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新兰对自己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反思
对自己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反思
时至今日,教书也有十来年了。回顾自己的教书历程,其中有苦有甜,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老师,算不算得上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算不算得上是领导心目中的称职的老师。总之来到陈实,很少得到领导的肯定与认可,这其中肯定是自己工作的确做得不够好。原因可能是我的个性本来就不适合做班主任这个工作,或者说是自己的智慧不够能力不足。这次学校又要求老师写一篇德育论文,这真是让我好生为难,从昨天想到今天,从早上想到吃午饭,就还是想不出来写点什么内容好,此刻才意识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本来就不善言辞的我,更不要说是写作方面了,真的是让我一筹莫展,惭愧于自己平日里没有积累或摸索一些丰富的经验、方法来与各位老师分享。那就让我对自己近三个月来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吧。
一、有时很原则,有时又左右为难想不出好的办法
说起原则,我个人是严格去遵守学校一些大大小小的规章制度的。所以对学生通常也是这样要求。比方说学生在预备铃响完后才进教室,在我看来就是算迟到,而并不是以上课铃声为准。一开始这让一些学生不理解,说以前他们的老师都是以上课铃声为准。再比如周末作业,我的印象中周末作业就应该是孩子周末在家期间完成。还记得以前教七年级时,周日下午学生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交周末作业,而不是象现在这样周日下午来校后再做。因为好多学生周末在家几乎不做作业,所以与其让他们养成不按时完成作业的不好的习惯,还不如干脆不布置周末作业,让孩子们好好的休息一下好。想想每个科目的老师仅布置一张试卷,可对学生来说就是七张了,学生负担太重了。我们老师每到周末也想能好好的休息不再去想工作,更何况是学生呢。
再比如学校规定初三实验班学生下午三早原则——早吃早洗早进班。可我班男生饭后去篮球场打篮球的居多,然后踩点回宿舍洗澡或进教室,所以一部分就只能是等到晚上十点二十回宿舍再冲凉或洗衣服。我作为班主任,我是非常能理解孩子们,可这又与学校的规定相违背,不仅缩短了他们的休息时间,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同宿舍其他学生的休息。但是禁止他们去打篮球,我又于心不忍,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而且篮球是他们目前尚可保留的兴趣爱好。一天学习的疲劳,不让他们去操场上发泄一下,他们会觉得读书太苦太累,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有偏差,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学校对每一位老师的要求。每当我设身处地的去为学生考虑的时候,就会发现事实上学生也有很多苦衷,而我却帮不上什么忙。一切事情的发生有因必有果。
二、遇事不够冷静、沉着
清醒的时候会告诉自己,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我们成人怎可与他们斤斤计较。但有时真的不明白这么大的孩子为什么连一个学前班孩子都应有的文明习惯为什么他们都不具备,所以每遇到这种事,我就会很恼火,狠狠训斥学生。而从不去考虑也从没去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就拿我班周墩强同学来说吧,有次就因为他不认真打扫卫生被我当众责骂,事后领导找我谈话,我也觉得自己脾气暴躁,处理不得当。
三、不注重学生日常基本行为习惯的培养
如乱丢乱扔这一不文明习惯,我觉得这样的事对于初三的学生根本就不用老师再来强调,可事实并非如此。班级经常还是会因为这样一些小事而被扣分,让人也是很不理解。我觉得对初三的学生的教育应着重于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做事认真的习惯等等的教育。
四、性子急,做事草率不够认真
就拿吃饭一事来说吧,原本应该是细嚼慢咽,可我就是没有这个好习惯,吃饭通常都是狼吞虎咽,速度是少有的快,导致我班学生无形中也加快了吃饭的速度,经常比先下去就
餐的班级还先回到教室,有些同学甚至还因此没吃完或每吃饱就不吃了。这看上去不过是小事,事实上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还不小。迁移到学习上,就是学生审题不认真、不仔细,解题时一味的只追求解题速度而不讲究解题过程,也让我头疼。
四、工作中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
因为我做什么事情速度都恨快,不光吃饭快,走路快,说话语速也很快,所以做事效率还算比较高。所以工作中,我很少有加班的习惯,一直遵循着该工作时专心工作,该休息时一定好好休息,把休息和工作截然的分开。这可能跟我以前的工作环境有关。因为我是这样的一个老师,所以教出来的学生也很少会有那种刻苦型的,多数都缺乏那种刻苦钻研的精神。我也多次尝试着说服自己可还是坚持不了,很苦恼。
五、遇到不理解的事好向领导反映
因为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学校有些工作上下级之间缺少沟通与协调,让我们班主任的工作有时会比较被动,所以每当我遇到不解的事情我就会忍不住要问个究竟,这也让领导会很烦我。但我坚信我的出发点是没有错的,一切都以学校的发展为前提,领导要如何看我那并不重要,我还是会坚持我个人的处事原则。
总之呢,不管怎样,我都是怀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工作,把每一个学生当做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来要求,把教好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管现在的学生对我是否理解,但我相信他们终有一天会理解老师的所作所为。而我自己只有做到问心无愧。
第二篇:班主任工作计划 陈贵兰
学前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班主任:陈贵兰
2015年秋季学前班教学工作如期的进行,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幼儿园教师来说,我的经验值为零。但是,作为一名专业的幼儿园教师来说,这将也是一个挑战。这份工作需要付出我的耐心,付出我的爱心,幼儿是这世界上最纯真的,只要我们给予她们真心的微笑,她们将还以我们一片天空。孩子们从家庭生活进入到学校生活,有许多的东西需要适应,在这四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作为学前班的班主任将会努力的抓好幼儿的安全工作,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文明的习惯用语,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进行角色的演练与转变,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为下学期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班级的基本信息:
