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新形势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问题与研究(模版)
编辑:紫竹清香 识别码:16-896772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3 00:03:15 来源:网络

第一篇:新形势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问题与研究(模版)

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中文摘要:本文在阐述高校学生管理内涵的基础上,透析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分析了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并思考了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高校管理工作的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管理;问题高校学生管理定义

高校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为了实现高等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法令,科学地、有计划地组织、指挥、协调学校内部的各种因素——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并对其进行预测、计划、实施、反馈、监督等的一门管理科学。当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1 面对新的教育改革,出现新的问题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也进行了深刻地变革,比如对学费体制进行改革、办学体制进行调整、就业体制进行创新等等,这一系列的调整实现了新形势对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但是,大幅度的教育变革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教育质量跟不上体制的变革、学分制与班集体管理等等。

2.2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发展出现的新问题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也出现了新的问题。社会环境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紧张感加剧、日常生活单

一、人际关系复杂化、心理脆弱、惧怕挫折、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情绪不稳定等等,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断加剧,并成为影响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罪魁祸首。新形势对大学生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3.1 大学生管理科学化

当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一定要遵循着客观性的规律,严格按照科学化管理的进程来进行。主要的原因在于:第一,其管理的对象是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理性的思维方式和高水平的科学思想。第二,教育管理的关键在于以理服人,而这里的“理”就体现在科学性上。第三,科学化的工作能够提高办事效率。

大学生管理科学化具体要遵循导向性、普遍性、针对性、预防性等原则,导向性就是要在工作中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政治观和思想观,是工作地开展有坚实地理论基础。普遍性就是要求工作的开展要兼顾大部分学生,以普遍情况为主,同时还要考虑到特殊情况的学生,以避免学生问题的突发性事件。针对性就是指要依据具体的实际情况,以务实为主,把问题的解决落到实处。预防性原则就是学生管理要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3.2 大学生管理民主化

大学生管理要体现管理双向性,不断增加与学生的交流,逐渐把过去那种强制管理和单项管理淡化,实现大学生管理的民主化。首先要求我们要树立尊重学生的理念,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现状,认真听取关于学生管理的建议,并把这些建议作为今后工作进行和开展的依据。其次就是增加工作管理的透明化,特别是有关学生的各项利益等等,并及时征得

学生对工作管理的反馈建议。最后就是将民主化实施的结果集中起来,不能只讲民主,不讲集中,只讲集中,不讲实施。

3.3 大学生管理规范化

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尤其内在的必然规律,有规律必然就有其规范化的要求。平日里的学生教育管理我们讲求创新、讲求与时俱进。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更多地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日常管理和教育中的工作。而大学生管理的规范化就是要求我们把那些不断重复的工作长期坚持下来,减少不规范化和随意性,逐渐增加计划性和控制性,把大学生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执行作为基础工作来进行。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工作的创新

4.1 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创新

(1)创设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当下校园管理要求安全、稳定,对学生的管理比较严格,导致把学生的行为限制的比较死。学生在这样一个条条框框的环境中生活学习,缺乏创新理念的灌输,个性也得不到施展,这与当下注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自主行为,创设更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宽松环境。

(2)崇尚“以法治校”的理念。一方面要加大对大学生的普法教育,树立法治理念,教会大学如何运用法律的途径来维护和争取自己的权益。特别是当下大学生多来自于不同的地域,风俗习惯间的不同极易引起摩擦,出现打斗等现象。如果学生法律意识浅薄,很可能会将事态扩大酿成校园悲剧。另一方面,学校一定不能姑息养奸,一旦发生类似事件,一定要以法律的手段予以裁决。

4.2学生管理体制的创新

管理体制的创新能够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顺畅,大学生组织是一个按照一定规章和程序组建的具有共同目标及任务的群体组织。实现对各组织间管理体制的创新,能够提高大学生组织觉悟,规范大学生的组织行为,对大学生的行为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当前,大学生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学生学分制、选课制开始实行,原有的固定班组织逐渐被土崩瓦解,学生的管理工作开始呈现分散教育管理的态势,这样就急需我们找出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与之相匹配。我们不妨可以选择以学生宿舍为个体,以楼层为载体来组建新的“班级”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同时,还应该注意对新“班级”文化的组建工作,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提高宿舍间的交流,为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团结的环境。

