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 2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
《假日生活早安排》教学案例
宝坻区八门城镇欢喜小学王顺贺
《假日生活早安排》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计算机是学生处理信息的工具,学习信息技术是为了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本单元结合计算机文档处理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安排学生制作生活、学习中的文档,使学生能够将信息技术用于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注意培养学生间的互助与合作。淡化技术教育为注重能力培养。
《假日生活早安排》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五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单元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稿任务学习相应技能。尝试探究内容涉及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和交流。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学生接触计算机时间较短,文字输入能力参差不齐,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不同,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同,虽然在前几个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小组协作能力和组际竞赛意识。然而对于WORD的使用,只有个别学生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因此,课前准备好未作修饰的假日作息表,有助于节省文字输入时间,为新技能学习和练习留有充足的时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完成假日作息表的制作、修饰和打印;
2、过程与方法:通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知识点,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美化文档,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及策略设计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利用WORD修饰美化自己的作品,培养良好的审美观;
教学难点: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
策略设计:用“尝试探究”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构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1.软件:WORD2000
2.辅助材料:课件“美观多样的文档”;假日作息表
3.教学实施环境要求: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课件展示教师制作的经过修饰美化的文档。
【设计意图】构建情景,展现精致美观的文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操作探究
复习——修改字体、字号、颜色和对齐
利用利用上节课学习的修改字体、字号、颜色和对齐方法修饰自己的假日作息表。组内评价,每组选一篇较好的文档上传,教师收集广播展示。小组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初步修饰文档,并通过组内、组间评价,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审美观。
1、调整行间距
教师展示已调整行间距的范例,和学生认为较美观的文档进行比较,学生找出不同点(教师每行字间距离较学生的要宽些,布局更合理。)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进行广泛的生生间评价,引导学生解决调整行间距的问题。参考字体设置方法,小组尝试探究解决。
教师总结并以学生作品为例进行调整行间距操作演示讲解;
学生操作练习,调整完毕组内评价上传,教师广播展示,小组互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动性。组内组间评价提高参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2、加入花边
教师用事先加过花边的例子与学生调整过行距的作品进行对比展示,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广播全班展示对比,提高学生的成就感,继续激发学生的爱美、加工美的热情,诱发求知欲。
让学生以调整行距为基础,自主探究花边的加入方法。
教师总结并以学生作品为例进行加入花边操作演示讲解;
学生操作练习,(教师巡视,适当指导)添加花边完毕组内评价较优秀的上传,教师广播展示,小组互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动性。组内组间评价提高参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3、添加底纹
教师用事先添加底纹的例子与学生加了边框的作品进行对比,学生感知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使学生对美化文档的形式越发感到层出不穷,美不胜收,求知欲高涨。
让学生以行距调整和加入花边作参考,尝试探究添加底纹的操作。
教师继续以学生作品为例进行添加底纹操作演示讲解;
学生操作练习,(教师巡视,适当指导)添加底纹完毕组内评价较优秀的上传,教师广播展示,小组互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动性。组内组间评价提高参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4、小组PK
教师小结,总结学生活动。提出小组PK游戏,激发学生巩固知识的欲望。学生从共享文件夹中自由获取待修饰的假日作息表,限时修饰,组内评价选出较优美的上传待评,有缺憾的说明缘由,大家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
1、自由选择并进行加工符合学生自由探究知识的规律,2、游戏内文档内容格式各不相同,除需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加工外,还包括段距、缩进等课本中未提到的知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拓展平台。
3、文档内容有太窄的、有太宽的、有距离顶端较远的、有距离底端较远的,让我们看上去不是很美,需要学生修饰,此项障碍设置既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又提高一步。
5、打印假日作息表
你能预测一下你的作息表打印出的效果吗?我们能够未卜先知吗?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提高学生对软件的人性化认识
讲解打印预览及其作用,教师讲学生尝试。
交流评价
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地引导讨论交流方向。
1.学生就自己探究知识技能的活动过程及结果交流发言。
2.学生按照“学生作品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共同参与,实现相互交流、学习。
3.教师对各小组和个别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参与度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是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少数知识掌握不太好的学生,则是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
(四)归纳提炼
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提炼出三项修饰文档方法的规律。
【设计意图】系统地为学生的学习进行整理归纳,从而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更全面、更深刻地掌握。
(五)教学延伸
1.任务延伸
课下自己设计一个《个人小档案》。记录自己的成长路程。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身实际出发,学习就是为了为我们服务,为人民服务,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受,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创新。
2.知识延伸
课下尝试比较页面边框设置和边框设置的区别。
【设计意图】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拓展学生知识面。
八、教学后记
这节课我以几篇修饰精美的文档为情景引导学生尝试探究新知识,知识内容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紧紧地抓住学生,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上能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动手和探究,在不断的成功过程中,总有新的任务等待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在知识巩固拓展上,我采取自取任务小组PK的方法,任务内容既有巩固内容又包含新的内容,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又一次获得了新的知识,获得了实际应用的能力,它有利于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整节课学生们情绪高,乐于操作,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第二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芹池中心小学 常素红