我班共有学前班儿童27名,年龄阶段为4-6岁的幼儿,班级孩子的情况比较复杂,学习能力与智力及动手能力都有一定的差距,有的幼儿性格活泼好动,有的幼儿性格内向不说话。还有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幼儿大多数都是有爷爷奶奶带,隔代教育太严重,幼儿存在严重的依耐性,自我保护欲太强,不愿意与其他幼儿沟通。
二、班级的工作目标:
1.继续抓好幼儿的一日生活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形成有序的生活、学习、游戏的氛围。
2.加强幼儿的一日教学活动,科学合理的安排五大领域方面的课程,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及注意幼儿的安全教育等。
3.创设温馨、轻松的环境,丰富幼儿的主题墙内容。4.加强家园联系,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实现家园共育。5.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及教学技能
三、工作要点: 1.常规教育
学前班是有效衔接的重要环节,但是很多孩子,包括家长都无法一时间转变思想和概念,依然按照中班大班的思想来带孩子。所以有许多孩子在暑期一个月的时间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上学上课习惯。随便下位,随便讲话,坐不住等情况时有发生。根据此特点,作为班主任,我每天早晨先讲常规。早晨来了让自己自己交作业,自己搬椅子,安静的等待吃早饭,吃饭不讲话,饭后自己整理桌子,不浪费粮食。训练孩子离开自己的座位时把椅子推进桌子下边,这样比较安全。训练孩子有序的端饭,有序的搭椅子,讲话之前先举手。上楼睡觉要排队上下楼。进入睡室不讲话等。常规教育有助于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孩子在习惯每天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之后,也会适应幼儿园生活,并且产生安全感。2.学生工作
关注孩子的举动,心理变化,身体状况,及时做好沟通,与孩子亲近,让孩子热爱老师,依赖老师,同时又听从老师安排。3.家长工作
定期与家长做好沟通,将幼儿在学习的表现告知家长,同时也像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与家长商量科学的育儿知识,共同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给孩子一个客观评价,有个别孩子的突出行为,要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做好保育工作,认真上课,让家长对幼儿园放心。4.班级管理
营造健康向上的班风。制定班级公约、形成良好班风。避免孩子形成攀比心里,形成不比吃不比穿,只比学习的好风气。
5.狠抓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
学前班孩子年龄偏大,好动是其特点。无论男生女生,都是活泼好动。因其性格特点差异,孩子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摩擦。我们班到处是课桌板凳,活动空间几乎为零,安全隐患比比皆是,一不留神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安全教育要天天讲,时时讲,并且告知家长,让他们在家也跟孩子经常强调。上下楼梯有老师监护。孩子上厕所,喝水,睡觉都有老师看护。力求安全第一。
四、工作措施
1、认真制订好适合本学前班的计划,提前两周细致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准备好学生基本情况多用表,认真填写,力求完备;
3、了解学前班学生在家生活情况,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4、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每天强调;
5、坚持卫生工作,坚持每天查,详细记。
五、具体安排
1、周一早晨检查个人卫生(洗澡、剪指甲)、强调安全教育;
2、周二阳光活动;
3、周三作业检查;
4、周四家庭关系;
5、周五班会总结。
6、保证儿童人身安全,学生每天由家长接送,接送学生时老师必须和家长见面。家长忘接学生时,老师主动电话联系,联系不上的或等或送,直至学生与家长见面。杜绝陌生人领走学生或学生自己回家的现象发生。
六、教学计划
学前班是与小学接轨,我们班里的孩子都是准小学生,所以课程学业也会比较繁忙。本学期我们有语言、拼音、写字、数学、综合、艺术等课程。孩子每日按照课程计划有序的进行学习。数学:
对于幼儿来说,学习数学主要是感知数学的“有趣和有用”,以便为将来入小学后继续学习数学,培养良好的兴趣和期待。升入学前班,幼儿对数学也应该有更进一步地认识和掌握,并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以便更好地为升入小学打好基础。
根据教材要求,以下是学前班数学里需要掌握的内容:
一、数字方面:
1、继续加强10以内的点数,也可延伸出去。认识数字1至10,巩固它们的意义,能正确并规范地书写。在数字方面,孩子都能学好,其实他们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在学前班上学期里,着重是巩固好数字,为小学做铺垫!
二、其他方面:
1、比较物体的多少,长短,大小,粗细,高矮,这些,孩子以前就学过了,也能正确比较,而在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他们比较的能力,让孩子能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让孩子在“出现在不同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等情况下也能正确比较。
2、比较正方形,长方形。引导幼儿巩固它们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对它们进行比较,并能正确地找到它们。认识圆形和三角形,能比较不同,正确找到它们。
3、按形状分类,让幼儿通过比较形状的不同来分类。
4、排序,对幼儿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简单的幼儿能掌握得很好,而这学期的排序是在幼儿原有的简单的排序基础上加大难度,所以幼儿应有足够的适应时间,教师要耐心、细心引导幼儿,让幼儿正确掌握排序的方法。
5、空间位置的认识和学习,上、下、前、后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正确引导幼儿正确辨别方向,给以后的生活打基础。2、5以内相邻数的学习,5以内的序数,10以内数的守恒也都是这学期要掌握的知识,给幼儿继续加强数的学习。
3、生活方面:
认识时钟,区分上午、中午、晚上。这些是生活中必备的常识,我们也将用心引导幼儿学习,学前班的孩子,对时间应该有一定的认识,能正确分辨一天中的个个时间段,这也是为升为一个小学生做准备。
数学,能帮助幼儿增强思维,提高幼儿的智力,我们将严格按照教材给于孩子最好的教导,让每个孩子学有所得。
写字: 很多孩子之前很少握笔,所以握笔姿势不正确,这都将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难点。有些孩子看见看字会依葫芦画瓢,但是却不明白笔顺。所以本学期写字课,笔顺是关键。
拼音:
拼音是一门新的学科。孩子在此之前从未有接触过。认读、书写、拼读,都要从头做起。
美术:
美术,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从中学到如何用线条表现事物,还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在本学期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将会根据教材给孩子各方面的培养。
