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自主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奖
编辑:心上花开 识别码:16-883300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23 10:42:46 来源:网络

第一篇:自主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奖

附件1:

诸城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成果申报表

单位(全称):龙都街道吕标初中学段:初中

2.参评主体属集体的填写“某校某教研组”等或前5名成员,参评主体属个人的须填写真实姓名。

自创初中数学课堂

问题提出: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研究和课程改革已成了广大教师关注的话题。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完成好教育教学任务呢?

刚进入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是陌生的,对一切都很好奇,他们对学习很热情,但是在学习方面很多东西还不懂,所以要保护好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喜欢上数学课,首先就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学习数学,所以在初中低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其次就是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再次就是培养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能完整表达的习惯,还有就是培养学生反思(即用心听,擅于想,敢于讲,勤反思)的习惯。解决问题所采取的策略措施(方法)

用心听

数学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自己看书就能解决问题,课内45分钟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学生专心听讲主动探索知识的条件,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开始在训练学生会听的能力时,我做了如下练习,听算,即教师口述题目,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其次教师口述题目,学生写出已知条件和所述问题,以便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和敏捷性。做好这些活动之后,在数学课堂上为使学生会听、乐听、能听,我在平时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的:

1、要用“心”、用“脑”去听课,要进入角色去听课,这样才不会受到外界的任何干扰,思想才不会开小差。要听出老师上的新知识,复习的旧知识,要注意易错之处和老师上课的重点、难点,听出老师的解题方法、技巧,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同学回答的问题。

2、边听边想,想到预习时存在的问题和不懂之处,想一想老师的解题方法与自己的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看到什么知识点就要想到有关的性质、定理、公式等,要紧跟老师的思维一起运转。

3、学会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不仅要让学生肯听老师讲的内容,更要让学生会听同学的发言,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并加以思考,从而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为此,我要求学生在听同学发言时要做到三点: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自己收集他人发言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比如,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上课的开始我要求学生坐姿要直,对坐姿直的同学进行表扬,七年级的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都做的很直。然后对教学中认真倾听的学生,进行鼓励,让没有认真倾听和认真倾听的孩子都起来重复同学的发言,这样有比较后,孩子们就知道只有认真倾听才能把问题回答好,才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教学语言要丰富,要儿童化,要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擅于想

学生碰到问题往往是不会想或想不清楚,因此,我要求学生要肯想,学生要会想概念的含义和范围,会想定律、法则的由来,基本的思想方法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主要训练学生通过质疑达到想的目的。我常采用以下这些方法,引导学生存疑、生疑、质疑,从而产生大胆的想法。

1.设问式引疑。就是教师在知识的关键处或需要加深认识的地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如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认识后的练习课中,我做出横截的手势设问:

把一个长(正)方体横截一刀后,它的面与原来比,有什么变化吗?如果截两刀呢?这里有没有规律可找?引导学生从满足再次产生疑问。然后使学生得出每截一刀,增加两个面的规律。设问式引疑,能激发学生观察思索,寻求新的发现。

2.自学式引疑。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上的例题,找出自己看不懂的地方,想不出的原因,激发学生形成渴求新知识的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学习求商的近似值的时候,学生通过看书上例8后,看不懂的是例7与原来求积的近似值都求出原题的商或积,再根据四舍五入法来取舍,而例8却做到题目的一半,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自学后有存疑、生疑,就会迫切需要释疑,从而就会积极投入到下阶段的进一步学习中去了。

3.悬念式引疑。就是教师在知识的重点处设置悬念,让学生存疑、生疑,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如在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在学习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复习引入时学生已发现看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是不能光看个位上的数字的,因为个位上是0~9的都有可能被3整除的,那么该怎么看呢?这时学生已经存疑。然后我就设置悬念,让学生任意出一个数,不管是几位数,老师都能一下子看出能否被3整除。于是学生出数,我答,并再验证,这时学生的悬念更加深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到底是什么呢?迫切需要解疑。于是整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得扎实,又学得活泼。

4.图解式引疑。就是通过直观图解式线段图来引出学生的疑惑、疑异,从而形成从几方面来开展思维,深刻理解概念,正确解答题目,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时,我先出示了4幅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让学生找出哪些是能围成这个长方体的。复习了长方体面的特征及长、宽、高的关系,然后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展开图的面积与长方体表面各有什么关系及怎样运用长宽高的关系来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从而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的一般公式。图解式引疑还能引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出疑异。如有的学生就是根据图解,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求表面积的公式:底面周长×高+2个底面积。

