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度的测量》教学案例反思
《长度的测量》教学案例反思
鱼跳小学崔强
本节是“长度和时间测量”的第二课时,学生们已经对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测量误差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并已完成了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的家庭作业,在此基础上进行新课。
我先在黑板上写下了如下一组数据:某同学对一物体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为:2.98 cm、2.97cm、2.99 cm、3.21 cm、2.97 cm。请同学们计算出这一物体的长度。在我写3.21这个数据时,听到有一位同学发出了“嗯?”的一声疑问,我立刻追问:“谁有疑问?”马上有一学生回答:“老师,这个数据是不是写错了?”这正是我写这组数据的用意所在。接着我通过这组数据与同学们一起分析应该怎样处理3.21厘米这个数据:这是一个错误的数据,应该除去它,另外的四个数据加起来再除以四,便得到了正确的结果。由此使学生们对“误差与错误”能正确区分,也就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学会怎样对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处理。
对于它们的平均值2.9775cm,也要提示他们这个不是正确答案。最终结果应该和题目中的数据一样保持两位小数。所以2.98cm才是正确答案。
第二部分是让学生就“怎样估测长度”展开讨论,对比刻度尺上1mm、1cm、1dm、1m与身体的那一部分或身边的那些物品相对应。接下来的讨论课堂气氛很活跃,每个同学都在用心地查找,尤其是那些平时对学习感到乏味的同学显得格外活跃,而且我还发现他们这方面的能力一点不比其他同学差,因此尽量找这些同学发言,给他们以充分的自信,并且尽量使他们的兴趣保持得更长久一些。经过同学们的积极发言,我给学生总结与上述长度相对应的物体,并板书在黑板上“铅笔芯的直径约1mm、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1cm、掌心的宽度约1dm、成年人的大腿长约1m”。
紧接着是学生的测量活动。我布置了两项内容:
⑴用刻度尺测出一枚硬币的直径
⑵用刻度尺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通过这两个例子来给学生补充两个特殊的测量方法“辅助工具法”和“化薄为厚法”。要求学生先拟定出实验方案,自行分成小组,完成两个试验的前后顺序不限,但人员不要过于集中。由于在学生们进行活动时,我比较注意那些积极参与者,并给与更多的指点和帮助,使他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可还有一些同学就显得比较被动,对这些学生我反而给与的帮助不够,致使这部分同学没有完成测量任务,甚至还有一些“袖手旁观”者。
课后我反思一下,觉得在课堂上我还是能够做到关注全体学生,因为这些与以往的教学方式没有很大的区别,而恰恰欠缺的则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在学生参与的活动中怎样驾驭整个课堂,如果我在学生的实践中把关注的焦点更多的落在那些以往被忽视的学生群体上,帮助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可能就不会出现“袖手旁观”者,或者根本不参与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就要特别注意:教师的任务是帮助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这个问题提出来,也是为了和同行们交流、探讨,把更多的关注点真正地放在全体学生上。
第二篇:测量长度教学反思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仁寿县龙正中心小学 梅娜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西师大版)第三册第四单元测量长度中的第一节。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长度单位,所以在教学时只有运用直观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形成1厘米的表象,建立其空间观念,才能为今后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在设计课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我的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导入上,我曾考虑过三种导入的方法:
(一)是按书上的情境导入。
上新课之前老师要请小朋友们做一件事情,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度量工具量一量课桌的桌面有多长。学生测量。(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测量方法,可能有的用尺量,有的用“拃”量,有的用数学书量,有的用铅笔量,还有的用文具盒)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导入新课。
(二)是直接以问题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梅老师手上的纸有多长吗?用什么方法就知道呢?学生说用尺子,那怎样从尺子上知道梅老师手上的纸条有多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是引入一个刚出师的裁缝做衣服的故事。
在选择导入时,经过比较后,我在上课时用了第一种导入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导入新课,我觉得效果还可以。
二、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各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在“认识1厘米”这一环节我的设想是: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用手势表示1厘米——闭眼想象1厘米,形成空间观念——寻找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积极探索,表述想法,构件自己的认知体系。教学中个人独立思考与同桌配合操作相互交替,多层次信息反馈,全班的教学活动与个体差异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状态。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空间意识而且还会增强他们的信心,并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三、直观入手、动手操作、大量感知、获取新知。
现代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低年级教学更应如此。而且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我在设计“用厘米量”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用直尺试着量一量纸条的长度,接着让学生量自己用过的一支铅笔的长度,最后量一量自己最喜欢的一件物体的长度,从试着量到学会量,最后达到熟练量,每一层都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使其进行有序的观察、操作,定向的思考,逐步获取知识。
四、体现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也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具体体现在:在试量纸条之前,请学生们先来目测并猜一猜,你觉着这只纸条有多长呢?进行估算之后再实际量。
五、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走进课堂,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利用多媒体能突出图案美观,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能多层次,多角度的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建立清晰的表象,形成直观的启发思考,丰富想象,渲染气氛,活跃课堂。因此我在课的开始时,认识直尺处,以及巩固练习处分别使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例如:在认识直尺时多媒体课件出示一把直尺图,通过闪动、变色以及老师的介绍,学生充分认识了直尺,达到了预定的效果。
