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叩问课堂读后感-真诚面对学生
刚刚听完了一接语文公开课,回到教室上课,叩问课堂读后感-真诚面对学生。课前几分钟与学生闲聊,我说咱们班的学生真棒,多次举手回答问题,每次回答都得到老师的表扬。以为学生听到后会很高兴,没想到他们却说:“ 配合老师而已,没听到无论我们说什么,老师都说好吗?”一时语塞。汗颜着去上我的课。
今天看到了《叩问课堂》中的一篇文章,骗人的“红五角星”。我们常用小红旗或者小五星的方式激励学生学习,现在的学生似乎不在乎这种形式,作为教师一旦学生不在乎这种形式了,那么我们教师的秘密就失效了,读后感《叩问课堂读后感-真诚面对学生》。
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激励学生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吗?教师要善于引导,将枯燥的学习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学生也许对学习感兴趣。
第二篇:叩问课堂 读后感
叩问课堂读后感
经学校推荐,我拜读了周彬博士写的《叩问课堂》第二版一书,这本书写出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的许多心声,这使我有些激动,可是继续看下去后,我又陷入了无尽的沉默与反思中。
周博士的一句“为课堂而沉沦的教师”是那么的写实,他写出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及我们的可悲的发展趋势甚至是可悲的职业结局。每当我们提到教师,就会联想到无私与奉献。
“当我们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时,强调的是如何通过燃烧自己来达到照亮别人的目的,而不是去追问,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我们在照亮别人时,还在使用如此落伍的‘蜡烛’;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我们还没有开发出一种既让自己得到成长,又让学生得到发展的新的教育教学技术来。这难道不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吗?”确实值得我们反思,这么多年来我们也只是倾其所有一味的付出,并未曾更好的塑造自身的专业修养,更广泛的开拓自我的视野,更全面的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更丰富的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我们自己都没有一个精彩的内涵,又怎么去感染自己的学生呢?自己的积淀都不深,又拿什么来输送给学生呢?人们常说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可是,教师现在的情况是自己桶里的水给完了,却没有及时补给,这不是面临枯竭吗?所以,我们一线教师在拥有无私与奉献的精神的同时,更要有注重自己、提升自我、充实自身的意识。
“上一堂课,并不是什么莫大的牺牲,上一天课,也不是什么莫大的牺牲,但天天都上课,教师牺牲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还有自己的专业与未来。当教师始终以为了学生的心态日复一日地上课时,上课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只要把课上完了,也就对得起学生了。如果只是一堂课,或者一天的课,教师有这种想法,那么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如果堂堂课都是为了学生,天天上课都是为了学生,那就意味着教师除了享受‘为了学生’这点道德优越感之外,将一无所获。如果把每堂课都上了,把每天的课都上了,就应该对得起学生了,但如果每堂课、每天的课都没有对自己产生影响,那就意味着每堂课都只是对前面课堂的重复,每天的课都只是对昨天的课的重复。这样,不但不会对学生的成长有多大助益,而且会让自己的教学生涯在每堂课、每天的课的重复中沉沦下去。”想想任英语教师的自己,一天要在几个班上同一节课,这是机械的‘重复’呢?还是各有收获呢?自己只是清晰的记得在各个班上完课后的心情不同,有时是哼着儿歌回去的,有时是满脸通红、眉毛都拧到一处回去的。每当学生没有达到自己的期许时、每当学生课上调皮捣乱时,我同样会用这样唐僧似得口吻语重心长的对学生说着‘都是为了你’,其实自己更应该意识到每上一堂课,都是对自己备课的实践,对自己课堂教学设计的检验,对自己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应急能力的培养,更是自己学习、巩固知识的很好的机会。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相长’贯穿于每一堂课,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样的,每堂课都要有收获,这样我们的教学生涯才不会沉沦。
总之,这本书,不仅是对课堂的叩问,更是对我们教师心灵的叩问,我们要在它的引领与指导下去实践中认真去揣摸、思考、探索,进而无愧于我们的职业,并能更好的为学生创造一片美丽的天空。
第三篇:叩问课堂读后感7篇参考
【篇一:叩问课堂读后感】
当你觉得在课堂上不能发挥得淋漓精致时,当你在教学中觉得有困惑时,当你对学生的表现感到失望时,当你觉得很迷茫时,不妨看看《叩问课堂》这本书,它从课堂,学生,考试几方面,深刻彻底得分析了几乎所有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并有很多的见解,读了它会让你心灵震撼,有所感悟。”实现师生共享”是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如果你认真研读了,你就会从中学到很多的课堂教学策略,这会让你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烈,学习效率大增。
读着它,回想着自己两年半来的课堂,有点零散与应付的感觉。当接触的学生纪律好时,自己上课的心情就会舒畅,内容就会丰富,方法多样,活动形式丰富的体育课堂深受学生喜欢;当班级中有个别学生捣乱,影响自己得上课情绪,那么可想而知,这堂可就在“阴沉沉”的气氛中结束;当轮到上公开课,学生的情绪就会紧张,这时的课堂教学是最有效果的,学生的学习气氛浓烈,态度认真,练习积极,教师讲的方法和内容,学生都能听进去并付出实际行动,但这样的公开课不能多上,多了学生反而会反感;当接近学期结束时,学生的心思都花在考试上,体育课也不会再到室外上,此时的体育课已经变味了……回想着几年来的教学,带着满腔热情,信奉教师对学生应有无私的爱,无私的奉献精神,一直以要让学生喜欢体育为目标,时时激励自己。一直以为付出了真情与爱心就能换得学生的学习热情。但看到周老师说中写的一段话,我觉得自己又错了。周教授说:“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学生是否愿意读书,并不是因为家长与教师对他付出多少,而是看学生对家长与教师是否有真爱。也就是说,不是教师爱学生,而是学生爱教师才是真正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原来要让学生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课,不仅要付出爱,更重要的是努力让自己获取更多的来自学生的爱。
获取学生的爱的为前提就是要自己先付出爱,要用心去上好每一堂课,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会错的。如果当自己对学生的爱没能得到学生肯定时,这是你只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而已。学生不但没有体会到你的爱,甚至可能将你的爱解读成束缚甚至是找茬。这样的爱,教师付出越多,学生反而越反感,师生关系越紧张。所以教师付出的爱要到学生的心坎里,要爱到让学生爱上自己。
其实我喜欢站在讲台上而不是操场上,站在讲台上讲解,学生们端端正正的坐着,认真的眼神,热烈的回应让我感到很有成就感。但在操场上,学生们只会听,只会练习,不能回应我的提问,总觉得没有在教室里上课感觉好。我经常喜欢在教室里给学生讲技巧动作,等学生们全都明白后再去操场练习,我觉得这样的教学很有成就感。”课堂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教师的表演,而是学生的成长。”书中的这句话让我沉思了。原来自己一直引以为荣的教学,只是一种表演,对学生的成长很不利。