4.3 学生管理方式的创新

(1)为学生的学习配置指导老师。学生踏进学校学生的首要目的在于学习,学生管理的关键也在于此,不能舍本逐末。为学配置学习指导老师,目的在于使学生跟上学习的进度,掌握学习的方法,解惑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为学生的生活配置指导老师。当下的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较多。在踏进校门之前,大多娇生惯养习惯了,其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差,心理承受能力更是一般。配置生指导老师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其自理能力,使他们合理地斟酌和安排自己的生活。并且在日常的指导工作中,还极易培养他们形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徐兵.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2_(12):37-38.[2] 李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2_(6):48-49.

第二篇: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问题研究

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问题研究

中共乌审旗委组织部

从202_年开始,乌审旗共选聘了106名大学生到农村牧区,这些“80后”的“天之骄子”走出校门又进农门,如何培养和管理好这个群体,为“大学生村官计划”提供长期性、连贯性的支持和保障,成为各级党组织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现状及问题

目前,乌审旗有在岗大学生村干部106名,其中自治区选派10名,乌审旗组织部门招聘30名,全部聘任为嘎查村支书或主任助理;人事部门招聘嘎查村级大学生工作人员66名,实现了大学生村干部嘎查村全覆盖。在202_年嘎查村“两委”换届中,共有26名大学生“村官”被选举为嘎查村“两委”成员,其中1名被推选为嘎查村党支部书记。整体上看,大学生“村官”制度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提升了大学生处理基层事务的能力,优化了村干部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队伍的不断扩大,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基层对大学生村官的评价褒贬不

存在。三是工作作风不正。一些大学生村官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经常会对农牧民封闭的思维方式、较低的认知能力或不文明的言行举止不理解,显出高人一等的神情,然而这却是农牧区工作的大忌,是群众最不能接受的,导致和村民们的关系僵化。

㈡管理问题。一是对大学生村官工作重视不够。个别苏木镇、嘎查村的领导对“村官”工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存在管理不够严格,生活不够关心,食宿问题解决不到位、工作方法不帮传等问题。二是在工作安排上存在苏木镇优先的情况。当前,苏木镇的工作量普遍较大,大学生村官分配下来后,苏木镇上以轮训或中心工作需要的名义把一些大学生安排在苏木镇一级打杂,干的是打印文件,填表格、上报数据等工作,违背了大学生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服务的本意。三是对大学生村官缺乏有效管理。虽然出台有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办法,但个别苏木镇管理和考核机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个别大学生村官长期不在基层,不能进入角色,难以有效管理。一些大学生村官也反映基层没有把他们当作正式干部对待,对他们懒得问、不愿管,放任自流。

㈢机制问题。一是身份不清。目前大学生村官如果是

锻炼等方式,及时宣传大学生村官管理有关政策及工作经验,积极为他们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

㈡建立实践锻炼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有作为”。一是发挥政策宣传作用。督促大学生采取创办墙报、入户座谈和组织召开会议等方式,做好党的最新精神及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宣传,使党的惠农政策家喻户晓。二是发挥村务管理作用。督促大学生村官围绕村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抓好矛盾纠纷调解、惠农政策落实、村级组织建设等村务管理工作。三是发挥科技服务作用。将大学生村官列为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通过“教、学、帮、带”等形式,积极开展农牧业科技服务。

㈢建立激励关怀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能安心”。一是落实相关待遇。建立大学生村官旗、镇、村三级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工资待遇,按月足额发放大学生村官的工资,为大学生村官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二是做好管理服务。健全大学生村官管理制度,形成“旗委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管理、苏木镇党委具体管理、嘎查村党组织直接管理”三级联动机制,在选拔和培养到村任职的同时,多关心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同时借助媒体加强正