总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循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教学宗
旨,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加强知识的沟通比较,促进知识的迁移,内化。力求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积极主动的学,创造的学,做到了主导与主体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实施中的不足:
1、在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5厘米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问答式”,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造成了形式的单一,使学生的兴趣有所衰减。
2、在认识2厘米时有一个同学说出从28刻度线到30刻度线是2厘米时,我没有及时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这个环节我及时提问,那么在尺子上认几厘米的方法又得到了充分的巩固。
3、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1)从刻度0到刻度7,纸条长度7厘米;(2)从刻度1到刻度8,纸条长度7厘米;(3)从刻度3到刻度10,纸条长度7厘米;„„在学生答出纸条长度是7厘米后,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说是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知道的。“还有简单的方法吗?”问题提出后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而是用老师一句“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长度”一带而过。
4、运用展示台时没有及时缩小造成投影不全面,影响了教学效果。
5、课堂教学中没有看书环节,使学生缺失了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机会和自主学习的。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2015年4月
第三篇:《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反思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反思刘民宏长度时间测量教学反思
本节课表面上看没有多少东西,实际上内容较多,分两个课时应该是可以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反思。本节课涉及到三个活动,有两个重点:一是长度单位换算;二是刻度尺的使用,教学反思《《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反思》。单位换算是容易被忽略的,其实要想讲透,学生也真正弄明白很不容易。另外它是进行复合单位换算的基础,也是今后一系列单位换算的基础。基于此考虑,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讲了长度单位的换算。过程是循序渐进,首先从单位台阶入手,要求用科学计数法逐步找到其中规律,然后过度到稍微复杂些的换算。方法是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即意义并用乘法写下来,指出单位换算的原则是等量代换,用特殊记号如颜色的区别让学生慢慢理解其换算过程。接着马上练习,并请学生板书,当场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从课后作业看,个别学生依然存在些问题,如单位漏写、错写等。另外,在时间单位的换算上,只要略提一下即可,但是“一秒等于多少小时”这样的问题还是会给学生带来些麻烦。
课题研究长度时间测量教学反思
第四篇:长度测量
长度单位的自述
一天,长度单位的弟兄们到一起开会,主持会议的是“公里”老大哥,它首先发了言:“我们长度等单位是个国际大家庭,今天来参加会的是我们大家庭中的少数派,人们对我们非常生疏,因此,我们先作一下自我介绍.”
首先从会场中央站起来一个说道:“我叫‘引’,是中国籍的单位长度,中国古代《汉书:律历志上》有我的名字,所以我的年龄很大啦!是中国籍古时十丈为一引,今为‘市引’的简称,1公里(千米)=30(市)引.”说完就坐下了.
接着从会议室一个角落站起一个“单位”大声喊道:“我叫‘码’,是英籍长度单位.英语‘yard’的译名,1码=3英尺,1英里=1760码.与公制及市制的关系是:1码=0.9144米=2.743市尺.”
“码”发言完后,就一个接一个的说开了.“我叫‘节’,我是无国籍‘人士’,也可以说,每一国都是我的国籍,因为我是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也可用于度量水流速度和水中兵器(如鱼雷)的速度.我是离不开长度的,海里是我的爸爸,小时是我的妈妈.1节=1海里/小时,例如,某船相对于静止水面的速度为15海里/小时,那么它的航速就是15节”.“我叫‘链’,生长在海上,是海上计量短距离的一种专用单位,我是一海里的十分之一.”
“我的名字大约谁也没听说过吧!我叫‘浔’;海洋测量中计量水深的专用单位,也可以说是无国籍人士,1浔=1/100链=1/1000海里=1.852米.”
“我叫‘町’,是日本籍,也是一种长度单位,是国际长度等单位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是我的面孔怪僻.所以大家见的不多(町=1/36日里,1公里=9.167町=0.2546日里).”
大家发言完后,“公里”说:“很好!我们初次见面,大家认识了一下,我们快回各自的岗位吧!继续发挥我们各自的伟大作用.”
第五篇: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学反思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学反思
白塔中学
黄娟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测量又是试验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依据教材内容安排和课标要求,我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这节课安排为两课时完成,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结合教师精讲细解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对于长度的基本单位,通过学生自学教材并结合对刻度尺的观察,掌握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对1mm、1cm、1nm等形成理性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能估测身边物体的长度,掌握估测的基本方法。对于长度的测量,要求学生先测量课本宽度,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测量的基本步骤,并特别强调估读,最后由学生完成作业本的长度与宽度测量。由于学生不了解停表,所以教师先带领学生观察停表的构造和大小表盘的分度值,再让学生测量1min脉搏跳动的次数,使学生学会秒表的读数。
本节课表面上看没有多少东西,实际上内容较多,通过教学,发现有三个难点:一是长度单位换算;二是长度的估读;三是秒表的读数。单位换算是进行复合单位换算的基础,也是今后一系列单位换算的基础,但学生理解起来很难,所以我用了2/3课时讲长度单位的换算,帮助学生找到规律,并循序渐进的练习换算。从课后作业看,个别学生依然存在些问题,如单位漏写、错写等。
反思本节课教学,有三点不足之处:1,第1课时导入时间过长,并且单位换算练习题设计的难度有点大,有点打击学生自信心;
2、长度的估读没有让学生做逆向练习,以致学生根据测量的数据值无法确定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多少;
3、秒表的读数应该通过多媒体的大屏幕展示出来,这样少数理解力差的学生也能学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从这三点改进。
201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