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法制蓝天下的一方净土
编辑:玄霄绝艳 识别码:16-760422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1 02:53: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法制蓝天下的一方净土

法制蓝天下的一方净土

法制蓝天下的一方净土

**一中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几点做法

**一中现有45个教学班,2730名学生,团员2453名,教职工168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4名,中学一级教师52名,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73,为市级示范性独立高中。近年来,学校始终把“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终生

发展奠基”作为办学宗旨,确立了“德育为首,教育为主,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办学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以德治校、依法管理,德法并济,教书育人的观念,创新德育机制,加强法制教育,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多年来,学生遵纪守法率为100。

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一、抓好德育常规教育,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学校坚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的办学理念,注重以“做人”为基础,以“成才”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将德育指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境,侧重体验学生的个人生活、学习的具体意义,置身于鲜活具体情境当中。

1、构建德育亲和性的课堂,提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力。学校提出了“爱满校园,情溢课堂”的口号,倡导构建德育亲和性课堂教学模式,创造温馨的班级氛围,亲和的师生关系,互动的教学形式。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设计活动,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开展教育。关注学习兴趣,用人性化,情境化的方式,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力求“三个营造”:营造情境,在情境中动情、入情;营造心境,在良好地心境中学习;营造环境,在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中成长。

2、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行。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和团日活动,让学生自编自导,在“活动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教育,开发潜能,使所有学生的各方面的特长都有所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树立自信、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

3、开展“思想自律,学习自觉、管理自主、生活自理”“四自”活动,构建学生自我教育体系。从“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等方面入手,着力培养学生良好地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坚持设文明岗,班级成立自治委员会,进行自我教育,规范行为。开展“三做好”(在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上做好公民)、两个一样(校内校外一个样,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教育活动,锻练能力,提高素质。

4、创新德育机制,全面铸就新时代人才。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德育理念,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整合德育资源,形成合力,推出了“一包”、“五联系”、“四深入”等德育工作活动。班主任包班,从思想动态、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等方面包揽班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员联系寝室,中层以上干部联系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给予帮扶,班主任联系行为不良生,促其转化,科任教师联系学困生,促其提高学习成绩,政教处联系有关部门治理学校周边环境,查处进入“两厅一吧”的学生,全面细致地开展德育工作。坚持开展“四深入”活动:深入教室,关注学生学习;深入寝室,关注学生生活;深入家庭,关注学生成长;深入心灵,关注学生心理。随时了解情况,随时解决。

5、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优化家庭教育格局。坚持学校为主,依托社会,充分发掘当地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的德育协调功能,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形式,进行家校沟通,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在工作上实现了三个转变:变单向信息输出为双向信息沟通;变单一的老师训话为多种形式的座谈交流;变告状式讲话为探讨研究。举办家长学校,强化科学育子观念,提高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与机制。

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二、普及法制宣传,强化法制观念预防范青少年违法犯罪。

在加强以德育工作为主的日常教育管理的同时,我们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重点放在法制宣传上,力求通过扎实有效的法制宣传,在全体青少年学生中树立并强化法制观念,做到人人知法、懂法、守法,从而达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目的。

1、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适当扩充法律常识教学内容。以《宪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条例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法教育,做到知法,守法。除了课堂教学外,我们还采取分年级集中辅导,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时间进行法律条文的宣讲学习。抽组三名教师,分别担任专兼职法制辅导员,每两周举办一次法制讲座,集中宣讲法律常识,把法律知识、法制观念及法律的威慑力贯穿于每个学生的思想深处,并不断予以强化。聘请了一名法制副校长和一名校外法制辅导员,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以增强教育效果。

2、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建立“法制教育室”,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开设“法制之窗”、“听我说法”等栏目,每两周在校园内的主要宣传栏办一期以法律条文、典型案例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宣传专栏。每周在国旗下讲话中贯穿法制宣传内容,提醒同学们注意学法、自觉守法。

3、举办各种形式的普法实践、调研及兴趣小组活动。为了保证法制宣传工作的实效性,我们组织学生开展“我身边的守法(违法)案例调查”;组

织“学法守法”专题演讲比赛、辩论赛,法律常识、法律条文竞赛等活动;组织部分学生到人民法院参加刑事案件审理旁听,到看守所和被拘人员谈心交流,然后将所见所闻在班级全体同学中进行宣讲,开展自我教育;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学法兴趣小组活动,不定期组织“模拟法庭”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调研、观摩和自我教育,使法律常识、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更加深入人心,达到人人懂法的目的。