第三篇:新形势下企业团员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企业团员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电网运检分公司 施远成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负担不断加强,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下,企业共青团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电网企业来说,企业团员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成为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主动调整工作思路,把握好广大青年鲜明的时代特点,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努力构建共青团工作新机制,才能使共青团真正成为国企改革发展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才能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

团员

教育

管理

创新

一、新形势下企业团组织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将给企业注入活力。同时也将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团组织开展活动面临困难。

1、是我公司工点分散,点多线长面广,开展活动集中人员困难;

2、是单位实施生产经营经济考核制,自主性增强,基层团组织开展活动经费筹集难;

3、是分配实行工效挂钩,青工利益将因参加活动而受影响。

(二)团干队伍建设面临挑战。企业实行机构改革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后,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专职团干的数量减少。

(三)团组织设置不适应。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使基层团组织的团青人数逐年在下降,合同工、人事代理合同工等的使用,团组织关系的归属问题等,都给团组织建设提出新课题。

(四)优化团的外部环境难度加大。

1、是团的工作时间、活动时间如何保证的问题;

2、是团的活动经费靠行政拨款能否坚持;

3、是团组织参与企业管理,发挥作用的途径问题;

4、是现行团的一系列政策如何得以落实、新的政策如何制订出台的问题。

(五)代表与维护青年利益任务更加艰巨。企业改制是为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开拓市场,发展生产力。但也难免会出现与青年利益相饽的情况,都需要团组织去研究、协调、解决。

二、创新企业共青团工作机制的几点思考

(一)组织建设集团化。要改变共青团工作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不断增强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力,就必须改变现行的青年工作的单一组织形式,根据生产布局的调整和团员青年的分布状况进行纵向延伸,横向拓展,最终形成青年工作的“集团式”组织网络体系。一是要改变过去仅仅依靠团组织自身力量去团结带领青年的现状,转向以共青团为核心,以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各种青年社团组织为桥梁的青年工作体系,成立各级青年科技协会、青年企业管理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岗位能手协会、青年文学社等社团组织,进一步团结、吸引、凝聚各类青年人才,延伸团的手臂,扩大团的影响。二是要大力加强团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加大经济、法律、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在团干部培训中的比重,把团干部培养成信念坚定、思想解放、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落实基层兼职团支部书记职务津贴等各种政治、生活待遇,调动兼职团干部做好共青团工作的积极性。

(二)思想教育系统化。青年职工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企业团组织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必须充分考虑青年的一般特点和企业的现实需要,使团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好地适应企业对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多方面需求。一是坚持搞好系统性的思想教育,做到长期效应与短期作用的统一。一方面要注重思想教育的长期效应,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青年,用无私奉献精神感召青年,用先进典型影响青年,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筑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要联系企业改革发展和青年的思想实际,结合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把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全过程中,贯穿于改革的始终,着力疏导情绪,化解矛盾,教育引导青年成为企业改革顺利推进的生力军。二是坚持搞好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式与内容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通过形式来表现。要开展好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必须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设计、推出青年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用新颖独特的教育形式推动思想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要充分发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业余团校的作用,广泛采用报告会、演讲、知识竞赛、集中培训、读书等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活动。要高度重视青年典型在青年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在深入挖掘、精心培养、广泛宣传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青年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