再次想到自己的课堂,精心准备的内容真是学生需要的吗?还是为了教学需要,不得已而为的?或是为了能够在课堂上表现自己而已?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能产生掌握了知识后的成功的喜悦心情吗?我想可能性很小。学生能力的提高,才是教师应该重视的内容。
【篇二:叩问课堂读后感】
扣问课堂是一本好书,它为我照亮教育中前进的道路,解开我心中困惑的结,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方向。这本书从不同的角度深刻剖析课堂之病症,让我陷入沉思,并获得心灵的顿悟。
书中阐述的一些观点让我耳目一新,并有了新的认知。
观点一:跳出课堂看课堂。课堂对于教师而言,犹如人的脸面。如果就课堂论课堂,抛开课堂背后的本质,就会背离教育,渐行渐远。这如同仅从美化脸面上做文章,涂脂抹粉,而不顾及人的内在品质。我们应该跳出课堂看课堂,离课堂远一点,才能把课堂看得更清楚更明白,就会消除对课堂已充溢的感性,培育更多的理性,即从自身专业素养、外部条件等课堂外的宏观认识上去理性思考,这样也许会对课堂教学问题认识得更深刻、更持久。像这样跳出课堂看课堂,让我们老师换个角度看自己的课堂,作为一个旁观者理智的分析自己的课堂,换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为我们的反思成长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
书中帮助我们分析了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1)教师教学思维不够清晰与接受的逻辑训练有关。这是教师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疏忽而导致的。书中告诉我们,哲学课程与教育学课程都以培养教师的教学逻辑思维能力为主,为我们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指明了方向。(2)课堂教学中重点知识与非重点知识的混淆,在于教师对学科知识与教学大纲的理解不够。很显然作为一个专业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在专业上过硬。
观点二: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才可能提高课堂效率。是的,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搞不好会“因爱致恨”,如果把“关心学生”转换成“关心学习”,在学生看来是功利的表现,对于考的差的学生他们或许不需要教师讨论成绩好坏,而是需要教师理解他本人的辛酸。同时作者还告诉我们,教师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会爱上教师。决定师生关系的并不是教师是否应该爱学生,而是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爱,能够换回学生对教师的爱的比率,要想提高这个比率需要的是教育智慧,而不是简单的增多感情投入。因为感情投入越大,感情的使用率越低,学生的反感就越厉害。为了让学生喜欢老师、喜欢学习,我们应该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的方法。
从书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实质上,学生无心于课堂的责任还在于教师。我们的课堂就好比一个剧场,不管上演的是多么精彩的剧情,旁观者注定是要离场的。学生如果当不上导演,甚至连群众演员也当不上,也就注定了他们离场的必然。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尽量让每一个孩子参与课堂,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只要能让孩子有所收获,参与课堂,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就是属于孩子自己的,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如今考试成绩不仅仅是学生的命根,她还是教师的命根、学校的命根、家长的命根。问题在于,一旦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了他人的命根时,学生也就成了追求考试成绩的工具与手段。所以,把考试成绩作为他人,而非学生的命根,这才是应试教育的病根。正是考试分数主体多元化、考试分数功利化与教育教学眼前化等现象,异化了当前的教育教学。我们教师无力改变大环境,可我们有责任把自己的课上好,并潜移默化地调整学生的态度和思想。当教师是一份良心活,我们既为人师,就要用心搞真教育,走真正的育人之路。
社会上每个人都应有各自的位置,而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作为教师,我们在上好自己课的同时,还要时刻懂得如何关心差生、尊重差生和热爱差生。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必将使差生在学习过程有良好的心境、愉悦的情绪来激发积极认识和意志活动。教师要像爱护自己子女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和他们交朋友、鼓励他们大胆发问,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从内心深处注意发现他们的难处和可爱之处,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及时地发现他们的进步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找回自尊、树立信心。
这本书,耐人寻味,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给我带来深刻的震撼和洗礼。
【篇三:叩问课堂读后感作文】
读了周彬教授的叩问课堂,文章处处引人思考,直言不讳解读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现象,令人深思。本书倡导了广大教师莫把课堂当成作秀和审视了学生为什么不愿意读书,从而提出可实行的办法,让学生走出迷境。交给教师课堂中的进退的办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耐人寻味的案例小故事,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是教育工作的一盏启明灯。
课堂是什么?这个最近简单的问题是《叩问课堂》直击的主题。到底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还是学生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刚刚参加工作时,在教学中总是要按照着事先备好的课按部就班的教学生,总认为把预设好了的内容教会学生,这就算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在课堂上,我成为了主角儿,自导自演。学生的思维被我束缚,积极性慢慢减退。当学生提出质疑或者疑问的时候,总不能第一时间给学生最好的解答。更不用说抓住生成性的问题,进行引导。既然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那应该怎样表演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不是训练学生的场所,那怎样在有效的40分钟内让学生都有所收获,能力都有所提高,如果只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引领,能将知识学习扎实?这种种的问题一直伴着我,在矛盾和反思中一直迫切想知道答案。本书直面抨击了,课堂重要的地位,对全盘否定了传统教育,带有西化味道教育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倡导让每位老师跳出课堂看课堂,让我们离课堂远一点,消除对课堂已经充溢的感陆,反对华丽,讲求朴素务实;不论传统现代,讲求实事求是。从而让我明白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