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为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探索和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践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一、“激趣”法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兴趣是学生的最好老师”,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前提,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小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如计算机指法知识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枯燥的。如果开课就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操作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会减弱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一开始我先让学生玩“青蛙过河”、“打地鼠”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老是没打几个字就输掉了,于是好胜心理会使他们提出问题:自己为什么打不快呢?此时,我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告诉学生要想赢就必须先练习好指法。在这种情景氛围中,自己再讲解指导学生进行指法练习,学生就会学得很认真,进步也就快了。
当然,在一个键盘上让学生反复练习也是相当枯燥的,学生只能保持短时间的热度。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就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让学生用比赛的方式进行指法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操作,再让学生玩“青蛙过河”、“打地鼠”这些游戏时,他们就感到轻松自如多了。这样,既保持了他们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热情,还可以促使他们去自觉学习更多计算机知识。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最终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从问题出发,以事例为引子,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索解决方法,在猜想→尝试→分析结果→再猜想的寻求方法过程中,发现新方法、掌握新技术。如:高年级在教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时,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将自己的认识、观点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形式制作出来进行交流。如在教师节到来之时,我与学生讨论制作一张什么样的贺卡送给老师,学生兴趣盎然,从画面设计、语言文字到图片处理,有不少新的创意。制作中,学生发现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无法使这张贺卡动起来,怎么办呢?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去主动探索。因为软件菜单项表述清楚,学生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多次尝试,都能很快掌握“自定义动画”功能。在这一过程中,我不需讲得太多,只需在一旁鼓励学生探索,引导他们互相之间交流学习所得。由于这些知识是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学会的,有直接的亲身体验,印象自然深刻。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联想、尝试、比较、再尝试等学习能力。还由于学习是从问题出发的,每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学生都会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也大大增强了。
三、在实践操作中,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教育理论家认为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这一现代化的学科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如我在教学《玩纸牌游戏》这一课时,不是直接教如何去玩这一游戏,而是先教给学生如何使用“帮助”的方法,接着就让学生自己看帮助学习玩纸牌。看懂了就自己玩。如果不懂,可以个别探讨,也可以小组讨论。再不懂,请教老师。学生一般无须再请教老师,很快都掌握了纸牌游戏的玩法。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自己利用“帮助”学习《扫雷》等游戏。在以后,学生如果遇到不懂的应用软件,就能自己很好地利用软件本身的帮助功能,学会使用方法。这样做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学会了方法,学会了自主学习,创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四、灵活教学方法,激发实践操作的欲望。
1、点到为止。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永远出乎教师的意料,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能招致学生极其厌烦的回应,教师只需要点到为止。点到为止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未知世界中自由探索,为学生的创新预留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到发现的快乐。“点到为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对学生的信任,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2、广泛交流。相互交流是一种能力,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要学会倾听同伴的意见,同时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学生创新性人格的一种培养。信息技术课程中也应该渗透这样的学习模式,教师每一节课的讲授时间应该控制在15分钟左右,而学生自由探讨、交流与操作至少需要15分钟的时间,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独特的想法与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习惯,我们要努力创设一种充满了研究氛围的民主的课堂。
3、充分展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自哪里?来自于学习的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时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的鼓励,即使是一个很简陋的作品,只要有独特之处就应该予以肯定,赏识学生的每一件作品。
学生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求知欲的锦囊,你如何将里面的东西展示出来呢,就要不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勤学好问,积极动手尝试,发掘学生内在潜藏的无限创造力。相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留多一点空间给学生进行实践创作,那就多有一份创造的成果。
第三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走进PowerPoint》
————运动会真精彩
【教材分析】
在PowerPoint这一单元中,之前已经教学了《走进PowerPoint》和《编辑演示文稿》两课的内容,学生们对于进入和退出程序、插入新幻灯片、选择幻灯片版式、插入艺术字和剪贴画等操作已基本掌握。
此课教材中的例题学生不是很感兴趣,可“实践园”中的“我们的运动会”恰好跟学校近期开展的一年一度校运动会相吻合,为改变以往单纯为了学技术而学技术,教师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大做文章。
【课前准备】
在校运动会之前,教师与学生充分交流和沟通,了解每个学生在运动会中参加的项目或其它的辅助性工作,把学生分好小组,让每组学生带上数码相机,互相记录下参赛的场景及比赛的精彩瞬间,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可提前安排好家长、班主任或信息老师协助完成,务必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尤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及记录下参赛的流程、师生的分工、比赛的项目以及拍摄的技巧等等。运动会后,信息教师及时让小组长们把数码照片收集起来,简单处理、分门别类放好后,拷贝至每位学生的学生机中或上传至服务器中设为共享,以备上课使用。
【设计意图】
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是使幻灯片出彩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参与到幻灯片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就是要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积极获取、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在之前的WORD 和EXCEL的教学中,插入图片学生已经有所接触,因此在操作上学生的学习难度不会太大,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幻灯片中的内容必须观看“放映”的效果来判断制作的优劣,让学生通过自己展示讲解作品来体会其中分寸的把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幻灯片制作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分享、团结协作的能力。4.创新与行为
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2.难点:插入图片文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驱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任务为主线,在教学中注意对比,教 师引导与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互助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5分钟)
师:上个星期,你们最开心的是哪一天呀?为什么呢?(运动会)在运动会上,你参加了哪些项目?获得了什么名次? 没有参加比赛的同学,你又做了哪些事情?
