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16-964073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17 06:01: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浅谈当前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工作存在的问题谈起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工作,使我们不得不想起国土资源系统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实施近3年时间了,当初可谓喊得轰轰烈烈,可具体到基层国土资源系统落实得怎样呢?事实求是地说是“雷声大雨点小”,颇领国土资源系统部分干部职工大失所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国土资源工作的正常开展。以下,结合实际,浅谈管理体制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国土资源系统现状堪忧

二、乡镇国土资源所管理体制改革没有到位

三、人事工作缺失导致关爱干部职工不力

四、建议在新的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日益显得重要和突出。上述存在问题与时代赋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使命是不相适应的。如不把存在问题解决好,我们将会无法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国土资源管理的神圣职责。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以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国土资源部继续开展“提高素质、完善体制”活动为契机,切实注重人事管理工作。要参照税务、工商等垂直管理系统管理成功经验,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系统管理体制,把乡镇国土资源所垂直管理体制改革到位。逐步推行“公开选拔,凡进必考”和“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用人机制,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提高干部政治、经济待遇,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国土资源干部队伍,国土资源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存在问题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二篇:当前县乡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建议

当前县乡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建议

——以四川省叙永县为例

县乡国土资源管理承担着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等大量具体而繁杂的工作任务,是国土资源部门面向社会,服务群众的窗口,其管理体制及队伍建设不仅事关国土资源部门形象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执行,而且事关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改革与发展大局。正因为如此,县乡国土资源体制改革工作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各级高度重视,特别是202_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后,各相关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关于县乡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意见陆续出台,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县乡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热潮。县乡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实施了多年,但由于县乡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弊端由来已久,改革又涉及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系理顺及利益调整问题,加之人员结构状况等现实问题的存在,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彻底、不完善现象,对县乡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提高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能力建设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因此完善县乡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仍是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以下,结合所在的四川省叙永县实际,谈谈县乡国土资源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叙永县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简介

叙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端,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东、南、西面分别与贵州省、云南省接壤,地跨东经105°03′~105°40′,北纬27°42′~28°31′。东西宽54.3公里,南北长94.9公里,幅员面积2977平方公里,辖11个镇、14个乡,28个社区、230个行政村,1838个村民小组,202_年未人口70.16万人。叙永县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县,县域经济以农业生产和矿业经济为基础,在山区县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叙永县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较早。202_年,原叙永县国土局和原叙永县矿办合并成立为叙永县国土资源局,202_年3月,将原25个直接从属于乡镇人民政府管理的国土所收编为县国土资源局派出机构,基本实现了对乡镇国土资源所的垂直管理,202_年3月,按照“完善体制、提高素质”的要求和省、市、县相关批复,进一步进行了以完善局机关内设机构、乡镇国土资源合并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制改革。局机关内设机构调整后设立了办公室、法规监察股、耕保股、规划股、地籍测绘股、土地利用股、矿产资源股、财务股8个行政管理内设股室;将原25个乡镇国土所合并成立为12个乡镇国土资源所;成立了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并完成了核定的32名行政执法编制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

在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关心下,叙永县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逐渐深入,制度建设日益完善,队伍素质稳步提高,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能力得到加强。近几年来,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奋力投身于保障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实现了全县耕地保有量稳定在62890公顷、基本农田不少于好53581公顷,并大力设施了数十个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实现新增耕地面积3万余亩,完成了川黔高速公路、纳叙铁路、县城新区等一大批省、市、县重点基础设施和招商引资项目2万多亩的用地保障,已连续6年获得了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还获得了“全国地灾防治先进县”、“全国测绘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垂直管理不彻底。叙永县从202_年即初步实现了对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人、财、物由县国土资源局统一管理,202_年实现了县国土资源局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由地方党委管理为主改为由市国土资源局管理为主,202_年又进一完善了乡镇国土资源所合并等改革。应该说,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有助于增强县乡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乡镇国土资源所垂直管理前,乡镇国土资源所受乡镇政府管理,县国土资源局主要作业务指导,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垂直管理后则人员较为稳定,工资福利及经费保障由县局统筹,有效排除了乡镇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县国土资源局在全县范围内统一贯彻执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的能力。但正如许多资料反映的那样,当前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并未完全理顺,而事实上呈现出“垂而不直”的状态,特别县以上国土资源部门的管理基本上没有实质性改变,对乡镇国土资源所的垂直管理也不彻底。如工资仍由同级财政统筹,机构编制仍属县政府统一管理,市国土资源局只管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任免。这种“垂而不直”状态致使县乡国土资源管理的机构不易理顺,人员编制经费福利待遇等很难彻底解决,制约了职能职责的充分发挥,影响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统筹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能力自然受到影响。

