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技巧如何把握
小学数学教学技巧如何把握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的吸收、机械的记忆、反复的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过程。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我们“豁然开朗”:教师不是“救世主”,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经历或参与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是一种奥秘,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真正目的。
一、自主活动——让学生体验在活动中“学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从学习的东西里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学习者不能实行“再创造”,则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理解,更加谈不上灵活运用了。比如教学一年级“找规律”的认识中,老师设计了让学生做游戏,有意识地按规律呈现,让学生在猜测中意会,积累感性经验,从而初步感知规律。这一环节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同时人人能够参与,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到规律的存在,帮助理解知识,可是才能在游戏
1中创造性的发现其它规律,学生似乎无从下手,只有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慢慢地、逐步地便能体验到规律的多样性,则规律的探究性活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直接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上,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每一个环节的教学都尽力地尝试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进行,对于难度不太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细的铺垫,尽量让学生多一些动手、参与的过程,正如“教学不需要刻意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细心的打造”,让事物随着规律逐步的发展,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研究发现中感知无限快乐,在体验中找到乐趣。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从中体验“做数学”活动。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一找、量一量、拼一拼„„因为“只要是你做了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出发开始数学教学。”“做”是一个动词,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由于一年级第一学期已经对认识钟表有了一定认识,所以在学习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的教学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
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知识点更加牢固,还会逐步地喜欢上数学。
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直接教授学生,他们能理解吗?要让他们每个人都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从中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实验证明只有让学生通过实物的实践操作,或许学生就不会对知识面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问题。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操作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三、强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教学中“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的是数学活动的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够顺利地完成共同建构。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合作交流是问题活动的主要体现。由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所以要在教学设计上,老师要多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通过课前感知——情境中发现——操作中深化——体会中创新———活动中交流——生活中应用这六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进行教学。能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借助各种条件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参
与到探索规律的各种活动中,自主探究、主动地去发现、创造和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勾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分数化成小数”,首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得出1/
4、9/
25、17/40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若像教材上一样再将各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质因数2或5,最后得出判断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这样哪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学生的表情是木然的,像机器一样跟着教师转,如此没有兴趣的学习,效果又能如何呢?可以先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好像无从下手,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可能与分子有关,因为1/
4、1/5都能化成有限小数”;马上有学生反驳:“1/
3、1/7的分子同样是1,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另有学生说:“如果用4或5作分母,分子无论是什么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我认为应该看分母。从分数的意义想,3/4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有这样的3份,能化成有限小数;而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也有这样的3份,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老师再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又有何特征呢?”学生们思考并展开讨论,几分钟后开始汇报:“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数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我不同意。如7/30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数,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30还含有约数3,所以我猜想一个分数的分母有约数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猜想如果分母只含有约数2或5,它进能化成有限小数。”„„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过程中,既在体验中“说数学”,这样就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出生活性,人人学有价
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不能和实际的生活离轨,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切实实的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离不开生活,体验数学存在的价值。
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
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学完“用字母表示数”后,随意取出一本书,问它有多少页?学生们起先一愣,有的摇头,有的茫然,过了一会儿恍然大悟:“这本书有X页。”“有a页。”“有b页。”„„我们的教学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
再如:红星公园的门票每张10元,50张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8元,我们班一共有45人,该如何购票?学生们通过思考、计算,得出了多种解法:45×10=450(元),50×8=400(元),50×8-5×8=360(元),50×8-5×10=350(元),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逐步学会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具体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含有数学问题存在,有利于产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和兴趣;还有在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后,能够更加强烈地学习更多、更高数学知识,从而发现和探究数学的奥秘现象。总的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第二篇:如何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节奏
如何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节奏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不仅要有精确的内容,精湛的形式,精巧的方法,精美的语言,精当的引导和精密的整合,还必须有变化有致、和谐流畅的节奏来调度,方能使它像一首优美的乐章那样,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使人感到身心愉悦。数学课堂教学也要有节奏,适度的课堂节奏能自始至终牵动学生的注意力,维系学生的热情,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找准出发点,科学设计节奏
上一堂课,就像演一场戏,如何把它演好,需要我们在课前作通盘考虑,并进行科学设计。好的方法能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酸蚕窜联起来,使整堂课环环相扣,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目标、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教学方法上以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综合智能活动取代单