老师们又担任了哪些不同的角色? 引出课题并板书:第23课 我们的运动会真精彩
学生回答踊跃 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 生的学习欲望。
二、新授(10分钟)
师:在运动会之前,老师安排各小组拍的照片,已经都拷贝给我了,大家想不想看?
教师展示各组有代表性的几张照片。
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将图片插入幻灯片中。
板书: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师: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教学光盘的讲解。
原来图片的插入分为三种,各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你们有什么疑问?
其实,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与
我们之前在WORD和EXCEL中插入图片的方法是类似的。
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非常兴奋。收收心,让学生冷静下来,通过自主学习来扫清学习中将要遇到的障碍。
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练习(15分钟)
师 下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 间到了,请大家按照老师的要求,动 手制作自己的幻灯片吧。
出示要求:
1、一共做五张幻灯片;
2、第一张为标题,如精彩的运动会等;
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操作起来。
有了要求,他们就不会没有头绪,培养他们完整而清晰 教学反思
1、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组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活动范围,促进他们参与信息化社会活动,了解和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初步形成投身于信息化建设和创新活动的愿望。
2、此课教师利用学校的运动会的大好机会,通过让学生们课前自己拍摄、收集、整理照片,课中选择所需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完成作品,之后展示并评析的过程,自然地实现了信息识别与获取、信息存储与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信息发布与交流这四个环节。
3、教与学的双方都轻松而开放起来,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大大增强,改变了过去为老师而做、为老师而学的乏味心情,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把信息和技术两者有效而恰当的结合在一起;老师也不必按部就班地把教学内容“强塞”给学生,只要把大框架列出,指引学生寻求解答问题的途径,逐步培养他们的能力
第四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我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出发,积极探索,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演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在文章中插入艺术字》一课,我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上,我首先把学生带入了小记者采访的情境中,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展现漂亮的艺术字,这些字有的形状不同,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带有阴影效果,有的带有三维效果,学生们看到这么多漂亮的字,兴趣很浓,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老师,这么漂亮的字是怎么做出来的?”
“我们能学会吗?”
“我想做出别的样儿,行吗?”
学生们的声声提问,道出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时,我因势利导,提出教学内容,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提出:“你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的不一样?”
这一番话真的起了作用。“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不拘一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则具有挑战性,大大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教室里呈现出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学生的精力都高度集中在解决问题上。
看书时,同学们神情专注,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讨论时,有的学生边说边操作,有的还指点比划,唯恐被人听不动;交流时,各小组同学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仿佛他们就是小小电脑专家。
自学后的自由发言,积极踊跃:
有的说:“单击‘插入’菜单,选‘图片’中的‘艺术字’调出艺术字库窗口,在窗口中选一种式样,单击‘确定’,出现‘编辑艺术字’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然后单击‘确定’在文章中就出现了漂亮的文字。”
有的说:“老师,我不是那样做的。那样操作太麻烦,我发现工具栏中有一个图标,它是插入艺术字小按钮,我一单击它,就出现艺术字库窗口,这样很方便。”
有的说:“我按alt+i,弹出插入下拉菜单,也可以找到图片—艺术字。”„„
对于艺术字工具栏上各个图标的功能的学习,学生们的兴趣更浓了,他们个个瞪大眼睛,小手不停地操作着,变化着艺术字的形状、颜色,领悟着计算机神奇的功能,做出了一件件成功的,具有创意性的作品。
这次教学,学生始终处于在强烈的学习光趣中,不断探讨,不断创新,生动、形象的课件,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第五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用word编一份小报》
涟水县南门小学 张吉伟
建议思考的问题:
1.怎样让学生真正认真的学习信息技术? 2.开放、综合的信息技术课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案例描述:
由本节课是由我自己执教,课文出自苏教版的《信息技术》下册,学生是五年级学生,教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的大部分知识。因为以前每节课只讲一些操作,再除去一些其它时间,学生剩下的操作时间就不多,所以我想,应给他们操作和展示的机会了,这样一节《word的综合应用》综合应用课就产生。