1、本学期的美术,更多的是绘画,给孩子多的绘画机会,孩子对线条的定义就能更清楚,线条就能画得更好,更清晰,更合乎要求。在此期间,对孩子的涂色过程也要严格抓,让幼儿不要涂出线条外,涂色时按顺序涂,有规律地涂色,不能乱七八糟地画。
2、其次,则是手工。手工中更多的是印画和贴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发现其中的奥妙。其中还穿插着美术游戏,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提高幼儿对学美术的兴趣,更好地配合老师学好美术,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
音乐:
1、音乐,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门学科,孩子们喜欢唱喜欢跳,展现了他们的活泼、可爱。在本学期,孩子们又将学到一些新歌,增加一些音乐小常识。本学期的音乐,除了简单的一些儿歌外,更多的是音乐欣赏和律动,还有音乐游戏。音乐是一门丰富的学科,孩子们都特别喜欢,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要把音乐课上得活跃,让每一个幼儿都融进音乐的气氛中,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展现自己,培养幼儿的表现力,让他们大胆、勇敢地展示自我。多让幼儿欣赏音乐,听不同类型的音乐,歌曲,感受音乐的多样化和丰富,让幼儿增进知识,而多听音乐,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听力,有些轻音乐也可帮助孩子修身养性,帮孩子完全静下心来。
2、本学期虽然没有明确的教材,可是,我也依然会把音乐教学做到最好,把音乐课上生动,让孩子真正地喜欢音乐,让每一个孩子敢大胆地展示自己。
我们将以单元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在每一个单元中整合相关的英语学习内容,使幼儿学习内容之间建立必要地联系,让幼儿正确学习第二语言。帮助幼儿发展简单的英语听读和理解能力,帮助幼儿在漫长英语学习之路踏出轻松、正确的第一步。
综合
综合是一门聚集了很多知识的学科,里面的知识丰富,多样,记忆、逻辑推理、观察分析,空间对应,培养记忆力、注意力,学习时间顺序,容积,······让幼儿仿佛处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他们可以在本书中畅游知识的海洋,从各方面学习,各方面得到成长。学得多,学得精。让孩子真正懂得很多常识,增长见识。
我将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带领孩子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教学反思陈兰
《天上的街市》教学反思
在初中教材的现代诗歌中,这首诗是我比较喜欢的,因为它简单又优美的语言,因为它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更因为蕴藏在诗中的积极的情感和希望。考虑到该诗属于“奇思妙想”单元,所以在设计时把锻炼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作为重点予以安排。
一、导入
曾经在教《斜塔上的实验》一文时使用过这种方法:你由标题产生什么疑问?经过预习有没有从文中找到答案?那次的效果不错,在学生的争先发言中我们迅速地感知了课文内容。于是,还想用这个方法,一是想活跃气氛,解除学生的紧张感,二是想了解学生预习之后对诗歌的理解的深度,帮助我定下引导学生欣赏的高度。当然,这个思维活动本身也会运用联想等方法。
但我的“想当然”并没有成为现实。学生有点紧张,举手发言的不多,回答的内容也没有深度、广度。甚至,我预设借此环节简介作者、背景等都没有完成。现在想来,两篇课文标题的特点不同,用同一种方式去导入是不合适的。还因为我考虑学生不够充分,如果换成“你由标题想到什么”来导入,降低些难度,也许效果会好些。
三、品读
(一)街灯、明星
我的设想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联想及其成因,如果学生很轻松地得出点状发光体和距离遥远之后,再引导学生体会回环互喻形成的美妙意境。我还找了一个互喻的例子准备帮助学生学习互喻——“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扬花。今年春尽,扬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但,当我问“这一节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几个学生竟然连什么是意象都不知道。讶然,更惊恐:我肯定是对他们说过意象的,且不止一次,他们却似从未听说。不得不反思我的课堂效率啊。这种情形下,学生能够体会到生活的经历、情感的体验于一个人联想的作用已属不错,互喻自然不用再提了。导入的冷场,已使我内心惶惑;“意象”的不知,尤使我惊惶失措。于是,我犯下了一个最低级的错误:漏了体会“明、现、闪、点”等字的精妙这个环节。直到现在,我还是不能释怀,这几个字真得很值得去探讨一番的啊!
(二)天上街市的物品
经过几次反复朗读,学生努力着尝试用不大的声音、不快的速度读出坚定的语气,赞叹的感情。但在探求所以然的时候,又闹了笑话。学生回答因为人间美好,所以诗人想象天上“定然有美丽的街市„„”我乘机把诗作的背景简单地作了介绍,讲到“在现实中不得的,人们总习惯于寄托于一种美丽的幻想”,看学生有点木然,便举了一个临时想到的例子:买火柴的小女孩幻想吃火鸡、和奶奶团聚。这个例子是不恰当的,不如举大家熟知的西方极乐世界为上。
(三)牛郎织女的生活
学生能较快地扣住“浅浅、不甚宽广、自由来往”等字词找到传说和诗歌的不同,比如相会的次数,天河的特征,生活的状况等。
有一学生发言:“提着灯笼在走”说明他们很恩爱。这是我没预想到的答案,怎么办?我请学生想像一副画面:牛郎织女提灯夜行。谁提灯?他们的动作、神态?经过一番想象,大家都觉得他们非常恩爱。
因为有了第二小节的分析经验,对于诗人作此“叛逆”传统的想象之用意,学生大都能理解。
语文课堂是充满了遗憾的课堂,正因为这遗憾,我们不惮于探索前行。语文课堂又是充满了乐趣的课堂,也因为这乐趣,我们才欣然向往。
关注课堂上的小浪花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反思
在教《斜塔上的实验》这篇课文时,我预设的是由学生质疑课题导入:让学生看黑板上写的课文标题,不要看书,提出问题:“你们看了这个标题会想到哪些问题?”,我的预设是围绕课文中心的一系列疑问:①是谁做实验?②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③做了一个什么实验?④实验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⑤这个实验要证明什么问题呢?等等,这样设计目的为了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有助于自主学习和加深文章的内容理解。
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刚开始学生们的提问可谓是“五花八门”:斜塔在哪里?为什么这个塔是斜的?„„虽然这些问题与文章的中心和主题关系不大,但这也是学生思维活动的结果,我简单介绍了比萨斜塔的相关内容,把这些细小的问题先解决了。而后学生们渐渐提出我预设的那些问题,教学活动一步步进行着,突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要在斜塔上做这个实验?”而我当时在想着下一步骤,想当然的以为他提出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随口回答:“这个问题前面有同学已经提出,请坐”。课后我才发现其实他提出这个问题的落脚点是在“斜塔”上,他的疑问是:为什么不在其他地方做实验,而偏要选择在斜塔上做实验?
