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标下数学教学的几点感受
课标下数学教学的几点感受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用人教A版数学教科书实施高中数学教学也有近两年时间。从当年自己用老教材学到现在自己用新教材教,整个过程我对新教材的教学感受颇多:课本内容更贴近生活了;课堂教学更活跃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了;教师角色转变了;学生数学文化素养提高了。由此以来当今教师的责任更重大了,可反倒学生们有些能力下降了。下面我就根据自己这两年来对新教材的学习、研究及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教材内容丰富了,学生兴趣增强了
高中新教材在内容上的一大特点是:高中数学有众多新增内容:比如算法初步、向量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概率与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初等函数的导数和应用、矩阵、数学史等等。另外教材内容的选取也更贴近生活了,教材中就有众多日常社会生活中的数学举例,比如:彩票中奖与概率、产品验收与抽样、风险大小与概率、广告中的数据与可靠性、销售打折中的数学、试验田的安排与优化等等。这些内容的增加及丰富程度不仅仅给授课教师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教师对教材的研究有更大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感受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数学,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中的无穷奥妙,因此,在学习与生活实例相关的数学知识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身边的实例,对要学习的这个知识形象地引导学生进行地学习;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兴趣也就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也就增强了,这样我们不仅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的效果,同时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二、教师角色转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到:要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要有利于形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中,教师是新教材的首位学习者,更是新教材的实践者,同时还担负着对新教材的研究任务。此时,教师不仅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者角色,同时教师还得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只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我们更应提倡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互动”的情境,同时,教师应理解、了解和信任学生,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
三、新课标要求增多了,教师责任重大了
新教材内容增多了,也就意味着授课时间更紧了,教师就得更加科学合理的去安排授课内容,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授完规定课程内容,同时还必须得保证教学质量,可以说这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我们就必须对新增内容整体把握。新增内容提供了新的算法、思维、解题技巧,为学生学习添加了新的活力,为他们的个体发展提供了空间。
另外新教材中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证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要走向现代化。不可否认,不少课改的课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确实起到不小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数学授课教师都必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得按照新课标要求在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方面下工夫。
四、实施新课标上道了,学生的某些能力下降了
除了上面这些好的方面,我个人认为在新课标实施的同时也相应的降低了学生的某些能力或是带给学生不利之处,例如在数学学科某些知识的要求上对学生的要求由原来的理解、应用降低为了解,但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应用到这些知识时,学生由于对他们不够熟练,或是理解不够透彻,只能绕道而走。比如:初中新教材中“根与系数的关系”这个内容是以观察与猜想的形式并做为选学内容出现在课本中,从而导致了很多教师和学生的忽视,但高中教材很多知识便需直接应用到这一知识点,这样以来便会导致学生初高中知识的脱节;同样“二次函数的性质”这样重要的内容初中新教材也是以选学形式写入其中,导致很多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掌握不够牢固,以致于学生们在高中学习有关二次函数知识时感觉特别吃力。
另外由于新课标鼓励学生使用科学计算器,使得绝大部分学生不习惯笔算,甚至像物理、化学之类不提倡使用科学计算器的科目,学生也习惯性的用计算机进行计算,从而导致很多学生的笔算能力大大下降。
综合以上这些,我们可以看到:新课标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还体现
了数学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得到了转变。新教材中丰富及贴近生活的内容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除了这些好的方面,我个人感觉也有如上这些对学生发展不利的地方。以上是我个人在教学实践过程的一些体会和感想,如有说得不好的地方请各位同仁指正。
第二篇:基于课标下的教学设计
基于课标下的教学设计——《圆柱的体积》
(2011-04-04 13:07:56)
转载
《圆柱体积》教学设计
学科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分析:
《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最后部分,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圆柱的体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了把圆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经验,联想到把圆柱切拼成长方体并不难,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后继学习的前提。
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是在学生复习圆柱体积公式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操作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借助学具进行实验操作、讨论验证,从中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等于=底面积×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为以后继续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奠定了基础。
学习目标:
1.学生结合实际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探究推理能力,渗透“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难点:
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圆柱的体积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圆柱实物2个(一个为橡皮泥)、水槽、水。
评价设计:
1、通过学生说一说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和集体练习根据所给条件“(1)底面半径2cm,高5cm(2)底面直径6dm,高1m(3)底面周长6.28m,高4m”求出圆柱体积。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1和2。
2、结合学生课堂的表现,设计具体的挑战情境:“学习很愉快,我们来庆祝一下:在一个棱长为20厘米正方体纸盒中,放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蛋糕,系上180厘米长的丝带(打结部分忽略不计),那么这个蛋糕的体积到底是多少呢?”集体练习,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3.一、情境激趣 导入新课
1、课始师首先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说说怎样求它们的体积,接着师往正方体容器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准备投入水中并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由这个发现你想到了些什么?
2、提问:“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建立与新知识的桥梁,同时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一)设疑
1、从刚才的实验中你有办法得到这个圆柱学具的体积吗?
2、再出示一个用橡皮泥捏成的圆柱体模型,你又能用什么好办法求出它的体积?
3、如果要求大厅内圆柱的体积,或压路机前轮的体积,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
师:看来,我们刚才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是能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那样,有一个通用的公式多好啊!
(二)猜想
1、猜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理由是什么?
2、大家再来大胆猜测一个,圆柱的体积公式可能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提出疑问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验证
1、为了证实刚才的猜想,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怎样进行这个实验呢?结合我们以往学习几何图形的经验,说说自己的想法。(用转化的方法,根据学生叙述课件演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2、圆柱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呢?它又是怎么转化成这种图形的?(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3、指名两位学生上台用圆柱体积教具进行操作,把圆柱体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
4、根据学生操作,师再次课件演示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分析当分的份数越多时,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体。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让学生不仅知道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经历学习过程,享受求知的乐趣,以及与人合作的方法和方式)
5、通过上面的观察小组讨论:
(1)圆柱体通过切拼后,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体的哪部分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3)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体的哪部分有关系?有什么关系?(4)你认为圆柱的体积可以怎样计算?
小结: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后,形状变了,体积不变,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等于圆柱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积也等于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是V=Sh。
6、同桌相互说说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7、完成“做一做 ”:一根圆形木料,底面积为75cm2,长是90cm。它的体积是多少?(生练习展示并评价)
8、求圆柱体积要具备什么条件?
9、思考:如果只知道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你有办法求出圆柱的体积吗?如果是底面直径和高,或是底面周长和高呢?(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圆柱的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10、出示课前的圆柱,说一说现在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求出这个圆柱的体积?(测不同数据计算)
11、练一练:列式计算求下列各圆柱体的体积。
(1)底面半径2cm,高5cm。
(2)底面直径6dm,高1m。
(3)底面周长6.28m,高4m。
三、目标达成检测方案
1、判断正误: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长方体体积相等。()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10cm2,高是5m,它的体积是
10×5=50cm3。()(3)圆柱的底面积越大,它的体积就越大。()
(4)一个圆柱的体积是80cm3,底面积是20cm2,它的高是4cm。..()
2、这是我们学校种榕树的一个花坛,测得花坛内直径是4m,花坛内填土高度是0.5m,算一算这个花坛内一共填土多少立方米?
