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地方国库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编辑:梦里花开 识别码:16-958527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3 11:32:4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地方国库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随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国库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国库内部往来和大额支付系统的正式运行逐步建立了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新的财政国库管理体制,随着新的业务领域的拓宽,作为财政与金融的结合部门,国库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就新形势下地方国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一)现阶段国库机构、人员现状问题

国库条例及实施细则都明确规定,一级财政建立一级金库,各级国库应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办理国库业务。但人民银行县级机构的改革造成国库与会计合并办公,并且大部分是会计(股长)兼任国库股长,按《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操作界面和《国库会计管理规定》中的岗位设置要求,就目前县级国库现有人员远远满足不了其业务需要,大多数县支库人员配备不足,存在大量兼岗现象,使应有的相互制约关系因人员不足而不能落实到位。由于兼职人员的自身工作压力已自顾不暇,加之会计、国库业务记账时间又较集中,所以兼职人员很难及时满足双方的需要。对兼职于身的国库工作只能是应付,最终会导致核算质量不高等问题发生,给国库资金安全埋下了隐患。

国库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变化频繁,既有业务核算、又有调查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的工作。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以来,随着国库职能的变化,国库逐渐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结合目前财政国库制度的改革,这就要求国库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要高,不但要有业务核算技能、懂金融、懂财政、懂税务、懂调查统计分析,还要掌握管理规定等多方面知识,从目前国库干部队伍的现状来看,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国库队伍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当前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

(二)新形势下国库资金存在的风险

1、管理风险。是指国库管理人员因管理手段、方法和机制存在问题而引发的国库业务风险。由于人行县支库国库、会计合并办公,造成会计、国库工作相互影响,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管理人员因管理手段不到位,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而疏于管理的现象,导致国库管理职能难以全面发挥作用。

2、操作风险。按照支付系统和《2.0》版对国库直接参加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和支付清算业务应相互制约的要求,国库岗位设置有了很大调整,特别是国库直接参加支付系统和票据交换后,资金汇划和清算业务全部由国库承担,工作量增大,而目前,县支库人员均未按要求配备到位,个别岗位仍然存在兼职问题,难以杜绝“一手清”现象。

3、制度风险。国库随着新业务的发生,相应的规章制度也要完善,使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使之于实际业务相辅相承,执行起来有法可依,如果制度与完善严重滞后于业务发展,实际业务操作没有制约机制,会计核算出现漏洞,资金风险加大。

4、其它风险。由于机器、通讯线路经常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或网络不稳定造成的故障,使国库资金在上划过程中发生阻塞,影响国库资金的正常上划。

[Nextpage]

(三)国库监督管理手段软化、作用受到限制。

监督管理手段主要指国库用来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措施和方法的具体表现形式。《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以来,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纳入法规,经理国库从法律上得到承认和肯定,但是国库地位的重大变化并不等于国库监督管理手段就自然提升和改观。目前,国库管理手段不仅落后,而且比较单一。手段落后,主要指政策滞后或政策制度对现实的不适应性。手段单一主要指国库管理手段种类单调措施少。现有的对于入库过程中发生的虚增收入、延压库款、资金流失、混库、退库及库款支拨中存在的违规情况未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尚缺乏新的政策法规和解决实际工作新问题的措施,致使国库监督管理软化,“合力”作用受到制约,国库作用发挥受到限制。

(四)事后监督的对象单

一、时效性差

首先,国库会计事后监督的习惯作法偏重于国库会计日常核算,凭证要素、印章是否齐全及帐务核对,做到相符就行了,缺乏对国库会计业务管理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对国库会计风险环节的防范方面却监督较少。如预算收入的退付、大额资金上划等,主要是依靠手工核算、翻阅、查帐簿、工作量大,劳动效率低,其次,目前事后监督方式传统化,长期以来,检查监督的方式多依据帐、表、簿等资料进行检查,而对是否按操作规程办事,印、押、章、系统口令是否严格保管等现场检查较少。第三,国库会计事后监督大都是营业终了第二天采用手工进行,逐张审核国库会计凭证进行总分核对,使得事后监督的时间拖得较长,等发现问题已是隔夜的差错,造成时间上明显的滞后,加之大部分支库还存在事后监督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不高,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造成国库监督职能难以很好发挥。

