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创新
和 谐 创 新
----论语文课堂的和谐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和谐教育创新思维优化新课程设计
摘要:
一、角色扮演,体会情境,丰富想象力。
二、语言描述,渲染情境,诱发想象力。
21世纪的和谐教育,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确定了教育的新起点,谁掌握了这个起点,谁就会赢得21世纪竞争的主动权,这是很有道理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思维的创新。人类能超越万物,是因为人类有了创新能力,于是万物皆为人所用,因此人被称为“万物之灵”。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树立人人具有创新能力的观念。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人人是创新之人”。我们无法预料我们的课堂里是否坐着将来蜚声中外的天才,我们的学生也未不会创造出惊世骇俗的成就,所以作为教师理应善待每位学生,重视发自学生身上哪怕是十分微弱的思想火花。须知:学生未来的点滴成就恰恰基于儿时不断闪烁的思想火花。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的教师,应不断的去挖掘自身的创造力,从而去发现自我、创造自我、超越自我、优化新课程设计,形成“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创新教育。
一、营造和谐宽松的语文课堂氛围
首先我们要给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语文课堂氛围,让创新的种子得以萌发,而这种语文课堂氛围是营造和谐宽松的心理气氛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的生长土壤。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有一个“和谐”的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否定教师讲的内容。学生回答错了,教师决不批评,从而树立自信心。这样学生没有精神束缚,上课积极发言,思想活跃,富有创新性。例如在学习《麻雀》一课时,学生通过自学在汇报时说:“我读懂了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母爱的力量。话音刚落,另一名同学站起来反驳到:“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你怎么就知道那只老麻雀是母的呢?它也可能是公的。所以,我说它指的是父爱的力量。”就这样学生通过大胆的讨论,懂得了父爱和母爱同样伟大。又如学习《倔强的小红军》,一名同学说:“小红军和老红军都要被饿死了,他们为什么不把马杀了?”这时学生情绪高涨抢着发表见解,有的说:“杀了马,要走出草地就更慢了,那就永远也赶不上部队。也可能被草地困住,而走不出草地。”有的说:“马是国家的财产,不能随便杀”。也有的说:“即使杀了马,背着马肉过草地就更加劳累了,如果不走也会被困死在草地里。”等等,通过讨论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红军
过草地时艰难情景和红军战士勇敢坚强的钢铁般的意志。
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形式。以发明电话而闻名的贝尔实验室里,安放着一尊贝尔的半身塑像,下面鎸刻着一句话:“假如你偶尔偏离正轨,钻进丛林,你一定能够发现从未见过的东西。”这里提倡的就是创新思维。如教学《花潮》一课,让学生想象:“回家的路上,人们纷纷议论”一句话,人们都议论什么?又如《趵突泉》一课最后一句话“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趣。”省略号的意思是:还有很多小泉,作者没有写出来,你能想象出它们的样子吗?再如《穷人》一课结尾,只写到两个孩子刚被抱过来就结束了,那么以后桑娜一家生活怎样,西蒙的两个孩子的命运如何呢?凡是遇到此类课文,都是让学生在无拘无束地想象中产生大量新奇大胆的创造思维成果,长此下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就逐渐形成了。
三、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什么是想象能力?想象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在头脑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这话精辟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想象力是智慧的结晶,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尤其语文教学要在新课程设计、新课程教学中,一定要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渗透在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首先,我们要珍视学生的好奇心。鲁迅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这一点我们每位老师都深有体会,如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那么长,鱼为什么会游,蝙蝠为什么晚上才飞出来,萤火虫为什么亮等等。所以我们对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定要给予珍视,耐心解释,正确引导。例如《伟大的友谊》,学生自学后提出:恩格斯既然厌恶从事商业,为什么又去经营商业?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他为什么穷困到连买邮票的钱也没有?经过讨论交流,学生们终于明白:虽然恩格斯希望资本主义制度早一点崩溃,但为了帮助马克思,他又不得不为资本家工作,来换取货币。也明白了德国反动政府害怕马克思发现共产主义真理于是,千方百计迫害他使他长期流亡在外,因此他生活如此贫苦。又如《草船借箭》一课,学生读后产生这样的疑问:(1)诸葛亮怎么知道三天后必有大雾?(2)诸葛亮怎么知道“曹操一定不敢出来”?(3)诸葛亮明明是骗箭,课题为什么用“借”箭?
