件。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是探究学习的本质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要有探究的欲望,探究要有问题空间,要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的空间。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例如,探究学习既可能是自主的,也可能是他主的,既可能是个体探究,也可能是合作探究。由此可见,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这三种学习方式的恰当组合,至于如何组合,则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
二、慎重选择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
1、合理分组: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但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既将男生和女生、学习较好的和有困难的、性
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学生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可以采用按座位就近组合或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两种形式。每组4—6人为宜。每周应该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广的交往空间。
2、规范操作:小组中活动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在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人,而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的,人人机会均等。教师注意协调小组人员的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学生分工明确,各尽其责,以便更好地合作完成任务。师生对中心发言人的评价不是对其个人的评价,而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必须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的充分交流和表现的机会。
3、明确任务:开展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非常重要。相对个别学习,课堂上小组合作的形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学会人际交往,优势互补,促使个体的社会化,也有便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提高教学质量,但并不是说,所有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如果教师提出记几个词汇或朗读一段文章这样的任务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教师必须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例如:以Go for it!七年级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一课为例,笔者把教学的重、难点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以make a survey 这一任务让学生四人一组开展调查访问活动,完成表格: People Age Birthday _______’s father_______’s mother_______’s brother_______’s sister„„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表格的信息,共同完成本组的汇报内容,最后让本组本周的汇报员代表该组向全班进行发言。因为,该任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小组合作,实践证明,这样的小组合作有真实的意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用心照顾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这里所说的“弱势群体”指的是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障碍的学生,即学习困难生。学习困难生跟其他学生一样,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想法,也希望别人能聆听他们的见解。新课程要求英语教学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除了关注学优生的成长之外,也要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笔者把帮助学困生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比如:笔者发现性格内向的学困生John不大愿意跟组内成员交流与合作,经细心观察,发现该生与别组的Mike同学相处非常融洽,为了不影响该生与其他同学的交往,笔者借调整组员的机会,把他安排在热心而且具有一定耐心的Mike 那组,并私底下要求Mike以“一帮一”的形式帮助John。自此,该生的笑容灿烂了,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高涨了,成绩也慢慢地进步了。在小组活动中,笔者还特别要求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能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尤其让学习困难生能有所表现。为了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在评价方面也给予他们一定的照顾,如:特意设置“最佳突破奖”来鼓励那些在合作学习中取得进步的学困生,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营造宽松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乃成功之母”,从而增强合作学习的乐趣。
另外,教师还应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更有成效。
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以评价促发展,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特别是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应尽量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否则,在评价过程中将极易挫伤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当然,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恰当地点拨学生的“盲点”;要根据合作内容上的差异,改变小组的组成形式,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新鲜感。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和探索,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定会得到提高,从而为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做出贡献。
第二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总结
课题自开题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身到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中去,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深对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理解,实验教师借助常规研修课、校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深化理论学习,提高理性认识
我们认为推动教师观念的改变,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学习。为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与实践不流于形式,我们坚持将不断的学习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通过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除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还经常召集数学学科教师对照案例进行探讨。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研讨,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合作学习走向深入。
二、强化调研评估,促进合作交流
通过汇报课例、听课、参与活动、现状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检查、指导课题研究的实施,并以此作为过程性评估的依据。要求教师汲取经验教训,总结得失,进行反思,促进合作。
三、在课题的研究中,大力倡导协作的风气,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形成科研合力。并达到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为此,课题组成员定期进行典型课例、心得体会交流。
四、采取的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法:深入课堂,对案例中的小组合作活动的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作考察,特别是学生学习的参与面及教师参与调控的力度作定量与定性的分析。
行动研究法:对小组合作中值得探讨的事项,如小组如何分工、组间交流方式等,课题组成员在个体的研究实施后,再进行交流与实践,在行动中验证。
五、研究的策略
1、改变以往选取实验班及确定实验教师开展研究的形式,在校内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班级、学生作为实践对象,边运用实践,边研究,边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而进行扩展,把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全校学科教师为研究者,逐步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2、课堂是开展合作学习的主阵地。在课题的实施中,我们立足课堂,把每一次的合作课堂都作为研究的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和提炼。
3、把学生作为研究的主体。挖掘资源,让学生在愉悦的合作活动中体悟合作的价值,增强其合作的主动性,使之具有良好的合作心态,掌握合作技能。
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实际操作问题,也是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讨、去研究。下面结合我校实践,谈谈我们在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中几条比较重要的策略。
1、小组合作学习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的目的,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产生需要合作学习的欲望,实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李亚杰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就是一次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的探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教师教授学生新知识的时候,都是自己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些什么,要掌握些什么。而这节课不是李老师自己说,他是让学生说,问他们想学些什么?在学生自主思考、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把各组的意见综合起来,形成班级的综合意见。学生们经过讨论达成了一致。他们都想了解以下四点:
1、百分数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学百分数?
