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用多媒体教1
聚焦课堂减负增效
高三年级杨福玖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在全社会普遍关注教育,关注“减轻青少年过重课业负担”的大背景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迫在眉睫,而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探索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一条捷径。
一、利用多媒体可以更好地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他要求老师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首要任务是要让你所教的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这门学科。语文作为人文化极强的一门学科,更是如此。因为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必定能专注于学习,其汲取知识的效率也将大大提高。而要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相对于传统教学的单纯的语言讲述,多媒体所展现的色彩鲜艳、音色悦耳、画面活泼的视频、音频、图画、动画等,无疑更能调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它所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形象性、趣味性是其它媒体与手段无法媲美的。我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常用方式是:
(一)、音乐营造氛围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可以先用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的主题曲《好汉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以从歌词中引导学生感受水浒好汉们的那种豪情意气。并让学生即兴回答唱歌后的感悟,以此导入新课。这种激情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冲动与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激情作用,为后面的文本深入领悟林教头的人物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如学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篇文章时,由于这篇文章在写景状物上手法别具一格,又因为它是篇文言文,于是在正式授课前,可以播放一段幽雅的古筝乐曲,营造一种古雅的氛围,再让学生伴着音乐畅谈自己对以往游玩过的风景名胜地的感受,然后就势引导学生学习本文。
(二)、图片营造氛围
学习《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在课件导入部分可以向学生展示秋景图片,营造秋的氛围,从直觉形象上给学生以感染。同时,引导学生发掘秋的丰富内涵,回忆诗人墨客对秋的感悟和赞叹。既诱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情景,无论是从直觉上还是理性认识上启迪深化学生对秋的认识和感悟,为学生下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作了铺 1
垫。又如《春》一文在历来的教学中都是重点篇目,也是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品析的篇目。但如何导出新意,如何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个重任只能是多媒体技术去承担。在《春》一文的导学中,几乎每一位教师都要化大力气去引导学生品味: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原因是导学手段单一,仅仅凭一支粉笔,一张嘴难以取得义想中的效果。如果借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则可以从视觉、味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觉全方位调动学生,多角度品析春天的草绿、花香、风暖、雨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营造氛围不仅仅限于音乐、图片,还可以是影片、幻灯片等。它可多角度地从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感觉等,也可运用多种手段来营造切合文章主题的环境,使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亲历其事,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可以增加课堂容量
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效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众所周知,单位时间内多媒体给我们展示的知识容量是传统教育教学无法相比的。通过多媒体技术,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又能够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为利用多媒体板书无需多写,问题也无需重复,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如此我们教师就可以把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
如在给学生上文言句子翻译课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文言句子翻译的要求,然后把一些常见的句子形式结合例句一一展示给学生,再分类出题,让学生当堂作业,利用实物投影仪当堂反馈,这样教师就掌握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心中就有数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训练,避免了盲目操作,一锅全端的现象。再如《道士塔》的研究性学习,教师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历史名人、历史的故事、有关历史的成语诗文等内容,多角度的展示材料,突破原有的单块的知识体系,使条、线能有机的融合,从而客观全面地了解相关知识把握观点,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认知理解整合更加有序,合理。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为更多掌握丰富的知识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三、利用多媒体可以减轻学生负担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可随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填空题、判断题,老师可制作成课件,学生回答正确,计算机马上会表扬你“真聪明”!学生听了自然很高兴;如果回答错了,计算机马上会说“没关系,再想想”。即时的反馈,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开展研究性学习,增长更多的社会知识,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丰富的语言资料环境
在文本阅读感受过程中,在深入品析人物形象时,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理解去查寻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资料,加深对文本人物的理解。如关于《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分析的资料是很多的,学生在查阅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深感性认识。并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精读与品析形成自己的审美形象构建。另外网络中丰富的资料语言环境也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文本塑造的人物形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节选自《水浒传》的一篇课文,是林冲反叛性格行成的转折点。要学生仅仅凭课文的阅读中领会到林冲性格中的叛逆性,是很困难的。只有引导学生全面地利用资料和原著,才能全面品味林冲性格发展的脉络。真正弄清林冲从软弱走上叛逆的痛苦心灵之路是那样漫长,也才能真正理解“逼上梁山”的“逼”字的真正含义。
五、利用多媒体可以培养学生能力
现代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开发促进学生有效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梅里尔等人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用以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这些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获得特定的知识技能。”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优化语文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环境的设计较灵活,能够支持和帮助学生达到他们的学习目标。
如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已初步感受了苏轼的豪放词风,那么,你最喜欢词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联想争相发挥,见仁见智,充分体现了课堂的“主人”意识。
2.能否将开头三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幻化成一幅画或一组镜头?学生通过想象,很快就将书面文字变成画面或镜头进行了表述。然后用多媒体将课前制作的影视镜头(蓝天,明月,巍巍群山。群山中江如白练蜿蜒。江边,诗人朝江兀立,望着江水出神。江水滔滔,后浪推前浪,气势磅礴。历史上各式各样的英雄人物——孔子、屈原、司马迁、汉武帝、曹操、诸葛亮、周瑜、唐太宗等依次随波浪高低出现并
渐渐消失)播放出来,让学生同自己想象的画面或镜头比较优劣。结果,大多数学生非常兴奋,因为他们想象的画面或镜头与老师的设计大同小异。
3.这三句是写水名句,你还知道哪些写水名句?