5.演示式引疑。就是通过学生动手或老师实物演示引导学生产生疑惑与疑异,从而来理解概念,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实物,动手拼接,让学生得出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可以拼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然后再通过演示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一个三角形与拼成后图形的关系,产生疑惑,从而积极思维,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s=ah÷2。这时有个学生又提出疑异,还可以这样来推导:把一个三角形沿两腰中点的连线剪开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三角形的底,高是原三角形的一半,所以这个三角形的面积=a×(h÷2)也和前面推导的公式一样。

在学习中形成“疑”后,才会想到下一步怎么做?只有这样多思,多想,学生的思维拓宽了,想的渠道多了,通过问老师,问同学,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才会高。敢于讲

数学语言是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也是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从而影响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语言中一字之差、符号的一笔不同,其意义就相差甚远,比如“除”与“除以”、“+”与“—”等等。在表述定理、公式和法则时,我要求学生作出完整的叙述,不能默许学生随意增减,并要善于引导学生推敲语言中的关键词句,使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慨括努力进一步得到发展。例如叙述“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时不能漏掉其中的“同一底上”四个字,否则,就有可能变成平行四边形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采用以下方法来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讲”的习惯:

1、训练学生大胆发言。对于讲得好的,给予恰当的肯定和表扬,树立榜样,即使对于讲

得不准确或有明显错误的同学,也不轻易批评和指责,以免挫伤其积极性和自尊心,而是耐心启发,循循善诱;

2、训练学生敢讲思路。课上,我们尽量给学生提供“讲”的的机会,促使他们大胆表现自己,敢于讲出自己的想法来。

勤反思

1、在课堂上进行题后反思方法的指导

从一开始,我就加强题后反思习惯的培养,课上结合习题给以指导,给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并对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提高题后反思的能力和自觉性。逐渐地,学生做完题后能够会反思了,也有了些主动性。

2.引导学生对自己错题的反思

利用作业订正,引导学生分析自己这道题解错或解不出的原因并以文字形式写在错题旁边,促进加强反思。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3、引导学生进行章后反思

在学生有了题后反思的初步能力后,我要求学生对学过的一章进行章后小结。可能是体验到了题后反思的好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除了个别同学抄书外,70%的同学写出别具特色的小结。

4、提高学生对反思的认识

解题后反思好处有四;

1、可让做过的题变得简单;

2、能避免错误;

3、可以巩固所学过的解题方法和概念;

4、能反思出多种解法。

反思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与思的结合,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两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正如人体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有”;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5、使反思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

6、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

习惯的培养更多地要靠潜教育。我在课上经常有针对性地、有意识地对有些题进行反思,为了引起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曾设计了这样一节课。

一天上课时,我故意说:“这道题老师没有解出来。”刚说完,同学用惊愕的眼光看着我,就连平时成绩较差的同学也好奇地看着我,此时,我看到学生的目光专注,便问:“哪个同学做出这道题了?”刷地举起了五六只手,同学都看着四周,想知道有谁举手了,我发现举手的同学脸上带着自豪,“谁愿意到讲台上讲一讲?”会做题的同学争先恐后,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同学在讲题时我注意到就连平时觉得像这样的难题与自己无关的同学也认真地听着。

题讲完后,我问:“你们认为老师为什么没有做出这道题?”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师,您肯定没有认真思考?”“老师您动手演算了吗?”“老师我做这道题时,算了很长时间了,您是不是嫌麻烦就没做?”“老师,前面有个类型题,您反思了吗?”;于是我连连点头,说道:“看来这些不好的习惯真是学习的大敌呀!”。听我这么一说,同学们都笑了,我也笑了。因为我并没有给学生归纳什么解题常见毛病,可学生自己都明白了,而且,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不仅能够对题本身进行反思,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

取得的成效

通过半年的训练,学生倾听能力得到加强,课堂上坐得直,快速跟上老师的思路。课堂上敢想、敢说,有的同学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后,讲实数,马上说出实数的运算也符合。在学生自我期末小结中有一半的同学提到了解题反思的重要性,也慢慢地体会到了反思的乐趣。