(三)实践建功效益化。市场经济要求企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科学管理,在分配上实施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客观上缩小了企业共青团工作的空间。这就要求团组织必须转变活动的方式方法,减少突击型、集中型、轰动型的“大”活动,树立效益观念,注重活动内涵,重视投入产出,面向基层,立足岗位,使团的实践建功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同频共振。一要积极参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共青团工作要把培养青年人才作为重点,帮助青年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增强学习新知识、了解新科技、掌握新技能的紧迫感和主动性。要立足岗位,大兴岗位练兵、岗位成才的热潮,通过举办岗位技术培训、推广先进操作法、开展读书求知等活动,培养大批既能胜任本职工作,又能很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新型青年岗位能手、技术标兵。要处理好培养基础性人才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关系,建立青年人才评价鉴定机制、青年人才资源储备机制和举荐青年人才的党团衔接机制,使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二要大力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面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团组织要大力实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带领青年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不断加大共青团工作的科技含量,坚持开展青年“QC”小组等群众性的科技活动,提高企业青工的整体科技素质。三要丰富企业青年文化。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层次折射,它的核心是培养一个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企业凝聚力的企业精神。企业团组织要广泛开展青年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不断增强青年职工的文化品质,教育青工爱岗敬业,全面培养青年职工的健康心理和高尚的人格素质,为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服务青年多元化。为青年服务在团的建设乃至团的全部工作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的重要体现,是团的建设之本,活力之源。只有竭诚为青年服务,团组织才能更广泛地联系青年,吸引青年,最大限度地团结青年,影响青年。首先,要掌握青年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的需求不仅更加多样化,而且明显地实际化。各级团干部要经常地深入青年,了解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实际需求。在改革政策出台前、实施中,广泛收集青年的意见,了解青年的愿望,把握青年的需求,及时通过各种途径向有关领导、部门进行反馈,使政策的制订、实施更具合理性、科学性。其次,要拓展服务内容。青年需求的时代性、层次性和多样性,要求团组织适应青年需求的不断变化,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为青年的学习、生活、参与、维权等方面提供切实的服务。要围绕日渐兴起的青年参与问题,通过组织青年职工代表、团组织负责人参加职代会,积极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要围绕日益突出的青年权益维护问题,发挥团组织代表维护青年利益的职能,切实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结语

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企业都在寻找自己的竞争优势,其中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对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营造以人为本、创新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为战略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平台。

202_年6月21日

第四篇:新形势下护理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赣州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护理学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新形势下护理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护理专业的飞速发展, 在医院改革的形势下,护理管理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取得优良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棘手的问题。护理管理如何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医院改革的新形势,对新时期的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护理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是导致护理管理水平不高,影响护理学科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医学模式转变中面临的问题是重要原因,护理管理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管理方法落后等造成了护理管理工作的不足。我们应改革护理管理体制,以适应医学模式转变;注重群体素质培养,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潜在能力,重视教育,培养高层次的护理管理人才;不断总结和改进管理工作方法,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等措施,从而不断推进护理管理工作新的发展。

关键词:护理管理;问题;对策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ursing in hospitals under the situation of the reform of nursing management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But with achieving good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 they also produced a number of difficult problems.How to adapt to the medical model of nursing management changes in new situation of reform of hospital, and nursing management of a severe challenge in the new period.At present,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some of the problems faced, is leading to nursing management level is not high,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of the main reasons.Problems in the medical model trans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reason,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are management worker keep pace with the needs of the times, management methods behind creating nursing management deficiencies.We should reform the care management system, to adapt to the medical model change;group-oriented quality and potential ability of nursing staff at all levels to play,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culture nursing management of high-level talents;Constantly sum up and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methods, measures such a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management, so as to continuously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nursing management.Keywords: nursing management; problem; countermeasure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卫生事业的组织、管 1

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适应新的形势都在进行变革。护理专业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改革的形势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护理管理工作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护理管理工作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积极思考和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医院护理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管理工作有个质的飞跃,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而推动护理管理工作不断发展和进步。

一、护理管理问题与分析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深刻的发展,护理管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方法改进,管理人员的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护理管理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还有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护理管理在医学模式转变中的困境

在生物医学模式影响下,传统的护理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更多的是以疾病理论和护理人员的活动为出发点,较少考虑服务对象的社会和心理需要。而新的医学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服务模式,已从单纯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发展。[1]这就对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转变以往护理管理的观念和行动方式。