二、强化国库管理职能的思考及建议

(一)建立健全国库工作机构、加强国库队伍建设

国库机构建设是国库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国库改革目标的根本保证,各级国库要严格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国库机构,一是应尽快按照新的国库岗位设置的需要,补充具有一定会计专业技能、持有会计证、熟悉计算机操作、爱岗敬业的会计人员,以保证国库工作按岗定人、有岗有人,达到记帐、复核、同城票据交换、联行等要害岗位、高风险点有专职人员,其他岗位有专职人员,形成相互监督的制约机制,有效防范国库资金风险;二是加强对现有国库人员的素质培训。制定中短期培训计划,从实用性出发,立足岗位技能、专业知识,组织业务培训,并实行考核竞赛制度,使国库人员既具有处理会计帐务、银行结算的能力,又懂得财政预算、税收征管方面的知识,提高国库人员的综合能力。

(二)加强国库内部管理

随着现代化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等资金汇划的开通,给国库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库部门必须从加强内部管理,整章建制,规范操作入手,把防范国库资金风险放在重要位置,首先,建立一套稳定性好,函盖面广,操作性强的国库规章制度,其次是合理分工,协调配合,相互制约,业务操作规范化,标准化,杜绝业务一手清现象,再次严格国库会计核算,口令管理,定期更换核算系统和操作口令。第三,加强国库柜面监督,一是对预算收入缴库凭证要素的齐全性、科目和级次的准确性、库款上划的及时性作为依据,把好“入库关”。二是把好“出库关”认真审核拨款、退库凭证各要素,坚持对大额拨款、退库、更正实行三级审批制度并进行跟踪监督。三是在单一帐户实施后,应进一步加强国库资金支付清算的安全措施,确保新旧体制的顺利过渡。

(三)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国库人员监管水平

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对国库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库干部要担负起监督的职能,首先要有爱岗敬业精神,清正廉洁的作风,其次,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时刻抓住国库资金安全的主线,对潜藏的和可能的隐患要有清醒的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再次,国库干部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各项政策法规,有关规定和监管制度,坚持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国库会计监督水平和质量。

(四)强化国库事后监督工作

一是要细化事后监督内容,使事后监督内容系统化,规范化,防止出现监督内容不全流于形式等问题,二是改进监督手段,采取日常监督和不定期监督相结合并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提高监督质量,三是选拔具有一定的国库会计业务经验和有工作责任心的干部担任并对监督情况予以登记、反馈,改进完善国库工作。

(五)强化国库统计分析,为领导部门提供货币政策决策依据

加强国库收支统计分析和调查研究工作,为决策者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是经理国库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基层国库对统计分析工作并未引起高度重视,致使国库在贯彻执行货币政策中的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因此,必须在加强国库统计分析的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首先,国库人员要转变观念,更新思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针对当地经济、财政税收的特点,深入实际,发现问题,研究建议解决对策。其次,要把国库收支统计分析纳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分析系统。不断改进统计分析手段,加强预测方法的研究,增强国库统计分析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和时效性。促进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促进经济发展。第三,要充分利用《国库收支统计与分析系统2.0版》的数据处理功能,注重日常工作中的统计分析。如根据每天的收支变化等,分析其对货币供应、货币流量的影响,等等。逐步克服和纠正以往单纯处理业务,就统计数字搞统计的问题。通过高质量的统计分析,努力为决策者提供货币政策决策依据。

[,感谢原作者]

teniu.cc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二篇: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是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支付电子化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推进优势逐渐显现。但在推行初期,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本文从预算单位角度,指出实施国库支付电子化的存在的问题,从预算单位内部控制、国库支付系统、代理银行自助柜面系统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 电子化管理 预算单位

一、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概述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牵引,财政资金安全、高效管理的现实需要,财政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促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成为现代国库管理改革中一项基础性与战略性变革。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电子化是指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代理银行(以下简称“代理银行”)、预算单位等四方之间取消纸质单据和凭证传递,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发送、接受和处理电子凭证来办理财政资金支付及清算等业务,实现预算单位“一站式”即可将财政资金支付给供应商或个人。这种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基础的支付手段创新而引致的整个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变革,极大的减少了各方工作量,实现财政资金高效、安全运行。