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总是不自觉的给学生贴标签,他是学习好的孩子,还有一些直接被归为差的学生的行列。《叩问课堂》一章中提出:“好生与差生:只是教师的一种观念。”当今社会,考试成绩仍然占领着指挥棒的位置,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统一而单一的传统书面考试评价制度,抹杀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致使因材施教成为空话。教师在学生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教师这种以“听话”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的现象,这种情感上的偏好是教师无意识的表现出来的,但它的确存在。本书揭示了这种评价标准产生的危害,即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束缚了学生质疑的精神、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是想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美,而每一位孩子也都有自己的优势。教师就需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循循善诱的对学生进行教导。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爱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需要,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师要严于律己,言行一致,处处用道德规范要求自己。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崇高人格,就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
教师的劳苦功高是我们承认的,学生的勤奋苦读也是我们理解的,可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现实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也要体现差异性。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现代教育中教师所承担的教育任务已由传授知识型教育转变为能力素质培养型教育。教师素质对学生有着决定性影响,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篇四:叩问课堂读后感】
反复阅读周彬老师的《叩问课堂》一书,越读越有味,越读感触越多。因为我发现书中提到的问题,自己在工作中也不止一次的想过,深思过。如:“莫把课堂当秀场”“为什么学生不愿意读书?”……
“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是我读书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这本书的封底有这样一段话,似乎与我有“不谋而合”之处。”学生喜欢的课堂只有两种:一是学生能够真切地参与课堂,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越深,就越喜欢课堂;二是学生意识到课堂是‘自己的’课堂,学生对课堂的主人翁意识越浓,就越喜欢课堂。”
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我的理解是一方面是从行动上参与,不是走过场。小组交流,小组合作学习,一定是真正的合作,不是演戏给大家看,一定是有目的的,确实为学习而交流,去合作,不是为了合作而去合作。另一方面是思维上的参与。教师提的问题,能引起每个同学的思考,学生愿意思考,不仅仅是几个爱学习的同学在思考,不是为提问而提问。
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提问,针对文本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提出自己想不明白的问题,我想课堂上谁是主人?不问自明了。课堂上到底谁该向谁提问,这个问题,在我们的现实课堂上,一直是老师问,学生答。到底谁有不懂的问题呢?大家是否弄反了呢?
是啊,叩问我们的课堂,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深思。学生为什么厌学?好生与差生,只是教师的一种观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越读这本书,越觉得惭愧。平日备课,只想怎样教?这样教效果如何?学生乐于接受吗?这方面的问题“备”的太少!
“以学生主体”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应体现在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要为学生服务,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下。
老师们,我们不能随波逐流,我们要从孩子健康成长出发,从孩子的未来出发,发挥教师的真正作用:传道、授业、解惑也!
【篇五:叩问课堂读后感】
最近,我阅读了周彬博士的另一本好书《叩问课堂》。浅浅地一看,心情激动;仔细品味又一阵汗颜;认真反思,又有一种无奈的感觉。看完之后,对周彬博士自序中的第一句话有了更深的感悟:“如果远离课堂,似乎我们无法畅谈教育;如果置身课堂,却又无法直面教育。”
但话又说回来,我们是一线的教师,每天都必须“置身于课堂”,又怎能不“直面教育”!
“置身于课堂”,我们该如何去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喜欢我们所创设的课堂氛围?或许我们该用博学多识、用旁征博引去吸引学生;或许我们该用我们的慈爱去赢得学生对我们课堂的爱;或许我们用我们的知识再加上一定的教育教学技巧去吸引学生?或许……
“置身于课堂”,天天面对学生,一届又一届,时间久了,我们更习惯于随意地讲那些烂熟于心的教材内容,而对讲台下的一茬又一茬学生熟视无睹。”旧调重弹”、“老调常弹”,必然让人生厌,别人厌自然导致自己烦,怎么办?或许我们该象学生那样多补补课,充充电,不让自己的教学资源枯竭?或许我们应该象驾驶员,虽然技术一流,但只要一上路,面对高速路、山路、弯路、滑路,要有不同的应对方法,我们面对不同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方法的技巧、甚至教学的要求,可能的话,我们可以减慢“车速”,或许那样学生会学得更愉快,车子开得更平稳,走过了泥泞,说不定师生齐心协力,教学的效果会惊人。
“置身于课堂”,我们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几十双求知的眼睛。从理论上讲他们都想学好,我们也希望他们个个都很强,可现实并不是这样的,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个样,就有多少种思想,但我们的要求是:做得最好,争得第一!于是望着几十双眼睛,我们的眼神是不一样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对成绩好的、成绩差的、调皮捣蛋的……我们会用不同的眼神不同的心态去对待他们。他们也是聪明的,对于我们的所说所做,他们是心领神会的,他们在我们的眼神暗示下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做着我们“期望”的事……。事后想起来,我们真的希望他们那样吗?不是的!看来是我们的要求出差错了?或许,面对几十个学生,我们应该让他们“差异发展”;或许我们的要求应该是:只要你做得更好!那样学生就会笑了,我们也会笑了。
“置身于课堂”,我们有很多的无奈:我们要进行大考、小考,去折磨学生也折磨我们自己;我们必须把“公开课”当作“作秀”,我们还不得不……由于社会的需要、由于功利的思想深入到学校这块净土,我们有许多的“不得不……”。
“置身于课堂”我们去《叩问课堂》,真的有许多疑问、许多问题难以直面,不过读了《叩问课堂》,让我看到了自己想说又说不出来的问题,想答又答不上的一些问题,更多的是让我从这些问题中更深地思考我该怎么做,怎样才能改变我自己。我想这应该是我最大的收获。作文