信息技术的作业特别:
平时,大部分上课时间,都被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打字速度占据,虽然本校是县城小学,但学生家有电脑的还是比较少,学生的打字还是很慢,而且枯燥的练习,让他们乏味。这节课我特意安排了一节与平时练习打字不一样的课,给他们安排任务,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不足,而在平时更加刻苦练习技能。在上本节课前,我向学生透露了本节课教学的内容,让大家想想,怎样去做一份小报,要选哪些内容好?学生提出,县里正在做迎“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验收工作,我们学校也是检查的重点,除了查找纠正学校自身上语言文字不规范的地方,学校还组织了“啄木鸟”纠错活动,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到街道上去查找语言文字不规范的地方,还拍了许多照片,外出的活动同学记的最清楚,而且题材也好找,我们可以就以这个为主题来做一个小报,说到这里学生们都兴奋了,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一下子雀跃起来。
最后我在听取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几个小组,布置了如下要求及作业:
1.每一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小报。
2.为自己的小报取一个亮丽的名称,设置一个漂亮的版面。
3.结合学校组织“啄木鸟”纠错活动以及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活动写自己的感受,利用数码相机拍摄(数码相机部分学生家中有,学校里也有,还有一些图片学校网站上有)一些活动的图片,标志性图片,收集和调查统计一些自己需要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用word编一份小报》
涟水县南门小学 张吉伟
建议思考的问题:
1.怎样让学生真正认真的学习信息技术? 2.开放、综合的信息技术课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案例描述:
由本节课是由我自己执教,课文出自苏教版的《信息技术》下册,学生是五年级学生,教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的大部分知识。因为以前每节课只讲一些操作,再除去一些其它时间,学生剩下的操作时间就不多,所以我想,应给他们操作和展示的机会了,这样一节《word的综合应用》综合应用课就产生。
信息技术的作业特别:
平时,大部分上课时间,都被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打字速度占据,虽然本校是县城小学,但学生家有电脑的还是比较少,学生的打字还是很慢,而且枯燥的练习,让他们乏味。这节课我特意安排了一节与平时练习打字不一样的课,给他们安排任务,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不足,而在平时更加刻苦练习技能。在上本节课前,我向学生透露了本节课教学的内容,让大家想想,怎样去做一份小报,要选哪些内容好?学生提出,县里正在做迎“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验收工作,我们学校也是检查的重点,除了查找纠正学校自身上语言文字不规范的地方,学校还组织了“啄木鸟”纠错活动,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到街道上去查找语言文字不
规范的地方,还拍了许多照片,外出的活动同学记的最清楚,而且题材也好找,我们可以就以这个为主题来做一个小报,说到这里学生们都兴奋了,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一下子雀跃起来。
最后我在听取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几个小组,布置了如下要求及作业:
1.每一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小报。
2.为自己的小报取一个亮丽的名称,设置一个漂亮的版面。
3.结合学校组织“啄木鸟”纠错活动以及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活动写自己的感受,利用数码相机拍摄(数码相机部分学生家中有,学校里也有,还有一些图片学校网站上有)一些活动的图片,标志性图片,收集和调查统计一些自己需要用目前,任务驱动法是很多教师采用的,让学生以实际的任务明确学习的意义,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许多任务只是技能的训练,或者是孤立的,零散的。例如,把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作为一个个任务,说“今天我们的任务是为文件更改名字”等,上述的方法非但让学生学习的快,忘的也快,因为那些电脑的技能离我们的学生太“远”了。
在这课前,我所谓的作业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而且也不是一些机械的练习,每个小组中的每位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完成的那一项或几项,对他们来说没有负担,有的只是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在课堂上,那些技能学生都已经掌握了,也有不熟的,正好又跟好同学学习了一下,也有差一点,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出他们的眼神,有多么羡慕,他们学好电脑操作技能的决心,我从他们的眼神中也看到了,他们只要把之前学习的知识,再结合自己小组的素材,再运用一下技能就可以了,没有教师的规矩、要求,有的是丰富的想象、创造、童趣、笑声、决心。
二、开放、综合的信息技术课带给学生的是更多的能力,更多的自信,更多的爱。学生在收集素材的同时培养了很多的能力,如:写作能力、版面设计能力、摄影能力„„每位同学都会选择自己能胜任而又喜欢的那一项或几项任务,这是多么有趣而高兴的事物,因为他们获得了成功。
学生经历了各项活动,从这些活动中他们知道了规范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对自己平时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道了学习基本技能的重要性,还有更多的是提高了他们合作、创造、思考、分析、综合等能力。
让信息技术课与具体的实际活动、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教学,不但对信息技术教学本身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使得其他学科跟上信息的脚步,更受学生的欢迎,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拉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