2、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3、怎样去写百分数?
4、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不同?这样一来,学习目标明确了,教师知道怎样去上好这节课了,学生呢?因为老师是引领自己去探讨自己想要学到的东西,所以学习的兴趣也就有了。
2、科学的组建合作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此外,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激励者、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操作者等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例如:王桂玉老师在让孩子分小组学习“认识钟表”时,小组内有“教师”,有“学生”,有“记录”,还有“裁判”,学生的分工非常明确!;又如:在开展数学活动课“小小商店”时,孩子们相约带来了玩具、书、文具等物品,教室里开张了近十个小商店,有经理、营业员、收银员、、顾客……教室里热火朝天但秩序井然。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如果不分组,如果不分角色,全班一起做这样的游戏,局面真不可想象。
3、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因为不是什么学习的内容都需要合作的,否则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就成了画蛇添足。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有一定探索和讨论的价值。如当学生对探究的内容产生了兴趣,但仅凭个人操作无法完成的时候;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我思考,探索有困难的时候;解决一个问题,方法多样的时候;完成一件事答案多样性的时候;回答一个问题,回答不全面或者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这些都是值得进行合作学习的有效时机,教师如果正确地把握住了这些时机,去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就是有效的。在张春杰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堂课,当我、她要求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1/4,学生折的方法不一样,种数不一样多时,她就把学生分成4个一组,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再由各组向班级汇报,班级共享成果,这节课中既有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又有师生间的合作学习,合作都是选择在学生需要合作的时候进行。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既引进了良性的竞争机制,又达到了成果共享的目的。
4、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行为。
良好的合作行为既是合作学习开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合作学习所追求的一种教学目标。合作学习过程中,因为学生都是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合作,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都不尽相同,所以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交流,每个学生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论自己的见解,敢于向别人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同时也要乐于回答别人不懂你懂的问题。这也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和敢于求助,乐于帮助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个集体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专心地听别人发言,尊重别人的发言,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但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建议和接纳行为是不可忽视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从众心理,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养成良好的建议和接纳习惯。以上这些良好的合作行为需要教师对学生悉心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与方法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探讨,合作学习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更为突出,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但不管是怎样的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是有效的、实效的,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引导者,促进者。
5、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
我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象这样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6、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与指导,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7、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它还应与其它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特别是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合作效应。因为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王桂玉老师在教学《9加几》时,当“还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提出来后,她没有急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先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她说:“孩子们,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点数法、接数法、凑十法……象这样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非常必要!
通过半年多的研究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推动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全面展开。在合作中建立起来的生生间、师生间的真诚友谊、积极互动,使校园氛围更加融洽和谐,充满人文情怀。同时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和研究,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学生层面上,良好的合作意识已经形成,合作技能得到提高。在合作学习中健康的情感态度,掌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均得到提高。他们在合作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合作的意义,体会到合作的价值,在合作中张扬个性,凝聚了内力,学会了合作。总之,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这一课题实验的研究,我们还处于摸索阶段,我们要通过研究,真正形成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有我校特色的、高效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新模式,既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又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要继续加强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的研究。由于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还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因此,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阅读有关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的经验材料,提高自己驾驭这种新课堂的能力,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教师指导合作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三篇: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英语课程总目标。在教学中,我为了能够有效的完成英语课程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始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并力求有效。在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过程中,我认为,要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有效性,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有效的备课
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备课。在初中阶段,每个年级、每个班级的学情有所不同,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备课,并制定适合自己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到达有效必须要备《英语课程标准》、备方法、备学法、备学情、备问题设计等。只有做到有效备课,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有的放矢,才能使小组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二、有效的设计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在一节课中需要设计几个问题放在小组中进行合作,问题难度的大小等。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材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2-3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问题不要过多,问题难度适中,难度的把握要大于个体,小于群体。如果问题的难度小于学生个体,学生自己就可以解决,没必要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如果所设计的问题难度大于群体,也就是说超出小组集体研究能力的范围,小组合作也研究不出来结果,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就达不到有效,即合作学习无效,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就更谈不到了。只有有效的问题设计,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果,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师所制定的目标才能得以完成。
三、有效的分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说,每一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的可持续发展,小组有效合作学习重在分组和小组成员的分工。
我在研究的初始阶段,在小组分组和小组成员的分工方面,考虑的不够周全,没有进行分组,更谈不上小组分工了。问题提出后,就让同学们合作研究,结果场面十分混乱,班级几十个小喇叭一起出声讨论,声音嘈杂,还有的同学溜号,不务正业,唠嗑,更有甚者,个别学生趁乱打闹,使课堂秩序难以调控。
