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新课标理念下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
编辑:琴心剑胆 识别码:16-267129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31 15:24:4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新课标理念下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

新课标理念下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当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进一步阐述了刚才说的这个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样一个理念,现在很多老师也都能琅琅上口,但真正要实践它的,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标准这样明确的提出来,也值得老师进一步的思考,怎样在实践中去践行。

另外谈到教学活动,除了刚才谈到的这几个方面,这样一个过程特点,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包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这一点也应该是教学设计或开展教育活动首先要想到的一条。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希望通过的努力,让学生不要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了好的习惯,才能够学好数学,才能够有信心。

第二篇: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反思(提纲)

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反思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课堂教学反思的涵义

(二)课堂教学反思的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 1.特殊意义

(1)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2)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3)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变 2.重要作用

(1)更好地凝练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2)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3)加速教师的专业化进程

(三)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 1.写课堂上的灵动 2.写学生的独特见解 3.写教学中的成功 4.写教学中的失误 5.写“再教设计”

(四)课堂教学反思的常用方法 1.教后记反思法 2.日记反思法 3.案例研究法 4.行动研究法 5.对话反思法 6.录像反思法

(五)课堂教学反思的基本流程

提出问题——观察分析——重新设计——实践验证

(六)提高课堂教学反思能力之策略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2.注重案例剖析,提升教学水平3.增强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 4.实施学生反馈,拓宽反思渠道

三、结论

1.强调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反思的必要性及我们肩负的使命 2.提出希望与号召,照应开篇

第三篇:新课标理念下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理念下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海口市琼山府城中学王俊生

【摘要】新课程体育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引起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新课程改革教育的预期目的就是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使新课程教学落到实处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研究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新课标 中学体育 课堂教学

一、转变教学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被师生互教互学所代替。教师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传授者了,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是为了不教,现在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是不可能了,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应该多样化。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应轻易地下结论,不搞独断专行,不把学生的思维一棍子打死。尽量做到:①要用发展的眼光多元的思维来看学生,相信学生会成功。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在山东大学演讲时告诉大学生们,什么是成功的人,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慈悲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生活美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的人。②要以发散的思维看来学生,多尊重学生的想法,少一些纯科学性的、系统性的术语。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优化整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体育教学是学生参与性最强的一门学科,只有在学生的积极主动地参与下,才能达到课的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欲望是伴随着兴趣而

来的。在体育学习中学生第一次接触新内容时兴趣特别的浓,那种学习欲望是自发的,来自于内心的。然而就某一学科的文化知识的学习而言要真正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必须有一个多次操练的过程。体

育学习中技术、技能、知识的掌握过程更是如此,这种反复的操练是一种必须的实践。当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反复地重复某一练习时,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这种情绪的产生将原本高涨的学习欲望降到冰点。

田径项目和球类项目。学生对于球类项目的学习欲望明显比田径项目要强烈得多。再如,同样是篮球内容,学生对于投篮的学习欲望比传接球的学习欲望要强烈得多。又如,同样是田径项目,学生对于跳高、跳远的学习欲望要比耐力跑学习不知要高多少倍。

综观学生的表现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学生对于自主性强的内容,竞争性强的内容,能迅速看到结果的内容的学习欲望明显强烈。体育教学中的不同内容对于学生学习欲望值是有着明显的差别的。在教学中优化整合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非常重要。为此,教师应尽量将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有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有某些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表扬为主,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尝试创新性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并使他们形成创新性的学习习惯,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挖掘更多的潜能,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学生学习的资源所谓信息化学习是指学生利用各种媒体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过程。电视、杂志、网络等使知识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体育信息通过各种媒体显现出来,吸引着学生去阅读和观看例如:NBA篮球赛事把篮球运动的许多技能直接通过电视介绍给学生,网络中也有大量科学锻炼与健康的知识可供学生阅读。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更好地达成学目标。此外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也就有限;现在流行的运动项目一般不可能都进入课堂,但其中多数项目又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地进行活动。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在节假日进行体育活动等。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校外的课程资源,积极进行体育

活动,这有助于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助于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对于某些学生动作不到位或态度不认真时,教师批评要委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其在感激你宽容的同时认识错误,加以改正。如学生对某教材的兴趣不浓,在练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可以进一步强调教材的意义,以激发学习动机,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增减器材的高度和练习的密度与次数,改变动作的节奏、幅度,增减动作的障碍阻力及对抗因素,还可以进行多种诱导练习。

四、改进教学评价,实施新课程评价意义

在以往的评价中,只强调某项技术的运动成绩,不注意教学过程中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不太重视教学中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学生评价的单