娄浩:对数学慢慢地有了独立思考和独立的想法,可以为做出一道题高兴好长时间。王秀娟:许多问题都喜欢自己解决,自己完成,有些题做出会很高兴,学会了举一反三,以前总懒于思考,不愿总结,订正试卷也应付,现在总是自己订正好后在对答案,相信自己 王仕彦: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找老师解决,解题思路比以前清晰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引领下的数学教学与我们小时候的数学教学大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研究、尝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敢于尝试,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使学生学习知识,不断成长的圣地。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篇: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责疑激趣,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责疑激趣,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有益于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教学导入,浅谈几点本人的认知如下:

一、课堂导入的功能

导入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导入是教师远景规划新课题时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它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引起学生的注意,形成课始的标志;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

(3)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4)为学习新知识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

二、具体的导入例子

1、生活实际事例导入

《新课标》强调,“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使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理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在一个充满探索的情景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到生活中需要这方面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

际问题。教材中学习素材的呈现,力求体现“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

事例导入是选取与所受内容有关的生活实例或某种经历,通过对其分析,引申,演绎归纳出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强调了实践性,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之功效.同时让学生感觉到现实世界中处处充满数学.这种导入类型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尤其对于抽象概念的讲解,采用这种方法更显得优越.

对数概念的导入

铃声刚落,一位教师面带微笑这样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国政府在1980年提出要使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因此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⒎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增长率是怎样算出来的吗?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本节课我就来和大家共同讨论这个问题.

通过这样实例导入很容易牵动学生思维,在他们不会解又急于解决的心理之间制造一种悬念,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数学史实导入

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与数学史有关,因此,在讲这些知识时,首先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的数学史实,往往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甚至可给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榜样”,增强探究精神和数学学习的毅力,而且数学历史故事中都包含有某种数学思想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观念会有好处。

3、根据“活动的数学观”进行设计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与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里亚尔都提倡,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教活动的数学,设计直观、有启发性和趣味

性的外显性实验活动来导入, 不仅有助于学生头脑中建立动作表象, 形成感知动作思维, 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而且能促进学生运用表象激发思维, 进而促进学生建立符号表象, 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能被绝大多数学生所接受。这种通过演示进行观察或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来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或发现数学结论的导入方法, 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3、游戏导入

游戏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的协调能力。数学教学中如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游戏引人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在教坐标时, 可以设计一个玩坐标的游戏:用两根绳子构成坐标, 让一个同学做原点, 学生对应坐标、象限、直线y = x 等都可以体现。原点可以变动, 坐标也就随着变化。这一游戏活动简便易行,数学内涵丰富。

4、实验导入

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实践和认识螺旋上升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证明一个解释或推翻另一个解释。”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去发现规律,主动认识。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印象会更深,掌握知识会更牢。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让学生从多种不同的感觉渠道同时往大脑输送相关的信息,有利于对相应的数学理论的认知和掌握。

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时,可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在实践中总结出内角和等于180度的结论,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这种引入新课的好处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克服懒惰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诱发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根据“建构的学习观”进行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 学习如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 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 不仅使得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而且便于保持获取的知识, 并能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所以,教师应尽量创设好的教学情境。

6、问题导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课堂教学中,适当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疑虑困惑,积极思考。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也认为, 在学习时, 教师最好不要把教学内容直接告诉学生, 而是向他们提供问题情境, 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有所发现。

例如,初中几何关于切线性质的教学可以这样导入:教师先拿出一个圆纸片说:“这是一个圆,当中去掉一个同心圆。”一边说一边用手一捅,捅去中间的一个(事先做好的)同心圆,然后问学生:“这个圆环面积多大?”教师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细棒放在圆环内,使它恰好既是外圆的弦,又是内圆的切线。再把细棒从中间折断,以其中一段为半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并对学生说“圆环面积与右边这个圆的面积恰好相等。你们相信吗?为什么?”