4、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和司法部门密切配合,性开展“法律到家”宣传活动,使家长知法、懂法,进而配合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和“预青”工作。同时结合“四五”普法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要让学生知法守法,必须我先懂法”的普法观念教育,从而为普法教育在学生中的广泛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校园,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

在大力加强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宣传教育的同时,学校重点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温馨、宜人、雅致的校园人文环境,充分发挥良好环境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消除了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消沉、空虚、悲观、浮躁、无聊等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心理因素,从根本上消除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诱因和思想诱因。

学校坚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成长”的理念,全力营造科学、民主、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建高标准、高品位、校舍,努力营造整洁、美观、雅致、富有人文情趣和艺术感染力的校园环境。为师生提供舒心的工作学习环境。用校内外名人字画装饰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等学习生活场所,用高雅艺术和名言警句陶冶青少年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高雅情操和兴趣爱好。创办校报、校刊,成立文学社团及学科兴趣小组,建起了校园网、校园广播,为师生发表思想、言论、文学作品,为探讨校园热点、理想人生等提供了广阔平台。倡导“让校园充满爱”的爱心教育,营造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学生爱学生,师生爱学校,师生互爱的氛围,培养“互相友爱、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良好人文环境。同时结合师生谈心等具体活动,加强交流、情感互动,让学生感受到“家”的关爱和温暖,培养“博爱”情怀,消除敌视、对立等不良心理因素。从而有效地预防了青少年违法犯罪,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二篇:守望那方净土

守望那方净土

丹桂飘香的日子里,我接来了一班幼稚的孩子,他们的不同之处,是我从教十多年一直代高班从未见过的。孩子们的习惯、行为之差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外。有几个孩子尤其严重,多次教育他们,可过一会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依然我行我素。我气急懊恼之时,有失分寸之语也从口中蹦了出来,无意之间也伤到了孩子。那日,一个“顽固”的孩子——瑞奇又做错事了,我对他无奈之下说“瞧你那副样子’。晚放学后去家访,小瑞奇的妈妈告诉我,瑞奇回到家后一直照镜子很久,还问她“妈妈,我长得不漂亮吗?老师为什么说我不漂亮?”我心里咯噔一下,吧准备好的一大堆说落孩子缺点的话压了下去,随机告诉孩子的妈妈:“你告诉小瑞奇,他很漂亮,很可爱!是老师说错了”。

回到家后,细细的体会,我第一次觉得这个男孩子可爱,觉得我七十二位学生可爱。我很后悔用那样的话语去对待可爱的孩子,其实他们的错算得了什么呢,只是儿童天真可爱的表现。我不应该以大人的角度去思、行。我庆幸孩子们用那么善的目光看待他们的老师。

人之处,性本善。人最基本的是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而良好的思想素质的基础就是人性的善。孩子有一颗善良敏感的心以后,才会善待别人,善待自己,善待生活。我们常把孩子比作花朵,他们是那么美丽娇嫩,园丁的一个错误就可能使花儿枯萎、凋谢,结不了果。如果教师在教育孩子上,一味的规范行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不顾孩子的感受,泯灭了孩子敏感善良的童心,那是教育的失败,教师的悲哀。

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位好老师,认为他们是大孩子,应该严格要求,为此我对每一个差生都不放弃,为了他们,我不知牺牲了多少休息的时间。经过这次小班男孩之事,我幡然醒悟,虽然我是在努力工作,但我缺少善待孩子的心。我很多时候在乎的是学生的分数,因为那是考核教师的“尺子”;在乎的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因为那是考核办集体的“尺子”。但我恰恰忽略了学生;忽略了学生心理的承重量;忽略了学生真正的需要。这个纯真可爱的小瑞奇轰醒了我:不能再按标准一味追求分数与班级荣誉,而是让他们从索然无味的学习中走出,激起心中的渴望,寻求快乐生活、学习的源泉,使他们人性的善在他们一生中放射出美丽的光芒!

第三篇:守着一方净土 撑起一片蓝天

守着一方净土,撑起一片蓝天

从教十八年,在这五彩缤纷、酸甜苦辣的人生道路上,她作为一名为孩子们服务的普普通通的班主任,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的百合的存在,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

一、倾自己之所爱,搭起信任的桥梁

真挚情感是在心灵的沟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发自内心的爱才能达到这种默契。面对整日与你如影相随的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你又怎忍心对他们横眉立目严加呵斥,即使出现令你不愉快的一幕,你又能狠下心来去惩罚他们么?