此问一出,学生脑子里储存的有关名句一下子就调了出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论语•子罕》)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这些描写“水”的诗句相比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通过比较、讨论获知:这些名句,都气象开阔,显得辽远雄伟,写出了江水的汪洋恣肆。但苏轼这三句,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磅礴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在一起。在这里,江水浩荡,巨浪翻腾,倚势挟风,一泻千里。这是一幅壮美的大江奔流图。“浪淘尽”三个字最妙,它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转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赞转到对人类社会杰出人物的歌颂。自然伟力所引起的心灵震憾同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羡慕叹惋巧妙地统一起来,给人以丰厚的意象美。作者面对波涛滚滚的江水发出感慨,把读者带到千古兴亡的历史氛围之中,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
这样设计,既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迁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比较鉴赏能力。
总之,多媒体的运用丰富了教学手段,改进了教学方法,它有着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特殊功效,但是创新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只有将传统教学的长处与多媒体优势进行整合,才能让它最大限度地服务于课堂,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第二篇:当好班主任 巧用多媒体
巧用多媒体 当好班主任
当阳市雄风小学 李连红
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教育教学中,我已经能够充分的运用教室里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班级管理和辅助教学,往往能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巧制生日幻灯,进行感恩教育。
每当报名之初,我就特意将学生的生日记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上,并为此专门制作了几份生日快乐的幻灯片。在上学期间每逢有学生过生日,我便在早上课前唱歌和朗诵的那段时间,让全班同学边唱《生日快乐》歌,边为学生播放幻灯片。幻灯片的顶部有“某某同学,祝你生日快乐”的醒目字眼,中间部分左边有一束跳动的鲜花,右边是一个涂满奶油插满蜡烛的精美大蛋糕。底部从左到右依次是热腾腾的面条、跳动的可见蛋黄的鸡蛋、冰淇凌、苹果、汉堡包、棒棒糖等美味的食物。
除了唱生日歌,我会让学生特意为过生日的学生点播一首《感恩的心》。并以此为契机,延伸拓展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感谢生命,感谢成长,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学生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有一个女生在日记里有感而发“小小一张幻灯片,温暖了我的整个心房。李老师,做你的学生真幸福。”好几个家长还打来电话对我的细心表示感谢。
二、细化日常评分,组织量化评比。
每周星期一我利用多媒体进行班级量化评比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每组一张幻灯片,基分为100分。按课堂情况、作业情况、寝室纪律、劳动卫生、文明礼仪、上操情况等六项分块打分。各科任教师在他们的课堂上有充分的自主权,学生的加分扣分他们说了算。便于因材施教,制定自己的加分扣分制度和标准。例如我的语文课,优等生默写上100分加一星星,中等生上90分加一星星,潜能生有进步就加一星星。两颗星星加一分个人形象分。100分以上可得红旗一面,每加一分可得美味佳肴一种,或冰淇凌或巧克力或苹果香蕉棒棒糖汉堡包。加的分数特别多,还会有“鼓掌”、“你太有才了”等图案奖励。分数低于90分的也会有稍作惩罚的搞笑图案。如“对不起,我错了”、“没文化,真可怕”、“对不起,我会努力的”、“下次再也不敢了”等图案。
小小的加分,将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心牵得更紧,靠得更拢。上课积极举手发言,下课力求趁热打铁,将所学知识相互背诵好。在我班,每节课下课,抢着将课堂笔记给小组长查看、互背所学知识成为下课一道风景。尤其是语文和英语,这一点英语刘老师深有感触。习惯形成了就成了自然行为,刘贝贝老师的英语即使未做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在课后互相背诵。
三、适时应用投影,晾晒活动成果。
每次活动结束后,对那些学校发下来的证书和奖状,我都会运用教室的投影仪在全班进行晾晒,让全体同学都来分享成功的喜悦,并受到激励和感染。本学期我组织全班搞了一次书法和绘画比赛,从中精选了一批作品用投影仪在全班进行了展示,还晾晒了很多同学的作业本。通过这种手段,教室的投影仪适时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些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收货了成功的成就感,也让全班其它同学学习和欣赏了优秀的作品,并从中受到了激励和感染。
四、精选美文图片,陶冶学生情操。
周五下午放假前的那节课,学生早已归心似箭,单纯上语文课有些心不在焉,收效不佳。我就在网上下载一些至理名言或者精美图片,在多媒体上予以展示。欣赏着这些文质兼美的佳句和图片,让学生在欣赏和阅读中陶冶情操、培养健康个性,铸造健康人格。同时鞭策他们积极上进,走出自私、狭隘和惰性,向真善美迈进。
比如,以下两句学生就深受启发: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比恒久呢?你自有你的绚丽。天上的星星,你何必与火热的太阳比辉煌呢?你自有你的璀璨。
