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北伐战争》教学反思
编辑:静水流深 识别码:16-926214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27 00:08:2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北伐战争》教学反思

《北伐战争》教学反思

仙桃二中实验部江玲

《北伐战争》这节课是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的内容。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这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利用提纲引领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在设置问题时,注意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由浅到深,由易而难,同时注意知识结构的构建。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建立起知识结构,形成对整个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

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贯彻“三讲”“三不讲”原则,学生自学能会的,自己讨论能解决的,就让学生去学。但对于那些较难理解的、容易混淆的、比较混乱的问题,哪怕只是一个概念,也要让学生弄明白。这个过程仍然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理解,从而达到启悟的过程。教师充分发挥好导航的作用,运用图示、表格、网络等方式,使纷乱的历史知识简单化、明晰化,既帮助学生构建起了知识体系,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整个课堂,教师真正讲解所用的时间不超过二十分钟,就把重点、难点及易混、费解问题解决了。

美中不足的是,在学生置疑过程中提不出问题。从而感到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这一方面与学生因时间短而对教材吃不透有关,也与我缺少调动积极性的方式与办法有关。今后应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加强对学生大胆置疑的训练。同时要注意课堂氛围的调整,想办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要注意让大部分孩子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这节课给我的启示是:(1)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放手给学生。(2)能不讲的就不讲,教师要敢于走下讲台,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3)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训练学生多提问题。(4)同时注意学生阅读能力、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第二篇: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训练

通过课文和插图或影像资料,再现历史。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本课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教学过程

1、用国民革命歌导入新课

2、黄埔军校的建立

多媒体设备给出黄埔军校图片以及门上的对联,并让学生结合材料和课文内容动脑筋想一想: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再出示孙中山先生的一段话:“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让学生体会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学生回答后进行如下归纳:孙中山认识到过去自己进行的不懈的革命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3、北伐胜利进军

让学生根据课前布置的自学内容,回答出北伐的目的(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主要对象和主要战场(湖南湖北)。并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军阀的实力,使学生认识到这三派军

阀是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中国封建统治的代表,他们拥兵自重,统治着中国大部分富庶的地区,因此是首当其冲要消灭的对象。

针对“北伐胜利进军”这一重点内容,将北伐路线及主要战役的地点制成动态显示图进行讲解,并出示视频资料《北伐战争》,将久远的历史拉回到现实,展现在学生眼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在此过程中补充、渲染有关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情况,以加深学生对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的印象。对武昌战役前独立团一营战士的请战情况,组织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印象,另一方面发挥历史课堂的情感教育的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发表各组的看法,提供给学生北伐战争期间工农运动发展的相关材料,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指出,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第二,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第三,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四,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国民革命的失败”一段,用多媒体出示有关的视频资料,并提供“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的材料、图片《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和图片《国民党屠杀革命志士》,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在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简单情况后,组织学生讨论:你认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指导学生从敌我两个方面去分析其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引导学生结合史实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思考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进而认识到,革命的领导权是关系成败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问: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呢?这是因为革命阵营内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的背叛,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南京国民政府。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4.“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并掌握其性质等(出示图片)。指出,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之后,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三个对抗的政权──北京的北洋军阀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交代一下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前后曾经迁都的情况,直到1949年解放战争中南京被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政府被推翻。

课堂小结

让学生分组讨论,把本课内容以歌谣的形式进行总结,然后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与同学交流。让全班同学齐声歌唱,加强记忆。

孙中山开一大,国共合作成一家。苏联、中共帮助下,黄埔军校建立啦。两党携手齐北伐,反帝反封保国家。齐北伐,打军阀,吴、张、孙基本被打跨。蒋、汪背信闹分家,另起炉灶独当家。对内镇压,又屠杀,内外勾结力量大。中共年幼大权撒,国民革命失败啦。巩固练习

采用你问我答的方式,按小组轮流相互提出问题,记分。展开竞赛,看哪一组得分最高。对得分高的给予表扬,得分低的给予鼓励。

活动与探究

讲故事,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讲一讲关于黄埔,北伐小故事,在班级内交流。

《北伐战争》教学反思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它上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下接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的三大武装起义。主要介绍的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重点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问题。本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总体构思: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有所认识,但对北伐这段历史了解不多;基于初二学生在智力方面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我主要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如以国民革命歌来导入新课,进行新课的学习;另外学生的认识分析能力还不高,主要通过贴近学生的生活去创设历史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以下是准备本课内容的一些思考。