她的学生吴桐,没上过学前班就入一年级了,她从小就没有妈妈,爸爸也不负责任,生活在这种境况的她,过早的失去了童年的欢乐,变得沉默寡言,好像一只孤独的小燕子,使人看了痛在心里疼在心上。因缺少亲情的关爱,她对学习没有一点基础,也根本毫无兴趣可言。刚入学不久不完成作业就成了她的专利,一个聪明的小姑娘刚开始迈向人生的第一步,难道就让她这样的走下去吗?她在心里不断地琢磨着。她一次又一次的对自己说,“你是她的老师,如同她的母亲,你应该帮助她。”真诚的爱可以像火山,暖化冰冷的心。她缺少的是亲情的关爱,她就给予她这种爱,用她的如母之爱暖透她冰冷的心,让她重展笑颜。上课了,她静静的坐好,她冲她赞许的一笑;当她犹豫的慢慢举起了手时,她对她投以鼓励的目光;当她工整的完成作业时,全班的掌声带给她成功的喜悦;当她犯了错误时,等待她的是老师宽容的面孔;当她……。一次次心灵的接触,一次次发自母亲般的关爱,渐渐的从她的脸上见到了难得的笑容,她开始变得开朗起来,同学们玩耍的身影中找到了她小巧的身姿。看到她的变化,她体会到了付出的欢乐。

二、对学生的尊重,形成了彼此的理解、尊重、关爱

“我们就像一个家,家中有你还有我。老师像妈妈,我们像儿女一样围绕在妈妈的身边……”这是她的学生们自编自唱的一首歌。这首稚嫩的歌使她和学生们的关系更加亲密,这全得益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她经常对学生们说:“我们都是平等的人,你们有受尊重的权利,有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我要求你们做到的,我一定做到。”言出必行,才会使学生信服。真正从对方角度去考虑才会赢得学生的理解和爱。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她守着班主任这片土地,恪守着自己的诺言,不断的学习着。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她认为:班主任如果不能经常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因势利导的话,就肯定不能进入学生心灵世界,就抓不住学生那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就带不好班。因此,学生有什么需求,遇到什么难处,有哪些解不开的疙瘩,这些

都要求班主任摸清情况,心中有数。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动脑筋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恰当而灵活地教育管理学生,有效地引导引学生全面发展,这既是班主任教育艺术的体现,也是一个教师成熟度的反映。她的体会是:班主任的工作要以一周为单位时间,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安排,有方法,有花样,有效果。她根据班上学生的情况,采取分类排队、普遍指导和个别加强的做法。每个班会,解决一个和学生有着密切相关的问题,以学生讨论通过为主,形成决议,以备大家今后遵守执行;每个周末,一方面检查、总结、评估前面做过的工作,另一方面计划安排下一周的工作,并和学生一起精心地设计教育方案,而且不断地花样翻新,让学生感到有兴趣性、有吸引力、有责任感,更有意义。

她总在想:没有学生的生活,自己还会有更多的快乐吗?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纵使自己失去了很多,但毕竟会拥有满园春色的愉悦,投桃报李时的慰藉,而这正是她人生所需要的。守着一方净土,撑起一片蓝天,在湘西这片古老而神秘土地上,她愿意一辈子做一位辛勤的园丁,在绿叶丛中微笑。

第四篇:那一方净土优美散文

一块陌生而又遥远的土地,让我充满想象与神往。

提起西藏,想起的第一个词莫过于神圣。说不上来是一种什么情绪,就觉得那里离天空很近,离阳光很近,离我幻想过无数次却又无人知晓的天堂很近,离真实很近却又似乎离虚幻很近,不过我想真实的是那里离浮尘很远,离喧嚣很远,离光怪陆离的灯红酒绿很远,那儿,应该是灵魂的一方净土。

我希望有一个睡到自然醒的早晨,看见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地上的一室斑驳,然后拉开窗帘打开窗户,享受着西藏的阳光在我脸上跳跃,嗅着风中最自然的泥土的芳香,就这样愉快地迎来崭新而又美好的一天。我会站在唐古拉山脚感受自己的渺小,我大概是没有勇气爬山的,尽管我知道站在山顶一定会有一种君临天下的征服感,也许我能做的只是面对壮丽的雪峰发出一声最庸俗却又是最由衷的感叹:“哇!真的好美啊!”说不定此时我脸上两团傻傻的高原红还未褪去……