2、机构编制不适应工作需要。叙永县作为欠发展的山区农业、矿业经济县,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任务非常艰巨,同时面临着工作条件苦、工作环境差、工作责任大等具体困难,需要健全的工作机构和较强的工作人员力量才能有效地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但多年来困绕本县国土资源管理的最大的问题也是机构编制问题。一是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例如局机关沿袭的是二十多年前原国土局的编制,只有12名行政和1名工勤人员编制,已远远不能适应现行系统管理的需要;另乡镇国土资源所机构改革时全县25个乡镇所合并为12个所,只核定24名事业全额拔款编制,仅占改革前60%的人员编制,而工作范围涉及全县25个乡镇、幅员面积达2977平方公里,一线工作力量明显不足。二是人员编制情况复杂,县国土资源系统内有行政编制人员,有参公管理人员,有事业全额拨款人员,还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人员,多种编制身份人员相互混岗,干部管理工作难度加大。三是执法监察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将30名原公务员过渡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相应人员对此难以接受。

3、人事工作缺失不利于干部职工成长。由于县乡国土资源管理处于“半垂直”状态,县组织人事部门认为国土部门是垂直管理部门,因而不愿将国土部门干部职工纳入培养提拔范围,而市国土资源部门又往往只对在职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管理,导致了对绝大多数一般干部职工的管理缺失,关心不够,不利于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干部职工的健康发展。在县每年的人事大调整调动中,许多乡镇、县局机关都有一批人员提拔任用,但叙永县国土资源系统自202_年组建至今10年来,乡镇国土资源所数十名干部却无一人被提拔任用,这令许多处在基层工作的干部迷惑,因为他们干到老,无论多么优秀,都没有提拔或晋升的机会。还有现在国土资源系统的垂直管理主要是县国土资源局对乡镇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只能在本县国土部门内封闭调整,出口不畅,人员交流范围小,需要引进的人才也不能引进,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于工作发展的需要。

4、硬件建设和经费投入还难以保障正常运转。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地灾防御监测、打击非法采矿等日常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建设和经费保障。叙永县属于山区贫困县,财政收入有限,主要靠中央转移支付运转,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对国土资源管理经费保障也相应不足。现在我局12个乡镇所均无自己的办公场地,全部借用乡镇或租用民房办公,根本谈不上“五个一”标准化国土所建设,连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也只有不足3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正常开展。

5、部门内部工作关系需进一步理顺。县级国土资源管理在整个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绝大多数国土资源管理的具体行政行为和管理措施的落实都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实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相关规定及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加强土地管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等决定,对矿产资源的配置、规划调整、农用地转用及用地报批、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等主要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审批和决定权都由省国土资源厅甚至国土资源部办理,审批和决定权的上收,体现了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对实行省以下国土资源的统一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事权上收后,相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未完全理顺,省国土资源厅对下的管理未延伸到县一级,造成国土资源部门上下管理层间缺乏内部规范的工作机制和有效的信息沟通交换渠道,使基层不能及时了解把握相关工作要求,同时上面也不能准确掌握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实际情况和工作中存在问题,不能深刻体会近年来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因保护资源保障发展而面对的错综复杂矛盾和维护稳定的工作压力,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和反复,特别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的用地保障很难获得批准,土地整理开发及地灾避让搬迁等保护资源保障民生项目迟迟不能立项实施,致使广大群众和当地党委政府对国土部门的服务意识和行政效能颇有意见。