除此而外,我还选择了一些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的PPT。如: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停止抱怨学会感恩、调整心态把握成功、饮水思源报恩母亲等主题。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就是大语文。学语文,学做人,学以致用,指导人生实践。当有的家长告诉我他的孩子现在懂事和进步多了,我的心是暖融融、甜丝丝、美滋滋的。
五、搜索视频曲目,拓展学生视野。
在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前,我都会搜索一些校园歌曲和革命歌曲播放给学生听,让他们在这些优美的旋律中开始一天的学习与生活,并让他们学会唱这样一些经久不衰的经典曲目。比如《校园的早晨》和《外婆的澎湖湾》,还有革命歌曲《红军不怕远征难》等,学生不仅喜欢而且都还会唱。同时,我还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搜索一些经典电影和励志视频,让学生欣赏那些精美的富有特色的好莱坞巨著,感受时代发展的脉络和优秀的现代化的成果,拓展他们的视野。比如前段时间我下载播放的电影《金刚》和《珍珠港》,学生观后有的大呼过瘾,有的却随着情节在暗暗抹泪。经过教师对制作背景和影片情况的介绍,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生命是一根甘蔗,甜甜的,吃一口就少一节。让我们好好地珍惜它,细细地品味他,尽情地享受它。我们每天的工作几乎都是重复而单调的,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教学对象,如果我们只凭简单的说教和单一的书本,学生必然更感到索然无味。我们有那么好的教学辅助设备,且网络上有那么多的取之不尽的资源,我们为什么不开动脑筋,去尽量的发挥它的最大化的作用。因此,我们每天都要怀着一个好心情去工作,我们的学生是美好的,生活也是美好的,只要心与心牵引了,纵使平凡,也是无限地富有。
202_.12
第三篇:巧用简笔画推动小学英语教1
巧用简笔画推动小学英语教学
依安县第一小学 高凤芝
在千姿百态的万物世界中,无论它有多么复杂或繁琐的造型,其实都可以归纳为简单的几何形状,那就是简笔画(stick figures)。简笔画的特点是简单易学,使用方便,只须几笔就能表现一种动物、一个人物、一个行动或一个情景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简笔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想象思维,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是我们教师进行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下面我谈谈简笔画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一、简笔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1、为语言教学创设直观情景
英语中有一句俗语: A picture worth a thousands words.(一句话可以胜过万语千言。)简笔画简练、概括,寥寥几笔就可以勾画出一幅能表达明确概念的画,同时简笔画可将抽象的语言材料转化为形象的,易于学生接受的直观情景。如在教授thick,thin,fat,thin,big,small,long,short等单词时,我们可以运用简笔画让学生明白其意思。
2、增加英语教学的启发性
简笔画可以边讲边画,随需所画,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路,诱导学生思维的过程中,使语言与绘画相互配合,更容易实施启发式教学。例如在教学完句型What are these/those? They are……和各类名词的复数形式进行操练时,我先投影出示若干个圆,问学生:“What are these?”学生的答案各有不同:“They are apples.They are oranges.”此时,我在圆上添上几笔,用简笔画表现出几只闹钟,学生们惊呼:“Oh, they are clocks.”除了画圆外,我们还可以画长方形,正方形。
3、增强英语教学的艺术性
简笔画夸张、活跃、幽默。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画些夸张的简笔画,它常常能使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很快地记住教师教授的内容,并且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例如在教学smile,laugh,cry,sad,angry,lovely六个单词时,如果直接告诉意思,让学生背诵,他们会感到索然无味,记忆不牢,倘若运用简笔画,让学生猜测意思,随即出示英文单词,学生就可在笑声中记住这四个单词,且不容易遗忘.二、简笔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简笔画辅助字母和音标教学
学英语首先接触的就是二十六个字母。在进行字母教学时,借助简笔画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初学字母时,有些字母容易混淆,如b和d、p和q,课堂教育中可以在黑板上画半把蒲扇,利用变换方向来区分它们。再如画两座连在一起的山就是W,双峰倒影就是M,画个钓鱼钩就是J,画个独脚台就是T。通过这样,就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他们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
小学英语通过拼读音标来帮助学生识记单词,所以音标是英语 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然而音标一直是学生的弱项。教学音标时,不妨运用简笔画帮助学时也很难模仿,如果借助简笔画,老师边讲解边在黑板上勾勒出舌形及唇形的变化,学生便会一目了然,根据图示来模仿发音,很快就能掌握其正确发音。
2、简笔画辅助词汇教学
初学英语,学生将会接触到许多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这些词分别表示某些具体的人和物,动作和状态,性质和特征。在讲解单词的时候,与其简单地列出对等的汉语词,还不如寥寥几笔,随手勾出简单形象,使学生立即在英语单词和形象之间建立起联系,形象鲜明,易于记忆。如在教授sweater,shirt,vest, blouse,T-shirt,jacket等衣服单词时,可以运用简笔画。在教授run,jump, play football , play baskeball,ski,skate等动词时,也可以用简笔画帮助学生对这些动词和动词短语的理解。