学生满怀希望得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却被我无情的“扼杀”掉了。当我后来意识到这点的时候,我不禁觉得惭愧和自责。于是第二天上课,我就以此为契机组织教学,以这个问题复习导入课文,我说:“昨天一个同学提的问题是老师理解错了,那为什么伽利略选择了在斜塔上做实验,而不在其它地方?通过我们昨天的学习,相信这个问题不难回答”,果然,同学们纷纷举手,“因为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城著名的建筑物,在斜塔上做实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体现出伽利略对科学的执着追求精神。”另一位同学说:“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在斜塔上做实验是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理论的一次公开挑战,是伽利略不怕教授们威胁的表现,更能体现他不轻易相信权威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科学的精神。”同学们的理解非常到位,接下来我便自然过渡到伽利略在斜塔上做实验这部分内容,体会教授、学生和镇上人们在斜塔前观看实验的神情和场面描写,重点学习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把第二课时的教学活动完成。
反思:我们常说:“做老师耳朵要灵。”可我却时常被教案牵着鼻子走,做了教参的奴隶。正如上面文中学生的回答,我没有很好地接纳,反让这精彩的提问在一瞬间溜走。其实学生们的思维还是很活跃的,他们会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课文,或许有时候会和教师的备课大相径庭,甚至会出乎教师的预料。就象那位同学的提问,犹如课堂上溅起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它却折射出了耀眼的光彩,所以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们的思维闪光点,进行有效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只有善于把握生成的课堂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中才会既胸有成竹,而又不缺乏灵活机智的进行创造,课堂因此会演绎得更加精彩。因此我需要不断改进和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和课堂驾驭能力。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较长的自读课文,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先熟悉课文,后逐段的分析,且要在一堂课内完成,教学难度很大,效果可能也不好。因此,这堂课我做了很大的改动,首先是放弃课本,在导入中设计了一个问题,结果学生得出了好几个不同的答案,由此引出课本题目“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然后问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赖于什么。学生纷纷做答,其中答案之一便是创新,这样话题就与课本联系上了,接着又问创新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学生讨论,做答,结果答案竟比课本还多。又问,创新最主要的因素有哪些。学生颇有争议,争论不休,这时候再让学生到课本中去找一找,看看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最后为学生提供一些物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制作他们想要的东西,结果气氛很热烈,有独立制作的,也有合伙制作的,大家的思想动了起来,手也动了起来。在制作中,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不就发挥出来了吗?
这堂课给我的思索是:教学有必要死死的抱着课本不放吗?我想是未必,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只要课本的内容能反映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在这堂课上有所收益,适当的放放书有何不可。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以生动的语言说明了宇宙里有些什么和宇宙的特征。
宇宙辽阔深邃,也很神秘,但是离我们又太遥远了,无法直观地去感受触摸,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希望能进一步帮助学生近距离直观地去感受宇宙,就在网上找了有关宇宙的一段3分钟视频和一些图片,组内听课的老师提出了立足于课本立足于语文味的看法,我又思考了一番,能否把双方的思想结合起来,在“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在学生说了宇宙中有些什么后可以适时地出示一些图片,并让学生看图片指认相关的物质,对了解宇宙物质的组成会不会起到更为显著的效果。
我在补充课外知识时花的时间太多,在同仁们的启发下我意识到主要是我的教学环节中学生活动还不够充分,因为教学手法没有能再精心优化,出现了多处手法重复的问题,教学设计如果调整为整体感知——语段精读——欣赏语言,是不是更为可行,当然,如果干巴巴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只会让学生望而却步,那么,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至关重要了。我应与学生进一步对话,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意识、语言意识和方法意识,进一步优化我的课堂教学环节。
《梦溪笔谈》二则教学反思
本单元主题词是“关注科学”。文学和科学是相通的。在学科学中用语文,在学语文中用科学。
亲近科学,展现自我风采。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成长的阶段,对自然界、对科学的奥秘都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学习本单元,倾听科学家矢志探索的心律和足音,学习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品味那石破天惊的创造宣言和奇思妙想,领略别样的情味与风光。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此了。
《梦溪笔谈》二则,课文内容反映语文与生活、人与自然的联系以及科学家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
《梦溪笔谈》二则是表现古代科学成就的文言文,是本单元惟一的文言篇目,要求学生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因此要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熟读了解课文大意,并收集有关科普资料,比较拓展阅读与分析,提高多种能力。教学设计也以此为侧重点了。
教学时能通过预先准备的材料演示,拉近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学生个体可以获得表达说明的素材和方法。
教学时能通过电教演示科技应用的范例,比较《梦溪笔谈》的语言特色,加深理解说明语言简洁平实的特点。
《七课钻石》教学反思
在上《七课钻石》时,我在思索:学习这篇文章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我想学语文应该从简,在简简单单地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读:读正确、读流利、有感情地读;让学生学语言,并从中感受到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或情感即可。有了这样的想法,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我主要抓住以下两点。
1、问题设计少而精
问题琐碎,繁复、肤浅是课堂教学费时低效甚至无效的主要原因,备课时,我的方向很明确,就是首先找到教学的重点,然后以重点为目标去寻求解决重点的捷径。这条捷径就应该是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或者是有思考价值的关键问题,宜少不宜多,以精不宜粗。