首先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交流,然后集体解疑,弄清道理:原来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有雾的天气实施借箭的妙计。曹操是个谨慎、多疑的人,所以诸葛亮断定曹操一定不敢出来。“借”就得还,而这些箭正是要用来攻打曹操的,所以说“借”。因此说,只要给孩子们思维的空间,只要孩子们真正动脑去想并让他们去大胆地发言,再让他们去讨论、交流,教师再适时点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其次,创设问题的情境,鼓励大胆地想象。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如教学《曹冲称象》时,让学生讨论,你还有什么办法?又如《狐假虎威》一课,当老虎知道自己被骗后,再见到狐狸会怎样呢?等等,主要可以采用这样几种方法:
1、讲故事,创情境,培养想象力。
教师生动、形象、精炼、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饶有兴趣的故事,可使学生的神经中枢引起兴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教学《鸟情》一课时,我首先讲述故事的梗概,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你和动物之间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为写一个小动物做好了铺垫。
2、角色扮演,体会情境,丰富想象力。
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好动、好奇、好玩,如果我们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用自己喜爱的形体动作,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形象或感受通过动作表现出来就会激发他们的热情使心理得到满足。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求知欲强,模仿想象力极佳。因此,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把小品、相声、游戏等文艺节目引入课堂让学生扮演角色表演,让学生体验,增加教学情趣。因此要多给学生创造表演的机会。例如,《陶罐和铁罐》一课,这是一篇阅读课文,那么就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练习分角色读,然后再进行创造性地表演。又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学完后让学生们以导游的形式介绍双龙洞,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的组织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
3、提供表象,再现情境,激发想象力。
有些课文,缺少感性材料,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就要提供表象让学生借助表象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如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让学生边学边画图;教《冀中地道战》我引导学生画地道战的切面图,让学生对地道的式样和特点有形象的认识,充分学生的发挥想象力。再如学习古诗,有的没有图,编者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想象,那么学习时就让学生根据诗的内容画画。再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次沙群岛的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美丽富饶。在教学中我采用剪贴画的方法,形象地再现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欣赏到了课文中所描绘的五光十色的海水,形态各异的珊瑚,各种各样的鱼,美丽的贝壳,有趣的海龟……通过灵活的剪贴画,使画面更加生动。
4、疑难设问,诱发情境,发展想象力
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面临困难,碰碰钉子,更能激起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欲望,进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这样一段,“我”跟伯父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我”读书不细,领会不清,甚至乱说一气时,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对此如果一带而过,学生不但理解肤浅,甚至还会造成错觉,所以要进行反复点拨:如仅仅是鲁迅的记性好吗?鲁迅是在夸耀自己吗?除了还有批评的意思,还有什么意思?鲁迅仅仅是关心和爱护作者吗?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和教师的点拨就明白了:不只是记忆好,还暗示鲁迅读书认真。鲁迅不会自夸,这是委婉地批评作者读书不认真。批评只是手段,还包含着鲁迅对作者的关心和爱护。通过鲁迅为广大青少年翻译《表》和《小约翰》,说明鲁迅心系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另外在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通过挂图和文中“没挪动一寸地方”懂得:邱少云严守纪律。我却提出有动的地方,谁能找到?经过研讨同学们找到了:左手仅仅次于地抓住地,紧紧握住一把土;右手攥紧拳头死死地托住下巴。牙咬得紧紧的,嘴角在不停地出现痉挛性抽动,下巴用力地往下压。眼瞪得大大的带着仇恨的目光射向敌人等等。他为什么会这样动?烈火烧身,疼痛难忍。从这些细小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严守纪律,不惜献身。这样一来,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地理解,又发展了想象力。
5、语言描述,渲染情境,诱发想象力。
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描绘相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的语言描绘能对学生认识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向作用,提高其感知效果。学生因感官的兴奋,感知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再次,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想象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利用原型启发法:鲁班就是在茅草拉破手的启发下造出锯来的。另外,夸张法:就是通过夸张把一个事物的某一特点突出来,加以放大,从而创造一个新形象的过程。如许多动画片都是采用夸张的手法制作的;拟人法:拟人化是通过想象,把动物、植物及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变得和人一样,具有会说话、会想问题等特征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动画片的制作等;假设法:假设法是假定一种未知或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然后思考其会出现什么情况和后果,以