一、片面、呆板的方法,在新课程实施中已严重影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体育锻炼的兴趣热情,使新课程的评价不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反而抹煞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有一些同学由于某些原因身体素质不错,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不进反退,这样的同学会在原有的评分基础上降一个等级;相反,有一些同学原来身体素质很差,但是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使成绩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虽然此时的成绩仍然很差,但是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升一个等级。为此教师应承认学生存在的差异、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好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把学练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改进。教师也根据反馈回来的教学信息,及时修正教学目标,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学生学练→学生自我评价学练效果→信息反馈→教师修订新的目标。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每一个人都在努力争取进步。过去评价一位老师的课上得是好是坏,往往是观察这位老师上课的过程,课的强度,密度,心率曲线图是否达到标准,而现在观察的视角转变成学生,是观察这堂课是否合适学生,学生兴趣爱好的程度,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学习是否达到身心愉悦等方面来评价这节课是好是坏.作为教师就应当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这时教师评价就起决定性作用。

以上是我对新课程的认识有很多体会,也有很多想法,但是又似乎很模糊,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需要专家继续进行辅导.以上几点看法,是本人对新课程体育教学的认识,只作为参考,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同切磋,若有建议诚恳告知。

第四篇:追求新课标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追求新课标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新课标指导下的新教材,历经8年修改,十年试点,将于今年9月1号启用。本次新教材修订正面回应了社会极为关注的素质教育、教育公平、教学质量、学生减负等热点问题。新教材主要体现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方法、力求减负等特点。

1、强化“德育为先”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工作。一是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二.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原有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发展”的内涵。四是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

2、突出能力培养

我国基础教育有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统,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为此,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能力培养,提出三项要求:一是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如数学课程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强调不以教师的解读代替学生的观点,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不主张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如针对教师反映对“探究学习”指导有困难的问题,提炼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以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指导。三是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以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3、创新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及时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如历史增加了“十六大以来的新成就”。充分反映了科技进步新成果。同时,为了使母语教育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中年级适当减少了写字量,高年级相应增加了写字量,整个小学阶段识字写字总量保持不变,仍然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4、力争实现减负

新课标大部分学科进一步精选了内容,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有的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学”方式处理,既增加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地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5、改革评价体系

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评价,不再单纯看重分数,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关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到三个学会,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为人做事。尊重学生,保护自尊与自信,尊重不同见解,鼓励学生质疑,承认学生差异,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检验教师教得好不好、学生学得好不好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有效课堂教学追求的是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课堂生命的律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智慧的生成和生命的共同成长;有效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有效课堂教学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有效课堂教学需要不断的反思与创新——有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富有创新精神,并能进行持续的反思探究,不断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

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策略

1、有效备课:教师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纲(课标),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手中有法,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能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同时,教学设计要把每一课教学的知识点与整个知识体系相联系并提出实现整体目标的教学策略。

2、有效上课:能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组织严密。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教学方式,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一般情况下,教师连续讲课把握在10-15分钟,做到精讲、互动、与媒体交流(包括学生看书、练习等)有机穿插进行,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感悟、领悟、理解的时间,让学生去吸收、消化。

3、有效指导——适时、适度、适合: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一般情况下,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的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

4、有效提问: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出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使问题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 FFKJ.Net]创造性思维。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做到“因人发问”,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搭建课堂教学活动的脚手架。

5、有效作业: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新课标提倡学生自己选择作业,自主参与实践合作的作业;反对搞题海战术,反复抄写的作业。设计有效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方能使作业充分发挥作用。首先,作业要精选适量。设计有效作业,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作业的范围、要求和时机,确保作业富有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从而达到举一反

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作业要有层次。设计作业,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作业,针对性的调控作业难度,从而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促进学生差异发展。作业要由易到难,注意知识层次,要针对学生差异,设计分层作业。然后,作业形式要丰富。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这就要求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让学生在充满智力挑战的愉悦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6、有效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且主动全面的发展。合作学习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工,让所有学生平等参与,尤其要扬差生之长。合作学习要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教学中,当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学习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进行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合作学习中的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来,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学生的讨论,获得有关信息,为有效调控作好充分的准备。合作学习结束以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指导。

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加强学习,结合自处的教育实际,努力提升自己,才能紧跟上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才能真正成为高效课堂的弄潮儿!

第五篇: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

时间:2008-11-10 点击:

6198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历史重任,教师面临更大的考验与挑战,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努力、成长与发展。在探索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关键词:数学;新课程标准;主题;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我的体会是--精心的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师的教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学生适应教师的教案。在课堂教学进程安排上,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进行“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1 “身边的数学”与“身边的生活”的互相渗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化简”书本知识,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再把数学知识引入“身边的生活”,用好用活每一篇教材。

1.1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引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作为一堂课的开幕式,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例如,在初中《代数》的第一章有理数的引人。举一个事例,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沿公路向东行驶10千米,接着掉转车头向北行驶10千米,问这辆汽车在什么位置?对于这个简单问题,当然学生不难作出回答,但问及如何用数学式了表达这辆汽车的位置变化过程,学生就感到茫然了,趁学生构成忌于求知的心理状态之时机切人新裸课题,“为了满足实际需要,我们必须把已经学习过的算术数扩充到有理数。”例如,在学习“同类项”一节课时,可通过设计情境:准备一小袋零钱(有1角,2角,5角,1元),请一位同学来数数一共有多少钱?在情境中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从而引入新课。再如学习“图形的旋转”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钟表、电风扇叶片、大风车、自行车车轮等,引起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使数学“生活化”;学生这节课后,请学生应用所学的旋转设计一个广告图案,并为设计书写说明,这又使得生活“数学化”了。1.2 让数学回归生活