从而激起学生研究切线性质、探求问题答案的强烈兴趣。这是教师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来导入。又如,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教材的一个难点,在引进新课时,可先提问:“具有什么特征的方程可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在学生的多种回答

中,教师可提炼出正确答案,从而顺利导人新课。再如, 由旁敲侧击地问:“做一锅汤, 要知道汤的味道好不好, 怎么办呢?”来引入用样本估计总体也是很好的设计。

7、设疑导入法

设疑导入法即所谓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是教师通过设疑布置“问题陷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知不觉掉进“陷阱”,使他们的解答自相矛盾,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引出新课主题的方法。

注意事项:一是巧妙设疑。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从新的角度巧妙设问。此外,所设的疑点要有一定的难度,要能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营造一种 “心求通而未得通,口欲言而不能言”的情境。二是以疑激思,善问善导。设疑质疑还只是设疑导入法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尽快活跃起来。

8、审题导入法

审题导入法是指新课开始时,教师先板书课题或标题,然后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完成导入的方法。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又突出中心或主题,可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求,因此也是其他学科常用的导入方法。

注意事项:此法运用的关键在于针对教材,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问题,必须精心设计,认真组织。此外还要善于引导,让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思考。

9、类比导入

g·波利亚说:“类比是提出新问题和获得新发现取之不竭的泉源。”类比导入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如果已知的数学对象比较熟悉, 新的数学对象通过与已知的数学对象类比,那么引入就比较自然。物理学家开普勒曾经说过:“我们珍视类比胜于任何东西,它是我最可信赖的老师,它能提示自然界的秘密,在几何中,它们是最不容忽视的”。

由于初中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前后知识衔接紧密,所以由类比导入新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例如,分式与分数在表达形式、基本性质、运算法则等方面都非常相似, 如果在教学分式时, 引导学生将分式与分数进行类比, 则关于分式的教学将会更加自然顺利。又如,讲解不等式的解法时可用方程的解法类比,这样既能使学生抓住共同点,又能使学生认清不同点。采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是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重要手段。教师施展自己的才能挖掘教材中可作类比的内容来导入新课,必然会使学生从中学到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去猜测和发现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尝到由此带来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导入技能应注意时间合理、目的明确、富有启发性等问题。教师善“导”,学生方能“入”。导入设计远远不止以上几种,但无论哪种导入都要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数学实际,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灵活运用。另外,预设的导入方案要通过教学实践得到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整,提高实际效果。

第三篇:初中数学课堂小结

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固然重要,设计得巧妙,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那么,良好的课堂小结,可以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如果设计得好,不仅能产生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起到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能使一堂课所讲的知识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系统化。初步形成认知结构,既可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使课堂效果得到反馈,又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好结语,让学生产生余兴未消、意犹未尽之感,从而使他们乐于学习数学,积极参与其中。根据本人的工作实践,现将个人对课堂小结的一些见解阐述如下:

一、课堂小结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是教学中既重要又容易忽视的环节,是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最后阶段,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升华的行为方式,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对教师而言,它是对“教”的一种回顾

当我们进入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时,当我们面对学生提问“今天有何收获”时,学生在思考。教师也应当回顾,“这堂课我教会了学生什么”。课堂小结对于教师而言,应是一种回顾,回顾每一个教学环节,思索每一个教学细节。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是否促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此时,课堂小结犹如一面镜子,折射着这堂课亦或暗淡亦或闪耀着明亮的光辉。

2、对学生而言,它是对“学”的一种深化

虽然是简短的几分钟结语,对学生而言。却是对“学”的一种深化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把握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参与的热情。

二、课堂小结形式的多样性

课堂小结的形式多样,常用的类型有:

1、知识梳理型

这是一种常见的小结方式,教师利用一节课结束前的几分钟,简明扼要地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加以梳理,辨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另一方面进一步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促进其认知结构的建立和完善,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

①概括式的小结

例如,初中几何中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把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列出来,使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了解,让学生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时知道,有哪些条件可选,使学生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能力得到提高。

②问题式

通过提问的方式,将课堂上的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结构。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时,可为: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内容?你知道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然后针对每一个知识点加以提问,学生逐一解答。

③对比式小结

教师将本节课所授的内容和其类似的课进行比较小结,抓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其类似的内容得到了区分,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堂所学的内容的理解。

2、互动性小结

可先让学生比收获,教师加以补充,再谈疑惑,教师解答,然后提建议。教师和同学针对自己的情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对当堂课内容基本都能消化。这样小结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课堂小结的特点

课堂小结不应该只是简单地重述一下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而是学生极好的一种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是教师无法替代的。因此,小结应围绕学生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而展开。