3、学习很愉快,我们来庆祝一下:在一个棱长为20厘米正方体纸盒中,放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蛋糕,系上180厘米长的丝带(打结部分忽略不计),那么这个蛋糕的体积到底是多少呢?
四、全课总结 自我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设计意图: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在学习运用数学语言,积累数学语言,也更有学习的成就感)
分享
0
顶
阅读(29)┊ 评论(0)┊ 收藏(0)┊转载(0)┊
第三篇:学习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心
得体会
学习《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这个课程,我明白了这个课程主要是对课程的设计提出的要求。文章结尾的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教师要改变以往将知识点简单拼盘式的教学,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让学生做更大一些的事情,让学生看清核心概念是很重要的。围绕核心概念,按照数学思想指引的方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将教学过程拉长,有目的、有方法、有实效地进行教学。”
一、让学生做更大一些的事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应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动手,把从老师那吸取到知识自己再体验加工最后变成自己的知识,而不是满堂灌。这样的话学生对新学的知识可以有深刻地体会,并且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这样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数学的目的了。
二、要改变以往将知识点简单拼盘式的教学,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
以往上课时一般都是注意到这节课目标没有考虑到以后在其他方面都能用得到,只认为只要暂时掌握这个单元的知识即可,谁知在以后的学习往往都有紧密的联系。例如因数倍数的知识点到了分数这方面的就要用到了,由此可以看来许多知识点往往就是个基础,我们要把这个知识点打好了,那么在以后的教学
中将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对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是非常的必要的,我们并不只是单单看现在的还要开未来的,要高瞻远瞩。
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将教学过程拉长,有目的、有方法、有实效地进行教学。
这个从实际出发的观点,非常的认同,每一班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点和相同点,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知识水平来进行设计,过高让学生二丈摸不到头脑,过低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没有一个探索的动力。所以在备课时不但要备课本还要备学生,这样才能有效地收到教学效果。总之,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我们要高瞻远瞩,要注意学生的动手能力,能把数学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荐荐小初学二
数数
学学
教教
案案案
[1000(800 [1000
字字
])荐生活中的数学教字] 荐人教版初一上数学教案(全册)[1500字] 荐工程数学教案(500字)
第四篇: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王长义
一、教学理念上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做到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
二、学习过程上
课堂教学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转化为探索—研究—创新,从而实现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习的教育观转变,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反思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方式、方法上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四、教学过程上。
(一)课前温课中的反思
课前温课中的反思主要是:(1)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改进教法,优化教法。(2)教学情境设计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解决问题。(3)对所选材料取其长处,去其糟粕,避免差错。
(二)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具体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明确;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
(三)课后反思
教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一节课留下些许遗憾在所难免。课后可在新知导语、课堂氛围、学生思维、板书设计,课件应用等方面做出反思。课后反思可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和参考。
附件:
第五篇:课标下关于提高课堂拼音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课标下关于提高课堂拼音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摘要]拼音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就如何在新课标下提高汉语拼音课堂教学效率,笔者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掌握发音,牢记字形;利用媒体,提高效率;情境激趣,设计游戏等几方面来探讨当前汉语拼音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拼音教学 优化策略 儿童特点
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程中安排汉语拼音教学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让刚入学的孩子掌握汉语拼音,难度较大。现在拼音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两个突出的现象:发音不够准确;对于字母形近,容易读错、写错。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入领会新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汉语拼音教学的形象性、情趣性、记忆性、实践性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汉语拼音教学的策略进行优化。
一、准确掌握发音,牢记拼音字形。
由于学前教学的不断深化,大多数小朋友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接触了拼音字母,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他们发音的口形普遍不到位,导致发音不准确。因此,从一开始,我就非常重视教师的示范功能,课前独自照着镜子练习发音,注意口形。教学时先请学生仔细看清老师的口形变化,并说说老师的口形是怎么变化的,再请小朋友试着模仿。经过模仿训练,他们的口形到位了,拼音也就读得准确了。比如我在教学声母“m”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在念“m”时嘴巴是怎么变化的,回答是先紧闭再变圆,接着让学生试着模仿练习,口形正确了发音也就准确了。
在教学那些学生字形易混淆的拼音字母时,我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并与学生一起编儿歌来记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所以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注意儿童心理,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根据儿童的语言发展的特点,学龄儿童特别喜欢一些顺口的儿歌。若把它与记字形联系起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b和d”、“p和q”时,学生们经过启发、观察、思考编出了琅琅上口的儿歌。如“马蹄印儿ddd”、“右上半圆ppp”、“小朋友听广播bbb”、“一只气球qqq”、等。例如教学声母zh,ch,sh,r时,可借助儿歌“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搭救。”儿歌短小精悍,语言琅琅上口,富有童趣,学生乐于接受,也易于接受。他们很自然地把所学字母与自己已有的口语经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较轻松地掌握了这些声母。具体教学采用如下模式:观察图画——发现图与字母的联系——正音、识记字形,让学生学得扎实又有效。
拼音教学指导学生正确书写也是很重要的。在教学时,我先教学生认清四线格,再教学生认清字母在四线格中的位置,然后讲解字母的笔画顺序,如a 先画半个圆圈再写竖弯。同时教师要注意范写、领写,加强个别辅导。如我班马千里小朋友,基础差,连半圆都不会画,我就教他先确定半圆的起笔及终点,以及圆弧上一点,然后用弧线连接这三点,写好半圆后,再写竖弯就不难了。为了激励小朋友认真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利用幻灯片、学习园地等把优秀的拼音书写展示在小朋友面前,在班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利用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从儿童的心理分析,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时期过渡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与思考不够完善,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而对抽象的概念与思维的空间较为陌生。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也有着极大的联系,他们高兴时记忆效果良好,反之则较差。多媒体计算机声像皆备、图文并茂、交互性强,可提供丰富的信息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教学效果尤其显著,鉴于此,把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教学,融入到原本枯燥、抽象的拼音教学中,从而让儿童在生动、活泼、快乐的学习氛围中积极愉快地渡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