在研读教材、教参以及相关资料后,我把目光锁定在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这个教学重点上。要解决这个重点我可以怎么做呢?经阅读发现,水罐的变化贯穿了全文,是课文的一条明线,学生只要认真阅读文本,要解决“课文出现了哪些神奇的景象?”——也就是水罐发生过哪些变化,是不难的。这问题虽浅,但它有效地引领学生老老实实地、认认真真地走进课文的整体阅读中去。接下来,要体会水罐的变化是爱心的力量使然,却是有点困难的,因为文章通篇没有提到“爱心”二字。但恰恰是因为课文没有提到,给我们制造了层层剥笋,逐渐深入的探索空间,于是就有了让学生再次回到文中去阅读,寻求“这些神奇的景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的第二个问题了。在“当时情景”与“变化的景象”都在学生的阅读探究一一获得后,一条清晰、分明的线索便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再往下的学习,学生便集中精力去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有思考价值的深入体会和感受了。学生在老师设计的举一反三的思维训练中,从“为生病的母亲找水——赶紧回家——分给小狗——让给女儿——递给路人”中体会到小姑娘孝顺母亲——怜爱小动物——(母亲)关爱女儿——(小姑娘)情系路人,最终发现支撑母女俩这一切行为的根源就是“爱心”,至此,主题的揭示水到渠成,花时少,收效大,学生对文章表达的情感感受深刻。
2、语言训练巧而实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统一的学科,不能单纯强调二者中的某一方面,在接受情感的陶冶的同时,应该有机地渗透语言文字的训练,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训练点之一:及时捕捉学生情感激昂处渗透语言训练。在学生感悟是爱心的力量使得水罐发生一次次神奇的变化后,老师顺势充满感情地发出感慨:“是啊!因为爱心,使得原本空空的水罐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然后让学生不仅像老师那样把爱心与一次次的变化情景联系起来说话,而且由文中的内容生发开去,先想象股股的泉水将带来地球的什么变化?再继续进行说话,这次既集中又开放的说话练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说话热情,引领学生内化语言,运用语言,还达到升华学生人文情感的目的。这是一个“工具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的巧妙设计。
训练点之二:反刍消化,借助感情朗读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前面的内容掌握、情感体会,我采用的是直奔中心、直捣黄龙式的快速挺进方式完成的,至于课文的语言仅是粗略整体感知。我们的教学不能就此收手,因为课文的学习,不仅要理解课文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语言进行反刍学习。教学中,我是这样开展朗读训练的:在学生已体会到爱心的伟大与力量的神奇后,我提出:“下面让我们用感情朗读来再现这对母女的爱心行动。”感情朗读、品味细节的描写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物的形象,从而领悟到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现中心、表达思想的。在此过程中,我启发学生不仅要善于抓住学习段落的关键的词语,还要懂得联系上下文中的重要信息去理解句子,这样才能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情。词语学习在反复朗读中得到扎实有效品味和积累。
课后,我在想,这节课还可以怎样改进呢?我想在板书的设计上还可以把主题更突出点,把学生口头表达的内容变成文字板书出来,也就是把“孝顺母亲、怜爱小狗、疼爱女儿、关爱他人”的关键词也板书出来,然后由此推出“广博的爱心”。这样做也许对照顾大多数学生来说会更好些,让大家更清晰地体会“博爱”的含义。
另外,对于学生的建议,我是这样理解的:学生希望老师的课能幽默点,有趣点、快乐点是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的,这对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立扎实而不失活泼的课堂,动静皆宜的课堂再次强烈地警醒着自己、推动着我不断地学习、改进、提高。另外,我觉得还要引导学生认识课堂往往不可能仅有热闹、好玩,课堂也应该是安静、稳重的,要让孩子们渐渐体会,并不是笑声不断的课堂才是有趣的课堂,学知识的过程往往要经历一翻苦苦思索、搜索枯肠、挖空心思的,因为这样得来不易的收获才更深刻,更持久,更值得高兴、珍惜。
《蔚蓝的王国》教学反思
1、关于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新课标强调不再以知识点为中心组织教学,而是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三维目标要么沦为标签式的口号,要么被曲解成空泛的目标。前者对传递性教学稍加改良,贴上三维目标的标签,实则为“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后者课堂看似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则学生一无所获,语文不再“姓语”。我在上这堂实验课时,和同行们多次就此问题进行讨论,认为首先要明确语文要“姓语”,再热闹的课也不能离开知识的积累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但这个“语”是大语文的语,我们要关注三维目标的每一个维度,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可取的。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对散文诗优美语言的品味、记忆、积累和对美好情怀的认同、感悟、体验是不能机械的分割的,而大胆丰富的想象又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
2、关于预设与生成。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我在这次实验课中也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三次试讲,没有一次的进度是一样的。但是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会偏离教师的预设轨道,从而影响教学进程。比如在第二次试讲中,学生质疑时提到文中的“女人”、“她”到底指谁,结果众说纷纭。我没有打断学生,而是让他们尽情交流,最后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但这样使得我准备好的一个教学步骤没有能够进行。
二、对改变学习方式的几点认识
1、新课程下的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新课程下学习方式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目标具有开放性。新课程下学习方式面向整个学生的生活世界,其内容具有开放性。特别重要的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具有开放性。
2、新课程下学习方式具有整合性。语文课堂教学要体现“大语文”的观念,符合人本主义及素质教育的要求。首先要把课文当作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而不是物化的东西。像《蔚蓝的王国》这样优美的散文诗,一定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绝不能成了一堆破碎的残片。文章的意境、作者的情感会湮没在机械琐屑的分析中。其次,要开发语文课堂教学的资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生活作为资源。再次,学科的整合也是新课标下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这对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
《皇帝的新装》极富魅力,学生爱读,也能读懂,从表层来看是一篇浅文。描写了一个常人活动的世界,没有动植物的出现,没有精灵鬼怪的加入。只是在一个皇帝、几个大臣、两个骗子之间上演了一场骗与被骗的滑稽喜剧,借助极度的夸张和想象营造了一个异乎寻常的世界,通过荒诞的情节和幽默的语言讽刺时弊。童话巧于用“骗”,用“骗”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丰满人物形象,组织童话结构,引出荒唐可笑的语言、动作。由皇帝受骗、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构筑的社会怪圈,扭曲、怪异、不可思议。细读课文,我们能一次又一次地挖掘出更多的新意和深意。