到了晚上,路边微微昏黄的灯光映在水洼里,像揉碎了的月亮。与身边的人擦肩而过,有时彼此点头示意,那一刻,如走在河岸,看见彼岸的人走过来,心中广阔空寥,突然理解什么是“无缘对面不相识”。我会等到夜色降临,四周彻底暗下来,看布达拉宫显出它在尘世的另一个幻像——像一幅巨大的精心绘在山壁上的画。它临崖傲立,静默不言。脚下是汹涌的红尘。善恶交织,爱恨纠缠,欲念此起彼伏,从无停息。

必不可少的还要数那庙宇,虽然我是不信教的,我还是会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膜拜,那高墙深院里喇嘛们如何怀着平静的心超然在世?缁衣佛灯,燃起的是他们心中的追求吗?那庙宇定不像我们的寺院吧,走进各个大殿都是金碧辉煌,看不出每尊佛像有什么不同,大多是锃光发亮流光溢彩反射出奢靡与物质,脑子里搜寻不出任何与圣洁有关的东西。大概气派也算是一种褒奖了吧。

第二个想到的便是仓嘉措央,喇嘛情圣。那首《见与不见》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有人喜欢他的诗,有人说他是孤独的,我倒觉得他才是真正做到了超然于世的。身在西藏这样一个世界里,作为一个喇嘛,他应该是清心寡欲的,但谁又能真正做到完全抛开七情六欲呢?仓央嘉措通过写诗,用滚烫热烈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的内心独白,他活在信仰里,也活在对现实的追求里,来去自如或者说是合二为一,这种姿态又有多少人保持得住?

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世界里每天都有人走向利欲熏心,纸醉金迷,每个人的压力和包袱都在一点点累加,很怕有一天肩上的东西压下来,只剩下动弹不得和束手无策。于是就常常想:哪里会是灵魂的栖息地呢?去趟西藏吧。

我想,当我真正踏上西藏的土地,踮起脚,伸出手,张开双臂时,一定会有一种灵魂的归属感。

第五篇:高一学生演讲稿:守住一方净土,共享一片蓝天

高一学生演讲稿:守住一方净土,共享一片蓝天

高一学生演讲稿:守住一方净土,共享一片蓝天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高一(11)班的吴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守住一方净土,共享一片蓝天”。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2012年,中国最具个性的慈善家陈xx先生要在北京等地方卖空气,每瓶售价4元到5元。这些所谓的新鲜空气分别来自井冈山、香格里拉等地方,甚至还有来自宝岛台湾的。当时,绝大部分的人认为陈xx“卖空气”就是在炒作,甚至是在挑战公众的智商,娱乐大众。而他自己却坦言,销售新鲜空气不为赚钱,只希望唤醒更多的人珍惜环境,减少污染,低碳生活。且不说陈xx先生是不是在娱乐大众,还是故意炒作。但是,不到一年之后,一个以前我们几乎只能通过查字典才会读的字,跳到了14亿中国人的眼前,记在了心里。这个字就是“霾”。从华北到华东、以至于大半个中国,抬头看一眼蓝天,深深吸一口新鲜空气,成为了最奢侈的事情。我们突然处在了“十面霾伏”之中,“霾”成为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大敌。白天不见鸟飞过,夜晚不见满天星。天气预报,专家指导,人们谈霾色变。

20xx年,一个温州老板悬赏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这一下,可把我们xx省的环保局长们忙坏了。于是,全省都在寻找可以游泳的河。其实找一条可以游泳的河并不难,只要往最上游去找就是了,但是如果要求无论上游还是下游都可以游泳的话,那可就难了,大约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水里的鱼儿在污染的环境中开始了新一轮的进化,要么从此绝了种,要么学会吃污水活着,渐渐变了种。

我们这一代人,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物质生活也比较富裕,学习条件日新月异。但是,我们的幸福指数并不比我们的父辈高出多少,我们只能在游泳池里游泳,我们要习惯带口罩出门。稍大一点的城市,仰首不见白云和蓝天,低头不见清清河水。

我们怎么办呢?难道就这样碌碌无为地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并且也随之进化,或者变异吗?不,不能,决不能。我们要努力改变这一切,虽然今天我们只是一名高中生,我们做不了太多的事,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学校垃圾最多的地方除了垃圾桶,就是垃圾桶周围,明明稍微伸手就可以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但是很多人还是将这件事当作一种游戏,手中的垃圾是球,桶是筐,“球”进“筐”最好,未进也不在乎。再比如说,食堂的一次性纸盒,也请同学们不要乱丢,白色污染所造成的后果众所周之,何况纸盒对个人的健康也有害。同学们,“守住一方净土,共享一片蓝天”,这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的责任!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谢谢大家!

法制蓝天下的一方净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