【篇六:叩问课堂读后感】
关于教育的书实在是太多了,可是喜欢读的好书实在是太少了,今天我读到了一本好书《叩问课堂》,文章处处引人深思,充满的理性的思考。也许很多语文老师会觉得太理性,其实中国的老师,尤其是我们小学老师缺少的不仅仅是读书,更缺少的是理性的思考。刚读了个开头,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周老师在自序中说:如果远离课堂,似乎就无法畅谈教育;如果置身课堂,却又无法直面教育。那么处于一线教师的我们,是把自己置身课堂,还是让自己远离课堂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在真实的课堂中,我们教师往往抢占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乎课堂变成了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得累,学生学的辛苦。教师付出多,而学生未必领情。教师要完成教的任务,学生未必能完成学的任务。
当我们埋怨学生笨的时候,其实我们并没有去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不是因为学生笨,而是因为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课堂。
课堂教学中,我们理应成为学生的帮手,但事实上我们没有当好一个帮手。所谓帮手应该是在学生需要时,随时出现在他们身边。我们是配合学生,而不是要学生时时配合我们。我们应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完善,去充实,答案让他们自己去找,结论让他们自己去总结。
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什么好的方法吗?阅读《叩问课堂》,似乎就能找到答案。周老师说: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脸面,还是学生的脸面,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脸面。正因为课堂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成为教师能否生存的决定性力量。为了让课堂教学这张脸有生机,有活力,永葆青春亮丽,我们会想尽办法去修饰打扮。但仅靠修饰是难以维持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课堂教学真正的美是一种和谐美,是一种让人回味的美。
课堂教学中,真正具有生命活力的是学生,我们把学生不仅仅当学生,我们要把学生当作我们的合作伙伴,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成一个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独立个体,引领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深入课堂,把课堂变成学生的乐园。
认真地研究课堂,我们会发现,课堂上教师付出越多,收效越低。课堂上,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表达,学生在课堂上是部分参与,还是全员参与,这将直接决定课堂上的效果。
跳出课堂看课堂,让我们离课堂远一点,再远一点,我们就能把课堂看得更加清楚明白。
课堂教学对我们好象永远都是一个谜,只有不断走进课堂,研究课堂,不断去发现问题,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同时,又不得不作为一个旁观者,去审视课堂,思考课堂,方能揭开课堂教学的谜底。
【篇七:叩问课堂读后感】
《叩问课堂》这本书,我觉得很多话说到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心里,所以决定:一定好好地读读这本书。仔细、认真地阅读了《叩问课堂》的一些篇章,心情也不断地变化:浅浅地一看,心情激动;仔细品味又一阵汗颜;认真反思,又有一种无奈的感觉。
周老师在自序中说如果远离课堂,似乎就无法畅谈教育;如果置身课堂,却又无法直面教育。那么处于一线教师的我们,是把自己置身课堂,还是让自己远离课堂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在真实的课堂中,我们教师往往抢占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乎课堂变成了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得累,学生学的辛苦。教师付出多,而学生未必领情。这样的课堂对谁更重要呢?教师要完成教的任务,学生未必能完成学的任务。
当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时,我们未必尊重了教学规律,也未必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或者说忽视了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当我们埋怨学生笨的时候,其实我们并没有去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不是因为学生笨,而是因为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课堂。最近在部分学生身上做了试验,我吃惊的发现,那些所谓的差学生,当我不断给他机会,让他展示自己的时候,他的表现竟会如此出色。但是长期游离课堂之外的他们,这需要教师足够的耐心才行。
当我们能够这样去做、这样去想的时候,就说明我们能够理智地思考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了,我们何苦束缚于课堂之中,为何不尝试走出课堂之外,看看课堂之外的精彩呢?
“爱”永远是我们生命中的主题,爱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我在看周老师书的时候,我也在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爱就一定有教育吗?问题是这样的爱于学生而言,有没有意义,没有意义的爱,让学生无法感知的爱,又如何演生教育。
教师的爱是泛爱,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特别是所谓的“问题学生”,当我们的爱能够润物细无声地传达给学生内心世界时,并因此能够产生共鸣时,教育也就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反之我们对学生的爱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又如何有教育的作用。也许我们会由爱生恨。
“爱”让课堂教学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爱让心与心靠得更近,爱让师生关系更融洽,爱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和谐。教师的爱使教师对学生、对课堂、对教育更投入,而学生的爱才能真正让课堂永葆青春活力。
这样看来,课堂教学对谁更重要呢?我想,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很重要。对教师而言,教师在课外的所有投入,都在课堂教学上得以体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在这里升华,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这里得以体现,教师的教学技艺在这里充分展示,当我们能够以愉悦的心情结束课堂的时候,当我们能够微笑着走出教室的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成功的。
对学生而言,课堂是自我表现的舞台,课堂是自己解决疑问的地方,课堂是交换意见的地方,课堂更是求知的地方,当教师能够引领自己在知识的殿堂里遨游,当自己的智慧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的时候,学生是快乐的。这样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能不重要吗?
