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实践的研究[本站推荐]
编辑:落花成痕 识别码:16-819078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01 12:03:1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实践的研究[本站推荐]

城镇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实践的研究

3.5学生研究阶段

3.51确定研究课题。

3.511如何选课题。课题的选择恰当与否关系到课题研究的成败,教师向学生说明选题的原则和依据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有:①研究的价值性。②研究的可行性。③研究的科学性。

3.512学生选出课题。①给人与人的关系(友情)评分。②如何存款最合算。③哪家超市最便宜。④中学生厌烦数学的原因。⑤科学早餐的重要性。⑥部分中学生怕数学应用题的原因分析。⑦初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3.513选题论证课。①确定学生的课题。②对学生课题依据其价值性、可行性进行全班论证。③经过全班学生论证后,规范课题名称,确定最适宜开展的三个课题作为班级的课题,即 《营养早餐问题的研究》、《我校初二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我校部分中学生厌烦数学的情况调查》。④全班同学重组课题小组,确定课题组组长以及人员分工。

3.52确定研究计划。

①向学生介绍课题研究方案。②课题组进行小组讨论活动,完成方案设计表(附录)填写,做好口头论证准备。③学生代表进行口头论证。④学生评审课题研究方案(附录),再次确定本班课题为《我校中学生早餐营养情况的研究》(组长:周慧凯),《我校初二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组长:周俊歧)。⑤教师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收获。

3.53研究报告撰写。学生根据研究计划收集有关资料,分析加工所收集的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4、结果分析

4.1 学生方面。

4.11学生学习效果方面。

4.111学习成绩。实施二年来,效果显著,考试成绩优生率达到60%,大面积提高了学习质量。学生成绩比较稳定,没有产生分化现象。没有差生,过去是很难达到的。

4.112课堂学习效率提高。运用了“探究性教学法”后,以学生学为主,教师讲得精,学生练得多,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多,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参与面广,学生学习比较扎实,确实减轻了学生课后学业的负担。当堂的作业,当堂基本完成,学生回家只要自学课本,做相应课本练习题。一般当堂的作业只需20分钟左右,比过去减少了一半时间。

4.113解题速度快。在探究性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方式大大改变,改

以往的依赖变主动,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同时由于知识掌握好了,解题速度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做10道题的时间平均减少15分钟。

4.12学生能力方面。

4.121自学能力明显提高。通过超前学习尝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由于掌握了自学的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提高。起初要求学生自学看书,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做到,教师采用抓先进、树典型的方法(班内的林德森、薛逍哲同学不仅完成了当天作业,而且连续完成了后一章节的学习任务),逐步使全班的同学形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在这样的气氛下,班内有大部分同学的超前学习意识浓厚,到学期末王勇同学已经把第三册课本自学完成,其他大部分学生均不同程度地做到超前自学。

4.122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有明显提高。我校进行探究性教学实验尽管只有两年,但在教学中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之中,引导学生从完全接受性地学习转变为学会学习,合作交流,探索求知,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探索能力是以前所没有的,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建议,不同的解题方式闪出智慧的火花。比如求五角星五个角的和的度数计算,学生的解题方法达10种之多。学生表现出的能力让老师刮目相看。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触动较大,促使教师重新认识、定位学生。

4.2老师方面

4.21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据统计,原来90%的数学老师上课基本是以传统的讲授课形式为主,在探究性教学的带动下,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运用引导、启发、提问、讨论、探究、自学等等,有80%的老师课堂教学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4.22教师的教研能力逐步提高。由于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对教学有思考了,在课余时间能积极写论文、体会,一学期有十来位老师的论文在县、市不等层次获奖、发表。