202_年以来,财政部会同人民银行对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进行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率先在河北、重庆进行试点,效果良好。随后,财政部积极总结试点经验,出台了《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接口报文规范(暂行)》、《电子凭证库接口标准》、《安全应用接口标准》、《预算单位自助柜面业务系统设计规范》等一系列的技术标准规范,建立起一套跨财政部门、人民银行、代理银行、预算单位完整的标准化体系,形成了财政资金管理的完整链条,加强了各业务方互联互通,消除消息孤岛,实现业务协同。202_年,财政部对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做了进一步明确和部署,陆续出台了《关于做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第二批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暂行办法》等办法文件,第二批十个省市的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紧接着,202_年6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工作的通知》。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级已推广实施支付电子化工作,逐步建立起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基本框架,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电子凭证安全支撑控件为核心,安全、高效、便捷的国库支付电子化体系。从各地实践情况看,推行国库支付电子化改革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幅度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近几年来,国库集中支付业务量大幅度增加。传统支付模式下,国库支付业务主要依赖纸质单据传递办理,逐笔打印、手工签章、人工跑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效率低、出错率高,难以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发展的需要。实现支付电子化管理模式后,通过电子凭证的传递完成支付和清算。在代理银行自助柜面系统上线后财政授权支付业务也可由预算单位在用款额度内自行办理支付,当日提交当日到账,极大方便业务办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财政资金运行效率,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二)有效降低国库资金风险

未全面实行电子化支付之前,国库资金支付依靠加盖“大红印章”的纸质凭证或单据。随着技术发展,印章的仿真水平越来越高,无疑增加了业务风险。而实施国库支付电子化管理后,所有集中支付业务统一纳入“电子凭证库”,由计算机控制,大大减少人工干预。一笔支付业务从提交用款申请到最后清算,要通过不同业务部门不同人员的密钥登陆系统操作、审核,而任何操作都隐藏在电子凭证库中,有迹可循,保障财政资金安全。

(三)提升财政信息化服务水平

国库支付电子化管理是财政业务的一项重要变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对现有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的优化和改造。实现支付电子化后,国库业务审核方式、账务处理方式、凭证管理方式、印鉴管理方式都将随之变化,这有助于建立起动态监管、自动对账、全程跟踪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升财政信息化服务水平。

二、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存在的问题

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在省级预算单位已经陆续上线,根据实践经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施支付电子化后带来的财务风险

随着支付电子化全面推进,全部支付借助网络信息技术通过财政支付系统和自助柜面系统即可完成,这对预算单位资金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上,要求单位经办人、审核人岗位分离,分别保管数字认证密钥、系统登陆密码、代理银行自助柜面系统支付U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若是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执行不严格,操作权限不明晰、人员分工不合理,支付岗位人员限制都会导致国库资金不安全。例如,国库支付录入人、审核人、自助柜面付款、国库对账都集中到同一人,都会增加转移财政性资金风险。

(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细节之处有待完善

首先,预算单位月底账务处理系统与国库支付系统之间存在对账不一致问题。??库集中支付系统用于国库资金支付,是预算单位预算执行的途径。预算单位账务处理系统独立于国库支付系统,两个系统之间对账仍然是以手工对账为主。

每月末,先核对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支付类型总额,将国库支付系统中本月发生的直接支付总额与账务处理系统“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和“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科目本月发生额合计金额核对,授权支付总额与账务处理系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和“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科目本月发生额合计金额核对。然后,核对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总额,将国库支付系统中基本支出本月支出总额与账务处理系统中“事业支出――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支出”科目本月发生额核对,国库支付系统项目支出本月支出总额与账务处理系统“事业支出――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本月发生额核对。最后,核对 “经济科目”明细,主要核对基本支出明细;按照项目名称核对项目支出。按照以上步骤,月末将国库支付系统和账务处理系统核对一致。