例如我在教学声母“c-ch,z-zh,s-sh”等容易混淆的字母时,我设计制作了趣味盎然的多媒体课件。以“c-ch”为例,随着快活的音乐课件出示一只小刺猬,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带领学生一起读准“刺猬”,并告诉学生刺猬的“刺”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c”,刺猬的外形就像“c”,课件在刺猬旁显示“c”;接着再出示一只刺猬坐在椅子上吃苹果的画面,请小朋友看图说一句话,小朋友会说“一只刺猬坐在椅子上吃苹果”,我告诉学生“吃”的读音就是我们要去结交的第二个新朋友“ch”,带领学生读准并引导学生观察“ch”与图画的联系点,小朋友很快地发现“ch”就像图画中的刺猬和椅子,而读音就是吃苹果的“吃”。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使他们轻而易举地记住了这些模样相似而读音各异的字母,轻松化解了教学难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音节拼读是拼音学习的重点,我事先把与所学音节有关的活动、环境、用品等的画面输入电脑,再在图下配上音节。音节拼读练习时,让学生通过点击使计算机显现自己所喜欢的画面,然后看图拼读音节,再运用所学音节,看图想象说话。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想说愿说,并说得有声有色。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地学习,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同时得到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增强,个性得到张扬,学习思路不断开拓,学习效率倍增。然而应该承认,如果教师过多地把精力集中于操作演示,把学生的所有兴趣都吸引到课件中过于直观和热闹的内容上,是不利于引导学生思考,也不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来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应掌握好“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的功效,吸取传统教学中的精华,两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使多媒体技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三、创设情境激趣,设计游戏怡情。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拼音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努力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小朋友学拼音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韵母“ao”时,特意画了板贴画小猫,让小朋友从“猫”的读音过渡到“ao”,激起了小朋友对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又如在复习“ai、ei、ui”韵母时,我创设了如下情境:星期天,小朋友过得很快乐,姚老师也过得很快乐,因为昨天姚老师去了一趟家乐福,你们猜猜我买了什么?课件出示拼音“bai cai”、“wu gui”、“mei gui hua”等等,我让学生边拼读边出示相应的图片。小朋友通过我创设的情境并结合课件中生动形象的画面,激起了新鲜感、惊奇感、满足感,唤醒了小朋友学习的兴奋点,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学生喜欢游戏,一年级的小朋友更是如此,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与拼音有关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例如我在复习音节拼读时,设计了人体器官名称的音节,如“er duo”、“bi zi”、“zui ba”、“tou fa”等等,边让小朋友拼读边说:“er duo,耳朵耳朵在这里。”并用手指指或拍拍,小朋友学得兴致勃勃。又如区别平舌音、翘舌音时,我设计游戏“看谁听得清”。我读一个字母,让学生举相应字母的卡片;再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举相应字母的卡片。再如在复习23个声母时,我教学生带来小棒和毛线在课桌上动手摆一摆、认一认,再读给同桌听一听,相互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摆的声母多、读的声母准。再如把声母剪成苹果的形状,在墙上贴上声母树,让小朋友说说自己姓氏中的声母,并把声母发到相应的学生手里,让他们把这个声母苹果贴到相对应的声母树上,一时间绿树上结满了红红的声母果子,整堂课学生学得趣味盎然,余兴未尽,效果很好。
在拼音教学中,只有善于抓重点,破难点,教方法;善于把拼音放在大语文的整体中,以生为本,把学拼音与识字、说话、阅读、生活融为一体;善于把干巴巴的抽象符号变活,才能使初入学的孩子学好拼音,开出拼音教学的七色花,为学生的识字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我把心献给儿童》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79年版
2、约翰.洛克 《 约翰.洛克的家庭教育》 海峡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3、陈琦、刘儒德、张建伟:《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01年 该文章转
自
[
小
学
课
堂
在线
]
:http:// 该文章转自[小学课堂在线]:http:// 前一段时间我好好地观摩了网上三节关于汉语拼音课堂教学的音像资料,分别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园小学郑菲菲老师的《拼音与识字5:声母g、k、h》、宣武师范一附小卢乃静老师的《ai ei ui》、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复华小学刘彩凤老师的《拼音王国欢迎你》。这三节课让我受益匪浅,她们课堂教学步骤的条理性、教学方法的实效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学生实实在在地学会了、学好了汉语拼音。下面简单谈谈我对这三节课的一些感触和体会。
一、她们的教学中突出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
三节课都的课堂教学有这样的特点:教师就像是导演,而所有学生就像是舞台上的演员,他们个个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那些朗朗上口的儿歌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作品,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师生共同创作出来的,学生在和老师创编儿歌时,表现出了浓厚的创作兴趣和强烈的创作欲望。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符合新入学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让他们在有趣的拼音教学中主动参与学习,而且使得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并且初步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既增强了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有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她们的教学中体现了情趣性和实效性。
三节课的教学还有这样的特点:课堂的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参与意识非常强烈,而且预设的教学目标也完满达成。究其原因就是三位教师很好的实现了课堂教学情趣性和实效性的统一。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歌谣、猜谜、闯关游戏等教学方式,寓练习于游戏、竞赛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他们在情趣盎然的气氛中学习巩固了汉语拼音,而且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自主创新的能力。
总之,只要在汉语拼音课堂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收到成
[教学论文]整合资源 激趣增效:浅谈新课程汉语拼音教学 作者:庄少鹃
发布时间:2011-1-25 12:47:00 来源:云霄实验小学
查看次数: 447 整合资源
激趣增效
——浅谈新课程汉语拼音教学 ◆
庄少鹃
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阅读和学好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也是低幼认知衔接的桥梁和纽带。然而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汉语拼音的学习相对抽象和枯燥,要熟练地掌握它并不轻松。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快乐轻松、积极主动地学会拼音呢?《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趣味性教学方法,调动孩子们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一、巧借插图,激发兴趣。新教材汉语拼音每一课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插图,形象生动、接近生活、富有童趣。教师要充分借助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自我探索、发现,找到隐藏在图中的字母的形,又在练习看图说话中读准字母的音。例如,教学声母“j”时,我出示挂图问:“图上画了什么?”学生说:“图上画的是一只母鸡在捉蝴蝶。” “母鸡”的“鸡”读得轻短些就是“j”的音。教师借机点拨:图上哪些地方跟“j”的字形相似?学生很快发现并说出:鸡的身体和蝴蝶构成的图形与“j”相似。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记忆了所学字母的音和形,而且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发展语言。又如,在单韵母“a、o、e”一课的教学中,我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描述画面内容:山村的早晨多美啊!小姑娘早早地来到草地上唱歌、练嗓子:公鸡站在岸边打鸣,催人们早起
,,白鹅在清清的水中快乐地游来游去,它一回头发现了自己在水中美丽的倒影,也不由自主“e e e”地哼起歌来,几只刚学会游水的小鸭子听到歌声也都往这边赶过来。让我们也来到这美丽的山村里和小姑娘一起唱歌、和公鸡、白鹅一起享受快乐的生活吧!这样,将图与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使插图的表音或表形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即识记了字母的音和形,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活用教材,培养兴趣。新教材文质兼美,形式多样,为教师教学开辟了广阔的施教天地。在教学中,我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巧妙地运用各种趣味性教学手段,寓拼音教学于儿歌、故事、游戏、表演等活动中,让学生们学得愉快、学得扎实、学得主动。