新课标中倡导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关系。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文体地位。教师不要将自己的见解或解读强加在学生身上,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独特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在这堂课中,问题的设置是贴近学生的,让他们每个人有话可说,有题可做,注重题目的开放性,答案的多元化,还提倡学生多角度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如每个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作了评价,而且人人对主题的认识来看,更是改变了以往就是揭露封建统治者虚伪的一面,学生是从不同角度的分析,有的是抓住上层人物,有的是抓住百姓,有的从正面,有的从反面,有的从正反面对比着分析主题,出现了百花齐放的解读。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已经不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分段,概括段意,总结中心思想,课外延伸这种形式。现在学生的心理学习状态已经发生了大变化,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不同于过去的教学方法,放弃段落分析,主要以人物分析为主。设立情景以讨论的形式来让学生阐明对于文中人物的认识,其中主要侧重点是“小孩子”为什么会能揭露骗局?两个骗子为什么会骗到所谓的大人物?生活中会不会遇到类似的事,如果遇到了,这是一件什么事,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在教学中这种以讨论为主的课堂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发言课堂效果热烈学生完成合作式学习即获得了知识又确立了正确人生观,学生的反映很好。我认为教学方法总强调“因材施教”,那么在教学中就不能以采用一种模式教学为主,应该是课堂教学多样化。本着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以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作为我们教师制定课堂教学的参照依据之一。因材施教我认为既要视学生的能力来教学也要视学生的心理状态来教学,在课堂结束后从作业的反馈——续写结尾来看,大多数学生能较好运用人物的性格发挥想象写出了各式各样的结尾,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大多时写皇帝继续执迷不悟穿新衣,最后国破家亡,这样的结尾比较符合情节的发展,但是也不排除个别学生天马行空。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时间的掌控上,由于在讨论人物形象时用的时间较多,因而学生无法在课堂上续写结尾,只能口头表诉,影响了续写的效果。
第四篇:对班主任工作执行力的反思
对班主任工作执行力的反思
盘县羊场乡中心校 曹丁元
学校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如何用德育促进智育是每个学校都不可回避的问题。然而工作中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与发展遇到了问题,受到了制约,有些工作不能有效地推行,受到了阻力。制约我校班主任队伍发展的问题就是执行力的问题,执行是目标与结果之间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决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执行力不是工具,而是工作态度。我校的班主任就人本身来讲无疑是勤恳的、优秀的,但对德育工作的态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其中执行力的偏差是最大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四大方面:
第一、对存在的问题没有敏感性,不注重纠正小的偏差。
1、晨读和早读课,假如没有打铃、假如没有老师在,许多同学就不能自觉进入学习状态,早上大好时光白白的浪费,日复一日,损失到底有多大,而且形成了很不好的习惯。
2、宿舍就寝纪律,我们都知道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如果没有充足睡眠时间,谈什么都是空话,不但自己没有休息好,而且影响了他人。
3、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教育主题、精心准备等环节上班主任都能做得比较到位,但对于班会课学生的座姿、学生的专注程度,却未能引起班主任的足够重视,这些小小的偏差看起来无足轻重,但班会课的教育实效却打了很大的折扣,会给班主任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第二、不关注细节,不追求完美。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强调宏大的事业不要忽视微小的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然而我们周围,大而化之、差不多、马虎等毛病随处可见,这就造成了许多决策都停留在纸上,许多重点工作都落在了表面,导致制订的目标都成了海市蜃楼。如对于一些同学的不良现象,第一节课就睡觉,整天委靡不正,这些学生肯定存在问题,就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纠正他们的问题,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远了,回头太难。
第三、不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处理问题。对学生的违纪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也是班主任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任务,但这方面的执行力不少班主任是缺乏的。涉及到一些违纪学生的情况调查时,第一种情况: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学生痛斥一顿,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与老师心灵的隔阂;情况调查不全面、不真实;更糟糕的是还会产生冲撞。第二种情况:一有问题就把违纪学生直接送到政教处,自己仅充当一个通讯员的角色,不管调查的进程、不管学生调查时应做的思想教育。以上两种情况在工作实践中都时有发生,这表明了班主任不会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处理问题。
第四、不能把学校既定任务及时有效按标准落实。如本学期强化课间操,学校已详细地规划了如何操作,体育老师分片带操,值日老师分片监督等等。但部分班主任认识不到位,甚至有些班主任根本不到现场,或者在场不管理,导致不能按照学校规定的流程来操作;如长发、怪发问题,这是人生价值观的体现,如何引导学生要动脑子,而不是当任务来布臵,反而使学生反感,产生对立情绪。要达到预期目标,要讲道理,想办法,通过激励和约束学生行为才能实现。
执行力是所有管理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要想有效提高执行力,从根本上解决 “知易行难”的问题,就必须领会执行力的真正含义,做到赢在执行。首先要提高执行力意识,对于学校的德育队伍建设而言,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提高和班主任工作态度的改善都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达到。其次要关注细节,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而考虑到细节、关注细节的人,不仅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提高执行力就是要树立严谨再严谨、细致再细致的工作作风,细节到位,执行力就不成问题。为此,我和大家共勉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恪守责任,高效执行,就应该在自觉、自主、自发开展工作,我们的班主任也一定能做到更好!