但是,根据实践经验,两个系统月底会出现对账不一致现象。按照国库支付流程,国库支付采取“先支付后清算”方式,如果月末预算单位提交支付申请,实际支付和清算滞后1-2天,会出现未达账项;或是发生退回、退款事项都会导致月底两个系统对账不一致。此外,现阶段各方对预算执行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及明细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在国库支付系统每月生成的对账单中,只有“日期”、“摘要”、“下达的用款计划”、“实际支出”、“用款计划结余”等字段,远远不能满足对账需求。“经济科目”、“项目名称”、“资金来源”也是对账必须的要素,这些信息在另外一张支出明细表中反应。每月对账会计人员需要综合多张报表才能完成对账。此外,两个系统之间没有衔接点,现在国库支付业务量越来越大,对账更显繁琐。

其次,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运行速度慢,每次操作需要等待;经办人与审核人切换角色,系统识别不出来,都影响付款速度。

(三)代理银行自助柜面业务系统有待升级改造

代理银行自助柜面系统是办理财政授权支付业务的重要渠道。财政国库支付系统将审核无误的待支付授权支付电子凭证通过财政专线传递至自助柜面系统,通过该系统完成电子凭证读取、同行和跨行转账支付、退款信息匹配及交易结果查询等,是财政授权支付资金最终支付到用款单位的自助途径。

在实际业务中,因收款方信息有误,会发生退款交易,匹配原交易信息后提交退款申请。有时系统会发生无法自动匹配、无法退库的现象,以至于无法恢复财政授权支付额度的情况。此时往往需要与代理银行多次沟通,提供相关依据与说明材料,代理银行后台操作才能正常退库。另外,在自助柜面系统,“提交转账”时需要提交多次才能提交成功,降低了工作效率。

(四)电子凭证档案管理有待加强

根据202_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明确“将电子会计档案纳入会计档案管理,要求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制作的电子凭证与纸质凭证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相关电子凭证存档期限同纸质凭证。实施电子支付化后,预算单位可以将电子凭证打印出来入账同会计档案一同保管。但是,现行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不能批量下载电子凭证,不便于备份。

三、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建议

(一)加强预算单位内部控制建设

国库支付电子化实现了预算单位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国库资金支付,这也为预算单位国库资金安全敲响警钟,使预算单位内部控制面临新形势。预算单位应自觉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制度健全,科学设置岗位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分离,不可将国库支付经办人、审核人、自助柜面付款以及国库对账集中到同一人身上。同时,对于国库支付申请电子政务证书、自助柜面付款U盾都应妥善保管,确立保管制度,交接制度,轮岗制度,定期督查。

(二)完善国库支付系统

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是面向各行业开放,各行业各个预算单位账务处理软件也不相同,两方系统衔接不起来,对账不方便。现在各地也在试图建立更加科学、便捷的平台,将账务处理系统与国库支付系统有效对接,减少中间录入环节,方便对账,提高正确率及付款的时效性。比如,江苏省202_年试运行的财政一体化业务平台,将账务处理系统与国库预算执行系统相结合,预算单位财政资金预算、核算、决算一体化,有效解决对账问题。或是在现有的国库支付系统录入用款申请时“摘要”栏中同时录入会计凭证号,作为对账衔接点,方便对账。此外,建议在国库支付系统增加电子凭证批量下载功能,便于电子凭证备份备查。

(三)升级规范代理银行自助柜面系统

自助柜面系统创新性地将财政授权支付与网银支付整合为一个业务闭环,提升国库资金支付电子化的完整性,对其规范性、安全性、服务质量有更高要求。自助柜面系?y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规范化要求研发、建造、使用。在系统硬软件、后台服务操作上不断完善,根据财政部门及预算单位反馈的问题及建议,集中资源优化自助柜面系统,为今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四、结束语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是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业务方理念更新、业务协同与技术融合。预算单位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降低财务风险;财政部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和代理银行自助柜面系统的硬软件技术需要更加完善以满足预算单位需求。只有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代理银行三方相互配合,不断的优化升级,加强系统关联,提高管理水平,才能顺利、全面推进国库支付电子化改革。