1.编儿歌。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对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学生有着无穷的魅力。针对这一特点,我运用了大量的儿歌辅助教学。儿歌形式多样,有传统儿歌,如识记六个单韵母音、形的儿歌:“圆圆脸蛋梳小辫,张大嘴巴a a a ;太阳一出,公鸡叫,嘴巴圆圆o o o ;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 e e ;1加小点还念i,牙齿对齐iii;乌鸦的小窝像个u,突出嘴巴.u u u;小鱼跃起吐水泡,像吹笛子ü ü ü。”也有根据教学需要新编的儿歌,如教“ao”这个复韵母时,我就编了这样的儿歌:“奥运盛会北京开,a前o后,ao ao ao。”又如标调歌:“小小声调给谁戴,有a在,给a戴,a不在,o、e戴,小u小i在一起,谁在后面给谁戴。”还有学生自编的儿歌,如在学习声母“1”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1”相似的事物,再学着编一编儿歌,学生很快就编出了:“一支铅笔111,一根筷子也是1,一根小棒还念1”又如给“s”编的儿歌:“妈妈的卷发很像s,弯弯的小溪也像s,蚕儿吐丝 s s s” 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不但形象地记忆了字母的音和形,巩固了所学的内容,而且还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
2.讲故事。儿童都喜爱听故事、讲故事,故事对他们极具吸引力。将学习内容编成一段有趣的故事来学,能有效地突破拼音教学中的一些难点。如整体认读音节“yu”中的“ü”上两点省写规则是学生最难掌握的内容之一。教学时,我编了这样一个故事:小ü弟弟没有爸爸妈妈,它可伤心了。你看,小“ü”弟弟的脸上还挂着两滴眼泪呢!小i的妈妈大y看见小ü哭得这么伤心,走过来拉住他的手说:“孩子,别哭,让我来当你的妈妈吧!”小ü这回可高兴了,他连忙把眼泪擦掉,跟着大y妈妈回家去,于是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再编口诀加深记忆:小ü见到y妈妈,擦掉眼泪笑嘻嘻。学生在津津有味听故事的同时也把“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牢记于心。同时,我也鼓励学生自己试着编故事、讲故事。在学习声母“jqx”与“ü”相拼时,我请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告诉大家“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学生编故事如下:“小ü是学生,jqx是老师。一天,小ü在校园里遇见jqx,马上脱下帽子向老师问好。”而后又引导学生合作编口诀:“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脱帽敬个礼。”这样,学生既掌握了“jqx”与“ü”相拼的规律,又受到了“做有礼貌的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利用故事的形式进行拼音教学符合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易于被学生接受,而且学生在讲故事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训练和提高。3.做字母操。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制能力差,拼音教学如果不让他们适时地“动一动”,那么,他们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因此,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演字母,做一做字母操,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左手一个圆圈就是“o”,一个食指就是“l”,两只手臂交叉就是“x”,一人弯腰两手触地摆成“n”,两个人则摆成“m”,一双手斜举摆成“y”等。又如区分“b、d、p、q”时,可让学生伸出左拳,拇指向上,演示“b”的字形,再伸出右拳演示“d”的字形,然后让学生将两拳相对向下翻,便演示出“p、q”的字形。边演示边背字母歌:“左拳b来右拳d,两拳相对念bd;左竖朝上就念b,右竖朝上就念d;左竖朝下就念p,右竖朝下就念q”。这种练习方式,既可以在上课伊始作为复习字母时做,也可以在学生疲劳时当作课中操来调节情绪。
4.玩游戏。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把游戏贯穿于拼音教学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摆学具”——教师做字母的发音口形,学生观察后快速地摆出相应的字母,或老师(学生)拼读音节,其他学生用拼音卡片摆出相对应的声母和韵母并读一读,也可让学生回家用橡皮泥、小棒、毛线捏一捏、摆一摆所学的字母。“猜音调”——教师念一个带调的韵母或音节,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利用手势把四声表示出来。“找朋友”——拿音节卡片的同学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相应生字卡片的同学答:“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两人并排站在一起领读生字。“摘苹果”——把音节写在一个个纸做的苹果背面,挂在道具的苹果树上,学生摘下“苹果”读后面的音节,并用这个音组成一个词或说一句话,说对了,就能得到这个“苹果”。“送信”——把教室里的一些物品,像黑板、桌椅、劳动工具等写成音节卡片放在讲台上,请学生当邮递员,上台拼一拼卡片上的音节,拼对了,再把音节卡片送到相应的物品上。此外还有“猜谜”、“夺红旗”、“对口令”等游戏,这些动口、动手、动脑的游戏将原本枯燥的拼音学习变为学生乐学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拼读兴趣和能力。
三、联系生活,增强兴趣。汉语拼音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我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如让每个学生制作一张小名片,注上拼音,挂在胸前,用拼音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认识同伴;给教室用品、自己使用的学习用品、家里的电器和生活用品等贴上拼音标签;给认识的水果、蔬菜、动植物制作拼音卡片,和同学相互交流;让学生当“老师”教家长学拼音;学完拼音后指导学生写“每日一句”、“每日一记”,写不出的字用音节代替;鼓励学生阅读拼音读物;学习用拼音打字、查字典……让拼音走进生活、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中,既加强了拼音学习的实效性,又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学习拼音的乐趣。
※ 此文2010年12月发表于《福建教学研究》(初等教育)让拼音教学融活动,放异彩
汉语拼音是帮助小学生识字,阅读和学好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也是低幼儿认知衔接的桥梁和纽带。拼音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样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拼音教学中,我尝试着把操作活动、游戏体验应用于课堂里,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拼音字母变成孩子们喜爱的新朋友,让抽象化的拼音教学课堂呈现出不一样的光彩。
一、动一动,牢记字母形
机械重复的读、写只会让人感到腻味,因此,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动产生求知欲望,把知识的学习当做一种自我需求,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了记住“z、c、s”的字形,我不再使用死记硬背,抄抄写写的惯用方法,课前准备一些彩色的绳子,设计一个“小小设计师”的竞赛活动,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摆出最漂亮的“z、c、s”。课堂上,每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操作,十分认真。在自我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很容易就记住了“z、c、s”的字形。更让人惊叹的是不少孩子发挥想象,还用数学中用到的小塑料棒、圆形与彩色绳子一起摆出了“o、e、x、i、zh、ch、sh、r……”有的孩子还提出打手势的方法来记字母,既简单又方便,这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拼音字母的兴趣。在拼音教学的课堂中,通过精心的活动设计,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培养了孩子们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挖掘了他们创造的潜能。
二、猜一猜,读准字母音
正确发音是读准拼音、学好普通话的关键。要读准字音,我们采用直观教学法,—遍一遍地演示给学生看,讲清发音要领,使学生掌握发音的方法。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发音技巧后,我们可以适当插入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发不同拼音时口形的变化,让学生模仿,相互检查,老师巡视。复习巩固时可以开展“猜一猜”的活动,老师摆口形让学生猜;或交换角色,孩子们摆口形让老师猜;还可以孩子摆口形让孩子们自己猜,同桌猜、小组猜。这个方法对掌握发音较难的几个双韵母——“ai、ei、ui、ao、ou、iu”,平舌音——“z、c、s”与翘舌音——“zh、ch、sh、r”以及区分前鼻音、后鼻音都十分有效,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高,学得轻松、读得准确。
三、画一画,理解音节词
为了培养和提高孩子们学拼音的兴趣,我十分注意学科的联系和兴趣的迁移。小朋友对画画的兴趣远远高于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试着把画画渗透于拼音教学中。如训练题中“shā fā”“bái tù”“fēi jī”“mù tou”……让学生去画一画,学生可开心了。这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画画,而是把画与学习语文结合在一起,孩子们想要画出正确的图案,就要把音节词读准,弄明白音节词表达的意思。因此在画画前必须把音节词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事物联系起来,然后把脑子里产生的表象用笔勾画出来,使抽象的拼音字母变成实实在在的、生动有趣的一幅幅画。由此,我们还可以把训练扩展、延伸,让大家把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事物用画和音节词表达出来。复习课上,采取同桌合作的方式,再小组里开展有趣的比赛活动,一位同学画画,一位同学注上音节词,谁先完成谁就可以得到“拼画小能手”称号,同学们特别喜欢。这个活动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寓教于乐,把知识应用到学习活动中。
