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恰当地运用心理剧化解矛盾冲突
如何恰当地运用心理剧化解矛盾冲突?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业锋
冲突发生后,可以借助一些新的德育平台,如心理剧,让学生参与到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处理中来,让学生,让班集体以一种客观的公正的方式对这件事加以分析与处理,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但班主任要注意一种氛围的引导,不能开成批判会,或者偏向某一方,导致新的矛盾的出现,力求在笑声中揭露一些问题的本质。
心理剧是美国心理治疗专家Moreno所创,它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主要技术是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内心独白等),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以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为主,将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在舞台上,以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诱导出当事人的自觉性,增强其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促进自我成长。心理剧集戏剧、小品、心理问题为一体,既能帮助当事人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又让其他人获得心理的修复和改善。校园心理剧是基于心理剧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学生扮演当事人或由当事人自己借助舞台来呈现他们各种典型的心理问题,在老师和全体参与演出者以及观众的帮助下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从而使全体受到教育启发的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治疗方法。校园心理剧是学生把自己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事件编写成剧本,然后按照剧本自己表演。表演者不完全是会表演的学生。根据剧情发展和观众表现,还可以随时邀请作为观众的学生上台来表演剧中某一角色,让学生参与到剧中来,让他们有更深的心理体验。因此,校园心理剧不是单纯的背台词,它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是一个分享的过程,也是当事人和观众共同成长的过程。在心理剧之后能够组织学生对心理剧所产生的问题进行讨论与辩论,从多角度看待问题,也可以让部分参演的学生谈谈心得体会,有些话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效果远远大于强于老师的说教。
不少学校都开展了心理剧的活动,如处理谈恋爱的问题,作弊的后果,活动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很多学生的表演才能,也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学生的表演,一些本来严肃的问题以一种轻松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看过心理剧后,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立场提出他们的看法,有的学生的看法比较极端,但也有不少学生的看法恰恰是老师想要表达的,这些原本是老师说教式的语言通过他们表达出来,对学生的触动更大。但老师对心理剧的演出以及后面的学生评论的方向要加以指导,切不可任由学生自行发挥。心理剧的四个环节:
演学生在演的时候,对剧本进行了再创造,融进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观点,并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创造出一个个个性鲜明、形象逼真的人物„„他们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净化了自身的心灵。
看“看”的全过程中有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在心理剧中找到了同伴和自己的影子。心理剧此时已不仅是一个故事,还是一面镜子,一个让学生释放情感、吐露心声的舞台。
论每次看完心理剧我都要组织学生就剧中的现象进行一番评论。组织学生讨论、评议该剧所反映的心理现象以及处理方法,并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行为加以分析。当然“论”的过程应是学生各抒己见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的总结灌输。对于一些学生素质较好的班级也可以让学生扮演家长,教师,学生三方进行辩论博弈,通过博弈三方相互妥协也让学生体会民主。
写学生在写观后感时能对原来的认识进行梳理。并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使认识更具理性。这个过程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内省。
第二篇:《恰当地运用动词》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起立、拍手、跑步、跳绳
师:同学们自由读这些词,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都表示一种动作。
师:对,这些表示动作的词,我们把它们叫做动词。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恰当地运用动词,能体现人的性格特点或者食物的状态。
二、讲授新课
我能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动词
1、他飞快地游到小鸭子的身边,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
2、小男孩跳了起来,退后几步,脱下外衣,摆出了迎战的姿势。
3、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
4、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
? 同学们找的很准确,正是由于这些动词的使用,让句子更生动、形象。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要学会使用动词,为自己的短文写作添彩。
三、课堂小练笔
多媒体出示下课的图片,学生使用动词写几句话。
四、展示学生写作
发现问题,教师总结。
五、作业
找出《动物儿歌》中的动词。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教师都想通过多媒体课件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活力。可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觉得多媒体课件往往“鸡肋”,不知道该怎么摆放多媒体课件的位置。那么如何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使之有机融入语文课堂,使其成为语文教学生的“润滑剂”,确实为课堂教学服务,使课堂教学活力实现最大优化呢?