第三篇:国库科劳动竞赛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国库科劳动竞赛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自总行劳动竞赛年活动开展以来,国库科针对国库业务特点,围绕竞赛年主题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了劳动竞赛规划,以科发文形式下发到各支库,明确了指导思想和活动目的,成立了业务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和具体实施小组,对活动步骤进行了具体安排:一是202_年3月1日至3月31日在辖内掀起“学习知识、落实制度、促进业务创新”活动的新高潮,相当于竞赛活动的总动员;二是于4月份组织了国库业务知识竞赛,并将考试情况予以通报,纳入年终考核;三是二季度末组织开展现场知识竞赛,以县支库为单位组织参赛,竞赛采取必答、抢答、风险等形式,评选出先进集体和优秀选手,准备参加上级行比赛。四是扩大金融服务创新范围。目前,前两项已经进行。学习阶段,我们还推行“四个一”的学习模式:确立一种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精神,建立一个科室“读书角”,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国库人员集中学习业务知识及内控制度;开辟一块学习园地,定期编发国库系统业务竞赛活动简报;每周一次专题学习研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更进一步地提高全科人员守好国库大门,搞好国库服务的本领。4月26日上午举办了“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国库业务知识竞赛,辖内各县市支行国库业务主管及业务骨干共20余人参加了此次竞赛。评出了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以及团体前三名。

二、为确保规划落到实处,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工作创新。3月份在鹿邑县支行召开了涉农资金国库直补现场会,布置了该

项创新工作在全辖铺开,提高资金到账效率,减少中间环节,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二是召开了横向联网业务培训班,4月21日—4月22日,理论、实践、操作各个方面对县支库会计主管和业务骨干进行了培训,目前人员、技术、设备条件准备到位,等国税部门时机成熟,全面上线。三是设立国债常年咨询窗口。在去年国债宣传亮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尝试,在邮政储蓄银行设立了常年国债宣传窗口,克服了宣传工作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宣传不连续等弊端,实现了宣传时间上无空档、空间上无死角的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对竞赛的认识理解不深刻

虽然起草了规划文件,但是进度比较慢,上半年业务工作比较多,规划项目开展有所推迟

四、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开展各项竞赛活动,紧跟规划安排,按照年初计划逐项落实。

二是提高业务创新工作进程。争取在7月中旬之前组织开展现场知识竞赛,7月底完成全辖国税系统全面开通横向联网,财政部门加入横向联网试点工作,地税部门全面推进,力争在年底前地税部门全面铺开。国库直接支付创新工作年底前在全辖各县市支库、川汇区支库、开发区支库全面铺开。通过努力,确实实现业务竞赛推动业务创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

第四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班组安全纪律管理过程中人情味过重,总觉得不会有事,行动与制度相差较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往往是领导在与不在两个样,作业长、班组长对违纪员工考核不严,2、一年来安全效果虽然未出现大的不良的结果,但仍然存在较多险肇隐忧。首先,安全日活动水平不高,走形式、图应付,(规定80分钟,但实际有的40分钟都不到)个别作业区/班组安全意识不以为然;学习也是人在心不在,其次,作业过程中规范程度不高,虽然安全规程反复地学,反复的考,但仍有该用的工具不用、该带的防护欠带、该过的步骤不过,能省就省;再次,仍然有少数人对安全管理有抵触情绪的现象,常常认为不可能会发生在自已身上。最后、安全作业的技能仍不够,对事情处理后果预判的能力不足、处理异常的能人不多、互保监督的意识薄弱。

3、安全工作的管理忽冷忽热、虎头蛇尾,不能平稳有序、善始善终,比如:每次检查时,现场好一下,但充其量是好一阵,不能自觉做到自觉保持、相互监督,经常性的作业流程、作业行为,责任模糊,好走捷径、得过且过,更为要命的是管理的人、身边的人,往往视而不管、视而不见。

4、对负责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作业长,组长、员工对隐患的查找、整改、跟踪不足,发现问题,辨识、并提出整改措施及深层次的建议太少,今年一年来由作业长报的零星维修的单子除了酸再生有两张,其余班组全部为零。(有的也只是嘴上讲的多,落实就退而求其次)安全管理几点建议:

1.各作业区科学划分各岗位的安全职责。不要想当然的把一切跟安全挂钩的事都认为属于自某个人的工作,规避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安全责任制的有效落实,《安全责任制》中明确规定了各岗位员工安全负责的主要内容,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将安全责任明确、细化。并定期对员工安全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2.明确自身职责。对岗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交接班本上。”做好跟踪。

3.各级负责人对安全要重视,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让主要责任人明白保障安全是他的职责,出事要为此负责的,再就是逢会必讲安全,逢事必讲安全,有机会就讲安全,加深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

4.安全意识不强。这就需要负责人一是要敢于唱黑脸,对待违规员工毫不讲情面,要秉公办事,一视同仁,就会有唱黑脸不挨骂的好局面;二是用案例影响员工,让他明白自己辛辛苦苦工作是为了什么?造成事故会是什么后果,让员工主动地要安全;三是对在安全革新、发现隐患、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员工要舍得奖励,发挥一线员工最了解情况的长处。

5.做好安全管理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主要从三大块入手:“安全行为到位、作业技能培养、消防管理落实”,对负责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作业长,组长,应该多到岗上转,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及建议,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奖惩分明,不要只停留在嘴上

6.虽然没有绝对的安全。但作为安全管理人员,一定要不折不扣的去履行自己的职责,抱着对他人生命、家庭负责的态度用心用力的工作。

冷轧分厂 陈邦兵 202_.12.9

第五篇:基层国库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和建议

基层国库会计核算中的问题与建议

随着国库部门资金汇划加入到现代化支付系统,国库资金汇划清算由过去单纯的“行库往来”核算模式转变为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支付系统往来等多渠道的资金汇划模式,国库部门直接走向资金清算的前台。这对加强国库核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基层国库会计核算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现有国库人员已不适应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国库会计核算与管理》规定,国库会计业务共分3个组16个岗位,根据岗位基本要求,国库会计核算管理至少需要8个人。而目前国库部门,尤其是基层国库远远达不到要求。国库会计人员的严重不足,势必造成会计兼岗现象普遍存在,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会计核算的质量和国库资金风险防范将会大打折扣,国库会计人员不足将成为基层国库资金最大的潜在风险。

二是管理制度落后,已不能适应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国库会计核算电算化水平不断提高,现有的国库会计制度明显滞后,亦不能涵盖整个国库核算业务的全过程,存在许多制度空白点。如国库部门加入现代化支付系统、开通内部往来、直接参加同城票据交换后,改变了过去国库资金清算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国库资金清算方式变得快捷、多样化,使国库直接处于资金清算第一线,国库资金的风险点明显增多、增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赋予了国库部门对国家预算资金收支的监督职责,但现行的《国库条例》还是80年代制定的,仅对国库的基本职责和权限作了原则性规定,条文过于笼统,职能定位不明确,缺乏具体行使职能的依据和手段,难以发挥国库监管的作用,已明显不适应新时期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这样造成了国库监管只能是监而难管,监而未管,国库的监督权无法得到有效施行,流于形式。

三是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及网络安全应进一步改善。随着国库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库系统内部、外部联网步伐的加快,网络、计算机以及系统安全成为国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从目前情况看,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及网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是计算机病毒问题。现在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主要通过MT和NOTES传递各种报表,MT与NOTES通过人行内部局域网传输数据。而这种半开放的网络极易受到病毒攻击。其次是网络非法入侵问题。由于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业务用机在人行局域网和其他机器处于同等地位,内联网上任何一台计算机,只要安装了国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软件,就有可能作为客户端登陆服务器进行非法操作。由于现在内联网未就重要部门实行专门的网络安全措施,只能依靠简单的口令密码进行控制,很容易被解密遭受网络远程攻击。第三是国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自身设计有缺陷。如国库会计核算2.0程序中的权限分配机制不完善,表现为一级会计主管权限过大(例如可以建账、用户管理、参数维护、删除修改等),这些权限可能导致会计主管处理业务“一手清”的问题。