4.23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变化。原来上课只围绕少数尖子生开展教学,现在是面向大众教学。大部分教师认识到单纯的知识传授束缚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教学能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对教师来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4.24教师的教学手段发生很大的变化。原来以粉笔、小黑板、幻灯机逐步过渡到实物投影、多媒体;原来上课从老师单一的讲到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数学游戏、动手操作、实物表演等等,教师运用多种教学工具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5、讨论与反思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中心,以讨论为交流方式,以陈述观点、说出理由为要求,以强化思维为训练程序,以让课堂上每一位学习者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为目的。这样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这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现代教学规律发展趋势的。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性逐步完善,自学能力较强,能独立思考,能自我评价与调控学习;自觉能动性得到发展,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会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目的与计划意识较强;具有积极创造性,思维活动开始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所体现的是教师讲的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师生单向的交流少了,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多了,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多了。研究性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学生和教师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共同进步。

“研究性学习”对于基础薄弱的学校行之有效,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的现代人素质。但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对学习要有持久的耐力,学习要恒心,这对初一学生相对来说有困难,同时探究性教学对老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式也有很大的冲击,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课堂调控能力以及过硬的专业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等。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作为教学法中的一种特殊方法的探究性教学,亦同样如此。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除了其本身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外,关键还要取决于实施的老师和学生。要保证探究性教学的成功,我们还需做许多工作。

5.1进一步研究探究性教学的理论依据。特别要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现代教育教学模式中学习符合数学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规律的理论知识。

5.2进一步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和控制作用。研究进行探究性教学最佳模式,教师如何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以及如何评价教师的工作,教师的培训等等。

5.3进一步研究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着重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有效改进自己的学习。(2)如何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数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岳庭、沈传龙:《数学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

2、方春耕:《教育教学论文写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3、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沈雪林:《初中探究型课程实施指南》,学林出版社,2002年。

5、卢仲衡:《自学辅导教学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6、霍益萍:《研究性学习从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7、“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研制”课题组:《初中研究性学习》,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

第二篇: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讨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讨

摘要:初中学生的思维主要是经验的,抽象性不强,所以初中数学教学要借助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原理,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直观感受,与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也一致。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可以为初中数学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切实的指导与建议,推动研究性学习更快更好地进入初中数学课堂。关键词: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一、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一)集体研究学习

初中数学集体研究在组织上班级,班级学生集体学习的组织形式能够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当然,集体学习可能导致这个组织中成绩好的学生占据了主导地位,成绩差的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或者因为发言有错受到打击,不再愿意发言,积极性受到打击。如果有个别的表现突出的学生,由于其发言总是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其他学生自然没有表现的机会,长期下去,整个班级的学习就成了个别学生表演的舞台,其他学生觉得受不到重视,就没了表现和参与的动力和兴趣。同时,个别表现突出的学生的过多发言影响其它同学的思路,破坏他们思维的自由。个别表现突出的学生的存在,可导致有些学生在受不到关注的情况下滥竽充数,混在集中学习中浪费时间。一般情况下,班级集体研究主要适用于那些相对简单的研究课题,这样的研究课题可以见仁见智,从不同的角度都能有研究成果,也能适应不同成绩的学生发挥,提出不同的看法,可以发挥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在开始把研究性学习运用到数学教学当中时,为了介绍、示范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步骤,也适合运用集体研究的形式。

(二)小组合作的研究形式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研究形式就是要把学生分成研究几个人小组或者项目小组),以小组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初中数学的研究性小组人数没有固定限制,一般是三五个人,具体数额根据研究课题的复杂程度来确定组成人员可以几个学生自由组合确定,也可以由老师指定。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研究形式能够较集体研究有更高的参与度与满意度,可以避免表现突出学生给成绩不好学生的干扰,小组团队经常性的合作对学生团队意识是有效的提高,而且对初中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也是锻炼的机会。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研究形式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包括,会有个别表现突出的学生影响表现一般学生的发挥和独立思考,有些学生缺乏钻研精神,会滥竽充数。小组合作研究的形式适宜面广,各小组的研究课题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是较大的课题,也可以是较小的课题。这种形式是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

(三)学生自己独立研究

初中学生自己个体独立研究的形式就是整个研究课题的所有工作都是由学生一个人独立完成,当然老师可以发挥指导作用。初中学生自己个体独立研究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并积极参与研究其中,学生自身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学生参与度最高,学生之间互不干扰,每个学生都可以独立思考,自由钻研。初中学生自己个体独立研究可能会不利于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并且学生之间由于学习成绩的差异,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和收获。个体独立研究形式一般适用于对问题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再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角度或子问题。