四、做一做,熟记字母表
学完单韵母和声母后,怎样让学生巩固这26个字母,顺利地背下声母表呢?我让每位学生在课外自己动手做字母卡片。在做卡片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使自身的听、说、读、写、想等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加深了对字母的印象。孩子们人人制作了一套拼音卡片用起来就非常方便。复习课上,我们让学生拿出制作好的字母卡片,按声母表的顺序排列,孩子们在操作中,一边看书,一边排列字母卡片,乐在其中。在排列字母卡片后,同桌互相检查字母的顺序,不知不觉就牢牢记住了字母的形状和排序。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既培养了他们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又加深了对字母的印象,巩固了学习效果。
五、议一议,掌握标调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在犯错中改错,在改错中掌握知识规律。如“ao、ou、iu”一课的教学中,给“ui”标调是个难点。我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先让学生亲手在卡片上标一标声调,再与书上的四声标调比一比,并与上节课学过的“ui” 的标调对比,大家议一议“iu”与“ui”的标调有何异同,让孩子们在比较中发现错误,然后互相讨论,从中找出规律,记住“i和u齐出现,声调标在最后边”的标调规则。其他如“j、q、x”与“ü”相拼,“ü”上两点就省略以及 “i”的标调先去点再标调等规则,都可以让学生在此类活动中去认识感悟,以便进一步理解掌握。
六、玩一玩,课堂放异彩
音节词的教学和复习,以往教法都比较单调,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大胆尝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开心地玩,在玩中学。教学过程中,我有时候把声母、韵母的拼读变成花瓣,给会读的花瓣涂上颜色,然后把小花送给自己最佩服的同学;有时候联系课文插图设计“摘苹果”,让学生会读就给苹果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回家后把苹果送给爸爸妈妈;有时候把词贴在蘑菇上,让学生帮小白兔把蘑菇送到小房子里去;有时候把同学的姓名写在信封上,让孩子们当邮递员去送信……
复习字母表时,我又找了一张“猴子做杂技”的彩图,印发给每位学生。课堂上告诉小朋友:这调皮的猴子在自己身上共藏了26个字母,想和大家一起玩做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找一找、读一读、数一数,看谁找到的字母最多。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游戏,在活动中认真地学习,大声地笑,开心地玩,拼音教学的课堂因此变得异常丰富,呈现不同于一般语文课的光彩。
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经过实践证明,我在拼音教学中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充分地展现了孩子们的童真,而且使课堂教学魅力倍增,真正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生动活泼起来。我相信如果坚持这样做下去的话,拼音教学一定会快乐缤纷,独放异彩!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还具体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同时强调了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等。这些好建议启发我们,要正确理解和使用新教材,赋予课堂活力,树立“以学生为本”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编排了情景图、短语、句子和儿歌,认识70个常用字。显而易见,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于是,我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将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互相渗透,分层次有机整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力图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一、声母发音与课文插图的整合
新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声母的本音虽然都是“标准的音”,但因为听不清,学生学习还是不方便。新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这种呼读音,虽然能发出响亮的音,方便学生的学习,但还是难以启动学生自学、自悟、自会。教材又配上了能够表声母音的插图,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如学习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三只鸽子”。教师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g”,学生回答“鸽子鸽子ggg”“三只鸽子ggg”。接着让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比较接近本音,也有别于音节ge音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教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有几个声母如d、t、n、l的插图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练习声母的读音。
二、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整合
六岁的孩子入学前已会说很多话了。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已经会发很多音节的音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和理解为什么要分解音节。如看见一丛草,他们认识是草(c声母c,韵母
o),却不会将草(c
o)分出o。更不会有意识地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汉语拼音第5课三拼音节:gu、guo、hu、huo、kuo,可以先制作课件从电脑中依次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先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实际上已调用他们原有的“语音储备”),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再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五个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即可)。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
学生初步学习了拼音方法,还要经过大量的“耳听口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力争做到看到音节便能准确、熟练地读出来。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拼音部分出现的209个音节。为了增加学生拼读兴趣和效果,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口语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从学生使用的学习文具入手;从学生最乐于做的事情入手。每日一句,出示在黑板上方,为学生营造喜闻乐见的拼音音节氛围,使他们爱学乐学,既提高拼音能力又发展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认识见面字与观察情景图的整合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观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特别是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情景图,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应站在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它们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借助情景,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认汉字。
1.看懂图意,练习拼读。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现。如第7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汉字。有的图内容复杂,学生看了图还不能导出音节的读音,如第11课的情景图,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带着学生仔细观察,启发思维,讲清图意后,引出diéfēijī和汉字“叠飞机”。2.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像,如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
3.充分利用图加深记忆。刚学会拼音字母的学生,拼读音节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生看图读音节识字时,首先引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很容易就拼出音节了。学生在认读时,遇到认不出说不上的汉字,教师可以凭借描述图意,帮助学生复现画面内容,唤起表象,使学生忆起见面字的读音和字形,如第8课情景图,“太阳刚刚升起,可以换成什么词来说?”学生思考后回答“日出”,这样字的形和音的问题迎刃而解。把看图、拼音、识字整合在一起,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益于调动群体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作用,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方法。
四、阅读儿歌与识字的整合