老师将简笔画配合词汇让学生对词汇进行反复操练直至掌握。这样做,不但使英语课堂气氛活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另外,简笔画有助于区别易混淆词。如教cap、hat画下简笔画帽子,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加上老师的解释说明,这时对cap、hat的词义运用就不再模糊了。又如教cup、glass这两个单词,可以画两种不同的杯子。如此简单的简笔画,学生就很容易明白。
3、简笔画辅助语法与句型教学
运用简笔画可以生动活泼地组织具有实际内容的语言交际活动,化枯燥无味的句型和语法学习变为直观具体形象的语言交际活动,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在操练句型Where is it?和各个方位介词时,也可以用简笔画。
在简笔画的帮助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了多种形式的介词表述,然后可通过游戏进行巩固,很快学生就能掌握这些介词了,并能在交际中运用。
4、简笔画辅助故事教学
在故事教学中,无论是讲故事还是要学生复述故事,我们教师都可以借助简笔画。一边讲故事,一边画简笔画,学生就像在看动画片一样,不知不觉就能记住主要内容,复述也就不费力了。通过简笔画,再配上个别简单的英文,整个故事情节清楚地呈现于学生面前,边画讲生词或短语,并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教,这样教师不用讲中文,学生便能轻松领悟故事情节,并能按图复述故事。
5、简笔画评价作业,激励引导学生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作业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给学生的作业写英语评价,对于小学生很难理解。但运用简笔画加上简短的英语评价作业,既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老师的英语评价。当学生的作业整洁、准确无误时,我就画上卡通人物的笑脸,或是翘起大拇指“Very good!”; 当学生的作业有错误时,就在一旁画下沉思的人物头像“ Think it over!” ;当学生作业潦草马虎时,就画下悲伤的头像“Work hard!”……每次下发作业,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打开作业本,欣赏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运用简笔画评价学生作业,更能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
总之,寥寥几笔简笔画可以说是我们每个教师所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适时应用,必定能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认识记忆,从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发挥了它的非凡作用。
第四篇:巧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巧用多媒体,激活语文课堂
甘肃省民乐县金山小学 李宝琴
近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它能将图形、文字、声音、视频有机的融为一体,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给学生提供虚拟的真实世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它激活了课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无论是语文课还是数学课,音乐课还是科学课,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现就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巧用谈几点体会。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臵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激起了学生的共鸣。上课开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副烈火燃烧下的“圆明园的毁灭”的课题图,只见有着辉煌建筑的背景图上,“圆明园的毁灭”这七个大字的每一笔每一划都腾起熊熊烈火,似乎要把一切都烧成灰烬,大火燃烧在圆明园,更燃烧在学生的心田。目睹此景,学生禁不住发问:圆明园是一处怎样的景观?为什么会被烈火燃烧?是谁点燃了这可恶的烈火?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学习兴趣陡然高涨,教学过程有“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多媒体,疏通“卡壳点”。
小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在学习中常常会在某一点上“卡壳”,甚至会形成错误的概念。我在教学时便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止的关系动态化,直观地演示事物的变化和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
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对于“人字形线路”、“两端凿进法”、“中部凿井法”三种不同工作方法的理解,若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想象,就只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突破这个难点,我精心制作了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一下子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不仅突破了教材的难点,疏通了学生的“卡壳点”。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以及他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三、巧用多媒体,体验美感