二、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对研究性学习评价是重要的一环,正确恰当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热情;错误的评价对学生的积极性是一种打击,特别会挫伤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消极地对待以后的研究性学习。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本人、研究小组其他成员和辅导教师,当然还可以包括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专家。个人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工作的评价,以及获得的知识、策略、技能与感受;小组内部成员的互评对象是课题的研究程度,课题的意义,研究结果的推广与应用价值,研究策略的应用,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研究的心得。小组互评的内容主要是在交流之后,发表对别的小组的研究成果的看法,以及研究过程的纪律、组织等方面的看法。辅导教师的评价包括对每个学生在研究中表现的评价,还有对整个课题研究成果和效果的评价。辅导教师的评价最主要要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既要看到表现突出学生的研究成果,也要看到表现一般的学生取得的进步和参与的积极性,不能因为有些表现不好学

生可能遇到的挫折而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业人士评价的出发点是课题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领导和专家的评价,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研究的热情。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主体主要是学生和数学教师;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主体,根据课题内容可能还需要学生和数学教师以外的人,如与课题内容相关的人员和专家。

(二)评价目标的发展性与鼓励性

初中学生虽然不成熟,但也还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每个学生的发展、成长应与他自己相比较,比较是否比以前更有进步。研究性学习也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提出的,我们在评价时要以个人的发展性评价为主,不管进行地是独立研究还是合作研究,都要对个体的特殊贡献和收获给予评价,包括个人研究成果对小组的贡献,个人研究成果对个人的价值,以及与过去相比较,获得了哪些体验取得了哪些进步等。评价要强调从研究中“获得了什么”,而不是“做出了什么”。让个体看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帮助不自信的人树立信心,让自信的人更自信。

(三)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具有多样性,因而其评价内容也应很广泛很全面,知识的获得或应用、策略方法的运用、研究的效率、研究的组织、分工与合作、情感体验、研究结果的推广与应用价值、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有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交流的质量等,都应成为评价的内容。相比而言,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更强调研究的结果,研究性学习活动更强调过程,当然,只是有所侧重,而不能偏废某一方面。

三、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堂环境

在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中,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必要的基础,这里的课堂课堂环境是广义范围的,既包括物理意义上的环境环境,如教室、实验器材,物理环境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包括心理意义上的环境,心理环境能够在学生心中激发出一种有利于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情绪。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好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比如在物理环境上,要按照研究的不同情况,对教室的桌椅进行调整,方便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讨论;为学生提供在教室模拟或重演研究课题的背景;要提供多媒体播放

课题的背景等录像资料。在心里环境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平等、积极、合作的氛围。民主、平等的环境会给每个学生在班级中有归属感、安全感,尤其是让成绩不好的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研究中,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得到同样的尊重。尤其是积极的心理氛围,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提高效率。在研究性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合作,合作有助于相互启发,还有助于培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民主的道德品质,这些品质的形成又为研究性学习准备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参考文献

1.曹一鸣.数学教学模式导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2.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致庭瑾.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第三篇: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计划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计划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参加了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小组,为更好的参加活动,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制定计划如下:

一.目的要求 :

1.经历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即用数学的方式表示问题以及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数学应用的能力,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数学的应用价值;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

2.以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经历查阅资料或实地测量获得所需数据、动手制作模型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获得科学研究的体验、培养科学精神。

4.带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做相关的数学小实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钻研问题的能力。

5.能够综合运用数学、地理或其它学科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发展社会责任感。

二.实施措施:

1.以自己所教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自己的课堂,实施小组合作交流教学。

2.在借鉴其他学校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开发适合自己学生的新的教学方法。

3.利用网络的优势,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开发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知识。

4.坚持平时反思和阶段反思想结合,随时总结自己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与优势,作好记录,让自己的研究形成初步规模。

总之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维形成的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淡化学科体系,开放学习空间,让学生不是在说教中而是在体验中成长,克服简单灌输“大道理”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教学,在重视教学研究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的研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同时增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辩论、动手、动脑以及观看录象等活动。教师要理顺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创设情景,逐渐走向教学与课程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学相长,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形成开放的、学习型的教学运行环境。