1、课堂小结要简明易懂

在设计中,应抓住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做到少而精,简明扼要、语言精炼。

2、课堂小结要有目

3、课堂小结要有引导性

在小结时,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小结或通过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多加思考,激发学生探新的愿望,把课堂小结作为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课堂小结可为: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请你说一说。

4、课堂小结要有针对性

凡是学生难记、难理解、难掌握及容易出错的地方,都应阐明。可通过图示或表格的方式,将新学的数学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课堂小结是其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重视课堂小结,充分发挥课堂小结应有的功能。其方式方法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与课堂教学艺术融为一体。总结的形式不拘一格,不论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总结都应让学生感到“课已尽,意无穷”。这样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艺术上的享受。

第四篇:浅谈如何优化初中数学课堂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数学课堂 德兴市新建中学

施日保

新课程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在新课改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学重形式、轻实质,高投入、低产出,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发展的教学低效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教学的策略,更新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革课堂教学评价的办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为了能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取得显著成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以下几点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至关重要。新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有机结合。知识与技能是学生认识数学世界的载体,是学生搭建数学知识结构的必然阶段。过程与方法是到达彼岸的桥梁,是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认识、丰富数学学习经历的重要途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升华,是构建并完善素质、人格和世界观的重要保证。数学教学的每堂课都应该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要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要兼顾目标的各个组成部分,既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又要关注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还应有所侧重,根据教材特点科学分配三个维度的比重。目标设置既要符合“课程目标”中“总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现阶段、本章节的具体目标定位,避免广度和深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是生动的独立的主体,教师是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设计要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在创造性地思考、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关键。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活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教学中绝对的 统的教学方式,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一个好的课堂,就好象一个厨师做一道色香味俱全可口的菜,我们知道,一道好菜除了主要材料以外,还必须添加适量的佐料,佐料放多了,失去了主料的原味,不放佐料也不行,虽然有营养,但难以下咽。在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只要有一两句风趣的话或者一两个幽默的动作,就是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在将他们的兴奋点迁移到学习中来。

四、适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手段的有效性。

《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可以更好地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繁琐的叙述讲清楚,屏幕上的图象和颜色文字一“幕”了然。例如教学“圆柱看成是一个矩形旋转得到的”和“圆锥看成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的”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可以形象直观地将圆柱、圆锥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

五、精炼教学语言,提高课堂语言的有效性。

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和感染力,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呈现、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运用概括起来就是要“精、准、活、趣”。如,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对这16字逐字分析,便可知因式分解的对象:多项式;因式分解的结果:整式的积。通过这样的精、准分析,既可以正确表达数学概念,又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通过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1、问点准确,要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2、难度适宜,即提出的问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或经教师的引导能答出来,防止过易或过难。

3、问面要大,即问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各类学习水平的学生。

4、问机得当,提出的问题要与知识学习的进程一致,提问的时机应在学生似懂非懂、欲说难说之时。

5、问法灵活,发问要多种形式,多种角度。

如,笔者在讲“黄金分割”时一开头就问:“在舞台上报幕员或独唱演员为什么都不站在台中央或台角?在美术、摄影方面,为什么画家和摄影师都不把画的主体形象放在正中?为什么成年女士喜欢穿高跟鞋?”连续提问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迫切想知道与探索这种熟悉的生活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凸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

七、适时全面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评价行为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的具体方法有: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协商评价法、延缓评价法、激励性评价法等。如,有位数学考试总不及格的学生,在一次考试后的试卷上教师写了这样一则评语:“你的这个60分比别人的90分更令老师高兴,因为你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希望你今后多动脑,勤思考!”从而给“冰冷”的分数赋予了人文情调,既指出了他的成功之处,又提出了他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的评价是及时反馈,更是激励与关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评价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评价语言要真诚、实事求是、因势利导、恰到好处,真正起到评价的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当然,我们必须指出的是,在追求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不应该只见“效益”不见人,更不应该忽视教育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课堂教学需要兼顾生态与效率。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有效教学策略需要我们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最终服务于新课程的数学课程目标: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追求有效,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老师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