为此,学校领导和科研室的同事及时帮我进行了诊断,本着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的方法,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调整。首先,进行有效分组,班级按座次前后桌4人一组,全班分成若干各合作小组,由于有的班级余数不足4人,那么,就将他们分在其它组中。其次,在分组过程中,注意了组与组之间学生的知识、语言表达、整理材料等方面的能力,力求组与组之间能力水平差异不大,必要时打乱座次。第三,分组完成后,就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任务到人,责任明确,小组内设有小组长、中心发言人、记录员、纪律管理员等,组内成员的职位不固定,采取轮换制。通过这种有效的分组和责任分工,使每个学生都有活干,小组成员各司其责,相互帮助,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及同学之间的友谊,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四、有效的倾听
在有效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严格课堂教学秩序,在一个小组成员发言时,其他同学就不要说话,要仔细倾听别人的发言内容,并将他人发言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分析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如果需要,要对发言者所阐述的观点进行恰当的补充和评价。
五、有效的调控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活动起来了,教师的位置在哪?是不是学生活动时,教师就可以置身事外。我认为,学生活动时,教师应参与到各小组的活动之中。这时老师的角色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当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出现难度的时候,或者合作学习的场面出现混乱时,教师要对学生活动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调控,并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有效调控,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民主氛围的形成,有利于师生的教学相长。
总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使我的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乐学、会学,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增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友谊,教学成绩不断提高。
第四篇: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一般比较注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交流,缺乏师
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忽视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而合作学习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意义的描述与分析,说明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加大学生语言实践量,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内容 学习方法 积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传统英语教学已滞后,跟不上时代需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是当前在学校课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它要求把学生的“交往活动”即“合作学习”纳入语言学习活动中。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合作学习成为课改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不仅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而且也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与基本理念
1、合作学习的含义
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追求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一种教学模式,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有指导地进行小组教学,通过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使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最佳化。它强调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展开真诚的合作,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还可以从同伴身上获取知识。
2、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1)互动观合作学习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边互动,不仅要求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
设计进行整体把握,分配学习任务,控制教学进程,同时要求教师关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帮助。
(2)目标观在小组活动中,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讨论,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在一起合作融洽、效果突出时,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就会更多,学的也就更加愉快,从而达到认知、情感与技能均衡的教学目标。
(3)师生观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合作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从学生主体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师生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4)形式观在教学形式上,合作学习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5)情境观合作性的情境,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们会意识到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小组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这是一种“利人利己”的学习情境。
(6)评价观合作学习将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1、合作学习的内容
合作准备课前发言。课前几分钟的“Free talk”是课堂常用形式。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每天一个学生轮流做,容易流于形式。为了使值日内容丰富多彩,使更多学生得到锻炼,教师可以事先适当地提出“Free talk”的主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让学习小组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然后在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报告学生或小组组员集体表演等形式进行。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
合作预习新课。教师事先把预习的内容及要求告诉学生,让小组同学根据要求查阅生词、预习对话或课文及语法要点,经小组讨论,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做成一份组内笔记。
然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评,逐一解决疑点。由于是小组合作,教师有时还可以提出难度稍高的预习要求。
合作表演对话。学生学完一段对话后,一般要求他们角色表演。如果单纯地照本宣读,易使人感到乏味。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进行这一活动的关键是教师不能布置任务后马上进行,应让学生有时间准备,最后从读音是否标准、对话是否有感情、表情是否自然、表演是否得体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选出最佳小组。为了小组的荣誉,每个学生都不甘落后。一般来说,英语成绩好的学生都乐于承担内容较复杂的角色,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不甘示弱,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每个组员都能在小组活动中充分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教师比较各组的表演,表扬表演得好的,对较为典型的问题做适当评析,并帮助表演有欠缺的小组分析原因,引导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下次演得更好。
合作完成作业。传统的英语作业往往以书面形式由学生个别完成。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改变过去单一的作业形式,力求作业多样化。如听写单词句子、写英语小作文、与外国朋友通信、阅读英文书籍、表演对话、制作英文贺卡、编辑英语小报等。这些作业可以个别完成,但小组合作完成效果更好。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感受到集体智慧的力量,分享了成功的喜悦,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做作业的乐趣。
合作订正错误。每次单元测验后,教师会讲评试卷,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但由于学生错题类型各不相同,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内讲解所有题目,怎么办?可以在小组内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成绩中等的学生相互探讨,共同订正试卷上的错误。这样能营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学习、探索、研究问题的氛围,树立对话式、互动型的教学形式。
合作学习单词。在英语教学中,词汇的学习一直是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的拦路虎。但由于教学时间较紧,学生人数多,教师难以一一面授辅导。这时,教师就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先检查部分学生的发音,然后组织若干学生一同学单词。由发音较好的学生指导发音较差的学生,最后组织小组竞赛。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练习量,又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会看到平时怕背单词的学生这时也表现得很积极,组员之间更是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督促。
合作写作。写作课很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在教学生写一封介绍自己的英文信时,我安排了以下小组任务:①独立思考三分种。让学生考虑文章的主要时态、格式,以及重要的短语,为小组讨论做准备。②集体列出写作要点。首先让中等生确定格式和主要短语,鼓励差生大胆参与,优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小组报告讨论结果。选择一二个小组口头报
告讨论结果,并让其他组评价指正。④教师介绍写信格式、介绍自己的短语。⑤学生独立写作。⑥小组交换批改。
2、合作学习的方法
(1)合理分组。我将学生按其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个性、性别乃至家庭背景等因素,混合分成四人一组,让每个组尽量均衡,尽可能处于同一个水平,具有同样的竟争力。