6、执法监察困难重重。“执法难、难执法”是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不争的事实。面对土地和矿产资源日渐紧缺的严峻形势,保护资源的规定越来越严格,而发展的愿望也非常强烈,发展和保护的矛盾在县乡显得尤其突出并难以调和。还有少数人在利益驱动下,铤而走险,违法占地、私挖滥采行为时有发生,面对这些违法违规问题,基层国土部门往往束手无策。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理论上可以采取加强动态巡查等方式预防和减少,但由于点多面广,仍对极少数违法者防不胜防,有的在一夜之间就形成了违法用地的既成事实,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在制止违法行为上缺乏强制性规定,靠发通知制止的效果可想而知。对立案查处案件,当事人很少会自动履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会因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种种原因不予受理,或者即便受理也在漫长的等待中不了了之,我局每年向法院申请执行的案件不下10件,几乎都没有受理执行

三、加强县乡国土资源管理的建议

在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严峻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日益显得重要和突出,上述存在问题与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提高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能力要求不相适应。目前,县乡国土资源管理所面临的人事编制、经费保障、基础建设、队伍建设、内部关系不顺、执法监察等诸多问题,有些问题是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自身履行职责和管理不到位原因造成,对此主要要从自身转变观念、完善制度、提高素质、强化效能、加强协调等方面克服解决。但其中很多问题与管理体制不无关系,需要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继续推进完善体制改革和健全管理机制,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善对基层国土资源部门的管理。

1、按系统管理为主的原则,将县乡国土资源管理干部纳入市国土资源局或省国土资源厅统一管理,从而将县乡国土资源管理人员工资及经费保障纳入市国土资源局或省国土资源厅相应财政预算,彻底改变当前基层部门存在的经费不足问题和依靠地方财政赖以生存的问题。

2、争取将乡镇国土资源所编制纳入行政管理体制并适当提高部分乡镇国土资源所的规格设置,切实增强乡镇国土资源所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岗位意识,同时适当考虑增加偏远地区和乡镇所一线人员编制和工作力量。

3、制定面向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干部的中、长期培训计划,在更大范围内加强干部交流使用,逐步提高现有干部职工的素质,同时及时对缺编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不断补充新生力量。

4、制定县国土资源局和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规范化建设标准,由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统一组织设施,逐步夯实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硬件基础。

5、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工作关系,在国土资源系统内大力加强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多举办一些适合广大系统干部职工参加的活动,加强系统干部职工间的交流,增强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6、适度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行政执法能力。一是充分利用当前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压力,争取各级地方政府支持,落实保护资源共同责任。二是从更高层面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示范促进县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协同办案和联合执法机制建设。

(叙永县国土资源局:朱甫涛)

第三篇:浅谈当前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概要

浅谈当前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浅谈当前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谈起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工作,使我们不得不想起国土资源系统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实施近3年时间了,当初可谓喊得轰轰烈烈,可具体到基层国土资源系统落实得怎样呢?事实求是地说是“雷声大雨点小”,颇领国土资源系统部分干部职工大失所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国土资源工作的正常开展。以下,结合实际,浅谈管理体制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国土资源系统现状堪忧

国土资源系统虽然刚组建不久,但却发展得很快,目前,各县市国土资源系统人员均在100人以上,队伍还在不断壮大中。但干部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业务能力不强、年龄偏大,全日制大专学历以上的少而又少,科班出身的更是微乎其微。由于财、物不实行垂直管理,人事垂直管理和机构升格变成一句空话。自202_年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国土资源系统新进人员依然是政府指令性安排和本系统照顾性安置人员,公开招考人员几乎为零。国土系统在表面上一直是经济较好的部门,令社会不少人向往,造成许多局机关及二级机构人满为患。但是,新进、调进的大部分人员都是“有靠山有关系”,这些人员不少是文化相对偏低又无专业技术,素质普遍不高。而这些人自认为有优越感,平时又不注意学习钻研业务,无论是思想理论水平还是业务素质提高不快,而所需人才又无法引进,致使开展业务工作时几乎都是少数几个业务骨干独撑一面,孤军作战,工作相当被动。土地执法力量也相当薄弱,人员素质低,有的县市国土资源执法大队机构、编制、人员、升格一直没有落实到位,难以应对当前土地违法巡查及查处。再加上乡镇国土资源所由于垂直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致使违法用地现象屡禁不止,愈演愈烈。许多县市局还没设有人事股或政工股,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仍然由办公室人员兼管,由于是兼管不熟悉业务,对系统人员调进调出等人事变动底子不清,造成工作没有连续性,人事底子不清,人事工作也仅停留于一般的年报统计,统计数也只是摸后脑壳估计,更谈不上人事管理了。为此,干部职工抱怨很大。