四是国库内部往来业务处理不能适应当前国库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国库内部往来是不在同一人民银行机构内的县支库与管辖国库之间资金清算的一种方式,它的开通,使县支库在人民银行会计实行集中核算后,实现国库业务独立性。但从目前国库内部往来运行情况看,手工处理环节太多,不能够适应国库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要求。

国库内部往来一笔完整业务需要经过发起行记账、复核、编制密押、复核密押、录入密押、复核密押、生成报单发送。接收行收到发起行的支付信息后,要核对密押正确后,打印报单,若资金的收付为通过本库国库内部往来划转辖属国库的,还要做发起行的业务。由此可见,在国库内部往来资金支付实现了电子化后信息传输也实现了电子化。而处理过程却是手工操作,这样不仅增加了操作环节,使发生错误的概率增大。同时还造成了人力、物力、系统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国库资金的风险点。

五是传统的事后监督手段亦不能适应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目前,由于基层国库人员不足,配备独立的事后监督人员亦不能成为可能,且监督手段依然还是传统的手工计算、翻阅、勾对等,工作量大,工作效率较低。同时,对事后监督检查的范围也仅局限于对凭证要素填写是否正确,金额大小写是否相符,印章是否齐全,帐表是否平衡等基础性的会计核算方面的监督,对拨款、退库、更正等重点业务监督审查流于形式,不能进行再深入的跟踪再监督。随着当前财政国库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国库业务量巨增,风险点增多,监管难度大的情况下,基层国库事后监督机制亦不能适应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

建议:

1、充实国库会计人员,提高国库人员素质。加大对国库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国库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以尽快满足国库工作发展需要。

2、建立和完善现有的国库法律、法规、制度。明确国库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职责及权限,同时针对业务的发展和国库会计核算电算化程度的提高,对原有会计制度中一些滞后的规定进行修订、补充。

3、优化和完善国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及国库内部网络建设。建立国库会计系统专用网或在内联网上设立国库会计系统子网,以最大范围的防止网络攻击事件的发生。

4、应进一步改

进国库内部往来业务处理程序。一是应将国库内部往来操作中编、核密押由手工操作方式改由电子密押卡方式自动编、核押,减少人工操作,增强保密性;二是国库内部往来资金支付、信息传输均已实现电子化,就应在核算程序中设置一个相应模块,将资金、信息处理全程由计算机处理;三是可考虑将县支库国库数据集中到中心支库,实行国库会计集中核算,这样前端数据实行实时传输,后端数据实时处理,将会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准确性,减少了国库资金风险点。

5、完善事后监督机制。一是开发国库会计核算业务事后监督系统软件,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国库业务全程实行监督,将事后监督人员从繁重的手工监督中脱离出来,参与到对拨款、退库、更正等重点业务以及对各国库风险点的监督管理中去,以更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二是加快财、税、库、行横向联网及国库业务无纸化进程,减少国库业务手工操作环节和国库资金风险点,确保国库资金安全。

随着国库部门资金汇划加入到现代化支付系统,国库资金汇划清算由过去单纯的“行库往来”核算模式转变为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支付系统往来等多渠道的资金汇划模式,国库部门直接走向资金清算的前台。这对加强国库核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基层国库会计核算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现有国库人员已不适应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国库会计核算与管理》规定,国库会计业务共分3个组16个岗位,根据岗位基本要求,国库会计核算管理至少需要8个人。而目前国库部门,尤其是基层国库远远达不到要求。国库会计人员的严重不足,势必造成会计兼岗现象普遍存在,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会计核算的质量和国库资金风险防范将会大打折扣,国库会计人员不足将成为基层国库资金最大的潜在风险。

二是管理制度落后,已不能适应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国库会计核算电算化水平不断提高,现有的国库会计制度明显滞后,亦不能涵盖整个国库核算业务的全过程,存在许多制度空白点。如国库部门加入现代化支付系统、开通内部往来、直接参加同城票据交换后,改变了过去国库资金清算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国库资金清算方式变得快捷、多样化,使国库直接处于资金清算第一线,国库资金的风险点明显增多、增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赋予了国库部门对国家预算资金收支的监督职责,但现行的《国库条例》还是80年代制定的,仅对国库的基本职责和权限作了原则性规定,条文过于笼统,职能定位不明确,缺乏具体行使职能的依据和手段,难以发挥国库监管的作用,已明显不适应新时期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这样造成了国库监管只能是监而难管,监而未管,国库的监督权无法得到有效施行,流于形式。