儿歌或口诀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材料,识字却是他们由拼音的学习转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活动。新教材在编排上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拼音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有机地把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我认为这种安排不仅是巩固和运用汉语拼音,还在于运用汉语拼音学习一部分构字率较高的独体字,为学习合体字准备条件。每一课中都有图画表示独体字的意义,字的上面都配有汉语拼音音节,图下又有汉语拼音短文和词组、句子来概括图意。学生通过读儿歌,既学会了一些汉字又没有增加单纯识字的心理负担。如汉语拼音第6、7、8课中的带拼音的小短文、儿歌、童谣深深引吸着学生,激发起他们拼读音节、认识汉字的强烈欲望。一位教育家曾说: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条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途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情境、铺路搭桥。既凭借图明白了字义和短文的意思,又在运用汉语拼音识字读文的过程中巩固了汉语拼音、掌握了独体字、认识了见面字(带红色音节的字)。如第10课第二课时是这样安排的:1.看图说话,了解图意;2.“借文识字”,自读音节,找出与图相应的短句;3.短文朗读指导,理解文意;4.扩展活动中启发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动物爱吃些什么;5.独体字“小”“鱼”“牛”的字形识记。
我感到从一年级开始,学生每识一个字应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大致了解字义。教师在有机整合的过程中,一要充分利用汉语拼音这个工具读准字音;二要运用造句的方法大致了解字义;三要运用汉字构字的规律了解字形。教师还要注意强化听、说、读、写的互相渗透。听,听字的读音,听老师范读或同学的朗读;说,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说一句完整的话;读,拼读音节,认读生字,用手指点短文中的字,按词的组合朗读句子,读懂句意,利用句子的停顿朗读每个句子;写,对独体字有条件的可以认一个写一个,也可以认写分开,但必须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练写。经过调动眼、口、耳、手这几个器官,形成统一的联系。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然而集中近八周的时间,让刚入学的儿童掌握一组相对单调、枯燥、抽象的符号,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如何进一步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好拼音呢?我在教学中的体会是:
一、激发兴趣,授之以渔
兴趣是学好知识的首要因素,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充满兴趣是关键。在拼音教学中,如果总是授之以鱼,告诉学生这是什么、怎么读、怎么记,久而久之必定会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那就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求乐趣。我在开始教学汉语拼音时,每个字母都会编一句儿歌,便于学生记住它们的音和形。如:“小姐姐爱唱歌,张大嘴巴 aaa ”,“清晨公鸡要打鸣,圆圆嘴巴 ooo ”。当教学汉语拼音第3课,我讲到“ b ”的字形时,说“小姐姐听广播,右下半圆 bbb ”。学到声母“ p ”时,我问“你准备怎么记住 p 的样子呀?”一名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学着编了句儿歌“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圆 ppp。”我听后大加表扬。后来的汉语拼音学习,基本上是学生自己编儿歌记字母,我只是稍加指点。如“姐姐弟弟来摸瞎,两个门洞 mmm ”,“椰子树上椰子多,左 i 右 e ie ie ie ”,“我爱北京天安门,左 a 右 n an an an”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发展。
二、创设语境,驰骋想象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创设语言环境,让音节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可以通过编故事、表演等途径让学生生动有趣地学拼音。我在教学 ba 的四声时就是用故事穿插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聪聪。我说:“徐老师知道同学们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喜欢画画,还有的喜欢玩,那聪聪喜欢做什么呢?”(多媒体显示喇叭花面),接着出现音节 bā,以多种形式练读。又说:“有一天,天(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请保留此标记。)气特别好,聪聪出去玩儿,走到院子旁看到了什么呀? ”(多媒体显示小女孩打靶画面)再以多种方式练读 bǎ。“聪聪继续走啊走,又看到什么呀?”(多媒体显示小男孩拔萝卜)“聪聪看到这么多有趣的事,真高兴,他要回去告诉爸爸。”(多媒体显示爸爸画面)一个故事讲完,学生学得兴趣昂然,ba 的四声也学会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拿出了八支铅笔、八本书、一把伞、一把刀等东西,通过训练说话达到巩固音节的目的。
另外,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yi、wu、yu 时,我也是编故事穿插。如:“小 i 的妈妈是大 y,它们生活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 yi yi yi ”,“小 u 的爸爸是大 w,他们住在屋子里,整体认读音节 wu wu wu ”,“小 ü 没有爸爸和妈妈,去掉两点和大 y 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 yu yu yu ”学生对这类故事特别感兴趣,新知识掌握得既快又牢固。
三、活跃思维,灵活运用
在教学汉语拼音的过程中,切忌为教拼音而教拼音,不应把教学与语言学习割裂开来。因为声、韵母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单靠死记硬背行不通。那么在教学中就要启发学生根据声韵母说词造句编儿歌,赋予字母以意义,这样能引起儿童注意和学习兴趣,让他们能用上所学的拼音知识,体验到获取新知识后的成就感,并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也进一步训练了儿童的思维,丰富了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语文实践的过程中,给了每个学生展示、表现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哪怕是小小的成功的快乐。只要我们赏识所有学生,那么每个学生都不会让你失望,每个学生都会喜欢你、喜欢拼音、喜欢语文。
语文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驰骋学生的想象力,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拼音教学也不例外。其实,汉语拼音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教学 中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把拼音教学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把汉语拼音纳入到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去认识、去定位,使汉语拼音教学真正能为整个语文教学奠基铺路。
深研方法 趣学拼音——谈汉语拼音教学的几点体会
本文《深研方法 趣学拼音——谈汉语拼音教学的几点体会_语文论文》来自中国教育文摘,查看更多与相关文章请到http://www.eduZhai.net。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我是这样来实施汉语拼音教学的。
一、趣味情境“图与歌”
生动形象的画面,朗朗上口的儿歌是小朋友喜欢的。汉语拼音的教材图文并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画,并精心设计儿歌,千方百计地给孩子们提供“情境图”与“语境歌”。苏教版小语第一册的第三课“b、p、m”的情境图为:许多人爬上山坡(po)去看大佛(fo),一个小朋友用手摸(mo)大佛,爸爸告诉他:“你听,大喇叭里正广播(bo),大佛是文物,不要用手摸。”与之相配的语境歌是:“爸爸带我爬山坡(po),爬上山坡看大佛(fo),大喇叭里正广播(bo),爱护大佛不要摸(mo)。”教学时情境图用以指导学生观察,并相机出示字母,语境歌则用以巩固所学的字母。小朋友在图与歌的情境中学习,知道了字母并不是神秘的东西,而是存在于日常的语言之中,从而缩短了学生与汉语拼音的距离。另外,借助形象的图画和琅琅上口的儿歌帮助学生认识、熟悉字母,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审美教育。教字母发音和教字母形态时,都可利用“图与歌”来创设趣味情境,如教单韵母“o、o、e”,可用这样的儿歌:“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CIQG,太阳出来公鸡叫,圆圆嘴巴000,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是个e,扁扁嘴巴eee。”儿歌是一种将所学内容本身转化为富有音乐感的便捷直观的形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快快乐乐地学习,对于爱唱爱说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尤为喜欢。
二、乐中求知“学与玩”
拼音教学中让孩子们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本身所蕴藏的快乐因素。教拼音字母字形时,鼓励学生用身体、手势来“手舞足蹈”。例如,在教“o”这个单韵母时,可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你的动作来展示„。‟的样子?”有的孩子把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把食指与拇指围成一个圆形;还有的用两只手臂圈成一个圆形……多种多样的形(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请保留此标记。)状表示“o”,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低年级孩子课中容易疲劳,可设计“汉语拼音休息操”,既可以调节学习状态,也可以巩固拼音字母知识。如:“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m……;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o、e……;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认读音节表zhi、chi……;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字母基础牢”。(可根据教学进度自行安排操中的拼音字母与拼音知识)学中玩、玩中学,是我们教师应该为孩子们创设的教与学的境界,这样学生将学得兴趣盎然,教师也教得兴致勃勃。