可是,课堂教学对我好象永远都是一个谜,我只有不断走进课堂,研究课堂,不断去发现问题,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同时,我又不得不作为一个旁观者,去审视课堂,思考课堂,方能揭开课堂教学的谜底。尽管如此,面对课堂教学,我想我永远都是一个学习者。
总之,这本书,耐人寻味,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是一把打开高效课堂教学之门的金钥匙。这本书,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必然给每一位教师带来深刻的震撼和洗礼。
第四篇:《叩问课堂》读后感
《叩问课堂》读后感
德州市石芦街小学赵金梅
本学期有幸拜读了周彬教授的《叩问课堂》一书。一边读一边审视自己十几年的课堂,感慨很多。作者从远离课堂的一个旁观者的独特视角解读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现象。读后不得不佩服作者理性的思考、深入浅出的剖析、生动形象的比喻、高瞻远瞩的目光、直言不讳的勇气……现将几点体会汇报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现在很多孩子不愿意读书,这恐怕是老师和家长的同感,也是大家心中的痛。原因何在呢?周教授在“为什么学生就不愿意读书”一节中谈到:用专业的话来说,就是因为学生没有读书的行为动机。如果我们想让学生愿意读书,就应该激发学生读书的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的存在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没有学习动机,哪怕学生的确在课堂中读书,这种读书的效果也是令人担忧的。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们这代人当初发奋读书的动力,不就是想脱离农村,不再去脸朝黄土背朝天吗?电视中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遥远的大山里有一个状元村,那里的孩子人人发奋学习,先后出了几十个北大、清华生,当记者采访他们为什么这么努力,取得这么骄人的成绩时,孩子们的回答让记者无言以对。他们说,就是为了能走出大山,天天喝上甜水。他们的动力说不上伟大,却那么实在!其实,这就是告诉我们,孩子学习的动力就源于他们的切身需要!我们的孩子们有什么切身需要呢?是自我实现!周教授还分析到:其实,在每个学生心灵中,都有自我实现的潜在需要。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为学生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尤其是通过读书与学习来实现自我的机会,否则学生就会自己想办法,寻找别的方式实现自我,比如调皮捣蛋、不交作业等。由此可见,为学生提供能实现自我需要的舞台是激发他们积极上进的有效途径。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自己将在这一方面多用心,多探索。
二、换一种眼光看差生
平时的教学中,每个班都有令老师头疼的孩子。这些孩子大多在学习上让老师费尽心思却收效甚微。他们或学不懂或根本不学,多被
归入差生的行列。《叩问课堂》一书的第二辑当中“好生与差生:只是教师的一种观念”的观点让我深有感触。什么学生是差生?在当今“分数高于一切”的指挥棒下,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是差生。那么,学生表现的好坏,也会在教师的眼中形成完全不同的观念。对学生的评价也有所不同。学习不是人生的全部,“差生”不等于样样都差,成绩仅反映的是孩子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全部。有些学生虽成绩不好,但大脑却非常灵活,交际能力强,善于处理人际间的关系。古今中外的事实证明,差生同样也可以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比如: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众人皆知的后进生;数学家巴比基和文学家玛阿特因为成绩差常被罚站在椅子上任人取笑,但后来,却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达尔文读中学时,因成绩不良而被教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的人”;大诗人拜伦在小学读书时,成绩也是全班倒数第一;爱迪生在读小学时被誉为“爱捣蛋的孩子”……。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人才,每个人都应有各自的工作位置,学生也是如此,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作为教师,我们在上好自己课的同时,还要时刻懂得如何关心差生、尊重差生和热爱差生。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必将使差生在学习过程有良好的心境、愉悦的情绪来激发积极认识和意志活动。教师要像爱护自己子女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和他们交朋友、鼓励他们大胆发问,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从内心深处注意发现他们的难处和可爱之处,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及时地发现他们的进步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找回自尊、树立信心。教师应该有一种观念:在任何一个集体中,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总会有优、中、差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因材施教,树立每个学生能成才的观念,尽一切努力教育学生。作者在书中还讲了自己的亲身体验:他说他自己在高中时数学曾得过23分,这种笨,是自己无法掩饰的,也是不愿意接受的。可是,这个23分却给了作者充分的理由去理解学生,他觉得凡是23分以上的学生都是聪明的孩子,他会用羡慕和欣赏的眼光去看他们;凡是低于23分的学生都是他的朋友,他会伸出自己的双手去帮助他们,拥抱他们。文中还有段话特别令人深思,读出来与老师们共享:当我们用年长者的心态,以一个学科专家的身份去俯视我们的学生时,他们都
是笨蛋,除了极为少数的几位天才,因为他们这么小的年龄就可以超越我们多年的知识积累。当我们用朋友的心态,以一个共同遭遇者的身份去仰视我们的学生时,他们都是聪明的,除了极为少数的几个笨蛋,因为他们居然和我们自己一样笨。只是我们的笨,表现在无法教会这些笨蛋;而他们的笨,表现在无法领会我们给他们的“教”。换一种眼光看差生,给他们的是另一重天,给自己的是一份坦然。
三、重新认识师爱
自步入教坛以来,一直信奉教师对学生应有无私的爱,觉得付出爱就能换得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也一直以此为目标时时激励自己。读了《叩问课堂》后,觉得得重新认识师爱了。
周彬教授在书中说:“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学生是否愿意读书,并不是因为家长与教师对他付出多少,而是看学生对家长与教师是否有真爱。也就是说,不是教师爱学生,而是学生爱教师才是真正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此,老师要做的不仅仅是付出爱,更重要的是要努力让自己获取更多的来自学生的爱。当然,或许获取爱的前提是付出爱,但目的应是让学生爱自己。这不是自私,而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学生。当教师对学生的爱没有激发出学生对教师的爱时,教师就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情感资源。因为学生不但无法体会到你的爱,甚至可能将教师源于爱而做出的种种行为解读成束缚甚至是找茬。这样的爱,教师付出越多,学生反感情绪越激烈,师生关系越紧张。彼此的委屈和抱怨也会逐步增加.因而我想,教师的爱大概不必润物无声,尽可以让学生看见,让学生听见,爱到学生的心坎里,爱到让学生爱上自己。学生不再厌学,老师不在厌教。一个“爱”字把两者串联起来,对学生来说,课堂是自我表现的舞台,是最大限度发挥智慧的地方,在课堂上能学到丰富的知识才快乐,对教师来说,自身的价值和人格魅力在课堂上得以展现,用积极平和的育人眼光立足课堂,两者的美妙组合,才是教育的新天地。
第五篇:叩问课堂读后感
叩问课堂读后感(精选6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叩问课堂读后感(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叩问课堂读后感1反复阅读周彬老师的《叩问课堂》一书,越读越有味,越读感触越多。因为我发现书中提到的问题,自己在工作中也不止一次的想过,深思过。如:“莫把课堂当秀场”“为什么学生不愿意读书?”