第四篇:初中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初探

初中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初探

1、学习的开展,并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

2、对教师进行 研究性学习课题 知识的介绍

计划聘请科学教育的学科专家介绍开展 研究性学习的知识体系及教学要求。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设计是从学生出发,按照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编排和组织内容,设计研究主题或专题,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自然地理和天文等学科领域,力图实现不同学科间整体的优化。对 研究性学习教学 体系的了解,有助于教师了解在新的课程体系下,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风格,并在 研究性学习的 教学中进行自己的试验与探索。

3、开展 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析、教研员导评及教师互评等活动

开展 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析、教研员导评及教师互评等活动。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析可以通过公开课、汇报课等形式,鼓励教师运用所学知识指导 研究性学习实践,对教师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能力、学科整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予以检验。教研员导评是由教研员对教师的下一步发展做出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指导教师将 研究性学习理论应用于实践,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互评主要是采取“换位思考、角色转换”的方式进行,以做到多学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研究课题互动、取长补短、求异创新。

4、建立教师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档案

2002年5月,在朝阳区45中学初二年级首先成立了研究小组,以王海燕老师为主,开展了将初二生物会考成绩与学生研究性课题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探索。

首先,将会考的百分评价制分解为两大部分,即研究性试题的检查和知识性试题的检测两部分。前者以 60分为满分而后者以40分为满分,学习的评价分为重视定性评价、差异评价、进程评价。60分研究性题目设计了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社会性、生活性色彩较浓的论文题、实验题等,并选择青春期卫生保健的相关知识进行立题,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思路、实验方案、实验步骤,自己规划实验报告,在得出实验结论后可以结合自己或身边人的实际完成一个小论文,这种开放性的实验设计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考评的基础上实施研究性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界的奥妙颇感兴趣的心理倾向,而且能把学生的认知学习活动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新事物上来,取得了探索的初步成功。通过前期工作,我们积累了一部分课题研究素材,包括:学生的实验论文、教师的评价材料、实验教师的阶段性总结报告等等。

(2)中期推广工作

2002年8月,朝阳区成立了以45中学王海燕等老师、68中林凯老师等为主要参与者的课题研究小组,对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

首先,我们带领教师学习了新课程评价标准改革的新理念,并形成材料,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学生评价的基本方法、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点、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程序、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

其次,教师为学生确定了研究性学习课题,由学生自主选题,为生物会考结业论文自己确定研究性学习课题做准备。

第三,为学生建立了各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档案材料,包括:生物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生物研究性学习成绩评价表、学生综合评价档案袋—成长记录袋等。积累的档案主要有练习卷、探究报告、开题报告、收集资料、评价表等。

第四,在调研题中辟出专门篇幅,系统地为学生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和观点,为下学期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第五,向家长和学生下发《在初中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调查表》和《初中生物评价

改革学生调查问卷》,在学生中间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动员活动,同时,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介绍给家长和同学,了解学生对评价改革的看法,以便于完善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

第六,研究编纂《研究性学习学生用书》,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理论指导。第七,为学生统一办理图书借阅证等,指定调查、探究与实验指导报告,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创设了条件。

在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过程中,我们引导教师进行 经验总结、理论提升和规律的探索,保证了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实验向纵深发展。

在这一阶段,我们布置学生参加了省学院组织的《初中生生物科研小论文评比》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自己确立研究课题,上网查找资料,走访专家学者,开展生物课外实验,共有近3000名学生参与了研究性学习的论文撰写活动,在省级评比中有千余人获奖,二十余名教师获得省级表彰,在我区掀起了研究性学习的热潮。

在日常教学中,形成了以模范教师引路,多名教师积极参与生

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的新格局,通过我区生物教研网的学科 研究性学习教学网站,发布了大量的教研文章,为开展学科 研究性学习的利弊得失积累了大量的行程性材料和教研论文,并申报了省级科研课题,同时有 34位教师就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或其他研究课题撰写了论文,并获得省级奖励。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我们对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的尝试。通过试点采取建立学生成绩档案,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主评价和小组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等方法,同时将期中期末的的全区统考改革为开卷考试,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推动评价制度的改革创设了先机。