一、乏味的你说我听的“灌注”,在方法上既要运用比如限时口算,夺红旗,开火车,抢答案等手段,以及教师短促的语言,严肃的表情来营造紧张的课堂气氛,又要运用讲故事,课中操以及幽默的语言,活泼的表情,让学生时时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鲜好奇感,让他们的思维不断得到调整,注意力更加集中。在任何讲课中,学生们都能轻易地记住开头、结尾和任何一个激-发他们想象的突出例子。经常的“ 状态变换”,这就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不会厌倦,也就为课堂节奏提供了可能。科学设计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学生,二是文本 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一定的年龄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和吸收也有一定的限度,而且在不同的生理和心理曲 线上,其兴奋点也是不同的。鼓要敲在点子上,教也要教在 点子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认为,教师要教的,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使其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难以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因此,设计课堂节奏时要考虑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的内容不能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而要根据上述要求,进行合理的有机的再创造,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抓住着力点,合理调整节奏
教学中教师长时间的单一的语言往往会让小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模仿孩子化的语调,或高或低、或轻或重、变化有致,让学生觉得生动有趣,学得开心。再精心的设计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再科学的节奏也无法全部带动精彩的生成。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出现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教师要有心里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设计。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课堂信息的重组者,需要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出来的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合理调整节奏,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把它变成教学的亮点,变成学生智慧的火种;对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要及时地排除和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从而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
调整的着力点有两个一是学生的“错误”,二是学生的质疑。抓住机会让学生探讨,如:对法则的指导,规侓的揭示,结论的归纳等重点部分,可采用高亢激昂,洪亮起清脆的声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教学难点知识时应和风细雨,低语轻声,循循善诱,化难为易。课堂节奏轻松而欢快,形成了活泼热闹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既掌握了难点知识的意思和一些公式的特点,又深入理解了其他知识的精髓,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这就是抓住着力点,合理调整课堂节奏的好处。
三、在教学活动中,推动课堂节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一起一伏的教学节奏把握时机,创设活动情景,掀起“小高潮”。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可借助课件或投影仪进行演示,把圆沿其半径剪开分成若干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近似长方形和宽与圆的周长和半径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接着,再让学生利用圆纸片进行剪、拼、想,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后。分组讨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以此让学生加深对圆面积推导过程的印象与理解。然后利用圆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这样通过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伴随一起一伏的教学节奏,使学生的认识活动行象直观,印象深刻,应用自如。、研究教材、了解学生是“教为主导”的基础。要教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课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胸中有法。”
“心中有本”就是教师要把握住教学大纲的要求。大纲是教学的尺度,没有大纲就掌握不住教学深浅难易,造成教学的随意性。是教学活动的桥梁和中介,是大纲的具体化。
“目中有人”就是要研究教育对象,除了解学生年龄、知识基础和家庭等一般情况外,还要深入了解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学习知识的能力、方法以及训练中能力的变化发展情况,掌握学生求知的心理特点。我们要着眼于群体,但又要照顾个体差异,坚持施教,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注意使优等生“吃得饱”,为差等生“开小灶”,同时对中等生热情鼓励,把转化后进与培养兴子同步进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
“胸中有法”是指教学有好的方法。教学法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精湛的教学艺术来源于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方法。教学方法应该因教学对象,我们要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综合教学方法,增强目标意识,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只要有利于提高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达到数学教学的最优化。课堂教学节奏把握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让学生在和谐优美的节奏中快乐主动地学习,身心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才能使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善于把握教材的特点,旧中求新、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提出生动曲折、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处于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给课堂教学增添神奇的魅力,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
在当前如何实施好素质教育,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如何使课堂提问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都需要教师掌握好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课堂提问的整体性。
提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的目的要求,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
二、课堂提问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
三、课堂提问的趣味性。
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教学。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儿童文化,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内容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团,形成悬念问题。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是平平淡淡,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消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他的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四、课堂提问的思考性。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
五、课堂提问的逻辑性。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
六、课堂提问的巧妙性。
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无疑”处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结合部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总之,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技巧课堂上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之外,它要求教师既备教材、教法,又要备学生,是教师认真学习科学理论、按照教学规律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结果。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拨技巧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拨技巧
富有艺术性的点拨是启动学生思维的“钥匙”,也是增强学生记忆的“催化剂”。因此,教学中点拨时机的把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知识的衔接处进行点拨
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发展而来的。所以应对准它们的衔接处进行点拨,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睛上,通过解答问题自然地进行迁移,使新课顺利地展开。如教学“工程问题”时,我出示这样两道题:①修一条长45千米的公路,甲队单独修15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0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②修一条长1200千米的公路,甲队单独修15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0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让学生进行比较,为什么工作总量不同,合修工作时间却相同?如果去掉45千米、1200千米你能解答吗?通过启发性的点拨,使学生明白工作总量可以看作单位“1”的道理。
二、在知识的重点进行点拨
重点是指在整个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的知识点,教师要针对重点设计出关键性的问题,巧妙地点拨,诱导学生探究解决矛盾的办法,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