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等如科学课的设计,就是采用这种办法;幻想法幻想是个人渴望的指向遥远未来的想象。如想象作文时,就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进行科学大胆的奇思妙想等。
总之,我们应该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滲透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教学中不仅学到知识,更能增长智慧,培养创造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和 谐 创 新----论语文课堂的和谐教育,单 位:花 园 口 小 学作 者:时 铁 良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二篇:创新管理 促进和谐
创新管理 促进和谐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推动监狱工作改革发展,坚持素质强警、提升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战斗力,进一步提升监狱工作整体水平,促进监狱事业科学发展,我监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监狱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切实增强规范化管理意识。
全面加强监狱规范化管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我监组织广大干警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学习规范化管理相关知识,使广大干警熟练掌握从事本职工作必须的基本法律知识、执法技能、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把规范化管理意识内化为每一名干警的行为准则。
切实规范监狱执法。规范了执法标准、执法程序、执法行为,制定了完善具体、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将各个执法岗位、执法环节的执法行为都纳入规范之中,确保每一项执法行为都有据可依、有所遵循、统一规范。
切实规范教育改造。规范了思想、文化、技术教育,大力加强罪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时事政治和法制教育,大力加强文化教育,使罪犯劳教人员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增强法制观念,加强心理矫治工作,规范了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程序,提高心理矫治水平。规范了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在改造罪犯中的作用。建立健全了教育改造质量评估体系,开展综合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安置帮教建议,巩固教育改造成果。
切实规范狱政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防控、排查、应急处置、领导责任”四项机制,健全完善了集管理、防范、控制于一体的监狱管理体系。规范了对罪犯的直接管理,加强罪犯行为管理,促使罪犯自觉矫治恶习,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规范了生活卫生管理,坚决杜绝监狱内重大疫情的发生。
切实规范设施和经费管理。规范了安全警戒设施设备建设和配备,筑牢物防屏障。完善了监所功能,做到监所功能完备、区隔明显、设施规范。规范了经费管理,健全完善经费管理各项制度,落实基本支出标准,确保经费规范、安全、有效运行。
切实健全完善监狱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了制度体系,加强了制度立、改、废工作,使制度覆盖到管理工作的所有方面、各个环节。健全完善了工作机制,明确了各个岗位职责、各项工作的程序和标准,健全完善了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有机协调机制,确保了工作高效运转。
切实规范警察队伍管理。切实加强了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我监人民警察思想政治素质。规范了教育培训,严格落实“凡进必训”、“凡晋必训”、“定期轮训”等制度,努力构建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的长效机制。规范了警力配置,大力精 减机关科室人员,减少管理层级,确保警力配置在改造一线。规范了警务管理,健全完善任职资格条件、岗位职责规范和考核评价标准,严格执法考评和执法责任追究。规范了警务督察,切实加强了对警容风纪、关键要害岗位、重点环节的专项督察,督促民警依法履职。坚持从严治警,严格执行监狱人民警察“六条禁令”。认真落实从优待警政策,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干警解决好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二、认真落实“首要标准”。
认真落实***同志提出的“首要标准”要求,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通过规范教育改造工作,促进“首要标准”的进一步落实。一是加强教育改造基础工作建设。以《教育改造罪犯纲要》为依据,落实“5+1+1”教育改造模式,重点推进教育改造工作设施建设和教育改造工作制度、教育改造工作内容、教育改造工作考核4个方面的规范;二是加强对罪犯个别化改造。根据不同罪犯的心理、行为特点,因人施教,分类施教,推行个别化矫治模式。探索科学攻坚方法,细化转化方案,对顽固犯、危险犯、惯犯累犯等重点罪犯的改造取得了新进展;三是加强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心理咨询师队伍不断壮大,科学的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测试、预警、反馈、跟踪和危机干预机制初步建立;四是加强教育手段科学化建设。积极探索教育改造规律,充分发挥电视、广播、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创新教育方式、拓展教育途径、提高教育质量;五是加强监区文化建设。培育了一批有特色的监区文化品牌,营造了良好改造氛围;六是加强主题思想教 育。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抓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2010年,以“感恩亲人促改造”为主线,结合“中华魂”读书活动,取得了突出效果。