现代社会里,“数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经营中获利,而且,它能给予我们能力,包括直观思维、逻辑推理、精确计算,以及结论的明确无误”。例如一个人要成立一家新公司,由于业务关系,急需一辆汽车,但又因资金问题无力购买,决定暂租一辆汽车使用。现有两家出租车公司供选择,两家出租车公司条件不同,租哪家的更合算?一家的出租条件是“每月付给司机1000元工资,另外每百公里付10元汽油费”;另一家公司只按行程算账,出租条件是“每百公里付140元的费用”。这就要求新公司老板根据自身业务用车情况(里程)运用数学的知识去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出租车公司。足以说明数学并不是远离生活的抽象理论,而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识──让数学回归生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课程和教学的发展性,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认为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从学生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出发,提出思考的途径,随着学生的思路层层递进,把数学条理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活泼多变,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可服务于生活实践。创建师生平等的课堂学习环境,形成“学习共同体”

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让每个学习者去等待知识的传授,而应让他们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通过告之他人以修正自己的认知经验。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和完成的实践活动,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双向作用过程,要有效地完成教育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反映在教学的全过程,如精心设计导入,安排好教学的层次,精心挑选训练题进行小结,注意气氛反馈,重视教具的使用等。但在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客体。而学生是主体,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地学。如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抽象得出,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析,小结让学生做。要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提出质疑。决定学的结果如何,学生的作用是内因,教师的作用是外因,只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科学的思维和积极的创新,才能使知识内化和升华为个人的质。因此,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民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营造充满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敢于提问,允许有不同的答察。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模武。避免学生的思想处于“等待解答”状态,达到“发现──创新”的目的。3 把数学文化渗入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这门学问是完美而井然有序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并非一开始就是那么完美无缺的,为了创建这个体系很多先哲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历经了千辛万苦,另一方面,在这个进程中也感受到在很多发现和发明中的无穷乐趣,所以在学习数学中,也追踪一下相同的过程,学习数学文化,使我们一开始就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数学是一门趣味性很深的学问。在数学课堂上无目标地装知识,不会产生学习的激情,而适当地渗透一些数学文化,将使数学课堂不再像嚼沙子一样枯燥无味。

例如在学习完四边形一章后,向学生介绍《精巧的蜂房结构》,介绍蜜蜂在数学与建筑学方面的贡献,数学家证明了蜂房是一种最经济的的形状,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种形状的容积最大,所消耗的材料最少,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许多尖端的科技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启发,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渗透从自然生活中提练数学知识的思想。4 设计多样的开放式的试题,采用开放动态的课堂学习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以纸笔考试为主,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过分注重分数,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忽略了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考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全面启迪学生的隐性智力潜力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与思考,初步采用一种开放动态的数学学习评价新模式。

相对于传统评价方法的单一性与组织形式的封闭性,在探索新的评价模式过程中,多尝试采用操作题、口试题、创意设计、课题报告等灵活多样、开放的评价手段与方法,来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状况,具体直观地描述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减轻学生的压力,突显其学习和发展的过程,突显评价的激励作用,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力争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4.1 操作性题

以简单的推理能力、直观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评价重心,开发创设“操作性试题”。如设计试题如下:请利用所提供的两张长度为a的纸条和两张长度为b的纸条,拼、摆、折或连一连,构建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你能提供更多的方法吗?

4.2 创意设计题在学习“有趣的七巧板”这节内容时,可设计这样的题目:请你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图形,并用一句贴切的话形容一下你拼出的图形的含义。再如学习“剪纸与镶边”、“生活中的轴对称”、“平面图形的密铺”等内容,可以尝试通过对学生的创意设计展开测评,来评价学生的创造潜能──一幅幅学以致用的创意设计既包含创意作品,又有相应的数学解释和人文表达,不只是倾注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数学积极的情感,而且体现了学生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突显着数学对学生的情感价值的陶冶。

4.3 口试题

在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知识的理解应用的基础了,可设计这样一道题目:已知:如图,△ABE~△ACD,你能找到几种方法?并说明你是怎样分析找到的?

利用开放性试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多元化评价,对学生各层次、各侧面的表现给予关注:思维的过程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动手操作能力的表现;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表现;创造力、个性发展的表现;与人合作交流能力的表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在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习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解题策略;允许学生之间有“学生语言”,有开放性的交流,体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使每一个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数学教育改革与研究》新蕾出版社,2004 [2] [日]藤村幸三郎 田村三郎《趣味数学入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马复 綦春霞等《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新课标理念下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