我们还组织生物教师参加了区里组织的新课程教学设计大赛,以学科 研究性学习作为生物学科的参赛题目,通过互联网查找了全国 6个新课标实验区的教学教研网站,准备了近2000字的学科 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 初选要求,包含了教学评价、实验设计、研究性学习指导等多个方面,并将 45中王秀娟老师的教学设计作为范例上传至教研网上,使参赛教师做到了心里有数。我区参加大赛的生物教师为这次活动做出了刻苦的努力,她们收集了大量的备课材料并进行了精心组织,相互之间团结协作,体现了集体的力量。由于对学科 研究性学习理念有深刻的理解,参赛的教学设计各有新意,受到了专家的好评。

3.阶段性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为了解实验教师对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实验的总体认可情况,我们对区内多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现阶段课题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课题实验教师对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实验的总体认识。

多数教师认为生物学科学习方式的改革是必要的,是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并从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对教学方式改革很适应和基本适应的教师占绝大多数,大部分教师认为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说明生物学科开展 研究性学习是 被广大教师认可和接受的。多数教师认为领导重视学科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是最有利的条件,另外教学氛围较好、教师业务能力较强也是重要条件。结合调研发现,不少学校领导安排了业务骨干教师或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实验教师,为生物教学改革实验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课题实验教师的培训情况。

从调研中可以看出开展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培训的作用与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对每一个参与培训的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提高最大的是了解了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的理念、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的背景和目标,转变了教育观念,改进了教学方法等等。使教师

收获最大的培训方式是有指导性的讨论与研讨。反映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意识。增强参与式培训已成为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进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3)开展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带来的变化。

学科研究性学习

课题研究使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较大的转变。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大大增强,特别是遇到困难时,大多数的教师能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也给教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产生了一些压力,广大教师普遍感到工作量有所增加。多数教师对能参加到这次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行列感到高兴,同时清醒地认识到为完成课题研究的艰巨任务,自己需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们认为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学习方式的改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主动参与,这反映教师调动了学生开展研究的积极性。研究性学习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体地位初步得到了落实。

(4)课题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教师们认为在中学实施 研究性学习的不利条件是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不能满足 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的需求,最大的难点是缺乏 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另外,教师们还集中反映了关于如何评价学生和教师工作的问题。也有一部分教师谈到 研究性学习更适合小班化教学,对于大班,教师难以开展有趣的活动,不敢“放”,“放”了以后难以收回,时间也不允许。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效果。

同时,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实践,我们觉得以下问题仍值得思考。

首先,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的教师 在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等方面凸显不足。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课题式自主性综合研究活动,强调自主选题、自主确定课题,自主实践和自主探究是研究性学习的特色。由于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知识水平,研究的内容极其广泛且具有创新性。但由于生物教师相关知识的匮乏导致指导能力的欠缺,往往生物教师知识的局限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挥。如在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自主选题丰富多彩,如“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塑料大棚区易刮旋风的起因”等,对问题的选择既有生物科学方面的,也有理化学科方面的;有现实题材的,也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不仅有效整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而且形成了气息浓郁、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反观我们教师的命题则难于跳出生物学科这一小圈子,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缺乏理论的指导,而是怎样将多个学科的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相关学科知识的不足已经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平时不断地学习、进修,以加强对 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素质,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技能,及时把握当前生物学科的发展状况、,生物热点问题,加强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对遇到的困难,要做好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勇于克服困难,保证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成功实施。其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内容更适合小班教学,特别是课题研究计划、讨论与思考等,而我们目前的教学规模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 研究性 学习中去。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被“忽视”。这就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第三,应尽早编写添置与 研究性学习课题 配套的辅助教材和辅助教学设备。增加、扩展教参内容;制作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多媒体课件、模型、挂图等,在教学辅导资料中增加一些课外阅读知识,列出一些书目或网站名称,指导教师或学生参看,以扩大知识面。第四,尽快出台 研究性学习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对教师的评价等将是开展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最有效的指挥棒,是课题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