一、巧妙运用电教手段,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智能素质
专家曾指出:小学阶段,智能素质包括具有相应的文化基础智能和基本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个基本能力可以理解为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是提高儿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最佳手段。
如教学《赵州桥》第三段时,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折断主要是写赵州桥的美观,那么,美在哪里呢?我依次打出“两条飞龙,前抓互相抵着,各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两条相互缠绕的龙”三张投影片,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再出示“相互抵着”“相互缠绕”“回着遥望”“戏珠”等词语,让几位学生来到投影前指着图解释。全班同学对照画面很快理解了这几个词语。然后,我横向匀速抽动这三张有影片,让学生感受到了“所有龙似乎都在游动,真相活的一样”,使他们将抽象的语言内化为形象的内心图像。至此,全体同学不但深切感受到赵州桥美观的特点,而且还会体会到作者的用词是多么准确。学生对文中语言的理解已不再是表层的理解,这时,再让他们对照画面复述课文。复述中,他们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和敬仰之情益于言表,取得了极佳的效果。由此可见,巧妙运用电教手段能有效地提高儿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从而培养儿童的智能素质。
二、找准“动”点,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声音、色彩、图像、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利用其视听、时空、动态优势,通过创设情景,将静止、抽象、干涩的书面文字变为活泼、具体、有血有肉的直观形象,学生通过认知体验,产生情感,构建多元、多维、多角度的教学模式。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认字识词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如果单纯的出示生字生词让学生读,则显得多么单调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不高。在《池塘边上的叫声》一课中,教师也像往常一样出示了“识词”课件,但与众不同的是,一打开课件,课文中的主人公青蛙变蹦边说:“小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小青蛙,我有几个词语不认识,想请你帮帮我,行吗?我会请你去听听池塘边有那些故事。”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地轻声读起来,随即小手如雨后春笋一个个竖起来,这一环节的达成度比往常高了许多,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充分的激发起来。通过视觉听觉的冲击,课文还未正式的学习,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已被有效的多媒体课件“动”了起来,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电教手段,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品德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教诲学生使用语言文字,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鲜化地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是语文教学的重任之一,也是难点之一。电教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使其难度大为减轻,如《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表现的是周恩来总理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优秀品质,文中所表现的飞机遇险的体验是我们都没有过的,怎样才能使学生切身地感受到这种惊惧和意识到一个降落伞包的重要性呢?我先放了一段飞机遇险时人们惊慌失措的场面和飞机失事,机毁人亡的录像片,让学生体会到飞机坠毁的可怕。然后,我有方了一段飞机遇险时成可用降落伞安全着陆的录像片,使学生意识到在这个时刻拥有降落伞就意味着拥有了生命。这时,结合课文,同学们都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周总理的高尚品质,而且都表示了要学习总理美好品质的决心。由于巧妙地运用了电教手段,这节课的难点迎刃而解了。因此说,合理地运用电教手段,能减轻教学中实施品德教育难度,有利于培养儿童品德素质。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传统语文教学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时候,作为语文教师应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有深刻的思考和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多媒体课件预设性强,影响了其应付课堂突出情况的能力。我们都知道,课堂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应变能力成为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课件大多预先设定教学程序,教师按预定的计划操作,有可能造成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
语文教学是表情达意的过程,教师的情、学生的情、作者的情三者应融为一体,始终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所以整个教学既自主又合作,既自动又互动,达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境界。而多媒体教学却忽视师生间的交流,由课件全盘代讲,用课件取代了书本,而教师则成了一名电脑操作员,忙于操作、解说,学生并没有得到情感的体验,思维也未得到拓展,师生间的交流显得很苍白。在很多时候语文教学仍需要教师亲自去说、去做、去画、去演,并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用提问、启发等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显然“人机对话”存在的弊端十分突出。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手段,我们不仅应该在制作时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且在使用时应该努力寻找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面试中怎样恰当地运用谈话的技巧呢?
面试场上你的语言表达艺术标志着你的成熟程度和综合素养。对求职应试者来说,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无疑是重要的。那么,面试中怎样恰当地运用谈话的技巧呢?
(1)口齿清晰,语言流利,文雅大方。交谈时要注意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还要注意控制说话的速度,以免磕磕绊绊,影响语言的流畅。为了增添语言的魅力,应注意修辞美妙,忌用口头禅,更不能有不文明的语言。
(2)语气平和,语调恰当,音量适中。面试时要注意语言、语调、语气的正确运用。语气是指说话 的口气;语调则是指语音的高低轻重配置。打招呼问侯时宜用上语调,加重语气并带拖音,以引起对方的注意。自我介绍时,最好多用平缓的陈述语气,不宜使用感叹语气或祈使句。声音过大令人厌烦,声音过小则难以听清。音量的大小要根据面试现场情况而定。两人面谈且距离较近时声音不宜过大,群体面试而且场地开阔时声音不宜过小,以每个主试人都能听清你的讲话为原则。
(3)语言要含蓄、机智、幽默。说话时除了表达清晰以外,适当的时候可以插进幽默的语言,使谈话增加轻松愉快的气氛,也会展示自己的优越气质和从容风度。尤其是当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机智幽默地语言会显示自己的聪明智慧,有助于化险为夷,并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4)注意听者的反应。求职面试不同于演讲,而是更接近于一般的交谈。交谈中,应随时注意听者的反应。比如,听者心不在焉,可能表示他对自己这段话没有兴趣,你得设法转移话题;侧耳倾听,可能说明由于自己音量过小使对方难于听清;皱眉、摆头可能表示自己言语有不当之处。根据对方的这些反应,就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语言、语调、语气、音量、修辞,包括陈述内容。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面试效果。
来源:star.aust.edu.cn
第五篇:浅谈如何在课堂中恰当地运用导学案(teniu推荐)
浅谈在语文课堂中使用导学案的一点心得体会
朱丽莉
去年至今年,我们一直在探讨“少教多学”理念在课堂中的应用,也意识到我们的课堂应该有所改变,要达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一年来我也琢磨并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少教多学”的尝试,也试着在课堂上使用导学案教学,然而仅限于为数不多的几次,对于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恰当地使用导学案,我的经验也并不丰富,只能简单地谈谈在使用导学案过程中的一些想法:
1、导学案并不是适合所有类型的语文课,应该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的教学需要而使用。比如有些诗词、社科类的文章我认为就没有多大必要使用。而一些有探讨价值,训练价值的教学内容用导学案就很好,学生不仅进行了充分的探讨,还要组织语言形成文字的东西,“说”与“写”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2、预习案的编写要对学生的预习有导向作用,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整理。还要与练习册习题挂钩,我认为有些习题可以直接做练习册上的就可以,没必重复编入导学案,浪费学生的时间。预习案中也可以加入一些与作者或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文章,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理解课文。如在教授《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我就在预习案里加入了一篇《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自救》的文章,学生在探讨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理解时,就结合当时苏轼的生活境况来谈,说得很好。
3、问题设计依然是编写导学案的关键。我想无论是否用导学案上课,问题依然是课堂的灵魂。课堂学习案中的问题设计得不宜太碎,太难,只要围绕着教学重难点设计两三个即可,尽量保证课上能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并且当堂完成。拓展类的题目可以多设计 “写”的题目,比如仿写练习、话题片段训练都可以,使整堂课动静相宜。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一点心得体会,今后我还将在这方面继续摸索、学习,将导学案更好地运用在我的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