二、乡镇国土资源所管理体制改革没有到位

乡镇国土资源所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整个国土资源系统的基石。国务院关于国土资源体制改革文件精神已经明确把乡镇国土资源所实行垂直管理体制改革列为改革的重中之重,xx国土资源厅202_年明确指出要利用3年时间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力争达到“四个一”,即“一栋办公楼、一台执法车、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可地方政府照瓢画芦出台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意见,没有具体明确乡镇国土资源所如何改革,可操作性差。虽然完成县市局领导人事管理上的上收,可大部分县市乡镇国土资源所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乡镇国土资源所管理体制仍然是202_年政府机构改革时的双重管理体制。作为省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目前所面临诸如经费、人事编制、体制、基础建设、队伍建设等问题应该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但由于管理跟不上,存在诸多问题,这与管理体制不无关系。许多乡镇国土资源所没有一个所有自己固定的办公场所,办公设施简陋,管理手段落后。同时,乡镇国土所在202_年的乡镇机构改革又被精简编制,力量不仅不充实,而且被消弱。许多乡镇国土资源所工作局面打不开,主要表现在工作不力,自以为双重管理,主要围绕乡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国土工作倒变成“业余工作”了,可以不闻不问,甚至有个别干部职工自由散漫,得过且过。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损害了国土资源部门形象,更严重影响了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发展,这与中央提出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要求相违背。

三、人事工作缺失导致关爱干部职工不力

由于国土资源系统人事管理工作的缺失和系统领导争取政府领导支持和重视不够,以及没有用足用活和争取政策等,导致干部职工该享受到的待遇而没有享受到,造成干部职工“经济上无甜头,政治上无奔头”。与其他部门纵向比较就可见一斑,如司法、计生、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每月都有60元-100元不等的岗位津贴,而且连续在岗达3年就可享受副科级待遇,而国土干部既无津贴也没有待遇。又如各县市每年几次的人事大调整调动中,许多乡镇、县直局机关都有一定人员晋升为副主任科员或主任科员(提拔担任实职的除外)。可据了解,xx县国土局自1987年成立到国土资源局组建至今近20年来,全系统却无一名干部正常晋升为副主任科员或主任科员(提拔担任实职的除外),局机关干部被提拔担任副科实职也仅有3人(其

中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后提拔就占2人)。许多优秀乡镇国土员不得不一心围绕乡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才有可能被重用、提拔,他们的大量流失不利于乡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后人员提拔需具备条件之一是公务员,可国土资源系统除局机关人员是行政编制外,其余人员都是事业编制,“一局两制”的存在势必造成占绝大多数的非公务员中的优秀同志无法被提拔。这令许多干了多年国土工作为国土工作付出毕生心血、做出积极贡献的国土干部寒心,因为他们干到老,担任副科实职轮不到不说,却当一辈子科员、职员!

四、建议

在新的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日益显得重要和突出。上述存在问题与时代赋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使命是不相适应的。如不把存在问题解决好,我们将会无法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国土资源管理的神圣职责。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以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国土资源部继续开展“提高素质、完善体制”活动为契机,切实注重人事管理工作。要参照税务、工商等垂直管理系统管理成功经验,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系统管理体制,把乡镇国土资源所垂直管理体制改革到位。逐步推行“公开选拔,凡进必考”和“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用人机制,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提高干部政治、经济待遇,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国土资源干部队伍,国土资源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第四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先后开展了六轮较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这些改革,紧密结合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始终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政府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主政治的向前推进、人民群众政治需求的日益提高,以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冲击,使政府必然面临新的挑战。正如十七届二中全会所指出:“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政府机构设臵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