从护理管理的历史看,与80年代相比,护理管理已有了质的飞跃,改变了过去单

一、强硬的管理体制,随着功能制护理逐步向整体护理的过渡,管理手段日益先进,管理指标体系不断完善,在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的基础上,使护理管理已由零散走向系统,从经验型的单纯技术管理向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全面管理发展,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分析研究其理论和方法体系,本质上仍是管理学初创时期的“泰罗制”方法体系在起主导作用,这种方法体系重视工作程序、技术管理和人员训练,只把员工看为是自私自利的,并只是为企业产生利润的劳动工具,而忽视被管理者。[2]由此导致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管理层次定位不高,管理的非人性化严重,这是当前护理管理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见,以功能制护理为基础的护理管理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需要,因此,为了能够为护理管理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必须通过改革以适应发展的需求。

1.2护理管理工作者的整体水平跟不上护理管理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护理领域的演变和服务功能的扩展,护理者被赋予多元化的角色,对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标准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格素质和较全面的知识结构。[3]一方面,医院改革后,特别注重医疗效率指标的优化,如病床周转次数的增多,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减少,收治患者逐年增加,这无疑带来了护理工作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医院管理体制的改变,其中心是服务思想的转变,护理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由此,护理工作的服务内涵发生了改变,护理工作不仅是打针发药,更多的是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与疾病相关知识的传播等。

这种对护理工作者地要求反映到护理管理者上来,就是要求护理管理者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对护理新情况做出适应调整,特别是要主动的转变思路和观念,只有自己本身水平的提高和进步,才会对护理工作有更好的把握。

但目前护理管理者由于教育层次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整体全方位的护理管理工作能力和创造性工作能力欠缺,难以担当多元化角色功能和为病人提供系统的、身心的整体护理。虽然不少人晋升了中、高级职称,但多数未受过系统的高等护理专业教育,其学历、文化知识、专业水平与职称不相称。

此外,由于医院加快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和开发,造成许多技师岗位人员紧缺。医院在医学院校还不能输送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的情况下,为了降低用人成本,解决用人急需,使得很多护理人员被转移到非护理专业技术岗位,造成了医院护理人员总数逐年增加,但在护理岗位的人员相对不足。卫生部规定医生与护士之比为1∶ 2 ,而实际并非如此,大多数的医院还远远未达到这一比例。[4] 由此可见,目前的护理管理者由于自身的原因,尚不能全面适应新医学模式下的护理工作。急需进行护理管理者能力的加强与提升。

1.3护理管理方法落后

我国开展护理管理理论研究的历史不长,较系统的护理管理教育是随护理高等教育的恢复而开始的。在新的医学模式的影响下,人们对传统价值观产生疑问或否定,导致原有的管理方法失灵。在新形势下,为保证护理工作的运行,在护理管理中也采用了经济管理,并采取强化规章制度等方法加强管理控制。从实际情况看, 这些方法对加强管理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管理内容过多、过细,过分强调形式统一,授权不充分,相互协调差等问题,还不能有效地解决护理管理所遇到的深层次问题。根据有关调查,造成护理人员大量流失的诸多原因中,不被重视

和理解是一个重要原因。[5]因此,护理管理方法改革的着眼点,不应局限于具体管理方法的指标的小圈子,在考虑管理对策时应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研究如何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也符合现代管理理论的方向。

在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方法和标准上,还基本上停留在功能制护理和责任制护理水平,医院内外的质量考评,仍以医嘱是否按时准确执行,分级护理是否落实有效等为主,缺乏比较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这样,使广大护理人员感到整体护理与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护理没有大的区别,甚至认为整体护理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东西,一阵子就会过去,这种思想严重制约了护理管理工作的发展。[ 6 ]

在监督方面,由于护理管理工作面宽,事情繁杂,所以对护理管理质量监控的指标宽泛,标准过分细化,管理起来巨细难分,失去重点,被检查者疲于应对,往往在一些非质量因素上下功夫。如注重体温单点圆线直、清洁整齐,而忽视实测率和准确率。突出细节,忽视原则;突出表面,忽视内涵;突出终端质量,忽视环节质量。导致管理不重视质量,而只重视数量。