在审美阅读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课文要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障碍。因此,教学时巧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目观其形、而闻其声,形成相应的审美心理。
例如《观潮》一课,若仅凭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学生很难领会到观潮的气势。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捕捉、剪辑制成课件,加上配乐朗诵。这壮观的景象、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他们尽情的欣赏雄伟壮丽的潮水画面,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接受了自然美的沐浴。产生了强烈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里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取得了学文、悟理、审美的和谐统一。
四、巧用多媒体,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发展。而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写”。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写”点,让学生进入自由运用的广阔天地,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别董大》古诗教学中,我在总结全诗后出示了一道小练笔:把《别董大》这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可是学生写来写去,都是把这首诗的意思铺展开来,没有一点“故事”味,小练笔的有效形式触礁了。这时我出示了“北风呼呼、黄沙漫天、大雪纷飞的旷野上,诗人和董大依依惜别”的动画,学生从这凄凉悲怆的画面中,对诗人和友人分别之时的场景所感染,有的同学泪眼花花,只听见“沙沙”的书写声,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一篇篇感人的小练笔诞生了。这样既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能力,让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五、巧用多媒体,指导朗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其实,能读好一篇文章的学生,对文章也定能理解。朗读就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激发感情、引起共鸣的作用。我经常运用教育资源中的课件进行范读,并且让学生也经常模仿,模仿这篇课文语气的抑扬顿挫、语速的缓急和句读停顿等。常常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比如: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内互读、优秀者领读等,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的心田中去,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巧用多媒体提供的声音功能,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多媒体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只要巧妙运用多媒体,就能激活语文课堂,从而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
第五篇:巧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课堂
巧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要想实现高效,需要我们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易于主动探索的学习气氛中。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主才会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讨论、积极思考、顺畅表达。学生的学习收获才会更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实拓展教学内容,寻求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
一、精心设计导入语,拨动学生的心弦
现代语文课堂是对话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面对文本进行共同探究、交流碰撞思想,达到共同提高的过程。作为教师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参与课堂是自己的责任。形象、直观、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促进了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进一步增加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加上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更能引起师生感情上的共鸣。这样就提高了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琦君的散文《春酒》时,我用多媒体播放着过年时的场景视频片段,用饱含深情的文字述说着:提到过年我们都会有许多美好的记忆,想起那充满温馨的年夜饭,想起全家人在观看礼花飞舞中相处的快乐,无尽的趣事,道不尽的民风民俗,它已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回忆”。