三是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及网络安全应进一步改善。随着国库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库系统内部、外部联网步伐的加快,网络、计算机以及系统安全成为国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从目前情况看,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及网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是计算机病毒问题。现在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主要通过MT和NOTES传递各种报表,MT与NOTES通过人行内部局域网传输数据。而这种半开放的网络极易受到病毒攻击。其次是网络非法入侵问题。由于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业务用机在人行局域网和其他机器处于同等地位,内联网上任何一台计算机,只要安装了国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软件,就有可能作为客户端登陆服务器进行非法操作。由于现在内联网未就重要部门实行专门的网络安全措施,只能依靠简单的口令密码进行控制,很容易被解密遭受网络远程攻击。第三是国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自身设计有缺陷。如国库会计核算2.0程序中的权限分配机制不完善,表现为一级会计主管权限过大(例如可以建账、用户管理、参数维护、删除修改等),这些权限可能导致会计主管处理业务“一手清”的问题。

四是国库内部往来业务处理不能适应当前国库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国库内部往来是不在同一人民银行机构内的县支库与管辖国库之间资金清算的一种方式,它的开通,使县支库在人民银行会计实行集中核算后,实现国库业务独立性。但从目前国库内部往来运行情况看,手工处理环节太多,不能够适应国库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要求。

国库内部往来一笔完整业务需要经过发起行记账、复核、编制密押、复核密押、录入密押、复核密押、生成报单发送。接收行收到发起行的支付信息后,要核对密押正确后,打印报单,若资金的收付为通过本库国库内部往来划转辖属国库的,还要做发起行的业务。由此可见,在国库内部往来资金支付实现了电子化后信息传输也实现了电子化。而处理过程却是手工操作,这样不仅增加了操作环节,使发生错误的概率增大。同时还造成了人力、物力、系统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国库资金的风险点。

五是传统的事后监督手段亦不能适应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目前,由于基层国库人员不足,配备独立的事后监督人员亦不能成为可能,且监督手段依然还是传统的手工计算、翻阅、勾对等,工作量大,工作效率较低。同时,对事后监督检查的范围也仅局限于对凭证要素填写是否正确,金额大小写是否相符,印章是否齐全,帐表是否平衡等基础性的会计核算方面的监督,对拨款、退库、更正等重点业务监督审查流于形式,不能进行再深入的跟踪再监督。随着当前财政国库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国库业务量巨增,风险点增多,监管难度大的情况下,基层国库事后监督机制亦不能适应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

建议:

1、充实国库会计人员,提高国库人员素质。加大对国库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国库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以尽快满足国库工作发展需要。

2、建立和完善现有的国库法律、法规、制度。明确国库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职责及权限,同时针对业务的发展和国库会计核算电算化程度的提高,对原有会计制度中一些滞后的规定进行修订、补充。

3、优化和完善国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及国库内部网络建设。建立国库会计系统专用网或在内联网上设立国库会计系统子网,以最大范围的防止网络攻击事件的发生。

4、应进一步改进国库内部往来业务处理程序。一是应将国库内部往来操作中编、核密押由手工操作方式改由电子密押卡方式自动编、核押,减少人工操作,增强保密性;二是国库内部往来资金支付、信息传输均已实现电子化,就应在核算程序中设置一个相应模块,将资金、信息处理全程由计算机处理;三是可考虑将县支库国库数据集中到中心支库,实行国库会计集中核算,这样前端数据实行实时传输,后端数据实时处理,将会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准确性,减少了国库资金风险点。

5、完善事后监督机制。一是开发国库会计核算业务事后监督系统软件,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国库业务全程实行监督,将事后监督人员从繁重的手工监督中脱离出来,参与到对拨款、退库、更正等重点业务以及对各国库风险点的监督管理中去,以更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二是加快财、税、库、行横向联网及国库业务无纸化进程,减少国库业务手工操作环节和国库资金风险点,确保国库资金安全。

地方国库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