“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是我读书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这本书的封底有这样一段话,似乎与我有“不谋而合”之处。“学生喜欢的课堂只有两种:一是学生能够真切地参与课堂,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越深,就越喜欢课堂;二是学生意识到课堂是‘自己的’课堂,学生对课堂的主人翁意识越浓,就越喜欢课堂。”
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我的理解是一方面是从行动上参与,不是走过场。小组交流,小组合作学习,一定是真正的合作,不是演戏给大家看,一定是有目的的,确实为学习而交流,去合作,不是为了合作而去合作。另一方面是思维上的参与。教师提的问题,能引起每个同学的思考,学生愿意思考,不仅仅是几个爱学习的同学在思考,不是为提问而提问。
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提问,针对文本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提出自己想不明白的问题,我想课堂上谁是主人?不问自明了。课堂上到底谁该向谁提问,这个问题,在我们的现实课堂上,一直是老师问,学生答。到底谁有不懂的问题呢?大家是否弄反了呢?
是啊,叩问我们的课堂,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深思。学生为什么厌学?好生与差生,只是教师的一种观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越读这本书,越觉得惭愧。平日备课,只想怎样教?这样教效果如何?学生乐于接受吗?这方面的问题“备”的太少!
“以学生主体”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应体现在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要为学生服务,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下。老师们,我们不能随波逐流,我们要从孩子健康成长出发,从孩子的未来出发,发挥教师的真正作用:传道、授业、解惑也!
叩问课堂读后感2本学期借了一本书,书名《叩问课堂》,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有些观点我却并不赞同。教育上的问题并不是选A答案或选B答案那么简单的。书中写到:课堂,犹如人的脸面,不能有丝毫污点。看了这句话感想颇深,心里不禁想我们的课堂又像什么呢?它能作为什么?看来确实需要好好“叩问”一番,看了此书不禁对自己的教学开始反思。
我个人觉得中小学老师看这本书的收获是各异的,由于书中观点较为偏激,但又能激起一线教师的共鸣,因而是否能够辩证地吸收专家的意见就看各位的出发点是什么了。
本书对课堂中“期望效应”、“学生差异”、“好生差生”等常见的问题加以思辨,给人启迪。本书有其独到见解。本书一共五部分。第一部分:莫把课堂当秀场。第二部分:让学生学习走出迷失之境。第三部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进退之道。第四部分:课堂教学何以为师生共享。第五部分:考试成绩究竟是谁的命根。
我们来看现实: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是教师的的名誉、还是学生的名誉的出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脸面。正因为课堂教学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成为教师生存与否的决定性力量。正因为课堂教学如此重要,教师敬畏课堂教学,学校紧盯课堂教学。教育领导提出很抓教学质量,重点抓课堂教学效率、品质课堂,就深刻体现这一点。然而如何抓好课堂教学?在教室里虽然只有教师和学生,可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却是纷繁复杂的。教师拥有课堂,但他对课堂教学并没有绝对的主观决策权,因为教师必须遵守教学法规,得按照课堂标准来决定教学进程,得根据考试大纲来决定教学内容;特为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工作还得根据学校的成绩考核标准来决定。但不管有着怎样的外因与内因,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备课的具体实施和再现过程。它绝不是课本内容的重复,也不是机械地照本宣科,这是毋庸置疑的。教师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那么我就不得不想到下面这几点了。首先,教师的教学思想要端正,教风要严谨,要正确处理教书育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教与学的关系。其次,教学目标要明确,要符合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教学活动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第三,教学过程要和谐,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课堂结构要合理,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疑点,深度适宜,衔接自然,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第四,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精讲多练。实践证明,精讲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有效地学习。
以上所谈只是说明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很重要的,不能看轻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质量。如果一味在课后补,不仅浪费学生时间,也是抹杀学生学习兴趣,那就是害人了。相信自己是爱脸面的,那就尽力去做吧。
叩问课堂读后感3从教将近二十年了,对于‘课堂’这两个字眼,一直缺乏深入的思考。只是习惯了每天在课堂的坚守,然后根据学校的管理方向和一些所谓的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课堂。随着周斌老师《叩问课堂》的引领,使我认识到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止教师从课堂内去努力,更重要的还要从课外去努力;不止教师自己要努力,学校的管理者也要努力,还有社会的一些其他因素。作为一线教师,我还是比较关注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一个什么角色。
众所周知,课堂中总是少不了教师和学生。周斌老师把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比喻成汽车与司机的关系。在汽车跑动的过程中,不管司机如何的驾轻就熟,但真正让学生移动的,永远是汽车的内动力。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管教师是多么的敬业,也不管教师个人对学科知识的把握如何的精到,真正改变学生自我的,永远是学生自己的行为与行动。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就成了课堂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幸福感。首先,学生要乐于学习课堂中学习内容。要想是学生乐于学习,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采取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与形式,这就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灵活的方法,足够的教学智慧作支撑。另外,教师要是一个爱学习的人,这样老师自身的书香墨气才会影响学生。大家知道。薛瑞萍老师的学生喜欢读书,正是薛老师对于读书的挚爱,才引领了她的学生对于读书的热爱。
笔者还认为要诊治课堂的病因,还需要在课堂之外去实现。比如,教师上课时逻辑不清,即使教师知道自己有这个问题,那他下次上课就可以让自己逻辑更加清楚了吗?要纠正这个病根还需要教师课外进行足够的逻辑训练。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就必须让教师有足够的机会从课堂中抽身出来,为自己专业能力的提升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为了优化课堂需要教师走出沉闷的课堂,走向大自然,走进健身房,回到自己的社会交际圈,这样教师才有时间、精力与就机会,去提高自己能力与完善自己的人格。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离周斌老师思想精髓还差深远,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会不断深入的去思考,去领会。
叩问课堂读后感4最近认真阅读了华东师范大学周彬教授的《叩问课堂》一书,感慨颇深,觉得很多话说到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心里,所以决定一定好好地读读这本书。
仔细、认真地阅读了《叩问课堂》的一些篇章,心情也不断地变化:浅浅地一看,心情激动;仔细品味又一阵汗颜;认真反思,又有一种无奈的感觉。周教授在这本书中主要针对目前课堂上(以中学课堂为主)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批判,并表达了自己对真实有效课堂的理解。
作者从远离课堂的一个旁观者的独特角度解读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种种弊端。读后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该书从五个方面把课堂分析的淋漓尽致。
五、考试成绩究竟是谁的命根。
既找出了我们现在课堂中存在的弊端,也告诉我们课堂今后的发展,以及老师和学生应如何来面对课堂,如何理解课堂。在这本书中,周彬老师对于课堂的认识谈得非常透彻。从教师到学生,从课堂上大的环节到小的细节,读后都让我受益匪浅。当今的课堂如何教,周老师的一句“莫把课堂当秀场”,直接明了地指出当今的课堂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课堂,真实是课堂的生命,师爱是课堂的灵魂,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是课堂的血液。
《叩问课堂》之叩问教师。作者告诉我们:课堂对于教师而言,犹如人的脸面般光艳照人,如果仅从美化脸面上做文章,涂脂抹粉,而不顾及内在的品质,抛弃课堂背后的东西,就课堂论课堂,会渐行渐远。我们应该跳出课堂看课堂,让我们离课堂远一点,就能把课堂看得更清楚更明白,就会消除对课堂已充溢的感性,培育更多的理性。
可见,我们不要把目光局限于课堂,一定要把目光放开放远,从自身专业素养、外部条件等课堂外的宏观认识上去理性思考,这样也许你会对课堂教学问题认识得更深刻、更持久。对照自己的课堂不难发现:课堂上的问题只是冰山之一角,真正的根子其实还远远地躲在课外呢!