“十二五”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进入相对有序的轨道,但由社会转型和利益格局调整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更为凸显,政府在社会管理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政府需要更加关注公平,更加关注民生。因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把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作为重点,1

要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

一是进一步落实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转变,运行机制创新对增强政府社会管理能力、改善公共服务和提高行政效率具有核心作用。历次机构改革,都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运行机制的改革要求,但由于政府职能和运行机制属于隐性问题,不同于机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等显性问题,改革的目标较难实现,改革的成效也不易评估,且由于缺少后续工作的跟进,这两方面的改革要求在执行中打了“折扣”。在社会上,人们对机构改革总的感觉是“机构的撤并、人员的调整”。因而,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要更加关注政府转变职能的落实到位,要加强对政府权力运行机制的研究,从工作流程再造和技术方法革新入手,推进政府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提高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加强对政府各部门履行职能情况的全程监督。

二是分领域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由于政府部门设臵过多,造成决策权分散、公共利益部门化、职责不清、政出多门等问题,社会管理“只见部门,不见政府”。这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按照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的要求,各地积极推行大部门体制,对工业信息化、交通运输、人力

资源社会保障、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政府机构进行了有效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领域了决策权分散,提高政府决策的统一性,实现了较好的社会管理效果。然而,大部门体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化推进。比如,对专业管理部门中涉及农业和农村等工作的机构可以进一步整合;对市场监管部门中工商行政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也可以逐步综合设臵。同时,要积极探索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又适度分开的组织机构体系,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逐步解决决策权分散、执行权交叉重叠的现象,提升政府整体功能。此外,大部门体制改革要针对中央、省、县等各级政府的不同特点区别实行,尤其是要考虑县级政府直接面对群众,其机构设臵应兼顾“决策的统一性”和“执行的便民化”两方面的要求,要充分尊重长期形成的办事习惯,机构设臵调整变动不宜过于频繁。

三是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事权关系。适应我国正在经历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道路,按照有利于促进基层经济发展,有利于群众办事的原则,着重加强县级政府建设,扩大县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但是,目前各级政府相关领域的事权划分大多散见于各单项法律法规,其中有许多事项管理权限在省或设区市的政府部门,县级政府没有相应的管理权限,存在责任与权力不对等,影响了县级政府的正常履职与运行。因此,在制订出台法律法规规章时,对涉及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事权划分的内容,要

坚持权责一致、便民高效的原则,全面增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

四是创新跨行政区域政府合作机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许多经济发达省份形成了许多跨行政区域的产业集聚区,这些区块在经济发展与城乡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比如,浙江省提出,202_年至202_年将重点发展杭州大江东等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力争建设成为我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新型城市化示范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这些产业集聚区往往跨多个县级行政区域,按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在服务产业发展方面存在很多限制,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机构,加大政府间协调力度,统筹解决有关地区之间的产业项目落地、基础设施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以及利益分配等问题,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积极性,合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因而,要鼓励各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做积极探索,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此外,还可设立行政管理改革创新奖,提高地方政府推进自身改革的积极性。

五是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的良性互动。现代政府首先是一个有限政府,政府责任应当限定在做好社会必须而其他组织或个人不愿意或无力承担的工作的范围内,政府的“大包大揽”会造成政府职责重点的不突出,也会挫伤社会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因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保证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责;

要推进群众团体的去“行政化”,充分发挥这些组织服务特定社会群体、汇集利益诉求、作为与政府沟通平台等作用;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在社会管理中专业服务功能;要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完善社会自我管理机制;要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要更加注重乡镇政府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乡镇人大的作用,推动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第五篇:资产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资产管理工作已初见成效,不妨看看成效及经验都有哪些吧,以下是pincai小编搜集并整理的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方面成效及经验

近年来,为加强资产管理工作,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农业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资产管理部门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在资产管理工作上精心架构,强化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现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资产管理的工作方法与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同时也感谢赖琰萍、杨远富2位老师对本公众号的大力支持。