一、要抓住学科关键史实

我按照历史课程标准来取舍教学内容。简明而要的讲清楚黄埔军校建立的背景、时间等基本情况,重点学习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而北伐的时间,对象、主战场、主要战役等这些书本上有的基础内容让学生看书自己找出来掌握了,重点分析北伐的作战方针、北伐顺利进军的原因、北伐失败的原因等书本上没有介绍的但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而第三部分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这部分内容简明的给学生介绍清楚就好了,重点强调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二、要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我在设计本课时,创设了以下几组教学问题情境:讲黄浦军校的建立,展示图片,通过对联:“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升官发财请往他处,革命者来”,和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时的讲话:“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引导学生:“孙中山为什么要创立黄埔军校?”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内容,自己总结,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有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到北伐胜利进军原因是,在介绍北伐战争经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答案。所创设的历史情景既要让学生感到生动新鲜,又要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观察、描绘、思考的热情。第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通过现代化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本课的讲授设计到北伐战争的形势,通过地图来讲解再好不过,学生能够一目了然,比较直观的接受知识。

通过本堂课,使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应该深入的把握教材,加强知识的连贯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活动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课堂巩固,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当堂掌握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教学用具。本课的不足在于导入和各部分之间的过渡衔接不够流畅,课堂练习内容较多,没能全部做完。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做通盘的考虑,老师成为学生的指引者和领路人

第三篇: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二、学习目标和要求

1、知 识与技 能:中国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主要对象、重要战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史料和图片,加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惜为之抛头颅、洒热血。

三、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难点: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四、学法指导

(一)国民大革命

1、前提:国共合作

原因

2、发展:黄埔军校的建立

(1)、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孙中山主持大会。大会确立了“、、”的三大政策,并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先后组织了

罢工、罢工、罢工。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到了镇压。残酷的现实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

(3)、年5月,在广州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由于设在黄埔,又称“

”。目的 特点

。孙中山亲自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不久,共产党员

出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影响

3、高潮:北伐战争

(1)、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目的:为了铲除,把革命推向

, ________________决定北伐。

(2)、对象:北伐的主要对象是、、三股军阀势力。(3)、过程:

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兵北伐。北伐军采取“、”的战略方针,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直指军阀

。②在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北伐军在击破吴佩孚据险防守的防线,攻克武汉三镇。以共产党和青年团员为骨干的 英勇善战,屡破强敌,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

”的美誉。③在各地群众的支持下,北伐军占领湖南、湖北后,又连克九江、南昌,歼灭

主力,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④结果

4、结果:国名党右派叛变革命

(1)、****年**月**日,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和

支持下,在上海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制造了震惊

。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这个反动政府代表

、的利益。(2)、年

月,隐藏在革命队伍中的另一个阴谋家

在武汉制造了

。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轰轰烈烈的 失败了。

(3)、失 败含义

(4)、失败原因

5、功绩

6、评价

7、经验教训

五、练习检测

(一)达标反馈

1、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有()A、黄埔军校的建立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汀泗桥战役

D、贺胜桥战役

2、国民革命北伐在两湖的对象是()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曹锟 3、1926年国民政府北伐的目的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C、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D、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4、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者是()

A、汪精卫

B、蒋介石

C、孙中山

D、张作霖

(二)延伸拓展

1、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召开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最深刻的教训是()

A、要警惕统一战线内部的野心家

B、要和农民保持巩固的联盟 C、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

D、共产党必须有明确的革命纲领

(三)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材料

“帝国主义者及其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惟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具有被帝国主义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惟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请回答:(1)、从北伐宣言中看,北伐的目的是什么?(2)、宣言中所指卖国军阀有哪些?(3)、宣言中的“本党”是哪个党?

2、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第四篇:《第11课_北伐战争》教学反思

202_年——202_年学第一学期 《第11课 北伐战争》教学反思

格球山中学 马小平

本节课结束后,我把预设和实效性进行对比,发现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

为突破教学难点,这在整体设计上作了一些铺垫,效果较佳。例如:为了攻克难点北伐胜利原因,我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铺垫,第一,让学生制定作战方针;第二,强调国共合作的重要;第三,在过渡语中指出“孙中山的去世广大人民群众无比悲痛,盼望着早日北伐,……”;第四,观看视频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并作些记录。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总结,为讨论成功准备了条件。

再如国民革命失败原因学生也难理解,而书中也没有一点材料,教学设计中我在教学国共合作时有意识地设置了一个问题“国民革命的任务是什么?”为学生理解“为什么说北伐胜利了而国民革命却失败了?”提前铺垫,效果较好。

又如,教学设计中我还增加了孙中山逝世这一内容,也是为后面学习作铺垫,不然中学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时学生会有疑问“为什么孙中山不去制止蒋介石?”