《叩问课堂》之叩问学生。周教授从“学生为什么无心于课堂”谈起,原因是有些课堂并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舞台,或者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课堂。让学生喜欢上课堂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学生能够真切地参与课堂,学生参与者课堂的程度越深,学生对课堂的喜欢程度就越大;二是让学生意识到课堂教学是属于“自己的”课堂,学生对课堂的主人翁意识越浓,学生对课堂的热爱程度就越大。从周教授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实质上,学生无心于课堂之责任还在于教师。我们的课堂就好比一个剧场,不管多么精彩的演剧,旁观者注定是要离场的。学生当不上导演,如果也无法成为主人公,甚至连群众演员也当不上,也就注定了他们离场的必然。尤其对于公开课的“作秀”作者更是分析得入木三分。
《叩问课堂》之讨伐分数。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对于考试分数,又何止是学生的命根;它还是教师的命根、学校的命根与家长的命根。正是考试分数主体多元化,考试分数功利化与教育教学眼前化等现象异化了当前的教育教学。我想:我们教师也许无力改变大环境,可我们完全有责任把我们自身做好,并潜移默化地调整学生的态度和思想,教师是一份良心活,我们既为人师,就要用心搞真教育,走真正的育人之路。第二辑当中“好生与差生:只是教师的一种观念”的观点最让我感触。什么学生是差生?在当今“分数高于一切”的指挥棒下,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是差生。那么,学生表现的好坏,也会在教师的眼中形成完全不同的观念。对学生的评价也有所不同。
学习不是人生的全部,“差生”不等于样样都差,成绩仅反映的是孩子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全部。有些学生虽成绩不好,但大脑却非常灵活,交际能力强,善于处理人际间的关系。古今中外的事实证明,差生同样也可以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众人皆知的后进生;数学家巴比基和文学家玛阿特因为成绩差常被罚站在椅子上任人取笑,但后来,却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达尔文读中学时,因成绩不良而被教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的人”;大诗人拜伦在小学读书时,成绩也是全班倒数第一;爱迪生在读小学时被誉为“爱捣蛋的孩子……”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人才,每个人都应有各自的工作位置,学生也是如此,而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作为教师,我们在上好自己课的同时,还要时刻懂得如何关心差生、尊重差生和热爱差生。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必将使差生在学习过程有良好的心境、愉悦的情绪来激发积极认识和意志活动。教师要像爱护自己子女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和他们交朋友、鼓励他们大胆发问,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从内心深处注意发现他们的难处和可爱之处,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及时地发现他们的进步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找回自尊、树立信心。
教师应该有一种观念:在任何一个集体中,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总会有优、中、差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因材施教,树立每个学生能成才的观念,当尽一切努力教育学生。
周教授认为:真正要提高教学质量,应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做起,让教师充满教学魅力,让课堂充满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里,这才是真正能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
总之,这本书,耐人寻味,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是一把打开优质课堂教学之门的金钥匙。这本书,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必然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深刻的震撼和洗礼。
叩问课堂读后感5假期里读了学校为大家推荐的周彬教授的《叩问课堂》一书,感慨很多。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平时存在但没有思考过的,或者从没有用周彬教授这样的角度去思考过,或是思考但没究其根本……所以这本书带给了我很多全新的启迪,也使我找到了很多问题的内在原因。因此读此书让我时而豁然开朗,时而瞑目沉思,时而兴奋不已,时而产生共鸣……下面我就谈谈读后的几点体会:
一、换一种眼光看差生
平时的教学中,每个班都有学习好的孩子和学习差的孩子,由此在教师的眼里也就出现了“好学生”和“差学生”之分。在我眼里也不例外。
当我读到书中“好生与差生:只是教师的一种观念”的观点时,让我深有感触。什么学生是差生?在当今“分数高于一切”的指挥棒下,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是差生。那么,学生表现的好坏,也会在教师的眼中形成完全不同的观念。对学生的评价也有所不同。学习不是人生的全部,“差生”不等于样样都差,成绩仅反映的是孩子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全部。有些学生虽成绩不好,但大脑却非常灵活,交际能力强,善于处理人际间的关系。古今中外的事实证明,差生同样也可以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比如: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众人皆知的后进生;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小学是班里捏泥板凳最差的孩子;达尔文读中学时,因成绩不良而被教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的人”;大诗人拜伦在小学读书时,成绩也是全班倒数第一……。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人才,每个人都应有各自的工作位置,学生也是如此,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文中还有段话特别令人深思,读出来与老师们共享:当我们用年长者的心态,以一个学科专家的身份去俯视我们的学生时,他们都是笨蛋,除了极为少数的几位天才,因为他们这么小的年龄就可以超越我们多年的知识积累。当我们用朋友的心态,以一个共同遭遇者的身份去仰视我们的学生时,他们都是聪明的,除了极为少数的几个笨蛋,因为他们居然和我们自己一样笨。只是我们的笨,表现在无法教会这些笨蛋;而他们的笨,表现在无法领会我们给他们的“教”。换一种眼光看差生,给他们的是另一片天空,给自己的是一份豁然。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现在很多孩子不愿意读书,这是老师很头疼的一件事。原因何在呢?周教授在“为什么学生就不愿意读书”一节中谈到:用专业的话来说,就是因为学生没有读书的行为动机。如果我们想让学生愿意读书,就应该激发学生读书的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的存在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没有学习动机,哪怕学生的确在课堂中读书,这种读书的效果也是令人担忧的。