三、学以致用“拼与写”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无疑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具体的音节时,可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得着。还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用品贴上一个自己写的拼音标签,把家中的生活用品、家具、电器都贴上这样的标签,孩子们自己给冰箱贴上自己制作的拼音标签时,兴奋与快乐溢于言表,因为他们学的拼音有用了。为了进一步引导孩子们用拼音,教师用拼音给每个孩子写一封信,信中有的是夸奖孩子的话;有的是建议小朋友去读拼音读物;还可以是一首儿歌……小朋友自己做邮递员来送信,“邮递员”小朋友快乐地拼读收信人的姓名,收信人兴奋地拼读“信”的内容。在送信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自然地用礼貌用语,“邮递员”这样说:“这是你的信,请收下1”收信人说:“正是我的信,谢谢你!”练拼读、练交往与激发使用拼音的热情熔于一炉,没有生硬的规定,孩子们悄悄地带来了汉语拼音读物读起来,有的用拼音自己画起了课程表,有的用拼音给爸爸写起了信,有的用拼音记录家庭住址,还有的用拼音认起了字……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与理解,从而自主地去使用,用它来识字,用它来学习普通话。
汉语拼音教学要追求游戏化、活动化、生活化,让教学内容与孩子贴得更近一些。孩子们因为有趣而乐意参与学习,主动学习。趣味情境“图与歌”,乐中求知“学与玩”,学以致用“拼与写”,是想达到“三化”所作的一点尝试。
[1]
本文《趣字当头 乐中求知 ——汉语拼音教学谈_语文论文》来自中国教育文摘,查看更多与相关文章请到http://www.eduZhai.net。
前提 : 在新世纪里,新的课程目标,新的实验教材,新一代儿童,新的教学环境,都在促使我们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我们水果湖二小一年级语文组在此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从中体会到,要想达到新的课程方案制定的目标,就必须把握现代儿童的特点,使教材、教师、学生成为一个有机的自主、探究的整体。
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使中国站在了世界教育改革的前列。也使我们教育工作者变革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向传统教学中陈腐的教学观挑战,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具有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素质的人才。本学期,我们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载体进行了教学改革实验,从中了解到现在儿童学龄前的拼音掌握基本情况,并针对此特殊性在拼音教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获得启示。
开学初,在拼音教学开始前夕,我们对一年级使用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两个班 90 名学生进行了学前汉语拼音声、韵、整体认读音节掌握情况测查。测查方式是: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印在一张纸上,让每个学生去认,去读,并在他们会认的字母或音节下作上记号。通过测查,我们得到学生认读汉语拼音的情况及在 90 名学生中占的比率。请看下表: 内容项目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会读人数比率
人 84.4%
人 58.9% 人 22.2%
人 60%
人 21.1%
全不会读的人数比率人 1.1% 1 人 1.1% 26 人 28.9%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现代城市儿童在国人普遍重视教育的情况下,在学前已掌握了大量的拼音知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对他们来说已不是陌生的东西。如果我们教师不改变教学方法,必将泯灭学生在初入学时的兴趣萌芽,使他们觉得学习是索然无味的事。
学生的状况如此,而人教版教材上关于汉语拼音的安排又是怎样的呢?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编排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体现了标准所要求的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等特点。它的综合性表现在:它的每一篇汉语拼音课文不仅在教字母,而且把认识事物、积累语言、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它的科学性表现在:它改变以往陈旧的先教 6 个单韵母,再教声母、韵母、音节,最后教整体认读音节的编排体例,大胆地,有机地把这些知识点中有联系的部分揉合在一篇课文中,让学生去观察、比较、认识、分辨,从中发现规律,养成学生探索、思考的学习习惯,遵循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它的时代性表现在拼音课文内容的安排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当代儿童的生活环境。它的开放性表现在每篇课文内容饱满、弹性空间大,既有老师自主教学创造的空间,又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词语、造句、说话、编儿歌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去体验,去表现,去探索,去参加自由实践活动。
这样的学生,这样的教材,给了我们教师极大的创新空间,我们努力在教学上打破以往强调字母音、形的教学程序,变革教学方式,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 合作的学习精神,使枯燥、单调的拼音课,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师生乐上拼音课,爱上拼音课。我们采取的教学策略是:
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要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从中感受学习的兴趣。当一个新的事物提在孩子们面前时,求学若渴的孩子一定非常有兴趣。但,当一个他们已熟悉的字母摆在面前时,孩子还会有兴趣去研究它,探索它呢?我们说,不会。那么,如何在孩子已熟悉的事物中去激发他们新的学习热情呢?我们说,让孩子去体验他们认识事物的过程。
在教学单个拼音字母时,由于大部分学生认识,课堂上往往呈现一片嘈杂声,正确的发音,非正确的发音,充斥耳旁。此时,我们一个问题(是怎样发出这个音的?)抛下去,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老师这儿来。他们会用心地听老师的发音,仔细的观察老师口型的变化。然后自己去尝试发音,去体会发音过程,探索发音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上找到新的未知点,从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例如,我们在教学 a o e i u ü时,尝试着让学生自己看图编儿歌体验发音的方法。当然,学生看图编儿歌之前,教师要做个示范,讲清一些编写要领,让学生在本来感觉到没什么可学时,接受新的挑战。在教 6 个单韵母 a 时,我先编儿歌:小红练唱,嘴巴张大 a a a。并告诉学生这个儿歌前分句是图中的事物,后面分句是发音要领,然后让学生自己学习编儿歌。学生通过看图观察,体验发音,编出了像模像样的儿歌:
公鸡打鸣,嘴巴圆圆 o o o。
白鹅照镜,嘴巴扁扁 e e e。
妈妈晾衣,上下对齐 i i i.。
乌鸦衔食,嘴巴小小 u u u。
小鱼吹泡,嘴巴扁扁 üüü。
这样的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二、让学生把现有的经验和新的事物联系起来。
在教学拼音的部件的字形时,我们除了让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情境图找出与拼音部件相似之处外,还让学生回忆一下在家里、在幼儿园里、在街上、在公园里等实际生活中与拼音部件相似的事物。此话题一出,学生的小手如林举起。他们有的说,“ i ”像高尔夫球杆;有的说“ y ”像妈妈晾衣的撑杆(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请保留此标记。);还有的说:“ m” 像麦当劳的标记;说:“ k ”像柯达彩色胶卷的标记……当单调的拼音字母与实际生活中儿童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的时候,学生已牢牢记住了拼音部件的样子。同样,在教学拼音第 2 课整体认读音节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音节组词,学生一下子组出了: ā y í、è y ǘ、w ū y ī、y í y ì、w ǔ y ī、è y ì、y ǚ w ù 8 个词,想想,孩子们在学习拼音第 2 课时,一下子会了 8 个音节词,他们的成就感会是多么的强烈。在课堂上,他们的眼里,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三、充分利用情境图丰富学生的语言和内心感受。
色彩鲜艳的情境图把学生带入了美的境界。它形象地展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万物。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情境图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语言,并把它有机的与学习汉语拼音联系起来。学生在看图学拼音说话中,由一个词发展到一个短语,由一个短语发展到一个长句,由一个长句发展到一个句群。如我在教学 g k h 时,在学完字母和规定的音节后,出示了以下几个词和短语:“ g ē zi ”、“ g ū”、“ g ē ge h é我、”“ y ǐ zi ”、“ h ē”、“ k ē”、“ h ú”。任意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看图猜一猜,连线,并说明为什么这样连?这个问题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教室里安静了好一会儿,孩子们茫然地望着我。很明显他们不知道怎样做。这时,老师做了个示范,把“ g ē zi ”——“ g ū”连在一起,说:鸽子咕咕叫。霎时,孩子的眼睛一亮,小手纷纷举起。一个孩子走上台,把“ g ē ge h é我 ”——“ y ǐ izi ” ——“ h ē”连在一起,说:“哥哥和我坐在椅子上喝水”。又一个孩子上台,把“ k ē”和“ h ú”连在一起,说:“小蝌蚪快活地在湖里游来游去”。这种学习活动给孩子们带来的刺激颇大,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有趣的活动。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法,并乐于和人交流的培养。虽然这个要求在阅读目标中出现,但我们在看图学拼音时,就让他们去体验,去感受,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学生们在看第 1 幅图时,还不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受,他们只知道看图后觉得图画得美,心里高兴。随着每篇看图说感受的强化训练,他们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看第 2 课中的情境图时,他们说,农家的小院真干净呀!看第 3 课的情境图时,他们有的说,我觉得这一家好幸福呀!有的说我真羡慕这一家。真快乐。要是我的爸爸、妈妈不离婚,该多好啊!看第 5 课的情境图时,他们说,我觉得人与自然、动物在一起简直太完美了!