例如,教学“小数点搬家”时,我设计以下四个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①小数点为什么要搬家?②向哪搬的家?③小数点搬家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四个问题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这样的点拨,抓住了教材的重点,当学生围绕问题自学完课本时,该掌握的知识已水到渠成地展示出来了。
三、在知识的难点处进行点拨
难点是学生难于掌握的知识点,也是学生认识水平与抽象复杂的知识之间的矛盾。分析难点在何处,其形成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可以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
四、在知识的易处易混处进行点拨
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容易被一些易混淆知识点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抓不住本质。教师要及时提出有利于解惑的问题进行点拨,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思维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如学生在求比值与化简比时,把比写成分数形式,此时,比值与比在形式上没有明显界线,容易将概念张冠李戴,出现混淆而产生错误,出现诸如“2 1/3”表示化简比的结果。这时,要组织学生从定义、方法、结果三个方面讨论它们的区别。明确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小数,也可以是分数;而简化的结果仍是一个比。可见,当学生对易混的概念产生模糊认识时,教师应及时疏理,适时点拨,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概率的本质特征。
可见,课堂教学的点拨是一种教学艺术。如果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比作画龙的话,那么,教者根据教学内容的巧妙点拨就是点睛了。教师掌握了这种点拨技能,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事半功倍地提高教学效果。
新的《课标》中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认为,实现课堂上信息的多向、立体的互动,培养学生的交流展示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教学气氛。教师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参与交往,师生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的伙伴关系。这样,在传授数学知识时教师就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与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交往中才可能变被动为主动,将学习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才可能实现。例如:一个学生在回答“1200÷4”时,心一慌,报出了“3”这个答案,随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羞的满脸通红。这时,教师示意他坐下,笑着对大家说:这个同学想考一考大家,他还没有把答案说完呢,谁能接下去说?这时候大家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是3个百”,有的说“是30个十”,还有的说“如果是1200÷400就是3了”,在这样宽松融洽的气氛下,不仅那个同学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同时也调动了大家交流的积极性。
第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
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提高学生交流能力的根本。在教学中,可以进行“说数学”的练习,这种练习,可以在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
1、从教会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规范学生的语言,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最简单的交流方式。
2、学会说几句连贯的话,使学生能进行有条理的交流。当学生学会说一句完整的话,掌握了最简单、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后,就要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够有条理的思维和交流。这时候可以让学生说一些操作的过程,说一些问题的思考过程等等。
3、学会说合乎逻辑的话,使学生能够有根据的思维和交流。要提高学生交流的实效性,就要求学生能够有根有据地思维,并把自己的观点清楚地表达出来,要达到这一目的,往往是通过说连贯的、合乎逻辑的话进行训练的。
第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程度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再进行交流。自由往往能激发学生参与交流的兴趣,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能力支配自己的自由时间,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份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问题,或向老师提出一些问题。
第四: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
在交流展示中,教师要作好学生合作交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给学生搭好交流的舞台,还必须进行有效的指导,要让学生能够有序的、有方法、有策略的进行交流。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交流的价值,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就可以发挥数学交流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提高学生交往合作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激趣技巧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激趣技巧
坞白完小:董竹莲
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莫过于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乐学之下无负担”,倘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激活了,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兴趣和习惯,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主动寻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兴趣浓,习惯好,方法当,孩子们的学习才能快乐而有效的进行。激发学生情趣的方法很多,我想依据自身教学经验粗略地谈几种激趣策略:
一、新课导入,激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开头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促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激欲一听的感染力,从而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喜欢看电视,都知道练武的人都有自己的绝招,(学生听说电视都很感兴趣)老师也有绝招,老师是解决数学知识的绝招。你们信不信,如果不信咱们试试,请同学们任意说出一个数,我都知道它能被2整除,还是3整除,或5整除。学生有点不信。然后学生说数,我回答,学生说一个我答一个,学生越说越兴奋,还有善于思考问题的学生在那里冥思苦想,我趁机说:“怎么样,厉害吧?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绝 1
招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找一找。学生为了寻找这一绝招,兴趣非常浓厚。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新知识,效果比较好。积极动手,导趣
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这已经成为了教师们的共识,因此,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动手中学会知识符合新课标精神。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我比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形成感性认识,并在感知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知识点。比如针对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问题,我先让学生各自在白纸上画上平行四边形,然后再将这个平行四边形改成长方形。这样,学生很快就能从平行四边形中剪下一个小三角形平移,因为学过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也就马上懂得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了。通过动手导趣,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也搞清了公式的来龙去脉,不少学生因为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而对这种方法产生了较强的兴趣。同时又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表述、动脑思维、合作交流等各方面的能力。总之,单
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了影响素质教育的在课堂推进中的一个障碍,而动手导趣法恰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只要教师上课引导得当,学生的学习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新旧知识连接,引趣
教学新知前要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新旧知识的联接点,通过观察、比较、诱导,使学生产生疑问萌发猜想,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可先出示这样两道练习题:
①、24÷6=()÷3=48÷()=4÷()
②、36/72=9/()=()/36
提问:
(1)解答这两道题的根据是什么?
(2)商不变的性质内容是什么?(复习旧知识)
然后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
(3)怎样把第一道除法算式改写成比的形式?(引入新知)
(4)这些比的前项和后项有什么变化?(引导观察、比较)
(5)当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的大小有没有变化?(指导探索规律,萌发猜想)
(6)比的后项能否为零?为什么?(设疑解惑)
(7)谁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比的基本性质。(得出结论)
通过这一组问题,不仅复习了旧知识,并引入新知,提示了商不变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一直处于主动探求知识的状态,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总之,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方法多种多样,这一过程贯穿于我们教学的始终,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只要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它就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