三、积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我监按照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改造罪犯的要求积极开展罪犯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党的监狱工作方针政策、践行“首要标准”。规范罪犯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工作,使之逐步走上规范化、系统化、日常化轨道,根据司法部和省监狱管理局的相关要求,我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加大培训投入,大规模开展罪犯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工作。
开展罪犯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紧密结合监狱工作、罪犯改造实际和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坚持以自主办学为主,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参与,真正实现了罪犯在改造中都能持证上岗,做到熟练、安全生产,刑满释放时能有一技或多技之长。实施上,采取短期职业技能等级取证培训与长期职业技能学历取证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入监前期、服刑中期和出监前夕三个层面的培训,对在押服刑人员做到应培尽培、应训尽训。
入监培训就是对刚入监的新犯所开展的培训,主要任务是通过集中短期培训,使新入监的罪犯获得与监狱劳动改造项目相对应的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常识,尽快融入改造。同时,对达到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进行鉴定,颁发相应的、由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方式采取3个月的全脱产培训进行。培训结束时有90%的服刑人员都能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期培训是对处于服刑中期的罪犯所开展的培训,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和监狱劳动改造项目的需要,结合罪犯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组织开展二至三年学制的职业技能学历教育,使罪犯在服刑期间能够成为国家认可的初级、中级和高级技工。通过与地方学校和培训机构联合办学,以长期(2-3年学制)的职业技能学历培训为主、短期(1-3个月)的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为辅,采取联合办学、工读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结束时职业技能等级证和职业技能学历证获证率可达90%。
出监培训是对即将刑释的罪犯所开展的培训,主要任务是使即将刑满释放的罪犯认清就业形势,获得就业谋生技能,顺利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生活,不再重新犯罪、危害社会。同时,对达到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进行鉴定,颁发相应的、由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与当地有鉴定资质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联合办学,以“半工半读”形式,开展1-3个月的实用技能培训,使90%的参训罪犯都能获得实用技能培训合格证。
四、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
我监以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为依据,积极与当地的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等到监狱内开展法律援助活动,通过法律援助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解开了罪犯心中由于监管、改造、劳动、生活、学习或法律知识相对薄弱而造成的心理桎梏,使他们端正改造态度,重新振作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造生活中,对于促进监管安全稳定、监狱与社会间的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 方面,通过法律援助,也引导了罪犯能正确处理与警察、其他罪犯的关系,使狱内的一些矛盾得到消除,对狱内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起到有效预防作用。同时,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也是加强罪犯法制观念的重要方式。通过专业法律工作者的解释和帮助,罪犯的经济权、健康权、公民权等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使罪犯更加信奉法律权威,意识到增强法律和权利意识的重要性,明白法律对人们行为规范的强制性,提高守法意识并自觉遵守法律。当其他罪犯目睹了这些法律援助实践和变化,也会从中受到教育。这一切就能以点带面构建监狱法治大环境,对加强服刑人员的法制观念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有效开展帮教工作。
尝试教育改造工作的社会化,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罪犯的教育改造中来。我们通过在罪犯接见时发放《帮教协议书》,重大节日期间寄送《监狱长致服刑人员家属的一封信》和年末服刑人员写一份家信汇报自己一年来的改造成绩等方式动员服刑人员家属参与到对他们的亲人教育挽救中来。在日常管理中对罪犯进行社会意识、社会规范、社会观念等教育及引导,促进罪犯作一个“社会的人”,加速罪犯的“再社会化”过程。邀请部分罪犯家属来监狱参观,开展亲情帮教,让罪犯家属了解监狱的文明进步,强化罪犯改造的信心和决心,监狱企业利用业余关系,联系社会企业直接到监狱和即将出监的罪犯签订用工合同,把罪犯安置帮教延伸到社会,进而增强正在服刑罪犯的改造积极性。同时联系地方司法局及其他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 6 或社会团体到监狱对罪犯进行教育,在对罪犯以“温情教育”的同时,也给来访者以“警示教育”的作用,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甘肃省天祝监狱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敬业创新促和谐
敬业创新促和谐
——区级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推荐材料
***同志2005年5月入党,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任大队长。该同志政治上坚定,思想作风扎实,始终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政治性、积极性和先进性,把服从命令,听党指挥作为自己政治素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自己毕生追求和信念。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理论学习,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较好的发挥着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下面对该同志的主要事迹作以简要介绍:
一、工作认真,爱岗敬业。