(2)分工协作。每个小组内设立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等各一名,采用轮班制,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如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资料员负责搜集学习资料,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的意见和观点,合作学习活动发言人负责代表小组,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3)策划。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行性和探究性,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备课时,要明确分组活动的目的和要求,精心策划分组活动的形式、内容、时间等,准备分组活动的工具材料。课前对不同的学习小组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
(4)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个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全班统一交流。也就是说,对于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每个成员应该先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中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然后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将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小组交流后,各小组将本组的信息归纳、总结,由小组发言人向全班汇报,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评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局处人,也不是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辅导和技能训练;其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更要仔细观察各合作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当然,整节课不必都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来进行,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来展开教学,将集体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找准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灵活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度。
(5)评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把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使小组成员认识到合作小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以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在小组评价时,对个人合作学习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等也要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样可以在小组内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竞争,调动每位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个别学生的依赖思想。
(6)恰当利用竞争机制。“竞争历来被当作激发斗志、争取成绩的手段之一,在竞争过程
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的效率有很大提高”。(章志光语)因此,将竞争机制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更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用。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上,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合作性科学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另外,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动手实践,在实验中发现,探究科学的奥秘,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结束语:
21世纪教育目标应该是教会学生 “Learning to know”, “learning to do”, “learning to be”,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所以如何学会合作和竞争应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去。合作学习也是国家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它正深刻地改变着教师“教”和学生的“学”。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堂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能力”转变,小组合作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教师要大胆实践课改中的新思想、新理念,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力的角度出发,把小组合作运用到平时教学中去,使学生有更多的主动学习机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平等的交往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使学生学会尊重、学会沟通、学会如何关怀和帮助他人,学会与人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1]龚凡履,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8期
[2]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资料
[4]罗朝猛,合作教学基本理念及其在SEFC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
[5]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9期
第五篇: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课题研究小结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课题研究小结
共和学校初中英语课题组 雷风
【摘 要】在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具体的实例,探索如何选择合作的学习内容本文立足中学英语教学实际,对中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新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与探究)之一的合作学习,已逐渐被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引入英语课堂。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给英语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而且培养了学生集体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发展了学生的交际与审美能力;与此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
一、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认识
美国教育界名士乔依斯和韦尔在《当代西方教学模式》一书中指出:“教学,就是创造由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作用、社会关系、活动类型、教学设施等组成的环境”。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例如,探究学习既可能是自主的,也可能是他主的,既可能是个体探究,也可能是合作探究。由此可见,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这三种学习方式的恰当组合,至于如何组合,则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
生实际。
二、慎重选择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
1、合理分组: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但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既将男生和女生、学习较好的和有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学生分到一起。
2、规范操作:小组中活动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在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人,而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的,人人机会均等。教师注意协调小组人员的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学生分工明确,各尽其责,以便更好地合作完成任务。
3、明确任务:开展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非常重要。相对个别学习,课堂上小组合作的形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学会人际交往,优势互补,促使个体的社会化,也有便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提高教学质量,但并不是说,所有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
三、用心照顾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
这里所说的“弱势群体”指的是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障碍的学生,即学习困难生。学习困难生跟其他学生一样,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想法,也希望别人能聆听他们的见解。新课程要求英语教学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除了关注学优生的成长之外,也要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营造宽松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
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乃成功之母”,从而增强合作学习的乐趣。
另外,教师还应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更有成效。
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以评价促发展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当然,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恰当地点拨学生的“盲点”;要根据合作内容上的差异,改变小组的组成形式,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新鲜感。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和探索,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定会得到提高,从而为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