孩子们由不会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到会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由不会怎样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到用规范、流利的语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速度是非常之快,训练也是初见成效的。由此,我感受到情境图在这个训练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把形象生动的信息画面传到学生大脑中,形成初象,使他们在学习中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的内心充满感受,从而激发出孩子们对自然世界,人类诸方面的关心!
四、找出合作点,初建合作意识。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拼音教学中能不能进行合作式教学研究,我们在边教边摸索。通过实践,我们渐渐明白,拼音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合作式学习。只不过要找准合作点,教会学生合作讨论问题,同时注意合作人数以 2—4 人为易。如:我们有位老师在教学中找出合作点:(1)这幅图画的什么?(2)图下的音节读什么?(3)音节由什么组成的?让学生同座之间讨论。刚开始,学生同座之间不知所云。茫然坐在那里。于是这位老师手把手教两人讨论,并在全班做示范。于是学生学会了讨论。经讨论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语句完整多了,学习自主性也较好的体现出来。看一幅老虎图,学生说出了“一只凶猛的老虎正在四处寻食”的完整句子。然后再指导学生用音节组词,学生在合作学习实践中互相帮助,互相完善,取得了长足进步!
另外,在教学汉语拼音复习一中的我会连时,我也让学生在合作游戏中实践,在实践中复习音节。我把动物音节 y ā(鸭)、é(鹅)、t ù(兔)、m ǎ(马)、l ù(鹿)、l ǜ(驴)这 6 个音节词制成两套卡片。首先不出示卡片,让 6 位同学上台扮演 6 种动物,并摆出代表这种动物特点的姿势;然后,再让学生读卡片,看动物,一一对应贴卡片;接着,让十二位同学拿卡片,两人一组拿卡片,摆出 6 种动物的家;最后,请 6 位乐于助人的小朋友送 6 只迷路的小动物回家。整个游戏围绕 y ā、é、t ù、m ǎ、l ù、l ǘ这 6 个音节词进行,其中有学生的自主活动,又有合作完成任务的实践,而且学生参与面广,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复习了学过的汉语拼音,朝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我体会到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的精神,给了我们教师创作教学的空间,给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在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这个载体中,教师、教材、学生是一个有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整体。我们只有变革陈旧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才能达到新的课程标准制定的目标。
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及教学策略
本文《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及教学策略_语文论文》来自中国教育文摘,查看更多与相关文章请到http://www.eduZhai.net。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拼音的要领是:“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音时要牢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
声母n及零声母与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都有拼合关系。
声母f、g、k、h、zh、ch、r、z、c、s只同开口呼、合口呼相拼。
声母j、x、q只同齐齿呼、撮口呼相拼。
声母b、p、m、d、t不同撮口呼相拼。
开口呼、合口呼韵母同除去j、q、x外的其他声母都有拼合关系。
撮口呼韵母只同j、q、x、n、l及零声母有拼合关系。
拼音时还要注意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要读声母本音,不要念呼读音(教学中,在声母后面配上不同的元音,而发出的音叫呼读音);要把韵母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要把韵头、韵腹、韵尾分解开再临时拼合;要看清调号,读准调值。
常用的拼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声韵两拼法——把韵母当作一个整体,拿来跟声母相拼。如:h-ào→(浩)。
声母两拼法——先找准声母发音部位,摆好发音的架势,然后一口气念出韵母,拼成音节。如:拼读bā(巴),先闭上双唇,憋住一口气,摆好发b音的姿势,然后一口念出a,成为音节。
三拼连读法——是把带介音的音节分析成声、介、韵三个部件,拼音时连读成一个音节。如:q-i-áng→qiáng(强)声介合母和韵母连接法--是把声母和介音(介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拼音部件,再同随后的韵母相拼。如:gu-āng→guāng(光)。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目前大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拼读规则:
两拼音拼读规则: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三拼音拼读规则: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拼读注意事项:声母不带调,韵母带调。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
书写规则: 四线三格各部位名称
四线三格记心间,拼音字母住里边。声调、圆点写上格,胳膊长了住上格,尾巴长了住下格,其它部分在中格。中格一定要饱满,上格、下格空一点儿,书写规则记心间,拼音才能写规范。
音节的书写:
(1)音节的几个字母要靠紧,写得紧凑、匀称;(2)按顺序写完一个音节的所有字母后再标调号;(3)不要看一个字母写一个字母,要看一个音节写一个音节。容易出错字母的书写:b-d
p-q
t-f ei-ie ui-iu
汉语拼音字母书写笔顺歌诀: ɑ
先写多半圆,竖弯写右边。b 长竖出二线,右下写半圆。c 一笔写成多半圆,上下紧挨二三线。d 中格先写左半圆,右边长竖出二线。e
中格正中写横线,接笔再写多半圆。f 左竖弯,出二线,短横写在二线边。
ɡ 先写左半圆,竖弯下三线。h 长竖出二线,弯竖写右边。i 短竖写中间,一点出二线。j
左竖弯,下三线,上格正中写圆点。k 长竖出二线,斜左斜右写中间。l
长竖出二线,写直才好看。m
短竖写中间,弯竖弯竖写右边。n 短竖写中间,弯竖写右边。o 从左到右写圆圈,上下紧挨二三线。p 长竖下三线,中格写上右半圆。q 中格先写左半圆,右边长竖下三线。
r 短竖写中间,右上一小弯。s
8字写一半,上下挨着线。t 竖右弯,出二线,短横写在二线边。
u
中格写竖弯,短竖写右边。ü
u字写中间,两点出二线。w
斜下斜上写两遍,上下紧挨二三线。x
左斜右斜叉中间,上下紧挨二三线。
y 右斜中格慢,左斜下三线。z
2字硬拐弯,中格要充满。
整体认读音节 yi wu yu 编的故事:
小i、小 u 和小 ü 三位小朋友要去儿童公园玩,可是没人带怎么行呢?大 y 和大 w 看见了,答应带他们一起去。于是,大 y 牵着小 i 的手,成了音节yi,大 w 牵着小 u 的手,成了音节 wu。剩下小 ü 没人带,急得两滴眼泪滚了出来,大 y 看见了说:“来,我带你一起去,但是你得把眼泪擦干净。”小 ü 急忙擦掉眼泪,让大 y 牵着手,就成了音节 y u。在去公园的路上,它们高兴得边走边唱:y u ü,不单走,要有y w来牵手。y 牵 i,穿花衣,w 牵
u,住新屋,ü 把眼泪满忙擦去,跟着大 y 看金鱼。
汉语拼音笔画名称:
汉语拼音字母书写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