该同志工作认真,爱岗敬业,在我局劳动监察岗位上工作近十年,多次受到省、市、区各级的表彰。他努力推动全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建设,深入社区、街道、乡镇了解基层工作中的困难和各级网格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帮助基层解决难题,化解矛盾,推动网格化建设工作顺利圆满完成,在他的认真努力下我区已连续三年被市局评为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先进单位。劳动监察工作业务性很强,他能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在自己努力学习业务的同时还组织专兼职监察员学习劳动法律法规,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案例研讨,对工作中遇到的有代
表性的案例和报刊登载的重点案例进行研讨,确保学习效果,整体提高专兼职监察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他在信访接待工作,做到文明、热情接待,对来访群众有热心、有耐心、有爱心,让来访群众满意,树立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二、创新工作思路,促进劳资关系稳定。
他在多年的劳动监察实际工作中总结推出具有区域特色“劳动保障和谐监察工作模式”, 为全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体制建设和推进实施提供了优质、有效的软件支持服务,有力的维护了区域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据有关资料显示,这套监察工作模式推出后,不仅在省内周边地区城市得到悄然应用,远到山东、内蒙等城市也得到认同采纳。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了劳动保障监察的法律实施功能、权益保护功能、工作保障功能,切实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促进京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促社会和谐稳定。劳资矛盾激化多是通过投诉举报反映出来,为了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他打造了投诉举报工作 “四个第一”服务品牌。即第一责任人予以承办,承办案件的监察人员即为第一责任人,要求及时分析案件进展情况,拿出初步办案意见;第一时间上门调查取证,针对投诉举报的问题,及时到
用人单位查阅相关人员花名册、考勤表、工资表等资料。第一职责宣传法律法规,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对单位负责人宣传相关劳动用工法律法规,灌输用工单位的合法用工意识,帮助单位完善规范各项用工规章制度,同时做出投诉人和用人单位都能接受的处理意见,第一速度书面上报案件处理结果。在工作中他经常上门对用人单位进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服务,听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实施政策宣传、法律培训、执法监察三位一体的服务措施,实现“零距离”服务,使执法服务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与效果。
综合以上几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该同志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做好各项工作。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该同志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严于律己,继续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己最大的职责和最高的使命,为成为一名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而不懈努力奋斗。
第四篇:和谐企业创建创新
“六位一体”着力搭建和谐企业创建平台
近年来,我们在市委和区总的领导下,结合我市实际,创新思路,强化措施,不断加大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工作力度,积极探索适合我市特点的创建活动。截止目前,全市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单位已达2322家,占已建工会企业数的90%,达标率达60%。其中,有38家企业荣获市级劳动关系和谐模范企业、2个工业园区荣获市级劳动关系和谐模范工业园区;5家企业荣获自治区级劳动关系和谐模范企业、1家工业园区荣获自治区级模范工业园区;3家企业荣获全国劳动关系和谐模范企业。
2011年,我们将和谐企业创建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和谐银川的主要抓手,创新思路,强化措施,不断加大创建和谐企业的工作力度,一方面将和谐企业创建内容由单一的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到‚企业发展、劳动关系、环境关系、社会关系、企业文化、职工素质‘六位一体’的全面和谐,达到了社会企业职工的共建共享共赢;另一方面,我们将创建活动分县市区两级进行,利用5年时间市级层面90%的企业进入参与创建和谐企业行列;60%的企业进入和谐企业行列;50户企业进入模范和谐企业行列。
具体措施;
1、高度重视,强化领导,银川市委、市政府把发挥三方协调机制作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纳入‚十二五‛规划。将和谐企业创建工作作为市委目标考核的一项工作,每季度都进行考核。市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把创建企业工作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确保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2、充分发挥三方机制作用,为创建和谐企业提供组织保障。我市在原有三方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发挥工会组织机构健全、联系职工紧密、活动载体丰富的特点,由工会负责创建活动的牵头和组织工作,并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能,加强部门协作、配合,把创建活动考核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着力推动创建活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紧密配合,形成了工作合力,每季度按时召开三方会议制定相关政策,对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起调研,一起论证,推动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今年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的意见》、《银川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考核评比制定》、《银川市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评估机制的实施意见》、《银川市工资集体协商执法检查试行办法》,《银川市深入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彩虹计划方案》、《银川市全面推进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各县区都形成了党委负责、相关部门参与的创建活动领导机构。建立了工作制度,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或联络员会议,通报情况,交流工作,研究问题,基本做到了纵向联动、横向配合的工作格局。