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电视中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遥远的大山里有一个状元村,那里的孩子人人发奋学习,先后出了几十个北大、清华生,当记者采访他们为什么这么努力,取得这么骄人的成绩时,孩子们的回答让记者无言以对。他们说,就是为了能走出大山,天天喝上甜水。他们的动力说不上伟大,却那么实在!其实,这就是告诉我们,孩子学习的动力就源于他们的切身需要!我们的孩子们有什么切身需要呢?是自我实现!周教授还分析到:其实,在每个学生心灵中,都有自我实现的潜在需要。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为学生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尤其是通过读书与学习来实现自我的机会,否则学生就会自己想办法,寻找别的方式实现自我,比如调皮捣蛋、不交作业等。由此可见,为学生提供能实现自我需要的舞台是激发他们积极上进的有效途径。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自己将在这一方面多用心,多探索。
三、重新认识师爱
自步入教坛以来,一直信奉教师对学生应有无私的爱,觉得付出爱就能换得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也一直以此为目标时时激励自己。读了《叩问课堂》后,觉得得重新认识师爱了。
周彬教授在书中说:“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学生是否愿意读书,并不是因为家长与教师对他付出多少,而是看学生对家长与教师是否有真爱。也就是说,不是教师爱学生,而是学生爱教师才是真正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此,老师要做的不仅仅是付出爱,更重要的是要努力让自己获取更多的来自学生的爱。当然,或许获取爱的前提是付出爱,但目的应是让学生爱自己。这不是自私,而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学生。当教师对学生的爱没有激发出学生对教师的爱时,教师就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情感资源。因为学生不但无法体会到你的爱,甚至可能将教师源于爱而做出的种种行为解读成束缚甚至是找茬。这样的爱,教师付出越多,学生反感情绪越激烈,师生关系越紧张。彼此的委屈和抱怨也会逐步增加。因而我想,教师的爱大概不必润物无声,尽可以让学生看见,让学生听见,爱到学生的心坎里,爱到让学生爱上自己。学生不再厌学,老师不再厌教。
叩问课堂读后感6《叩问课堂》这本书,我觉得很多话说到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心里,所以决定:一定好好地读读这本书。仔细、认真地阅读了《叩问课堂》的一些篇章,心情也不断地变化:浅浅地一看,心情激动;仔细品味又一阵汗颜;认真反思,又有一种无奈的感觉。
周老师在自序中说如果远离课堂,似乎就无法畅谈教育;如果置身课堂,却又无法直面教育。那么处于一线教师的我们,是把自己置身课堂,还是让自己远离课堂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在真实的课堂中,我们教师往往抢占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乎课堂变成了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得累,学生学的辛苦。教师付出多,而学生未必领情。这样的课堂对谁更重要呢?教师要完成教的任务,学生未必能完成学的任务。
当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时,我们未必尊重了教学规律,也未必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或者说忽视了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当我们埋怨学生笨的时候,其实我们并没有去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不是因为学生笨,而是因为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课堂。最近在部分学生身上做了试验,我吃惊的发现,那些所谓的差学生,当我不断给他机会,让他展示自己的时候,他的表现竟会如此出色。但是长期游离课堂之外的他们,这需要教师足够的耐心才行。
当我们能够这样去做、这样去想的时候,就说明我们能够理智地思考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了,我们何苦束缚于课堂之中,为何不尝试走出课堂之外,看看课堂之外的精彩呢?
“爱”永远是我们生命中的主题,爱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我在看周老师书的时候,我也在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爱就一定有教育吗?问题是这样的爱于学生而言,有没有意义,没有意义的爱,让学生无法感知的爱,又如何演生教育。
教师的爱是泛爱,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特别是所谓的“问题学生”,当我们的爱能够润物细无声地传达给学生内心世界时,并因此能够产生共鸣时,教育也就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反之我们对学生的爱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又如何有教育的作用。也许我们会由爱生恨。
“爱”让课堂教学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爱让心与心靠得更近,爱让师生关系更融洽,爱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和谐。教师的爱使教师对学生、对课堂、对教育更投入,而学生的爱才能真正让课堂永葆青春活力。
这样看来,课堂教学对谁更重要呢?我想,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很重要。对教师而言,教师在课外的所有投入,都在课堂教学上得以体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在这里升华,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这里得以体现,教师的教学技艺在这里充分展示,当我们能够以愉悦的心情结束课堂的时候,当我们能够微笑着走出教室的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成功的。
对学生而言,课堂是自我表现的舞台,课堂是自己解决疑问的地方,课堂是交换意见的地方,课堂更是求知的地方,当教师能够引领自己在知识的殿堂里遨游,当自己的智慧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的时候,学生是快乐的。这样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能不重要吗?
可是,课堂教学对我好象永远都是一个谜,我只有不断走进课堂,研究课堂,不断去发现问题,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同时,我又不得不作为一个旁观者,去审视课堂,思考课堂,方能揭开课堂教学的谜底。尽管如此,面对课堂教学,我想我永远都是一个学习者。
总之,这本书,耐人寻味,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是一把打开高效课堂教学之门的金钥匙。这本书,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必然给每一位教师带来深刻的震撼和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