2010年7月7日
第五篇:陈兰巧论文
摘要:新课程倡导在写作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多年的盲校初中语文教学中,我摸索出了一条“盲生个性化写作”的教学路子,在教学实践中效果不错。“盲生个性化写作教学”即以生活为本源,以课堂为轴心,以兴趣为先导,以个性的展示和促进盲生的个性发展为主线,以习惯养成和培养创新精神为终极目标,动态地将盲生个性化的写作思维、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个性化的阅读及教师写作教学的个性化等有趣、有序、有效地整合起来,从而取得个性化写作的理想效果。关键词:盲生 个性化写作
新课程倡导在写作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目前在盲校,大部分初中盲生的作文内容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出现大量编造的现象,有个性、有灵性的作文如凤毛麟角。如何让盲生写出富有个性、具有创意表达的文章,便成为盲校中学作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多年的盲校初中语文教学中,我摸索出了一条“盲生个性化写作”的教学路子,在教学实践中效果不错。“盲生个性化写作教学”即以生活为本源,以课堂为轴心,以兴趣为先导,以个性的展示和促进盲生的个性发展为主线,以习惯养成和培养创新精神为终极目标,动态地将盲生个性化的写作思维、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个性化的阅读及教师写作教学的个性化等有趣、有序、有效地整合起来,从而取得个性化写作的理想效果。
个性化写作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注重盲生的写作个性的培养: 第一,培养盲生写作的思维个性。
人的认知、思维视角历来都是多样的,因人而异,因此,每个人的写作思维具有多样性,教师应该注重尊重和引导盲生的审美观念,从而引导盲生写作的个性。
第二,鼓励盲生表现个性的思想。
当代盲校中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尽管不很成熟,或许还不完全正确,但是体现了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这是写作教学万万不能忽视的,也是培养盲生写作个性的重要内容。第三,强调盲生写作借鉴要有个性。
初中生的写作是基础表达阶段,写作方法仍以借鉴为主。由于盲生生活范围和生活阅历的种种限制,因此在写作中,对他人优秀内容还需要“拿来主义”。教师要做到一方面要求盲生广泛涉猎盲文课外读物,另一方面要求盲生用好现有写作形式和材料。但是,无论对写作内容还是对写作方法的借鉴,我们都应该强调“个性”,即别人的东西能够充分为我所用,我所用的东西要带有自己的特点。第四,提倡语言表达的个性化。
人们常常批评的“学生腔”是指那些没有思想内涵、形式单一的写作语言;实际上,那些“学生腔”主要是对生活缺乏深入地思考、阅读贫乏以及对语言没有系统训练所造成的。因此,除了要注意盲生思维个性化、思想个性化和借鉴个性化以外,还要鼓励盲生大胆使用一些并不很成熟但极富个性的哲理性语言、独特的句式、选用独创的词语等。如,我班有个盲生以“反思自己竞选学生会主席失败”为内容,写了一篇题为《天堂的距离》的作文,在结尾中,她大胆地写下了这样哲理性的语言:“心就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不能打碎心中的四壁,即使给你整个天堂,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我稍加修改,将她的作文当作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宣读,并对她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大加赞赏,这使她倍受鼓舞,写作积极性更高了。
那么,如何对盲生进行个性化的写作教学呢?
一、培养盲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是关键所在
写作时,我们的盲生常常感到无话可写,写出的文章往往没有深度,主要原因是缺乏生活的积累与感悟。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人生百态与真善美丑。让盲生走近它,“观察”它,感悟它,写作不仅有了无尽的素材,而且平添了无尽的底蕴,折射出深沉的悟性。感悟生活,就要对生活条分缕析,从现象到本质进行系统深入的体验,把生活濡沫于情感之中。缺乏对生活的感悟,人生便缺乏激情与深度。没有感悟的思想是苍白的,没有感悟的写作是浅薄的。只有教会盲生用心感悟生活,盲生才会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写作的品位才能得以提升。为此,教师应让盲生走向自然、走进社会去“观察”、体验、思考,增进人生阅历;并让他们多抽时间与好书相伴,如,我利用课余时间先后给我班盲生读完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以及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多部名著,使他们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素养。同时,激活了盲生的思维,挖掘了他们的潜能,放飞了他们的心智,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灵魂与世界对话、沟通。如学生张晓晓写了一篇题材新颖、感悟独特的周记,我略加修改,帮她投稿发表在《齐鲁晚报》上。文章是这样的:
我的盲童同学
早上刷牙时,偶一扭头,看见一全盲同学将牙膏准确地挤在了牙刷上。我愕然,竟忘了刷牙。刚来盲校时,我也曾问过全盲同学是怎么刷牙的,挤牙膏怎么也挤不掉在地上。他们也曾回答过,但我却从未亲眼见过。今天我看见了,但还是忍不住地震惊,那一瞬间,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她没有盲,她能看见。”
我敬佩这些全盲的同学,敬佩他们的坚强,敬佩他们的自立。特别是低年级的全盲同学,他们的眼睛似乎更“明亮”。他们用手触摸世界,用耳判断是非;我们用眼睛去观察别人,而他们却是用“心”,用自己的方式去看待人和事。
北风呼呼地刮过来,真冷啊!我们都冻得把头缩在衣领里。而让我惊讶的是,两个低年级的全盲同学却迎着风伸长了脖子,冻得鼻青脸肿。“真是两个小傻瓜!”我暗暗想。这时,其中一个全盲小同学跳起来说:“你听见了吗?这风是C调的!”“不对,我听着是D调的!”另一个高声辩道。
“你听错了,就是C调!” “你才听错了呢,就是D调!” ……
风,有调吗?我不由得也静听起来。是的!风有调,你相信吗?风真的有调!那是一个特殊世界里的一种特殊的音调。
我想说:盲童,其实并不“盲”。他们虽然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用眼睛去感知这个美丽的世界,但,他们却在用他们特殊的方式诠释着这个美丽的世界。有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比我们的更明、更亮!