3、强化舆论宣传,不断扩大影响。今年宁夏日报、银川晚报等多家媒体深入企业采访,重点宣传创建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全市各级工会组织通过开展理论研讨会、征文活动、知识竞赛、歌咏比赛、职工文艺汇演等方式,吸引企业和职工主动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扩大了创建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职工参与率。在创建活动中,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深入开展各种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技能型职工等活动,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企业发展。开展了多种岗位练兵、劳动竞赛活动,激发了职工生产积
极性,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4、制定规划,明确标准,深化创建内容。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7个部门以加强协调劳动关系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通过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制定了创建和谐企业五年规划。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的意见》。将创建内容由劳动关系和谐深化为企业发展、劳动关系、环境关系、社会关系、企业文化、职工素质‘六位一体’的全面和谐;并制定了创建活动的具体标准,对企业在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健全企业工会组织、开展平等协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明确了创建目标、任务和考评程序,社会导向更加明确,实行‚一票否决制‛,企业凡出现违法使用童工、严重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等,取消和谐企业评定资格。对企业有欠薪或克扣职工工资,没有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从严扣分,发挥和谐企业创建的导向作用。又根据该文件制定出台了《和谐企业考核评分细则》,对创建内容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使企业开展创建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使全市各类企业开展和谐创建工作有了新的标准,并将创建和谐企业工作作为考核基层单位的一项内容,同时列为2011企业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7月下旬,市协调劳动关系三部门组成三个督查组对灵武、永宁、贺兰、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开发区、商务局、工信局、住房保障局等单位及所属的35家企业开展和谐企业创建情况进行了督查,从督查情况看,在银人社发[2011]18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各县区及时转发了文件,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对创建和谐企业工作做了安排。为了深入推进和谐企业创建工作,选树一批模范创建单位,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制定了《关于做好推荐评选银川市劳动关系和谐模范企业和工业园区工作的通知》。
工作成效:
开展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以来,全市各县区都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参与创建的企业将创建工作纳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基本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履职、工会推进、社会配合、企业参与‛的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格局。一方面从维护劳动者合法益入手,认真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从建立长效机制着眼,制定和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通过开展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完善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推动了企业管理、劳动合同、职代会、厂务公开、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等制度的建立健全,促进了和谐稳定新型劳动关系的发展。
一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依靠员工办好企业。真诚相信员工、真心关爱员工,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二是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企业对照创建标准,修定了内部各项规章制度,把刚性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三是有效协调利益关系,努力实现互利双赢。妥善协调和处理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员工的利益关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在满足多方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企业真正成为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