一、深入调查研究,推进全院资产管理工作

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摸清院属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总结资产管理工作成效和经验,拓展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推进全院资产管理工作,资产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对所属单位进行资产管理的调研。

在调研中,宣传国家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制度、模式、方式、措施;介绍了调研的背景、目的,院现有资产情况。认真听取了院属单位对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保值增值情况、土地资源管理、资产信息管理等工作的汇报;对存在的问题与单位进行了交流沟通,提出了可行性意见。通过调查研究,对院资产基本情况、管理制度建设情况、资产管理基本工作、土地资源管理、对外投资、资产出租出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政府采购、资产信息化管理情况惊醒了分析,提出了完善院资产管理基本思路,撰写《关于完善院资产管理的调研报告》,为院资产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推进全院资产管理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资产管理

为规范资产管理,使院内资产工作向制度化、程序化、效益化方向发展,根据国家新的资产管理办法和院实际情况,资产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共同研究讨论相关管理办法和流程,制订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审签事项工作规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土地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本级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关于规范我院政府采集信息统计及计划管理的通知》5项管理办法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管理流程》、《对外投资业务流程图资产处置业务流程》、《资产处置业务流程》等11项业务流程,规范了院资产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职责、资产审批权限、资产审批流程、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产权登记与产权纠纷处理、资产清单与资产清查、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资产管理责任和监督等事项,使院资产管理有章可循。

三、狠抓院资产基础管理工作,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资产管理部门极为重视院日常资产管理工作,结合院资产情况进行细化和规范管理。成立资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各研究所设立专职资产管理员,具体负责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按照农业部要求,对原有资产信息系统的数据录入到财政部下发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购买条形码设备,在资产管理时使用统一的固定资产标签;建立了固定资产台账,定期与财务系统核对,抽查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实物、卡片管理情况,做到帐帐相符,帐卡相符。

同时,定期进行资产清理,优化资产结构。对已超过使用年限或已无法修理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组织专家到现场进行技术鉴定,确认报废后进行实物报废处置,取得资产处置净收入及时入账并上缴国库,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对现闲置可用的固定资产调剂给所属单位使用,并按照规定办理相关申报审批手续,最大限度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为今后科学、合理地配制资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逐步梳理土地资源情况,为院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土地提供决策依据

为有效使用院土地资产,资产管理部门组织土地管理人员对院区土地资源进行调研摸底,查阅了土地相关档案材料,收集整理了土地相关信息,实地考察了部分土地区域,通过图表等形式对现有土地总面积、地理位置、土地使用权确认、土地现阶段使用情况、土地使用类型、院所在城镇建设区土地分布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为院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决策及运作依据。

五、树立服务意识,为所属单位资产管理服务

建立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为所属单位及时提供资产管理的相关信息。通过院网精心设计资产处网页,及时提供资产管理的各类信息供所属单位查询;建立院资产、政府采购人员 QQ群,通过QQ群与所 属单位资产管理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解答所属单位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为资产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六、加强队伍培训工作,提高资产管理人员水平

据调研院资产管理人员队伍薄弱,全院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含政府采购管理)25人,但基本上是非财务资产管理专业人员;资产管理工作人员除了承担 日常资产管理的工作任务外还担负大量的其他事务性工作。针对上述情况,资产管理部门加大培训的力度,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培训。一是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农业部举办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培训班学习;二是组织举办院中层领导干部、科技人员资产及政府采购管理培训班,邀请农业部财务司资产处领导为大家讲解相关政策及知识;三是组织所属单位资产管理人员,交叉参与院资产部门到各单位的管理工作调研,相互学习交流,从而提高资产管理

人员水平。

七、扎实推进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工作

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推进事业单位的资源整合工作,这是事业资产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一方面,加强事业资源整合与共享共用工作可以减少重复投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防止资产的闲置浪费。目前我院事业资产规模大,但资产总体短缺与局部过剩的现象并存。

为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院建立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中心,构建了院内各科研所、中心之间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共用平台,实现了院内单位资产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从而使资产效益最大化,显著提升我院科技内涵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八、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