二、促进护理管理良好发展的对策

从以上原因和分析来看,要促进护理管理的良好发展,要改革护理管理体制,注重提高护理管理者的培养和提高,并且同时,不断改进管理方法等措施,这样,才会在新的形势下搭理促进护理管理工作适应时代的需要。

2.1改革护理管理体制,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首先,要认真研究医学模式转变对护理工作的影响,从护理管理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不断实施和推进整体护理方法,采用标准化管理,强化控制手段,将护理程序理论引入整体护理管理;运用以护理管理预防和诊断为核心,以护理管理程序为框架的工作方法,增强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不合理的护理管理体制,推行现代护理管理制度。护理管理的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为了一切患者。[7]因此,在组织管理上,要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要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内容,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为标准。要适时地在护理人员中分析讨论患者的要求,并制订切实的措施加以满足;要适时地检讨护理工作中的过错,及时发现和研究患者新的护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2注重群体素质培养,发挥各级护理管理人员的潜在能力

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素质,必须通过岗位再教育来调整护理队伍的知识结

构及技能水平,并根据不同职称确定其技能标准,使其在护理工作的不同层次上发挥作用。护理人才培养应使当前需要和长期需要相结合,护理学科知识更新的内容应适当增加社会科学知识(如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等)。具体规划中应采用基础训练和专科技术训练相结合,使护理人员经过不同的继续教育,其知识和能力得到扩展、加深和提高。教育的内容应遵循增新补缺的原则,不仅要以现代护理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学习重点,还应把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作为工作的起点加以实践。[8]要以道德教育为手段培养信念意识。激发护理人员“振兴护理,人人有责”的进取信念和“救死扶伤,病人至上”的道德观念,以了解需要为主导,培养价值观念,以制度约束为关键培养规范行为,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适应护理改革的新形势,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重视教育,培养高层次的护理管理人才要制定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标准,使护理管理者正确评价自己的工作,了解工作中的缺陷,保证护理管理的有效运行。管理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考虑管理问题,强调在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的基础上提高管理能力。护理管理者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管理素质,加强自身修养,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精神,了解国内外护理动态,不断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2.3提高护理管理方法水平

不断总结和改进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益在实施护理管理工作中,应重视护理管理方法,在考虑管理对策时应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要特别注意重视组织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气氛和环境;管理要注意与环境的协调,避免与医院中其他部门的管理发生冲突。护理管理过严、过细,会使护士由此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增加了护理管理中的不稳定因素;多采用正面强化的激励方法以激发和调动护士的积极性。[9]

加强理论研究,发展护理教育事业要积极探索研究护理管理理论,探索文化演进过程中更适合国情的护理理论体系,构建符合国情的管理目标体系、方法体系和评估体系,结合我国国情,采用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和在职培训,坚持护理教育终身制,使我国现有护理队伍的专业理论、学术水平、教学科研能力的整体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10]

此外,要想取得护理科研工作的高水平,获得有效益的成果,就必须具有科学思维,从基本的科研方法做起。应对较高层次的护理人员加强科研设计、文献查阅、统计学知识和学术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提高在护理工作实践中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善于吸取护理新经验、新技术。只有从基础抓起,才能使护理科研工作走出低谷,才有可能创新开拓,创造科研成果。其次,要逐步形成具有国内特色优势的研究方向,根据医院建设发展的总目标,从护理队伍的实际情况出发,瞄准国内外护理专业发展的前沿,逐步形成在国内具有特色的科研优势,形成稳定的科研方向,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曼玲.医院护理队伍现状分析与学科发展对策.[J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1996;5: 3.[2]李亚萍.谈21世纪护士素质的培养.[J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1998;46(9): 558.[3]王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医院护理管理者能力的培养.[J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1998;48(8): 496.[4]程利萍.护理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与对策[J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1995;21(5).[5]宋静波.实施整体护理中改进护士排班的做法[J ].护理管理杂志,202_ ,4

(1):57.[6]王玉环.医护人员对整体护理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2_ ,18

(1):58.[7]丁炎明.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 ].中华护理杂志,202_ ,39(1):39.[8 ]李小妹.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2_ ,35

(11):646.[9] 茅烟雨.影响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2_ ,18

(7):638.[10]胡文梅.基层医院护理部主任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做法[J].护理学杂

志,202_ ,10 :783 – 784.