第五篇: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效课堂自我县全面推广以来,我内心有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从最初的期盼——质疑——探索——赞同——到现在的坚定。我觉得高效课堂是给学生的一个舞台,给老师的一个新的希望,给学校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对于数学学科来说,这次课程改革是一场春雨,让我们的课堂生机勃勃。下面是我对高效课堂的一些肤浅认识。

一、走出心理屏障,让质疑变为坚定

认可新的高效课堂模式,说实话我确实是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我校是在今春期末开始启动的,秋季开学迅速投入实践,寻寻觅觅地搞了快一个月,要说改变,杜郎口的神话,算是一个影子,李炳亭教授的专业分析算是一个开端,而真正打动我的还是学生。学生厌学,逃避课堂已不是某个学校的问题,而是教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状态疲惫,效率低下,教师负累等一些问题,我们不是不知道,而是太普遍而麻木了,更让我们难以理解的是学生宁愿去操场跑得满头大汗上体育,也不愿意坐在凉爽的教室上数学。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说来说去,还是我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教学模式有问题,我们的教育理念有问题。我们的课堂不好“玩”,学生不喜欢,所以,我们必须要改。高效课堂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我们要用心探索,大胆实践。杜郎口成功的经验给我们指引了一个方向,而我们要做的是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再去摸索与探究高效课堂之路。

二、真正认识到学生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

如果单独问起这个问题,答案是毫无疑问的,学生是主角,课堂就是学生的舞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但在我们的传统课堂上,教师会经常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以“不放心”、“伤不起”等各种原因,不敢做到真正的放手,没有把课堂彻底的交给学生。教师同时担当着多种角色,既是主持人又是演员,一会儿表演节目,一会报台词,总会时不时跟学生抢镜头。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有三不讲,即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也不会的不讲。意思是说,只要有一个学生已经学会,我们可以不讲,可以让给他讲,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我们不讲,讲了很多学生都听不懂的,我们不讲,这就是实现单位时间获取知识的效率最大化。中国有句古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我们要把课堂彻底的还给学生。师德的最高境界是爱,放手就是爱。

再谈到我们教师,我的理解是教师就应该是一位出色的主持人,上课如同主持节目,节目开始之前,我们得准备好节目顺序、游戏规则,灯光、音响等等都要准备妥当,开始之后,镜头就要归学生了,学生都是男一号,女一号,他们都是带着智慧和创意而来,上了舞台就是Super star,我们得全心全意的为他们的精彩表现而服务。

三、大课堂,小课堂,小组是桥梁,展示就是生命的狂欢。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由于不同的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都不一样,因此,仅靠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高效课堂要求“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小组合作学习。各小组内的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交流,各小组之间互相竞争,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小组学习的模式将课堂放大,一个课堂变为几个课堂,课堂中有课堂,实现了内容的丰实,形式的多样,最让人惊叹的是学生较高的参与率,以及学生在情感上的满足,最关键的是学生喜欢和接受这种模式,学生喜欢的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四、让课堂练习给予学生腾飞的空间

数学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我认为高效的课堂练习首先就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练习的设计要深挖练习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学习方法、解题策略,处理好数学知识、技能与数学思想的关系,通过自主练习、解决问题,揭示知识的数学本持,感悟其中的数学思想。其次就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练习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使枯燥乏味的纯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再次启迪学生的思维,练习的设计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存在,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让学生自主探索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开放题,激发自主发现的欲望,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事可做,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总的来说数学课堂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式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因而精心设计练习,是提高高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五、关注每一个学生,从最后一名抓起

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又树叶。也就是说,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学习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我们必须“从最后一名抓起”,改变对差生的态度,增加对差生的情感投入,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心、爱心和诚心,心灵的沟通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从而一改数学课的沉闷气氛,对于优秀生,认识主要给予高挑战,情感上要给予严要求。导学案设计过程中,教师题目的设计要有坡度,一般的知识点,集体过关,而其中蕴涵的难点,自然给尖子生以挑战。在集体研讨过程中,要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吸纳,学会欣赏。

总之,对于高效课堂我虽然有过怀疑,担心学生上课讨论虽然很积极,不知道他们是否真正能融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是否真正的讨论过导学案中的问题。但是经过实践,我如释重负,学生的整体水平并没有下降,还有很大提高,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大大提高。这也是让我最为高兴和欣慰的地方。另外,改革就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既然有了好的开端,我就会一如既往的努力下去,只要有努力就有收获。

自主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