第五篇:浅议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模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各级党和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都在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面对新形势、新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人社部门创新社会管理,要做好“四新”工作。
一、转思想,树立社会管理的新理念 社会管理怎么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创新社会管理,关键点是,政府部门要由过去的“行政型”向“服务型”转变,由“行政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作为政府工作部门之一——人社部门,应牢固树立三种服务理念:一是“服务就业”的理念。就业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因此要把解决就业放在首要位置。二是“服务保障”的理念。耒阳市从20xx年开始新农保试点,20xx年又启动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从运行情况看,初始阶段尽管困难多,但随着政策的深入落实,老百姓反响越来越好,由此可见,服务保障的理念应进一步强化。三是“服务人才”的理念。通过完善公平、公正的考试、选拔、招聘机制,扎实做好引才、引智工作,同时,要为人才做好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二、变方式,搭建服务群众的新平台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管理工作的本质也就是群众工作。正如省委常委、原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所讲:“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核心、社会管理的良方、社会管理的根本、社会管理的基础。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人社部门作为服务保障部门,说到底就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目前,人社部门要为群众服好务,第一,要搭建硬平台。去年在各乡镇办事处、各社区,设立了36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34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今年又一次性投入XXX余万元完善各项硬件设施。今后还要继续加大投入,把硬平台建好。同时完善经办窗口的便民设施,免费提供便民服务。第二,要优化软平台。去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XX名全额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全部充实到各乡镇办事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中心)。对这部分人要抓紧进行思想教育,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素质,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要规范窗口服务,创建“微笑窗口”、群众满意窗口。要继续做好“春风行动”等大型招聘会活动,为群众构筑就业服务的便捷平台。要通过搭建服务平台,下沉服务职能,把服务工作延伸到基层,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三、求和谐,寻求化解矛盾的新办法 “新的历史时期,是‘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一些群众的问题看似小事,如果解决不及时,处理不妥当,就可能小事突变,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人社部门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矛盾也同样不可避免。从当前的信访问题看,以涉军类、涉企类、涉法类和涉建类居多,据衡阳市的一组统计数据表明,因下岗再就业困难和劳动社保等待遇问题的信访问题几乎占了总量的12%。无论是妥善化解这些现有的矛盾,还是有效避免引发新的矛盾,都必须寻求新的办法。一方面,要正视现有的矛盾,进行科学梳理,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对于能即时解决的问题要即时解决,不能即时解决的限定时间、明确责任人限期解决,实现“逐一击破、逐一化解”的目标。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偏不倚、公平公正落实和兑现有关社会保障待遇,从源头上减少引发矛盾的不稳定因素。此外,要高度重视群众的日常来信来访工作,并按照“教育在先,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四、惠百姓,落实改善民生的新举措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每一名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和持续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广辟渠道,多方筹资,在改善民生上加大了投入,人社部门要在保障和落实各项社保待遇上有创举。一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认真落实积极就业政策,落实扶持就业的各项补贴;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加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的创建,简化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手续,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落实特困企业和破产改制企业已进行身份置换人员等困难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做好城镇新增人员就业工作,做好零就业家庭和失业人员的就业工作,实现充分就业。二要想方设法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加大向上争资力度,20xx年人社局向上争资XX亿元,今年要突破XX亿。力争国家发改委立项“耒阳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建设项目”,争取中央配套资金XXX万元。加大职业病防治基金的筹集力度,力争每年筹集基金XXX万元。加大社保基金征缴稽核力度,对全市参保单位进行全面稽核,力争应征尽征。三要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之后,养老保险在制度层面上实现了全覆盖,但实际覆盖率并不高。今年社会保险参保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XX万人次,达到XXX万人次。重点抓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的扩面工作,做到应保尽保。