教学设计中我还增加了一些课外材料,是为学生理解难点搭建平台,上课时从学情看,学生真正理解了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理解了为什么蒋介石是新军阀。

本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我设置的第一个问题“国民革命的任务是什么?” 学生没答上来,一是学生刚上课有些紧张,不敢大胆回答;二是教师引导的也不够充分,由于是借班上课,教师对学生分析能力不够了解。又如从设计上讲北伐战争时忽视了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再如,由于时间紧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没有进行充分讨论,而是由教师采取启发式引导,虽然学生理解了,但是印象可能不够深刻。

202_年10月12日

第五篇:北伐战争口号是什么

北伐战争的口号是什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北伐战争的口号是什么》的内容,具体内容:北伐战争是国共双方合作,由蒋介石领导的一次统一战争,也是国共第一次合租的标志性事件,那么呢?请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北伐战争的口号北伐战争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的一...北伐战争是国共双方合作,由蒋介石领导的一次统一战争,也是国共第一次合租的标志性事件,那么呢?请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北伐战争的口号

北伐战争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的一次全国统一战争,这次战争的口号是要坚决打倒一切不利于中国进一步前进的恶势力因子。其中恶势力因子指的不仅仅是中国内部的反抗,也有外国列强的阻碍势力。

这个口号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这个口号内容简洁,目标也非常明确清晰,使的中国民众都清楚认识到了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之所以用这个口号是因为当时中国内部的阻碍势力十分强大,几乎遍布了整个中国。所以他们要迫不及待的消灭这些阻碍势力。

口号中的阻碍中国进步的恶势力,其实主要内容在阻碍中国进步上,当时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社会矛盾之中,社会生产力处于倒退的时候,如果不铲除这些恶势力,中国在列强的瓜分下只能步步忍让,所以,一切阻碍中国发展的势力才是迫切需要铲除的。

而不顾一切则是说明当时国共双方的决心,为了这个决定,他们建立也一所军校,为这次战争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并且在北伐战争期间,国共

双方握手言和,停止内战,将矛头一致对外,这也是他们决心的一种体现。

虽然说北伐战争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但是这个口号已经深入人心,使得中华民族深深的了解了这些恶势力的顽固,以及坚定了一定要消灭他们的决心,为以后的中国统一战争开创了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北伐战争简介

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领导的一场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反帝反封建。那么北伐战争简介是什么样的呢?

北伐战争的另一个名称是“第一次大革命”,战争持续时间是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从北伐战争简介可以看出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在共产党的参与和帮助下召开了会议,将三民主义的含义重新确立,这也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之后更是创办了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做足了准备。

而北伐战争真正开始却是在一九二六年。这一年,共产党率先提出了要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主张,国民党表示支持。同年五月,国民革命军开始组织先头部队以湖南为切入点打响了北伐战争。

同年七月,广东国民政府方面发布《北伐宣言》,之后出兵十万,分为三路,开始北伐。之后共产党更是号召全国人民响应北伐,为北伐战争造势。可以说北伐军势如破竹,不到半年时间就讲吴佩孚和孙传芳等军阀势力消灭殆尽。也达到了反帝反封建的目的。

从北伐战争简介可以看出,虽说北伐战争的开始时间是一九二四年,但是在一九二四到一九二六年这两年期间,根本没有发生战斗,国共双方都是在为北伐战争做准备,包括黄埔军校也是为了北伐战争而成立。真正的北伐战争是一九二六年打响的。不过不管怎么样,北伐战争也取得了不错的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军阀统治阶级。

北伐战争的意义

北伐战争的意义总的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沉重打击了军阀势力。北伐战争的目的就是反抗军阀势力的统治,而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北伐战争就重创了军阀,粉碎了军阀的统治地诶日,也奠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北伐战争的第二个意义就是加深了革命认识。北伐战争虽然胜利了,但是共产党却陷入了被国民党抛弃、屠杀的境地,也是这样的处境使得共产党深刻的认识到了革命的重要性,开始创建属于自己的政权。

北伐战争的意义还在于保证了国家的独立和祖国的统一。如果没有北伐战争,全国的政治将无法统一。再加上在日本侵华过程中军阀各自作战的表现也说明了如果没有北伐战争,单靠军阀的力量,中国能否在日军的侵袭中坚持八年之久都很难说,所以说北伐战争的意义非常大。另外,因为北伐战争是国共双方合作的战争,在战争期间,很多事迹都表明了两党合作是互赢的局面,警醒后世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北伐战争的意义,可以说通过北伐战争意义的分析,可以看出北伐战争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北伐战争,当时的中国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内患,甚至是国家的分裂。猜你感兴趣:

《北伐战争》教学反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