严格按照中央部门预算管理要求,院事业发展需要,依据资产配置标准,综合考虑资产存量情况等因素,认真组织编制院新增资产配置预算计划上报主管部门,提高院新增资产配制预算的规范性和完整性,逐步做到所有使用财政性资金和其他资金购置车辆、通用办公设备、计算机软件、家具等纳入新增资产的配置预算,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

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方面成效及经验

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等有关规定,现对我单位本资产占有、使用、变动以及管理情况等分析报告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我校是财政补助事业单位,财务隶属关系为二级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岗位)设置情况:***为总负责人,***为主要负责人,***为资产管理负责人,我校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单位人员在编人员有***人,临工***人,退休人员***人、预算收支平衡。

二、资产情况分析 本单位国有资产概况。截至202_年12月31日,单位国有资产总额为****元其中:流动资产****万元,占***%;固定资产***元,占***%;无形资产****万元;

三、资产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经验

1、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方面。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合理配备并节约、有效使用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管理和使用应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总务处负责对全校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对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进行统一购置。成立了由一把手负总责的“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资产的采购、分配、清查,以及资产使用、维护过程中的监督任务。资产管理人员应相对稳定,工作调动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2、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 资产管理由财务部门进行价值核算并设置专人进行资产实物卡片管理及使用情况监督;办公设备由办公室设置专人进行实物卡片管理及使用情况监督。资产采购应当根据合同、供应商发货单等对所购资产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技术要求及其他内容进行验收。

3、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单位通过市的资产管理平台管理资产卡片,包括卡片的增加、删除、查询、打印、汇总等。正确、全面、及时地记录资产的增加、减少、使用等情况。真实地反映和监督资产的增减变动和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资产账簿体系。

4、无其他做法和经验。

四、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审批手续繁琐等问题,缺乏对资产的重视和认识,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人对资产管理没有充分的认识,2、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特别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三)管理方式和工作流程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因人手缺乏,在管理方式与工作流程方面,仍有等提高。(四)其他问题及原因。

五、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

工作建议我们将以本次资产报表编报和资产管理作为提高我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一个契机,进一步做好资产编报和管理工作。加强实物管理,针对资产报表编报和资产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作进一步地分析,完善相关制度,确保更有效地管理我单位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从管理体制、工作机制、管理方式、信息化建设和工作流程等方面提出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重要事项

对本单位财产损失、权属不清晰的重要资产情况以及其他重要事项进行详细分析说明。

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方面成效及经验

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等有关规定,现对本地区、本部门资产占有、使用、变动以及管理情况等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一、地区/部门的基本情况 分析本地区、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数、编制人数、实有人数等,主管部门还应写明部门主要职责。

二、资产情况分析(一)资产的基本情况分析。

主要包括本地区、本部门资产总量、分布、构成、变动等情况,同时可结合预算收支、债务、历年情况等对资产分布、构成、变动的原因作出分析。

(二)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情况分析。

主要包括与部门、单位履行职能和促进行政管理、事业发展相关的主要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情况。对资产报告中反映的单位资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

(三)国有资产收益情况分析。

主要包括本地区、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或处置国有资产取得的收益情况分析。同时对国有资产收益使用情况作出分析,包括收益的金额,是否纳入单位预算管理或上缴的情况等。

三、资产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经验(一)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方面。

主要包括本地区、本部门在理顺资产管理体制和建立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二)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方面。主要包括本地区、本部门现行资产管理的工作机制、流程、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特别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三)信息化建设方面。

主要包括本地区、本部门在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四)其他做法和经验。

四、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一)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本地区、本部门现行资产管理体制,存在哪些问题等。(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本地区、本部门现行资产管理的流程、工作机制,存在哪些问题等,特别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管理方式方面的问题。

主要包括本地区、本部门现行资产管理方式,存在哪些问题等。(四)其他方面的问题。

五、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一)管理体制方面。

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分工。例如,如何科学划分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职责权限等。

(二)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方面。主要包括如何构建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和流程。

(三)对本地区、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思路和规划。

(四)其他意见建议。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重要事项

对本地区、本部门财产损失、权属不清晰的重要资产情况以及其他重要事项进行详细分析说明。

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