三、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1、结合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展对生物教师的 相关知识培训。

培训的重点是使教师了解现在学生对开展 研究性学习的 知识储备情况,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潜力进行正确的估价,了解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应用的知识领域,了解学生在进行不同 研究性 学习时的感受和体验,为在学科 研究性学习教学中的知识拓展打下基础。同时,拓宽教师自身的知识面,提高协同教学的能力,改善教学的组织形式,尝试以学科间协同互动的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

2、对教师进行 研究性学习课题 知识的介绍

计划聘请科学教育的学科专家介绍开展 研究性学习的知识体系及教学要求。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设计是从学生出发,按照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编排和组织内容,设计研究主题或专题,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自然地理和天文等学科领域,力图实现不同学科间整体的优化。对 研究性学习教学 体系的了解,有助于教师了解在新的课程体系下,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风格,并在 研究性学习的 教学中进行自己的试验与探索。

3、开展 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析、教研员导评及教师互评等活动

开展 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析、教研员导评及教师互评等活动。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析可以通过公开课、汇报课等形式,鼓励教师运用所学知识指导 研究性学习实践,对教师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能力、学科整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予以检验。教研员导评是由教研员对教师的下一步发展做出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指导教师将 研究性学习理论应用于实践,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互评主要是采取“换位思考、角色转换”的方式进行,以做到多学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研究课题互动、取长补短、求异创新。

4、建立教师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档案

建立教师的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档案,记录教师的自选发展目标,参与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的态度,记录其在 课题研究 及教学行为中的薄弱环节,寻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促进教师的进步和提高,把教师的发展与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在初中生中开展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只是我们课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计划与实施过程中尚有许多不尽完善之处,迫切需要各方面领导与广大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为我区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做出共同的贡献。

第五篇:初中新课程数学课堂论文研究性学习论文

初中新课程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初探

进贤二中 周明员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把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目标定在研究探索、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研究性学习”是初中新课程的必修课。

【关键词】初中新课程数学课堂 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初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强调的是学生研究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即研究性学习。

一 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应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作为新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自我角色发生了转变,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教师由教学权威向教学平等参与者转变,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主动参与者,师生在课堂中是平等的。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素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尝试让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教学,努力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

本,放手给他们一个自行研究探索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自我发展中发现,在自我发展中创新,改革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 改革传统授课模式,大胆进行研究性学习

长期以来,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是教师认真地讲,学生专注地听,主观色彩浓厚,总认为学生的认知能力差,常常担心数学内容没讲透彻,久而久之,大多数学生已习惯了“老师自己讲,学生被动学”的注入式教学模式。现代数学教育理论证明,数学不是教出来的,更不是简单地模仿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出来的。因此,上课前,首先安排学生提前预习,做好知识的准备。上课设立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更集中,研究的热情越来越高,各自的数学思维风格也逐渐体现出来。其次是课后作业,原则上绝不选择题海战术去困乏学生,而是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心理精心配置两、三个有研究价值的题供他们研究,然后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三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创建优质高效课堂

要实现优质课堂的创建,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平等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进行合作交流。优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发生了本质的转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较多的使用小组讨论形式,大量进行课堂提问,师生互动法等方法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彻底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探究型学习的场面。初中阶段,学生精力旺盛,思想活跃,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 引导探究发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知数学知识,发现论证数学定理、推导数学公式、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争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 以实际问题为背景,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和形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数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新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意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函数应用教学上侧重于应用自然科

学、社会科学已有的成果出现的函数模型,具体讲:(1)常见的一次函数型;(2)常见的二次函数型;(3)常见的反比例函数型;(4)分段型。

只要问题设计具有时代特色,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享受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也从数字中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绩。

总之,初中数学课必须让研究着问题的学生走进课堂,教师必先为学生营造一个研究问题的良好氛围,在数学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只不过是师生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环节,只要数学老师把研究性学习先深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上,将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只有这样初中二次函数的教学一定能够创造美好的明天。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实践的研究[本站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