第五篇: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问题研究

广宁县委组织部段维和

创新是指人们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全部领域中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既包括理论创新,也包括实践创新。从广义上讲,创新是对传统观念、理论、体制、技术进行革命性扬弃的过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阵规,不拘泥于书本,不拘泥于经验,不拘泥于已有的认识。要注重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注重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论揭示;注重对未知世界的理论探索;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拓新境界。

一、创新与教育培训工作的内在联系

1、教育培训是创新的摇篮。教育培训工作是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培训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干部队伍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武装干部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最重要途径,干部不接受教育培训或者怠慢教育培训,就丧失了接受新知识、新思维的机会。因此,教育培训工作需要用常新的眼光来看待,要不断地寻找新思想、新内容、新形式。

2、创新是教育培训工作的生命线。教育培训是为了让受教育者跟上时代的步伐,或者说让其具有比时代更先进的前瞻性,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如果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不进行创新,那么教育培训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失去了它的吸引力。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要用创新思想使得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所提升,引导他们适应经济社会全球化的趋势,实现经济和社会跨越式的发展。

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内容

在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其创新的目的,开创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局面。

1、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是我们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重要理论保证。因此,教育培训必须坚持这些理论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不允许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但是,我们要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这些理论,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理论,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活生生的实践,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和简单的说教,否则,这些理论在教育培训中也就没有说服力和生命力。实践证明,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奥秘所在。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在发扬党的教育培训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进行理论创新。要用宽广的眼界去观察和把握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趋势,观察和把握当代中国的伟大变革,形成一套符合新世纪发展要求和科学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夺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胜利。

2、运行机制创新。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建立起一套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有利于调动和发挥教育培训工作者的积极性,又充分考虑意识形态、技能水平、管理艺术和工作特点,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培训工作领导的运行机制,实现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1)工作机制创新。一是能够正确地确定工作任务,明确确定任务的主要依据,完成任务的基本途径;二是能够科学地分解任务和落实责任;三是能够依据教育培训工作的自身逻辑进行实施;四是能够积极开展实施中的组织协调和指导服务,体现高度的科学性。

(2)管理体制创新。一是能够明确教育培训工作科学管理的主要环节;二是能够掌握教育培训工作科学管理的原则;三是能够把握教育培训工作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四是能够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效果检查;五是能够严格执行党的教育培训工作纪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信息机制创新。一是能够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的要求,建立广泛的教育培训信息网络,构成贯通上下,联络各方的立体网络体系,建立科学的信息工作制度;二是能够建立有效的信息搜集管理体系,想方设法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信息处理能力,实现教育培训工作的现代化。

(4)激励约束机制创新。对教育培训工作和教育培训对象要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考核、检查和评价体系,把教育培训情况与干部的考察任用结合起来,对成效明显的应提拔任用,从而发挥有效的激励、约束作用。

3、手段方法创新。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干部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必须积极探索适应当前形势要求的工作载体和有效方法,讲究教育策略,提高教育艺术,拓宽工作空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包括在岗培训、脱产进修、远程教育在内的覆盖全社会各方面的阵地网络,实现教育工作载体的更新和手段的现代化。

一要做到传统教育与现代手段相结合。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党的教育培训工作的优良传统,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了解教育培训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又要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建立新型的教育培训工作网络体系。要重视互联网的作用,集中一定的力量,创建名牌教育培训网络,扩大覆盖面,提高实效性,增强吸引力,把互联网站真正办成教育培训工作的新阵地和远程教育的新渠道。同时,要健全网络管理体制,加强对非法和有害信息的综合处理。

二是要做到教育和引导相结合。在充分发挥教育手段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使教育培训对象明白自己该学些什么,适合学些什么,进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必须针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多样化”情况,进一步改进方法,创新手段,注意教育培训工作的层次性、多样性、针对性和艺术性,做到春风化雨,细雨润物,从而达到组织干部学习,动员干部学习,鼓舞干部、教育干部的目的。