那么,在我国浙江温州一带是如何过新年的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台湾女作家琦君的脚步,到她的家乡,去感受一下她们过新年的故事――《春酒》。甜甜的一杯春酒,既是新年节日的珍品,又是母亲的引以为豪的骄傲,更是作者的甜蜜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课堂开始就定下了这样饱含深情的基调,唤起了学生深情的回忆,为阅读文本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此情此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感情。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在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时,我播放反映罗布泊的一些图片,同时叙述说:“珍惜地球水资源,否则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这是热爱地球的人所发出的沉痛的呼唤。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度。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著名科学家彭加木、探险家余纯顺均在罗布泊遇难,罗布泊,如今成为了死亡之地,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通过渲染这样的情景,学生知道了本课的学习任务是探究变化,提高环保意识。
二、积极创设情景,领略体验的魅力
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参与活动十分重要,因为一些情感体验只有学生自己亲身参与了才有切身体会。在平时教学中我就注意了这点。充分利用教材特点,挖掘活动策动点,吸引学生思考。比如在学习《敬畏自然》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但这篇文章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请选择立场展开辩论。在学习《雷电颂》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三个情境: ⑴、假如你是屈原,面对奸佞的诬陷迫害,在这雷电交加、狂风大作的午夜,将会怎样倾吐衷肠?
⑵、假如你是作者,当主人公吟诵这篇独白时,你会安插哪些舞台提示,来形象表现他的动作和表情?
⑶、假如郭沫若走进课堂,与我们共同探讨学习本文,并释疑解难,你准备问他哪些问题?
课堂上就是这样,你多给学生支点,让他们自由发挥,既锻炼了能力,又增添了课堂趣味,何乐而不为?
三、精心充实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
多媒体作为一种集声音、画面、信息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手段。渐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宠,许多老师纷纷把教学内容做成课件,不仅吸引了学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大大丰富了课堂信息内容。如在学习《雷电颂》一课时,我利用课件给学生播放了《橘颂》的背景画面,学生感受到草木飒飒的悲凉气氛,倾听屈原在波涛汹涌的沅水岸边的仰天长问。在学习《敬畏自然》一课时,我用课件在上课伊始展示了三组图片:
⑴、认识自然。
课件展示:自然风光优美的图画。如:姹紫嫣红的春天花园 枫叶如火的山头 夕阳西下的落晖等美丽的风光画卷。
⑵、认识人类。
课件展示:人类历史上取得的骄人成绩。如各种新型桥梁,人类登月,神州九号发射场景„„ ⑶、认识人类与自然。
课件展示:登山攀援,大江横渡,航天航空,空气污染,森林毁灭,土地沙化,动物锐减,雨林消失„„学生看后就认识到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环保问题越来越需要重视了。这样就把学生引导进入了作品的特定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
四、精心构建对话,拓展思维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的过程应在师生对话过程中完成。师生在课堂上是平等的,完整的阅读过程一般包括:首先是教师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积极构想文本与教学知识点契合的地方,以及用什么教学方法把文本与学生联系起来。其次是学生阅读文本,结合自己的思想认识层次理解文本,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再次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面对同一文本进行交流、精心质疑,纠错纠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上把文本的理解向更深层次推进,学生此时就开始与自我对话,认识到自己思考存在的问题,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实现自我超越。
在课堂上,当学生把自己的见解给别人交流时,不仅可以加深认识理解,还可以纠正自己的思考偏差,拓展思维的广度。例如,比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同学们对菲利普夫妇冷酷无情、虚伪、自私的行为进行了批判,接着我又问了一句,造成这种亲人之间不相认的原因还有更深层次的吗?学生们又继续思考起来,3 在学习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词时,教师针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设计了一个搜集有关“愁”的诗句的拓展训练。在学生们一起搜集的过程中,可能有的同学会局限于课本,只想着寻找运用比喻修辞写愁的诗句,这样很多诗句就被排斥在外了。这时,或许个别学生的灵光一现的小想法就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大家的思维的闸门便自然被打开了,也增长了知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课文的特点,挖掘能够引爆学生情感共鸣的着火点,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