当我在班里把这篇文章读完后,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震动,有的同学说:“没想到一个简单的事儿被张晓晓写得这么动人。”同学们都释然了,明确了写作的素材就在自己身边,需要自己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悟。
二、培养盲生的个性是贯穿写作教学的主线 赞可夫认为,写作的根本目的是主观意识的培养。写作既培养个性,又负载个性。写作中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语言润色等,都离不开盲生的个性见解。反过来,人的个性又制约着写作的个性。比如,朱自清的作品总是蕴涵着淡淡的哀愁,鲁迅文章笔锋犀利如刀枪,都与他们各自的个性有关。热情的盲生,往往有激情的写作;内向的盲生,常常流露着忧郁的思绪;爱幻想的盲生,常常带有诗意的畅想。个性的差异导致主观意识的差异,产生不同的写作个性。因此,教师要对盲生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培养盲生良好的个性首要的就是让盲生敢于说真话、诉真情。盲生惟有健康的表达,才会有健康的写作个性。有了良好的个性,盲生的内心就会像大自然一样有丰富多彩的变化,他们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就能把大千世界与个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就能理智地调节自己的情感。写出的作品也会因之赏心悦目,鲜活无比。如,在学习了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提醒幸福》之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三言两语话‘幸福’”,同学们纷纷写出了自己对幸福的不同感受。有的同学说“当我安静地坐在教室里读书和学习时,就是一种幸福”;有的说“幸福就是心里的愿望实现时的那种满足感”;有的说“幸福就是在茫茫人海中寻觅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的说“我觉得作为一个盲人来说,能够在盲校上学是最幸福的一件事了”;还有的说“幸福是一个暖和的太阳„„”等等。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张扬盲生的个性,而且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写作个性。
三、写作个性化的重点是培养盲生的想象力
1.体验生活,触发想象联想。社会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有以知识为基础,经常体验生活,积累材料,聚神凝思,写作才会境界高远,个性凸显。盲生要提高写作水平,增强想象联想能力,就要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广泛地认识生活,从细微处入手,一点一滴地积累。比如盲生高金庆的一篇习作《黑子》(发表在《同学月刊》上)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黑
子
我家养了一条狗,长得很矮小,两只耳朵直立着。因为它浑身就像锅底一样黑得发亮,没有半点杂色,所以我们就给他起了这个不雅的绰号——黑子。
黑子性情温和。每次我一放假回家,它总要迎到门口,抬起前爪,紧紧抱住我的腿,跟我亲热一番。那模样就像见到久别重逢的朋友。去年刚放暑假,黑子产下五只胖乎乎的小狗崽做了母亲。妈妈念它刚刚生下小狗,就给它两个煎饼吃。以前黑子对煎饼可以说是“垂涎三尺”,但这次它对曾经梦寐以求的煎饼竟然连眼皮也不翻,仍然在窝里无微不至地呵护它的五只小狗崽。
当我看到五个小家伙在阳光沐浴下舒服地睡觉时,忍不住想去抱抱它们。谁知,我刚伸手去抱,就听到“呜”地一声,吓得我赶紧把手缩了回来。只见黑子虎视眈眈地瞪着我,丝毫没有了原先的亲热劲。“黑子这是怎么了?”我真纳闷。带着困惑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狗有“护窝”的天性,如果有伤害小狗的人,不管是谁,母狗都会奋力抵抗,就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我原来只知道狗“护食”,但却不知道狗还“护窝”。不由地,我被狗的这种母爱所震撼,被这种伟大崇高的母爱所感动和震惊,并对它肃然起敬。
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我们人呢?父母对子女的爱不是比天还高、比海还深吗?那是去年7月16日,父母第四次带我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那时我的心里充满了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憧憬,我梦想着自己能通过手术重见光明,恢复视力。但天不如人愿,老天像捉弄人似的,几次三番,将我心头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3天后,我们踏上了归途。到泰安时已经是凌晨12点多了,我们无钱住店(因给我治眼病,家里的钱已花得所剩无几),就在大街上溜达着等天亮后坐长途车回家。
在氤氲着橘黄色灯光的路灯下,朦胧中我看见爸爸妈妈苍老了太多、太多,他们脸上写满了失落和惆怅。那一刻,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黑子,想起了黑子和它的小狗崽……
虽然我的眼睛只能维持现有视力,不可能再治好,但我从来没有抱怨过,因为我知道自己拥有世界上最疼我、最爱我的父亲和母亲。父母对子女的爱就像一颗启明星,在黑夜里给我们指明方向;父母对子女的爱就像温暖的阳光,细心呵护我们茁壮成长,时时刻刻给我们力量,催我们前进。无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为自己,更为我的父亲和母亲。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小作者能从一些别人眼中微不足道的细节中挖掘出亮点,由狗“护窝”的天性联想到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从小处着眼,从细处下笔,以其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感受,写出了自己微妙的真实情感体验。
2.运用扩写、续写,提高盲生想象联想能力。扩写,要求盲生要有描绘的基本功和丰富的想象力。训练扩写时,教师可以任意给一个题目,或是一个词语,或是一个句子,让盲生用扩展法写写作片段。如,学习了《木兰诗》,我让学生对《木兰诗》中“木兰从军归来”一节进行扩写,要求他们依据原文,展开想象,想象当时的情景以及人物的心理。这种用扩展法写片段的方式,可以让盲生在广阔的领域里对某一事物展开想象。续写,是一种再创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可根据材料要求盲生展开想象续写。如,在学习了《最后一课》、《竞选州长》以及《我的叔叔于勒》等课文后,我都让学生根据课文的结尾进行续写。这样,盲生可以发挥想象设计各种结局„„教师经常对盲生进行扩写、续写的训练,有利于培养盲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帮助他们写出佳作。
3.超越时空局限,培养盲生的想象力。在想象的世界中,时空的距离不复存在。善于想象的人,可以灵活地组合不同时空的表象,创造新的艺术形象。如,我利用平时搜集的音响资料(歌声、口哨声、喇叭声、笑声……)让盲生听后加以想象,创作故事。我还经常给学生出题目进行想象作文,比如《我要长出翅膀》、《地球上要是没有水》、《我是一条鱼》等等。丰富多样的作文形式使一些原先不爱写作文的盲生渐渐喜欢上了写作。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超越时空,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一位曾经很怵头写作的盲生在《我是一条鱼》中这样写道:“我原本是一条鱼,以前我生活在清澈无比的河水里„„现在由于环境污染„„我的朋友死的死,走的走„„现在的我孤独而悲伤„„”这不正是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吗?培养这种想象力,在于启发盲生对现实程序的扬弃和超越,并能逐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超越时空创造新的形象。
四、教师写作教学个性化
写作教学个性化要求教师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境界。“不拘一格”就是包容,对盲生写作中出现的各种思想观点、风格特点采取包容的态度,特别是对那些自己不完全认同的观点和风格更要宽容一些。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是非标准、好恶衡量所有的学生。教师如不采取宽容的态度,学生的观点很可能会被教师“扼杀”;如果能对其宽容,哪怕学生的观点有些偏激,只要教师给予适度地引导,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尊重和保护。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尤其善于从盲生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了解盲生的心理特点,研究21世纪的盲校中学生。写作是心灵的释放,每个人都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教师的责任是发现盲生写作中的闪光点,然后去放大,鼓励盲生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去更好的发展,努力做到真情书写人生,信笔彰显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