三、实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途径

1、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突破是创业教育。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

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发挥重大的作用。”因此,干部教育培训也应包含创业教育的成分。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它对激发个人在工作领域中的创造力至关重要,干部在吸收知识、接受教育的同时,更应该树立起创业精神。我们的培训教育要从培训干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使干部树立起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干大事的思想,以便他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随机应变地进行创业活动。

要结合本地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培养干部的 创新精神入手,让干部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必要的经营管理能力,懂得与创业有关的政策法规,使其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市场调查和预测市场走向的能力,进而在今后的各种事务决策上有较强的判断力。只有具备灵活的创新精神,才能满足时代的多样化需求。应该说,在干部培训教育中注入创业教育的成分,是一个新的突破。

2、干部培训教育工作创新的重心是素质教育。干部的发展包括许多内容,而根本是他们的综合素质。什么是素质?毛泽东提出的“三好学生”,邓小平提出的“四化”干部、“四有”新人,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五个成为”(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理想、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事业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都可以看作是对干部的全面素质的要求。干部培训教育的重心应建立在提高受教育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思想道德修养和工作能力的全面提高和进步上。过去,我们有的理论研究也讲干部的素质提高,但常常把干部的自身发展与提高包含于社会发展之中,以为社会发展了,每个干部必然也会进步。因而很多时候,都自觉不自觉地将干部的素质提高,简单地归结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没有强调干部个人在素质教育中全面提高。

由于时代特点和个人素质的实际状况不同,不同时期,干部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是不同的。目前,干部的培训教育也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使干部在离开培训教育后,还有自身素质提高的空间。培训教育的一个目的就是拓宽干部自身发展的空间,最大地发挥人的作用,让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

3、干部培训教育工作创新的重要补充是自我教育。每个干部的特点、专长、爱好不同,要完全做到因材施教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弥补培训教育中遗漏的内容。自我教育说得直接一些就是自己教育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缺少哪一方面的知识,缺少哪一方面的技能。同时,干部的自我教育也要求干部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充分认识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放在历史的进程中把自己的现在与过去相比较,把现在的自己与现在的别人去比较,进而找出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与自我完善,达到自身进步的目的。

自我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自我学习。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努力工作,同时,也必须努力学习。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象我们这样的大党、大国和人口众多的民族,教育培训不可能涉及到每个角落、每个个体,每个干部要自觉地武装自己的科学理论,掌握新的知识,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提高干部自身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知识水平和工作水平。许多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会觉得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怎么办?出路就在于自承认自己的不足,老老实实学习,增长自身的新本领。

4、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落脚点是社会实践。一般来说,大多数干部都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基层的工作经验、实际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培训工作不应轻视这几方面的内容,相反还要予以重视。要定期组织教育培训对象到基层去参观学习,请经验丰富的乡镇领导干部和村支书、主任给他们介绍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让基层工作者都成为他们的老师,充实教育培训对象的基层知识。有条件的地方还应该为他们提供参与基层工作的机会,通过挂职和建立联系点等方式,让他们参与管理与操作。要把教育培训与实践工作结合起来,每个教育培训对象要结合各自的岗位实际,确定一个研究课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在实践中、比较中、思考中、问题中逐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要处理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两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创新与求实的关系。应要看到,创新与求实是一致的,求真务实不等于不要创新,而是要防止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形式主义态度。创新本身就要求在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有质的跃进,要求形式更多样,内容更充足,意义更深刻。因而,我们在干部教育培训创新工作中要用求实的态度来把好创新的质量关。

二是处理好创新与原则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看待创新与原则的辨证统一,创新绝不能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教育培训工作中会遇到众多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特点,一方面,我们要与时俱进,更新我们的思想观念去研究新问题,适应新情况,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用党和国家的原则来规范好我们创新的方向。

新形势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问题与研究(模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